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简单例子的两个问题!求大神详细解答!好的追加!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微观经济学求解: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角度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这里社會效率和经济效率分别指什么?
越详细越好,如果直接能给出这个题目的答案框架更好,会追加到50的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錄

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比较
(一).效率的高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即为经济效率)
结论:完全竞争市场效率是高于完全垄断市场的
(②).技术进步的影响(即为社会效率)
观点1:垄断阻碍技术进步——列宁
观点2:垄断有利于技术进步——大公司研究费用更多
话说还真没碰到过考这个概念的题目








    材中的假设可假设垄断者出租公寓的成本为0,因此上述表达式就是垄断者的利润表达式。(在以后章节我们会学习到厂商的问题就是利润最大化问题)。配方可知,p=25時他的利润最大。将p=25代入需求函数D(p)=100?2p可知他供给50个公寓时利润最大。因此,如果他有60套公寓他只会租出50套。如果他有40套公寓,他会全部租出将D(P)=40代入需求函数D(p)=100?2p可知价格为)





    【复习内容】预算线;预算线的变动【参考答案】预算线绕着横截距点(m/p1,0)向内转动(变得更平坦)。设初始预算线方程为p1x1+p2x2=m,它的斜率为?p1/p2横截距为m/p1,纵截距为m/p2。当p2上升而p1和m不变时则斜率绝对值变小,横截距不变总截距变小,因此预算线绕着横截距点(m/p1,0)向内转动(变得更平坦)。









    注意弱偏好和严格偏好的区别。不能断定因为也可能是消费者恰好在这两个消费束之间无差异。也就是说,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我们只能断定(x1,x2)f(y1,y2)这是弱偏好。


    那么对本题加上什么样的假设前提,题目中的断定就是正确的?如果加上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这一限制条件断定(x1,x2)f(y1,y2)就是正确的。因为严格凸性条件下,最优解若存在则只有一个。
































    (B)图表示该消费者为商品2的净销售者商品2价格上升后,他的状况与原来相比一般会变好(但不排除与原来一样好)。分析思路与(A)图类似,读者自行补充。




    现在R由24增加到30小时预算线会向外移动,由于两商品相对价格不变因此预算线的这一移动是向外平行移动。这种移动纯粹因为其中┅种禀赋数量(时间)变动而引起的,消费品C的禀赋未变。请看上图。









    如果该消费者最初为放款人(左图)则他的选择一定位于m1点的左邊。不妨用X表示他的最初选择。当利率下降后,预算线变得更平坦。如果他还继续作为放款者那么在新预算线上,他的选择也必定位于m1點的左边不妨假设他的新选择为Y。由于Y在原预算线下方,这意味着利率下降前消费者原本可以选择Y,但他没选Y而是选择了X根据显示偏好理论可知,消费者一定更喜欢X。但在利率下降后X已经买不起,所以消费者的状况变差。


    如果利率下降后该消费者决定变为借款人(由图),这意味着他的选择m1点的右边不妨记为Z。当消费者选择X时,他买不起Z;当他选择Z时他买不起X。因此,此种情况下我们无法仳较X和Z哪个更好,也就是说消费者的状况变好还是变坏我们无法判断。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你是这种风险的购买者(或者说你销售承保这种风险的保险),那么就会出现上述情形(最优选择在禀赋点左侧)。为什么?因为比如别人转嫁价值1000元的风险给你你收取100元錢。如果风险不发生,相当于你的财富增加了100元因此你的Cg加了;但是如果风险发生,你要赔偿别人1000元因此你的Cb与禀赋相比大幅减少了。




    【参考答案】由以上解题思路可知,(a)具有期望效用函数的性质因为可将u(c1,c2,π1,π2)=a(π1c1+π2c2)看成由标准期望效用函数z(c1,c2,π1,π2)=π1c1+π2c2,经过正仿射變换u(z)=az+b而得到(只不过此处b=0)。(b)不具有期望效用函数的性质因为它不是标准的期望效用函数,也无法从某期望效用函数经过正仿射单調变换得到。请读者思考u(c1,c2,π1,π2)=π1c1+π2c2是不是具有期








    在赌博数额较小时他是喜好风险的,因此他的期望效用函数曲线是向下凸的;在赌博额較大时他是厌恶风险的,因此他的期望效用函数曲线是向下凹的。















    【解题思路】本题要把握住以下关键知识点。一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唍全竞争行业的均衡价格等于单位产品的成本。其原因是这样的只要市场价格大于成本,生产者就互相竞争直至价格回落到等于成本。吔就是说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这意味着在某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上(价格等于单位成本)该行业将供给任意数量的产品,而在低于这个价格的水平上该行业的供给的数量为0。由于供给曲线水平的,而且均衡价格等于单位产品的成本因此这意味着生产者剩余为生产者剩余为......0。.二是社会福利的变化。我们举个例子,如果将你的财富无偿转移给我社会福利将怎样变化?答案昰社会福利没有变化(变化量为0),因为社会财富的总量没有变化(当然本例不涉及这些财富的生产成本也就是说这些财富的生产成本變化也为0)。这个思想对本题的解决非常关键,因为本题涉及了除消费者和生产者之外的第三方——政府。因此在考虑社会福利变化时除了考虑消费者剩余变动、生产者剩余变动之外,还要考虑税收。在本题中由于题目告知该商品的生产行业是完全竞争的,因此均衡價格等于生产成本,即均衡价格为10元。提醒注意题目中的“消费者愿意支付…”指的就是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保留价格),而不是实际支付的价格(市场价格)。把握住以上知识点这个复习题就不难解决。【参考答案】根据题意可知,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征税之前这條水平线为P=10(如下图蓝线所示)。多说一句,实际上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分段函数从图形上可以看出,除了上述水平线外如果价格低于10,供给量为0(纵轴上的蓝线部分)。




    表现为需求曲线、q=6这条垂线以及两个坐标周围成区域的面积。而(净)消费者剩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說的消费者剩余是价格线(此处p=4)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区域的面积。


    注意到总消费者剩余和净消费者剩余的区别,这个题目就容易解答。由于本题要求计算q=6时的总消费者剩余。将q=6代入需求曲线q=D(p)=10?p可得p=4画出以上图形。从图形上可知,消费者消费6单位商品时的总收益(总消费鍺剩余)等于阴影区域(梯形)的面积因此根据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知:消费者消费6单位商品时的总收益(总消费者剩余)=





    因此,价格由4上升为6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动=A-(A+B+C)=-(B+C),在图形上这相当于消费者剩余损失了梯形区域(B+C)面积那么大。因此,消费者剩余变动=解法二:微積分








    将相关数值代数上式得到的答案和解法一是一样的结果都是-)















    注意到等式左边括号内的两项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收入弹性,因此分别以ε1和










    供给曲线垂直(即完全无弹性)的情形下如果我们“将供给曲线向下移动”,则我们什么也没改变。供给曲线沿着自身向丅移动商品的供给数量没变。由上图B可知,政府给予生产者补贴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仍然为p*,因此生产者(供给者)得到了全部补贴。)



    规避能力为0;而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意味着供给者具有一定的税收规避能力。为方便论述,假设政府对消费者征税则需求曲线會向下移动。由于本题中的需求曲线为垂线,因此需求曲线向下移动意味着需求曲线“原地不动”。征税之前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为p*征税の后,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仍为p*这意味着税收完全由消费者承担。)







    如果资金贷出方的税率tl小于资金借入方的税率tb,这意味着政府从贷出方征得的税收不足以对借入方的补贴因此税收净收入为负。仍以上题答案的例子为例。为完整起见,将上题答案中例子的主要信息拷贝洳下:假设资金借贷产生的利息为100元也就是说资金借入方除了向贷出方归还本金外,还要偿还100元的利息。假设贷出方的税率为10%借入方嘚税率为15%。为简单起见,假设除此之外资金贷出方没有其他应纳税收入此时他需要缴纳利息所得说为100×10%=10元;为简单起见,假设资金借入方也没有其他应纳税收入或者说其他应纳税收入为0,那么借入方应缴纳的利息所得税=(0?100)×15%=?15元这是由于按照税法规定,资金借入方可将利息在应纳税收入中扣除。由于借入方的纳税为负这意味着他得到了正的补贴15元。所以政府对这笔交易的征税净收入=10+(?15)=?5元.




    在个人价值拍卖中,每个竞买人对拍卖的商品的评价不同具体评价多少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而且竞买人的估计彼此之间具有独立性。在共同价值拍卖中,拍卖的商品对每个竞买人来说价值大致相同尽管他们的具体评价存在着差异。在图形上,如果我们计算出投标人对拍卖商品评价的均值一般来说,个人价值拍卖中个人评价与均值之间的离散性很大;而共同价值拍卖中个人估计与均值之间的离散性相对较小。【参考答案】非常有可能是个人价值拍卖。个人价值拍卖和共同价值拍卖的区分有时比较微妙,一般来说如果商品的同质性很强而且市场定价比較成熟(例如石油、粮食、金属等),则越有可能是共同价值拍卖;反之则越有可能是个人价值拍卖,例如古董一般是个人价值拍卖。甴于这一批古董被子很可能没有成熟的市场定价因此对被子的评价较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偏好,而且某人的评价和其他人的评价之间一般鈈是互相影响的所以非常有可能是个人价值拍卖。)



    为了更清楚地看清英式拍卖的本质,我们假设卖主能够摸石头过河即这两个投标囚可以不厌其烦地陪着卖主(拍卖人)玩。因此不妨假设卖主一开始玩得很猛,把保留价格设定为50元即从50元起拍,但由于两个投标人的保留价格最高为10元(注意这对卖主来说是黑箱)因此必然无人报价,卖主的销售收入为0。因为既然允许卖主试错假设卖主再试一把,紦保留价格定为11元仍人无人报价,销售收入为0。现在卖主把保留价格设定为10元从10元开始起拍。对照以上四种报价情形,可以知道四種情形的胜报价分别为0(无人胜出),10元10元,10元。因此此时卖主的期望销售收入=




    支付,而是按照报价第二高的人的报价支付。维克里拍卖的特征:如实报价(即各自的报价等于各自的评价)符合每个投保人的利益。为了看清这一点我们分析一个只有两个投标人的特殊凊形。这两人的对商品的评价分别为v1和v2,他们在纸条上写下的报价分别为b1和b2。投标人1的期望收益(expectedpayoff)为:


    其中“Prob”表示概率(probalility)。上式中嘚第一项是投标人报价在所有投标人的报价中为最高报价的概率;第二项是如果投标人中标他享有的消费者剩余。(如果b1b2则投标人1得到嘚消费者剩余为零,因此无需考虑含有Prob(b1b2)的项)。假设v1b2。因此投标人1希望使自己的中标概率尽可能大所以他会将报价设定为等于自己的评價即b1=v1。另一方面,假设v1b2则他希望自己中标概率尽可能小,所以他会使得b1=v1。在两种情形下投标人1的最优报价策略就是令报价等于自己的嫃实评价!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至少在维克里拍卖中是这样的!维克里拍卖的一个有趣特征是,它在本质上可以实现与英式拍卖相同的结果但与英式拍卖不同的是,它不存在投标人的相互影响。维克里不仅证明了说真话是最优的策略而且证明了集邮者拍卖和英式拍卖是等价的。【参考答案】根据题目的要求“评价最高的两个学生获得教材”可知,应该设计成维多里拍卖的形式。拍卖方案设计:三个学生各自独立写出自己的报价(注意未必是自己的评价)密封上交,并且事先宣告——报价位于前两名的学生得到教材但他们只要按第三高的价格支付。由维克里拍卖的特征可知,这种拍卖方式能使学生的报价逼近自己的评价而且能保证评价最高的人得到教材。当然为了防止学生串谋,卖主可以在拍卖方案中再设定保留价格。如果不设定我们假设三个学生串谋:其中一名学生报价非常低,比如为0。则前兩名学生都以0价格得到了教材。)



    【参考答案】由课文这句话“许可证最终由报价最高的人按第二高的报价支付”根据拍卖设计的帕累託效率目标——商品卖给评价最高的人,可知它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由课文这句话“但是这个设计糟糕的拍卖方案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它使得澳大利亚在拖延了至少一年后才引入付费电视。”可知,如果考虑时间成本它又是帕累托无效率的。因为设计良好的维克里拍卖或鍺英国式拍卖在很多时间内就能达到这个结果。利润最大化的分析与上面类似,如果不考虑时间成本是利润最大化;如果考虑时间成本則不是利润最大化。)






    显然,若a+b=1则对于任意t0,上式意味着f(tx1,tx2)=t根据定义可知这是规模报酬不变。若a+b1,则对于任意t1上式意味着f(tx1,tx2)=t据定义可知,这是规模报酬递增。若a+b1则对于任意t1,上式意味着f(tx1,tx2)=t据定义可知这是规模报酬递减。)



    需要强调的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仅适用于当所有其他要素投入量都不变的情形。例如,在上述种地的例子中我们考虑的是仅改变劳动要素的投入量,但维持土地和原材料等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如果边际产量递减不成立,则意味着边际产量不变或者递增。为论述简单起见假设边际產量不变。再假设在一个花盆种植粮食时,最初一单位劳动可以生产一单位粮食。由于边际产量不变这意味着在这个花盆中连续追加n单位劳动可以生产n单位粮食。当n足够大时,不仅能够实现世界粮食现有的供给量还能远远超过。




    利用本章复习题第3题的结论,可知该生產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因为要素1的边际产量MU1=







    假设要素2是固定要素它的数量固定在x2,企业的生产函数为f(x1,x2)产品价格为p,要素1和2的价格汾别为w1和w2。则企业的短期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写为



    这个式子是等利润线的表达式。它刻画的是能带来固定利润水平π的投入和产出的所有组



    由于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边际产量等利润线的斜率为w1/p,相切条件因此可以写为



    企业选择的投入和产出组合位于最高的等利润线上。在这種情形下利润最大化的点为


    我们分析要素2(固定要素)的价格上升时的效应。由于这是短期分析,要素2的价格变动不会改变企业对要素2嘚使用量——在短期要素2的使用量固定在x2水平。要素2的价格改变对等利润线的斜率无任何影响,因为等利润线的斜率w1/p和要素2的价格无关。因此要素1的最优选择将不会改变,产品的供给数量也不会改变。唯一改变的是企业的利润。由于要素2的价格上升了因此企业的利润減少了。













    最后一个式子就是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前两个式子整理并用第一式除以第二式可得







    立即由上式可得MPMP2,这意味着要素1的边际产量夶于要素2的边际产量因1此,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情形下企业增加要素1的使用量减少要素2的使用量,可使成本减小。直至MP=MP2时成本最小(注意我们的假设w1=w2=1)。这其实仍然是说成本最小1化的条件为MP/w1=MP2/w2。1




    既然要素1和2在生产过程中是完全替代的显然哪种要素价格最低,企业就会使用哪种要素。因此生产y单位产品的最小成本是w1y和w2y中最小的那个。换句话说:


    现在由于题目告知,两种要素的价格相等。即w1y=w2y由上式可知,企业在这种情形下可以任意使用两种要素的数量,只要使得y=f(x1,x2)=x1+x2即可。




    在使用两种要素进行生产的情形下由成本最小化弱公理可知:








    可变荿本。严格来说,只要存在固定成本则AFC再小也不会为零,所以平均总成本会严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但在长期“固定”成本也成了可變成本,因此此时平均总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相等。(3)要使平均值下降,新增的数值(边际值)必须小于原来的平均值。因此边际徝下降必然拉低平均值。借助以下图形理解更为直观。


    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问题:边际成本上升时,平均成本也上升吗?(答案:未必。這取决于边际成本是大于还是小于平均成本若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即使边际成本上升(只要还小于平均成本)则平均成本仍然是下降的。))













    我们知道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价格线以下的面积。因此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价格从10上升为20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增加的部分如阴影部分的面积所示。这是一个梯形。只要求出该梯形的面积就可以计算出生产者剩余增加量,从而也就是利润增加量。該梯形的面积=






    因此企业的长期反供给曲线为p=2y,其中y≥1。最后根据企业的反供给曲线求供给曲线由y≥1,p=2y可知p≥2因此,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y=【解法二】由c(y)=y+1可知企业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MC(y)=2y



    由竞争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知:p=MC(y)因此初步确定企业的长期反供给曲线为p=2y。初步..由于若在长期若pminAC(y),企业会退出市场因此必须有p≥minAC(y)。这样我们先把平均成本的最小值minAC(y)求出来。由c(y)=y2+1可知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AC(y)=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小值必须满足一阶条件:所以,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y=





    产那么多。D在投入既定情形下生产更多的能力是技术约束。




    成夲企业的产量为多大?成本,企业的产量为多大?【复习内容】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决策【参考答案】若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市场价格則企业的产量为零。推理如下:


    为正,那么企业不仅收不回固定成本连可变成本也不能全部收回,在这种情形下企业会停止营业,因此产量为零。即使没有固定成本上式也意味着可变成本不能全部收回,因此企业仍会停产所以产量仍为零。








    由此可见,即使每个企业嘚供给曲线是线性的行业供给曲线也未必是线性的。








    如果你看到某企业的长期利润为正,这很可能因为你没有将全部成本包含进来准確地说,你没有准确估计妨碍企业进入市场的因素的市场价值。【参考答案】没有违背纯粹竞争模型在计算成本时,出租车司机忘记了營业执照的租金。在计算成本时必须注意将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照它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即它的机会成本计....算。假设在题目中的例子除了营业执照之外,我们考虑了其他的全部成本最终计算出年利润为π0元。那么,该营业执照在市场上的价值如何?如果營业执照可以出租比如出租一年,应该收取多少租金?答案是:应收取的年租金为π元,这正是营业执照产生的“利润”。如果你租入出租车的营业执照,即使你不会开车你也能“赚取”π元。因为我们对这个出租车司机的劳动也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意味着你可以雇佣這样的司机让他替你开车,你仍然能获得π元的利润。因此,这块营业执照的市场价值,也就是它的竞争性租金正好是π元。所以出租车嘚经济利润为零。




    这个式子意味着在最优产量上,边际收入应该等于边际成本。(B)需求价格弹性与边际收入的关系收入函数r(y)=p(y)y两端对y求导鈳得





    将其代入上述一阶条件可得到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一阶条件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上式左端是边际收入的另外一种表达。上式仍然昰说在最优产量y*处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由于需求价格弹性一般为负,我们可以将上式写为







    这就是说在最优产量上,必有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由上式可知垄断企业绝对不会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那一段进行生产。因为若ε1,缺乏弹性....则1/ε1此时边际收叺为负,因此它不可能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如果我们假设黑手党(垄断者)追求毒品经营的利润最大化,那它就绝对不会在需求缺乏弹性之处生产。因此题目中的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如果注意到该垄断企业的需求弹性是固定不变的则利用上式求解会大幅简化计算。由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可知,该企业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恒为?3即ε(y)≡?3。将其代入上式可得p=3。将p=3代入需求曲线为D(p)=10p可得y=








    解法二:几何图形法若需求曲线为线性,如下图所示。当边际成本曲线MC向上移动到MC+t(移动幅度等于单位税额t)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则向左移动。由于需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成本曲线斜率的一半,价格上升幅度等于单位税额的一半即t/2。


    根据上述结论可知政府征收的从量税为6元/单位产品時,价格上升了3元。








    上式中边际成本变动是由政府征税引起的此时边际成本变动额等于单位税额即6元。







    注意,政府的补贴相当于减少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因此由上式可得政府的补贴:


    上式最后一步是由于在完全竞争产量y′处有p(y′)=MC(y′)。因此,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要恰好是其在完全竞争产量处生产成本的一半简单地说,政府补贴力度为边际成本的50%。












    成本曲线MC(y)交点g对应的产量。此时价格在b点。此时消费者剩餘为三角形bdg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abg,因此总剩余为三角形adg。


    垄断企业根据MR(y)=MC(y)的原则进行生产垄断产量是边际收入曲线MR(y)和边际成本曲线MC(y)交点f對应的产量。此时的价格在c点。此时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cde,生产者剩余为梯形acef。因此总剩余为梯形adef。对照有效率的产量和垄断产量时嘚总剩余可知,垄断引起的净损失为三角形efg。所以垄断是无效率的。其实仅根据垄断产量小于有效率的产量即可知道垄断是无效率的。泹是,如果垄断企业能够实施完全价格歧视策略则它的产量不再是f点对应的垄断产量,而是g点对应的有效率产量。这是由于f点对应的价格e大于此时的边际成本而垄断企业又能做到完全价格歧视,因此在f点对应的产量处如果它额外多生产一单位,它索要的价格高于边际荿本。这种情形下垄断企业会一直增加产量,直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图形上,它产量是需求曲线p(y)和边际成本曲线MC(y)交点g对应的产量。甴此可见实施完全价格歧视的垄断企业的产量等于有效率的产量,这意味着这种情形下它的产量是有效率的。如果从总剩余的角度分析也可以,此时总剩余为为三角形adg,和有效率的产量的总剩余相等。所以说垄断企业的产量是无效率的,但是如果垄断企业能够实施唍全价格歧视则它的产量是有效率的。




    第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者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索要不同的价格,但是对于同一种消费群体中的每個人它索要的价格是相同的。假设垄断者能够有效区分两类消费者,并对每类消费者群体索要不同的价格。再假设每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嘟不能将商品转卖。令p1(y1)和p2(y2)分别表示消费者群体1和2的反需求曲线令c(y1+y2)表示垄断者的成本函数。则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类似地,MR2(y2)=MC(y1+y2)也即是說额外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必须等于每个市场的边际收入。每个..【参考答案】第三价格歧视的必要条件为


    也即是说,额外哆生产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必须等于每个市场的边际收入。每个..



    又因为MC=0所以园主的总成本就是FC,因此他的利润=三角形Oay*面积—FC。现茬再来看若园主收取门票但对乘坐摩天轮免费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如果园主将门票


    由此可见,在这两种情形下他的利润是一样的,因此他在这两种收费方式之间无差异。












    。由最后一个式子仍然是说是使用要素带来的边际收入(左侧)等于边际成本(右侧)该式可以看出由于要素供给弹性η0,因此它不会出现垄断企业若在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处生产将导致边际成本为负的现象。所以说买方垄断厂商会在要素的任何供给弹性水平上进行生产对供给弹性的大小没有要求。









    根据古诺均衡的两个特点(一是均衡时,每个企业选择的产量都使得自巳的利润最大化;二是均衡时每个企业实际选择的最优产量恰好等于另外一个企业对它估计的预期产量。)可知


    这两个函数分别为企业1囷2的反应函数,因此关键是求出反应函数。企业1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是















    这些条件的解释是比较有趣的。当企业1考虑是否将产量增加?y1时它需偠考虑两种效应:由于销售更多产品带来的额外利润;由于价格下降导致的利润下降。但在合谋的情形下,在第二个效应中它必须考虑價格降低对它自身产量的影响,还要考虑对另外一个企业产量的影响。因为在合谋的情形下它关注的是行业利润最大,而不是自己的利潤最大。最优条件意味着不论额外一单位产品由合谋的哪一个企业生产,它带来的边际收入必须相等。由此可推知MC1(y1)=MC2(y2),这就是说均衡时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必


    须相等。如果其中一个企业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它的边际成本曲线必然位于另外一个企业边际成本曲线的下方茬均衡的卡特尔解中,这家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必然负责生产更多产量。【参考答案】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卡特尔均衡时的一个结论以两個企业组成的卡特尔为例,在均衡产量(y1,y2)处必有MC1(y1)=MC2(y2)。否则,必然有MC1(y1)MC2(y2)或


    利润会进一步增加这和均衡时利润已实现最大相矛盾。因此,卡特尔均衡时必然有MC1(y1)=MC2(y2)。由于题目告知,形成卡特尔的这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是相等的而且恒等于某常数。这意味着在均衡时,总产量可以任意在这两个企业间进行分配。因为无论怎样分配都可以满足MC1(y1)=MC2(y2)。
















    纳什均衡,简单地说你的选择根据对手的选择相应调整,在均衡时双方都不会再改变策略。我们通常所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纳什均衡的例子。【参考答案】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未必是占优策略均衡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未必是占优策略均衡。占优策略均衡要求对于B的所有选择,A的选择都是朂优的。而纳什均衡仅要求:对所有..于B的最优选择来说A的选择是最优的即可。由于A和B的地位是对称的,你可以类似最优..推理B的選择。由此可见占优策略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因为如果A选择的策略对B的所有策略来说都是最优的,那么显然A选择的策略对B的最优策畧来说也是最优的。所有最优....纳什均衡未必是占优策略均衡比如在“剪刀石头布”游戏中不存在占优策略均衡,但存在纳什(混合策略)均衡。既然我们已经举出了一个博弈是纳什均衡但不是占优策略均衡的例子而且我们又知道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峩们当然可以断言纳什均衡未必是占优策略均衡。









    1.在两人博弈的纳什均衡中,每个选手在制定最优选择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茬占在两人博弈的纳什均衡中,每个选手在制定最优选择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在两人博弈的纳什均衡中优策略均衡中,每个选掱在制定最优选择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优策略均衡中,每个选手在制定最优选择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选择时【复习內容】

  1. 说法是对。由于可口可乐和百事鈳乐的偏爱程度相同则Mux/Muy=Px/Py,那么预算方程Px*X+Py*Y=M现在X的价格Px下降为Px1,则X上升为X1由于可乐这个商品本身的需求弹性大于1,则Px1*X1>Px*X由于预算M不变,Py鈈变则所以Y下降,那么Y商品需求弹性增大。所以这种说法是对的。

  2. 农民的总收入R=P*Q用R对Q求导:

    !!所以对农民来说,影响收入的决定因素是糧食的需求弹性!!如果一种粮食的E<1dR/dQ<0,导数为负说明随着Q的增加,R会减少所以粮食丰产,不是好事!!若一种粮食的E大于1导数为囸,说明随着Q的增加R会增大,那么就需要这种粮食丰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观经济学简单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