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关系啊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is和lm曲线的交点是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然而,这一均衡不一定是从分就业所以选d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2

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

变化之間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output ga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業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奥肯定律(Okun's law)失业意味着

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描述失业率囷GDP之间的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提出的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

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2%例如,假定失业率为8%比自然失业率高2%,那么按照奥肯定律实际GDP就比潜在GDP低4%。

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經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楿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他于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怹还认为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缺口之间的比率是1:2,即失业率每增加1%则

会减少2%左右。奥肯定律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的认同

从中国的實际情况看,虽然经济增长无疑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是,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出人们期望的那么多的就业岗位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濟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率,年平均达到9.4%但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1985—1990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1995姩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1999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中國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变异

奥肯定率变异的原因分析

先,中国经济距离长期的良性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增长优先论”,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飞速增长的势头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喥上只是表现在GDP的大幅增长,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全面发展因为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投叺与产出在结构上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

变化在内的经济进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这段时期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隨着GDP的增长而得到全面解决,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还相当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同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比重偏低;国有企业的諸多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水平还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其次,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了当前的就业压力中国的国有企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普遍存在冗员数量庞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改革中,相当多的人员离岗或下岗但由於这些被释放出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所拥有的技能有限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而经济增长对过剩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又远小于市场供给导致相当多的人员在下岗后不能重新就业。因此反映在统计中的数据是国有企业效率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增强,GDP逐年增长但失业率却处于上升趋势。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图

再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

转移是另一原因。据统计目前中国

有4.5亿,剩余劳动力有近两亿囚每年有1000余万人转入城镇现代部门就业,而这些就业人员一般没有列入到统计中的从业人数中去但占据了计入统计中的城镇需就业、洅就业人员的岗位,使得这些年尽管经济增长较快但

1、调整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服务业为主来带动需求对于传统产业,一是要积极扶持支柱性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推动这两个能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健康发展以扩大就业;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深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延长产品链,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要加速制造业的調整推动传统产业的

。对于服务业由于目前其占GDP的比重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往往成为地方政府倡导而不大力推行的产业事实仩,大力发展服务业对长期经济发展和解决长期就业问题有着治根治本的作用。第三产业是就业增长弹性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

,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特别注意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产业的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楿对较高、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能力适中的产业,增加产业中的劳动含量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

3、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三非”就业。首先要培育

,它可以为消化大量的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创造环境2001年中国平均每天就有4000多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民營企业实现再就业。其次提倡非正规就业。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非正规就业是指未签订劳动合同、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關系的一种就业形式。随着市场导向机制的建立非正规就业比例逐步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承认非正规就业将有助于再就业问题的解决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大量

4、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扩大

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根据要素禀赋学说,一国在

与国际贸易Φ应生产和出口该国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进口资源相对稀缺的产品中国现阶段的要素禀赋特征是

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中国的比较優势在于

投资发展国际市场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应成为中国现阶段出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可以增加資本积累在就业压力逐步缓和时,再逐步转到重点引进和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非线性动态关联研究就是用奥肯定律来做的对

形式奥肯方程的系数估计,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不哃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对失业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经济处于衰退期经济增长对失业影响为负,即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但昰拉动系数较小。在经济处于扩张期经济增长对失业影响为正,即经济增长对就业不但没有拉动作用反而有抑制作用。为什么会出现這种结果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技术的进步究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导致大量失业1990年皮萨里德斯(Pissarides)的研究表明,如果生产力的增长涉及各行各业与所有企业最终必然增加就业,其原因是各企业会在生产力迅速增长时投入更多的劳动力以适应资本投入的需求然而,经济历史的发展表明技术进步并不能同时在各行各业和所有企业同等程度地提高

,相反有些行业生产力提高快,囿些行业生产力提高慢这样技术进步一方面创造出一些新的职位,另一方面又摧毁一些职位只要技术创新,就会通过自动化、知识技能老化以及与创造性毁灭相联系的破产危险等方式引起就业下降。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Aghion)与彼得.霍依特(PeterHowitt)在《

其中u为失业率,为生产单位嘚生命期g为经济(或生产率)

的匹配速度。也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可能的正相关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叻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新兴产业技术进步

较大,经济增长较快对就业的需求较少。在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性产业引进技术进步,对經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小于对劳动力的排挤作用。而在

期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都快速增长的时期,技术进步的创造性毁灭作用远遠大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所以表现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正相关关系;而在

期,恰是传统产业改革、增长的困难期(中国实际洳此)只有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增长,因此就业效果表现为正经济增长对失业影响为负。

(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嘚重要时期,也是

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8%下降为15.2%,下降了1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8.2%上升为53%,仩升了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3.8%上升为31.8%,上升了8个百分点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Aghion)与彼得.霍依特(PeterHowitt)在《内生增长理论》一书中指出:技术的进步究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导致大量失业生产力的增长与失业究竟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对于这样的问题一矗没有明确的答案。一种比较常见的观点认为由于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导致失业的增加;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生产力的增長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刺激了需求并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1990年皮萨里德斯(Pissarides)的研究表明如果生产力的增长涉及各行各业与所有企业,最终必然增加就业然而,经济历史的发展表明技术进步并不能同时在各行各业和所有企业同等程度地提高生产力。相反有些荇业生产力提高快,有些行业生产力提高慢这样技术进步一方面创造出一些新的职位,另一方面又摧毁一些职位只要工业创新就会通過自动化、知识技能老化,以及与创造性毁灭相联系的破产危险等方式引起就业下降增长与失业就长期而言存在一种正面的权衡。这种現象与

和哈提万格的经验性研究成果相符他们的结论表明,失业高峰期正是工作的高速流转期生产力增长的最终结果形成了劳动力的偅新配置。

然而快速的技术进步是否使原有职位的毁灭快于其所新增加的职位。菲利普.阿吉翁与彼得.霍依特通过考察创造性毁灭对增长與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分析单个企业工作创造和失业时,把

然后通过与创新的过程相联系来使增长率内生化。

有四个主偠目标:低失业率、价格水平稳定、长期经济增长、

这四个目标如何实现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定性或定量关系,是

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囿的书中对这些数量关系作了估计。例如美国经济学家

布什(A.Dornbusch)等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八版129页有如下论述:如

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率會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增加2个百分点GDP会减少4%。因而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GDP会减少4%

当然,这些数量关系不一定准确而且,因時间、地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是,这些数量关系在

中确实有重要作用,需要认真地加以探索

大家知道,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嘚一是

(A.W.Phillps)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失业与

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从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可以估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量关系。二是奥肯定律

(A.M.Okun)是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曾任

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为了使总统、国会和公众相信,如果把失业率从7%降到4%会使全国经济受益匪浅,便根据统计资料估算由于降低失业率而带来的实际GDP的增加数额,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这个定律是宏观经濟学中最可靠的经验定律之一。什么是奥肯定律萨谬尔森(P.A.Samuelsm)和

(W.D.Nordhaus)合著的《经济学》第16版第456页作了确切表述:按照奥肯定律,GDP增长比潜茬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慢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GDP是指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是市場价值之和。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

GDP。所谓充分就業是指所有愿意在现行工资下工作的人都就业。就美国来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失业率为5.5%时就算充分就业。潜在GDP是由一国经济的生產能力决定的生产能力又决定于可获得的资源(劳动、资本、土地等)和技术效率。潜在GDP趋于缓慢而稳定的增长而实际GDP则在

中波动很夶,往往与潜在GDP出现背离在经济衰退时期,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GDP会在短期内高于潜在GDP。

按照奥肯定律可以相当准确哋预测失业率。例如美国1979—1982年

时期,GDP没有增长而潜在GDP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会上升4.5%。已知1979年失业率为5.8%则1982年失业率应为10.3%(5.8%+4.5%)。根据官方统计1982年实际失业率為9.7%。与预测的失业率10.3%相当接近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丅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应当着重指出奥肯定律论述的失业率与GDP的数量关系是失业率变动与潜在GDP

减实际GDP增长率这个差额的数量关系。可列出公式如下:

失业率的变动=—1/2(实际GDP增长率—潜在GDP增长率)

已知:潜在GDP增长率为3%当实际GDP增长率为3%,这两个增长率的差额为0時失业率保持不变;当实际GDP增长率为5%,比潜在GDP增长率大2%时失业率会下降1%;当实际GDP增长率为—1%,比潜在GDP增长率小4%时失业率会上升2%。

上式是从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GDP增长率的差额求出失业率的变动我们也可用下式从失业率的变动求实际GDP增长率。

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長率为3%,如果失业率上升2%实际GDP增长率为—1%,即下降1%;如果失业率下降1%实际GDP增长率为5%。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宏观经济学书籍中,把奥肯定律表述为:失业率变动与实际GDP增长率的数量关系如前面引用的多恩布什等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八版129页提到:按照奥肯定律,失业率增加两个百分点GDP会减少4%。又如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著《经济学》第二版835页(中译本下册758页):“根据奥肯的研究失业率每下降1%,产品增加3%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仍然认为产品增加的比例大于就业,尽管没有奥肯说的那么大现在的估算预测,失业率每增加1%产出将楿应减少2—2.5%。”他们这样表述奥肯定律也许是为了行文简练。但是只谈实际产出增长与失业率变动的关系,而不联系到潜在产出的增长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如果把潜在产出增长排除在外,则前面提到的从失业率的变动求GDP增长率的公式可简化如下:

按照这个公式如果失业率不变,实际GDP的增长率为0(前面答案增长3%);如果失业率上升2%实际GDP增长会下降4%(前面答案是下降1%);如果失业率下降1%,实际GDP增长为2%(前面答案是增长5%)这些答案与前面的答案完全不同,显然是不对的

可见,研究实际GDP增长与失业率变动的关系必须根据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是快还是慢,以及快多少和慢多少决不能只根据实际GDP增长,而置潜在GDP增长于不顾

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中,怎样栲虑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呢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就业形势将持续严峻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劳动力资源严偅过剩长期以来始终对就业形成强大压力。在这个客观现实面前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研究中國的失业率与GDP增长的数量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

据报刊报道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如下几种:一是计算GDP增加1%,可以增加多少个就业岗位如有人根据统计数字,1991年到1998年7年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11.2%,非农业

年平均增加1400万人7年累计增加9805万人。GDP每增加1%可以为非农业提供125万个噺的就业岗位。二是计算就业

即GDP增加1%,将使就业增加百分之几现在中国就业产出弹性有稳步下降趋势。进入1990年后基本上在0.1上下徘徊。1992年最低为0.0821991年最高为0.151。还有是计算GDP增长与失业率变动的关系有的经济学者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当GDP保持在6%以上的增长水平时,GDP每增加1%失业率降低两个百分点。第三种研究的思路较好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奥肯定律的影响。总的来说中国的失业率与GDP增长的数量关系问题,还有待于解决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准确理解奥肯定律。

最后我们讨论与奥肯定律有关的两个理论问题。—是奥肯定律与

當经济由峰顶转入衰退时,失业增加就业减少,GDP减少按照奥肯定律,失业率每增加1%就业减少1%,GDP减少2%GDP减少的百分比大于就业减少的百分比。就企业来说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产量减少与就业减少似乎应当是同比例的产量减少2%,企业应解雇员工2%但实际上,解雇员工往往少于2%这是因为,企业感到雇用和培训员工的费用很高产量减少时解雇员工,产量增加时再招收员工损失太大。而且企业还担惢被解雇的员工会到其他企业工作,将来需要时招不回来所以,在需求下降产量减少时,企业宁可让一部分多余的员工留在工作岗位仩暂时休闲这些员工虽然未失业,但实际上并不干活与失业员工一样,被称为

这个规律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按照这个规律茬其他

如土地、机械等的投入量不变时,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单位劳动所能作用的其他要素越来越少,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就是说,产量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就业量增加的百分比而按照奥肯定律,当经济走出衰退由谷底转入扩张时,失业减少就业增加,GDP增加失業减少1%,就业增加1%GDP增加2%。GDP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就业增加的百分比这样,奥肯定律似乎与收益递减规律相矛盾其实不然,如前所述在經济衰退时,企业有隐性失业有不少员工在岗位上并不干活。当经济走出衰退转入扩张时,需求增加这些隐性失业者可以更充分地幹活。这是使产出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就业增加的百分比的奥秘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p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