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调控不放开,房子无法卖掉,又我急需要肾谁有联系我用钱,该怎么办

最近,一篇来自通信人论坛的帖子在朋友圈被刷屏,内容是深圳某大型通信公司38岁员工被迫辞职所面临的生活困境。文章能迅速被点燃,是因为某企业“提前退休”这件当前热点事件,遇上了“二胎”、“学区房”、“高房贷”等关键词,引爆了一二线城市中为高房价而困惑苦恼的人们心中同理同情的焦虑之心,于是,高房价再次成为当下各种社会矛盾的“原罪”,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我作为长期关注“中年返贫”现象的观察人士,在为主人公唏嘘的同时,对这一事件背后的动因,却有不同的解读。

  先让我们看看通信人论坛的热帖原文:

  我2001年本科毕业,工作一两年上的研究生,然后到了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到现在将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农村出身,家里没钱支持,2010年辛辛苦苦攒点钱在坂田买了套二手房,当时大概是120万,每个月房贷6000元。

  11年生了个儿子。

  16年政策放开,响应国家号召,又生个女儿,因为我要经常出差,还在国外研究所待过一两年,家里父母孩子没人照顾,老婆不得不辞职照顾家。

  15年底深圳房价大涨,手里正好有小几十万余款,考虑孩子以后要上学,大家也认为房价有国家托着,只会涨不会跌,又在关内买了套五六十平米学位房,总价300多万。首付不够,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万,凑在一起付了首付,贷款260万,月供17000。70万的抵押贷一个月也要七八千。

  全家就我一个人在挣钱,拿到手的工资钱两万多,不包括奖金和分红,因为两套房贷加上抵押贷就三万了,奖金就用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两套房,心里也会安慰很多。一般分红大部分用来购买股票了,现在持有十大几万股票。

  前段时间,公司要安排出国,当时考虑家庭条件去不了,后来HR就找我谈话希望主动离职,看现在的样子不离也很难,公司总有理由让你离职,不行打个C就末尾淘汰了。

  与其闹来闹去的离职,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没发现谁闹着就不被离职的。其实我绩效还不错的,也得过多次A,因为我深知,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努力就更没出路,我能走到今天,是公司给我们创造的机会。

  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我们在大公司,自我感觉水平不错,视野开阔,但和人家一交流,明显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们这年龄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产品从前到后啥都懂,软硬件,结构啥都能做,我们则只能做自己擅长一段,真正让我们做出产品需要很多配置协助,小公司也养不起我们这样复杂的玩法。

  目前看只能把学位房卖掉了,但眼下比较麻烦的事情,现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学位房也不好卖,急着卖的话350万可能只能卖300万,还了贷款杂七杂八的刚好没有了。

  最后就十几万股票离职可以换几十万,离职补偿已经在前年兑现了。这几十万只能凑活偿还一套房的抵押贷款。就算把学位房300万卖掉,幸运地找个税前两万税后一万多的工作,剩下6000的房贷,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养家,完全入不敷出,何况税前两万的工作也不好找。现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觉得愧疚,夜晚也辗转难眠。

  今天这个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来在公司获得的收益已经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企业成本压力同样很大。我们农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儿育女有房有家已经不错,当然还有个标志307。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离职,入不敷出。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业给我的待遇不好么,还是房价带来太高生活成本?

  这是一位平民子弟的娓娓道来,可以看出出身底层家庭的孩子,即便自身优秀,没有家底,没有人脉,赚钱养家,养娃还贷,一帆风顺还好,一旦稍有不测,便是万般艰辛。面临即将失业的人生窘境,主人公虽然情绪稳定,但文字背后,看得到委屈、不解与疑惑。阅读的大部分读者,难免因此而生兔死狐悲之叹。人生至此,似乎困顿无解

  事情果真如此吗?——其实,根本谈不上!

  房价高,似乎是深圳的原罪。但对于有2套深圳房的人而言,虽然面临还贷压力,但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2010年的一套房,区区120万,现在价格如何?

  资产增值,不言而喻。

  2015年又买了深圳关内一套房,彼时深圳房价并没有到头,即使后来涨得不多,也是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资产,保值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且是学区房,切实解决二胎家庭的教育需求。

  对原文在事实层面的论述,我是有一些怀疑的。比如,

  ,通讯公司的收入很高,近10年时间为何一直不买房?即便考虑到主人公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应该都是贫困之家,不仅无老可啃还要贴补老家,也难以理解工作九年后才买了一套120万的小房,要知道2010年以前深圳的房价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比并不算高。又比如现在要亏本才能出掉2015年入手的学区房,考虑到深圳房价的涨幅,这种可能性也让人怀疑。

  但这不是我本篇文章关注的重点。无论原文事实有无出入,我质疑的是文中透露出来的某些“不言而喻”的理念,比如:

  (一)“响应国家号召,又生个女儿”,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把生孩子理解为“响应国家号召”?

  (二)“大家也认为房价有国家托着”,这是一个独立思考者的心态?

  事实上,这是一种委屈的心理——我为国生娃,为国去库存,一切响应国家号召,为何遭此回报?

  “我们在大公司,自我感觉水平不错,视野开阔”,作者诚恳地检讨了技术层面不足,实际上,

不足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价值观的缺陷。 。这才是底层家庭的子弟努力向上跃迁所面临的最大障碍。

  回到原贴中,主人公根本没融入社会,没一点公民自知。高等教育只是让他成为通讯公司一个高级匠工,每年数十万年薪和分工,已经算这个世界对他足够的善意了。

  作为一个男人,对孩子、对妻子、对家庭、对父母,缺乏一个全局性的负责任态度,即便生孩子,也是委屈娘娘般的,“响应国家号召”。其实在大城市,有责任的中产都会出于自身的实际考虑,尽量给子女提供优质教育与生活质量,生不生孩子,与国家号召有一毛关系。

  痛斥深圳高房价,生活的不幸福,困顿不堪,归因于房价,的确让很多人快感。

  要是深圳像重庆这样低房价就好了——倘若如此,估计这个作者更郁闷,2010年买的120万,现在还是120万,你问他愿不愿意呢?

  借口好找,但永远找借口,不啻为一个高学历的“巨婴”!

  说到底,平民子弟的最大问题不是赚钱能力少,而是先天的无兜底,凡事焦虑,不具备从容的心态去正确认知这个社会。除了所在专业,其他方面懵懂无知。当然,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去看看,身边多少人如此?

  (一)身在大公司大平台,忽略了自身真实能力的提升。尤其对于平民子弟,永远要问自己三个问题:鲜花与掌声,究竟是给自己的,还是给公司的?当工作沦为流程中的一个窄而深的环节,是否有危机感?如何克服这种危机感,提升的通道有哪些?

  (二)自己对自己负责。本质上而言,没有任何人给任何人兜底,世界不是爹妈。中产的命运不是安逸,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头驴,永远在运行中。如果休息,或停步不前,等待的只有困厄。不要抱怨,这是每个人的命运,不是只针对你。

  事实上,两个人,有手有脚,有深圳2套房,其中1套学区房,好歹还有数十万收入,一个女人待在家照顾子女——他说自己悲剧,那么,全中国有多少比例的人不是悲剧?

  当然,从社会的焦虑与本质来看,不是他一人的困厄。叱责或同情他,也只是个体的情绪,只有把视角放置在整个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与大时代之上,凡是就可以理解。


中产或中等收入者:技术、专业能力

  大城市的中等收入者们,卖的是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来自于村镇、小地方,凭借一肉身之力,在城市左冲右突。衣着光鲜,衣冠楚楚。然而骨子里,脆弱得要命。

  因为,你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卖的是头脑里的知识,一旦你失业、生病或其他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你自己泯灭,哪怕不泯灭,只是卧病在床,对于仅靠收入的家庭而言,也是一场灭顶之灾。

  这时,我想起孙延群,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41岁病逝,死亡原因是: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2009年,中国基金发展最火热之季,收入极高。一场重症,云霄了散。


之后,对于孙延群的妻子刘女士而言:

  “上投摩根诉诸法院要求刘女士返还孙延群生前使用的、属于公司所有的奥迪轿车、蓝莓手机等财物。

  同时,孙延群母亲因遗产问题将刘女士告上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

  是啊,他走了,但留下一地鸡毛。孙延群是典型的超中产,知识精英,然而毕竟还是中产,因为仅仅是凭一己之力,自己的专业与才华——博得一份高收入罢了,人生如浮萍,消散依依。

  权贵是特殊的存在,因为含“赵”量不同,也有大小之分。但他们取得优越生活,是近似于世袭的权力,是庞大的资产本身增值,是社会分层的高端。

  一句话,所谓生意人,不过白手套,无非是这个赵家人的,还是那个赵家人的。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离职,入不敷出。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业给我的待遇不好么,还是房价带来太高生活成本?”

  其实,这种忐忑、不安、惶恐与取悦领导的样子,不恰恰是平民子弟如你如我的心态?当有一天,你说话做事,堂堂正正,坦坦率率,不管面对权贵还是普通人,不卑不亢,友善从容,那一定是你有足够底气——即使失去工作,资产与身家依然能让你的家庭不坠深渊,平滑运行,这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

  现在,你勤奋着,但一定要想清楚,如果有一天因为某个原因或灾难,你不能勤奋了,你的家庭和命运如何?

  《学区房是中产阶级最后的堡垒 》

  《与富人比,普通人更重视投资技巧》

  《你的背书是什么,房子、事业还是八块腹肌?》

  《南京阶层分化:身份焦虑的江湾天成(上)

  《南京阶层分化:身份焦虑的江湾天成(下)》

  《买房不能改变你的阶层》

  《中产:命运在优越生活背后露出獠牙》

  《如果不努力,你的孩子会在以后付出更多努力》

  加“南京城记”主编阳光(inger0412)

  交流我们的房产、城市与教育


  学区房是中产阶级最后的堡垒

  与富人比,普通人更重视投资技巧

  你的背书是什么,房子、事业还是八块腹肌?

  买房不能改变你的阶层


  作者:刘文锋(笔名:红阳和平)

  我有一个好奶奶,她就是胶东著名革命烈士、中共胶东区委西海地委统战部部长刘暖烈士的夫人-时任抗战妇救会长杨竹青老人。

  在纪念建党95周年和抗战胜利71周年之际,缅怀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生前发展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抗战革命历史和抚养教育之恩,更加感到奶奶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老革命,她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人人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而我说“世上不仅只有妈妈好,我的奶奶也非常好,令我永远忘不了…”。

  我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我的姊妹较多,母亲身体不太好,生下我们断奶后,就交给了我奶奶,我一周岁岁时就在奶奶的炕上睡觉,我和奶奶杨竹青老人在一起生活了28个年头,是敬爱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把我和弟弟妹妹从小到大抚养成人,她老人家对我们的抚养教育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

  虽然奶奶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八个年头了,但是,她老人家那慈祥的面容和高尚的品德使我至今难以忘怀,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导依然历历在目,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一幢幢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奶奶是一位大家闺秀,是典型的东方女性,

  二十一岁慕名嫁给我的好爷爷刘暖

  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中共党员,1916年农历7月22日出生(属大龙)在招远县城关镇增甲沟村的一个富裕的大户人家。奶奶自幼家境富裕,吃的好,穿的好,穿的是绫罗绸缎,上有两个高个儿的好哥哥,下有一个瘦高个儿的好弟弟,父亲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买肾吗50万15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