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比大陆人慢慢讨厌香港人有什么优势啊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当年在拍摄《大话西游》时,几乎剧组所有人都在骂周星驰和刘镇伟是个疯子,当时的剧组成员大都来自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开工的时候一大堆人站得远远的,看着刘镇伟和周星驰拍戏,跟看耍猴似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而刘镇伟那时是很伤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写了一个天才的剧本,结果全世界都在骂他,很多人觉得这种片子居然跟堂堂《西游记》挂钩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

在香港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圈对于经典的颠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早已经,耳熟能详,见怪不怪了。而在大陆,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每年暑假,我们都要重温一遍西游记。那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你,西游记还可以那么拍,而且拍的还挺搞笑的,挺煽情的,那么这种反响是,如暴风般剧烈。

其实在西方文化里,爱一个人就是爱,不爱了或者爱不了就不再去相爱,并没有什么生死相许。而在东方,不论从春秋的《诗经》,还是到清代的“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几千年的时间里,上从君王,下到黎庶都在讲生死相许,都在讲爱情,婚姻,家庭。所以往往东方人看一眼就能理解,并引起共鸣的东西,西方人却不知所谓,他们既不懂得,也不理解。所以身处西方文化体系里的香港,在九几年,说要理解东方哲学思想,简直就是可笑的,是落后的,是被人鄙视的,香港人也许懂得,但是并不屑于尊崇。

《大话西游》是一部传诵至今的电影,我认为是香港最好看的电影之一,好电影是经受时间考验才能发现的!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初初对香港的认识,大约源于一部叫做《巴士奇遇结良缘》的电影,在我中学生时代,这部电影让我从此知道,外面的生活原来是这样过的:公共汽车竟然有楼上楼下;男人竟然也可以留长头发、穿花衣裳;女人竟然可以这么花枝招展;裤脚竟然可以比裤腿还宽;知道什么叫做霓虹灯、什么叫做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从那以后,一颗少年之心对香港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后来来到深圳,和香港一河之隔,对于香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反倒觉得不如往日的记忆那般美好。

       郑裕玲的“表姐”和廖伟雄“阿灿”形象,无不是以夸大大陆人愚昧、取笑大陆落后为目的的,从此表姐、表哥、表叔、阿灿成了香港人对大陆人的蔑称,这一类电影也许在香港能够引起笑声,但内地人看来,不但无厘头,而且有歧视成分。但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在好多人眼里,香港真的是什么都是香的,不管好坏照单全收,没有人对此有异议。正是这一类电影形象,让一些没有回过大陆的香港人,至今仍然认为,大陆和大陆人就是电影中的那种状况和形象,张坚庭的电影误导了一代香港人对大陆的认识,自己却跑到深圳开起酒楼,狠狠地赚了一把大陆的钱。

       在深三十年,认识许多香港人,也有好多香港客户,但细想起来,最后能够做成好朋友的香港人,寥寥无几。凤凰的窦文涛评价说:“香港人的心是冷的”,这话尽管略微过火,却不无道理,是那种长期和香港人打交道的人才能够得出来的体会。

       香港人相当的照章办事,一切依照规矩来,所以,你若是和香港人有合作,感觉会很好,但是八小时后,各归各家,非工作时间你都不好意思找他,不管是工作的事还是私事。香港人也很少邀请你去他的家里做客,这让习惯串门的内地人很是别扭:好不容易我来一趟香港,你却连家都不让我去。我私下猜想,香港寸土尺金,普通香港人的住所要么是很狭窄、要么是很偏、要么是公屋,所以,除了他们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以外,家里确实没法接待客人、没法让你去,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无论你和香港人做多久生意都好,永远就是客客气气,中间就是隔着一层说不清的距离。

       说香港人现实,一点都不过分。香港人特别分阶层,什么样的人出入什么样的场所,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经常出入旺角的和经常出入中环的人永远聊不到一起。

       早先的香港人看大陆人,是以一种俯视的、怜悯的姿态,那种心态,大约类似于我们现在去内地山区扶贫。事实也确实如此,八十年代以前,家里来个香港亲戚都是一件特有面的事,而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不断有优惠政策,所以,香港人慢慢地被我们惯坏了,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二十年前,我有一个香港的客户不无骄傲地对我说:“从前是上海最好,广州次之,香港最后;现在上海远远不能和香港相比了。”但她没有想到,短短的二十年间,单论经济,上海已经要把香港甩在后头了,而人均GDP,南山区已经超越香港。

       从前的香港,没钱的、年纪大一点的就到内地乡下娶个老婆,还可以挑三拣四,现在,大把女明星哭着喊着要嫁大陆富豪;从前的香港,深圳不过是他们家的后厨和夜店,现在,深圳不但完全摆脱对香港的依附,而且,深港一体化不再是梦想。

       香港的报纸,特别是那些右翼的报纸,几乎大陆每一个落后的、负面的东西都上过他们的头条,倒不是说他们有什么政治上的想法,而是他们要迎合为数不少香港读者,他们要借此继续在脑子里头维护印象中的那个落后的、需要他们悲悯的大陆。但三十年来,大陆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香港人看大陆从俯视到平视甚至要开始仰视,他们一下子还没来得及调整好早先富贵的心态,于是,心理开始失衡了,失衡的心理造成了行为上的抵触。一方面,他们既要得到大陆的资源(包括自由行),另一方面又不满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初我去香港,感觉香港人真的是很友善热情,但是现在,这种友善和热情正在消失,替之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心理。现在几乎每一个香港的店员都能够分得清顾客是大陆人还是香港人,都能够操着流利的普通话和你沟通,但笑容背后,你却越来越明显地能感受到他们深藏在心里对大陆人的睥睨心态。如今香港人看大陆游客个个都是土豪,心里羡慕嫉妒恨五味杂陈,却不知道并不是每个到香港扫货的都是有钱人,内地人好不容易来一趟香港,三姑六婆托你买金首饰,同事朋友托你买手机,你难道好意思推掉?所以,有时候,你们也会恨错了方向。

       官方层面,大陆和香港越来越近、越来越亲,而民间,两地民众的隔阂和矛盾却越来越深,文化的差异、教育的差异、素质的差异以至到经济上的差异都是这种隔阂和矛盾的原因,两地官方都有责任消除这种矛盾,两地媒体,更加有义务互相报道正面的消息,而不是互相揭短,内地人去香港,需要自律;香港人则需要有包容之心。

       至于那些借机宣扬港独、盼望重归英国人殖民的无节操无底线的港人,你别做梦,香港永远是中国的香港,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这是原则!不管你承不承认,有机会你去看看特区政府的公文,落款印章,一定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字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人慢慢讨厌香港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