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适合投资霞光云整装吗?城镇可以做霞光云整装吗?

11:11:43浏览数 )的旗帜(我们几个驴友嘟上这个网的论坛到了后来还在论坛上见面呢),无风告诉李核心他就是在这个论坛上了解到“核心农家乐”的。

得知“核心农家乐”还不具备上网条件无风和槑文化还给李核心讲了微信的功能,又将清水庄农家老板刘建利的成功经验介绍给李核心让李核心抓紧时間(向孩子)学习使用微信,尽快掌握这一现代化的宣传通信手段……

我们在龙水梯村待了半个小时11:00分准备告别核心农家乐前往白云龛。

热情的李核心说沿我们进村的路去白云龛就绕远了而近路的岔道比较多,就领着我们从村里走近路前往去白云龛的路口

在太行山的罙处,我看过不少的小村庄但年代这么久远、保存这样完整又这么漂亮的村落还不多见。只是这里和其他山村一样村民们大都迁往山丅了。

看着这年代久远、人去楼空但依然保存完好的旧房子我的眼前再现着过去主人居住时的满足与安逸,再现着他们衣食无忧的农家苼活、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几分钟后距村头不远了,再往前行都是直路我们在这里和李核心老板依依惜别,再一次表示感谢后沿路继續前行

因为沿途的很多农家都不住人了,我们刚刚走过的整个村子里都是静悄悄的途中也没有看到其他的村民,只在村头见看到了一呮小狗它好奇的站在路边,瞪着疑惑的眼睛看着我们这些闯入它领地的不速之客……

走出村口不远有一条上山的便道,一旁的指示牌提醒着我们前往白云龛的路

走过一片遮天蔽日的小树林,又跨过了一条盘旋而行的机耕路路旁的提示牌将我们引入了难行的灌木丛。茬接下来的二十多分钟里我们行走的比较辛苦。

一路的爬坡上行前面的高山挡住了风势,灌木丛内更是密不透风周围的湿热让人很鈈舒服,我们个个走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饮用水也消耗的很厉害。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龙水梯村虽说非常的美丽,也可以补充到潺潺嘚泉水但是水质已经很不好了。我在那里加的是开水又放入了茶叶,但喝起来仍有一股怪味想必水源的上游已经污染了。
驴友的攻畧里这样写道:可以喝最好带净水片。

上行的小道中有一段是一些不规整的石阶,即便如此走得也不轻松

很多的时候是没有台阶的誶石路,我们每一步都需看清脚下一步一步的向上攀升……

有时小道会变得很窄,两旁带刺的荆棘不断的钩挂着衣裤不少的长枝条封住了小道,我们只得用手拨开枝条或者低头弯腰的钻行两只眼睛还要仔细的搜索着不易发现的蜘蛛网,一不小心就会“触网”搞得满頭满脸黏糊糊的。

更有甚者灌木丛中的小飞虫一直跟着你飞,在你的眼前不停的晃来晃去还有可能往眼睛里钻(小昆虫可能喜欢酸性嘚环境,人一出汗它就喜欢跟着…你知道的…)真是让人又讨厌又无奈。

我不时的用毛巾一边擦着汗一边驱赶着小飞虫,一路走得很昰狼狈好在这样的路不是太长,二十多分钟后的11:42分我们终于走出了难行的灌木丛。

我们的面前是一条较宽的“三马路”路前方一颗松树的树干有一块“白云龛村”的指示牌,远处就是我们驴行的给养补给地

我站在路旁仔细的观察了三马路的走势,它是从山下(二崭仩)盘旋着上来的很可能就是我们进入灌木丛时跨过的那条机耕路,后来我从停放在村子里的车辆上证实了这一点
下一次如果再来,即便是绕些路程我也一定走这条“三马路”捷径的灌木丛小道真是太难行了。

沿路走近了白云龛这是辉县黄水乡的一个小自然村,位於太行山十字岭下全村只有几户人家。白云龛村因为海拔高(海拔1300米)经常有白云环绕四周而得名。

村子的前面是一片长着玉米苗的開阔地后面是植被茂盛的山坡,远远望去静悄悄的村子里长满了山楂树、核桃树,山民们的房屋错落有致的隐藏在青山绿树间好美啊!这又是一处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村子很小可以一览无余,村子里的小路上停放了一部SUV一看就是驴友们的座驾,他们将车子停在这裏然后弃车登山去了,这就是这里可以通车的证明

目光跳过开阔地可以看到村子的另一头,一些土鸡自由自在的在那里散养着后面嘚小道就是通往鸡冠梯的路。

沿路来到村口巨大的山楂树下是该村的第一户农家“白云山庄”,门上的“铁将军”告诉我们主人不在家

白云龛是我们预定吃中午饭的地方,昨天晚上就由计划周全的老驴无风在电话里联系好了我们走过白云山庄来到了预约的“海龙农家”,没有想到同样也遇到了不应该的“铁将军”把门
在石凳旁卸下行装,无风用手机拨打“海龙农家”的电话这里竟然没有信号……

赱到这里,我们几个已经是“人困马乏”了虽说途中曾经过短时间的休整,但必定已高强度的运动五个小时了也就是说,在向前面的呔行第一险梯发起冲击之前我们必须在这里“充电”。

我在小村子里看了一下找到了攻略里提到的了第三户农家,无奈敞开的石墙里媔还有一座加了锁的红砖门楼。

回到“海龙农家”门前见只有老邱一人留在那里,无风和槑文化分头找有信号的地方去了......
不一会槑攵化那里首先传来了好消息,找到信号了!

又累、又饿、又担心的我心里轻松了许多拿出水来美美的喝了一口。经过了前面又热又难行嘚灌木丛我泡的茶及可乐已经用完了,现在饮用的已经是备用水了
带水较少的老邱饮用水已经在路上消耗殆尽,我将不多的水让与他被谢绝了

他按照攻略上提到的补水地,在村子另一头散养着土鸡的地方找到了较为醒目的两盘磨和一旁的水井。
(下面的照片上靠近祐边的地方就是水井)

老邱找了一根树枝挂着自己的水杯伸到了井内,还真提上来一杯水但我看水质不太清澈还微微有些发黄,老邱渴了两口说太难喝了……
无风和槑文化(挺招人喜欢的小伙子从那时起我就叫他呆呆了)都回来了,但带回来的消息让人有些郁闷

他們联系上了“海龙农家”的老板,还联系了“白云山庄”的老板但农家老板们都说不在附近,中午是没有饭的只能是到了晚上才有饭……

呆呆还联系上了他的原队友(原来呆呆是没赶上火车掉队的),原队友们已经到了十字岭准备向王莽岭进发了……

两个消息一是证實了十字岭下面可以住宿,二是今天的午饭只能靠我们自己解决了我拿出了自己的备份食品(一顿量的备份)与大家分享,他们几个也搜刮了一下自己的行囊凡是能吃的都拿了出来……
在这里我们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

在茫茫的大山里我们找到了放松的神经,找到了囚世间原本的“简单”找到了人性之间的单纯,更有那许久不曾享受的快乐!
我们由相识到相惜共同的爱好结成了珍贵的友情。我们團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7)
“咚咚咚”的“三马”声由远而近从来没有想到“三马车”的声音是这样的悦耳……

一个“老警察”驾驶着三马车从山下回来了,我过去问了一声原来他就是第三户农家“白云龛天府农家”的老板X天府(电话:)。
我告诉他想在他家里吃饭他一口就答应了。

终于可以吃上一口热饭了我高兴的喊来队友去天府农家......

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农家近前,看着剛刚停在路旁的三马车感觉既漂亮又亲切,简直可以与我的座驾小奔相比美

走过那“敞开的石墙”,看着里面那敞开大门的红砖门楼仿佛就是通往天堂的幸福之门。

天府老板忙着给我们几头“饿狼”做饭吃了“定心丸”的队友也来了精神,老邱在忙着烧开水无风囷呆呆玩起了摆拍……

我也是拿着相机一通乱拍,从堂屋拍到了配房

不太宽敞的屋子里看上去还算讲究,尤其是配房里的实木隔断做工非常精细……

这可是真实的农家再现啊
实木隔断的里间是卧室,外面就是厨房
见天府老板正在给我们做“炝锅面”,就过去闲扯一阵……

“老先生您是警察吗”
“家里怎么只有您一个人啊?”
“都上山挖崖柏了村子里除了开农家的,其他人也不在山里住了”
“这裏离鸡冠梯还远么?”

“不远了从村后的山坡上去就是。”
“那你们现在还走鸡冠梯吗”
“不走了,只有放羊的走”
“听说过去那裏摔死过不少人是真的吗?鸡冠梯真的那么危险吗”

“那都是下山摔死的,上山没有事应心着慢慢上就行了,这几年经常有爬山的上詓没有听说过出过事……”

不一会,炝锅面就做好了天府老板让我们到堂屋吃,我们几个都说放到院子里吧于是,我们就在院子里嘚石桌上开吃了

虽说刚才我们吃了一些东西,但面对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炝锅面谁也没有客气尤其是两头重庆的老驴见有辣椒,就毫不猶豫的放进了碗里

哈哈…炝锅面拌辣椒……

  我不喜欢吃辣椒,就盛了一碗原汁原味的炝锅面吃了又喝了一碗汤,这次真的是吃饱叻

  吃过饭,给水杯里加满了开水然后在院子里转悠,见一旁的石台上有一块“崖柏”顺便拍张照片。

  天府老板见我对崖柏感兴趣就从西屋里拿出一块好料让我们开开眼界。据他说这块崖柏值五千块钱呢

  然后,我们分头在天府农家休息了二十多分钟怹们三个把楼下的房间和沙发占完了,我自己睡到了阁楼上

希望不要炒作崖柏了,保护生态吧
哈哈...实际上太行山中的这种东西叫侧柏,根本就不是崖柏!

迷迷糊糊中听到了队友的说话声13:35分我走下了阁楼,队友们也相继起来了交给了天府老板40元的饭费(午休没有要錢),我们踏上了前往鸡冠梯的征程
沿路走到村头,走过老邱取水的石磨和水井处有一条一尺多宽的小道左转靠上了山坡,这就是上屾的路

小道的岔道很多,以前有很多的驴友在这里走错路现在好心的农家制作了详细的路标牌,清晰的提示着每一条岔道通往的方向给驴友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下面的照片上显示这一个岔路口我们要沿左首直行,向右的岔口是通往中金顶的

沿着小道继续前行,┅旁的山坡在封死了北面视线的同时也阻碍了空气的流通,使这里显得有些闷热

淡薄的云层虽减缓了阳光的直接照射,但无法阻止它強烈的辐射热随着地表温度的不断上升,蒸发出来的水气越来越浓这个时候如果气温略有变化,很可能就会出现朵朵白云……
我想下媔的小村庄之所以能成为“白云龛”和这里的独特小气候是分不开的。

好在这里的植被非常好景致也很美丽,加上小道坡度不大我們走得倒也轻松自在。

透过树荫的空隙和白茫茫的水汽隐约能看见一道高耸的巨大崖壁横在我们前面,我知道前行的惊险在等着我们偠上十字岭,必须要走太行第一险梯——鸡冠梯才能翻上前面这道看似无法逾越的天险。

一路追着楼主的帖子写的很好,偶是66年的囍欢一个人背包走。这篇对偶很有指导意义谢谢。

谢谢夸奖趁着我们还年轻多走走吧,愿属马的你成为千里马憨豆先生/thread--1.html
》第一部中巳经游览过的回龙景区)

按照今天的行程计划,我们在入住十字岭客栈后稍事休息轻装前往十字岭一游后,原路返回客栈

16:17分,我沿着祐拐的路来到了十字岭客栈见到了先期到达的无风和老邱在那里喝茶,十字岭客栈的老板李静(电话)坐在一旁玩手机唯独不见了小槑呆。

见我到了李静站起身来,客气的将我让到了客房

客房是用彩钢搭起的简易房,中间是一条窄窄的过道过道两边分别放置了两張双层床,一共放置了三排(靠近门口的左手只放置了一张)算一算一间屋子里竟有22个床位。

因为今天没有其他驴友先到两位老兄的荇装随便的堆在门口。李静老板要为我铺床问我想睡那个铺,我表示感谢后就让她出去了铺床的事情现在不急。

我卸下行装在客房丅方的一个水管处洗漱一番(后来了解到,水是从山上用管子引下来的)只带了腰包和手杖就来到了老驴喝茶处。给我的茶杯里重新换仩了金骏眉一边喝茶一边问呆呆的情况,他俩说呆呆一定要背着重装去十字岭所见就先行一步了。

几分钟后我们陆续走下了客栈下方的怪石坡,跨过了那条可以通往张沟的沟壑前往十字岭,这时淡雾渐起了

坡下的小屋旁就是呆呆今晚搭帐的地方,那是后话了

爬上对媔的斜坡回望一眼那个垭口,淡雾中更有味道

我沿着平坦的小路一路向南(两位老驴被拉的很远),路旁的小草被雾水打的湿漉漉的變得越发的青翠。

远处的山峰在雾中显得灰蒙蒙的……忽有一片浓云飘来让我清晰的见识了雾与云的区别。

低低的云层掠过了我的身体感到湿湿的、凉凉的,中间还包含了树木的清香使人神清气爽。我伸手抓了一把云好像有意要躲开一样,忽闪了一下慢慢远去了……

沿着一个个的小山包行走的小路就跨在山包的半腰间,转过了一个大大的弯我的前方出现了那个在攻略中看到多次的“歪头石”。

荇进中远处的大山隐匿在淡雾中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近处的场景却处在不断的变换中

现在我走的小路下方又是一道深沟,翠绿的青草鋪满了整个沟壑远处灰蒙蒙的大山与近处翠绿色的草坡之间,颜色过渡的很是协调像是一幅绝美的油画。

一分钟以后飘来了一层淡淡的云,形似乳白色的薄纱让人感觉到如梦、如幻般的美妙。

薄纱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的挡住了我的视线使人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覺,让我沉醉在如诗如画之中......

淡云还挡住了渐行渐近的“歪头石”看上去披了白纱的歪头石像是一位穿着的待嫁新娘,心想“歪头石”洳果起名再好听一些那就更有诗意了……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1)
两分钟后,在我走近歪头石时淡雾飘走了歪头石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小道下方的一个羊群也清晰可见

后来,我在网上查到一篇驴友写的攻略对附近的地形、地名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他走的线路要比峩们走的长的多不但行走了十字岭,还走了双窑小道上的很多“驴道”

在攻略中,此处的歪头石名叫招风窑下面是引用了攻略中的┅段文字,请朋友们了解一下我们没能走到的路:

招风窑俗称歪头石,从北雄关向南走大约600米即是此处是双窑小道与双岭大道的分岔ロ,从这里往左边拐上山背面的放羊小道通过一道挡羊的小门,即进入双窑小道

双窑小道的最后是与风门、蚂蚁梯上段的梯路相交汇。在交汇前可以看到西风门和那里的一个很特别的窟窿口

双窑小道与蚂蚁梯交汇后,沿梯路向上拨高一段翻过风门垭口,向下行约6米咗右绕过一个有突凸的大石头,就到了可通往十字岭顶的小路上

驴友的攻略不但图文并茂,还在卫星地图上标明了线路的实际走向嫃是太详细了。

下面让我们回到我的“双岭穿越”(驴友图片)

我们没有行走招风窑左下方的“双窑小道”,去探奇风门和蚂蚁梯而昰走了招风窑右面直通十字岭的小道(原来这里称为“大路”)。
在招风窑附近有一大群羊一位村姑站在路边,拿着一只把长约1.5米的铲孓看护着自己的羊群

如果哪只羊跑的远了,她就将石块放在铲子上用力朝着远处的羊将石块甩出,石块准确的落在羊的外首跑远的羴就自己归队了……看着真神奇……

我经过路旁的村姑身边时原本没想说话(不喜欢和陌生的女人讲话),没有想到她主动的搭讪我她問我一个人去十字岭啊,我告诉她我的队友在后面……
我也客气的问了她一句放了多少只羊她的回答又是我没有想到的:“多少只…好哆只…”。

我心里有些诧异她怎么这样回答我呢?又不是我非要和你讲话是你主动搭讪我的,我也是出于礼貌回问了一句什么叫“恏多只”啊?我疑惑的望了她一眼无奈自己眼睛有些散光,既看不清她的容貌更看不清她的表情……

继续前行,路东面是一个垭口┅旁的石笋很漂亮,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神人耸立在仙山之上,悄悄地窥探人间

路的西边是通往深谷的缓坡,远处的谷壁在雾中只剩丅一个轮廓让人感到一种博大的静美。

近处的缓坡上青草很是茂盛这真是一个牧羊的好地方。

远山近处都是绿油油的到处都是五颜陸色的小花,到处都是绿色的小草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闻起来舒服极了。

行走中我回望了一眼立在路邊牧羊的村姑离我越来越远,而我的队友老邱慢慢的跟了上来

我不紧不慢的行走着,远处的大山悄无声息又朦朦胧胧的耸立在那淡淡的雲雾里

细看远山,就像它自己会蒸发的一样山上漂浮着层层云雾,在空中随风飘荡……

两分钟一后又一块浓云飘了过来,掠过了我嘚身边

我沿路走过一个大大的活弯,从新的角度看到前面的十字岭不只是蜿蜒的山峰它的下面更是陡峭的悬崖。

眼前的小路是非常平緩的前方忽隐忽现的十字岭看上去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伟岸,这是因为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海拔已经很高了

经过了前面十余公里的陆续爬升,特别是经过了龙水梯和鸡冠梯的垂直拔高现在的高度已经接近了1700米,这个高度在南太行山中算是最高的了(南太行的山峰高度一般在1400到1600米之间)
两、三分钟以后,我接近了前面的一个山口身上也同时感到这里的空气更加的潮湿。

南太行的最高峰距我越来越近了一种激动的心情再次涌上心头,心中的感慨无法用言语表达
但激动归激动,眼前山顶与天空如此接近的十字岭仍然不肯扯下它神秘嘚面纱……

无奈的回望了一眼,更是混混沌沌、雾霭漫漫

见路旁紫色的小花非常漂亮,用微焦拍了一张调整一下不爽的心情。
看了一丅有些虚再拍了一张取景又失败了。

山口处光线很暗水汽也很大,感觉上潮潮的、静静的很是有些神秘可我的傻瓜卡片机一点也不解风情,愣是拍出了这样的效果真是没有办法。

过了山口雾气浓了很多,那雾似有形而又无形朦朦胧胧的飘渺于山与树梢之间。

稍遠处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挡住了我的视线,将十字岭完全的藏匿起来……

在浓霧中潜行了一阵在看到前方的一道垭口时,竟意外的看到小呆呆坐在路旁的小树丛下

因我边走边拍照行进的速度较慢,若按时间计算先我而行且速度较快的呆呆现在应该已到达十字岭了,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他
我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他没有沿路而行而是跑到丅面看风景去了,刚刚才从下面的树丛里钻过来

我站在路旁的草坡上向下俯视,虽说雾气阻碍了那浓浓的苍翠但我相信呆呆劳有所获,他不但一饱眼福也看到了与我们不一样的风景。

我俩聊着来到了前面的垭口这里又是一个岔道。通往右上方的石阶是前往十字岭的如从垭口处外出就是通往九峰山的路,此路途中经过“石林夹道”和蚂蚁梯据说“石林夹道”非常的漂亮,而蚂蚁梯的险度几乎和鸡冠梯起名

站在垭口处向下瞭望,只能看到一派的白雾茫茫此处地势也非常的险要,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虽与不远处的北雄关呮有区区三四公里,但给人的感觉却有着天壤之别山口阴风阵阵,两旁怪石成林少了一些北雄关的雄壮,多了一份说不出的诡异

在屾口旁找了块大石头坐下来,休息中我也趁机享受了一棵香烟然后走右上方的路前往十字岭。

从山口窜出的一阵凉爽空气吹淡了近处嘚雾气,我沿着怪石砌成的石阶一路上行小道旁被雾水打湿的灌木显得绿茵茵的,还有凝结的小水珠不断的滴下……

这里的景致美丽而富有情调简直就是多姿多彩的幻想的世界。小道上方裸露的两块怪石看上去像是两位在此对弈的仙人,而脚下的石阶全是用可以制作屾石盆景的好料砌成的真是太美了,感觉走在上面太奢侈……
两只眼睛也不够用了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感到纳闷,怎么看美女看不清看美景看石头怎么这样清晰呀?

呆呆也被眼前的美景感染着不断的拿着自己的手机一通的乱拍……

我站在缓坡上,再一次向后回望后媔的老邱和无风也大踏步的赶了上来。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2)

再往上行云雾也随着往上走漫步山道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又向下望了一眼无风已经上来了,而老邱却迷失在途中的美景之中……

小路进入了一条石沟後地势变得崎岖不平但路旁甚是好看,这里堆着许多因雨水侵蚀和长期风化形成的“观赏石”

爬上一处小山包,上面有两座古塔一样嘚怪石堆从岩石的纹理上看,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岩溶地貌

从“古塔”处左拐,沿一坡道上行我注意到这里原来也是一处“石林夹道”,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这里的石林已经慢慢地被“岩溶”了。

(这张图片是刚才经过的垭口下面驴友走过的“石林夹道”。)

走过小尛的“石林夹道”眼前是一片很大的开阔地,我忽然的意识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要登上十字岭了。只是感觉到十字岭登的太容易了反而没有了登顶的惊喜。

小道的附近布满千姿百态的石石林

但这里的“石林”太矮了,有些像王莽岭上的“奇石苑”

这时,我忽然想起了攻略上对十字岭是这样介绍的:
十字岭最高海拔一千七百余米号称南太行最高峰,素有太行小峨眉之称

十字岭的四周为一落千丈的悬崖峭壁,山顶是大片的开阔地附近布满千姿百态的石石林,风景非常漂亮但岭上却风光很一般,整个山顶光秃秃的只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小庙和一个孤零零的小石碑立在那儿,有点象一个大草原

我们不间断的连续拔高已经一天了,现在走了一段相对平缓的路僦把以前经过的事情冲淡了,眼前的登顶是简单了一些不久前看到的十字岭可是这样的景象啊!

心态调整好了,心情自然就不一样了眼前的大草原也变得可爱了……又发现雾气越来越大了……

这里的“雾”若站在远处看实际上就是云了,而且是一种水汽很大的积雨云咜湿湿的、浓浓的,沿着山坡从山下不断的快速涌来……刚才还可以看到的远方景致一瞬间就淹没在一片混沌之中。

当云涌到我的面前時我就用手不停的扇动,云雾飘来飘去的像是仙女在跳舞一阵微风吹过,霎时它又成了诡秘的魔术师时隐时现、时近时远,转眼间叒消失在我的眼前……

17:12分我来到了十字岭的最高处从客栈到这里我们用了整整50分钟。一座孤零零小庙面南而立在云雾之中这就是传说Φ建于明朝的老君庙。

老君庙东面的不远处就是那座“孤零零的小石碑”。因为这里没有经过开发简易的石碑应该是山民们设立的,紅色油漆书写的“十字岭”虽说看上去有些寒酸但这是唯一带有十字岭文字的碑文,也承载着众多驴友辉煌的足迹

一阵强风吹散了云霧,近处的景致变得清晰了许多我抓紧时间,让呆呆给我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纪念

沿着峰顶走向小庙,一旁的坡地上绿草如茵不知名的小野花点缀其间,展示着云雾之中的美丽
稍远处一杆彩旗被风吹得“啪啪”直响,向我们讲述着云雾之中的十字岭上风力竟还昰如此的强劲。

目光所及的更远处本应该是云天空阔、群山悉收眼底、让人豪气顿生的地方,但此时却“云山雾罩”我们只能望云兴歎了。

没有窗户的小庙通体都是用石头建成的在风中比刚才清晰了一些,我知道里面供奉着老君但因为周围光线较暗,靠近后仍看不清庙内的布局(不敢对着庙内开闪光灯拍照)

庙内空间很小,我不能挤占神灵的空间站在庙外虔诚的双手合十拜过……

山顶之上光秃禿的,我仔细观察后发现这是一个两头稍高的地势(很像元宝)

小庙的西面曾是欣赏日落的好地方,据说向下可以看到回龙的老爷顶姠北可以看到十余公里外的王莽岭……我准备走过去一观仙境,却被一团稠密的浓云压了回来……

浓浓的云雾把空气浸润得湿润而清凉兩个相交数十年的老伙计,相互搀扶着坐在云雾之中享受着大山之巅的快意,享受着不远千里而来跋山涉水后的酣畅。

我被眼前的这┅幕感染着拿着相机不停的给他们拍着照片,不一会儿云雾把我们团团裹住,刹那间弥漫整个山顶
在我的镜头中,两位老同学并肩洏立在浓浓的云雾中一位神采奕奕,一位玉树临风
数十年的光阴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同的印痕,但共同的爱好让他们一直走在一起......

看著您的游记非常感动我想假期去走走。

国庆节走这条线是个不错的选择景美人少,但要注意出行安全爬鸡冠梯时一定要结伴而行。感慨过后也请老驴们给我留影一张,然后告别老君在浓浓的云雾之中摸索着原路撤下十字岭。

十字岭上因为地势的原因顶峰的气候變化非常快,周围的景色亦是如此

有时晴朗的天空下,飘过一块云彩就是一阵小雨有时乌云锁峰中云彩会撕开一道裂口,从裂口窥探屾下下面竟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的景象……

原计划在此露营的呆呆,不愿意一个人留在这风云变幻、浓雾弥漫的山巅看我们要走,吔背着行装跟了下来
而他的身后一阵清风扫过,天空竟有了一丝放晴的意思……

下山的途中景色依然是那样的美丽,虽说没有了山顶の上的浓云但那雾还没有散尽。
山峦迭翠莽莽苍苍,云雾好像给它们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真是太养眼了,看得我飘飘然的

常说无屾不飞云,无云不绕山这次,我们虽没有见到“一览众山小”的壮观但却欣赏到了十字岭的风起云涌、壮丽多变,让我感叹于这大自嘫的有心

走过那“两座古塔一样的怪石堆”,我偶然的看了一下天空从山巅上扑下的乌云,在肆无忌惮的咀嚼着云淡风轻的蓝天并苴很快的形成了合围之势……

近日中央一套关于新乡南太行的广告很给力,让人蠢蠢欲动啊

广告做的再好,也不如亲身体验一下不过媄的地方很多,不一定要走鸡冠梯去下面的景区玩吧。下山的速度相比上山时快了许多转眼之间我就过了那个垭口。

疾步行走了一段再抬头仰望天空,乌云前进的速度忽快忽慢的好像在积蓄更大的力量……

因为是原路返回,重复的景致中我不再拍照甩开我那一迈┅步两米有余的“量天尺”,在双杖的助力下以每小时六七公里的速度向前飘行

远远的望见“歪头石”处,那个给我说过“多少只…好哆只…”村姑还在那里照看着自己的羊群而在北雄关的羊圈附近见到的那个牧羊人也去到了那里。

我心里很纳闷他们两人各自都有自巳的羊群,并且不在同一地点放牧现在这个小伙子跑到这里干什么?难道他们是一家人……

待我走近时发现牧羊的村姑一声不响的坐茬路旁的不远处,而小伙子走到了羊群之中在审视着每一只羊

虽说我无法看清村姑的面容(距离近些就可以看到,但那样有些失礼)泹我能感到村姑有些不高兴,这样的场景里面肯定有故事……
楼主每次更新的太少啦,........不过瘾!嘿嘿

不辛苦!可每次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寫的游记连个加亮也不给,感觉很郁闷啊!夜光之星 发表于 14:02
那个地方有惊无险但非常上镜,是驴友们拍照的好地方

小路的另一边就昰那一片漂亮的石笋,在远处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妩媚动人(请注意天空颜色的对比)

我干脆停下来,坐在石笋旁边的一块石頭上拿着相机等待着故事的发生…… 第十二集完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3)
两三分钟以后,从十字岭方向飘来了铺天盖地的乌云刚才还佷是明亮的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

路边的石笋依旧在那里挺立着只是远处的蓝天白云霎时变成了混混沌沌的一片…….

“嘛…嘛…”的羊叫声将我的注意力从右面的风景转向了左面的羊群。小伙子在羊群中抓住了一只小羊用手提着走了出来。

小羊“嘛…嘛…”的求救声更加急切了听起来有些凄惨,受惊的羊群有些骚动但都呈爱莫能助的样子。

小伙子将小羊提到路边当着村姑的面“验明正身”。

原来昰小伙子的小羊跑到了村姑的羊群中小伙子是过来找羊的,现在找到了村姑也无话可说。

小伙子背着小羊沿着小路返回北雄关这时峩想起了村姑的“多少只…好多只…”,看来她是知道这只小羊的来历

我们走的很快,但小伙子走的更快因为他要抓紧赶回去照看自巳的羊群,我们的距离在慢慢的拉开……

几分钟后我回望了一眼“歪头石”方向村姑已经集中了羊群,沿路赶着回“家”了

18:07分,我們回到北雄关附近我计算了一下时间,我们的回程较前去十字岭时少用了十分钟
从这里望去,关隘显得更加险峻

同时我也注意到,從十字岭方向过来的乌云一直跟着我们走到了这里但停止在沟壑旁不再前行。

我抬头仰望天空停滞的乌云乌云之中竟露出了一个奇怪嘚“天眼”,天眼周围的云层不断的翻腾着可就是掩盖不住那“天眼”中的湛蓝......

有些迷信的我不知道这样的天象究竟预示什么?继续前荇来到沟旁站在这里平视,丝毫感觉不到正上方“天眼”的存在

回到客栈,我拿着洗漱用品在客房下面的水管处简单的洗了一个凉水澡然后回到房间准备铺床。

前面介绍过了我们住宿的房间床位很多,好在今天只有我们四人入住床位可以随便挑啦!

同时,感到我們四人待在房间里人就不算少了要是住满人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子。据客栈老板说有一次晚上下雨,这间房子还同时住过三十多人呢!

今天因为人少上铺就不考虑了,我请两位年纪大的驴友住在里面过道的两边(房间里最好的位置)以示对老驴的尊重。我准备和槑呆住在中间的第二排靠近门口的铺位就只放我们的行装啦,谁知呆呆想在外面搭帐篷今天房间内就住我们三人了。

感觉床铺下面的鋪底有些薄我就给自己加铺了两床棉被,反正一旁棉被多得很加铺棉被后试睡了一下舒服极了。

铺完床铺我征求了队友的意见后给店家报了今天晚上的饭菜,然后无聊的在外面溜达……看见店家养的几只小家狗非常可爱小家狗只有一两个月大,呆呆的萌极了

客栈嘚两个伙计在忙着抓鸡,但散养的土鸡不比圈养的那么温顺老实想抓住它实属不易,伙计们拿着杆子和绳网在山坡上跑来跑去的抓鸡嘚场面很是壮观。
转眼到了傍晚的七时已经下山的太阳收起了余晖,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

这时,我忽然想到了攻略中提到的那个牧羊囚不知道那个漂亮的女驴友最后是否真的留了下来。同时也想了解一下牧羊人晚间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看看晚饭还没有做好我要利用晚饭前的这一段时间,在蒙蒙的夜色中去探望那个牧羊人

19:18分,在昏暗的暮色中我一个人前往羊圈只是我的卡片机太不给力了,光線暗时它就会自动延长曝光时间,拍出的效果一点也没有暮色降临的感觉……

这个带窗户的石屋是这里位置和布局最好的走近一看里媔空荡荡的,看样子没有住人

沿着石阶继续上行,前面不远处还有一个石屋昏暗的光线下也可以看出石墙上面的岩壁被炊烟熏的黑黑嘚,说明了这里是有人居住的我心中一喜,快步走上石阶准备进屋与牧羊人促膝长谈,心里还想着要是带瓶酒来就对了

来到近前才發现,这里被“铁将军”看守着看样子牧羊人和羊群还没有回来。

小屋的旁边就是羊圈走近了才看到石壁的下面是天然的山洞,想必昰羊儿晚上要住宿在山洞内

想走近山洞看一眼,无奈被浓烈的羊骚味熏的无法靠近

而且我发现,羊圈的铁栅栏上有一根粗粗的电缆线是否有电不得而知,心想还是不靠近为妙

见栅栏的外面还有一个较大一些的山洞,忍着刺鼻的气息进去看了一眼发现这里是一个更夶的羊圈。

这个山洞很深湿湿的地面上布满了层层的羊蹄印,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发现洞内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支洞并且有些支洞内是有水的……
这里真是一个充作羊圈的绝佳之地。

好处多了去了起码在驴途中寂寞的时候,会想起“一二三四...二②三四...”那优美的旋律......

走出羊圈天色更暗了,我沿着石阶路慢慢下行带着没有见到牧羊人的遗憾走在返回客栈的路上……

大山里的傍晚静的出奇,虽说地面上还留着白天的一丝余热但清爽的风中已略带凉意。这里什么声音也听不到连鸟儿都归巢了……
一个人悄无声息的走在暮色越来越重的山道上,感觉周围布满了诡异的气氛

遥望了一眼十字岭方向,远处的山峦仍被浓云覆盖着云层沿着山势呈现絀大山的摸样,蒙蒙是夜幕中让我以为那就是远山经过仔细辨认我才发现,原来我像是看到了海市蜃楼这样的云层形态在我们平原是佷少见到的。

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远处的云雾就是不肯跨过眼前的北雄关,是风向的原因还是地势的造就?还是其它冥冥之中的未知……

我回头望了一眼耸立到天际的“哼哈二将”可惜大山默默无语,面对我这肉眼凡胎不告诉那世人皆未知的神秘。

“嘛…嘛…”嘚羊叫声从远方传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也将我从对大山的迷惑中拉回了现实
放眼望去,昏暗的暮色中牧羊人带着自己“酒足饭饱”的羊群,从远处的山坡上慢慢返回……

现在已是19:30分了我也感觉有些饿了......

经过了这一圈的折腾,走访牧羊人的冲动在慢慢的淡去看着慢慢蠕动的羊群和越来越暗的暮色,我决定不再等候牧羊人沿着脚下的小路返回客栈。

眼前的北雄关阻挡了这里的风势但我也感觉到氣温在明显的下降。

待走到关口的风中感觉更像突换了季节。

冷风习习之下、饥肠辘辘之中我心里渴望着那温暖客栈中的晚餐、大山の中惬意的小酌。
我用双手抱着双臂以很快的速度走向客栈,山里的温度变化真是太快了!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4)

回到客栈我做的苐一件事情就是拿出抓绒衣穿在身上,这下可把三位驴友羡慕坏了他们虽说也备着长袖的冲锋衣,但保暖度和舒适度和抓绒就没得比了

呆呆坚持不住房间,我和两位老驴虽劝说过但个人爱好不同我们不便强求,就由他在门外支起了帐篷后来因为嫌地面不平,最后找箌了前面沟里的那处小屋旁(第十集中提到过)帐篷扎好后就马上回来了。
不一会李静也过来说饭菜做好了

因为客栈的条件有限,平時人多时驴友们都是在外面吃饭今天因为只有我们四个,加上外面的冷风刮的呼呼叫我们就决定在室内就餐。李静让伙计们搬来了桌凳放在靠近门口的稍宽处,稍后饭菜就上齐了

麻辣豆腐:这道菜本是一道川菜,多放了一些老邱和无风喜欢的辣椒虽说做出的味道連我都不敢恭维,两个重庆老驴还是吃的津津有味
不管到了那里(尤其是距常住地很远的地方),一定要吃当地的豆腐据说这样可以克服“水土不服”。

清炒笋瓜:有些地方叫“西葫芦”三位驴友都说没有吃过,来上一份尝尝鲜

土鸡蛋炒山韭菜:这是山里的特色菜,土鸡蛋营养丰富山韭菜鲜香味美,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是男人的最爱。

只是今天这道菜做的不地道鸡蛋使用的是普通鸡蛋,韭菜亦是山下的一般韭菜要说荒山野岭中能吃到这些就不错了,唉!不能不知足啊凑合着吃吧!
炖土鸡:这是今晚的“压轴菜”,要价120え(一般的山里农家要80元)最后优惠到100元。

土鸡清炖营养最为丰富味道更为鲜美一些,但因为一般的农家所备的佐料都不是太齐所鉯他们喜欢先红烧一下,然可加水炖熟
我们进山以后,一贯是入乡随俗的农家做菜使用什么方法是他们的传统习惯,指导的多了就不倫不类了

炖土鸡的味道做的还可以,只是土鸡的个子太小了我们每人盛了半碗,心想也只能以喝汤为主了

因为老邱和呆呆不喝酒,這样的场面肯定是喝不好的无风喝了一瓶啤酒,我把昨晚剩下的二两二锅头喝完了

这时候我想起了我的老队友,要是昂竹他们几个一起来今天的客栈里就热闹了。我们那几个老队友平时在一起喝酒时那才是叫一个痛快,每个人都不留量(但也不超量)最终能达到飄飘欲仙、畅快淋漓的结果。
但想想今天也不能要求太高我们四个能一起搭帮相互照应就是缘分,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喝酒的时间短緊接着就上了馒头和小米粥,我们狼吞虎咽的吃了一个“肚儿圆”结果吃完饭后发现土鸡只吃了一半,可肚子再也装不下了……
我们吃唍饭伙计过来收拾干净后就收工了。
现在已是晚上九时多了两个老驴上床休息了,我带着强光手电与带着头灯的呆呆在夜风中观夜景……

呆呆的头灯非常明亮十多米内照的明晃晃的,可当我打开手电时他就嘘嘘不止了因为强光手电不但可以散光照路,还可以聚光照遠二百多米长的强光柱在黑夜里如同一把利剑,远处的山包、草坡清晰可见可把呆呆羡慕坏了。

客栈的房屋外面有一盏节能灯收工後的两位伙计在灯光下捉到一只奇怪的蝴蝶,身体演变得像树叶一样

我告诉伙计,蝴蝶这种昆虫是很有灵性的它的幼虫是吃山间雨露長大,变成虫蛹后又长时间吸收日月天地之精华而化蝶以后只有数天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它要释放数年间积聚的能量,完成自己傳宗接代的使命所以这样的灵虫是不要轻易伤害的。

两个伙计急忙解释他们也非常注意保护山里的生态环境抓住蝴蝶只是为了看个稀罕,马上就会放掉的

送走了呆呆,我回到了温暖的房间拿出手机向爱人报了一下平安,简单的回报了一天来的所见所闻然后上床睡覺,又是一夜好梦

也许是昨天太累了,也许是一夜的梦境太美了不愿意醒来一向喜欢早起的我,在高高的太行山之巅竟然错过了欣赏呔行日出的最佳时机一直到第二天早上5:20分左右,我才被刺眼的亮光惊醒通过没有窗帘的玻璃窗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景潒

远处峡谷对面的谷壁上,被初升的朝阳耀出了一道亮丽的红线红彤彤的非常漂亮也异常的壮观。
我来不及穿外衣就以最快的速度拿出相机冲出房间,可惜那样的美景在瞬间消弱了许多

喜欢摄影的色友们都知道,光线的变化对作品的效果太重要了而很多的机会都昰瞬间即逝的,在我第二次按下快门时那条“点睛”式的红线几乎看不到了。

清冷的晨曦中我快速的走到沟边,向着日出的方向望去那即将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一阵寒战过后,我才从美景之中清醒过来赶忙返回房间穿上了厚衣服。
当我喊醒两位老驴第二次再来到沟边的关隘时,金灿灿的朝晖渐渐照亮了天际
下面的两张照片,是两分钟內的光影变化

这时的太阳虽说还没有脱开云层的束缚,但很短的时间内天色在明显的变亮。

我偶尔的一次回眸发现身后的“石门”漸渐被云霞染成一片绯红。

赶忙回过头来已是金波满天,太阳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须臾,太阳的光线以每秒30万公裏的速度杀到!

霎时间大地上万物都像是烫了金似的,在原来各种颜色的表层浓浓地染上了一抹橙黄,并且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辉

夶自然中的日出真是太奇妙了,从今天早上我拍第一张照片的“霞光初照”开始到现在整个世界的“金光普照”,只是经过了短短的七汾钟

离开被喷薄而出的太阳映射得金光耀眼的垭口,我沿着小路走向身后的关隘高低不平的路面在平射的阳光下有明有暗,光影斑斓

继续背光而行,自己的身影在山道变得长长的脊背在阳光的照射下暖融融的舒服极了。
走过石门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也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的壮观、美丽。

人说太阳的光线是有重量的阳光照射在大地上之后,会把一定空间里的阴霾压向地面嘫后蒸发其水分后尘埃自然落地。这种现象我们平时在都市里很难体会的到今天我在太行之巅真实的感受到了太阳的力量。

好像很多的ㄖ子没有见到这样的蓝天白云了我兴奋的拿着相机站在山口旁,仔细的观察着蓝天之下白云的细微变化

成片的白云,在未知力量的影響下在慢慢的分解横条状的云块先是出现了很多竖丝,看上去像是被风吹散的样子然后这些细丝又团成小团,化作了满天的细鳞片

確实不错的一条线路,更适合走重装谢谢来自天府之国的朋友关注!太神奇了,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回首东方,眼前的景致進一步印证了光线的力量

初升的太阳,终于“烧化”了身边薄云缠绕的束缚发出的金光瞬间变成了耀眼的白光。
我的镜头下意识的避開了正在发出强光的太阳(为了保护相机)却把强光的力量拍了个正着。

强光掠过我的头顶撞击在峡谷对岸的绝壁之上,将整个峡谷照的通亮

拉近一张,这次我看清楚了眼前的峡谷正是我四年前在老爷顶下看到的“形似巨盆,气势空冥”的回龙大峡谷

记得我在《┅个人的穿越之旅》中是这样描写回龙大峡谷的:一座座红岩绝壁凝固在广袤的时空之中,跌荡回旋……
凝视这样的山峦会让人产生一種空灵的感觉,疑似进入了另一段时空

回龙大峡谷是一个口小肚大的峡谷,形状很像一个G字中间的横笔就是著名的老爷顶。(请参照峩的《一个人的穿越之旅》第二集老爷顶一旁的高山就是十字岭)

从上面的照片也可以看到,我的DMC-LX7光学变焦镜头还是不错的…嘻嘻……洅来一张现在的蓝天白云是不是越来越漂亮了!

5:49分,两位穿戴整齐、拿着“长枪短跑”的老驴才出现在北雄关下诸不知面对瞬间即逝嘚日出美景,他们早已是姗姗来迟了

我让他们看了我二十分钟前拍的照片,可把老驴们眼馋坏了他们后悔的都想打自己了……
无奈的咾邱拿着相机找美景去了,无风一个人坐在沟边面对着光线已经变化了的峡谷发呆……

其实朝阳初照的景色也很美,只是较刚才色彩单調了一些但现在的光线也是蛮不错的。

近处的山体在晨阳中显得无比的清新有光有影的图案才是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5)
蓝天的颜色还在加深漂浮的“细鳞片”因为不够完美还在慢慢的演变之中……

远离数千米之遥的十字岭,在蓝天作底白云作衬嘚景色里让我们领教了“岭”的风采。它在强光下显得近了许多上面的小庙也隐约可见。

我站在背阴处仰望天空就能感到太阳的威仂,也能感觉到太阳在不断的加大着自己的能量释放看样子今天一定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强烈的阳光也使天上的“细鳞片”变幻到了極致。

远处的回龙大峡谷全部暴露在阳光之下陡峭的石壁反射着白晃晃的亮光,让人想到了强烈的烧灼感这使我想到,今天我们可能偠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远行了

返回客栈洗漱完毕,让老板给我们准备了早饭

除此之外我还让老板煮了八个土鸡蛋(每人两枚),只有乒乓球大小的土鸡蛋要两元钱一个虽说是贵了些,但这样的鸡蛋营养价值是很高的每人两枚就足够一顿饭的营养了,况且煮鸡蛋是无法摻假的(无法用普通鸡蛋代替)

吃过早饭,我给老板结了帐但随即就被同伴们给A了,连昨天中午的面条钱都给A了太客气了,有些不習惯

我们今天的第一目的地是王莽岭,虽说直线距离只有十公里但实际的路程要远的多(走过山道的朋友都知道),到了王莽岭以后外地的队友们要进景区游览,我则准备视时间和心情再决定下一目的地

我在收拾行装的时候,考虑到了今天天气炎热的原因所以就准备带足充分的饮用水,虽说攻略上显示途中有泉可以补水但途中的水质往往得不到保证,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饮用
我让李静拿了┅瓶绿茶,然后将水杯里的凉开水装满了一个矿泉水瓶又给自己泡了一杯“金骏眉”。

在今天这样阳光很硬的天气里驴行趁早晨凉快時赶路可以避开中午的炎热(可以有选择的利用时间,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可以找合适的地方休息)这也是我的一贯的做法,可今天老驢们嫌路上露水太重不愿意趁早出行,我考虑到搭帮之间的相互配合就迁就了他们的意见。

我们收拾停当后又磨蹭了好一会接近八時才踏上了漫长的穿越之路。

通往王莽岭的山路是从客栈的后面开始的是很窄的羊肠小道,有些较小的起伏但大多路段都很平坦。

小蕗在二崭之上的半山腰依着山势盘旋而行,让我想到了一首经典老歌《乡间小路》......

心里哼着歌曲的同时不住的观望两侧的风景,只是這样的景观是在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走着“S”形慢慢的就感觉不到新意了。

在绕着山梁走了半个多小时的“S”形后路边出现叻一道深峡,着眼望去秀美景色尽收在眼底我看到的竟是峡谷之中的胜地、已游览过两次的锡崖沟村。

在半山腰走山道不比我们在平原仩走路转来转去的就是不出路,上面的照片是8:33分拍的下面的两张是在我不停的走动中分别于8:48分和8:53分拍摄的。

五分钟的路程眼前的景致变化不大,只是在这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到峡谷中的“谷中谷”了

“谷中谷”地质学上称其为“障谷”。在此摘录一段我在《穿越南太荇》第一部《一个人的穿越之旅》第三集中的一段注解:

“锡崖沟本身是一个大峡谷周围山峰的高度都在600米以上,宽度只有300-500米但是,峽谷的中间地带又有一条窄处仅十几米,深达百米以上的又窄又深的红石深涧地质学上称其为“障谷”,并把这种峡谷中又套障谷的現象称为‘谷中谷’”

看完谷中谷我们继续前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行走一个小时了虽说沿途的景色很美,但我知道脚下的小道还佷漫长今天的驴行是对每个人体力和意志的一个考验!

小道拐上了一个小山包,路旁还有一处天然(加了一些人工修饰)的观景小平台远处是山色空蒙的大峡谷,这里本是一个观景的好去处
无奈此处有些炎热,火辣辣的太阳斜挂在天空照得人游兴大减。

这是我今天苐一次感觉到热的难受烈日当空的道路两旁有些干燥,小草也热得弯下腰低着头……
在这里还看到了久违的小蚂蚱,在有些干黄的草叢中跳来挑去

让我是没有想到的是,上午九时多的阳光火烫的就像加了辣椒水一样,烤到身上火辣辣的青草和小灌木铺满的山坡上竟然没有一块荫凉地。

因为天气燥热时人容易着急上火即便是眼前美景如画,但也是看什么都不顺眼我知道自己的心情出问题了。

赶忙静下心来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做自我调整……三五分钟后,美好的心情终于又回来了

这是五分钟后眼前的同一景象。雄壮巍峨的山峰在初夏的骄阳照耀下更显得峻峭、壮观!

调整好心态的我将遮阳帽(棒球帽)的帽檐调整到的方向,护住暴露在外的脖颈戴上护目效果很好的暴龙太阳镜,甩开步伐朝着远处的一个山嘴走去......

9:25分我走过了山嘴,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很美的画面

这里的山势很奇特,鈈远处的山体像是被一把锋利的剪刀剪开了一样剪口处最为低洼,而两边的山势从低洼处又折向了高处看上去极像一对鸟儿的翅膀,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的面前

这里还是一个重要的岔道口,沿东面(右面)的小道前行就是通往王莽岭的路。我们先要从高处下行然後沿着右面的小道前往王莽岭方向。

我的队友们行进的很快在我站在这里发呆的两分钟里,他们已经走了很远

左面的“翅膀”是一座孤峰,名叫小梯山

而右面的“翅膀”则是和我们行走的大山连在一起。

我沿着右面的小路下行看到另队的两位驴友在岔口处的牧羊人石屋旁收拾帐篷,看样子昨天晚上在此露营了

攻略记载这里还有水源,是不错的露营地从此下山可直达锡崖沟(有说下山之路就是蚂蟻梯的下段,我没有考证)

抬头遥望,王莽岭下面的巨大山体如一道天堑隔开了河南山西两省。
远远望去这些山岭拔地而起,四面皆是城墙般的绝壁连猿猴也难以攀援。(用镜头拉近的照片)

低头看看山体裂缝处或断崖转折处却有放羊人或采药人走出的曲折小路。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当地人走这些小路的越来越少,然而它们却成了户外爱好者的最爱

驴友们走遍王莽岭十字岭周边的小路,總结出了“双岭十三梯”即十三道上王莽岭或十字岭的小路。

这些梯有的是人工的石阶,有的是天然岩壁它们在山体间迂回蜿蜒,紦人送上看似高不可攀的山顶昨天我们走过的鸡冠梯和眼前的小梯山,即是十三梯中的两道

沿着小路前行,一旁是山涧一旁是山峰遠处是形如峭壁的山岭,满山的苍翠展现着大山的自然之美
这时我发现,自己只顾观景了与队友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路旁的不远处是┅片石林(石笋),一根一根的耸立在苍翠的灌木丛中......

走近细看一根根的石笋好似一群积聚在一起的当地土著,带着呆萌的神色好奇嘚观望着我一个人在大山中独行。

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自从客栈出发到现在,沿途之中几乎没有绿荫而这里的一旁是高耸的山峰,山峰的巨大阴影不但罩住了整个小路还罩住了近处茂盛的灌木丛,加上此处是一个山口一阵细细的凉风吹来,把走得有些燥热的我简直爽翻!

我在石林的旁边停了下来在阴凉之中卸下行装,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同时拿出一枚土鸡蛋吃了,以便补充一下体力……
眼前嘚山涧矗立着型特奇异的石壁,山缝中侧柏倒挂崖壁上异峰竞秀……近处怪石嶙峋,腾缠蔓绕……

微微山风之中、舒心惬意之下一邊喝着甘醇的绿茶,一边欣赏着奇特的美景真是爽呆了!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6)
五六分钟以后,背起行装继续前行途中走过一个石塊垒成的石门。

然后小道就傍上了一旁的山壁挂在了漂亮的山腰间。

沿路爬上一个布满岩溶怪石的小坡小路就脱开了一旁带来清凉山陰的山峰,我的视野也开阔了许多

近处是满目绿绿葱葱的植被,远处是一道道蜿蜒的山岭在美丽的风景面前,我总是目不暇接、眼不夠用我走走停停的拍着照片,任凭前方早已不见了队友的身影

此处的天色非常的蓝,几乎看不到一块云彩目光所及之处的王莽岭,靜静的仰卧在群山之上……

近看满目的苍翠之中人工修建了层层的梯田,如果到了秋天这里将是一片金光灿烂的丰收的景象。

行走在巍巍太行的山腰上看到的是亿万年的岩石默默呈现给你的那份沧桑,也看到了“人定胜天”的奇迹

大峡谷的对过,就是愚公一样的锡崖沟人历时三十年峥嵘岁月、历经两代人的艰苦努力打通的挂壁公路

我用镜头拉近了一些,欣赏着这罕见的人间奇迹感叹着人与大自嘫抗争的英雄壮歌。

又拉近了一些镜头中出现的是挂壁公路上方的壁立千仞与公路下方的峭壁悬崖……

这用钢钎、铁锤凿出的7.5公里长的苼命线,凝结了前人的汗水与牺牲也带来了今天锡崖沟人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锡崖沟大峡谷简介(摘自网络)

锡崖沟本身就是一个大峡穀周围山峰的高度都在600米以上,峡谷只有300-500米宽锡崖沟的17个自然村,200多户人家就坐落在这个大峡谷的沟沟叉叉里。

这个大峡谷把锡崖溝变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峡内山青水秀,奇峰叠起阡陌纵横,草茂花果飘香,炊烟袅娜民风淳朴,峡谷中的世外桃源景象已经让世人叹为观止

峡谷的中间地带,又有一条宽仅十几米深达百米以上的又窄又深的红石深涧,而且形成了一个瀑布群地质學上称其为“障谷”。这条障谷两壁红色岩石。肌理横竖清晰沟壁垂直内斜。地质学上把这种峡谷中又套障谷的现象称为“谷中谷”

从障谷的底部到峡谷的山峰顶部,有800米之差露出四个不同地质年代形成的地质遗迹。从下往上看第一层是25亿年前由岩浆喷发流动形荿的片麻岩,第二层是18亿年前由海洋演变而来的硅化角砾岩带第三层是6亿年前由海底软泥形成的寒武系镘头页岩,第四层是73万年至240万年間由山洪冲积形成的

这种地质学上的“四世同堂”,使人们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观看地壳运动的实物资料,增长地质科普知识

看箌了锡崖沟的挂壁公路,自然就想到了著名的“蚂蚁梯”因为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在挂壁公路修通以前锡崖沟人都是从危险的蚂蚁梯絀入的。

现在网上有从小梯山到锡崖沟走的就是蚂蚁梯的说法但我不知道“蚂蚁梯”究竟在小梯山的什么位置,就拿着望远镜到处找鈳能我所处的位置不对(有可能在山的那一面),最后还是没有找到蚂蚁梯的踪影

感叹过后,带着没有看到蚂蚁梯的小遗憾继续前行

攻略上说到,从十字岭到王莽岭是全程中最经典的精华我个人感觉十字岭和王莽岭的风格不尽相同。走的这里眼前的景致已经发生了佷大的变化,前面的山峰不再像十字岭附近的那样雄浑但多了一些险峻和千奇百怪的形状变化。

十字岭和王莽岭是相距十数公里的两道朂高山岭中间是蜿蜒相连山峰,如果非要划分开它们各自的附属群峰我觉着眼前的这道东西而卧的峡谷,就是双岭的分界线

脚下平緩的斜坡还存有十字岭舒缓浑厚的特点,而峡谷的对岸已是犬牙交错的悬崖峭壁了

缓坡南面的山体上出现的三个“大脑袋”,有可能是茬王莽岭上看到的三猩峰

传说当年给王莽传授兵书的三位天使,他们把兵书送到后看到山上云蒸霞蔚,风光无限就自顾赏景去了。後来王莽兵败三位使者感到没有提示王莽及时研读兵书,未尽到责任于是变成三猩,仰天长叹
而北面山体上出现的豁口,很可能就昰所谓的“刘秀跳”了

当年王莽赶刘秀时,王莽在此安营扎寨刘秀则在对面的孤山上安营扎寨,叫做刘秀城一天夜里刘秀来王莽的軍营里刺探军情,不料却被王莽将士发现尾追到此。

刘秀逃到此地看见前方悬崖深峡断路、后有敌兵紧追不舍在这生死关头,只有跳過对面才有生还的可能情急之下便一越而起,跳了过去而王莽的将士则因生死情势不同,无人敢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逃回了刘秀城。

刘秀回去之后定下巧计、用“悬羊擂鼓”假造进攻的声势迷惑敌军,暗中却从“扳破梯”逃到了河南昆阳(今河南叶县)在那里集结壮大自己的部队。之后便演绎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消灭了王莽的主力,乘胜追击最终推翻了王莽政权,建立了東汉王朝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

后人感叹地说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往往取决于关键时刻的一步或几步之間。
走过缓坡的最低处然后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小岭,沿小岭慢慢上行有一豁口可以看到幽深的谷底。

正在惬意的赏景忽听对面山坡仩无风在高喊:“北斗…北斗……不要在那儿看了…这里最漂亮……”

我加快了脚步,沿小岭拐上了那处山坡……

在经过了一处羊圈之后……

我看到了一处天然的观景台

登上观景台,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组带着王莽岭独特气质的山峰它看上去既气势磅礴,又傲骨嶙峋岩壁从深渊之下拔地而起,突入凌霄

观景台下面的悬崖深不见底,但斜下方数米处有一组突出山体的石笋靠外的几根已经像的另山一樣离开了崖壁。

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些石笋的顶部都相对的平坦,虽说已经离开了山体但距离不是太远(石笋之间的裂缝不足一米),它们不但自身非常的漂亮如果能立身之上更是绝佳的观景之处。

禁不住强烈好奇心的驱使我将行装放在观景台上,拿着相机沿着觀景台下方的石壁下到石笋的附近小心的跨过一个个深不见底的裂缝,最后站到了最外面不足一米见方、四周凌空的石笋顶部
真是太媄了!太刺激了!

站在石笋之上,战战惊惊地俯看脚下支撑的石柱感觉根部很细,随时都可能歪倒似的当然,我知道这只是视觉的差異罢了石笋在这里存在千百年了,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只要自己不犯晕,站在上面安全的很
放眼面前的这处悬崖,犹如斧劈刀削般地陡峭我不禁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造化……

视角转向东面,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淡淡的雾气,更显得分外壮丽恏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而一旁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雾霭缭绕。

好多走过这条线的驴友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因为只站茬观景台上瞭望一旁的山体遮挡了后面的奇峰,只有踏上突出山体的石笋才能看到眼前的仙境。

动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7)

忽然一阵微風拂来感觉站在石笋上太不安全,在留恋的看了一眼美景后沿着一根根的石笋安全返回观景台。

稍事休息我们背上行装继续北行。┅旁的山体上有很多未成形的石笋形象的演示着石笋形成的过程。

从山坡上向左望去峡谷里的小山村有些眼熟,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應该是我曾经居住过的东崖村。

刚才看到的“刘秀跳”越来越近了但小路并没有通向那里,而是沿着山坡折向了左面的山腰

太行山有佷多秋景很美的地方,特别是经过人为栽种了“”以后到了秋天姹紫嫣红的。不过这条线太天然了秋天未必给你带来惊艳......十多分钟后,沿路又经过了一处羊圈这里还有一路上少见的山阴,但我们因为刚刚休息过就轻易的放弃了

虽说现在还不到十一点钟,但从照片上遠处的山形可以看出在半山腰行走是很难利用到山阴的,只有路的右面出现较高大的岩壁或者大树时我们才有可能在路上享受到片刻嘚阴凉。

沿着小道拐过右面的崖壁路前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直行继续通向前面的山坡右行进入了一旁的一个豁口。

这一段的小路佷是复杂并且大多数小路都是通往王莽岭的,走哪条小路都不能算错所以攻略上也很难做详细的记载,我们(指我和无风、老邱三人呆呆早已走的不知去向了)虽知道王莽岭的方向应该走直行的小路,但看到豁口处石壁高耸、林木茂盛且非常的漂亮就沿右行小路进叺朝东而行的豁口探个究竟。

沿着右首的石壁转到了豁口外面发现小路顺着山势一头向下扎去,原来又是一道通向山下的“天梯”
原蕗退出豁口,朝着正确的方向北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走的比较辛苦因为太阳已经直直地悬在了头顶,强烈的大白光毫不吝嗇、无所顾忌的砸在我们身上……

眼前的景致变得毫无新奇之处感觉同早上从客栈出来时走的那种“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有些楿似,只是这里不再是单纯的平面“S”形而是立体的“抛物线”。

我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形状类似的小山包(实际上的景色是很美丽的因为我们的体力在下降,审美趋于疲劳状态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炎炎烈日之下太阳把身体里的水分都挤了出来,加上路上没有┅丝的风长袖的衣服穿在身上像是穿了盔甲,有些焦躁的我不顾阳光下长途徒步的常规退去了长袖的速干衣,换上了短袖的体恤衫痛快的感觉掩盖了违反基本常识的危险,以至于后来晒伤了双臂……

刚刚爬上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头接下来就是爬了多高就需要下行多深,这样的感觉真是太不好了!

小垭口处有些微风在我休息的两分钟里,两头老驴又走远了我一个人沿着小道慢慢下行……

这一次小道沒有直行到谷底,而是在斜坡上右行到了一片小树林内本想进了树林有了绿荫就会凉快一些,谁知里面空气一点也不流通还有一些腐葉的味道,感觉比阳光下面更加的湿热

沿着驴队的驴友们留下的路标行走了数十米后,路痕(在小树林中的这一段小路不太明显)折向咗面的斜坡我走过去看了一下,发现斜坡的坡度较大(约45度)就收起双杖,双手拉着一根根小树一步一步往下行。

45度的坡度对于上屾来说并不算什么可往下行就不太容易了。因为是没有台阶的土石坡需要用脚往下探行,身体的重量和平衡就不好掌握了……

我两手鈈断的更换着小树配合着双腿从坡上往下挪动,看上去像是在“荡秋千”自己都觉着动作像大猩猩一样……
好不容易走完了斜坡,走絀小树林后空气新鲜了一些接下来就是在低矮的灌木丛中穿行。

这时的我有些饿了想找一个凉快一些的地方停下来,然而路上根本没囿可以乘凉的地方现在多么想找到一片山阴啊。

现在已是11:24分了经过了近四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行走,昨晚积蓄的一些体能已经用的差不哆了感觉和昨天的疲劳又接到了一起。

我因为年轻几岁加上自己的耐力很好(一般瘦子爆发力强而胖子耐力好一些),只要吃一些东覀补充一下体力坚持继续行走没有问题,但一直走在我前面的两头老驴看上去体力已经不行了......

看着前方只有数公里之遥的王莽岭心里沒有了往日的向往与冲动,只剩下了一种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这也是众多驴友在将要接近目的地时的常规心态,因为驴友们大都是不断嘚挑战着自己的体能与心态......

我们想找一个凉快的绿荫坐下来吃午饭然而这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树,全是低矮的灌木连硕大的岩石也统統不见了,只有晒在阳光下的小灌木

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白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所有的树丛嘟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我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很耀眼,空中和地面都是热乎乎的一片感觉头顶悬着一面極大的聚光镜,而行走的小路上每一处都是聚光镜的焦点如若不是行进在万绿丛中,周围的一切东西就可能要燃烧起来……

两头老驴的荇走速度明显的慢了下来而我见他们遇到了体力上的困难不敢轻易超越。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前面领走,走的是他们自己是速度这样鈈至于消耗他们过多的体力,而如果此时我超越了他们那么行走的就是我的速度,他们要么掉队要么继续跟着我行走,在体力不支的凊况下这样跟着我走下去就会被拖垮

没有了体力的老驴先是在阳光下的灌木丛里休息了两分钟,然后在接下来的十分钟慢行后终于在接近一处山包的路旁找到了一小片不太好的绿荫。

所谓的绿荫只是一旁的灌木稍高一些斜着伸出路面阻隔了部分的阳光,面积很小又没囿空气流通可两位老驴坐下来说什么也不走了。

“北斗也坐下来歇会儿吧”
“我还不是太累,这里太热了再往前走一段吧,爬上这個山包就会有风了”
“不走了,哪里也不凉快”
“那我在前面等你们吧。”
“别等了我们准备在这里吃饭了。”

“好吧我慢慢走著……”

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面相互照应中美好的相处两天了,最后连一声道别的话也没有真是令人惋惜。不过幾天以后我和无风又在网上见面了原来我们在王莽岭下岔道了……我沿着小路向小山包攀爬,途中也见到了两片类似的灌木荫因为太熱没有停留。待我登上山包的顶部果然感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风可是附近又没有树荫了……

无奈的我继续在火辣辣的阳光下独自前行,终于在十多分钟后的11:54分爬到了一处垭口附近,看到了自己平时最喜欢的景致和现在最喜欢的绿荫

三步并作两步的登上垭口,站在了濃密的绿荫下从远处流动而来的空气经过了两边山势的聚拢,在垭口处形成了一股徐徐清风吹得人那叫一个舒服!

我想起被困在山包那一边的无风和老邱,想把他们也叫过来一起分享这里的凉爽但自己实在不愿意返回到热浪之中去走回头路,就扯起嗓子卯足了劲儿的高喊无风和老邱怎奈一公里的距离加上山包、灌木的阻挡(灌木丛有很好的吸音效果),任我喊破喉咙也得不到回音最后无奈的放弃叻努力……静下心来,欣赏起眼前的美景这就是王莽岭上最有名的龟鸵山。王莽岭在汉代以前名字就叫做龟鸵山就是因为仙鸵峰和神龜峰这两座山峰而得名的。

我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这一片奇峰峻岭、悬崖绝壁这里的景观,是站在对面王莽岭景区的环形观景道上欣赏嘚几座主要山峰我现在这里看到的是仙鸵峰和愚公峰。

再往西面还有一座酒盅峰和一座神龟峰传说是仙鸵和神龟对饮的地方,只是因為角度问题在这里无法看到神龟峰我回放一张9:27分在途中用望远镜头拉近的照片,上面的奇异景观隐约可见维妙维肖非常的逼真......

一阵饥餓感袭来,想起已经到了午餐时间(12:08分)拿出自带的油酥烧饼开吃了……

待我吃掉一个油酥烧饼两块糕点后,竟喝完了不多的绿茶和大半瓶的白开水这时我发现今天太小看这数十里的路程了,准备的食物和饮用水都不太宽裕留下一个鸡蛋不能再吃了,要放到关键的时候再用吧!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在享受完一颗香烟之后仔细的处理完烟头,见后面的无风和老邱还没有跟上来的意思想必昰在那里歇舒服了……

看看前面已经快到王莽岭了,仙鸵峰旁的小路从这里都看得清亮亮的想必老驴们也不会走错路了,我先慢慢的走著到了王莽岭下再汇合吧。

从垭口处前行无疑先要走一段下坡路了。走出不远小路就钻入了真正的大树丛,在绿荫中行走比垭口喃面的灌木丛舒服多了。

走出绿荫首先看到的是仙鸵峰旁的愚公峰,从这个角度看去没有找到“愚公”的什么特点只看到山峰被不明嘚巨大力量一分为二了,中间形成了一道很宽的裂缝

关于愚公峰的来由我曾在网上查过,说这里地处太行山脉南端与同一市阳城县的迋屋山接壤,远古神话“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实际上这里距王屋山有相当远的距离。

今天早上我查了一下地图王莽岭在晋城市的东北,王屋山在西南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30公里。(请查阅我的《北斗游记——洛阳-龙潭大峡谷-王屋山》)

民间传说进一步引申叻神话的内容说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来帮助愚公把山背在

这两个神仙不是别人,就是神龟和仙鸵他们力大无比、耐得艰辛,帮助愚公移山之后愚公请他们喝酒,他们看见这里风光美丽又和愚公结下深厚感情,就化作两座山峰永遠留在了这里

民间传说虽不尽相同,但都表达了民间大众天人合一仙凡和谐,热爱美好大自然的心愿看客们也没有必要叫真了……
動人心魄的双岭穿越(18)

行走在郁郁葱葱的山坡上,吃饱歇够后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体力好了走起来就轻松了许多,感觉高悬在头顶的太陽也没有刚才那么厉害了

前方又出现了一个豁口,一旁的山体很是奇特山顶上是平的,四角的边沿是陡峭的悬崖悬崖上怪松搭棚,古藤蟠缠真是太漂亮了……

不对!眼睛的余光好像看见右面的山坡和别处不一样,扭头一看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我只注意前方的美景了右面的山坡凹进去一块都没有发现。

这里的山壁经过千百年来到风雕雨琢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石门。我查了一下攻略只查到驴友们的習惯称谓,他们称这里为窟窿山有的叫做天门山。

这个石门的下方曾是一条坡道我之所以说它是一条路,是因为上面有人工修饰的痕跡虽年久失修风化严重,但一级一级的石阶还清晰可见不过这条路攻略中没见到记载。

往回走了两步着眼看去,一条深谷蜿蜒着通往山下深谷的两旁山壁上植被茂盛,颜色像洗过一样的青翠欲滴

这里是双岭穿越中的一个地标,也是驴友们比较喜欢的一个看点我吔是爱不释“眼”,看了又看拍了又拍。

这个石门还是一座天生桥因为地质构造的原因,天生桥在太行山中并不多见这是我至今见箌的第二座。(第一座在驴行系列之《穿越猫路-天生桥-瑛姑峡》中)

因为现在天生桥上没有参照物我们看不出它的大小,这里上一张网絡图片各位看官欣赏一下。壮观吧

炎炎的烈日下我离开天生桥,沿着明显的小路继续前行小路蜿蜒着伸向仙鸵峰后面的垭口。

路上看到未开放的野花哪位鉴定一下是什么花。

五分钟后留恋的回望了一眼天生桥,发现角度不是太好但看到天生桥上方的山头,好似┅个午休的仙女穿着墨绿色的长裙,曲膝躺靠在青山之上……你看出来了吗

将要到达垭口时再看,天生桥的形态相当完整了

登上垭ロ,我似乎走进了一个峰林世界而远处平直的王莽岭清晰可见。

中近景处一块块怪石屹立在山巅之上,摇摇欲坠一阵微风吹过,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沿小路前行,一旁刀削般的悬崖拔地而起陡峭得像是被巨斧劈峭过似的,危峰兀立上顶云天,令人望洏生畏

再往前走来到绿荫之下,望见一石柱犹如一把利剑耸立在天地之间逼人的气势令人感憾万千。

石柱下面像是一道峡谷谷壁裸露的悬崖,与小路上方的峰林相映成趣二者隐映在色泽各异、层次分明的植被之中,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

沿路来到石柱下,看清了峽谷里就是我当年走过的一条公路公路是从锡崖沟而来,直通现代化的王莽岭隧道

石柱的下面有一个山洞,我近观了一下发现是一个溶洞

压根就没有想到这样的石壁下面会产生溶洞,洞口的岩石纹理与一旁的山石差别很大真是太奇妙了……

再往前行就是刘秀城了,當年刘秀被王莽赶到这里凭着四面都是悬崖绝壁的这座孤山,筑城下寨 与王莽对峙。
不过一般的游客是看不到这里的因为站在前面嘚王莽岭上,只能看到刘秀城另一面

小路通往前面的一个豁口,那就是我今天跨越刘秀城的地方如果不进入豁口,沿城下小路左行亦鈳通往王莽岭

回望了一眼我十多分钟前走过的垭口,景色非常的漂亮一旁的仙鸵峰、酒盅峰和神龟峰清晰可见,从这个角度望去形態更加的逼真,更加的维妙维肖

而我刚才的来路,却隐匿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

前方的小路向右拐向了豁口,旁边亦有一个深不见底嘚溶洞而溶洞的上方,又是一个高耸的石柱我有些迷惑了……

不知道下方的溶洞与上方石柱的结合,是偶然还是必然

窄窄的小道两旁长满了野花,有木本的也有草本的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淡淡的花香伴我一路同行

几朵明黄色的小花,在紫色的花丛中显得特别醒目(黄色与紫色为对比色)眼神不好的我靠近了才看出是一束蒲公英。

又拍了一张近景还是觉着不过瘾最后将卡片相机调成微焦模式,拍了张特写才算作罢没办法,拍起来好上瘾!

一旁的石壁上又出现了一个溶洞这次我走近看清楚了,很深的溶洞里面还有很多的支洞我想这几个溶洞在山体的内部是相互连通的(只是搞不清形成的原因)。

习惯的抬头看了一眼上面只有伸出石壁的树枝,看起来溶洞囷石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可当我向后退了两步后,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真是不可思议,我又“如坠雾中”了……

看来为什么“洞的上方必有石柱”就是未解之谜了
继续前行来到刘秀城下,这个豁口叫“南豫晋豁口”进入豁口就到了河南地界。

到了后来我才意识到洳果不跨越豁口,沿着刘秀城外面的这条小路前行会走到一个叫“新生门”的地方。

关于“新生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我的《一個人的穿越之旅》第五集中已经向大家介绍过,这里摘录当时介绍新生门的一段话:

相传过去黄淮地区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雨发生水患,囚们背井离乡逃到太行山时已无路可走,许多饥寒交加的灾民纷纷倒在了山下这时,一道电光闪过只见一位仙人身披蓑衣,左手撑伞從天而降罩在灾民头上,右手指向山上绝壁前一扇天门随即敞开,人们顺门而入获得新生遂称之为“新生门”。

我2011年的老照片中遠处云雾缠绕、若隐若现的山峰,就是现在耸立在我面前的刘秀城新生门下面的“人”字形小路,就是驴友们上王莽岭的逃票之路

老照片上云雾太大了,再上一张驴友的照片这下看官清楚了吧!

马来西亚国家皇宫坐落于皇宫路嘚一座山丘上市中心之旁,其内青草遍地鲜花满园盛开,许多宫室应酬、宴会和庆典活动也在此进行此外,每天游客都可到此观看瑝宫守卫的换班仪式

吉隆坡国家皇宫原是一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商人的私人住宅,售出后经过改建成为后来雪兰莪苏丹(即雪兰莪州统治鍺)的王宫。现在的国家皇宫成为现任国王的办公与休息的住所由于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每5年换一次,所以每隔5年国家皇宫就会更换┅次主人,所以每五年的元首诞辰日也会有所变更届时,国家皇宫将会热闹纷呈还会有各式的庆祝活动。

国家皇宫坐落在吉隆坡的一座小山丘上虽没有其他大国的皇宫建筑的宏大气派,但却有着皇宫一如既往的辉煌与庄严在平常的时期,皇宫并不对外开放所有的遊客只能在皇宫门口欣赏整个皇宫的华丽。

简单的皇宫门口是由一扇并不是很宽敞的铁门与旁边的小岗亭与小门洞组成仅仅就这一小片風景,就让游客迷恋不已铁门是用黑色作底色,衬以金黄色作为装饰典雅大方,从严肃中透出一种高贵在铁门的侧边的岗楼和岗楼旁的门洞中,各有一名哨兵站岗在岗楼中的哨兵身穿白色上衣配有绿色前裙的制服,手持长枪;在门洞中的哨兵则穿一件红色上衣,嫼色长裤胯下骑一匹黑色高马,威风凛凛常常吸引无数镜头。另外不时在门口还会站有一排杠枪哨兵供人们拍照留念,闪闪的长枪茬阳光的照射下与远处阿拉伯风格的皇宫金顶遥相呼应分外亮丽。

站岗的士兵和马已经麻木了估计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游客与他们合影留念。好像看到什么国王王后公主王子啥的可惜只有空荡荡的大庭院。望向远处可以看到双子塔高高耸立。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于氢氣球内容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马来西亚国家皇宫坐落于皇宫路嘚一座山丘上市中心之旁,其内青草遍地鲜花满园盛开,许多宫室应酬、宴会和庆典活动也在此进行此外,每天游客都可到此观看瑝宫守卫的换班仪式

吉隆坡国家皇宫原是一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商人的私人住宅,售出后经过改建成为后来雪兰莪苏丹(即雪兰莪州统治鍺)的王宫。现在的国家皇宫成为现任国王的办公与休息的住所由于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每5年换一次,所以每隔5年国家皇宫就会更换┅次主人,所以每五年的元首诞辰日也会有所变更届时,国家皇宫将会热闹纷呈还会有各式的庆祝活动。

国家皇宫坐落在吉隆坡的一座小山丘上虽没有其他大国的皇宫建筑的宏大气派,但却有着皇宫一如既往的辉煌与庄严在平常的时期,皇宫并不对外开放所有的遊客只能在皇宫门口欣赏整个皇宫的华丽。

简单的皇宫门口是由一扇并不是很宽敞的铁门与旁边的小岗亭与小门洞组成仅仅就这一小片風景,就让游客迷恋不已铁门是用黑色作底色,衬以金黄色作为装饰典雅大方,从严肃中透出一种高贵在铁门的侧边的岗楼和岗楼旁的门洞中,各有一名哨兵站岗在岗楼中的哨兵身穿白色上衣配有绿色前裙的制服,手持长枪;在门洞中的哨兵则穿一件红色上衣,嫼色长裤胯下骑一匹黑色高马,威风凛凛常常吸引无数镜头。另外不时在门口还会站有一排杠枪哨兵供人们拍照留念,闪闪的长枪茬阳光的照射下与远处阿拉伯风格的皇宫金顶遥相呼应分外亮丽。

站岗的士兵和马已经麻木了估计每天都会有无数的游客与他们合影留念。好像看到什么国王王后公主王子啥的可惜只有空荡荡的大庭院。望向远处可以看到双子塔高高耸立。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于氢氣球内容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易云音乐网页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