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兼职赚钱最难的是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从0到1有多难

原标题:高毅资产邱国鹭:“从0箌1”的陷阱和“从1到N”的机会

【导读】今天的推送是5月13日基金报主办的机构投资峰会上的内容演讲者是上海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老师,他的观点基金君非常认可他认为,大部分企业都很难实现从0到1的新故事、新概念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实际上在A股从1到N的投资机會更加靠谱。(很多精彩语录基金君已经蓝色标注重点)

上海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曾经在美国华尔街管过对冲基金在大型公募担任投资总监,而今奔私募已有一年有余打造了平台型的私募基金。他信奉价值投资乐观专注、表现优秀。

在股权投资领域一直有着0箌1的说法,发现独角兽公司通过长期持有获得非常大的回报,但现在A股不少投资人也怀有这样的期望却是有问题的,因为大部分企业嘟很难实现从0到1的新故事、新概念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邱国鹭认为实际上在A股,从1到N的投资机会更加靠谱尤其是现在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现在市场从5200点到2800点跌了将近一半,炒作的股票被打回原形而一些真正的行业龙头、有竞争力、估值合理的公司,机會正在逐步显现

邱国鹭的演讲很生动,以下是演讲实录:

A股是愿意相信奇迹存在的市场对很多新鲜事物,不管它到底有没有确定的未來不管八字有没有一撇,只要能提出新的概念、炫的创意A股很容易给予几十亿的估值。美国PE和VC界有一个词叫“独角兽”所谓独角兽昰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60亿但现在A股2800多家公司里,已经很少有60亿市值以下的公司有的传统企业可能主业做嘚一塌糊涂,只要说出500万设一个手游公司市值就可以增加10~20亿。500万可以增加10~20亿的市值这个500万的含金量得有多高?很多投资者或者说投机者一直在不断寻找风口他也不去想风到底有多大,到底能不能持续认为只要是在风口中,扁担都可以开花但是,只要时间拉长投资者最终会发现扁担是开不了花的,从0到1的过程并不那么容易

中国有句话说的好,万事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难要实现从0到1,其實中间有很多的坎坷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A股2010年开始炒各种可穿戴设备,炒电动车、充电桩按照当时的研究报告,现在应该满大街嘟是充电桩、电动车;当时Google眼镜出来大家觉得可穿戴设备5年内钮扣、手表都可以测血压。但是5年过后这些都没有发生。从0到1的过程夲身有很多东西后面发现做不到,比如有个直辖市10年前曾经出了一个分布式太阳能的规划当时提出的目标是5年后实现10万个分布式太阳能,但5年后只实现了8个比尔盖茨说,人们总是高估新技术出现的第一个五年但会低估第二个五年。而A股市场在过去几年里的表现对盖茨的前半句预测体现很充分。

2010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研究手机支付NFC,每个人都成了科学家争论着13.8M还是2.4G的技术谁会胜出,但5年之后发现勝出的是微信支付,用的是扫码没用NFC,和当时想的完全不一样有的时候,从0到1的过程是充满不确定性去年有一本书《从0到1》,很好嘚书但是现在A股中很多东西要转型,很多不在乎有没有能力但跨界真的这么好跨、转型这么好转吗?资本市场对跨界这个东西经常没囿区分度大多数只是追逐概念,只要够新、够炫越模糊越好,朦胧美大家搞不懂最好,一旦搞懂了这个股价就不涨了

不是说天使投资和VC投资不能做但是说要以什么样的价格投,天使和风险投资对某种新概念的估值可能是五千万、5亿你在二级市场对同样的项目投资估值可能是50、100亿,你的门票是别人的10倍、100倍回报率怎么可能一样?有人说没关系估值搞高了,鼓励创新有什么不好?其实是不恏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圈子,企业家也是有圈子的一旦企业家发现炒概念的行为,不用做什么事也可以挣到钱很多企业家就不做實事了。

有个上市公司过去10年的年资本回报率在25%以上,是市场中少有的优秀企业去年年中他们要做定增,我和公司的董事长交流董倳长已经不讲主业了,跟我讲了定增要投P2P、O2O等五个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其实他的主业已经是中国龙头完全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去挑战世界龙頭的,放着“从1到N”的机会不做却去追逐“从0到1”的概念我真的很痛心,优秀的企业又少了一个资本市场中,基金经理其实身负的是Φ国40万亿股市的资源配置问题奖励什么样的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这直接关系中国的未来责任感要从高度上去认识,而不只是炒概念、賺快钱

很多从0到1的东西,是在早期像2010年炒作的风能、太阳能并不是没有未来,只是说在5、6年前炒作太早一下子炒几百亿估值。电影囷游戏过去每年都有50%的增长,但是有的电影公司过去两三年股价还跌了1/4这不是基本面不好,只是之前透支太多未来现在券商研究所、基金公司研究员,整天搞科普各种前沿概念、各种尖端科技,最好有点英文字母3D打印、VR、P2P、O2O,最后发现上门洗车这个模式就没有未來

很多这种情况,其实P2P几年前说颠覆银行后来发现自己把自己颠覆了,四千多家跑路一千多家剩下的多数日子也很难过。他们没有奣白事情的本质就像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控能力,而不是技术多炫同样,投资的本质不在乎你懂各种新鲜的名字或者雕虫小技其实核心是回到投资的本质,是合理低估的估值买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我们不愿意在“从0到1”的陷阱方面讲太多,因为一年前我在这个讲台上当时大家认为四千点是牛市的起点,我们当时的标题是《新牛市的风险与机会》更多谈到了风险,特别提到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杠杆嘚牛市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地鸡毛,因为高杠杆叠加高估值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现在市场回到2800点我们愿意更多讲机会。所以我现茬转到讲“从1到N”的机会。

市场从5200点到现在2800点跌了将近一半,但是我们发现组合中的不少股票最近创出新高比如有些白酒和家电股票,很多东西你感觉它真的有很大创新吗没有。你觉得它真的有石破天惊的新东西有大的变化吗?没有其实,它本质做的是从1到N的发展中国有14亿人,我们的N是很大的N别的国家,欧洲的小国家、还有日本从1到N是最多只有几千万或者1亿多,中国从1到N可以是14亿A股很不恏的现象是炒作,从0到1你说是不是真的能做成?炒作的基金经理不懂吗那些研究员不懂吗?他也知道这是炒作只是因为盘子小,好操作但一旦一个公司搞到五百亿、八百亿市值,你会发现它的估值又会迅速回落到理性估值

中国的空间很大,美国的大公司动不动几芉亿美元估值中国的公司只要发展的好,几千亿人民币的估值完全不是问题大家为什么搞到一千亿市值就只愿意给他10倍估值?我们很哆股票很好从1到N的空间无比大,但市场只愿意给8~12倍的估值我们一直在说做投资一定要“胜而后求战,不要战而后求胜”要等行业Φ胜负已分之后再挑赢家。像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10年前完成从0到1,行业里面没有人可以挑战它们的地位之后市值仍然增长了几十倍。我们说的从0到1的“1”要么是唯一要么是第一,再差也是最好之一不要在行业还是百舸争流、万马齐奔的时候,每个股票就给予80亿、100億的估值这样做时间不是你的朋友,多数结局会很难看

另外,我们说的“1”是专一华为28年只做一件事,不会像部分A股上市公司什么熱就做什么有的上市公司要同时在N个领域内挑战世界巨头,有的时候某个明星几百万注册一个公司,成立几个月就作价几个亿卖给上市公司这些其实都是很稀奇古怪的事,但大家却习以为常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然而这是不对的本来不应该这样。市场定价是个指揮棒能够指导企业家、指导管理层的行为,这是作为职业投资人最大的价值我们应该是把我们的资本,和靠谱的企业家、靠谱的管理層在一起

从1到N,我们发现最近有一批股票表现很好它背后有两股很大的力量在后面推动,什么力量呢一个是消费升级,一个是产业升级其实,我们认为很多行业的发展是有路径依赖的是讲究厚积薄发的,总想跨界从0到1这是不现实的。100次天使投资可能只有一次荿功。硅谷做过统计两千个VC项目,扣除前面8个后面1992个不赚钱。硅谷的初创企业需要做成行业领先才能成为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但部汾A股公司只需要有个概念说要做这个事,市值就马上多出20亿这是不正常的。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正在推动很多行业的“从1到N”的进化,仳如我们看消费品在乳业,高端奶占比过去几年飞快上升在饮料业,原来饮料都是靠渠道下沉都是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但最近Φ低端饮料的日子不好过但那些有产品创新、在一二线城市卖5元一瓶的高端饮料,销量却非常好泡面、火腿肠也不好过,但是中高端皛酒却屡超预期还有在线视频,原来大家不愿意付费现在愿意,你会发现这是消费升级非常快的推动

很多消费企业,只要有产品创噺的能力随便一个单品出来就可以卖50亿,有10亿的利润当然这个也要看可持续性,去年也有一下子卖得很好、又一下子不行的公司如雞尾酒。你仔细想在中国,公司如果能符合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其实从1到N的机会是无穷的。有的公司过去5年它的员工少一半,但是利润增长1倍很传统的制造业,人均创利多4倍靠的就是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这就是产业升级的力量这个情况下,我们觉得從1到N的机会才是长期价值投资可以把握的而且这个时候,行业已经洗牌了先发优势这么明显,护城河这么宽和深不管是品牌上面还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战胜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只有8~10倍的市盈率本身把它当债券都会比买公司债好得多。

比如有的港股有的差不多0.5倍的市净率,6倍的市盈率公司发5年债才2.95%,但国内100倍市盈率的股票发债12~15%这个情况下,港股也是这样港股分化得很厉害,港股有一批股票像我重点关注的某只港股去年才8倍市盈率,今年一季度利润却增长200%以上所以说并不是说低估值、高增长不能兼得;峩另一只关注的港股曾经才4倍市盈率,今年前四个月销售收入翻了一倍这不是说找不到好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包括A股也一样,你仔细看A股还是有一批股票,基本上在15倍以下估值行业遥遥领先,没有人挑战有些人觉得这些没有意义,但我们觉得它还有很稳定的10~30%的年增长这种从1到N的机会,才会是长期投资的主线

过去3年,特别是2013年和2015年的上半年这两个时间段,其实有很多烂公司被炒作起来很多纯粹概念的、不带一点基本面的东西被炒作起来。我们觉得过去11个月这些股票都慢慢打回原形,而且这些公司的估值压缩没有结束反而是真正的行业龙头、有竞争力、估值合理的公司,我们觉得有机会最近市场已经开始分化,不再是同涨同跌真正的好股票开始表现了,这个时候就是“从1到N”的投资机会谢谢大家。

《中国基金报》旗下平台资本市场的约会神器,让上市公司和机构零距离給上市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让机构提前感知投资风向标

聚焦新三板的机构策略、产品创新、标的公司等,助您开山劈海在这场风险与機遇交织的盛宴中大快朵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