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人在诚信想买保险哪个保险公司好点买过保险呀,觉得怎么样,好吗?

《可悲!六成国人不买 诚信缺失是硬伤》 精选一

*(ID:my_jcb)微信号带给你严肃深度的社会政经类评论,每篇文章长度不超1000字,快阅读、深思考。如对本文有任何看法和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文字整理自“中国新闻网”,原标题:《调查显示六成中国民众不买商业 诚信缺失是硬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中国,行业有四大支柱:银行、保险、,大多数人对银行业和证券业耳熟能详,但对保险却有种“莫名的敌意”。认为保险像、是骗钱的人不在少数。

有网友说:,不是忽悠就是挖坑让你跳,因为保险和传销一样烦,千万不要听业务员或者经理的忽悠,让你,那些五花八门的骗术,其中的风险会让你跳楼的。

《维度》在今日发布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在中国,主动的人群比例极低,六成中国民众不愿意购买商业保险。

银行、证券、保险,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据2016年底的数据,中国银行业规模为/r/LXWLkxHE4UyerVXw9yA-(二维码自动识别)

(题外话:我这里故意“黑”了一下保监会的官微,实际保监会还有一个公众教育微信号叫“保监微课堂”,专门用来向大众普及,做得非常好,甚至比很多的微信号都做得好,这在**机构的微信号里是比较少见的,我建议大家都去关注,真能涨不少保险知识)

保监会或者英文简写CIRC,全称“中”,和证监会银监会一样都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但还是事业单位,而央行虽然是正部级单位,但实质是副国级部门)。

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产品、销售消费理赔行为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

这里监管所依据的法律包括最顶层的《》等以及保监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我们保险界常说的“天条”,在国内开展的每一项保险活动我们都是有法可依的。

之后盛传高层会将“一行三会”合并成立一个大监管,即使最后真的这样实施,保险监管毫无疑问也会是一个独立的职能。

而我为什么要先谈保险监管?

因为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

本来可以把上面那段第一句话中的“之一”去掉的,但采用相似监管原理的欧盟Solvency II经过多年扯皮后眼看就要被天朝的后发制人超车,吓得赶紧和我们同时在2016年1月1日实施,免得被我们抢去全球第一的美誉。

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注:不读克洛斯,读c罗斯,官方发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具体怎么计算实在太专业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question//answer/),能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

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保险公司销售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储蓄性产品”,储蓄性产品的风险保额比较低,打个比方,可以简单认为,1000元保费只能买回来1200元保额,因为保费的大头,比如其中的900块都要用于投资给你带来的,而只有50块才是为你带来真正的保险保障,那么丁点保费占比可想而知死差贡献有多少。

而现在市场实际又以“储蓄性产品”为主,因此利差对的贡献非常大。

我其实想从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带出的一个话题,现在既然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了,那么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不会故意不赔?

我这里先要抛出一个观点: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

看到这里,你们心情肯定是这样的。

有道是“一人卖保险,全家是骗子”(又经评论中读者指正,可能是“全家不要脸”),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我也知道。

翻了一下本问题下的其他回答,有不少也是埋怨中国太差,甚至同样一个保险责任(比如旅行中的境外救援、癌症理赔),同一个下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竟然还有两种赔款处理手法等等。

当然还得推荐一下国内优选体定寿的鼻祖:人保寿险的人保寿险精心优选定期寿险,但说实话,我觉得它的价格现在已经不算非常便宜了。不过人保集团是超级巨无霸国企,推荐给那些需要大公司信心的朋友。

华夏保险怎么样骗子!圈套!没有诚信!... 华夏保险怎么样骗子!圈套!没有诚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华夏保险就是个大坑!对员工坑,对投保人也坑!之前被人忽悠进了华夏,结果一去就要交什么保证金啊什么的,对员工承诺的一些待遇佣金什么的全都不算数,随时都能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随便改!现在辞职不干了!当时还忽悠我交了10年1万的福临门保险!明明可以只交3000的,结果管理层非让交1万的,还说1万都太少,一直隐瞒还有3000的保费!直到后来才从另一个管理那里得知还有3000的!现在已经交了2年了,退的话他们只能退几千块钱,要损失1万多!不退的话每年白扔1万,所谓的返利根本不是那回事!!华夏就是骗子!千万别在被骗了!

  电话铃响了,刘莹拿起手机接听,还没询问对方是谁,电话那头就开始自报家门了:“我是××保险公司的,现在有一款幼儿保险特别适合您……”还没听完,刘莹就把电话挂断了。自从生完宝宝之后,刘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个了。

  目前她只给宝宝上了社保,但是商保要不要买还在犹豫之中,一方面是还不清楚要买什么保险,一方面她觉得保险公司的都是骗子,很不靠谱。其实,生活中像刘莹这种对保险公司不信任的人真是太多了。

  保险不受国人待见,仅四成人群主动购买商业保险

  中国金融体系有三大支柱: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分别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根据2016年底的数据,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为232.3万元,12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5.79万亿元,保险业的总资产规模是15.1万亿元。也就是说,一个银行业的规模相当于40个证券业、15个保险业。金融界的三驾马车虽然地位相同,但却实力悬殊,老百姓对这三者的态度也是相差千里。

  对老百姓来说,银行的主要作用在于存、贷款,有钱没钱都可以找银行,非常靠谱,而且银行还起到资金清算的作用,在中国几乎人人都避免不了和银行打交道;证券只是少数喜欢冒险的人玩的游戏,可能让你发家致富,也可能让你倾家荡产,可有可无,所以规模小在情理之中;保险管到你的生老病死,可以为人身、财产提供保障,退休时可以照顾你终老,生病住院时可以提供高昂的医疗费,当有一天你离开这个世界时,还可以给你的家人一份关爱。

  可是,人们往往只看到银行的光鲜亮丽、证券的桀骜不驯,却看不到保险的沉稳内敛。

  根据经营性质不同,保险分为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政策性保险包括社会保险、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一般多指社保。社保是强制性的,商保是自愿性的。在中国,主动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比例非常低。

  融360《维度》调查显示,只参与社会保险的人群比例为44.03%,只参与商业保险的人群比例仅6.58%,两者皆参与的人群比例为34.16%,两者皆没有参与的人群比例为15.23%。由于大部分调查用户都有正式工作,所以参与社保的比例接近八成,但是主动购买商保的比例却只有四成左右。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实际行动却并不匹配。68.73%的调查用户认为商业保险重要,31.27%用户认为不重要。也就是说,七成用户认为商保重要,但真正购买的用户比例只有四成,剩下的三成去哪里了?

  谁更应该购买商业保险?

  家庭中最该给谁买商业保险?《维度》调查显示,60.49%的用户选择经济支柱,18.93%的用户选择老人,14.81%用户选择小孩,5.76%用户选择家庭主妇/主夫。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家庭经济支柱在一个家庭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他人出了意外或是得了疾病,还有经济支柱来保护,但是经济支柱倒下了却会给整个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甚至摧毁一个家庭。

  另外调查发现,女性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高于男性,36.09%受调查男性已购买商业保险,而女性受调查者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为46.36%。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大多数家庭中由女性掌管经济大权,会优先为自己投保;二是女性工作的比例比较低,很多都没有社保,只能通过商保来寻求保障;三是女性的业余时间更为充裕,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保险。

  事实上,男性工作压力大,出差或外出的频率高,并且存在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患癌或其它疾病、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要高于女性,因此更需要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之类的保险;而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高6岁,所以女性更需要为自己配置养老保险。

  保险公司套路多、收入低、不了解成为阻碍大家买商业保险的三大主因

  买保险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获取更好的保障,但是不买保险的原因却五花八门。融360《维度》调查显示,53.5%用户认为保险公司套路多、理赔难,42.39%用户认为收入低、很难负担得起保费,41.15%用户想买但是却不懂,14.4%用户认为买保险不划算、发生意外、疾病的可能性太低,12.76%用户认为已经有了社保就不用再买商保了。

  一、保险公司套路多

  之所以排斥保险公司,多数人都把矛头指向了保险公司的诚信问题。

  上海市民小李向融360《维度》表示:“我觉得商保还是挺重要的,但之所以一直没买是因为身边的人买过,受过骗。保险合同玩的就是文字游戏,对我来说就是‘天书’,你买的时候容易,但是后期理赔的时候难如登天。”

  买保险的时候,消费者究竟会遇到哪些坑?融360《维度》调查显示,在购买商保过程中,13.6%受调查者因不清楚缴费方式造成保单失效;36.73%因不清楚保险条款造成理赔失败;44.22%被高收益吸引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但到期拿不到预期收益;34.01%受调查者在银行被误导购买商业保险;23.13%受调查者因保险业务员未告知犹豫期,导致错过退保时间。

  融360理财分析师从中总结出一点就是:保险公司员工误导或欺骗消费者购买了一款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却到处是坑并且和你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保险产品。其实归根到底并不是保险本身的错,而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太低,个人逐利行为危害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正所谓前人砍树、后人遭殃,就是因为过去数年来“骗保”的现象太普遍,损害了保险业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除了认为保险公司是骗子之外,阻碍大家购买保险的第二个主因就是收入低。本次调查只针对人身保险,人身保险主要分为三类: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一般来说,重大疾病和意外的发生概率较低,所以健康险和意外险通常是保费低、保额高,而人寿保险是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定期返还一笔固定的资金,所以保费通常比较高。

  据融360《维度》调查,已经购买商保的用户中,每年为家庭支付的保费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为22.72%,保费金额在元之间的比例为35.71%,保费金额在元之间的占比21.43%,保费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占比20.13%。可见大家最能接受的保费金额区间为元,这也大家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北京市民周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多年来她一直都自己缴纳社保,每个月1000多元,前阵子她在琢磨着给自己买一份商保。她对一款重疾分红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范围覆盖到多种疾病,并且到一定年龄之后会有一笔可观的分红返还。听保险公司员工的介绍,这款产品简直不能再好,不过就是保费高一点,一个月2400元。考虑到家里面只有爱人一个人有经济收入,自己还在缴纳社保,如果再买这份商保日子就会变得紧巴巴的了。没办法,周女士只能放弃这款保险。

  前文说了,七成用户认为商保重要,但真正购买的用户比例只有四成,剩下的三成就是想买,但是却对保险不熟悉或是一窍不通,怕被保险公司坑了而不敢投保的人群了。

  经常买银行理财的人都比较清楚,理财说明书其实看与不看差别并不是很大,反正看了你也不知道钱投到哪里去了,只要到最后能收回本金和收益就可以了;但是购买保险就不同了,即使保险公司员工已经把保费、保额、保障范围、免赔条件、缴费方式等说的非常清楚了,用户本人仍然要把保险合同再从头到尾认真看一看,保险合同玩的就是“咬文嚼字”的游戏,错过一个字,就有可能白花这份钱了。

  对于一些思考方式比较简单直白的人来说,尤其是老年人,买保险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让人意外的是,认为买保险不划算、发生意外、疾病的可能性太低的用户比例只有14.4%,认为已经有了社保就不用再买商保的用户比例只有12.76%,也就是说多数居民并没有因为出险的概率低或是有社保就不去购买商保了。

  商业保险到底要不要买?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理解保险的重要性,是因为他们生活一直顺风顺水,没遇到磕磕绊绊,但你永远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谁能保证自己这一辈子永远不会出意外?谁能保证永远不会得重大疾病?谁能保证自己晚年一定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发达国家的人对保险更为重视,据统计,美国人的投保率是500%,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人拥有五份保单,但是中国人却只有40%。所以,美国人老了不怕没有经济收入,生病了不怕倾家荡产,房子着火了或被水淹了不会自认倒霉。

  当然,美国的保险业更为发达,信息透明度也要更高,但美国人自身也非常重视保险。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但之所以大家觉得上当了,本质上来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保险员工欺骗了消费者,二是消费者自己没搞清楚,其实这两点都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

  买保险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才能避免掉进坑里?融360理财分析师提出八点建议: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要买哪种类型的保险,养老保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理财险等保险适合于不同的人群。

  其次,你要对比产品的性价比,保额与保费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对投保人的用途大不大。

  第三,你要确定产品的缴费方式,是趸缴(一次性缴清)还是分期缴,如果是分期,是什么样的分期形式。

  第四,保险的保障范围一定要了解清楚,比如重疾险包括哪些疾病、不包括哪些疾病。

  第五,了解保险的免赔额,比如常见的医疗险会有1万元免赔额,低于这个额度保险公司不会赔付。

  第六,保险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不是一回事,高收益未必拿得到。

  第七,如果自己不懂,一定要向亲朋好友求助,最好是懂保险的人。

  第八,重中之重,一定要把保险合同中的每一款条例、每一个字都搞清楚,不要听保险公司员工的一面之词。

  买保险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这些!到微信号: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回复【保险】获取保险知识大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买保险哪个保险公司好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