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盈利为什么你一直不盈利

身边做自媒体日更的人经常陷入选题焦虑,不管是美食的还是时尚的,不管是娱乐的还是职场的,总感觉自己好像选错了分类,不知道有什么内容可以更,借热点吧,感觉也写不出什么亮点。其实知道借热点就已经不错了,今天和大家说下怎样借热点做选题。

一般文章选题有两个获得方式:

1、直接获得,比如九寨沟瀑布垮塌是个典型的旅游话题;

2、延展获得,比如九寨沟瀑布垮塌也可以演变成一个娱乐话题:那些还没去过的影视景点,想去赶紧去,说不定哪天就绝迹了……(为什么会说到影视景点?因为九寨沟瀑布事西游记里的一个著名景点,可以由此延伸开来)

针对今天各平台上都出现的两个热点,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做延展:

旅游:除了瀑布,九寨沟还有什么美景可以吸引你?(镜湖啊之类的)

旅游:去九寨不光是为了看湖,还有大片特种薰衣草(2011年去旅游的时候听说九寨8月是有薰衣草的,这个请大家找渠道确认下)

美食:曾经奔着美景去的九寨沟,却被九寨的美食惊艳了……

家居:九寨民宿里的装修风格

时尚:九寨里的原生美女曾经迷倒了……

娱乐:万达不做房地产了,接下来王思聪以什么身份泡妞

家居:万达做过的精装房,除了吐槽还能干啥?

职场:万达不做房地产背后显示的职场真理:见好就要收

美食:各地万达广场里都有的一个餐饮品牌,他和万达到底什么关系

娱乐:万达广场做的不咋地,万达影院是真的棒,看战狼2效果最佳

旅游:万达告别房地产了,巨好玩的万达旅游城会不会烂尾?

PS:当然还可以做很多方向的延展,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以九寨为例,瀑布垮塌确实是热点,但是全网都在写,你能指写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吗?你能指望速度比别人快吗?你能指望抢到更多的流量吗?不能吧,所以,你要做的是借热点词,而不是借热点新闻。

自媒体号给你定内容推给什么用户的时候,一般是踩关键词而不是踩完整的一句话,所以踩九寨这两个字就等于是踩热点了,只要内容做的出人意料又是大家会关心的事,就有可能帮你吸流量。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起家于厦门的“十点读书”,壮大之后北上,与“咪蒙”“有书”“军武次位面”等优秀同行会师京城。“一条”在上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在广州,“夜听”和“深夜发媸”都在深圳。

在我们印象中,似乎优秀的自媒体人都在一线城市。但我们又很清楚地意识到,内容创业的火种早已烧遍神州大地。

“十八线”只是一个调侃,我们只是想说,有太多新媒体同行其实远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在一线城市闪烁霓虹照不到的地方,那些散布于广袤国土之上的新媒体同行,他们有着怎样的焦虑和喜悦?又怎样利用网络给万千大众带去片刻的欢笑或者揪心?新媒体又怎样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甚至命运?

这次我们不谈爆款,只讲故事。

我们号有40多万粉丝,多是本县人,也有同行或者在外地的本地人在关注。从2014年一直到现在,已经是本县甚至本市最有影响力的账号,新榜500强,去年年榜排400多。年收入就不透露了。

我在上海做了快10年的厨师,当过网络论坛的站长,也帮朋友搞公众号注册和认证,一直对互联网都很有兴趣

2013年底回老家县城开始创业,开了一段时间的外卖服务,时间不太对吧,那会儿美团、饿了么都没在县城流行起来。

后来又开了一家便利店,做公号和这段经历有直接关系。当时守店太无聊,刷了好多公众号,时间长了就想着:要不自己做一个。

开始是没想赚钱的,很迷茫,那会儿特别流行“XX微生活”、“掌上XX”,我就琢磨发布一点家乡信息和本地便民信息,一是服务本地,二是给在外地的本地人看看。我打工这么久,特别理解思乡痛苦。

我们早期用过萌宝涨粉,涨了4万多,更暴力的WiFi啊,娃娃机啊没用过,地推也没做,就是靠发内容涨粉(出于各种原因,已经删除),通过社群、朋友圈转发扩大影响力,挺原生态的。

目前头条打开率20%左右,粉丝黏性非常高,一个月会出四五篇10w+,历史最高阅读量100w+,近一年最高阅读量40w+。我们的内容特别接地气,比如突发新闻、政府发布的最新通知,第二天就能成为老百姓们的谈资,他们经常不睡觉都要等着看我们的推送,农村里面,不会用手机的老人也知道我们平台。

公司能做起来纯粹是因为抓住了2014年那个时间吧,官方新媒体还没起步,我们县城人口又特别多,极其需要一个本地信息发声筒,交通上我们离地级市特别远,整个发展都比较独立。

目前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广告,一种是软文,头条给外地商家1.6-1.8万,本地商家1.2万,但我们从来不统计过转化率。广告还是地产、活动比较多,不太喜欢食品类广告,我们粉丝这么多,黏性又高,肯定有很多人去买,风险挺高的。另一种是文内贴片,地产、商场等,一个月1万左右,一篇最多四五条。现在还有相亲版,我们做红娘收服务费,一人98―398不等,现在有400多VIP。

未来会深耕本地吧,相亲、招聘、亲子、美食等等。还有电商,但那是后续的事情了。

关于复制,我觉得有机会的。越是不发达的地方,消息越闭塞,如果有个比较好的平台网罗地方资讯,市场潜力挺大的,一定要接地气。不过,我们县只有一个。

目前本地团队5个人,兼顾公众号、App、相亲版和市场。我希望团队要有20个人,包括编辑,市场,视频,运营,策划,设计,只要候选人能胜任,我可以在他原来工资基础上加2000。

但是,招人真的好难啊!

你不是在新榜工作吗?帮我挖点人吧。

“乐威海”是2014年起步的,性质偏民生,有25万粉丝,“威海吃货”15万,现在应该算是威海本地第一。团队有20个人,年营收两三百万,纯利润一半左右。在当地来说,这不算什么赚钱的生意。

我原来在北京,做过门户网站及团购网站的运营,回威海后就一直想做互联网项目,正好赶上公众号兴起。当时我就很想做(公众号),但本地论坛、电视台都不做,他们觉得自媒体像在搞着玩,因为推广合作都免费嘛。

“乐威海”第一年通过商家合作,粉丝涨了10万,没自己做地推,也没投过打印机和WiFi。接过一点广告,不过都转化成粉丝福利来合作了。

商业上以广告为主,头条广告报价5000,在当地同行中是最高的了,流量主就忽略不计了。电商是今年才开始的,接过几次大活动,效果还行,今年会继续推进。

威海现在的自媒体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同行友好,商家也认可。以前的问题就在于商业环境,商家意识不到自媒体的作用,这是个慢慢培育市场的过程。

困难啊,现在回想,当时的困难也不算什么困难,已经做出来了。现在的困难就是用户黏性一直在下降,打开率5%左右,以前有10%


一二线城市自媒体都在向小程序和短视频转型,我们不一样,当地人对小程序不太认可,用户的打开和使用很少。我们也做小程序,但是培养用户习惯的时间很长。

如果要说环境的不同,我觉得一二线城市好处在于人口基数大,商业模式成熟。小城市虽然竞争小,但广告价格低,比大城市低多了,威海人口二百八十万,城市人口只有七十多万。

我觉得自媒体在小城市潜力不太大,太受城市体量限制,所以我想带领现在的团队,往视频方向走一走,做一些不受城市限制的项目,做几个IP出来,现在正在做的短视频原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掌上内蒙古”有20多万粉丝,偏民生,在内蒙古排前十。我们做得早,以前影响力挺大,现在一些做音乐等细分的号起来了,我们就落后了,今年开了美食、亲子等矩阵号。

我大学学生物工程的,不太喜欢,毕业就转策展行业了。2010年玩儿过新浪微博,发一些内蒙古资讯,有十几二十万粉丝,当时算是大V。

从2013年开始做公众号,我一个人做了3年。第一年都没有收入,住在同学家。因为觉得公众号有一点前途,而且辞了职不想找工作,挺浮躁的。

当时没有原创意识,发些冷笑话、网文连载,什么推广都没做过,胆子小,怕被封,就靠内容慢慢涨。也不知道可以通过做公众号赚钱,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内容以当地资讯,新闻、民生信息为主,有转载,也有本地政府的公开信息,或者是全国媒体信息的整合,偶尔当地媒体也转发我们的内容。

我们对内容挺严谨的,有突发新闻的时候,会等传统媒体核实以后再发,爆料很少发,除非是爱心求助信息。

我在今年才有了6个人的团队,都是做内容的,除了主号就是写矩阵号内容。工资开得算高的,3000加绩效,老编辑有6000以上,中等偏上了,留不住人啊。

现在招人特别难,年轻人都不愿意做新媒体,能胜任的人少,他们心气还高。

最近一年多打开率一直在降,粉丝增长也慢。我们的定位是全内蒙古,对呼和浩特就没有集中关注,本市有了新的竞争对手。

呼市市场太小了,玩微信的年轻人少,和东部城市相比,商家对新媒体广告投放的需求很少,舍不得花钱投广告,唯一好处是竞争也小。我们下一步会计划改善当地意识,做一些企业新媒体沙龙,开发更多市场机会吧。

盈利不太好的时候也想过退缩,但只是焦虑一下。粉丝快到天花板了,今年继续做垂直吧,招点人来分区域做社群运营。多做原创,尝试做美食、旅游类短视频,也会试水电商。我还没想过到别的城市扩地盘,内蒙古这么大,城市和城市之间隔得好远啊。

如果你想开始在工作之余做自媒体赚钱的话,建议你先看看这篇文章。

这里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对一些朋友的调研,分享一些心得:

很多人刚开始铆足了劲儿来做,第一个月开始收益几毛的或几块时,这时会比较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开始更加的努力,第二个月每天的收益好的话也会开始变多一点,几块十几块开始出现,一个月下来精疲力尽,一看收益,几百块钱。这时很多人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因为会发现,你消耗了比上班还要多的精力最后收获却寥寥无几。第三月可能你还会勉强支撑一下,但是干劲和发文效率会下降不少,收益也会更低。这3个月,你的生活作息混乱、社交变少、生活质量下降,这时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可能就不再坚持了,可以说这是很多兼职自媒体新手的现状吧。

那么自媒体运营如何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呢?

当我们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会遇到以下3个问题:

因为自媒体的分发平台有很多,目前有播放量收益的至少10多个,很多人起名字、选领域纠结好久,觉得一旦定好就不能改了,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是纯新手,可以先只运营今日头条。今日头条的账号名称是可以修改的,领域也比较灵活,系统会默认你最近一段时间的发文领域,所以当你运营一段时间想换名字和领域时,直接更换就可以。其次头条取消了新手期,也就是说注册后就可以开通广告收益,有阅读和播放就会有收益,只是这时单价会相对低一点。其他很多平台还有新手期或其他规则,所以当我们在头条运营一段时间后,然后再注册和分发到其他平台就可以。

关于头条的注册问题,可以看看这个头条官方的账号注册了解一下,很详细

自媒体内容创作上形式比较多样,图文、图集、音频、视频等都可以。只是现在视频的形式受众面比较广,单价收益也比较高,因为视频的听觉与视觉的信息传达更直接。而图文、音频等,需要人们在脑海里脑补画面或思考,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也更愿意接受信息的直给。关于创作上要注意,尽量贴合自己感兴趣和爱好的事情,这样能更好的原创,才是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最后要摆正心态,不要一上来就把自媒体当成赚钱的救命稻草,不要想一上来做几天就能挣到大钱,做自媒体也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先踏踏实实做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历练成长。

后续我会继续更新自媒体快速入门的知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一个专门教你拍摄视频剪辑的公众号

想通过视频走上人生巅峰

一个专门教你拍摄视频剪辑的公众号

新浪微博:@学拍视频剪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媒体盈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