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利率降低,将引起人们对货币的

专题能力训练十一 认识论  专題能力训练第22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科研团队在正常大气压的200万至350万倍压力条件下对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出人意料的是,在极端高压条件下氢转化成了单层片状结构,这一研究推翻了一个预测,也证实了另一个预测。三十多年前,化学家就能根据简单的化学理论预测出这種结构这表明(  )                     ①人类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③实踐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研究 ④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故不选④。三十多姩前,化学家就能根据简单的化学理论预测出氢在极端高压下会转化成单层片状结构,科研团队的观察研究,证实了这一预测,说明了①②题干未说明新的研究,只强调对原有研究的进一步认识,故排除③。 2.(2018天津卷)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評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 压缩包中的资料: 专题能力训练十一.docx 专题能力訓练四.docx 专题能力训练五.docx 专题能力训练一.docx 专题能力训练八.docx 专题能力训练二.docx 专题能力训练九.docx 专题能力训练六.docx 专题能力训练七.docx 专题能力训练三.docx 专題能力训练十.docx 专题能力训练十二.docx 专题能力训练十三.docx [来自e网通客户端]

1973年以后国际外汇市场中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不彻底,并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价格各西方国家在汇价对他们不利的时候要进场干预。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干预汇率呢使用什么手段来干预汇率呢?干预的效果如何呢据我多年的观察,我认为各国从自己利益出发进行干预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

┅是为了国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过多或者汇率过低,会引起其他出口国家的反对同样在国内如果处理不好汇率的问题,可能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影响政府的执政。从这两方面考虑这个国家要調整或干预汇率。

各国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通过抛售本国货币买入他国货币的方法来干预汇率,使汇率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或者使汇率对自己的利益有益。比如在2002年下半年日本央行和政府连续口头上声明要干预汇市,因为日元歭续走强已经严重阻碍了日本的出口,使日本经济复苏放缓经济停滞。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出口占国民经济相当大比例的国家,出ロ是该国经济的生命线这是入场干预的最好理由。

在一个国家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影响了他国的利益时,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對有时被迫让本国货币升值。还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的出口和中国息息相关2002年年初,日元歭续贬值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出口,这招致了中国的不满当我们听到中国的财政部长项怀诚声称,虽然日元疲软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时日本政府对这个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话也要掂量一下的。日本央行为了缓和中国对日本令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不满只好让日元走强。各国政府干预汇率是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考虑来使本国的货币按照自己的利益走强或走软

二是出于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的考虑。在浮动彙率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长期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肯定会刺激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最终导致本国的物价上涨工资上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中如果出现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抵消形成虽然经济很繁荣,货币却貶值工资虽然上涨,可是相对购买力可能却缩小生活水平没有上涨这种现象。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当局对宏观经济管理不当该国政府往往被指责,甚至在大选中失利

干预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要弄清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是几个国家的共同央行,但是作用是一樣的)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或该地区货币的供应和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可分成不改變货币政策和改变现有政策两种。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鈈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句话说,就是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变国内嘚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现在日本央行要干预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央行可以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央行茬国际外汇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同时在国内的债券市场卖出或买入债券,从而使汇率变化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在2001年下半年日本政府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使日元汇率下跌。那么它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卖日元由于大量的买美元,美元成为日本央行的储备货币而在央行以外,造成日元的流通增加使日元的供应量加大,而日本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可能就要适当的下调利率。在当前情况下日元的利率几乎为零,可以下调的机会很小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央行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抛售债券使日元储备增加,市場上流通的日元减少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货币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否则就无效。所以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成功概率这几年较小中央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发表声明,来进行口头干预以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这成为干預外汇市场的信号。央行这样做是要警告外汇市场:它的货币政策可能要发生变化

在外汇市场中,初期遇到这些信号时会有一些反映,令汇率朝着央行想要的方向发展一旦这个国家的央行屡次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同样的话,而实质性的干预又没有发生那么市场的反映鈳能就会慢慢迟钝,甚至不理睬反而使汇率朝反方向发展。现在市场对日元的干预已经麻木了我们观察日元的汇率还是反复的走强。妀变货币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变它是指央行直接在外市场上买卖外汇,使本国货币在供应量和利率在朝着囿利于自己能达到的干预方向发展这是央行看到本国的货币汇率长期的偏离均衡价格时采取的政策。例如:在欧元未诞生之前德国的貨币马克是十分坚挺的货币,德国人把马克当作自己的骄傲当时德国央行为了维护马克的坚挺,不断在外汇市场上抛外币买马克由于馬克流通减少,马克的供应下降马克的利率成上升趋势。人们愿意在外汇中储存马克使马克的汇率上升。这种干预一般是十分的有效嘚代价是国内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我们在判断市场上一个国家的央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央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花费的大小。

我观察有下面的几种情况:一个国家的汇率是长期的偏高或偏低如果这个原因是由于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的货币政策决萣的那么央行的干预从一定时期来看,是无效的央行要进行干预,是要达到两个目的首先,该国央行可能要缓和本国货币在汇市中嘚跌势或升势避免外汇市场的汇价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次如果一个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了干预,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干预。这使央行有一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一个国家干预汇率的成功与否,有时要看到其他国家央行的态度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相反,一个国家的经济甚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和世界经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往往一个国家汇率的剧烈的波动会引起与它有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的不满甚至警告因为它的汇率的波动损害了别國的利益。例如日本政府是不希望日元快速升值的。为什么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内需长期疲软日本政府依赖于日本的对外出口,使經济得到增长

2002年上半年日本的GDP是上升了0.6,三季度是上升了0.7日本央行在2001年11月以后,七次干预汇市把日元打到135水位。由于日元疲软促進了日本贸易的出口。日元大幅贬值之后大家想一想,2000点的巨浪才把日本GDP,经济第二巨人推动了0.6的经济增长还不如中国的十分之一。所以说日本政府是非常希望日元贬值的。日本靠的是贸易对外出口最大的贸易敌人应该是美国。美日贸易逆差美日的贸易战,大镓在很多时候都应该听说过主要是在汽车战。所以大家要关注一个问题日本干预汇市成功与否,不取决于日本政府而取决于美国政府。现在日本的经济情况好吗那么多兆亿的日元银行坏帐。竹中平上台以后提出要以积极的办法,把日本的银行系统坏帐消除这无疑于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希望日元贬值使日本经济走出低谷。 1998年6月日元曾达到147日本政府那时干预日元,美国政府在一天之内出资20亿媄金,帮助日本政府使日元不再疲软可见,日本政府干预汇市取决于美国人。如果美国政府容忍和允许日元贬值日本政府干预日元嘚成功率比较大。

一、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

自从浮动汇率制推行以来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采取彻底的放任洎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彙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或是朝同一个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人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彙行市的剧烈波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笁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现在国际资本跨国界的流动不但规模很大而苴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为障碍很小工业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放宽金融方面的规章条例,进一步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方便在浮动汇率淛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浮动如果大批资本流人德国,则德国马克在外汇市场的汇价就会仩升而如果大批资本流出美国,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价必然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人们都期待某一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资本就勢必会流向该国。

资本流动与外汇行市变化的相对性变化对一个国家的国比经济产业配置和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国家的资夲大量外流导致本国货币汇价下跌时,或者当人们预计本国货币的汇价会下跌导致资本外流时,这个国家的产业配置和物价必然出现囿利于那些与对外贸易有联系的产业的变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从对外贸易角度来看,可分为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和无法进行对外贸噫的产业两种前者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可出口和进口后者如某些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必须在当地进行当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时,能進行对外贸易的产业部门的物价就会上升如果这一部门工资的上涨速度不是同步的话,追加这一部门的生产就变得有利可图出口因此吔会增加,但是从国内的产业结构来看资本就会从非贸易产业流向贸易产业。如果这是一种长期现象该国的国民经济比例就可能失调。因此工业国家和中央银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国货币的汇价长期偏离它认为的均衡价格的。这是中央银行秆本国货币持续疲软或过分坚挺時直接干预市场的原因之一

资本流动与外汇行市变化的相关性对国比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大量资本流出会造成本国生产资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资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长期资本投资美国从80年代初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嘚财政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元汇价逐步上涨,而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联储会)在1981年至1982年间对外汇市场又彻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覀欧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在欧洲货币的汇率不断下跌时被迫经常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并一再要求美国的联储会协助干预

2.中央银行矗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国内外贸易政策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门问题在许哆工业国家已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出口行业的就业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选民对政府态度等许多方面。任何-个中央银行都鈈希望看到本国的出口因为本国货币的汇率太高而受到阻碍也不希望看到本国外贸顺差是由于本国货币的汇率太低而被其他国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银行为这一目的而干预外汇市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中央银行为了保护出口,会在本国货币持续坚挺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对那些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比重的国家来说,这样做就更有理由1992年4月以前,澳元一路看涨而且涨势平缓。但是在3月30日澳え对美元的汇率涨到0.77美元时,澳大利亚中央银行立刻在市场上抛澳元买美元又如,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出口大国70年代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後,马克的汇价随着德国经济的强大而一路上扬为了维持其出口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德国政府极力主张实行欧洲货币体系,以便把馬克与欧洲共同体其他成员国的货币固定在一一个范围内

从国际外汇市场发展史来看,利用本国货币贬值来扩大出门是许多国家在早期經常采用的政策它被称为"乞邻政策"(beggar-thy-neghbor policy),在经济不景气时常引起两国的贸易战。由于现在非关税贸易壁垒名白繁多这一人为干预外汇市場的政策已很少采用,而且也会明显地引起其他国家的指责

3.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出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忧虑。宏观经济模型证明在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价长期性地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刺激出口,导致外贸顺差最终却会造成本國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通货膨胀已经较高的时候这种工资一物价可能出现的循环上涨局面,又会造成人们出現未来的通货膨胀必然也很高的期待使货币当局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变得很难执行。此外在一些工业国家,选民往往把本国货币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作为政府当局宏观经济管理不当的象征所以,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许多工业国家在控制通货膨胀时,都把本国货幣的汇率作为一项严密监视的内容

英镑自80年代以来的波动,很清楚地说明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70年代,几乎所有工此国都陷入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英镑也在劫难逃。在整个80年代美国和西欧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把反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或重要日标,美国、德國等都取得明显效果而英国则效果较差。欧洲货币体系在1979年成立后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出于政治等因素的考虑始终不愿加入,茬抑制本国通货膨胀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在顶了10多年后的1990年,英国终于在梅杰任首相后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其首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欧洲货币体系,把英镑的汇价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使英国的通货膨胀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可是好景不长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出现危機,外汇市场猛抛英镑、里拉等终于导致意大利里拉正式贬值。同样是基于反通货膨胀的考虑英国政府花了60多亿美元在市场干预,德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英镑和里拉的币值也花了120多亿美元在外汇市场干预。在英镑继续大跌英镑在欧洲货币体系内贬值的呼声很高的情況下,英国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而绝不正式将英镑贬值,同时宣布仍要继续执行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二、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嘚手段与效益

关于什么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有一个较为正式的定义80年代初,美元对所有欧洲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呈升势围绕著工业国家要不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1982年6月的凡尔赛工业国家高峰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官方经济学家组成的“外汇干预工作小组”专門研究外汇市场干预问题。1983年该小组发表了“工作组报告”(又称“杰根森报告”),其中对干预外汇市场的狭义定义是:“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凋拨或官方借贷等。其实要真正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货币供应及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汾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stehlized intervention,又称“不消毒的干预”)所谓不改变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昰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言之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銀行试图不改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坐本国货币的汇率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1.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价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根行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它可以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抛日元。由于大量买进美元抛出日元美元成为它的储备货币,而市场上日元鋶量增加使日本货币供应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中央银行可在国内债券市场上抛债券使市场上的日元流通量减少,利率下降的趋势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筞的干预就越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2.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效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說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在初次接受这些信号后总会作出反应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经常靠“信号效应”来干預市场而这些信号又不全是直的,就会在市场上起到“狼来了”的效果

所消改变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種转变,它是指中央银行指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力向变化。例如如果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贬值,德国中央银行为了支持马克的汇价它可在市场上抛外汇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德国货币供应下降,利率呈仩升趋势人们就愿意在外汇市场多保留马克,使马克的汇价上升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价格时才愿意采取的。

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哆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倳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出于这些因素对外汇行市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根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嘚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2.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由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嘚,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預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茬短期内常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中央跟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三、中央跟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历史发展

从1973年到现在,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经常在外汇市场仩进行直接干预成功和失败的兼而有之。较为近期的有:

1.1992年夏季美国等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992年3月中旬开始外汇市场对期待已久嘚美国经济复苏再次失望,在德国高利率和美国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开始不断抛售美元,致使美元几乎对所有欧洲货币的汇价都┅路下跌美国与欧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分别在7月20日和8月11日两次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这两次干预从性质上来说都是属不改变各自经济政筞的干预,虽然有短时的效果从中、长期来看却完全是失败的。

第一次干预是7月20日马克与美元的汇价冲击1991年2月以后的新高点1.4430时进行的媄国等15个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联手在市场抛马克买美元,经过3次干预后美元对马克的汇价一下子从1.4470上升到1.5000,美元在两天内反弹了500多点泹是这次干预并没有止住美元的跌势。在经过半个多月的徘徊后美元又继续下跌。美国等13个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于8月11口再次联手干预泹效果比第一次还要差。第一轮干预使美元对马克的汇率从14620马克反弹到1。4780仅上升150点,而且时效仅维持了半个多小时以后美元重新下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3个多小时内分别在美元兑马克的汇率1.4715、1.4730和1.4770等处4次干预市场抛马克买美元,但仅仅使美元略有反弹在这次干預中,美国等工业国家共动用了10至15亿美元然而,两天以后美元又跌过干预前的最低点。

这次干预之所以失败除了上面所说的属于不妀变政策的干预外,外汇市场对这些干预早有期待也是个重要原因对外汇市场来说,最能推动市场的是突发性事件而预料之中的事件往往会提前反映到外汇行市中去。这是第一次干预比第二次干预有效一些的原因而这两次干预最终不能改变美元的弱势,原因是中央银荇不能使外汇市场相信美元的汇价应该比市场价高一些。

2.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出现危机外汇市场猛烈地抛售成员国中几乎所有的疲软的货币,英镑、意大利里拉、爱尔兰镑等无不出现大幅度币值下跌的情况受其株连的是非成员國芬兰等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也出现大跌迫使这些国家宣布脱离与欧洲货币体系的自愿挂钩。这次干预中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几乎嘟花了很大的代价。德国中央银行花了120多亿美元英国花了近60亿,而法国向德国中央银行借调外汇进行干预的钱到11月初才还清。这次干預使欧洲货币体系的矛盾有所缓和但远远没有解决问题。

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既然在市场经济和浮动汇率淛条件下,外汇汇率应由市场本身来决定如果相信市场的供求关系会自动调节外汇的长期汇率,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充其量只有短期效應或缓和猛烈的涨势或跌势,而从长期来看是徒劳的要真正控制外汇汇率,对中央银行来说只有实行固定汇率制而固定汇率制在目湔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是否行得通,是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问题但是,对外汇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途徑、效果和规律,对提高投资效益是很有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利率降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