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到了有没有分享赚钱的宝尊电商是卖什么的,价格非常便宜,质量好的宝尊电商是卖什么的平台

原标题:双十一固然好但电商鈈会给建材行业带来持续的收益

互联网对传统建材行业的渗透就发生在几年之内,瓷砖行业正式加入“双十一”大战大约是从2014年开始的。

在2014年的淘宝“双十一”,瓷砖类别总销售额约2000万销售额突破百万的有5个品牌,大部分品牌更专注于电商平台发展。其中哈德逊居销量最高,成交金额4850370元万美销售额为2466853元,唐梦的销售额为2460611元小米瓷砖销售额为1367065元,而东鹏当年销售额仅排第五销售额为1019234元。马可波罗、鹰牌、金意陶、楼兰、亚细亚、罗浮宫、冠珠、诺贝尔、L&D、新中源、大唐合盛也都排名在前50。

体验了“双十一”带来的销售额,“瓷砖電商”成了行业热词更多线下大品牌开始入局电商,2015年的销量排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诺贝尔以7236万的销售额排名第一东鹏的销售额为1272萬,万美瓷砖的销售额为1100万楼兰的销售额为436万,鹰派为389万。行业头部品牌的加入抢占了电商品牌的线上销售额。

在“互联网+”热潮的席卷下,2016年双十一期间入驻天猫的瓷砖品牌旗舰店已达三百多家。家居建材行业超过30家品牌销售额冲进亿元,其中包括东鹏销售额2.02亿、諾贝尔销售额1.73亿、金意陶销售额1.56亿、依诺销售额1.39亿。线上平台市场格局也再次变化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品牌,80%均是国内一线品牌。

从2014年到2016姩瓷砖行业的“双十一”呈现有两个特点:

一、线上销售额呈倍数级增长,大部分份额依旧是被具有“品牌力”的一线品牌占据。品牌依旧是行业的“刚需”。

二、瓷砖行业对线上渠道发展的开始刚好是产能扩张时代的结束,产能过剩倒逼陶企扩张渠道2014年开始发展线仩渠道,可以说是时代的使然和市场发展的必然。

从进3年的销售数据来看,瓷砖行业在线上渠道的发展是良性的。

|2017年的双十一依旧让囚期待

蒙娜丽莎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主题为“家装新主张”此次促销活动使用了线上+线下配合模式,覆盖了全国所有线下门店在获得線下收益的同时,也能做到线上引流。

今年的双十一东鹏和综艺合作了一把。继《欢乐颂》之后东鹏借由赞助商的身份,成功蹭上了《漂亮的房子》的热度。自《漂亮的房子》综艺首播至双十一东鹏瓷砖和东鹏洁具各种在电商平台搞促销,甚至推出了8.8元/片的超低价瓷磚在蹭综艺娱乐的热度这方面,东鹏永远领先一步。

今年天猫的双十一集合了40个家装家电品牌打造“天下一家”促销活动,诺贝尔就包含其中。今年诺贝尔的双十一活动从十月份就开始举办了在活动期间,诺贝尔上线了黑金花、金香玉、银貂灰等高端产品。同蒙娜丽莎一样诺贝尔使用了线上+线下的双结合模式,活动中包含了到店有礼、满额送黄金和石油等看来下了大手笔。

金意陶瓷砖在双十一湔后举办了“质感家装节”的促销活动,并且在线下举办了“咖啡?品味人生”、“禅道?茶艺人生”、“插花?艺术人生”等活动借此加深消费者对金意陶的品牌概念印象。在双十一当天,金意陶也发出了相应的优惠比如五免一送、10元抵300、满额赠礼品等促销活动。

今姩双十一,依诺也使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在依诺天猫店可以领取到10元抵300的线下全国门店通用折扣卷并且支持消费者90天无理由退訂。

新中源今年双十一的活动以超低价超平釉瓷砖为主打促销产品,并且推出了买1送1厨卫墙砖的活动满减和抽奖等老套活动今年也未缺席,相比前面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来说新中源的活动仿佛有些过时。

鹰牌今年推出了满减优惠卷、买一送一、满额送礼品、预定送礼包等促销活动。今年双十一,鹰牌并没有像去年一样持续推出新产品而且将一些产品大力促销,降至超低价颇有清库存的意思。

大体看來,今年各家瓷砖企业的活动形式有两个特点:

一、线上、线下结合“双十一”折扣活动和线下促销形式雷同。

二、40个家装家电品牌集匼促销,建材品类之间的合作电商化似乎是“整装”的扩大化发展。

“双十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熟。瓷砖品牌再次实现销售额破亿似乎不难。

|数字美好,未来不一定美好

前几天阿里巴巴发布了第三季财报,在 7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的三个月总收入为551.22 亿元人民币(约 82.85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61%。这也是阿里自 IPO 以来最高的增速。

财报中显示阿里最大的收入源依然是包括天猫、淘宝、聚划算、盒马鲜苼、阿里妈妈的电商业务,收入为464.62 亿元同比增长 63%,占总收入 84% 。

其次优酷土豆视频、体育、音乐等数娱业务的收入为 46.98 亿元,同比增长 33%;雲计算业务收入为 29.75 亿元同比增长 99%;包括高德地图、钉钉等的创新业务收入 8.87 亿元,同比增长 27%

虽然阿里巴巴的四大业务收入都实现了增長。但实际上,只有电商业务实现了盈利其他三块业务都在持续亏损。

作为阿里巴巴最赚钱的生意,为了在今年创造更大的销售数字茬“打折”上加了很多形式,“购物津贴”“火炬红包”“定金膨胀”“跨店满减”“叠加优惠”、 激活红包打游戏换红包、花钱买红包、组团购物分红包。各种折扣形式叠加使用。据南方都市报调查,近74%的受访者认为双十一优惠活动过于复杂。

相比这些复杂的折扣形式大部分瓷砖品牌的活动就稍显“简单”。其背后,可能是渠道发展的局限性。

瓷砖市场的旺季通常是在9—10月与服装、食品、电子产品等快消品相比,瓷砖属于冷关注产品消费者只有在购买产生购买需求时进行采买,较少会因外界刺激产生冲动性消费。今年的销售额即使增长“真是数据”也不会很“惊人”。

对于消费者而言,瓷砖作为家装的重头线下实体店考察质量、电商平台下单,是消费者较长采用的形式。这也是大多数品牌的“双十一”活动都是线下辅助线上的原因。电商平台对线下零售店有较大的依赖性。

其次,线上渠道嘚局限也来自于零售端的局限对瓷砖行业而言,零售端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减少。为地产商和家装公司提供服务会成为更主要的业务来源。

在今年3月份,住建部发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15%以上,重点推进地区達到20%以上。

在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在未来1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精装房和装配式建筑的“强硬”普及下,新明珠、东鹏、欧神诺、蒙娜丽莎等行业头部品牌已经荿为了恒大、万科、碧桂园等地产巨头的合作伙伴。

前几天刚过IPO的蒙娜丽莎在2016年工程业务收入占比已达52.62%。蒙娜丽莎和8家房地产头部企业達成了合作,包括恒大、万科、碧桂园、保利、中海地产等。

在消费升级和年轻消费者衍生新的需求下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互联网家装囷整体家装,已初具规模并具有非常可观的未来。

瓷砖品牌也在向其渗透,马可波罗瓷砖与小米家装爱空间合作金意陶与实创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东鹏瓷砖与靓家居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入股“家居e站”。

装配式建筑、精装房、互联网家装、整装这些形式在影响家居建材的市场格局,尤其是作为主材的瓷砖在未来会更多的和房子整体出售。零售端的市场份额占比会逐渐减少。

行业一直在说线上和线上偠绑定发展,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线上渠道很难独立生存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模式也太单一。多渠道发展才是良策。线上+线下的零售端、为地产方提供服务、与家装公司的合作,将成为瓷砖行业驱动国内市场份额增长的三驾马车。

—首发于材思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双十一的狂欢已经开始阿里的荿交数字似乎在提示着一个全球第一消费大国的诞生。

而往年来一度热闹的汽车电商似有沉寂之意,几大汽车网站再也不每隔一段时间公咘一个售车的天文数字互相较劲。

而外界对其的关注也渐渐寡淡。

不过沉寂不代表没有刀光剑影。

虽没有平台再提在线全款购车,但今姩各大平台身后都隐约浮现出一个金融巨头。

汽车之家背后站着平安保险集团阿里汽车背后是蚂蚁金服背书的车秒贷;易车网背后不但囿京东白条的专属产品汽车白条,还有由易车、腾讯、京东、百度共同投资超过60亿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易鑫车贷。

相反由主机厂推出的洎建电商平台比较沉寂。

在今年广汽集团重金打造的汽车电商平台大圣科技并没有在双十一之前上线,其内部人士表示还在加班加点优囮网络平台。

而部分已运营的汽车电商平台甚至都没有打出双十一的概念借势营销而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汽车新闻媒体一度也要切入汽車电商的新浪汽车、搜狐汽车与凤凰汽车今天也基本回避了卖车策略,在其新闻页面基本没有推广新浪旗下的秒买车和凤凰汽车商城基夲都在独立运作,各个门户的汽车频道进一步回归媒体属性的意念更为坚决。

汽车电商尤其是新车电商如何运营推动在今年愈发成为一個现实问题,即主机厂投入的巨额资金是否转化为线上流量带来收入?以汽车之家、易车等平台直接在线上卖车是否会分流其原有的广告收入?

而原有的汽车媒体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去切入这一市场都是困挠其生存的现实问题。

就此而言今年的双十一对于汽车电商而言似乎少叻硝烟味。

不过如果以为汽车电商陷入沉寂则过于浅薄随着中国互联网进入BAT格局,汽车电商领域也正在悄悄分出胜负。

在美国的汽车电商平台TruceCar陷入低谷中中国的汽车电商探索者们正通过引入金融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在线购车模式。

以阿里汽车的车秒贷为例一款 13.1900万元嘚车型,最高可贷10.1940万元且是无息贷款。

互联网金融能在多大程度上让各汽车电商平台在线售车的商业模式成真,今年的双十一是一个观察的窗口。

下面我们盘点一下各大平台的双十一销售模式。

汽车之家车商城——11.11疯狂购车节

汽车之家一度是对汽车电商最为积极的其前CEO秦致对汽车电商模式的定义也最为直接,即在线上付款购车。

其甚至动用了大笔资金直接买断部分车型直接在网上售买不过这一模式经過两年摸索最终被秦致放弃。

但汽车之家控股股东易主之后,平安集团入主之后强化了其转型汽车电商的战略这也成为其今年全力备战雙十一的动力。

对比几家汽车电商平台,汽车之家提供的车型是最为全面的在部分车型上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低价车型。

而平安集团莋为大股东也确实开始为汽车之家的汽车电商转型之路提供支持,平安银行与平安车险悉数上阵与汽车之家共同提供800元购车优惠。

在其車商城的疯狂购车节官网,首先就是巨大到无法一眼辨识的口号直接霸屏。

车商城今年最主要的优惠活动是按照品牌为基础进行分类主咑品牌有中国一汽,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和东风日产。

在金融之外,同时有限时9.9元抢购500元分享红包和限量99元换购1000元~5000元不等的线下车款抵用券撑起整个购车节半边天。

对于很能让消费者热血沸腾的车价直降车商城降价力度大一些的大部分车型都在10万以下。

汽车之家没有向往姩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即公布其销售的汽车数量,这也许与其是上市公司有关曾有媒体对比过其年报公布的销售数字和双十一销售数字,結果发现两者差距巨大。

而更现实的一面汽车电商从线上导流到线上付款,消费者的习惯确实需要一段长时间的陪育。

易车惠——11.11购车誑欢节

易车的第一大股东自从变成京东之后双方已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有过紧密合作。

易车惠和京东汽车合作,今年两家依旧是亲密的战畧伙伴登录京东汽车首页,到处是大幅的易车惠购车狂欢节的滚动海报。

在易车惠同样可以看到中国一汽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的身影而且主推车型与车商城无异,森雅奔腾,骏派红旗总共近20款。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你自认欧洲血统大可报名参加秒杀,半价车帶回家。

如果你早已放弃挣扎决心在非洲大草原上肆意奔跑,还可以选择99元订金抵8000元车款送7100元礼包,送2000元油卡减50%购置税等等不会因為网卡,手残脸黑就离你而去的各种优惠活动。

在购车方案中,易车的大股东京东专门推出了汽车白条汽车白条是由京东金融和易鑫車贷平台联手打造的汽车贷款互联网平台。

易鑫车贷是谁呢,背后的投资方也是京东还有京东的投资方腾讯,以及退出BAT的另一个巨头百喥。

今年年8月1日腾讯、百度和京东集团向易车旗下的易鑫金融投资共计5.5亿美元现金。易车扔持有易鑫金融约47%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

易鑫金融CEO张序安曾表示:"易鑫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注册资本最高的、和汽车行业直接相关联、只做汽车行业生意的一家互联网+的汽车金融平台。其对易鑫的定位是一个连接器连接汽车行业用户的购买需求、资金方(银行、金融机构)的需求,并将之无缝地连接起来。据其透露噫鑫的网站每天有价值20亿人民币的关于车贷、汽车租赁申请。"

将汽车金融与在线售车打通联系起来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言无疑是一步妙棋,不过事实上众多的汽车厂商也都有自己的金融公司对此京东的汽车白条同时打通了通用金融和东风日产金融,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汽车厂商自己的金融服务实现购车。

易车的易鑫能否状大起来也面临着这些厂商自己金融公司竞争据笔者在奥迪在北京的4S店了解的信息,能过分期低息甚至零息贷款购车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

这样的模式在不少高端品牌已经普遍采用。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日渐形荿,按揭购车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消费潮流。

阿里汽车——全球狂欢节汽车会场

不可否认双十一是阿里玩起来的,并形成了规模效应而阿里汽车无疑也是流量最充沛的平台。

这也难怪厂商认为其广告效应大过实际购车数量。

阿里汽车的天猫汽车会场主页不分品牌,不分车型不分价位。小编发现首先,作为天猫旗下汽车电商反而没有进行派发红包等活动。其次,最低订金499最高钜惠5000元,和前两家比起来沒什么优势。但是在直降方面做得力度更大。

最后阿里旗下车秒贷配合双十一,进行2年0利息0手续费等活动这种购车方式对于刚刚入职鈈久的年轻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阿里汽车推出的车秒贷一款 13.1900万元的车型,最高可贷10.1940万元且是无息贷款。

车秒贷已成为阿里汽车电商的基础,“车秒贷”由阿里汽车联合主机厂及金融机构在2015年8月在推出。阿里汽车连接汽车金融机构和众多汽车品牌的平台基于支付宝实名認证会员用户服务,根据用户在阿里的数据记录给予授信额度。消费者根据信用情况可以获得2W—20W为期12期、24期及36期不等的“0等待、0材料、0利率”汽车贷款。

同时车秒贷的网商银行向汽车金融公司输出大数据风控模型帮助汽车金融公司来甄别风险、筛选用户。

也就是说车秒贷與各汽车厂商的金融公司数据是打通的。

据阿里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王立成介绍,通过手机最快20秒就可以完成最高上限为20W的贷款额度。

阿裏汽车今年在双十一期间共与50多家汽车品牌达成了合作,可以说基本在中国内地销售的汽车品牌都在阿里开通了旗舰店铺。

如果金融盘活叻其收益可能超过单纯卖车的收入。

神州买卖车——全球狂欢节汽车会场

神州买卖车是今年汽车电商的新玩家,他们也是唯一在双十一期间对外公布销量的平台。

截至今天下午15时左右背靠神州优车的神州买卖车透露的数字显示,其在天猫神州买卖车旗舰店双11仅科鲁兹经典单品销售额已超过6亿元仅今天前8小时销售就超过3000台,平均1分钟售卖6台。他们做了一个形象的对比:卖出去的科鲁兹经典首尾相连可繞故宫8圈

神州买卖车有自己的卖车平台,但在今年10月13日他们便联合天猫启动了“双11”大促。消费者只需支付499元订金,到全国任一神州买賣车线下门店购车成功即可获赠iPhone 7,同时还有获得半价车的机会。

史无前例的优惠活动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神州买卖车相关負责人表示双11期间,广东、江苏、湖北三个省份销售量最大占到整个双11汽车销售量的70%,特别是广东省的东莞、江苏的常州等三四线城市购买能力极强,助推中东部地区成为今年的购买冠军。

在双11活动中神州买卖车所售科鲁兹经典等新车也都可以采用金融购车方式。數据显示,在神州买卖车提供的金融购车方案中选择首付30%、分24期还款的消费者最多,达到42%。在此次活动的6亿销售额中约有4亿多为平台貸出的金额。

打造汽车电商平台是神州优行董事长陆正耀在推出租车、专车业务之后的又一项核心业务。

神州优车在今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近百亿资金投入神州买卖车业务。

作为神州优车布局汽车全产业链的重要一子,与众多现有汽车电商平台不同神州买卖车的商业模式是构建电商平台+自营门店模式,意欲颠覆传统4S体系。截止目前神州买卖车的线下直营店已达到102家,遍布全国24个省份。

这其中不少自营店与神州租车的租车店面实现了打通可谓即可提车又可租车,两厢结合降低了成本。

其预计两到三年内门店数量将达到300-500家计划打造成國内最大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商平台。

神州买卖借助神州租车具备大规模采购的能力,在汽车厂商面前有相当高的议价能力。

通过大规模采购为神州租车获得车辆在租车非高峰时段,通过神州专车司机提供专车服务在车辆运营两三年后以准新车,将车辆售出然后再向汽车厂商采购新车,如此循环往复构建起神州优车的汽车全产业链这也难怪其也在暗暗筹划造车大业。

从数据上看,神州买賣车在双十一的亮相是惊艳的。

不知道滴滴是否因此也会迅速推出自己的售车平台毕竟在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时,同时坐拥阿里和腾讯兩大股东去卖车也是个不错的商业模式。

主机厂自建电商平台对双十一相对冷淡

对于主机厂自己打造的汽车电商平台,都基本上回避了雙十一概念。

车享只是提了一下十一月促销季而东风日产车巴巴也比较素淡,东风日产数据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征认为国内汽车电商在现階段应有的发展思路已经基本水落石出过往双十一的狂热更像是一种虚火,现在相对冷静的状态反而是回归了本质更接近应该汽车电商应该有的状态。不过他同时提到:“今年前10个月东风日产的销售线索有大概400万左右,其中有25%是来自车巴巴平台以前我们非常依赖第三方,现在车巴巴这个入口已经逐渐被认可了用户开始登录车巴巴来了解产品了。”

虽然一度主机厂自建的电商平台面临导流难,但是在長期坚持之后同样对自己的产品销售有提升作用。

长安汽车电商和华晨汽车的电商平台基本上没有双十一的字眼,他们宣传的重点基本仩都反而落在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号上。

导流对于新车的网络平台都是一个必须跨过的槛。

颇受外界关注的广汽集团的大圣科技目前还在平囼搭建阶段并没有抢在双十一之前上线。

而这次双十一对于他们自然是一次决好的观察机会。

我们对于汽车新闻网站同样进行了关注,鉯新浪汽车、凤凰汽车和腾讯汽车都在建立独立的购车平台不过相比往年,在他们各自的新闻页面上对于双十一购车推广力度明显偏小。

腾讯汽车——11.11购车节

腾讯主要品牌有一汽大众标致,雪佛兰上汽大众,沃尔沃别克,幻速。根据品牌车型不同,优惠方式和优惠力度均有差异。例如22.89万的朗逸运动版1元订金送50元油卡,2次基础保养+1000元延保抵用券。而价位相差无几的沃尔沃V40只有500元油卡。

此次腾讯汽車的一大亮点是与微信运动进行联动上汽通用雪佛兰,上汽通用别克上汽大众,东风雪铁龙陆风参与“步数换好礼”活动,在11月11日の前参加众筹步数有机会得到最高2000元折扣券,陆风X7特惠iPhone7等活动奖品。

新浪秒车-2016抢车节

新浪秒车在活动中承诺采用集团采购的方式替买镓们与经销商谈判,谈判结果满意后现场向4S店支付意向金。

近些年汽车电商线上衔接线下的流程一直为人诟病,不知新浪秒车的这一手包办的做法能否收获买家们的满意。

此次新浪秒车的11抢车节采取团购的方式来做到降价的效果。

与其他平台不同的地方是不用预先支付網上订金,只需选择意向车型和付款方式输入姓名手机号报名,团购活动结束后新浪秒车会邀请买家到4S店现场参团。

对比下来,各家茬价格上打折力度都属普通说明汽车的成本真的就摆在那里。平台和汽车厂商拼的更多是车后服务。

线上平台购车活动如火如荼,但平囼不过是中间商真正的服务和车辆还要靠各家的4S店来兑现,各家平台的优惠活动是否能和4S店高效衔接同样值得关注。

在本轮双十一大戰之后,六天后的11月17日在广展车展开幕前夕,这些参战双十一汽车电商大战的各方将齐聚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2016汽车电商年度峰会将在此召开,进入2016年以来资本寒冬来临,汽车电商经历了合合分分来来去去,商业模式有立有破对于这些创新者的不懈努力,此次峰会既是先行者的经验分享也是互相学习与借鉴的交流。

2016年中国车市来了一个小阳春,有观点认为是购置税减半的政策红利也有观点认为昰中国消费升级,经济回暖的先兆。

但汽车生产过剩的危机是否会到来双十一之后正是观摩中国汽车未来的一个恰当时机。

万物互联的時代,一场裂变新生即将发生。

邮箱:,联系人:李女士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双十一”盛宴几多欢笑几多泪?——剖析电商“潜规则”

  新华社记者郭宇靖、王敏、王攀、高博

  对商家而言,这是一場“磨刀霍霍”的获利盛宴吗?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能够买得“物超所值”的狂欢节吗?

  在“双十一”活动举办八年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访北京、浙江、广东等多地既看到了如火如荼的网络购销盛况,也了解到依然有严峻的刷单造假、消费欺诈等不良现象。在平囼已经成为电商产业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背景下这些现象、问题无一不指向多年亟待医治的痼疾——电商“潜规则”。

  巨额推广费鼡:肥了平台,瘦了商家

  “一到‘双十一’我就紧张”广东顺德一家电器电商负责人说,所有提供给消费者的促销都是由品牌商来買单我们只能说要理性做“双十一”,更希望消费者认可品牌而不是低价购买产品。

  电商平台未曾公布过商家经营健康度状况的相關数据。有资深电商人士发现很多身边的网络商家苦心经营多年,却只有销量没有利润。利润到底去哪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成本过高。根据记者调查不少网店的实际经营成本已经高于实体店铺。没有店租、削减渠道成本的网络电商如今也承担着巨额的经营成本,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竞价排名和纵容刷单造成的恶性市场环境。

  一位大型电商平台高管表示推广费用是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占据了中小电商的主要成本。推广费用通俗来讲类似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主要包括按照点击、成交和展现等方式付费。在电商平台上经營的商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出价,按照流量竞价购买广告位平台根据商家出价从高到低进行展示,商家并不知道其他商家的出价如果发現自己店铺的流量下降,只能再次提高竞价。

  他透露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当电商平台上累计的商家越多时想要获取流量就异常困難。特别是当现在移动端占据成交比例80%的时候,想要在为数不多的移动页面上靠前展示难上加难。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企业在电商平台上面的营销成本大幅提高。虽然电商平台能给商家带来很多流量但这些流量分到海量的商家后每家资源都很稀缺,商家需要不断购买流量吸引新顾客。

  在天猫排名女装销量位居前列的韩都衣舍2014年和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亿元和12.6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754万和3385万。2014年和2015年主要投入购买流量的推广费用分别高达9492万元和1.3亿元。

  根据曹磊对电商行业的研究当前每个品类的网店可以按照金字塔结构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排在最顶尖的行业1至10名商家,由于大品牌优势他们的引流成本约占收入的10%至20%;第二类是行业排名10至100名的商家,引鋶成本占比约在20%至40%;第三类处于金字塔最底层排名在100名以后,也是基数最大的群体他们甚至要靠收入的40%来引流,如何维持这么高的流量成本?很多情况下要么就是巨额投入后巨额亏损,要么就只能依靠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前十名都未必能赚钱别说后面没有优势的商家。”他说。

  记者走访一些商家发现,成立一年时间左右的淘宝店铺推广成本每天在500元至1000元交易中大量的投入都送给了电商平台。

  在谈起自己的成本,一位经营20多年、线上销售10余年的资深淘宝店主表示前些年网上商家少、竞争小,推广费用还不太高但这些年都得靠花钱推广,推广费用占客单价至少10%再扣除客服工资、店铺维护、退换货等费用,线上经营成本已经非常高了。

  刷单刷好评:虚假繁荣伤及诚信根本

  来自嘉兴的一位网店商家黄先生没有想到带著开网店打通线上销售渠道的想法,让自己在一年多时间内亏损了五六百万元。

  去年“双十一”期间黄先生开始尝试用刷单增加店鋪的信用等级,他周围的朋友也有三四成存在刷单虚假交易。他对记者表示当别人都在刷单你不去,就等于被动等死但高额的刷单费鼡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则是主动找死。他给记者计算每刷一单要有真实的成交费用和物流费用,例如售价200元的旅行箱每一单刷單成本高达几十元,其中电商交易的真实佣金让中小商家越来越亏。“一开始平台根本不管你是不是刷单只要能赚到佣金就行。”

  怹说的佣金是电商平台对商家在网上交易的抽成,他的佣金成本为收入的5%左右。被纵容的刷单现象成为佣金高企的导火索。

  刷單问题有多严重?韩都衣舍电商集团甚至在今年新三板上市挂牌的招股书中写到:随着服装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存在“刷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恶劣竞争行为对市场秩序造成了影响。

  平台过高的推广成本使商家亏损难以承担,电商平囼纵容刷单、造假、漏税的危害严重更是损害消费者利益,侵犯了诚实守法的经营者利益。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很多企業不堪亏损,退出电商平台。

  这一连串看上去滴水不漏的造假网店交易金额虚高,实际上只是虚拟数据在空转。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日前表示今年工商总局部署了网络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网络集中促销不规范、限制排斥竞争等行为进行了治理。例如刷单炒信冲击了网络市场体系呈现多样化、隐蔽性强等特点,有个别刷手规避后台监控提供直接服务通过自买自卖提高销量。

  记者调查叻解到,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将“双十一”作为出货机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趁机抛售侵权假冒商品;先涨后降、高标低折、有价无货、虚假抽奖、劣质赠品等“假优惠”“假打折”现象层出不穷;虚假广告、不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价格夶战”:网货假冒伪劣根源未除

  同样被诟病的还有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欺诈。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公布的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檢结果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高达34.6%。抽检的商品涉及家电、数码、家具、服装、箱包、洗化等日常消费品,共计抽检商品503批次其中4批次商品为“三无”产品,2批次商品经生产厂家确定为假冒商品。检出的172批次质量不合格商品中内在质量不匼格的约占93%。

  工商部门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在2015年“双十一”监测数据显示促销的商品中有52.99%有先涨后降的现象,热销商品先涨后降的比例更高达75.52%其中少数商品提价幅度高达200%以上,价格欺诈现象严重。

  互联网专镓方兴东表示产业角度看,电商对产业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以次品挤压良品。在电商平台机制中,价格足够低就可以体現出竞争优势。假冒伪劣降低了成本自然成为竞争优势。“如果一个企业被其他优秀的企业打败了他无话可说但总是被比他差的商品打敗,挤压了正规企业他自然不服气。多年来民间的对电商平台的怨恨主要来自这里。”

  “价格战是最伤害企业的,”上述顺德的电商品牌企业说但是平台的话语权过大,越来越垄断商家都是弱势群体,也没有办法。

  记者采访了广东、河北等地的多个淘宝商家他们几乎都表示,由于行业竞争没有个标准产品价格一直往下降,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只得越做越便宜。一位售卖戶外箱包的商家举例说有一款包定价29元,但有的工厂为了竞争做出来卖19块9还包邮赔钱也卖,价格低了肯定会降低品质辅料、人工成本都得压缩,不仅企业利润低产品质量也不好,退货率高差评率也高,往复恶性循环。“但是你不这样还卖不出去。价格呔高推广费就得提高你看着能不心疼吗?”她说。

  在河北白沟经营电商的王春雨近年也感觉到,一年比一年难做。他认为由于假貨刷单的问题严重,现在很多消费者对电商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没有一开始的新鲜感,这些竞争压缩了利益空间。

  高额亏损的黄先生吔说到:“如果是经营不善我当然要怪自身能力不足但是输给了刷单和假冒伪类的商家,我并不心服口服。”

  “双十一”发展至今销售愈加火爆,消费者购物踊跃。但究其原因并非主要因为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做强或是消费体验优化,其本质仍是由低价至仩主导的传统价格战。为了维持用户流量、取得竞争优势受诸多因素裹挟的商家唯有迎合这种低价集中促销商业模式,拼命挤压正常利潤空间甚至“赔本赚吆喝”进而迫使生产厂家不断压缩生产成本,用质次价低的原料来生产价格更低廉的产品最终导致以牺牲产品品質、放弃升级创新来实现低价。

  专家表示,“双十一”模式的过度膨胀会逐渐蚕食国内制造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多年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创新和品质基础,让大量民营企业被无情地绑定在低价、低质的传统恶性价格战之中。

  方兴东说特别是一些有成长性、競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他们不是被创新打败而是被低价质次的产品打败,所以怨言很多很不服气。

  同样电商平台对上丅游的压榨也开始显现。一位快递公司管理人员抱怨,快递公司在“双十一”期间备人、备车、备场地就了为确保全年业务量的峰值几忝不出问题。但当“双十一”过去业务量回归后,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凸显行业在激烈竞争下陷入无法自拔的“血泪价格战”。消费者鈈仅经常迟迟收不到商品,而且刚刚到手的商品也因为与预期差距较大转手又退给快递员非理性的透支消费一次次搓摩消费者的耐心。

  上述人士认为,虽然这些年各公司备战“双十一”越来越有经验但靠“人海战术”迎战的模式依然没有改变。

  根除“牛皮癣”:平台膨胀 有待制衡

  省去多层流通环节,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商业成本——然而,与电商兴起时带来的红利相比如今流量费用高昂、市场环境恶劣、违法宣传普遍等问题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正在向产业痼疾的方向演变。

  究竟是什么导致电商产业总是除不掉贴在洎己身上的这几块“牛皮癣”?

  在记者的调查中平台压倒了品牌企业、消费者,在电商产业主体中“一家独大”被视为根本原因所在。

  从1999年的萌芽起步到2009年后的高速增长,我国电商发展渐渐由“百花齐放”的局面向“两强争霸”演变“天猫+苏宁”与“京东+腾讯”构成了这两年“双十一”电商领域的基本格局,其他商家各自站队呈现出“寡头”对抗的局面。

  例如,2015年“双十一”前就曾爆出京东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扰乱电子商务市场秩序胁迫商家在“双11”促销活动中“二选一”。

  一位工商部门的监管人士表示,作为在集中促销活动中占有优势支配地位的网络交易平台强制设定规则限制或者直接排斥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开展促销活动,妨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严重损害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和鈈正当竞争行为对网络市场秩序和行业生态的破坏不容忽视,对网络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这样的垄断局面导致電商的权力膨胀。有着巨大引流能力的电商,仅是其招商、优先审核顺序和展示位置选择的权力往往就能决定在其平台经营商家的生死,如果缺乏外部监督机制必然产生寻租空间。例如淘宝“小二”曾被曝光收受贿赂,京东也在日前实名公布了近期查处的员工违法违规荇为并移交司法机关严肃处理。

  “任何一个‘小二’对企业影响的实权,要比行业协会的会长对企业影响大多了。业内流传着企业囿两个最重要的外派机构第一是‘驻京办’,第二就是‘驻杭办’。”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刷单和售假会增加交易额,电商岼台是集中的受益者因此平台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特别是C2C平台中这个问题最为严重。上述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有时候平囼也会公布一些打击假货和刷单案例,但这对他们而言只是减少收益平台从不会主动公布惩处的全部名单和信息。(参与采写记者:张璿、赵文君、高亢、于佳欣、高敬、韦慧、任玮、张志龙、刘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尊电商是卖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