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怎么避免企业花高价购买到的却是劣质劳动力的风险?

原标题:谁拿走了中国企业的利润?

利润战之中国企业惨状:谁拿走了中国的消费红利

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市场,却没有世界第一的利润,中国市场的消费红利到底去了哪里?中国企业为什么陷入超低利润区?在世界经济战中,中国制造如何实现从价值洼地到价值高地的升级?(深度长文)

一、现状:中国制造企业陷入超低利润区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占据全球制造的25%,中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然而中国制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从2011年开始,连续6年徘徊在2-3%的超低利润区间。

入围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的245家制造企业,2016年平均利润率也只有3.3%。

一份覆盖广东90%的制造业产值、覆盖湖北89%的制造业产值的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企业2015平均利润只有3.3%,制造企业利润率5年跌去近一半。

关于中国经济,大家最关切课题莫过于GDP增长,但时下中国经济的症结不是销售额、营业额、GDP的增速放缓了,而是制造企业的利润莫名蒸发了。

中国是制造大国,却是利润弱国,2011年以来制造企业利润低下的程度更加严重,中国企业普遍陷入了价值的洼地。

中国制造500强,2011年至2016年营业总额基本每年都有增长,但利润却没有同步增加,甚至下降了。

以2015年为例,相比2010年营业总额增加了8.7万亿元,利润却减少了1610亿元;相比2007年营业总额增加18万亿元,利润却只增加了600亿元。

如果说东西没有卖出去或者卖得少,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少,那倒罢了。现在的问题是劳动效率也不低,东西也没少卖,劳动付出了,价值却没有实现。

有经济学家说,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劳动效率,这与2011以来中国制造遭遇的状况显然是矛盾的。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找到问题,找对问题。

那么,中国制造的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制造的利润水平为什么这么低?原因是什么呢?

1、中国制造的超低利润,历来如此吗?不是。

尽管中国制造的利润率向来不高,但2011年之前中国制造500强的平均利润率皆在3%以上,2007年平均利润率为5%,即使是次贷危机期间的2008年也未跌破3%。

5-15%的利润率是企业应有的正常水平,比如食品为主的雀巢、日化为主的宝洁,平均利润率均为14%。

处于3%的低利润水平,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变得很脆弱,经受不起经济环境变化与产业价格波动带来的任何冲击,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就会陷入亏损的无奈境地。

2、中国制造利润率下滑,是因为全球经济环境衰退的影响吗?不是。

企业利润的非正常流失,始于2011年。以2011为界,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要治理中国经济只会越治越乱。

2011年之前,中国制造的利润波动具有全球性的共性,与其他国家的升跌规律呈正比关系,与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存在正向的逻辑关联。2011年之后,中国制造开始跌入了超低利润的洼地,至今依然深陷其中;更重要的核心事实是中国脱离了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演变逻辑,独自下滑。

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企业盈利水平都早已恢复到了次贷危机前的水平,其中2016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制造企业平均利润率高达12.2%,2017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制造企业平均高达10.9%,法国制造企业高达7.1%。要知道,美国500强企业2008年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92%。

如果说是与全球经济同频,那么中国制造业利润水平也应该同步恢复到自己的正常水平,而不是独自“下跌”,滞留在2007、2010一半的水平。

3、是国有企业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吗?不是。

某些经济学家总是爱嚷嚷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仿佛国有体制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包袱。

请问光伏太阳能企业,年之间在欧美反倾销中赫然倒下的太阳能巨头无锡尚德是国企吗?陷入重度亏损的赛维LDK是国企吗?

请问服装企业,美特斯邦威2010年以前在服装界可谓是叱咤风云的"霸主",2011年后开始走下坡路,业绩连续下滑,2015年巨亏超4亿。报喜鸟从2012之后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连降4年后,2016年巨亏4.3亿。请问美斯特邦威是国企,还是报喜鸟是国企?

请问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年期间,近400家企业批量倒闭,请问又有几家是国有体制?

利润水平下跌不是国企的专利,而是国企、民企共同的遭遇。国有体制不是中国经济的病灶,国企体制改革更不是中国经济的解决之道。

4、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吗?不是。

请问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哪个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呢?!美国制造居于10%高利润水平,而德国、法国居于5-7%中高利润水平,中国制造却是2-3%超低利润水平。

事实上,一个经济体的利润水平与劳动力成本,正确的逻辑是正相关,而非负相关。

经济学家们看了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更应该看到中国制造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很多中国制造可以实现的品质,工资水平比中国低的国家不一定做得到,工资水平比中国高的国家也不一定做得到,更不要说机器人了!

5、中国制造价值低廉,是因为技术不够先进吗?不是。

中国制造的最突出问题不是技术低下,而是价值不足。比如,陀飞轮机芯是腕表的最高科技象征,江斯丹顿、宝珀、宝玑等国际高端品牌,普通腕表的主流价位是30-50万元,陀飞轮腕表则在90万元以上,然而中国海鸥牌陀飞轮腕表的价位是1-5万元,甚至赶不上国际高端品牌入门级产品的价值。

技术不是万能,工业4.0的机器人更不是万能。何况很多产品的附加值来自人,而非机器,比如时装界的国际大牌都在贩卖设计师,而不是工业4.0;奢侈品鞋包最钟爱的工艺诉求是手工打造,而不是自动化生产线。

如果说10年前、20年前、30年前,因为技术限制了中国制造的价值实现,可能说得通。但今天的中国,高铁、航天、高端装备、IT通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均处于领先水平,再来拿技术说事,明显不符合中国国情。

如果总是抱着过去说话,那不妨说说1000年前、2000年前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哪里?历史上欧洲人追棒的奢侈品又来自在哪里?当年罗马贵族获得一件中国制造的丝绸制品是如何的心喜若狂,凯撒大帝如何在庆功宴登上桌子炫耀他的丝绸披风战利品。

6、中国经济下行,是因为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吗?不是。

最喜欢拿技术说事的,恐怕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威胁论者,他们高举着世界银行炮制的经济改革大棒,轮番恐吓中国经济官员。

国际资本为了阻断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等收入陷阱魔咒是这样念的:“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因为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就能追赶的。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之后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至今看不到跳出陷阱的希望。”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最早是世界银行抛出来的。世界银行是什么组织,是国际资本下属组织;而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进行系统遏制、全面打压的是谁,正是跨国界超政府的国际资本集团;凡是世界银行推出人物和概念,包括2030,都是立意深远的。

如果说中等收入是个陷阱,是个坑,那也是人造的坑。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发展停顿,本来就是华盛顿共识、金融自由化等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引导下,被国际资本成功阻断的案例。至于韩国、新加坡等之所以破例跃入高收入行列,分享一个细节信息,你就秒懂了。比如韩国著名企业三星电子,李氏父子直接持股量不足5%,三星根本不是韩资而是美资。

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鸟?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块蒙住中国政府眼睛的布。中国制造,从利润水平来看,这几年比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更糟糕。经济学家却说这是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到中等水平,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经济的病根,药方就是技术创新。中国经济现状本身是经济战的结果,明明是外伤失血,却非要说是胃动力不足,外科创伤吃胃药,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奥妙。

中等收入陷阱,是驱动中国政府推行经济改革的鞭子。如果不弄乱中国经济的发展思路,如果中国不主动钻进经济战的埋伏圈,国际资本集团根本无法阻断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果然中了招,几年来一直马不停蹄往套子里钻!

中等收入陷阱,旨在引导中国做掰玉米的猴子。炒作中等收入陷阱,目的就是为了误导中国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战略,阻断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关停转,发展新产业,发展高科技!到时候嘛,嘿嘿,西瓜没摘到,玉米也丢了。

7、是中国制造品质不够精良吗?不是。

时至今日,中国制造无能为力的产品已经很少很少,即使有,假以时日也是可以攻克的。

至于中国制造的品质,三种情况是主流:第一,中国企业做出来了,没人知道,或者知道的很少,这是品牌认知的问题。第二,中国企业生产了世界领先的优质产品,贴的却是他国品牌的标签,这是产业分工的问题。第三,中国企业有能力做,但不敢做,担心卖不出去,这是市场营销的问题。

当然也存在第四种情况,个别产品中国企业暂时还做到世界顶尖水平。但最主流的三种情况,都不是制造本身(包括制造技术)的问题,而是制造之外的因素。

这就意味着中国应该在制造之外的设计、品牌、营销、产业主导权、文化引力场等层面做更多的努力。

8、是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吗?不是。

如果说中国企业的困顿是因为中国市场消费力不足,那就更离谱了。

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在中国,世界第一大服装市场在中国,世界第一大电商市场在中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消费市场,买买买,全球一半以上的奢侈品都是中国消费者买单的。

几万元一只的名牌包包,比如LV、爱马仕,每卖出2只,就有1只背在中国人的肩上;几十万元一枚的高端腕表,比如百达翡丽、江斯丹顿,每卖出2枚,就有1枚就戴在中国人的手上,我们前总理手上戴的就是35万元的江斯丹顿哦;几百万元一辆的超豪华汽车,比如保时捷、玛莎拉蒂,每卖出4辆,就有1辆驰骋在中国的大地上。从2011年至今,六年如一日,一直都是这个状况。瑞士腕表厂商眉开眼笑的说“谢谢,中国!”而不是谢谢美国或者别的什么国家,你能说中国人的消费力不足吗。

问题的关键不是中国的消费能力够不够,而是中国人的消费力到底去哪了?

二、中国人的消费力到底去了哪里?

心情好了去逛街,心情不好了还是去逛街,心情不好不坏也可以去逛街。逛街的首选是购物中心等大商场。

一线城市的主流商场,扑面而来的一楼化妆品区,不是兰蔻、雅诗兰黛、资深堂、倩碧、欧莱雅,就是香奈儿、迪奥、雅漾、HR、MAC等等,几乎清一色的国际品牌。

那些高大上的高端商场,唱主角则是国际奢侈品,一楼、二楼、三楼到顶楼,无论服装、鞋包都是所谓的国际时尚大牌,中国品牌往往难得一见。

1、消费力去向A:全国业绩最好的商场

2016年全国业绩最好的五大商场,分别是北京SKP、深圳万象城、南京德基广场、杭州大厦、上海IFC国金中心,这5家营业额60亿元以上的商场巨头,无一例外都是国际一线品牌与奢侈品品牌的专属领地。

北京SKP(原王府井新光百货)为全国第一大商场,2016年总业绩高达96亿元,以坐拥一线大牌出名,奢侈品LV一个品牌就在SKP的不同楼层开了三家店。

2010年开业的上海IFC国金中心,商场内更是大牌云集,聚集了Hermès、GUCCI、CHANEL、LV、Dior、阿玛尼、范思哲等近150家国际高端品牌及顶级奢侈品。

浙江营业额最高的商场,杭州大厦同样汇聚了LV、HERMES、Dior、GUCCI、FENDI等大量顶级奢侈品品牌及国际时尚品牌。

南京德基广场、深圳万象城,也不例外,均主营国际时尚大牌。

商场是时尚产业的缩影,中国高端商场,却是服装、鞋包等国际时尚品牌的集聚地。

在时尚领域,中国品牌不仅占比少,而且价值不高。尽管这些服装配饰大都是中国制造擅长的传统产业,尽管中国是纺织大国、服装大国、鞋包大国,但在服装鞋包等奢侈品及高端时尚领域,却没有中国品牌的位置。

以南京德基广场为例,排除餐饮、集合店以及个别国别归属模糊的的品牌外,德基广场共有服装、鞋包、珠宝、腕表、化妆品、香氛等123个时尚品牌,其中100个均为外国品牌,只有23个为中国品牌。

从统计数据看,德基广场在售品牌,中国占比不到20%,其他国家占比超过80%。

买买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世界闻名。很多专家主张把消费留在国内,这是对的,但一个重要的现实需要正视:那就是留在国内的消费力,又贡献给了谁。中国品牌如何对接中国自身的消费力,这个经济课题需要充分重视,并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有人可能对此无所谓,或者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登临时尚产业的高峰。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对时尚大牌的追逐更是冠绝全球,全世界的奢侈品消费有一半是中国人包揽的。这好比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在中国,有人却说中国人没有能力登临珠峰,任由外国人登临,而不主张中国建立自己的登山队,这种论调显然要不得。事在人为,海尔冰箱也是中国制造,却能登临世界的最高峰,为什么服装、鞋包、腕表就不可以?!

2、中国市场消费力去向B:衣食住行

中国制造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到底如何?全国销量最大的商场,固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与判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放大讨论范畴,进行系统的广谱分析,来看看更多领域的消费力都对接给了谁。

在衣食住行各个产业,且不说全球市场,先看看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谁更强势?

【衣】服装鞋包市场的价值高地:外来品牌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服装是一个大品类,消费层次复杂,价值层次丰富;购买渠道,除了商场,还有超市、街边店(品牌店、非品牌店)、专业市场,以及新兴的网购渠道。国际品牌主要占据商场以及街边独立品牌店等中高端市场及大众市场,中国品牌更多的集聚在超市、街边店、网购等大众市场及中低端市场。

尽管中国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服装零售市场,但高利润的市场区间,中国企业的存在感却很低;面向大众的中端市场,体量最大也是ZARA、H&M、优衣库等外来品牌。

价值越低,中国品牌占比越高;价值越高,中国品牌占比越少,这就是服装市场的基本规律。

高价值服饰购买,高端商场是最主要的阵地,我们以深圳万象城为例,来看看高端服饰领域,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各自的占比。

主力店之外,深圳华润万象城,有男装类品牌38个,女装类品牌50个。

其中,男装类,95%为外来品牌,5%为中国品牌。中国男装品牌不仅占比少,且处于商场的底层价值区。

女装类,85%为外来品牌,15%为中国品牌。中国女装品牌不仅占比少,亦处于商场的价值底层。

比如麦昆的一件牛仔衣卖1.5万元,中国品牌只卖1500元,这还是中国服装品牌的拔尖者,更多的中国品牌连进驻恒隆广场、IFC国金中心、万象城等高端商场的“资格”都没有。

请问这样的牛仔衣,中国设计不了?还是制造不了呢?!为什么麦昆卖1.5万元,中国人还这么乐意买单?这是值得深究的。

【食】奶粉市场:价值高地100%为外国品牌所占据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又吃些什么呢?

粮油是食的基本项,超市是粮油品牌的主要销售阵地,10多年前,中粮的福临门与嘉里的金龙鱼还平起平坐,但2011年来,各地超市粮油区都是金龙鱼唱主角。

猪肉市场,曾经的中国巨头双汇为美国高盛所收购;牛肉市场,全然是进口产品的天下;就连酱油、鸡精等调味品,前几年也遭遇了国际资本的批量收购。

线下超市的进口食品区,近几年越来越兴盛,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商业体放弃普通超市的经营,直接开设进口食品超市;网上的生鲜电商及食品商城基本都以进口水果、进口肉品,及其他进口食品的销售为主体。

婴儿奶粉市场更是为外国品牌深度霸占。很多有消费能力的家庭,为宝宝选择奶粉,隐约中摆出一副非外来品牌不吃的架势。

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外来奶粉品牌的市场地位一路飞涨,而今的中国,不仅在高端奶粉市场没有中国企业的份,主流奶粉市场也没有中国企业的位置。

大家注意一个细节,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中国奶粉的信心,而三聚氰胺事件的始作俑者三鹿奶粉的老总,引咎辞职后,转而主管疫苗了,不仅没有降权,反而升权了!

说的这里,感慨万千!怎么形容呢,中国连几个月大的宝宝,都要仰仗美国、荷兰等外来品牌来哺育;而这些盲目追逐洋品牌的父母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奶粉是不是吃了催奶药的奶牛乳腺发炎后流淌着脓汁的牛奶做成的。

其实,危机深重的不是中国制造本身,而是当下中国的消费文化。与此关联的则是经济上层建筑的隐忧,当一个大国的经济学,脱离产业、脱离文化、脱离经济引力,孤立的谈市场经济,是多么低级的思维!

【住】五星及五星以上高端酒店:99%为外来品牌所占据

中国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也是出差、旅行最频繁的群体,那么他们外出时,又住哪些酒店呢?

酒店主要分三类:星级及五星级以上豪华酒店、经济型快捷酒店,以及民宿/精品/特色类酒店。

高端的五星及五星以上豪华酒店,除了君澜、文华、开元等个别酒店,基本上都是外来品牌。不是美国的万豪、喜达屋、希尔顿、凯悦等酒店集团旗下品牌,就是英国的洲际系酒店,不是法国的雅高集团旗下酒店,就是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嘉里系酒店。

近几年,是高端酒店市场不断壮大的过程,国际酒店扎推进驻中国,与此同时,也是中国酒店品牌不断边缘化的过程。

中国高端酒店市场,一边则是国际品牌的兴盛,一边是自有品牌的萎缩,对比非常强烈。十几年前来上海,想住的讲究,住的有面子,还可以选择锦江等,而今呢,只有丽思卡尔顿等一连串的国际酒店可供选择。

高端酒店,即使业主是中国企业,也仰仗国际酒店集团的品牌与管理,比如金茂君悦。中国自有品牌呢,主要集中在经济型酒店领域以及散状的民宿/精品/特色类酒店。

尽管酒店业,是服务不是制造,但仿若一边镜子,映证了中国市场的消费力以及消费力的流向。

【行】高端及高端以上汽车市场:外来品牌占据绝对优势

汽车、飞机都是规模浩大的市场。且不论中国客机市场如何30年如一日向美国波音,法国空客输送利润,中国大飞机事业已经开始起航,我们相信未来会是全新的格局,这里我们重点谈谈汽车。

汽车市场的格局,无须调查,无须数据,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见证,每天出门,看看路上跑的车,看看眼花缭乱的汽车品牌标识,不是德国车,就是美国车,不是日本车,就是韩国车,偶尔也有中国车掠过。但中国车是什么价值,外国车又什么价值?一辆保时捷,单车利润就高达12万元,一辆长安,整车售价也只有8万元。

中国连续8年稳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中国自主品牌什么规模,国际品牌什么规模?丰田、大众、通用三大巨头年销量基本稳定在千万辆规模,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最大的长安、长城年销量也不过区区100万辆。

全球豪车1/4的销量在中国,然而豪华汽车市场,价位40-200万的普通豪华品牌是奥迪、宝马、奔驰、路虎、凯迪拉克、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等等外来品牌,中国品牌几乎为零;价位100-400万的运动型豪华品牌是保时捷、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根本见不着中国品牌的身影,更不要说超豪华市场了。

2008年以来,无论高端红酒、高端腕表,还是高端酒店、高端汽车,都呈现“逆”势飞扬的发展态势。

玛莎拉蒂、兰博基尼、保时捷、法拉利、宾利等超高端汽车的红火,再一次证明了经济学家宣称的世界经济疲软、中国市场消费力疲软等中国经济下行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结论】中国市场的价值高地,为国际资本所占据

透过多行业的广谱考察,你可以发现三个共通点:

第一,中国市场的消费力,一点也不弱。

高端酒店、高端红酒、高端轿跑、高端腕表、服饰鞋包奢侈品等高消费市场在中国的兴盛都是铁的印证。近几年来,尽管中国整体经济处在下行通道,而这些奢侈级别的高端消费,却在次贷危机后一直逆势飞扬。

第二,中国市场的高消费力红利,被跨国资本霸占。

中国市场形成的巨大的消费红利,80%以上为国际资本所霸占。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高消费红利的霸占,凭借的不是武力,甚至也不是技术,而是品牌营销的运作与消费文化的营造。

第三,中国企业普遍陷入价值洼地。

低价值的大众市场,中国品牌很活跃;高价值的中高端市场,中国品牌严重缺位。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中外品牌在总量上都各具规模,但在价值实现上落差巨大。

近来,消费升级、消费驱动之说在中国极为盛行,但如果中国市场消费力,尤其是高端消费力,都外流了,那么中国经济只会更加空虚,得益的却是正在与中国经济体过招的国际资本集团。

三、中国消费力的错误流向,应该问责于谁?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第一的消费市场,消费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然而中国大地上跑的车大多是外国品牌,中国人手上戴的表是外国品牌,中国宝宝爱喝的奶粉是外国品牌,中国时尚女性用的主流化妆品是外国品牌。除了家电、通讯、高铁、装备等个别领域,大多数行业的价值高地,均为外国品牌所占据,中国企业普遍陷入价值的洼地。全球市场乃至中国市场的消费力,最大程度的输送给了美欧日韩的跨国企业。

国际市场的消费力汇聚至国际品牌,尚且可以理解;国内市场的消费力,海量外流,我们绝对不能置之不理。这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同时也事关社会风化、民族气节与国家安全。

如果一个国家的子民,日思梦想所追逐都是美、欧、日、韩等他国之物,我不知道这样的国家如何走向真正意义的强盛?!民族的凝聚力又从何谈起?

1、错不在消费者,也不在企业

任何产业的市场规模都是有限度的,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业绩总和是有上限的,中国消费者买买买,在追逐国际大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伤害了民族企业的利益。

消费者作为普罗大众,无论钱多、钱少,处于经济文化的引力场中,仿佛磁场中的小磁针,总是被磁铁所吸引;强大的磁力场改变并塑造了小磁针的方向,强大的经济引力场改变并塑造了消费力的流向。

中国消费力的巨量流失,是企业的过错吗?

表面上看是中国企业缺乏品牌引力、中国制造缺乏价值力,事实上,企业也没有错。客观的讲,中国企业已经很努力,中国企业家也是很能干,中国企业人的智慧、勤勉更是有目共睹。

决定消费力流向与商品价值认知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引力场。而经济引力场的构建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国家级的力量才能完成,其主导者不是政府,就是超政府的国际资本集团,孤立的某个企业往往无能为力。

(1)德国制造:国家经济引力场的典型案例

德国制造,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就是有限的几家,板着手指头也能数过来,更多的则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98.6%都是中小企业。

然而德国中小型企业的境况,不仅不会像中国的中小企业那么尴尬,而且活得既滋润又风光,这些企业没有令人惊艳的厂房,没有传奇色彩的4.0生产线,也没有响彻全球的名号,却在全球范围占据市场的高地;比如机械制造的31个门类,德国在17个门类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客户只要听说是德国制造,信赖感就油然而生。德国制造,哪怕是出自一个村办小企业,其价值一样可以得到高度认同,为什么呢!

德国制造畅行全球,除了产品本身,更多依托了德国制造这一大平台以及这一平台在全球范围建立的经济引力场。

德国的经济学者、专家、媒体,会创作大量歌颂德国制造的资讯,在传球范围内大力传播。而中国的经济学者、专家、媒体,包括自媒体时代的我们,在做什么?呵呵!很可能正帮着传播歌颂德国工业精神的资讯!

这种巨量的资讯,不是一家企业可以组织起来的;这种洗脑式的宣导,不是一二个学者的发声、一二个记者的报道可以实现的;这种经济引力场的效应,是浩大的国家级工程,任何单一个体、单一组织的力量都无法达成。

企业、学者、专家、媒体,再怎么勇敢,就是一个个勇夫,而不是集团军,国家不去组织,个体化零散发声的结果就是散兵游勇!

(2)时尚产业:产业经济引力场的典型案例

欧美国家,即使一个新生的设计师品牌,挤入国际大牌的行列,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国也有很多设计大师,也有杰出的设计师品牌,但中国的设计师品牌,要跻身国际一线品牌的行列却难上加难。

同样的包包,中国企业去卖,只值几百元,最多几千元;贴上国际大牌的标签,价值瞬间高达几万元;即使贴上一个不知名的法国品牌的标签,至少也可以卖几千元。

服饰鞋包等时尚产业,很多国际品牌的产品,就是在中国OEM、甚至ODM的,尽管都是MADE IN CHINA,但中国品牌与欧美品牌之间存在巨大的价值落差。

这种价值落差,显然制造之外的因素造成的。那么,具体是什么呢?

欧美时尚品牌占据产业价值高地,一方面得益于旷日持久的品牌建设,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欧美时尚产业的经济引力场。

品牌建设与经济引力场建设,此两者,恰恰是中国纺织产业、服装产业、轻工产业的短板,也正是中国时尚制造业价值塑造的关键。

品牌建设,企业通过努力可以做到;但经济引力场建设,则是单一的企业所无法企及的。

欧美时尚产业,之所以具有全球范围的吸引力,之所以令中国消费者如痴如迷,除了企业本身与设计师,还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包括产业集团、包括学院机构、包括媒体与文艺。全球的时尚类媒体以及四大时装周,都服务于欧美时尚产业,包括小说、电影、电视剧等都在时尚引力场的布局范畴内。中国时尚女性所接受的时尚资讯都有他们精心炮制而成,中国自身的时尚类媒体以及时尚博主,皆处于“复读”欧美时尚的跟随状态。

中国时尚男女,十年如一日的浸泡在欧美资本集团炮制的时尚文化中,目之所视,心之所念,皆是来自欧美的时尚大牌。请问中国时尚产业,单凭若干企业的孤单努力,如何与强大的欧美时尚产业文化场抗衡呢?!

在经济引力场的作用下,消费者身不由己,企业无能为力。

所以说中国消费力的海量外流,不是消费者的错;类似的产品,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却存在巨大的价值落差,也不是企业的错。

如果说非要问责的话?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指南针出了错。

2、当指南针,不再指向南

当下中国,技能熟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设计人才、工程人才、营销人才空前盛大。中国制造的局限不再是经验的局限,也不是技术的局限;更不是体制的局限,除了战略安全、民生基础类产业,更多的领域是民营企业所主导的。

中国制造最大的局限,来自经济意识形态。中国消费力的错误流向,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指南针出了错。

当指南针,不再指向南,那么跟着指南针走的结果就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当战略导航系统,不是导向高地,而是导向洼地或者平地,那么跟着这样的导航系统前行,永远都不可能登临价值的珠峰。

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战略目标10年前就已经提出,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价值低廉的窘境越陷越深,为什么?因为在错误的经济思维框架中,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

要扶正中国制造的价值,首先要扶正中国经济体的指南针。

在大雾弥漫的森林中迷了路,指南车可以指引正确的路线;在浩瀚无比的大海中航行,指南针可以指引航行的方向;科技发展到今天,来到任何陌生的地方,北斗系统都可以给我们正确的导航。

在经济领域,经济学就是国家经济的导航系统。经济学提供经济思想,就是经济的指南针,经济学构建的经济理论思维框架,就是经济发展的北斗系统。

然而,在中国掌握话语权的主流经济学家,总是在西方的死人堆里寻找中国经济的未来,总是依据100年前、200年前的西方经济理论,来指导当下中国经济前行的方向。

中国经济改革依据的理论总纲“市场经济学”,是240年前亚当?斯密的理论;供给侧改革依据的“供给学”,是200多年前萨伊的理论;中国经济学第一人全力推广的“比较优势”,是200年前李嘉图提出的理论;最近被中国经济学家集体高举的熊彼特“创新理论”,是100多年前生成的老古董。不知道是不是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类剧情看多了,经济意识形态竟然也如此偏好墓穴之物。

经济学,本来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规律的理论。请问现在的经济情形、价值结构,跟100年前、200年还是一码事吗?不要说相隔100年、200年,就是相隔10年、20年,市场格局、产业格局、消费格局、经济格局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今世界,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现象目不暇接,3-5年就可以发生一轮市场迭代;可以肯定的说,在100年前、200年前的死人堆里找出路,注定没有出路。

无论配第、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还是穆勒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无论萨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价值理论,还是马歇尔的均衡价值理论,都不足以解释当今世界经济的价值规律。

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只有部分领域依然遵循着劳动价值论或者均衡价值论的规律,更多领域的商品,其价值超越劳动成本,超越生产费用,超越供需变化,无关边际效应。

现代经济,不似100年前、200年那样层次单一,经过几百年的飞速发展,经济形态丰富了,价值结构也复杂了。在消费领域,决定商品价值差异的,除了生产费用、劳动成本、效用价值,还有设计价值、文化价值等附加在品牌之上的多种价值因素,而且不同产业类型、不同消费层次的价值结构也不尽相同。在大宗商品领域,决定价值的除了生产要素成本与供求关系,还有产业垄断与价格操控等因素。

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头顶着早已入土的西方经济学家的衣钵,怀抱着早已过期的均衡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来分析当下的经济形势,指导中国经济的改革,结果可想而知。

且不说空间上,他国的经济学是否适合中国,在时间上,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已经严重老化,不合时,也不合体。

更何况很多经济学派提出的经济思维框架,特别为遏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而设计,看上去是漂亮的帽子,戴上就是紧箍咒;名义上为指南针,实际可能指向北。

如果指引国家经济方向的经济学是过期的,如果经济改革依据的经济理论是错乱的,如果一个经济体前行的导航系统本身不符合现实的经济地形,走上5年、10年,还在原地打转,就不足为怪了!

由此,要提升中国制造的价值,要改变中国经济的境况,前提是不要在错误的方向做毫无意义的努力,更不要去西洋的死人堆寻求中国经济的未来。

四、打破陈旧的产业经济思维框架

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的导航系统。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学的基础框架,是产业经济的战略坐标,是产业经济的发展大纲;产业战略的构建,建立在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分类模型之上,方具战略导航的意义。

依据行业门类的国标产业分类法,其主要意义在于数据统计、工商管理。

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分类方法过于粗放,远不足以指导一个国家的经济战略。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分类,主要意义在于推动技术性产业的发展,但这样的产业分类,用以指导产业经济布局,容易犯猴子掰玉米——掰了下一个丢掉上一个的低级错误。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分类,归纳了某种产业属性,但不全面,且过于粗放。

以缺乏战略意义的常规产业分类,去分析产业经济,不利于问题的发现,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有人说中国经济的解决之道是提高第三产业的占比。那么请问,服装是不是第二产业,鞋包是不是第二产业,汽车是不是第二产业。为什么欧美的发达国家不但没有放弃这些传统的第二产业,而且倾注巨大的心力去经营呢?!欧美日韩的服装、汽车、化妆品等,价值远高于中国同类产品,这又该如何解释。

有人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传统产业,因为劳动成本的上涨,不再是中国的优势,中国应该在技术型产业谋求新的优势!那么请问,全球富人与时尚男女追逐的时尚品牌、奢侈品品牌,又有几个属于技术型企业。为什么价值高达百万的腕表,都在强调手工打造?为什么价值几万的鞋包,却在标榜手染工艺?!

以常规的产业分类模式,中国产业经济的问题就很糊涂,甚至连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在哪里都找不到。无论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都全面发展了,没有落下任何一个;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目前为止中国也没有偏废任何一个。无论轻工,无论重工,无论机械,无论电子,各行各业,几乎没有哪个领域存在中国企业集体缺位的现象。

中国有世界第一的生产力,中国有世界第一的消费力,为什么中国制造的利润却如此低下?以常规的产业分类模型根本无法解释这种冲突。

1、五大产业类型,透视中国产业经济

对于产业经济的战略导航,20类太多,3类大少,中国原创的“五大产业结构论”,以三大产业、二十大门类为横向基面,建立纵向的亚产业分类坐标,将纷繁复杂的行业归纳为:“战略安全型产业、民生基础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导向型产业、竞争领先型产业”五大产业亚类型。

(1)战略安全型产业:重在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经济的安全,盈利不是主题。

(2)民生基础型产业:重在提供民生基础保障,盈利也不是主题。

(3)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在解决劳动就业,不纯粹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4)利润导向型产业:重在占据利润高地,提升中国企业的赢利能力。

(5)竞争领先型产业:重在获得国际领先的竞争力,主要是科技类产业。

以此五大产业类型结构分析产业经济,中国经济的现状、中国经济的优势与薄弱之处,一目了然。

竞争领先型产业,国企、民企都有杰出表现,比如国企主导的装备产业、高铁技术,民企主导的电子产业、通讯技术,领先国际的佼佼者层次不穷。

劳动密集型产业,民企、国企都有,都在为解决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的安定,维护国民的幸福,默默贡献。

战略安全型产业、民生基础型产业,考量的指标是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民生安定,而不是钱,钱,钱。对“战略安全与民生基础”产业所在的国有企业,苛责经济效益,苛求利润率,是无知,是无理取闹。

战略安全型产业、民生基础型产业的危机,不在过去,在未来。因为过去的主导者是国资,战略安全、民生保障不会成为问题。国企混改大力推进后的未来,国资逐步为外资及外资代理资本所替代,国家安全、民生保障的经济命脉,一旦为外资控制,战略安全、民生保障则无从谈起。

如果不说2017年国企混改之后的未来,只说年刚刚过去的6年,五大产业类型中,问题最严重不是战略安全型产业、民生基础型产业,也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不是竞争领先型产业,而是利润导向型产业。

利润导向型产业,民资、国资占比不多,主导者是外资,这就是中国产业经济最大的问题。利润导向型产业的利润都被外资掏空了,那么中国企业盈利从何谈起?中国政府财政又要依托于谁?

利润导向型产业,按下国际市场不说,中国市场的主导者理当是中国自己的民族资本,无论民族还是国资,但严峻的现实是外资在利润导向型产业占据了绝对优势。

2、利润导向型产业,中国企业严重缺位

利润导向型产业,广泛分布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包括衣、食、住、行、美、饰、用等各个领域。

第一产业的有机农业,是利润导向型产业;第三产业的星级酒店,也是利润导向型产业;第二产业的时尚产业、汽车产业、家居产业等等都蕴含着利润导向型产业。

化妆品,就是典型的利润导向型产业。化妆品行业的毛利率水平普遍可达60%以上,中高端品牌的毛利率水平更高。然而中高端化妆品基本上都是外资,无论护肤品、无论彩妆,无论香水,时尚女性追棒的基本都是美、法、日、韩等外来品牌;尽管本土品牌近年来呈上升态势,但主导者依然是外资。

价值高地的失落,尤其是利润导向型产业的价值高地被外资全面占领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基于化妆品行业的年度数据来说明,中国市场的化妆品销量,外资占60%,内资占40%,然而90%的销售额与90%的利润却为外资占有。这就意味着,同款等量的产品,外国品牌的价值是中国品牌的6倍。

机械腕表,也是典型的利润导向型产业。尽管中国也有陀飞轮技术,尽管中国消费者买走了全球一半的腕表,然而顶级腕表品牌18个,中国占比为零;奢华腕表品牌14个,中国占比为零,豪华腕表品牌17个,中国占比为零;时尚腕表品牌8个,中国占比为零;在定位中低端的所谓亲民品牌中,才隐约得见中国企业的身影。

奢侈品,是有钱人的钱向社会、向市场回流的重要方式,更是典型的利润导向型产业,然而中国企业在奢侈品产业的占有率几近于零。

高端汽车、高端服装、高端鞋包、高端红酒、高端酒店等高端市场,占据中国消费红利无一例外都是外国品牌。

通过五大产业结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锁定:中国产业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不是国企主导的战略安全产业、民生基础产业,也不是科技类竞争领先型产业,而是利润导向型产业,主要为国际资本占据,民族资本重度缺位。

中国制造的价值提升,中国经济从价值洼地到价值高地的升级转型,关键在于利润导向型产业的价值提振,而不是传统企业的关转停,更不是战略安全型产业、民生基础型产业的体制改革。

五、从产业集群到产业山脉

目前为止,产业领域最盛行的竞争优势理论是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尤其是近10年来在中国极为风靡。客观的讲,波特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战略学家,产业集群也是一个极具实战意义的竞争理论。

关于产业建设,中国各区域政府、产业园区以及出谋划策的专家们都不约而同的致力于产业集群的建设。中国在产业集群建设方面也颇具成就,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遍布各行各业,有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的则是政府与产业园区刻意推动的结果;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各地产业集群很大程度上助动了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是30多年前创建的,时至今日,世界经济格局与产业竞争形态,均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产业集群已经下沉为竞争的基本面,而不再是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

30多年前,模拟手机就很时尚,20多年前,数字手机开始流行,如今不仅仅模拟机被淘汰了,数字机也被淘汰了,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仿若一个小电脑。

30多年来,各行各业的产品在迭代,技术在迭代,市场在迭代,战略理论也一样,需要不断的深化、再深化,提升、再提升!

1、产业建设,仅仅集群是不够的

20年前的区域政府,带着产业集群的概念去推进区域经济建设,还是颇具前瞻性的战略魄力!而今,再推行产业集群,如果没有独树一枝的产业战略,仅仅集群而已,就难免陷入战略盲目。

中国产业集群,在数量上极为壮观,尤其是制造业,产业集群比比皆是。

广东有佛山陶瓷、中山灯饰、深圳IT、顺德家电,东莞玩具等300多个产业集群;浙江有宁波服装、慈溪家电、绍兴纺织、海宁皮革、温州鞋业等大大小小产业集群遍布175个行业。福建、山东、江苏、上海等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广泛覆盖三大产业的各个领域。

诚然这些产业集群孵化了华为、格力、美的等杰出的民族品牌,然而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产业,更多的产业集群,依然缺乏国际竞争力。

市场的高山位置、产业的价值高地,80%以上的份额把持在外资手中;即便在中国,利润导向型市场的主导者却不是中国品牌,而是来自欧美日韩的外国品牌。

产业集群的本义是通过产业集聚,在国际国内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但事实上,大多数的产业集群,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从根本上促成中国制造的价值实现。

产业集群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产业集群仅仅是产业战略的基础,而不是产业战略的全部,如果将产业集群当做区域产业的战略目标去对待,产业集群也仅仅只是简单产业集聚,那么这样的产业集群既没有战略突破意义,也没有竞争提升意义,还容易陷入产业重复建设的陷阱。譬如,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区已经有了大量的轻工类产业集群,如果吉林省依据产业集群的优势理论,又去发展新的轻工产业集群,那么这样简单重复的产业集群建设,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产业战略以及战略目标,仅仅聚焦某个产业显然是不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市场的高山、平地与洼地,任何一个产业都有价值的高地、平地与洼地,市场竞争的战略目标应该占领某个市场的高山位置,产业竞争的战略目标应该占领产业的价值高地。

2、构建产业山脉,占领价值高地

产业考量的战略指标,不是产业集群的规模,而是产业集聚在价值的洼地?价值的平地?还是价值的高地?

产业建设的战略关键,不是简单的产业集聚,而是如何构建产业的山脉?如何占位产业的价值高地?

消费品产业,在产业价值链的维度,有原料材料供应、核心部件供应、制造、设计、品牌、营销等一系列的价值环节;在市场细分的维度,有平价市场、大众市场、中端市场、高端市场、奢侈市场、顶级市场等不同的细分市场。

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不是平均分配的,通常核心部件、设计、品牌,这些环节处于价值高位,原材料供应、制造等环节居于价值低位。

不同市场的价值也不是平均分配的,通常平价市场处于价值低位,大众市场、中端市场处于价值中位,中高端市场、高端市场居于价值高位。

目前中国制造的普遍困惑是陷入了价值洼地。一方面,产业价值链的高价值环节主要由外资占据,中国企业占据的大多是低价值环节;另一方面,产业细分市场的中高端、高端、超高端等价值高地主要为外资品牌占据,中国企业更多低价值的大众、平价品牌。

比如服装行业,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大国,既拥有世界第一的生产量,又拥有世界第一的消费量。然而中国服装企业,一方面,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上,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与制造等低价值环节;另一方面,在消费市场,中国企业主要占据的是平价市场,大众市场、中端市场中外品牌共同占有,高端市场主要为外国品牌占有,奢侈市场、顶级市场,中国企业严重缺位。

经济学家们异口同声的说,中国制造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失去了成本优势。有人开出了药方,解决办法之一是就是外迁,迁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如果消费力的流向不能改变,如果中国品牌不能占据市场的高山位置,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占据产业的价值高地,迁与不迁,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外迁,只不过是从一个平地,迁到另一个平地,从一个洼地,迁到另一个洼地。

外迁,包括内迁,最多是回到过去。但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不是回到为世界打工的过去,而是迎接辉煌闪亮的未来。

构建产业山脉,卡位产业主峰,占领价值高地,实现从价值洼地到价值高地的迁移才是中国产业战略的大道!

大道不走,走小道,外迁、关停、限产等诸如此类的经济导航,只会越导越乱!

六、占据价值高地的内在条件:不做三季人

大象有皮毛、骨骼、血液、神经系统,经济也有四个层级系统,市场之上有产业,产业之上有金融,金融之上有文化。

一个经济体的战略思维框架,必须统筹兼顾市场经济、产业经济、金融经济、文化经济四个层级,偏面强调某几个方面,就会陷入三季人的思维模式。

中国产业的薄弱之处在于利润导向型产业,中国经济的症结在于高价值领域的严重缺位,中国经济的核心课题之一就是产业价值的提升。价值提升的战略关键是跳出价值洼地,占据价值高地。那么,如何占据价值高地呢?

占据价值高地的内在条件则是经济体系的全面贯通,打破市场、产业、金融、文化之间的孤立与割裂,不做三季人。

任何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发生的,中国制造之所以利润微薄、价值低廉,中国经济之所以滞涨疲软、陷入下行通道,除了消费力的红利被外资攫取,还有深层次的经济战因素,还有系统性的内外因障碍。

有些问题是外源性的,有些问题是内源性的;有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因素是人为创造的;有些障碍是企业凭借自身的力量可以化解的,有障碍则必须凭借国家的力量才能消除。

比如价格操控:因着经济战的需要,国际资本集团通过产业负向运作,通过大众商品的价格操控,制造中国钢铁、中国大豆、中国棉纱等产业的行业性亏损,这是产业力加乘金融力加乘组织力的运作,不是单一企业的力量可以化解的。

比如经济引力场:消费力的流向,微观上取决于品牌,宏观上则取决于经济引力场。品牌的塑造,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达成;经济引力场的营造,通过市场、产业、金融、文化四个方面的协同发力,方可形成。

中国产业价值从洼地到高地的提升,经济引力场从负向到正向的逆转,必然建立在市场经济、产业经济、金融经济、文化经济四大经济层级全面贯通的基础之上,必然依托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

政府归政府,企业归企业,市场归市场,产业归产业,金融归金融,文化归文化,孤立分割,各自为政,散兵游勇的结果,面对国际品牌没有竞争力,面对经济战毫无战斗力。

中国经济的兴盛,中华民族的祥泰,需要整个国家上下一致的努力,包括企业、包括媒体、也包括政府。

马云说,现在的阿里在规模上已是全世界第21大经济体,希望未来能够打造成全世界第5大经济体。一个阿里尚且如此强大,控制全球经济的国际资本集团,其规模更不是一个普通小国可以比拟的。

真正怒怼中国的恰恰是这个国际资本集团,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口吞下中国!利润导向型产业早已落入腹中,战略安全型产业、民生基础型产业正在送入口中。无论制造业,还是金融业,请问哪个企业哪个机构有实力独自面对?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也算是中国企业中的翘楚,但阿里也不过是人家的腹中之物。

中国经济,未来的风险是金融系统潜在的安全漏洞,既有的困顿是中国制造集体陷入价值洼地。无论谋求中国金融的安全,还是实现中国制造的价值,都必然基于企业与政府、民间资本与国家资本的大会师。

无论你身处商界、政界,还是学术界、文艺界!一起努力吧,同仁们!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正义、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勇敢,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文章来源于连山道、E-WORKS,制造业生态圈搜集,转载请说明出处。本圈已建精益群、机床群、生态圈群、机械加工群,待建自动化群,欲加入的朋友请加主编微信;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二):

帮忙教填下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卡及评价表啊?每项应该怎么填?
注: 我要在疾病预控中心 实践.
总结与心得体会(500字):

目的:学习疾病预控有关知识
形式:无偿服务,亲身体验
(这要按你自己实际情况写)
结果:实践成功,让我对疾病预控有了更全面了解
小结与反思:这次实践中·····(实践经历),这让我对疾病预控了解更全面,并且····
总结与心得体会(500字):通过这次实践,我学会了······懂得了······虽然会累会苦,但····并让我明白了······的精神.所以····(结束语)【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三):

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尽可能详细)

  中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  一、人口问题表现  (一)人口质量下降  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我国 15 岁以上人口中,有 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 15.88%,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问题还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和今后出生的儿童,他们是 21 世纪前半期的劳动力,教育投入不足,现在初中普及率仅 68%,有 500 万学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流失小学生 400 多万,每年产生 200 万新的文盲.  (二)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  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 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 1400 ―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未来 35 年,我国人口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势:总人口达 16 亿;有 8 ― 10 亿劳动力;有 2.5 亿老人.这构成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中国人口问题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 " 人口太多和人口太少 " 的双重挑战.中国人头上有两颗"人口炸弹":人口太多,是指现在每年净增 1400 ― 1500 万人.人口太少,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太少;二是"中国妇女生育的孩子之少,已经不能替代她们自己了".现在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 2 亿人,城市登记失业人数 525 万人,隐性失业的冗员 2 千万至 3 千万人.有人估计,今后 5 年可能有 3 千万(有劳动能力的人)下岗.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1997 年,中国 60 岁以上老人 1 亿多,占总人口的 10%,到 2040 年预计将达 2.5 亿以上,占总人口的 23.79%,60 岁以上的人口是 20 多岁人口的 2 ― 3 倍. 措施中国计划生育的目的, 用一个常见的口号来说就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这个口号把“控制人口数量”放在第一位, 在实践中, 计划生育也是只重视控制人口数量而忽视提高人口素质. 这其实是本末倒置!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 控制人口增长其实有很多种方式, 并不一定要采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例如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推进城市化;提高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教育水平;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等, 这些措施对于降低生育率的作用非常大.与其花这么大的财力和人力去推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如在上述几个方面大力推进.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 其他国家都没有采取强制行政手段,照样做到了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如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总和生育率就降到了2.0的水平.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教育普及、尤其是妇女扫盲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会直接导致生育率迅速下降.  二、解决措施  中国的计划生育有一个误区就是: 人口数量越少越好, 出生率越低越好. 过分强调“控制人口数量”, 就会被深入骨髓的“少生就是一切”牵了鼻子走! 自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之后, 在高指标的压力下,不少地方把“提倡”只生一个紧缩为“只能”生一个,有的地方计划生育政策严而又严,加之各级在控制指标上“留有余地”,更加大了与实际的距离,导致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强迫命令多有发生.  过分强调“控制人口数量”, 就忽视了“过犹不及”的古训,严重低估了迫使生育率快速下降的做法(从政策角度来说,即“一胎化”)有着巨大的风险, 导致了人口结构的恶化: 人口性别比失衡和加速老龄化. 那么, 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数量越少, 人均收入就越高呢? 乍看之下, 人口数量越少, 人均自然资源就会越多. 然而, 问题在于, 自然资源也需要人来开采才能转化为财富, 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尽管人均自然资源较多,但是将它转化为财富的成本却是很高. 而资源不多只是人多的地区则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人口多就会成为一种优势,经济发展得好,资金就能得到较快的积累,产业升级得快,收入水平也就提升得快.所以, 只要经济政策对头,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人口多不仅不是负担,而且还可能是一种优势.  从国际的经验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只有亚洲四小龙等少数几个真正赶上了发达国家或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都非常高,甚至比我国大陆还高得多. 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亚洲四小龙, 一个重要原因是拉美国家的人口密度太低. 恰恰是那些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的国家觉得人口压力大; 而那些经济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并顺利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即使初始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人均资源拥有非常少,反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感觉劳动力非常缺乏.  我一直都认为,人口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重要的不是控制人口的数量,而是提高人口的素质,也就是提高教育水平,良好的基础教育使每一个公民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力,能够创造出大于自己消耗的价值,这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手段.而采用硬性的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数量,是违背社会规律的,必须导致各种恶果.中国现在需要的是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普及职业高中教育,而不是盲目的控制生育率.教育将使大量的人口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否则将成为国家的负担.  所以, 在人口问题上, 中国现在并不需要采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数量”(尤其是现在的总和生育率已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人口政策最主要的内容应是“提高人口素质”. 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生育率. 更重要的是, 这些措施不仅对降低生育率和控制人口数量有正面的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正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只要人口素质提高了, 那么经济发展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这样一来,一则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 二则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就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增长自然就会得到控制了.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公有制的主导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发展文学艺术
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公有制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上
A.竞争力 B.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控制力 D.股份制
12.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收入是()
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C.风险补偿收入D.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16.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最主要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五):

企业筹资风险浅析.文章在企业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筹资风险预测方法以及筹资风险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为企业合理权衡筹资风险与效益、有效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获得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六):

关于传染病方面,预防传染病有3条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请帮忙列举些题目中常见的途径
例如 普通人带口罩——保护易感人群
多多益善【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

把病人隔离起来或把得病的动物抓起来,就是控制传染源
把病的动物深埋,对有疫情的地方消毒,就是切断传播途径
打疫苗,隔离保护,戴口罩,就是保护易感人群.
总之,对带有病原体的生物的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对健康人群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其他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七):

论述题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来谈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具体说来,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社会总需求就是社会总的购买力;(即老百姓手里有多少钱,一共能购买多少商品和服务),社会总供给就是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即社会能提供多少商品和服务).它们二者必须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引起经济波动.因此,国家无论采用什么调控手段都是为了使它们达到平衡同时,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违背了货币发行规律,不是多发了,就是少发了,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实际所需要的数量不相符合,所以无论是使用货币政策也好,还是财政政策也好,都是要调节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们不要过多或过少.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共有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经过长期治理,至今年年初才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动轨迹来看,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1980—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曾经出现过四次波峰,其产生的原因和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
第一次波峰是在1980年,零售物价上涨率从上年的2.0%上升为6.0%,生活费用指数增长率从上年的1.9%上升为7.5%.这次波峰的产生,主要是政府在1979—1980年期间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年均递增24.4%)和大幅度调高职工工资(年均上升16.6%),实质上是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引起了收入膨胀,进而引起消费、投资和货币膨胀.
第二次波峰是在1985——1987年,通货膨胀出现温和的持续发展,零售物价上涨率保持在6.0%——8.8%之间;生活费用指数增长保持在7.0%——11.9%之间,财政对物价补贴增长率则急剧下降.这次波峰的产生主要是物资需求膨胀所引起.从消费方面看,这一阶段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1.4%,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15.1%;从投资需求看,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6.6%,工业企业生产贷款年均增长21.4%.投资膨胀带动收入和货币膨胀,使公开通货膨胀率年平均达到7.0%,主要是属于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
第三次波峰是1988—1989年,通货膨胀率首次突破两位数进入奔腾似的通货膨胀.零售物价上涨率高达18.5%,生活费用指数增长达20.3%.尽管1988年国民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1.4%,但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如结构失衡、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的加剧,企业和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等等,使这一时期爆发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可以说,这次通货膨胀既有结构性和需求推动的影响,又有成本推动的作用,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综合症”.因而政府不得不从1989年开始采取“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第四次波峰是从1992年到1995年,其中1993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3.2%,1994年上升到18.0%.造成这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集资规模的急剧扩大和银行资金大规模的高速增长(1992年GNP比上年增长12.8%,1993年增长13.4%),从而出现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高物价上涨.其间,1992年——1993年上半年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994——1995年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用中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话说就是:原来的产业结构失调,经济要发展的话,有些关键性的产品短缺就严重了,造成“瓶颈”现象,带动了物价上涨,这就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的诱生因素和具体的传递机制决定于各国独特的经济类型和制度因素;对于不同的国家说来,结构型通货膨胀不具有通用性.分析中国的结构型通货膨胀,必须从我国的经济和体制的特征来寻求原因.在中国主要是产业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其一是农业部门生产力发展滞后,农副产品长期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和工业部门需要(特别是在80年代末).其二是工业部门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严重脱节,加工工业相对过剩,而能源材料工业严重短缺,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其三是在某些部门投资过量的同时,某些部门投资则明显不足.首先是农业投资增长明显低于其它行业,农业投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时有下降,我国农业所得到的资金支持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比极不相称.其四是非物质生产行业基本建设投资也存在着内部结构失衡.1985——1992年基建投资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年平均增长27.4%,增长最慢的是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年均增长为7.2%.总的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价格不能完全给企业和消费者传递准确信号,因而价格信号对资源分配起不到应有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缺少风险机制,结果仍然是生产要素不能自由地达到有效组合,资产存量也无力调整,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失衡导致有效供给不足,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
2.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几点启示.由于通货膨胀是商品经济运作失衡的共有现象,它不为某种社会制度所特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次出现的通货膨胀无一不是商品经济运作严重失衡的结果.因此,从我国通货膨胀的现实状况及特点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有助于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笔者认为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示:
第一,明确控制通货膨胀的首位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改革推进和物价稳定三者之间之关系.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治理通货膨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应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对引起需求扩张和价格上升的改革(如价格、工资改革等)要积极稳妥地进行;而对于有利于抑制需求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如金融、财政、税收、投资体制的改革等)则应加快.1996年,我国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了显著成功,通胀率控制在6.6%,“软着陆”的努力已初步实现.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胀教训告诉我们,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追求速度的增长模式有可能把加速发展等同于上速度,而为了加速增长就盲目投资,形成投资膨胀,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因此,如何解决好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又不致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是我们在宏观调控中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
第二,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抑制投资与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表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因此,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膨胀应是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政策,其具体对策就是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一是对引起投资需求膨胀的预算外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投资总规模适度增长;二是坚持平衡财政收支,减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压力;三是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严格压缩和控制消费性支出比例,削减社会集团购买力,抑制消费需求的膨胀;四是建立、健全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制度,从再分配环节压缩消费需求的膨胀.
第三,实行适度扩大的货币政策,造就增加社会有效总供给的良好基础.从供给方面看我国通胀的成因在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总需求的扩张速度.因此,在抑制总需求扩张的同时,要大力增强总供给的生产能力,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才能确保物价的长期稳定.为此,一是要增强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量在增加总供给、抑制总需求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强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三是推行倾斜或重点投资政策.通胀说到底是个货币现象,货币流通是否正常与货币政策有直接的关系.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说明过去两年的货币政策是成功的,只要我国能保持目前的货币政策,不放宽信贷,坚持执行1996年初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M1年增长18%、M2年增长25%的货币增量计划,那么中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实行对工资、物价控制的收入分配政策.合理分配收入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为了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一是必须扭转目前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地向个人倾斜的格局,使职工收入做到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逐步减少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照顾,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明确规定并实行实际工资增长必须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正确确定工资与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例,避免工资及利润对资产的侵蚀;三是健全和完善企业工资和奖金的使用办法,加强对企业财务和工资基金的全面监督,堵塞生产基金向消费基金转化的各种渠道;四是接受90年代价格放开的口子偏大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占80%以上的教训,要切实实行定价合理和比价合理的原则,要求定价采取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率的定价方法,并规定最高限价;同时制定合理的比价原则,避免价格轮番上涨和不合理的收入集中,特别是对于在需求压力下最易涨价且供给弹性低的基本消费品,应采取严格的价格管制,保障这类产品的价格稳定和供应;五是建立和完善对个人收入财产的累进税制度,以限制高消费倾向,并相应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第五,加大治理流通秩序的力度,适当扩大进口,利用国际市场平抑国内物价.目前,我国流通秩序混乱,反映了我国尚缺乏在市场经济中调控物价的有效机制.因此,一方面要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明与社会道德,鼓励合法的劳动致富和正当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法规建设,严格执行反垄断法、专利法等法规,从法制上保证经济良性运转,流通秩序井然.此外,要根据国内商品供求情况,对某些严重短缺的商品可通过扩大进口,缓和国内供求矛盾,利用国际市场来平抑国内物价.
第六,把需求管理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结合起来,治理结构型的通货膨胀.技术进步缓慢和产业结构失衡也是加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这是1992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一个特点.有资料表明,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不少省、市把汽车、电子、机械、化工、冶金列为支柱产业,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这样搞下去,必将出现新一轮投资规模更大的重复建设,我国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将愈来愈突出.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对防止通货膨胀反弹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并非以单纯降低通货膨胀率为唯一目标,而是要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为前提.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只有不断地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从而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八):

根据下列A至H的内容,用其代号填写在表中的有关栏目里。
B.易感者不接触传染源
C.消灭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
D.对病人用过的器具、住过的房间进行消毒
F.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G.预防接种(如注射疫苗)
H.及时处理患传染病的动物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九):

写一篇400字英语作文《双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普通大学生水平就好,可以适当复制粘贴.只求顺畅,尽量少语法错误.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

近些年,过劳死现象频频发生,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拿钱买命。嘴上说着累死了,谁知哪天竟真的变成了现实,其实过劳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考勤的不合理,考勤是中的基本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今生活节奏快,加班,过劳的例子并不鲜见。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统计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这也让我国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众多「过劳死」现象让人看到后不寒而栗,其中深圳一位IT男,连续高强度加班,最终累死在了马桶上。根据南都记者整理的考勤记录显示,该男子生前两月连续多日加班到凌晨,周末基本无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法律:对「过劳死」无明确惩戒措施

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过劳死」的概念,法律上对于「过劳死」也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综合现在社会各界的理解,「过劳死」应该是对劳动者因劳动强度长时期超出承受能力而出现亚健康状态,进而产生急性死亡现象的一种概括。

据了解,目前针对频繁加班猝死的情况,我国没有相应的救济制度,只是在《工伤保险条例》中有所涉及。虽然现行法律对「过劳死」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我们可以从规范合理用工以及死亡后果认定两个方面去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是对于工作时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41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二是对于工伤认定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企业:没有规范合理的劳动力管理体系

从考勤记录上来看,频繁加班是导致该男子「过劳死」的主要原因,作为常年与HR客户沟通的盖雅工场深知,从HR的角度而言,没有HR愿意安排加班,更没有HR愿意面对这样惨烈的结果,但是HR如何才能提前预知这些不合规的出勤工作安排,如何在工具层面得到提醒与预警来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一套好的考勤系统,没有一个好的考勤数据支撑,很多的管理工作都无法展开。

这时就需要一套适合企业的软件,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性风险,实时监测企业出勤排班调度中可能发生的不合规现象,实时了解预判员工即将发生的出勤和正在发生的出勤将造成的不合规现象,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盖雅工场解决方案中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性风险,产品经理放置了「合规性监测设置台」,在这个设置平台中,用户企业HR可通过设置一下指标来监测发现企业在用工中的不合规现象,可对每位员工的出勤记录实时监测。

此外,企业中的HR,不但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还要充分的与企业员工沟通,多去关心员工的工作状态,了解工作压力情况,从侧面避免悲剧发生。

想要降低「过劳死」风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法律上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尽快推动「过劳死」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尽快把「过劳死」列入「工伤」范围内。
  • 企业要有适于自己的解决方案,制定合规的考勤制度。同时,企业也要重视「过劳死」有关的工作压力问题,自身要有法治意识,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标准工作时间安排职工工作,尽量避免加班。
  • 作为员工,要懂得通过合法的渠道提出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企业、员工三点入手,相信企业中的「过劳死」现象可减少。

本篇主要分析:怎样帮助企业降低「过劳死」现象。在此之前盖雅工场还针对企业劳动力管理做出解决方案:

劳动力管理,盖雅搞得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避免企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