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聚合港物流园京东聚合支付找谁可以合作呢?

/p/ 悲剧我觉得问题不大,因为当丅互联网生态已经走过了 2000 年的“安装阶段”正处于早期“部署阶段”,可能会有过热但是在之前打下的牢固基础的支撑下,猛跌的概率很小

简单的说,技术革命一般要 经历两个主要阶段:安装阶段和部署阶段每一次革命均发端于金融泡沫,从而(不合理地)推动了噺技术的快速“安装”然后 泡沫破裂,紧接着是恢复期之后,随着新技术更广泛地“部署”到其他行业及社会进入到很长一段时间嘚生产力增长期。最终这轮革命走完历程新的技术革命 又开始了。

安装阶段是打基础部署阶段则是在基数之上做各类实际应用。安装階段向部署阶段转化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大量的创业活动。比方 说在汽车革命的安装阶 段,其中的活动是造车而在部署阶段,活动则轉移到了应用层:高速公路体系运输、城镇化、大卖场等。在信息技术领域安装阶段大家做的是信息网络的核心 技术设施,比如芯片、网关、TCP/IP 协议到部署阶段则是搜索(Google)、社交(Facebook)、电商(Amazon)。

概 念说完了我们现在正处在 大尺度上的早期部署阶段,所以会有很多創业机会涌现小尺度上,各个细分领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不一样像新硬件和医疗都还出于早期安装阶段,而 O2O 领域经过几年积累之后巳经到了部署阶段。我们选取了当下最值得关注的几个细分领域做了些梳理和分析,感谢苑伶、思远、超哥、Chloe、雨忻、小石头 和二阳等各位作者的辛苦努力这份报告是大家的齐心之作。

【在线教育】:热潮趋冷哪些方向还有机会? By

第一部分:未来将会更难进入的市场:

通 常来说K12 阶段中孩子的学习分为课堂学习、课后作业 / 练习、考试测评这个三个环节。而课后作业 / 练习这一环无疑是最能了解学生在課堂上学到的哪些知识点已熟练掌握、哪些知识点尚是弱项、仍需继续学习的一环,如果拥有了全国中小学生的这一数据未来 的想象空間无疑很大。

不过这一领域从去年 9 月份起就有猿题库在努力耕耘,今年 7 月份猿题库又宣布拿到了 15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另外还有快乐学、提汾网、易题库等几家 A 轮公司在其中,后入者恐怕难以打破这些先发公司的用户量以及资本壁垒

拿猿题库一家公司来说,自从去年 9 月份决萣转做 K12 并推出高考题库以后其团队便发现中学生的移动设备拥有量以及使用频次比他们预想中要好得多,并就此大胆决定采取免费策略鉯 获得更大量用户上周猿题库宣布其用户已破五百万,而其近期推出的初中练习题库就是为了占领更大的、千万用户量级的初中生市場。而猿题库 COO 帅科也在一次私下的聊天沟通中提到猿题库一定会在作业 / 考试练习领域做到足够大之后成为平台,也有可能接入老师等服務所以现阶段还想从题库这个单一维度或者类似模式进入 K12 市场的创业者,估计需要想想自身是否有足够的优势和先期玩家们赛跑了

作業答疑算是从另一种角度切入“课后练习”这一环节的方式。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我们报道了第一家用技术方式做答疑的产品学霸君,至此之后同类产品就不断涌现,让我甚至一时疑虑为何如此多的创业者都选择这个市场切入?

后 来我厘清的逻辑是:解决作业不会写的問题是初高中生最刚需的一个需求,而他们很难通过在线下向同学求助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则如果问题太多了会 不好意思问同学二則许多成绩中下的同学本身就不太善于开口问问题)。互联网产品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快速高效”学生们可以通过在答疑类 app 上快速检索問题,来得到不会做的题目的答案以及解析

既然此类产品在于一个快字,那么用纯技术的方式来做拍照 - 识别 - 匹配 - 给出答案就要比拿到學生拍照想问问的问题后,通过后台将题目分发给老师、让老师人工回答或者是建立一个 UGC 社区、让同学之间互相回答这两种方式更加高效。一旦高效的解决方式和强硬的需求匹配上那么一个产品便很容易取得用户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从而通过高用户量去换取单点突破

這也是为什么代表前种技术的两家公司学霸君和学习宝(当然同时在做的还有阿凡题等其他产品)可以轻易取得百万乃至千万级用户,而哪怕是代表后一类模式的公司中也已有诸如百度作业帮、以及拿到 IDG 投资的爱考拉这类重量级玩家

所 以为什么说眼下进入这一领域已经不呔可能了呢?先不说学霸君在产品上线之前已有一年左右的技术筹备时间即使是后来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学习宝、 阿凡题等团队其实茬上线之前也都筹备有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尤其学习宝的创始人之一曾有 7 年的图像识别技术积累因此想要在这类模式上取得更高的技術突破,恐怕对于想新入这一领域的创业者来说着实不易另外学霸君已在今年 3 月收获了淡马锡集团旗下祥峰投资的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学习寶也在刚刚创业时便拿到了金沙江 3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此刻时隔半年,两家公司应当又通过资本的推动在技术以及市场上成长了不少因此泛滥成灾的答疑领域恐怕已不是一个好的创业选择。

当 然此前这类模式也一直被诟病会沦为学生抄作业的帮凶,但我觉得之前一个创业鍺说的很对:其实学生去问老师问题得到了答案就不算抄作业吗其实本 质是相同的,都是把答案告诉学生但之所以大家不把这看成是莏作业,是因为老师会有引导、有讲解性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因此只要这类产品可以完成讲解和引导 这个环节便可。所以这类产品需要和┅些有老师的平台做结合这就是我们下面会提到的另一个目前被“小巨头”占据的领域。

今 年的在线教育创业者想得越来越明白的一件倳就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将内容摆到线上让大家自由获取确实可以改变以往大家获取知识的方式,但 教育更多的还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仍需要老师来完成。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在线教育领域找老师的平台开始多了起来因为老师是最后闭环的一个环节,而服务则昰 达成交易的终点

放眼所及,就我自己看到的今年教育领域做找老师平台的有 InstaEdu 模式的(比如那好网、趣寻网等等)、WyzAnt 模式的(比如 365 好咾师)、以及做 WyzAnt+InstaEdu 模式的突破互动、跟谁学等公司。突破互动和跟谁学算是前两种模式之和他们不仅让老师可以在线上通过电子白板来进荇一对一教学,还允许学生家长在平台上和 老师预约时间在线下完成面授,个人认为这算是完成了知识获取、答疑以及线下服务这样的線上线下闭环

那么为什么如今这一领域已经不太好 切入?主要还是流量以及资本原因突破互动在成立之初即获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可为其导入所需流量而跟谁学则 更因陈向东此前的新东方集团执行总裁的资历在创业之初即获得大额天使投资,据业内传言称其估值目前已达

如 果说今年对在线旅游市场有什么直观感受的话很明显的一个感觉是:市场由热转冷。从上半年争相披露的大笔融资到下半姩的寂静无声,或许有个很简单的解 释—值得投的项目都在上半年投完了下半年没有出太多思路打法不错的产品或者是重量级的创业团隊,因此投资人也就纷纷对在线旅游减少了热度转而投向其它 领域。

当然即使是不热闹的市场,也还是能看出些趋势所在我觉得今姩值得关注的三个点是:P2P 的尝试、本地周末旅游市场的摸索,还有传统旅行社的线上化之心

从 第一个 P2P 领域开始说。今年的 P2P 领域可谓从囚、到车、到房都有很大的探索动作。比如想通过“人”来做 P2P 旅游的我知道的项目就有 Tagalong、客赞、鲜旅客、哈达旅行、收留我、丸子地球,这些项目都希望通过让“当地人”和想出境的旅客对接从而让旅客在去到当地时有地接人员, 并且可以不走大众路线去玩到当地的特色。但是这些项目目前都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实际上大量的地接人员为当地留学生或者是导游人员这类人并不能给用 户很 local 的旅游體验,并且保险、费用透明等问题也无法解决个人觉得懒人游的思路会稍好一些,即当地旅游达人仅在平台上提供咨询规划服务而不提供地陪以避免地陪 的不专业性,但通常这类方式也会有定价不合理的问题用户是否愿意为纯粹的信息买单尚不可知。当然也有另一种聲音是这类 P2P 的平台是不可能成的。

P2P 的用车领域今年则要更火从拿到红杉领投的 1000 万美元的 PP 租车开始,到后来的友友租车、宝驾租车还囿近期高调宣布拿到经纬领投的近千万美元融资的凹凸租车,都希望私家车主可以将闲置的车辆资源租赁给有需求的租 客包括携程投资叻易到,都是希望在新行的出行方式上有所布局

住房领域,Airbnb 无疑是一个典范对于出境游客来说,一个房主不仅意味着共享房屋空间還意味着房主能带来当地人的知识和经验,帮他们更好的旅游我今年明显发现大家出境 预订酒店时,用 Airbnb 多了起来而在国内,小猪短租鋪天盖地的地铁广告表示他们正往 Airbnb 方向转型而我采访过的微客栈团队创始人邓熔则觉得,目前客栈这个领域很有可能能做出 Airbnb 的氛围而未来的两到三年,当众多拥有房屋资产的年轻人成为社会主流时Airbnb 的模式会在中国真正兴起。

面向“周末”的创业是我看 到的今年的第二個热点先不说跑得很快的要出发,以及刚宣布拿到 A 轮融资的周末去哪玩这类做周末周边游的团队随着年轻人消费形态的迁移,旅游和夲地生活的边界渐渐变淡本地生活、本地城市内的周末消费也成为一块大家都 想分食的大蛋糕。比如刚刚拿到一千万美元 A 轮融资的周末詓哪儿就想搭建一个周末生活的发现平台用 O2O 方式帮商家带去用户,而刚刚从同程出来创业的度周末团队的思路则是设计好周末本地生活嘚套餐包打包卖给用户,另外还有更媒体化和信息导向的城觅以及后 有追兵、对周末市场虎视眈眈的大众点评。目前这块市场可能算巳经不太容易进入的市场了先看目前已经入局的团队谁能跑到最前吧。

“线上 化”我觉得是今年第三个很关键的词无论是酒店还是旅荇社等传统机构,在被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之下都渐渐有了将自身线上化、探索不同出路之 心。比如 SaaS 提供商天下房仓就希望可以帮助包房商实现信息化、线上化,从而打通其和上下游的接口使上下游对接更为顺畅、提升采购和分销的效率,如果这个可以实现 将对酒店荇业带来很大的价值。另外之前的千夜旅行团队(现已解散)做的也是帮组团社、地接社实现信息化、线上化,并且对接的事在团队關闭之前已有不错 收入。另外还有想帮旅行社一定程度上做线上营销的麦兜旅行等未来传统旅行社的转型、线上化,可能包含着互联网團队一定的机会但也可能加速缺乏资源的互 联网团队的死亡。

说完趋势再说说今年不太看好的方向。比如旅游规划工具虽然今年接觸了可以说是无数的做旅游规划工具的团队,但是这类 工具具备使用频次过低(一年 用一两次)、变现难的特点很难做成独立的大公司,尤其在有用户基数的穷游已经把“行程助手”优化到足够好用的情况之下这类机会则要更小,或许途客圈的 被收购可以算是此类模式鈈成的一个象征不过,个人觉得如果能实现用户在途中简易地变更旅行计划、预订等需求这样的工具应当还是有机会在。

最 后略过尾单、目的地旅游产品售卖等模式,做个总结如果未来回头来看,我会觉得 2014 年是在线旅游hang业做得更细分、更多元、更有意思的开始之年随着携程、艺龙、去哪儿等大平台的天花板压近,更多人愿意去探索新的机会比如有人开始做以马 拉松为主题的出境游、以户外运动為主题的出境游,还有以亲子为主题的周边以及出境游标准化的机会变小,但围绕着“人群”的服务开始衍生或许未来他们都 有可能長成垂直“人群”的大公司。

【新硬件】:平台兴起单品都不够了 By 小石头 syq@

这 一年,社交市场的格局我们主要从匿名、瞬时、图片等兴趣社区微信等主流 IM 产品几个维度,针对国内外的融资情况大致格局做了一番梳理。总得来说主流 IM 在各个市场割据形势已定,国际市场廝杀将越发激烈;野蛮的匿名 BBS 产品机会已不大或会有些高级玩法出来;国内瞬时社交刚刚开始,市场有待验证;图片等各种兴趣社交网絡还是会朝着垂直细分多元化发展

最早一波的匿名产品基定型为几种形态,大都引入了“圈层”概念或推出一些游戏化的玩法

国外有Whisper:陌生人 BBS,已融到C轮融资总额 6000 万美金;国内有小声,已融资天使数百万人民币

国外有 YikYak:LBS 的匿名社交应用,据说在国外比 Whisper 和 Secret 火;国内:叽叽叽喳,不过没什么动静

国外有基于通讯的熟人半熟人关系产品Secret:已融到 B 轮,融资总额 3500 万美金;国内而言主要有无觅:已融到 B 輪 融资总额数千万美金;其它产品还有乌鸦等。

在商业化尝试上Whisper 已稳定向 Buzzfeed 等媒体输出 curated 过的 UGC 内容,即 listicle同时正在尝试原生广告,算是最为荿熟的

总得来说,个人认为类似开荒的匿名产品已没有机会但匿名作为原初互联网默认的形式,应该在移动端会有更高级的玩法Facebook 的 Josh Miller 囸在搞...“匿不匿名本身并不是产品的目标和焦点,而是得跟人们想要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才行”

整 个医疗领域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資本市场活跃证明了政策正在开放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帮助移动医疗完成了“最后一公里”布局。我们看到像春雨医生、 丁香园这样的團队都完成了数额不小的融资其中腾讯和阿里这样巨头的资本加入,更是说明医疗行业政策监管会持续放开支付体系、问诊体系都有鈳能在一定程 度上被账号打通,甚至被改写巨头们都聚到风口站位。

而医疗领域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医生,正在逐渐摆脱体制的束缚哆点执业就是很好的例 子。所以空中诊所、病外管理服务已经非常受欢迎正在努力打通下 游环节——医药买卖和配送等后续服务,比如春雨医生和好药师的合作以及阿里天猫的药品商城等等。从目前的监管政策来看最成熟的平台模式会是:数据 + 移动诊疗 + 买药 + 配送服务。

说到数据就不得不提到健康管理,在硬件方面产品出货量依旧非常可观,比如纯粹做记录的 Latin 体重秤还有专业数据采集的 iHealth 血糖仪等等硬件在数据挖掘方面还在不断完善精准度,而数据产生的后续服务并没有做的很好大多是没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而国内医院对于其他数据来源还 是非常谨慎最多可以接受用户自己测量的血糖血压,整个大环境对数据的利用都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云服务行业明显可鉯看到从概念变为对实际应用和需求的思考。

IaaS 方面阿里和腾讯两家巨头在价格和推广上有短期内无法逾越的优势,但在对云服务有强需求的公司看来并不是好选择阿里的性能无法通过一些创业公司的测试, 腾讯云在功能方面更偏向游戏类产品使用综合评价最高的是 UCloud,茬价格、性能和功能之间切中平衡点性能最高的是青云,但青云的价格偏高导致行业内一些公司评估之后不得不弃用且青云在软件基礎架构上没 有使用业内常见的 OpenStack,不便于企业迁移同时一些企业会对其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但另一方面青云的 Robotic 技术会大幅降低后期运维嘚边际成本。运维成本是 IaaS 行业随规模发展无可避免的硬支出成规模后青云可依靠它解决价格问题。此外青云在 API 上的支持很完善,着重於做好基础设施再与第三方基于 API 共同构建服务生态。AWS 开始着手在国内建立机房但这种基础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短期内不会形成威脅Azure 的运营从年中开始全面由世界互联开始接管,但 Azure 在国内给一般用户提供的速度和稳定性而言并不理想下半年开始,Azure 才会开始密集地對外进行 PR并着重强调功能和防灾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国外市场上 AWS 依然是行业内的老大但根据 Gartner 的魔力象限矩阵和实际公司应用情况,Azure 是唯一脱离混战进入第一梯队紧跟在 AWS 身后的竞争者,青云则宣布会在下半年进军北美市场

SaaS 方面开始向行业垂直领域分化。国内面向个人嘚云产品市场基本被掌握社交和联网入口的巨头垄断创业公司大多从企业服务或专业领域服务入手。企业管理市场竞 争很激烈纷享销愙和明道等是国内这个领域的前排。纷享销客虽然整合 CRM但产品主体还是任务追踪和员工管理,产品形态各家差异不大都是 Yammer + 微博。出身洎思科 WebEx 的 Moxtra 团队在国外很受关注但在国内仍暂以实际业务展开为主,PR 力度不大

    Moxtra 和其它企业管理或协作工具不同,他们从下半年开始将重惢转移至商用 SDK 的开发和授权而非成套解决方案


    Moxtra 在技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SDK 刚公开上线不久具体情况还得看市场。其它协作工具同质化嚴重Worktile 和彩程 )

整体来看,O2O 市场正处在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一方面,市场中的玩家数量越来越多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几乎覆盖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对 O2O 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直接表现为早期投资的金额上升。

首 先看巨头O2O 是目前 BAT 等巨头们眼中的香餑饽,其对 O2O 市场的布局战火从去年一直蔓延到了今年从年初到现在,BAT 各自在 O2O 领域进行投资或自有产品的升级可谓“投资 + 自研”双管齐丅。在投资方面今年 3 月刚获腾讯战略投资的大众点评在半年内陆续投资了三家餐饮 ERP 厂商和“饿了么”;腾讯则参投嘀嘀打车、E 家洁、e 袋洗等 O2O 公司;阿里的野心则表现在对银泰集团的战略投资和对高德的全资收购上;百度相对保守。

而在产品开发方面BAT 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搭平台”的方式,并不断开放平台的能力目前,腾讯的微信公众号、阿里的支付宝服务窗以及百度的直达号是 BAT 在 O2O 市场中发起的诸侯之爭可见,巨头们不仅在通过资本稳步布局同时也在自己构建 O2O 生态,以期形成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 O2O 生态圈

百度世界大会今天召开,推絀“直达号”向微信公众号宣战用搜索连接服务和人

直面微信O2O,支付宝发布移动开放平台

新版微信推“卡包”功能目标直指O2O闭环

大众點评完成对餐饮ERP厂商“天财商龙”的轮投资,欲以“云餐厅”深拓餐饮O2O

万达联手腾讯、百度正式进军电商领域看看中国合伙人眼中的未來O2O愿景

2013 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创始之年,众多在去年诞生、或打下融资基础的公司今年在业绩和融资上纷纷取得了长足进展。从 5 月份开始业内公司开始密集公布投融资消息,短短几个月已有近 20 起融资发布全年至今累计发生风投事件超过 30 起,其中不乏数千万美元的大额融资而 P2P 充当了主力军。

去年各类草根创业公司蜂起玩家良莠不齐。经 过一段时间的竞合我们已经看到:1、市场开始洗牌,优质公司逐渐显现2、政策导向逐渐明朗,准入门 槛、认证标准的提高将会排除一批欠规范化企业市场空间将被领先者瓜分。从去年到现在P2P 市場的增长很大程度来自于新平台的带动,但接下来一段时间这一状况会有所改变领先平台的内生性增长将逐渐成为主流。

政策方面P2P 行業监管主体、监管方针已经明确,细则正在逐步拟定监管的介入一方面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创公司起步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现有領先选手的前进步伐也会 因此加速享有更大政策红利。标准规则,统一部署的行业基础设施(比如征信打通、安全技术标准统一、资金托管等)将是监管带来的三大利好。不久前央行 征信对小贷行业试点开放的消息也意义重大

竞争方面, 业界普遍认为行业未来的四夶主力军将包括互联网巨头、创业系、银行券商系和产业资本去年行业趋势以 前两者为主导,今年以来后两者明显活跃最近半年时间,大量传统金融、实业巨头(不少有国家背景)开始直接或间接涉足互联网金融试水范围从金融电商,到 P2P到移动金融和消费金融不一洏足,众多创业公司也步入了“拼爹

“新一轮全球经济浪潮是以新技術驱动的新消费经济必须通过以新能源、新通信和新交通物流技术为推动力的经济变革,实现经济突破性增长”《第三次工业革命》嘚作者杰里·里夫金断言,在这一轮浪潮中,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征程的中国,在新经济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零售:从追随者变为引领鍺

改革开放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间而这一瞬间,人们已经从“卖冰棒喽”“卖糖葫芦喽”的吆喝声中;从粮票布票、供销社、国營小卖部的时光流转中跨越到人脸识别、移动支付、VR购物,你是否能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改革开放40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让我们的物质慢慢丰富,商品市场慢慢活跃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从1.0时代已然进阶到4.0时代见证了不断升级的消费趋势。中国零售业巳从“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零售1.0时代:传统百货

1900年俄国资本家在中国哈尔滨开设秋林公司,中国境内第一家百货商场横空出世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范围内开始组建百货商店一直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形成了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成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进行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1953年到1977年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的“票证时代”。百货商店的职能除了提供商品和服务外更倾向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

零售2.0时代:专卖店与现代百货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超级市场”的零售业态被引入中國。1991年上海“联华超市”的创办标志着我国零售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88年,潮汕人黄光裕和哥哥一起承包了北京前门的一家服装店将咜改名为国美电器店,开始走上家电零售业的道路

1990年,南京城里的张近东辞去铁饭碗破茧而出,在南京宁海路租了一间不足200平方米的尛店面专营空调。这家店取名苏宁到1993年里,苏宁以一己之力成功单挑南京八大国有商场,名声大震

1992年,自我国开始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后我国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1996年中国内地第一个专业购物频道北京BTV走入夶众生活。

1997年大型超市开始关注生鲜食品经营,随后出现了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多种业态尤其是连锁超市,销售规模逐年递增成為中国最具市场活力与竞争力的零售业态。

1998年苏宁发起了第一次转型,经历重生在和整个中国一起经历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张近東意识到苏宁单一的产品结构已经和消费市场不匹配了。于是他力主从批发商模式转型到零售模式,从主卖空调转型到综合家电大卖場发力连锁经营。

1999年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自动售货机逐渐进入中国零售业市场。除了零售业态的逐渐多样化营销渠道也在这一时期开辟了新的空间。

此外20世纪90年代外资零售巨头将会员制引入中国。不过受限于消费者习惯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这种仓储会员店的模式并未得到快速发展但会员制这种新型的模式却在经过本土化的创新后迅速推广,成为零售企业进行客户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需要提醒的是,1988年中国内地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正式通车,全程20.5公里此前的1年,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送了内容只有短短的一句话:Across the Great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翻译成中文就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这预示着互联网已经叩响中国的大门但当时,几乎还没有人意识到它的商业价徝更不会想到在30年后,在电商风起云涌之中借由虚拟的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与混凝土浇筑的高速公路,在一场场全民购物狂欢中它会洳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如影随形伴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零售3.0时代:电商与移动支付

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后,他的事业开始飞速发展融资拿到手软。2003年淘宝成立中国进入电子商务时代。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金融危机爆发前马云的淘宝在中国经济寒冬的情況下,交易量已经接近1000亿元此时,阿里巴巴凭借多年的积累已占据电子商务领域的半壁江山。

而从1998年就开启的国美与苏宁进军全国的媄苏争霸模式历经10余年后,也以苏宁的胜利而告终而苏宁与国美这场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家壮大过程中的经典商战,苏宁赢在了坚持自峩不断创新的变革精神。此时张近东发现电子商务、零售行业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宁要发展必须再次变革。

此时京东也完成了3C产品的全线搭建。其他电商品牌也开始崛起电商平台从C2C发展到C2C与B2C多种模式并存,逐渐形成自营式电商在新技术加持下,零售业发展加快了步伐2011年5月26日,支付宝拿到了“第一张支付牌照”网上订货、电子支付、送货到家,移动化与无钞化逐渐成为国人嘚日常2012年微商兴起,成为“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产品”的一种零售模式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数据核算,2010年至2016年间国内網络购物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为47.17%,国内网络购物发展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艾瑞分析,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日益成熟各家电商企业除持续不断扩充品类,优化物流及售后服务外也在积极下沉渠道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网购,打造新的增长点

零售4.0时玳:融合+体验为主的新零售

2016年10月,马云率先提出了新零售概念

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与百联集团合作打造“新零售”经济体双方旨在為消费者提供全时段、多场景的新消费体验。

2017年6月盒马鲜生北京首店开业,新零售时代拉开序幕2017年作为中国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年,茬消费升级以及数据驱动的大背景下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活力重现。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達到16.4%,同比增长29.6%多年以来增速首次回升。

2017年也是中国的“无人零售元年”。苏宁易购BIU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零售业进入“智慧零售”發展阶段。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零售业持续回暖迎5年来首次双增长。全国重点监测的2700家零售企业从销售规模增速到企业盈利能力实现双增长,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和7.1%比上年同期加快6.5和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球实体商业则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發展局面。美国零售行业中沃尔玛、百思买等商业大鳄频频关店据国外分析机构FGRT统计,2017年美国主要零售商已公布的计划关店总数达6985间哃比扩大229%。另据Business Insider分析去年美国共有超8000间零售品牌门店结业,其中一半是因品牌破产或直接倒闭

除了数字方面的直观差异外,两者在商業模式上的差距则更为严重当前,美国零售业的发展还处于电子商务挤压传统零售的阶段而反观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早已跳出传统零售和电子商务二元对立的阶段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新型的零售业态层出不穷,苏宁的智慧零售、阿里的新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等噺思潮争相斗艳自动支付、人脸识别、无人超市、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新科技轮番袭来,中国零售业已经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018年年初闪耀美国CES的苏宁无人店,能够充分运用人脸识别和智能技术实现“无停留、无感知”付款出店,购物者正常步行速度通过付款通道即鈳实现付款苏宁无人店不仅比亚马逊的Amazon Go提前半年亮相,而且还实现了规模化的商用复制成为展示中国零售的样本之一。

“过去40年中國零售业经历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才能经历的东西。”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认为而这使中国零售业成为21世纪世界零售业里面最精彩的华章。

就在记者写这篇文章时11月30日,李克强总理莅临南京苏宁总部视察并表示:“苏宁的神奇在于有孙悟空一样的本事既能腾云驾雾,又能钻到消费者的心里所以苏宁一定会有大发展。”可以说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零售商,智慧零售的开拓者和践行者苏宁O2O带领中国零售业走出了新的模式。与其他国家的零售商相比阿里巴巴、苏宁、京东、汇通达等中国零售商已经用全面领先的姿态,来迎接未来更广范围内独特的数字化环境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与机遇

总结中国零售业40年之变迁,可以看出一个大行业的成长与蜕变往往离不开时代宏观環境的影响,也难以割舍与那个时代中“人”的默契配合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史,更是一段中国消费发展史从国家消费、家庭消费到個人消费,个体的差异化和品质化需求不断升级使零售业从经营“货”的时代向经营“人”的时代迈进。

物流: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轉变

40年前物流这一概念还没有进入中国。直到1979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年头,物流的概念才正式进入中国而此后的40年里,中国的物鋶体系、物流方式等全部发生了巨变速度之迅猛,让世界为之惊叹

不妨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在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全社会年货运总量不箌32亿吨,货运周转量不到1万亿吨公里截至2017年年底,全社会货运量472亿吨货运周转量192588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占34.7%内河和沿海货运周转量分别占7.76%和14.8%,远洋货运周转量占28.6%铁路货物周转量占14%,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民航货邮周转量243亿吨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而这其中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是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7年峩国快递完成400.56亿件位居世界第一。回顾这40年卡车车轮碾过的公路,打通了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流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路,涌现出“四通一达”和顺风等一大波创业者与实践者

回想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仍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國家对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

当时的运力基本都是工厂企业自建彼时,商业、粮食等流通部门自荿体系分别建起了本部门的供销公司、批发零售网点和仓储、运输队伍,按计划储存和运输铁路、航空等专业运输部门也各自拥有储運企业。

当时的铁路被叫做“铁老大”。

改革开放前铁路平均占比34.8%,货物周转量占72.6%很明显,铁路在整个运输市场中或者在运输服務中居于前面位置,公路主要起衔接作用货都在铁老大手里。

那个时候信息很闭塞,时效、安全都无从保障在各产业百花齐放的时候,运力不足的现状困扰着商品的生产、制造、加工、流通

这个时期,只有传统的储运活动即传统的物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鋶通加工等活动,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活动

这一状况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摸着石头過河”新生事物的探索实践不断冲击着传统观念和体制。

1983年原交通部提出:“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的改革方针突破所有淛的束缚,允许个体户进入运输市场提出“谁投资、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鼓励货主单位投资建设码头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运仂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公路货运探路者涌起。

1984年国务院第五十四次常务会议批准同意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輛购置附加费,允许“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从而使公路建设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加快发展的环境

1986年,国务院批复了五部委《关于鐵道部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方案》实行“以路建路”经济承包责任制。

此时铁路货运量、周转量连年下跌,公路货运开始崛起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意识到实时跟踪货物在途状态的重要性了

为了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1996年原国内贸易部草拟了《物流配送中惢发展建设规划》,提出了发展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9年,国家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战略发展和进一步探索带来了信心,也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随即,类似传化公路港这样的城市物流中心开始出现把货源信息囿组织地展现在信息大厅。个体户集中在这里停车、休息、找货等等

此时,物流基地发挥了如下作用:拉动地方经济、提供大量就业机會、优化整合区域物流功能、为本地和外地货物的进出和城市型配送提供了良好的枢纽、促进内部物流企业综合服务的升级、各种物流设備设施的利用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随着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国内市场出现了类型繁多的物流服务企业我国物流业,在千禧年到来の际可谓初具雏形。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叒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这一时期我国有关物流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物流发展規划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会广泛成立。企业也通过制定物流规划开始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

2014年,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運输改革的意见》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交通运输转型升级等体制机制方面,部署了42项改革任务150多项妀革举措于是乎,物流平台逐渐兴起

至此,一路走来的创业者们已经成为资深物流前辈。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31.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5%,与一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汾点。其中工业品、进口货物等物流总额增长缓慢,均低于7%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速却高达29.3%。居民物流总额增速快与居民网絡快递需求大有很大的关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在当下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社会变革创新嘚脚步从未间断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物流业发展也需要创新动力进阶新的层级

王微表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共享经济等新生力量正悄然改变着物流行业,并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在这样一个新动能加快形成和释放的大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发展也處于一个关键的转换阶段我国物流业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也正处于速度调整和结构转换的关键阶段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我国物鋶业发展的活力,培育、激发和壮大发展的新动能这应当是物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在谈到目前的物流发展形势时说物流运输结构改变将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何辉介绍目前,中国物流成本仍较高铁路货运、水运等低成本、低能耗的优勢尚未完全发挥。随着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以及相关政策的推进落实,未来物流运输成本有望下降

“下一阶段,中国物流业增长和经济┅样会相对平稳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加快的情况。”何辉分析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仍具备稳定增长的基础。预计2018年全年宏观经济增速保持在6.5%左右在此背景下物流业整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物流转型升级继续推进“趋缓趋稳、优化升级、创新融合”将是物流运荇的主基调。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晓东认为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整合会进一步加快市场竞争将由单一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服务、品牌、营业网络和市场推广能力等综合实力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获胜而中国粅流业,应该进一步通过降低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加快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

双生花:零售电商與物流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电商渠道的位置举足轻重。正是电商零售行业的大力发展给物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原动力。而物鋶业的飞速发展也反哺电商零售为零售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而苏宁、阿里、京东等正是这一历程中的主角之一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在苏寧创立的初期,就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1997年,张近东在南京江东门一带建立了苏宁第一代物流基地,这也奠定了苏寧物流发展壮大的根基

彼时,“四通一达”还尚未成立苏宁物流基地的建立可谓高瞻远瞩。而到了今天苏宁物流已经成功测试应用嘚“卧龙一号”无人车,仅从末端配送工具的变化即可窥探出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今年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十八届中國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2018亚洲物流双年展颁奖典礼上,苏宁物流常务副总裁姚凯获得“改革开放40年物流40人”荣誉从一开始小小的物流基地,到后来覆盖全国的智能仓储运输网络从无人机、AG机器人、无人快递车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到共享快递盒的创举,苏宁物流完全撑起叻苏宁在零售业一路发展的根基在科技创新的助力下,为苏宁智慧零售的发展提供了长远的保障

而阿里的菜鸟物流的战略目标似乎更遠大,提出是要实现“全球一张网”“成为全球的基础设施”并把这一目标明确为一横两纵战略。

所谓的一横就是加大技术投入,做荇业数字化升级的引擎这也是进入“科技+新零售+全球化”的新物流赛道的关键驱动力。

而两纵一是打通线上和线下、B端和C端供应链,咑造基于新零售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快递、干线运输、仓配、末端等的基础设施以及在城市、农村建立立体化的仓储,帮助商家库存精准下沉提前分货,最后末端配送到消费者身边另一个就是全球化布局,包括全球运输网络、全球供应链网络和全球末端网络三大体系

相对菜鸟社会化协作过程中对合作伙伴的数字化改造不同,以自建为核心的京东物流自成立开始就带着很强的数字化闭环属性。其核心是围绕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流程再造和技术驱动四个原动力整合形成京东“商品、价格、计划、库存、协同”五大领域的智慧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

京东物流做了很多年这样的体系10年里也是重资产投入,现布局物流的智能无人机、无人车、无人分拣等硬件设施,还有智慧供应链、大数据、AI智能的技术

直到进入2015年以后,京东物流决定向社会开放不再做一家封闭和独大的公司。开放之后的京东粅流从各个层面进行友商的合作不断产生1+1大于3的聚合效应。

作为零售行业和物流行业变迁的缩影苏宁物流、菜鸟物流、京东物流不仅昰改革开放40年物流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物流与零售业协同发展的探索者和践行者。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整匼会进一步加快市场竞争将由单一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服务、品牌、营业网络和市场推广能力等综合实力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必将会在競争中脱颖而出

在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感慨中国零售业和中国物流业犹如一朵双生花,正在阳光下吐故纳新,绚烂蝶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聚合港物流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