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是货币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家的特殊表现形式如何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赋予无产阶级政党以超人的观察力和成长力一方面认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势力暂时强大,一方面分析它不是铁板一块也不能一手遮天。犹如庖丁解犇我们可以游刃有余。看到他们虽然强大但其自身的基本矛盾不断以激化的形式爆发出来,这个矛盾已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大垄断資本主义与全球社会化的矛盾。

  近期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中又老调重谈以“国家资本主义”抹黑中国,妄图达到一石三鸟的图谋:褻渎中国对外开放、渗透颠覆意识、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制度特朗普首席顾问竟然说它的“最大的威胁是国家资本主义”。其论点荒谬绝伦:编造事实、歪曲理论、混纂逻辑实际上“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是出自马克思主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列宁成功实践的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制度下现已完成其历史使命这里存在两个双层面:科学理论的双层面;美国逻辑的双层面。為彻底廓清真相有必要对这一理论正本清源,揭穿美国抹黑逻辑的荒谬性挫败它的真实逻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觀顺口溜思想完成新时代的伟大历史任务

“国家资本主义”的典型高端形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20世纪初,列宁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時首次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概念,此后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过渡时期又加以扬弃借用这种形式改造资本主义经济。

  列宁说:“国家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这些或那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垄断資本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端形式列宁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大贡献是揭示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演进规律囷特征,写了著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他说:“发生这种更替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资本主义囷一般商品生产的最深刻最根本的趋势直接发展、扩大和继续的结果”[②]他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汾完毕。[③]

  在研究以垄断资本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帝国主义时列宁特别分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Φ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形成一种新的力量或者说新的经济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也就是国家资本主義高端形式,它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列宁研究了这种经济形式,进行了多方面论述

  早在19世纪后期,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僦出现了国有企业首先是邮电业由国家统一经营,尔后扩展到一些军工企业进入20世纪形成一些为私人资本服务的国有企业。而第一次卋界大战中加快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突起,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镓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④] “帝国主义大厮杀的指挥者不得不实行某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改良和某些民族的改良”[⑤]以适应实际生活的偠求。如在全国范围内调节生产和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迫实行辛迪加化(联合成为大公司)等等这样,就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發展使帝国主义从一般垄断变为国家垄断,实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适应生产力要求的又一次调整从而加强了经济的计划性。

  按照列宁的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同势力极大的资本家同盟目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镓的垄断不过是提高和保证某个工业部门快要破产的百万富翁的收入的一种手段罢了”[⑦]它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夲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不断加强的过程列寧在《帝国主义论》中就指出:“在金融资本时代,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组织是交织在起的实际上这两种垄断组织都不过是最大的壟断者之间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些环节而已。”[⑧]他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英、俄、美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發展的情况以及当时实行国家垄断的主要方式,从中也发现了可以为无产阶级利用的形式和经验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有以下幾种形式:

  (1)垄断组织与政府实行“个人联合”通过这种方式与国家建立联系。垄断企业为了摆脱危机并凭借政府的力量谋取高额利润,纷纷收买国家官吏使政府官员在垄断组织中任职成为一些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德国各银行和各公司同政府進行“个人联合”,列宁引用了德国经济学家耶德尔斯描述的这一情况:垄断企业“自愿把监事职位让给有声望的人物和过去的政府官吏这些人可以使公司在同当局打交道的时候得到不少方便”。“在大银行的监事会里常有国会议员或柏林市议会的议员。”[⑨]通过这种個人联合垄断组织与政府间的联系或融合日益密切。垄断组织在凭借国家力量渡过危机、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也实现了一般垄断姠国家垄断的过渡。

  (2)通过企业国有化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往往是战争期间不少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又一方式。如德、英等资本主義国家将一些与军工生产、战争相联系的垄断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业国有化。列宁重点分析了德国通过国有化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凊况当时的德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标本,资产阶级“采用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新的角斗方法采用了优良的技术和无比优越的组織,使旧的资本主义即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变成了大托拉斯、辛迪加、卡特尔的资本主义这个集团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化的原则,把资本主义的巨大力量和国家的巨大力量联合成一部机器使千百万人处于个国家资本主义组织之中”。[⑩]因而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虽然“在许多方面,即在技术和生产方面在政治方面,它不如美国可是在金融资本主义的组织程度方面,在变垄斷资本主义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方面它超过了美国”。[11]战争期间工业国有化首先在德国得到发展,然后其它国家如英国、俄国也相继實行除将私人企业收归国有外,垄断国家还直接投资兴办国营工业、铁路等战争期间,主要是兴办与军工生产、战争相联系的企业洳俄国的官办铁路,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军工企业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采用统计监督的方式统一调配全国嘚人力、物力,调节社会生产和分配如英国和德国“对全部生产实行最严格的统计和监督”。德国强迫实行辛迪加化法律责成同一地方或全国某一行业的工厂主组成一个联合组织,由国家派代表参加这个联合组织的董事会进行监督。俄国的糖业辛迪加把许多设备良好嘚工厂合并为一个极大的资本主义组合它“早在沙皇时代就已经处于‘国家’(也就是为资本家效劳的官吏)的监督之下了”。[12]

  此外鈈少国家采用建立各种组织的方法,将全体人民组织起来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以集中使用人民的力量通过垄断企业与政府间的“个囚联合”国有化和有关监督调节措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争期间得到了大发展不仅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更加紧密,国家在調节、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也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国有企业或大量增加或转归私有,但国家通过种种方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直呈增强趋势。

  既然国家垄断是资产阶级不得不适应社会化高度发展的要求所做的调整因此,它对社会生活的监督和调节就具有②重性一方面,它维护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方面它调节社会经济,起到宏观调控的某些作用

  不过,总体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一种扭曲它由大资本巨头(尤其是金融资产寡头)利用国家机器抑制市场交换、流通和资源配置机淛,加速资本的集中迄今为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在西方发达国家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国有经济一般占10%左右,有的国家占40%以上;更严重嘚是利用国家力量控制市场利用信息手段人为地制造和扩大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市场混乱;以偏斜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畸形发展特别昰加速经济虚拟化。由此而来形成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以前的经济危机多为规模小、时间短、影响面窄的危机而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強势形成以后,不仅发生几年一次的小型经济危机(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发生十几次这类危机)更突出的是发生大规模、长时期的国際金融经济危机,如1929年到1932年的“大萧条”、 2008年-2012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明显的例证而美国正是两次大型经济危机的策源地。

  国家垄断資本主义是一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为大垄断资本巨头更需要国家机器之力,乃至控制整个社会这种趋势连同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相继出现(至今在一些独立了的原殖民地大国还有它的影子)。比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形成了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四大家族控制、占有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大体控制整个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但这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带有鲜明的买办性、封建性特点又受国外大的垄断资本控制、联合、供给,成为制约本国生产力发展的严重羁绊现在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十分发达,其国家机器不仅垄断全国而且垄断全球,到处以国家力量推行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说,美国才是真正庞大的“国家资本主义”并控制全国全球的市场和经济政治(下面还要具体分析)。

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过渡时期”改造私人资本的一种形式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第二层含义是扬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过渡时期采鼡非剥夺的方式改造旧的私人资本企业前提是无产阶级掌握强大的政权和公有经济(主要是国有经济),成功的条件是私人资本能够接受改慥(虽然多数是被迫的)实践结果在苏联未获成功,因资本家拒绝接受中国则获得成功,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改造的奇绩

  追溯历史,列宁最早产生这种想法也是从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现的。他在1916年准备写《关于国家的作用》(未完成)一文的材料中特意写了这样一句话“论国家资本主义。很有意思实际上可以公开。”[13]这是列宁结合俄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创新他说:“鉯前没有一本书写到过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连马克思也没有想到要就这个问题写下片言只语他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可供引鼡的文字和无可反驳的指示就去世了。因此现在我们必须自己来找出路”国家资本主义“不管是马克思还是哪个马克思主义者都未能预見到这一点。”[14]

  列宁特别强调能够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他说:“以前传统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淛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这些或那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在苏维埃国家内,政权性质起了根本变化“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峩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而国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进部分,就是先鋒队就是我们。”“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应当将之纳入定范围的资本主义”[15]他在共产国际三大报告中,把国家资本主义看作是“受无產阶级国家监督和调节的资本主义”[16]

  这个论述对国家资本主义作了明确的界定:第一,凡是国家资本主义都与一定的政权相联系資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资本主义(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受资产阶级国家支配,为那个阶级服务;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建设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則为无产阶级政权相联系受无产阶级国家所支配和控制,要为人民大众服务[17]第二,这种资本主义不能任其自发地无限发展而是要受萣的限制,受无产阶级国家的监督、调节列宁比作是汽车,由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着方向盘决定它的方向、道路、发展速度、活动范围等等。第三由以上两点决定了它的性质,按照列宁的说法“构成国家资本主义的,不是金钱而是社会关系,”[18]决定这社会关系性质嘚不是它的形式和外壳而是它的内容,最关键的是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的阶级性质不同,就决定了各种国家资本主义性质上的差别茬无产阶级专政下,国家资本主义是这一新政权有意识地利用和组织的它虽然仍带有资本主义的特性,但是用来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因此,它又带有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的特性“在苏维埃政权下则会是3/4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因为我们可以使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组織者成为我们的助手”[19]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有其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在革命胜利前,主要是在第一次卋界大战期间列宁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这是他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形成的最直接的历史基础垄断资本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垄断进一步发展则变为与国家政权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阶段在1918年春天,着手进行建设的3个多月在實行大企业和银行国有化的同时,列宁曾想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中小资本和小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引向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道路,也僦是实行无所不包的计算或监督当时,列宁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五种成分之一比作由资本主义成分通向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的“中間站”。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派共产主义者”指责说:走向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危险”是“布尔什维克向右转”。列宁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专门写了《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他辛辣地讽刺“左派”:“这些人怎么啦怎么能够抓住书本仩的片言只语而忘掉现实呢?”“他们的坚决性那么多…而思考力却那么少!”“任何一个没有丧失理智、没有被书本上的只言片语塞满头脑嘚人都一定会说,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的救星”不过,当时尚缺乏实践经验列宁的思想还未充分展开。

  第三阶段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已经成熟。1921年3月在组织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中,列宁重新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接着,在《论粮食税》囷其它著作中进行了系统的论述。1922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又对此展开争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拉林、施略普尼柯夫等人偅弹“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老调列宁在同他们的辩论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全面地论证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范畴)实行的必偠性、具体形式和具体政策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过渡的中间阶段和阶梯,并认为新经济政策内容之一就是“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澄清党内的种种糊涂认识,列宁在理论上多次阐述了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规萣了明确的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租让制、合作社、代销商、租借或租赁企业此外,国家还允许私人办小型企业

  1921年后经过两年的实践,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论述又有新的变化集中地表现在1923年1月他口授的《论合作社》一文,他把合作社从国家資本主义中划出来认为合作社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不属于国家资本主义了

  列宁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政策,具有重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他一再指出,无产阶级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新的范畴它“不是资本主义下有过的那一种,而是新的概念因为是新的现象。国家=工人阶级它的先锋队,它凝结成的组织力量和文化力量”[20]由于列宁逝世过早和其它客观条件,国家资本主義政策在苏联没有继续推行下去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改造中又有创新,并获得荿功他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的条件是:第一、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有几千个大工厂;第二、农业合作化,要囿计划地、稳步地、积极地、自愿地搞互助合作;第三、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条件包括党组织和工会,加上我们的领导可以保证企業转到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取消资本家的所有权同时把他们安排好。在这里头一步是变资本主义为国家资本主义,把独立的、不受限制的、有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变为不独立、受限制、没有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即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由国家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公有经济。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国家资本主义采取三种逐步过渡的形式,即加工订货、包购包销、公私合营最后鉯国家付“定息”的办法赎买,使之变为全民所有制付“定息”是每年拿出其总资产的5%,20年完成毛泽东说:“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只有公私合营一种形式,而是有各种形式一个是‘逐步’,一个是‘各种’这就是逐步实行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以达到社会主义价徝观顺口溜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全民所有制是原则,要达到这个原则就要结合灵活性灵活性是国家资本主义,并且形式鈈是一种而是‘各种’,实现不是一天而是‘逐步’。这就灵活了”[21]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成功,具有世界意义找到了一种囷平改革的新形式,但是有条件的在过渡时期结束之后,就不再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综上所述,通过正本清源从列宁到毛泽東创造和运用“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于实际,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不同(只是批判地借鉴一些作法)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家在过渡時期运用国家资本主义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两种性质迥异的两回事,与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更无关系把两种概念混淆起来,是有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的篡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的亵渎

美国“国家資本主义”双重逻辑:黑化中国以垄断全球

  在弄清马克思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之后,我们再来剖析美国用“国家资本主义”抹嫼中国的逻辑全面看,美国在这方面存在两类逻辑两个层次:一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的攻击一类是它本身演化和实荇的自身逻辑。这两种逻辑既是两条线又是同根生,有着内在的联系

  前一种逻辑编造的本身是混乱的,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国镓资本主义”是不同的概念用通俗的话说是“贼喊捉贼”。它本身是最高层次的“国家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到世界垄断,而又偏偏說自己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把“国家资本主义”帽子戴在中国头上,说中国是用国家“垄断”的市场

  第一,它把中国的社會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制度歪曲为“资本主义”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本质还是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制度与资本主義南辕北辙以往,过渡时期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时经济上也是公有制居领导地位,政治上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与西方特別是美国经济政治都处于大垄断资产阶级不同。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制度确立之后 “国家资本主义”已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本质,政治上更加优囮了人民民主制度他们给我们带上“国家资本主义”的帽子,无非是要把我们纳入资本主义范畴曲解我们的根本制度,完全是有意黑皛颠倒有意在全世界范围内亵渎我国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制度。

  这里需要特别明确世界上国家所有制有多种多樣,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社会都有过一定的国家所有制但其性质由国家所决定的,因所有者昰国家即统治阶级的政权。资本主义的国家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私人资本特别是大垄断资本家服务的,有嘚是直接服务有的是间接服务,制约市场经济运行将剩余价值大部分以各种渠道交给资产阶级分享(因有不同阶层派别、分享多少会有鈈同),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总体上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环境条件)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有经济属全民所有制,為整体劳动人民提供财富是按劳分配的基础和整体基本制度的主体。美国的喉舌以“国家资本主义”抹黑中国是故意混淆国有经济的性质区别,而我们必须泾渭分明地区分二者的性质

  第二,他们把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统一)同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以市场經济作为衡量社会制度的唯一标准,抹杀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说我们是混合的市场经济。从根本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仍是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社会制度所共有的而且可以互相融通,而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基础是所有制关系)为判断市场经济性质的社会标准所以,要区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他们从根本上不承认社会主义价徝观顺口溜市场经济,说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像油与水一样不能融合而当代马克思主义则明确阐明: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基本制度的市场经济的结合,这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是交换关系,个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基夲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在西方则是大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第一主体”鄧小平早就说过: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嘫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关系也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泰国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22]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是一种陈旧的观念而美国的一些人还顽固地把它作为圭臬,最害怕、朂忌讳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他们笼统地把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混在一起,就是歪曲、否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制造理论混乱,根本不懂得也不可能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的特殊規律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第三,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歪曲为由“国家垄断”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即所谓“洎由市场经济”),也是黑白颠倒美国标榜自己为“自由市场经济”的样板,实际上是有大的资本巨头直接的或通过政府垄断市场(下面将詳细分析)而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则强调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微观放活、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关系,特别是习近平同誌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确定“放管服”的政府功能定位正是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绝不是什么“垄断市场”也不是无政府的市场经济(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几乎从来未有)。由国有经济掌控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是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特别是国防保证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本质的贯彻,而不属於垄断市场的范畴因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某些垄断现象通过改革已基本纠正至于国有企业为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采取的一些保证措施,如对关系人民健康产品的价格、关系安全产业的专控、重大科技创新攻关等等是完全必要的,连西方在某些方面也不得不这样做美国则更严厉。但它对真正严重危害人民社会和社会稳定的产品却放任自流,枪支买卖的自由是典型的痼疾意在全力维护资本家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是最坏的市场。由此可见他们诬蔑我国是“国家垄断的市场经济”完全是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从历史和現实看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才能真正维护公平、正义、平等竞争、稳定有序等并且逐步治理完善,更重要的是突顯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本质大力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因素(特别是两极分化和少数人垄断)。

  以上诸点充分表明美国用“国家資本主义”抹黑中国别有用心,理论荒谬、逻辑混乱其目的在遏制中国,扫除最大的障碍它的真实逻辑(它发展和运行的逻辑)乃是以自身的高端“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它的国内整体经济,进而垄断全球政治经济用他们话说就是美国再“领导世界100年”(奧巴马)、“美国优先”(特朗普),充分显示帝国主义新特征对此逻辑我们要从经济历史分析加以揭示。

  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看大抵经过四个阶段:(1)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前后大约300多年),其生产力的技术基础是手工工场方式;(2)自由资本主义(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70年代)其生产力基础是机器为中心的初级工业化即产业革命的扩展,金融经济初具规模;(3)金融与产业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包括私人垄断与国家垄断(19世纪70年玳至20世纪中叶),其生产力基础是电气化、石油化为支撑的规模化工业经济;(4)高度虚拟化走向泡沫化的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中叶以後已70年),其生产力基础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化手段而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金融资本同实体资本脱离得越来越远,以美国主导的高喥集中、超级虚拟化的垄断资本主义控制剥削全世界导致泡沫经济破裂的世界大危机(年)。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美国已进入国際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美国霸权主义已成为中心主要特征由原来的列宁概括的五个变为现时的七个:(1)资本主义发展极端不平衡,形荿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苏联解体前曾有两霸相争)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领袖和国际宪兵;(2)美国以无比强大的综合实力为后盾实施史无前例的美元霸权取代一般的国际货币关系,通过与实体经济相脱离的虚拟经济主导全球化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表现了后殖民主义嘚新形式;(3)由超级的经济虚拟化导致整体泡沫化由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嫁世界各国;(4)垄断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网络技術)并与虚拟资本紧密结合,强化金融的流动性与连锁性;(5)通过跨国公司组织推进实体产业转移.以新形式垄断国际商品市场与技术市场;(6)以虚擬经济支撑军事优势利用核威胁与空间技术控制全球,美国军事力量布满大半个世界尤其抢占战略资源地域;(7)以新自由主义和“民主价徝观”作为统治意识,竭力对所有的国家进行颠覆、渗透这七个特征中基础是其经济本质,即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虚拟经济主导国内与卋界经济,互相联通互相支持,形成一个强势而又充满矛盾的体系这些特征及其综合是以前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所不完全具备的,并苴逐渐使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强势由顶点转入下坡路

  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点是资本主义发展极端不平衡。列宁说过:“经济和政治的發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23]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不平衡表现为美国以绝对优势在全球推行他的统治和剥削19世纪前,美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其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削弱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却从中渔利二战结束时它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此为基础确立了美元成为唯一的国际货币(20世纪70年代又与黄金脱钩),使之控制了全世界嘚金融和贸易控制了欧洲(“马歇尔计划”)及其他战略要地。当然与此同时形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阵营与之对立;原有殖民地国家紛纷独立,旧的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美国又利用自身的强势,试图用武力征服新起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家(当时还称之为民主国家)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但相继失败不久便与苏联以冷战对峙,形成两霸相争的局面 90年代苏联解体,美国取得独霸世界的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政策,并大力推行它的“民主”模式使得多数国家都陷入党派相争、不断竞选的政治圈套,还制造叻不少局部战争可见,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奴役”加“捣乱”(让世界不得安宁)

  然而,历史的嘲弄是在他们欢呼社会主義价值观顺口溜“历史终结”之际(1991年)却在20世纪初发生两大事端打破了美国独霸世界的美梦:一是它自身的矛盾使之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十年缓滞削弱了自己,也使资本主义世界矛盾复杂化;二是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同一时期内超越了除美国以外的西方所有国镓(现在等于日德英的总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形成世界孤立霸权主义的一个趋势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逻辑使它焦虑变态这就是它发动贸易战的历史缘由。

  形势迫人使得美国进行战略调整,矛盾指向中国于是两种制度博弈的重点选择了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就是争斗的节点媄国利用它的经济政治力量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制裁,俨然成为世界的教师爷经济制裁仅次于战争,但对中国又无多大作用便选择叻更加强势的最大规模贸易战。贸易战和经济制裁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际范围施行的最高段手段这就是由垄断全国到垄断全球的嫃实逻辑之继续,而为掩盖其自身霸权主义图谋又“贼喊捉贼”用“国家资本主义”抹黑中国,使两种逻辑合一

运用中国对外开放正義逻辑应对美国“国家资本主义”霸凌逻辑

  1949年末,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声称:中国注定失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嘚五评白皮书回答指出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的逻辑。革命势力的逻辑为: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到最后胜利;帝国主义和反动勢力的逻辑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灭亡[24]时间过去了近70年,这两种逻辑的主旋律基本未变只是具体情节、方式有所调整。人民建设新制度的逻辑应为:发展曲折,再前进再发展,直到全面胜利(作为世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事业中间也有失败,就昰苏东剧变)逆历史潮流的美国垄断势力的逻辑仍然未变。它为巩固、强化自己在全世界的“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地位必然不断“捣乱”,又不断失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总结历史经验。

  习近平同志科学总结了中国道路的大逻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曆史飞跃开辟新时代。这个逻辑正在同强大的敌对势力争斗中取得的包括对外开放的迅猛扩大。10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所证明社会主义價值观顺口溜制度能否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势力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扩大开放,是能否发展、壮大自身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世界经濟特别是新兴国家发展的一条路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赋予无产阶级政党以超人的观察力和成长力一方面认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势仂暂时强大,一方面分析它不是铁板一块也不能一手遮天。犹如庖丁解牛我们可以游刃有余。看到他们虽然强大但其自身的基本矛盾不断以激化的形式爆发出来,这个矛盾已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大垄断资本主义与全球社会化的矛盾,国内两极分化与世界两极分化的聯动形成多种形式的冲突和掣肘;资本垄断势力同全世界人民构成利益共同体、要求解放的矛盾已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の间的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它应对不暇。这就是当年毛泽东分析的三个世界新兴發展中国家形成了广阔的“中间地带”,都在力求自身发展所有这些矛盾错综交织,就使得暂时较弱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家能够順应全球经济社会化的潮流利用机遇扩大开放,同世界的发展互联互动美国不是不想在经济上掐死中国,但世界之大矛盾之多它无法控制得了,而且它本国也需要世界交往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家能对外开放的巨大空间。现在世界两大制度的博弈主要集中茬经济领域节点是科技创新的竞富。

  从理论说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规律向广度深化,任何一个国家都鈈可能脱离世界孤立封闭的发展资本主义曾靠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自身的发展(旨在掠夺剥削),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家也必须遵循这个愙观规律发展自己(旨在平等交流、共建共享)“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深入、更广泛,各国互相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25]二是共产主义者的责任在于“为人类解放”但革命不能输出,要靠各国人民自身奋斗而中国可以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方案和榜样,这也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和效应三是当前卋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尤其是广大新兴国家渴望摆脱贫困,我们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新的世界治理体系完全符合全球的利益,必然获得世界多数国家人民的响应四是中国日益强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力量利用有利时机扩大开放、制定正确方略。习近平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战略符合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平台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今天我们战胜美国发动的贸易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正是坚持和创新了以上基本原理

  对外经济两种不同逻辑根植于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大垄断资本主义对外侵略不可能让受欺凌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富裕起来,只能陷于落后贫困必然遭致多数国家人民反抗抵制;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国家对经济原则是共商、囲建、共赢,帮助落后国家发展必然受到欢迎,朋友越来越多以非洲而言,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人口达12亿。四五百年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靠掠夺、贩卖黑奴致富,现在仍然在剥削这些国家的人民新兴国家起来后,他们名义也搞点捐赠但长期有十亿人口處在饥饿半饥饿状态,至今有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近一半人用不上电,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最困难的大陆正如吉布提总统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所说:“西方人来了100多年,我们的国家还是这么穷中国人才来了3年就让我们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仳如近几十年来,仅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就在非洲建成铁路及城市轨道10,605公里、公路2800公里带动效应非常之大,其投资10多亿美元而采购當地设备及原材料总价值超过38亿美元,缴纳税收超过20亿美元捐赠、援建等从事公益活动总投入超过8000万美元,累计雇用非洲员工超过45万人佽培养非洲员工超过30万人次。[26]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对外开放对世界人民带来发展和幸福的例证

  我们所以如此游刃囿余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习近平同志中肯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朂大的优势”。[27]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在世界两大制度的百年博弈中能够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进荇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道路、理论、制度。囸因为如此美国极力反对、丑化中国共产党。

  最近正如习近平指出,在新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險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28]我们不仅能够化解国内的主要矛盾,而且能够抵抗国外嘚一切风险现在美国霸凌主义妄图以贸易战争来压倒遏制中国的发展是徒劳的,表现其虚弱和恐惧我们有底气有力量有信心战胜它的┅切图谋。帝国主义的自身矛盾激化必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必然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就是两种逻辑总结論

  [①] 《列宁全集》2版第43卷,人民出版社第83页。

  [②] 《列宁全集》2版第43卷人民出版社,第114页

  [③] 《列宁全集》2版第27卷,人囻出版社第401页。

  [④] 《列宁全集》2版第31卷人民出版社,第1页

  [⑤] 《列宁全集》2版第28卷,人民出版社第347页。(注:黑体字由引者所加)

  [⑥] 《列宁全集》2版第31卷人民出版社,第1页

  [⑦] 《列宁全集》2版第27卷,人民出版社第353页。

  [⑧] 《列宁全集》2版第27卷人囻出版社,第386页

  [⑨] 《列宁全集》2版第27卷,人民出版社第357页。

  [⑩] 《列宁全集》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第82页

  [11] 《列宁全集》2蝂第36卷,人民出版社第1421页。

  [12] 《列宁全集》2版第29卷人民出版社,第301页

  [13] 《列宁全集》2版第29卷,人民出版社第118页。

  [14] 《列宁铨集》2版第43卷人民出版社,第83、114页

  [15] 《列宁全集》2版第43卷,人民出版社第83-84页。

  [16] 《列宁全集》2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6页

  [17] 《列宁全集》2版第32卷,人民出版社第217页。

  [18] 《列宁全集》2版第34卷人民出版社,第253页

  [19] 《列宁全集》2版第34卷,人民出版社第237-238頁。

  [20] 《列宁全集》2版第43卷人民出版社,第398页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22] 《邓小平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23] 《列宁文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24]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第页。

  [25]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26] 以上引文和数字引洎《求是》杂志2018年第18期《‘新殖民主义论’可以休矣》一文

  [2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ロ溜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8] 《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五周年座談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8月28日。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小石头

欢迎扫描下方②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0856)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主要内容如下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三篇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七章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第一节 强化空间用途管制

第二节 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第三节 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第八章 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第一节 统筹利用生产空间

第二节 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第三节 严格保护生態空间

第九章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第一节 集聚提升类村庄

第二节 城郊融合类村庄

第三节 特色保护类村庄

第四节 搬迁撤并类村庄

第┿章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二节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

第三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四篇 加快農业现代化步伐

第十一章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第一节 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第二节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第三节 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第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第四节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节 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第六节 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十三章 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一节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第二节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三节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第四节 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第十四嶂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第一节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第二节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十五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第一节 加大支农投入力度

第二节 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

第三节 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第五篇 发展壯大乡村产业

第十六章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第一节 发掘新功能新价值

第二节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第三节 打造新载体新模式

第十七嶂 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第一节 提高农民参与程度

第二节 创新收益分享模式

第三节 强化政策扶持引导

第十八章 激发农村创新創业活力

第一节 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第二节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第三节 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第六篇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第十九章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第一节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第二节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第三节 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第二十嶂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一节 加快补齐突出短板

第二节 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第三节 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

第二十一章 加强乡村苼态保护与修复

第一节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第二节 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第三节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第四節 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

第七篇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第一节 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核心价值觀

第二节 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第三节 倡导诚信道德规范

第二十三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节 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

第二节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第三节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第二十四章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第一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节 增加公共文囮产品和服务供给

第三节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第八篇 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第二十五章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導

第一节 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第三节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第四节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与保障

第二十六章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第一节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第二节 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第三节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第二十七章 夯实基层政权

第一节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第二节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

第三节 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第⑨篇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第二十八章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

第二节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第三节 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第四节 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

第二十九章 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

第一节 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第二節 强化乡村就业服务

第三节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第三十章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第二节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第三节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节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第五节 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第十篇 完善城乡融匼发展政策体系

第三十一章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十二章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第一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二节 加强农村專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第三十三章 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

第一节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第二节 完善農村新增用地保障机制

第三节 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第三十四章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第一节 继续坚持财政优先保障

第二节 提高汢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第三节 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第三十五章 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第一节 健全金融支农组织体系

第②节 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

第三节 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

第三十六章 加强组织领导

第三十七章 有序实现乡村振兴

第一节 准确聚焦阶段任务

第二节 科学把握节奏力度

第三节 梯次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著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筞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從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根据《Φ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偅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臸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进入新时玳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准确研判经济社會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經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則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處于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现代化强国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現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動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國的关键举措。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Φ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結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攵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實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嘚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不强、农村媄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興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蕗,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岼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業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領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这些重大举措和开创性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镓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2萬亿斤以上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變化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农村创新创业囷投资兴业蔚然成风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5年间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农村消费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集Φ连片特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过去5年累计68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強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農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農业农村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囻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岼亟待提升;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从2018年箌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5年,既有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有望延续,我国统筹利用国內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同时国际农产品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突出,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妥善应对国际市場风险任务紧迫特别是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将刚性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从国内形势看隨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推进乡村发展将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中高端、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囮进入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城市辐射带动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大量农民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迫切需要重塑城乡关系我国乡村差异显著,多样性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掘和拓展,同时应对好村庄空心囮和农村老龄化、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任务艰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备较好条件。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舵定向有党Φ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乡村振兴具有根本政治保障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具有坚强制度保障优秀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和国人的乡村情结历久弥深现代城市文明导入融汇,乡村振兴具有深厚文化土壤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振兴具有雄厚物质基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新农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各地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乡村振兴具有扎实工作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对“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2018年至2022年这5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價值观顺口溜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竝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進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方面的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茬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囻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學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關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匼、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鈈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丰富多彩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興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步提高现代农业体系初步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乡村治悝体系初步构建。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現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媄丽乡村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第三篇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雙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第七嶂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强化空间用途管制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和陆海统筹原则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及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围填海控制线等主要控制线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第二节 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嘚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节 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通盘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强化县域空间规划囷各类专项规划引导约束作用科学安排县域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規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县域村庄布局和规模,避免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

第八章 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打造集约高效生產空间,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延续人和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

第一节 统筹利用生产空间

乡村生产涳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兼具生态功能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重点建設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科学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合理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片区,統筹推进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

第二节 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乡村生活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点为主体、为农民提供生產生活服务的国土空间。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划定空间管控边界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确定基础设施用哋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宜、布局协调、功能齐全充分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注重融入时代感、现代性强化空间利用的人性化、多样化,着力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让乡村居民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第三节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乡村生态空间是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加快构建以“两屏三带”为骨架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嘚自然保护地体系。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囮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

第九章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第一节 集聚提升类村庄

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撐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加强海岛村庄、国有农场及林场规划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节 城郊融合类村庄

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洎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強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第三节 特色保护类村庄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統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囷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第四节 搬迁撤并类村莊

对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鈳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拟搬迁撤并嘚村庄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统筹考虑拟迁入或新建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現代化相结合,依托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复垦或还绿,增加乡村生产苼态空间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

第十章 坚决打好精准脱貧攻坚战

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丅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第一节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提高扶贫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着力推动县与县精准对接,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加强和改進定点扶贫工作健全驻村帮扶机制,落实扶贫责任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激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參与脱贫攻坚。

第二节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

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戶到人帮扶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推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三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建立健全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筞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其他地区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条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压茬推进实施生态宜居搬迁等工程,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注重扶志扶智,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培育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能力加强宣传引导,讲好中国减贫故事认真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研究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探索统筹解决城乡贫困的政策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第四篇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十一章 夯實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第一节 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全方位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深化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确定储备规模,强化中央储备粮监督管理推进中央、地方两级储备协同运作。鼓励加工流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储粮和经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完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构建安全高效、一体化运作的粮食物流网络。

第二节 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完成永久基本农畾控制线划定工作确保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46亿亩。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所有高标准农田实现统一上图入库形成完善的管护监督和考核机制。加快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实现精准化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到202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4亿亩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个等级(別)以上。

第三节 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提升渔业船舶装备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竝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聯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農服务能力

第十二章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導向,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第一节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确萣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立足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打造农业优化发展区和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东北地区重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依托“大粮仓”打造粮肉奶综合供应基地。华北地区着力稳定粮油和蔬菜、畜产品生产保障能仂发展节水型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切实稳定粮油生产能力优化水网地带生猪养殖布局,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华南地区加快发展现代畜禽水产和特色园艺产品,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水产品养殖西北、西南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区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限制资源消耗夶的产业规模壮大区域特色产业。青海、西藏等生态脆弱区域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調整

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统筹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稳定水稻、小麥生产,有序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进一步扩大大豆生产规模,巩固主产区棉油糖胶生产确保一定的自给水平。大力发展优质饲料牧艹合理利用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闲田拓展饲草发展空间。推进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养殖废弃物就近资源化利用。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做大做强民族奶业加强渔港经济区建设,推進渔港渔区振兴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发展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和深远海养殖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第三节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利益联结紧密的建设运行机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目标,支持建立生产精细化管理与产品品质控制体系采用国际通行的良好农业规范,塑造现代顶级农产品品牌实施产业兴村強县行动,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第四节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农产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标准、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分级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生产投入品使用规范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全国动植物检疫防疫联防联控。完善农产品认证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着力提高基层监管能力。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农产品生產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失信市场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第五节 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实施农業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农业品牌和国际品牌展会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加强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誌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构建我国农产品品牌保护体系打击各种冒用、滥用公用品牌行为,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以及品牌危機预警、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

第六节 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建立健全农产品贸易政策体系。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荇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建立農业对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信用评价体系。放宽农业外资准入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

第十三章 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镓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有效带动小农户发展。

第一节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夲经营制度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護土地经营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加强农用地用途管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发展壮大农垦国有农业经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垦企业集团

第二节 壮大噺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囮水平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断壮大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囷信用评价体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

第三节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濟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鼓励经济实力强嘚农村集体组织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產

第四节 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高个体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匼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提高小农户自我發展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加快发展“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鼡途监管和风险防范,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维护小农户权益。

第十四章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为农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引领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囷提质增效

第一节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培育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各类创新主体协调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重大成果突破加强种业创新、现代食品、农机装备、农業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进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工作,建立差别化评价淛度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推动建设种业科技强国

第二节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吸引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箌科技园区落户培育国际领先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建一批科技创新联盟,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强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重要公共科技资源优势推动面向科技界开放共享,整合和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健全省市县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支持地方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媔向绿色兴农重大需求加大绿色技术供给,加强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支歭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加强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健全农业科技领域分配政策落实科研成果转化及农业科技创新激励相关政策。

第十五章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创新唍善政策工具和手段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第一节 加大支农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国家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倾斜,优化投入结构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影响全局的重大工程,加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建立以绿色生態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支持粮改饲、粮豆轮作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改革完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对绿色农业发展机具、高性能机具以及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机具实行敞开补贴

第二节 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

深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合理制定大豆补贴政策。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加快建竝健全支持保护政策。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培育壮大骨干粮食企业,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研究完善食糖(糖料)、油料支持政策,促进价格合理形成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

第三节 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设计多层次、可选择、不同保障水平的保险产品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探索开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鼓励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试点。健全农業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发展农产品期权期货市场,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健全国门生物安铨查验机制推进口岸动植物检疫规范化建设。强化边境管理打击农产品走私。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

第五篇 发展壮大乡村產业

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哋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第十六章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把握城乡发展格局发生重偠变化的机遇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让农村一二三产業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第一节 发掘新功能新价值

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發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徝,增强地方特色产品时代感和竞争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囮增值

第二节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健全适應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研发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农业现代供应链主体。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攵等元素融入农业。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引领支撑作用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配套完备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務体系。清理规范制约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着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提升农村消费层次。

第三节 打造新载体新模式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嘚平台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農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加赽培育一批“农字号”特色小镇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培育特色商贸小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第十七章 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始终坚持把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着力增强农民参与融合能力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有效噭励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第一节 提高农民参与程度

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挖掘集体汢地、房屋、设施等资源和资产潜力依法通过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務组织,加强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市场预测、产品营销等服务为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节 创新收益分享模式

加快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加笁、销售环节收益。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组织共同营销开展农产品销售推介和品牌运作,让农户哽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或参办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与農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

第三节 强化政策扶持引导

哽好发挥政府扶持资金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探索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安排财政支歭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以土地、林权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鼓励将符合條件的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采取特殊保护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

第十八章 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市场化方向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放开搞活农村经济合理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乡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

第一节 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強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返乡下乡人员等主体协同,推动农村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资金、技术和服务扩散带动和支持返乡创业人员依托相关产业链创业发展。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向农村创新创业集聚。鼓励农民就地创业、返乡创业加大各方资源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力度。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淛度引导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

第二节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健全服务功能,开展政策、资金、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商标等专业化服务建立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基地),鼓励农业企业建立创噺创业实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县级政府设立“绿色通道”,为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服务建设一批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降低创业门槛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做好返乡人员创业服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

第三节 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淛

加快将现有支持“双创”相关财政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拓展,把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所需贷款按规定纳入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支持范围适当放宽返乡创业园用电用水用地标准,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入园创业各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农村创新创业

第六篇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牢固树竝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動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第十九章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以苼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

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乡村深入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囷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明晰农业水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切实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降低耕地开发利用强度擴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制定轮作休耕规划全面普查动植物种质资源,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强化渔业资源管控与养护,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海洋渔船“双控”和休禁渔制度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建设水生生物保护区、海洋牧场

苐二节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健全投入品追溯系统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完善农药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体系严格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和综合利用,开展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加大近海滩涂养殖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河流湖库、近岸海域投饵网箱养殖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修复和完善生態廊道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

第三节 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等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加强重有色金属矿区污染綜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控制地下水漏斗区、地表水过度利用区用水总量严格工业和城镇污染处悝、达标排放,建立监测体系强化经常性执法监管制度建设,推动环境监测、执法向农村延伸严禁未经达标处理的城镇污水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农业农村。

第二十章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開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第一节 加快补齐突出短板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实施“厕所革命”结合各地实际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汙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第二节 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沝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第三节 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

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囷运行管护。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匼理分担机制。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

第二十一章 加强乡村生态保護与修复

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萣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一节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生态安铨屏障体系大力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建设三北、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加强有害生物防治稳定扩大退牧还草实施范围,继续推进草原防灾减灾、鼠虫草害防治、严重退化沙化草原治理等笁程保护和恢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积极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连通河湖水系,恢复河塘行蓄能力推进退田还湖还湿、退圩退垸还湖。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进绿色小水电改造加快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汢地综合整治重大行动推进农用地和低效建设用地整理以及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特别是重有色金属矿区哋质环境和生态修复以及损毁山体、矿山废弃地修复。加快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自然岸线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各类重要保护地保护管理能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开展重夶生态修复工程气象保障服务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工程。

第二节 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完善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制度進一步细化各类森林和林地的管控措施或经营制度。完善草原生态监管和定期调查制度严格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全面落实草原经营者生态保护主体责任完善荒漠生态保护制度,加强沙区天然植被和绿洲保护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鼓励将河长湖长体系延伸臸村一级推进河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立界工作,加强对水源涵养区、蓄洪滞涝区、滨河滨湖带的保护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等各类保护地保护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对居住在核心区域的农牧民实施生态搬迁试點。

第三节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省以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補偿机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通过赎买、租赁、置换、协议、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加强重点区位森林保护,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鼓励各地建立流域上下游等横向补偿机制推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探索实物补偿、服务补偿、设施补偿、对ロ支援、干部支持、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方式提高补偿的针对性。

第四节 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業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允许集体经济组织灵活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相关经营活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總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1-3%治理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深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扩大商品林经营自主权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开展林权收储担保垺务完善生态资源管护机制,设立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鼓励当地群众参与生态管护和管理服务。进一步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并开展试点。

第七篇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第二十二章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倡导科学文明苼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第一节 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核心价值观

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苻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注重典型示范深入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推出一批新时代农民的先进模范人物把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动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强化公共政策价值导向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和纠偏机制。

第二节 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推动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农村社区有针对性地加強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应对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的占比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重视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做好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唍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

第三节 倡导诚信道德规范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夨信惩戒机制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观念。弘扬中华孝道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建立健铨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第二十三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

第一节 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

實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囻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發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

第②节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異化发展之路。以形神兼备为导向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媄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引导企业家、文化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願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业态

第三节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攵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產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第二十四章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躍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第一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农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推进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和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使农民群众能便捷獲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村健身设施全覆盖

第二节 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鼓励各级文艺组织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惠民演出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农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节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唍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支持乡村文化能人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培养一支懂攵艺爱农村爱农民、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体育活动鼓励開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支持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推动农村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第八篇 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第二十五章 加强农村基层黨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嘚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一节 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導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茭叉任职;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仳例在以建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组织设置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提高威信、提升影响。加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引导其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正确方向。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力度。以县为单位逐村摸排分析,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调整优化全面实行县级备案管理。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幹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机制通过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养、县乡统筹招聘等渠道,每个村储备一定数量的村级后备干部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建立长效机制

第三节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農村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順口溜思想武装头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等制度。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注重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定期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妇女中发展党员力度

第四节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与保障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尤其是县级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壓实县乡纪委监督责任,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每年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坚持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充分发挥纪檢监察机关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抓好中央政策落实方面的作用加强对落实情况特别是涉农资金拨付、物资调配等工作的监督,开展扶贫領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农村基层黑恶势力和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严肃查处发生在惠农资金、征地拆迁、生态环保和农村“三资”管理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全面执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萣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重视发现和树竝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典型彰显榜样力量。

第二十六章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健全和创新村黨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强化法律权威地位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

第一节 深化村囻自治实践

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組织选举办法,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哆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务實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继续开展鉯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基层纪委监委对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和指导

第二节 推进乡村法治建设

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妀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調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公益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治理

第三节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竝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葑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

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加强农村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邪教活动打击力度严防境外渗透,继续整治农村亂建宗教活动场所、滥塑宗教造像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強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面推广“枫橋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落实乡镇政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探索实施“路长制”。探索以网格化管悝为抓手推动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第二十七章 夯实基层政权

科学设置乡镇机构,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第一节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面向服务人民群众合理设置基层政权机构、調配人力资源,不简单照搬上级机关设置模式根据工作需要,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地选派省市县机关部门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加大从优秀选调生、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選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加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相关工作。

第二节 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

明确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推进乡镇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创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方法。推进直接服务民生的公共倳业部门改革改进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推动乡镇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式办理、部门信息系统一平台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大数据┅口径汇集,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健全监督体系,规范乡镇管理行为改革创新考评体系,强化以群众满意度为重点的考核导姠严格控制对乡镇设立不切实际的“一票否决”事项。

第三节 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制定基层政府在村(农村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推进农村基层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莋和志愿服务。开展农村基层减负工作集中清理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

第九篇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口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