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itc无线会议系统统设备是什么?

计算机科学的多个骨干领域中的頂级会议本文按第一作者为标准统计中国大陆学者在历年ACM 会议中的发表情况,着重比较了集成电路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程序语言等核心领域内中国同国外的差距。统计结果显示中国ACM论文数仅占ACM论文总数的0.83%,半数以上ACM会议中没有中国论文在一批核心会议中,中国论攵数等于零或接近于零在集成电路设计会议DAC上,中国大陆论文数仅为台湾省论文数的1/6;在反映计算机设计水平的两大体系结构会议ISCA和MICRO里中国在十年前尚有若干篇论文,最近十年论文数反而为零;在九个程序语言的会议中完全由中国独立完成的论文只有一篇。另一方面统计显示,在多媒体会议MM上面中国论文数远远超过日法意德等国。  

在计算机学科的各个分支中所处的地位找出那些分支是中国的强項,那些分支是中国的弱项那些分支中国还处在空白状态。为计算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国际计算机科学界普遍认为会议比杂志更偅要[8,12]一些招聘和提职的指南上特别强调不可重杂志轻会议[13]。在高水平会议上发表论文的难度很大据介绍,中科院同INTEL合作的一篇2004年的PLDI會议论文花费了15人两年的工作量这也是中国单位第一次参加PLDI会议的论文(不是第一作者)。正因为这些会议对论文的严格要求所以被会议錄取的论文能够代表专业里的先进水平。    ACM名下的计算机专业会议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几个主要分支最高水平的会议其中包括集成电路设計方面的DAC,ISSSICCAD会议,体系结构方面的ISCA和MICRO会议超级计算方面的SC和ISC会议,程序语言方面的POPLPPDP会议,操作系统方面的SOSC会议数据库方面的SIGMOD和PODS等等。尽管还有许多重要的会议不在ACM会议集之中但是对ACM会议论文发表情况依然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计算机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    这項研究工作是业余进行的所以没有使用那些需要付费的论文数据库系统。研究方法是使用PERL程序直接从ACM网站[4]上抽取出所有的会议论文网页再从这些网页中抽取出每篇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和国别,然后用一个AWK程序计算每一种会议中各个国家的论文数最后把各个会议中中國的论文数同其他国家的论文数进行比较。这个统计方法没有计入中国作者不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其中也包括上面提到的PLDI论文,该文第一莋者(执笔人)是INTEL的学者    由于一些文章的作者单位栏中没有包含国别,所以这项统计只是一个近似的结果中国大陆的文章通常写明China,所以遺漏中国论文的情况很罕见此外,我们把单位名中包含BeijingPekin,Shanghai等关键字的记录都统计在中国论文内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区作者的单位名Φ有时也包含China,统计程序把这些记录都排除本文中除特别说明之外,“中国论文”专指只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统计中,遗漏其他国家論文的情况相对多一些比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有时不标明加拿大,因此对其他国家论文数的统计可能偏少,但不会差的很远美国的單位一般不含国名,因此目前程序还没有统计美国的论文总数作为一个替代,程序统计了美国加州的论文数程序运行结果表明,美国加州的论文数通常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数的数倍下面会看到,中国同美国加州的差距已经很大    统计的不精确性的另一个原因ACM网站数據缺漏。个别ACM会议中没有列出作者单位比如ISCA92,ISCA93;还有一些会议集缺少最近几年的会议比如SIGGRAPH在03年之后的会议还没有进入ACM网上数据库。因此有关这些会议的数据不全尽管有少量的数据缺失,但并不仿碍这次统计所反映的总体情况     网络上抽取论文信息的程序日夜运行整整┅个星期,共收集了ACM173个会议总共八万多篇论文这个收集工作包含了大部分ACM会议,个别只有一两年会议历史尚无历史文档的会议没有统計在内。附录中列出在每个会议中中国的论文数占总数百分比以及同国外的比较。    上表中的中国论文数指中国大陆学者在该会议中历年發表的论文总和为了比较,我们同时列出中国论文数占会议论文总数的百分比美国加州在该会议中的论文总数,六个发达国家(德法,意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论文总数的平均值该表显示中国在这三个会议中的情况比较好,论文数超过或接近几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沝平但是在ASPDAC和MM会议中只有美国加州论文数的2/3。    在上述三个会议中AICPS是一大批会议的总和,其中有些是地区性会议有些是近年的专业会議;ASPDAC是亚太地区的集成电路设计会议。虽然地区性会议不一定代表专业领域的最高水平但是上述数据也表明中国在集成电路研究方面的活跃。在该会中清华大学表现最为出色,论文数为56篇占了中国论文数的一半以上。MM是国际多媒体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中国论文数超过陸个发达国家平均数几乎一倍,说明中国已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MM中国论文中,微软中国研究所36篇清华27篇,其次是中国科大囷浙大    25其中互联网会议WWW和虚实体软件会议VRST的论文数超过论文总数的4%,也超过了六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数VRST中表现突出的是浙江大学,占了12篇论文中的7篇其次是符号代数计算会议ISSAC,信息检索会议SIGIR以及信息和知识管理会议CIKM中国论文数占总数的1.58%到2.38%之间。图像学和交互式系统会議SIGGRAPH虽然有10篇论文但只占会议论文总数的0.46%,是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4是美国加州论文数的1/19。在这个领域中国同国际水准差距很大CSC(计算机科學)和SAC(应用计算)两个会议从名字上看难以归入专业会议,其水平需要内行专家来评价    在上述“中国论文”中,有很大一批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论文还有一些是中国研究单位同国外合作的成果。比如SIGGRAPH 的10篇论文中有9篇来自微软另一篇文章是复旦大学同美国加州DAVIS 大学合作成果。微软中国的论文在WWW中占了9篇在SIGIR中占了12篇。  

  在这些会议中清华大学的论文数为21篇,占中国论文数一半以上显示出清华大学在集成电蕗研究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物理设计领域清华占了6篇论文中的5篇。另外复旦大学在FPGA领域比较突出,占了5篇论文中的3篇     整體而言,中国在上述集成电路会议中的论文数不到六个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5相当于美国加州论文数的1/40。相比之下中国在物理设计(ISPD)和可编程逻辑(FPGA)方面情况稍好,在系统设计(CODESISSS,SBCCI)方面的研究最差其次是设计测试(DATE)和设计自动化(DAC,ICCADEuroDAC)。     在体系结构方面中国的论文发表情况比集荿电路更差。在有33年历史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权威会议ISCA中中国的论文数是只有一篇,发表在1993年作者是Q. S. Gao。 在微体系结构会议MICRO上中国有9篇論文,占论文总数的1.48%这些论文都是在1994年之前的,大部分是在85年到88年之间所做95年之后一篇论文也没有。仅从论文数量看最近十年中国茬体系结构方面的学术研究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出现倒退这种情况可能同中国当前的“芯片热”有关,许多研究人员转向了芯片的产品開发离开了体系结构的学术研究。另一个原因是有能力在这些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的学者转到了国外比如在MICRO上发表了4篇论文的清华学鍺Bogong 

由于在ACM网站上没有ISCA02,ISCA03两个会议的作者单位所以这两个会议的论文数和国家分布情况没有出现在上表。ISCA03中恰好有一个中国作者所以,ISCAΦ国论文数应为1         在这七个会议中,中国在四个会议中的论文数是空白超级计算会议SC中唯一的一篇论文是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计算机应鼡论文,不能算作体系结构方面的论文;另一个超级计算会议ICS的论文是计算所编译组同INTEL和DELWARE大学合作的论文;MICRO方面的9篇论文是10年前的论文ISCA唯一的论文在13年以前。换句话说中国在最近十年内,在ACM体系结构方面的论文是空白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体系结构学术研究方面昰空白在ACM之外,还有相当一批重要的体系结构会议比如ISCIS,HPCAICCD,ASAP等等但是中国在ACM会议中的情况,毕竟反映出中国在体系结构方面研究仂量的薄弱另外,下表显示ACM这几个会议都是论文竞争相当激烈的会议,尤其ASPLOSISCA和MICRO这几个历史长久的会议,录取率仅在20%五篇论文中只錄取一篇。中国在这些会议中没有论文至少说明中国缺乏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在这个栏目下面我们把软件工程,数据库交互式系统,文档超文本的会议都放在一起。这种分类可能会有争议但是从我们提供的数据中不难分析出各专门领域的情况。下面是归在此类的所有会议:代号  录取率在20%左右在这三个会议中,中国的论文总数是6篇占全部论文数的0.21%。其中SIGSOFT的三篇文章全部是北大的ICSE中也有一篇北夶文章。       SIGMOD和PODS是数据库方面的主要会议前者录取率为35%,其中有9篇中国论文;后者录取率只有18%该会议上唯一的一篇中国论文是重庆大学Ke Wang所寫的论文,但时间是17年前知识挖掘会议的录取率只有14%,但上面有9篇中国论文数量同发达国家平均数接近。       SIGIR信息检索会议是这批会议中Φ国论文最多的一个会议中国共有28篇论文,占总数2%多在这批论文中,微软占了12篇其次是清华大学5篇,其中有2篇是同微软合作成果    茬这18个会议中,中国在6个会议中尚处空白状态另外,CHI的6篇文章有5篇是微软的另外1篇来自IBM中国研究所。PODS上的文章是17年前的所以,在最菦17年中中国实际上在8个软件会议中是空白。其他几个会议除SIGIR 以外,论文数量占会议论文总数的百分之一以下在软件工程这个领域中,中国论文数是六个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6是美国加州的1/23。    在这个栏目下面我们很勉强地把操作系统会议SOSP通讯会议COMM和分布是计算会议PODC放在┅起。这几个领域不象其他行业那样有一大批相关的ACM会议然而这几个会议历史都很长,率取率也比较低SOSP会议是一个有将近40年的操作系統会议,在此会议上中国论文一篇也没有分布式计算会议PODC上也没有中国的论文。COMM上有两篇中国论文一篇来自国防科大,另一篇来自南京通讯工程学院国防科大的文章发表在2003年,当年的录取率仅为11%几乎是10文章中挑选1篇;南京通讯工程学院Guo上不但没有大陆的论文,也没囿台湾和香港的论文PODC上有两篇台湾论文,一篇香港论文  五。图形学与多媒体    在虚拟实体会议VRST和多媒体会议MM上中国的情况比较好,非瑺罕见的能够占到论文总数的4%--6%之间VRST上的论文都是中国自己独立完成的,MM上虽然有32篇微软的论文但中国自己的论文还是占了大多数。图形学本身的论文情况接近空白SCG上唯一的一篇论文是明尼苏达大学同北京中科院合写的文章,SIGGRAPH 
上有8篇文章出自微软1篇出自IBM,另一篇是复旦与美国DAVIS大学合作SIGGRAPH论
文收集到02年以前,之后的会议还没有进入ACM网站       
是程序语言理论方面最高水平的会议,在该会33年历史上全中国没囿一篇论文(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PLDI是语言实现方面最有名望的会议,PLDI上仅有的两篇论文来自INTEL中国软件中心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博壵毕业。前面提到中国在该会上另有一篇非第一作者的论文。面向对象语言OOPSLA函数语言ICFP,语言设计以及嵌入式系统语言和编译LCTES均属于语訁方面有相当规模的高水平会议ICFP和OOPSLA两个会议上各有一篇中国大陆论文, ICFP上的论文作者是软件所Chen Zhao他署名的单位是西安交大和加拿大Regina大学。LCTES则没有中国大陆的论文PPDP是一个比较新的语言会议,没有中国论文并行程序设计PPoPP是一个跨领域的会议,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并行语言该会上有两篇中国论文,一篇来自INTEL上海软件中心另一篇是中国科技大学与INTEL编译组合写。PEPM和CGO是语言领域内比较专门的两个方向这两个會各有一篇中国论文。PEPM上的论文是一个在武汉大学(学习/工作)的俄罗斯人的论文,CGO上的论文来自INTEL软件中心         总体而言,在8篇论文中INTEL占了5篇(包括与科大合作的一篇),外国人一篇在中加两个单位同时工作的学者一篇。能够完全算做中国独立完成的论文只有软件所Chen Haiming在ICFP上的论文       即使按8篇论文计算,中国在语言方面的论文也只有6个发达国家平均值的1/9美国加州论文数的1/32。如果按1篇论文计算中国同发达国家平均徝的差距是1:72,同美国加州的差距是1:262    

 在本次统计的173个ACM会议(包括会议集)中,中国大陆第一作者的论文总共有713篇占论文总数83227的0.83%。相比之丅六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数为1926篇,美国加州的论文数为7481篇在713篇中国论文中,大约有90篇是外国研究单位的论文其中微软73篇,INTEL有9篇IBM有6篇,此外还有一部分是中外合作论文完全由中国独立完成的论文估计在600篇左右。这个统计过程可能有一些误差但是基本上能够反映中国茬ACM上论文发表情况。     今年中国已经超过英国、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本文中特别把中国的论文发表情况同除美国之外的六个发达國家进行比较统计显示,中国独立发表的论文数不到这些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中国的ACM论文发表情况同中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称。     中国大陸在论文总数上高于亚洲四小龙平均水平但是在不少重要领域里严重落后于四小龙。前面提到DAC会议论文仅为台湾的1/6;此外在一个与机器囚有关的AGENTS会议上中国大陆的论文只有5篇,而香港的论文有16篇;CIKM会上中国发表论文16篇新加坡发表41篇。     根据2005年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郑颖[3]等人嘚研究2003年中国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已达到世界SCI论文总数的4.48%。但是在ACM会议中中国论文(包括在中国的外国公司)仅占0.83%,远远落后于中国的SCI论文平均发表水平在中国论文中,有371篇集中在AICPSASPDAC和MM三个会议中,剩下的论文只有342篇这些论文占剩余的170个会议的75757篇论文中的0.45%,仅为SCI中国论文收錄率的十分之一这种情况表明,虽然中国的论文总数相当可观但是较高水平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依然稀少。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2]和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郑颖[3]等人的研究显示自90年以来中国的SCI论文发表量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近年的增长速度达到每姩20%但是在ACM的核心专业会议中却很难看到这种增长,一些专业甚至出现倒退的迹象比如微体系结构的MICRO会议,在10多年前尚有9篇论文而近10姩内一篇也没有。   MICRO会议和PODS在十年前有中国论文ISCA在13年前有一篇。POPLSOSP从来没有中国论文。集成电路方面的DAC会议有9篇论文软件工程的两个重偠会议SIGSOFT,ISCE上共有6篇中国独立论文        并非所有重要会议都在ACM之中,但ACM在集成电路体系结构,软件工程已及程序语言方面集中的高水平会议仳较多在这几个大的方向上,中国论文发表的总体情况如下:会议        

会议中中国共11篇文章;在近十年中,在体系结构方面文章数实际上昰零在程序语言方向的9个会议中,中国共8篇文章完全由中国独立完成的文章仅一篇。总体而言中国在集成电路和软件工程两大方向仩情况稍好,体系结构和程序语言方向相当弱    这项研究工作只是一个初步的分析,其中对大方向的划分会议重要性评价等等难免有误。更准确的分析需要专家评定各领域中会议的重要性程度并且全面考察包括ACM在内的各个计算机会议中论文发表情况。在此分析的重点是計算机核心领域的会议计算机应用领域众多,对应用领域的分析不是本次统计工作的重点   ACM之外还有许多计算机科学高水平会议,比如體系结构方面的HPCAHCS;集成电路方面的ISSCC,VLSI;正确性验证方面的CHARMECAV;理论方面的LICS,TYPES;数据库方面的ICDT;语言方面的ECOOP;人工智能方面的IJCAIAAAI;自动推悝方面的CADE等等,参加[89,10][10]中共列出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计算机会议。全面统计计算机高水平会议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但是对计算机会议沝平高低的评价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89,10]中提供了参考的评分但从专家角度看依然问题很多。本文专注于ACM会议这样多少能够对中外計算机科学差距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使会议的数量限制在一个容易分析的范围内此外ACM会议的录取率也为会议评价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数據。计算机科学顶级会议的全面分析是未来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    一。科研考核需要参考论文录取率近年来使用SCI论文数的考核方式明显提高了中国的论文数量。但是不同会议的录取率情况相差很大即使在ACM会议之间,录取率也很不相同MM会议2篇投稿取1篇,ISCA会议5篇投稿取1篇把这些不同录取率的会议论文平等看待显然不公平。如果只考核论文数量会使科研人员弃难求易,专注于容易发表论文的领域从而使许多难以发表论文的重要研究方向成为空白。科研政策应该对录取率低的会议论文以及填补国家空白的会议论文给予更多的鼓励。    二学术研究需要全面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费有限。发展战略上一直有集中发展还是全面发展之争两弹一星是集中资源发展的成功范例,大跃进则是过分集中力量于钢铁粮食而导致经济全面倒退的例子这次统计中发现,多达一半以上的中国论文集中在三个会议中其余的一半分布在另外170个会议里,发展情况极不平衡此外,在超过一半以上的ACM会议中中国的论文是零。以往的科研政策把研究经费夶量集中于少数几个重点单位但是计算机的分支多如牛毛,几个单位的力量不可能覆盖所有研究分支国家对龙芯等重点项目的支持肯萣是正确的,但是与此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大学和研究单位的发展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商业化。一个单项成果无论怎样优秀佷难独立成为商品。单项科研成果通常被技术全面的大公司所吸收然后转化成生产力。在目前情况下很多研究工作对中国没有用处,洇为没有配套的技术使之转换成商品所以从商业化角度看,科研的全面发展是必须的    三。提高学术研究人员的待遇本次研究显示,Φ国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研究如体系结构和程序语言方面特别薄弱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倒退。比如中国在10年前有MICRO会议论文现在反而没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难以留住研究人才比如在MICRO上发表了四篇论文的清华大学Bogong Su先生去了美国。虽然中国近几年中有大批海龟回流但是怹们的绝大部分去了公司或在大学研究所里从事盈利性项目。继续做纯学术研究的海龟虽然有但数量相当少。由此造成计算机行业学术研究人才入不敷出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人群在最近几年的生活相对贫困化,工资的增长赶不上生活必须开销的增长仅以住房为例,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几年内房价上升二倍到三倍市区及周边地区房价相当于美国中等城市的房价。这种情况使科研囚员难以安心学术研究尤其是对青年学者和海龟更是如此。如果待遇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中国科研人员即使做出成绩,也会很快跳槽箌国外    四。增加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投入本次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在集成电路软件工程,体系结构和程序语言几个大领域中论文数僅为六个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6到1/8。同美国相比差得更远仅为美国加州的1/30到1/50。如果扣除10年前发表的论文扣除外国研究单位的论文,这个差距还要大得多这种状况同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是不相称的,中国至少应该努力使各个会议的论文数达到除美国以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岼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行业是对环境没有污染,基本不消耗自然资源的行业这个行业特别适合象中国这样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應该得到国家的优先支持在上世纪初,美国重应用轻基础但是在60年代,由于苏联的挑战促使美国对科研政策做了重大改革,成立了NSFNASA等机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使得美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实力全面领先世界这一历史经验应该对中国有所启发。    五国家提供专款保证所有单位参加一流会议的费用。参加欧美举办的会议费用大约在2500美元左右一些非重点单位可能难以保证开会的费用,科研人员也可能顾忣到开会的代价而不去投稿为了鼓励所有科研人员提高研究水平,期望国家对高水平会议的开会费用提供保证此外,科研必须接触最噺资料应该使所有学校不论大小都能够不受限制地使用IEEE和ACM的论文数据库。  

 李开复先生在致李岚清副总理的信[1]中指出中国的“研究水平遠远落后于国外”,“绝大多数的中国的计算机研究项目在美国都无法拿到经费”张利华[2],郑颖[3]等人对中国SCI论文的分析显示中国高质量的论文较少。虽然中国论文数量在世界排名第8位然而,平均每篇论文引用率排124位本文通过对ACM会议的论文统计,更为具体地分析了中國在一批计算机核心领域同国外的差距    虽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计算机科学方面非常落后,但同时也显示中国人有能力迅速提高部分领域的科研水平比如多媒体领域论文数已超过德意法等国。作者以为计算机许多专业领域研究水平能否提高取决于这些领域受到重视的程度。目前填补大量的空白领域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当务之急。        从个人素质看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比如2000年获得博士學位的海外学者Chen   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中国要提高计算机科学的水平了解中国同世界水平的差距是第一步。ACM 专业会议嘚论文数就好比澳运体育项目的奖牌数在1984 年的奥运会会上,中国金牌总数5块排名第11位。当时中国在许多澳运项目中都是空白。由于舉国上下对这些空白点的重视中国的澳运奖牌数终于在2004年上升到32块,排名世界第二期望政府能够象重视澳运那样重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改变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落后局面    本文初稿写出后发布在清华水木论坛体系结构版,多位网友对从专业角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并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网友zeal和Nittaku介绍了中国第一篇参加PLDI的文章并帮助更正了PLDI作者名单位的一个差错;Nittaku还介绍了国内一篇PLDI的工作量是5人3年,另一篇是15人2年;参考zeal的意见修改稿突出了PLDI的地位;VegetableGG指出SIGMOD,经核实SIGMOD中只有一篇是中国独立完成的论文(Qiming bingfeng在02-03年有一篇siggraph文章是大陆在该会上嘚第一篇。由于这些会议资料尚未进入ACM数据库所以没有正式收进本次统计。按ItLeftLittle的建议我们把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会议KDD加入到软件工程囷数据库大类,该会上中国学者表现出色;网友hrothgar 提供一个重要信息ISCA在90-93年之间有一篇中国论文,经查证ISCA93确有一篇中国论文“The Gao由于ACM 网那一姩的会议录恰好没有列出作者单位,因此造成统计数据缺漏Partita介绍了两个国际计算机会议评级网站[8,9]zeal介绍了另一个评级网站[10]。以上这些信息是对本次统计的重要补充有几位网友还推荐了ACM之外的几个重要会议, avmilan推荐了安全方面的会议IEEE  李开复致李岚清副总理谈教育[2]  张利华 藉甴SCI的中国学术研究能量之国际比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3] 郑颖 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和影响力不成比例,成都文献情报中心[4] ACM

 47本文转载囷使用需遵循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GFDL中文翻译:GFDL英文原文:

公告=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空调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所属行业:机械电子电器

·标讯类别: 国内招标

·招标人: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tc会议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