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制造业劳动市场的改革对于制造业的好处和坏处

汇通网讯——7月3日,中国公布的6月财新制造业PMI好于预期和前值,澳元兑美元自日低0.7672附近短线反弹十余点,目前在0.7678一线维持窄幅整理的走势,投资者主要目光聚集于7月4日澳洲联储即将公布的最新利率决议。

周一(7月3日),中国公布的6月财新制造业PMI好于预期和前值,

自日低0.7672附近短线反弹十余点,目前在0.7678一线维持窄幅整理的走势,投资者主要目光聚集于7月4日澳洲联储即将公布的最新利率决议。

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50.4,高于前值49.6,好于预期49.8,制造业PMI重归50之上并创三个月高点,表明经济仍具韧性。新增订单、生产均出现增长,因经济回暖促使企业加大采购力度。相对温和的需求帮助企业出清了库存,并且再次缩减了工作岗位。

同时,对商业前景的乐观情绪逐渐降到了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准。不过基于库存趋势和未来产出信心,6月的上涨更像是一次暂时性的反弹,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目前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定于周二(7月4日)公布的澳洲联储货币政策声明,从中寻找其转变中性立场的蛛丝马迹。市场广泛预期澳洲联储会在下周维持利率在纪录低位1.50%不变。据路透调查,澳洲联储7月4日货币政策会议,多数专家预期利率保持不变。接受调查的50名经济学家中,49人认为澳洲联储将保持现金利率在1.5%不变。

澳洲联储上次降息是在2016年8月把利率降至1.50%的纪录低点。自那以后即维持政策不变迄今,在家庭债务创纪录高位与通胀低迷和消费支出疲弱之间权衡。

瑞银认为,澳大利亚一季度GDP增速仅1.7%,为金融危机后最低水平,将阻碍澳洲联储在短期内加息;澳洲联储料仍预期CPI只会逐步上升,但随着澳大利亚经济改善,该行声明或倾向于鹰派。

此前全球主要央行相继发出紧缩信号,澳洲联储重点也将逐步转移至探讨加息的问题上,这可能会继续提振澳元。技术面上,以30分钟周期K线来看,在积累了一段较大涨幅后目前整体以箱体震荡整理为主,并没有出现明确的突破向上或向下走势。长期均线向上多头排列,暗示整理后向上可能性较大。

汇通网备注:以下来源财新网官网7月3日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0.4,显示制造业运行有所改善,结束5月轻微放缓的状态。

这一趋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PMI为51.7,较5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为年内次高点。

在过去10个月中,有9个月制造业运行处于增长状态,但6月增速仅算轻微。促使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回升的是新订单加速增长,6月新订单增速虽然仍属轻微,但已是三个月来最显著。月内来自海外的新业务量增速轻微,受访厂商反映,海内外市场需求皆相对疲弱。

6月用工规模进一步收缩,部分原因是厂商致力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不过,6月用工收缩率已放缓至小幅水平,为3月以来最轻微。

6月中国制造业平均投入成本上升,结束5月的微降趋势。据受访厂商反映,成本负担上升,主要原因是原料涨价,但加价幅度不大,远低于1月的近期最高纪录。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也有类似表现,结束上月下降趋势,出现轻微回升。

二季度末,中国制造商的采购数量轻微回升,结束了5月的下降态势。不过,厂商对库存控制相对审慎,月内投入品库存与成品库存皆出现下降。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6月制造业景气度略有回升,但从库存和厂商情绪来看,这更像是一个反弹,经济下行趋势或在后期得到确认。

汇通财经易汇通行情软件显示,北京时间11:40,澳元兑美元报0.7672/74。

    今年年初,欧洲媒体曾报道,福特宣布停止在澳大利亚生产汽车,霍顿和丰田依然不改初衷,坚守澳洲市场,继续进行投资。然而,仅仅过了半年多,霍顿即于近日发表声明,称将在四年内关闭所有在澳大利亚的工厂,将主要业务转换为销售。

    丰田则在霍顿宣布撤出澳洲的决定后表示,该公司也将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在澳造车。“霍顿的决定对澳洲本土供应商网络以及我们在该市场制造汽车的能力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压力。我们将与供应商、关键股东及政府一同合作,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决定能否作为澳洲惟一的汽车制造商继续运营下去。”澳大利亚制造业工人工会(AMWU)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鉴于霍顿已经退出,丰田也将跟随它的步伐撤离澳洲。

    澳大利亚2012年汽车总销量为120万辆,包括65个品牌,365款车型,号称全球最拥挤、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之一。该行业为4万人提供就业岗位,支持了150家供应商。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车企退出这片大陆还是成为不可避免之势。

    首先,汽车制造是规模经济。澳大利亚人口仅2000万,人均收入高,当地汽车进口关税又极低,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生产的非豪华车为0关税,未签贸易协议的国家的非豪华车也仅有5%的关税。进口车在澳的竞争力非常高,进一步压缩了本土车的销量——去年销售的120万辆里有100多万辆是进口的,产量上不去,单位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其次,物流技术越来越发达,全球产业链重新整合,车企可以更灵活地配置资源。外国车企当年选择在澳洲发展,主要是考虑到当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当下情况不同了,在澳生产汽车的成本逐渐增高,随着利润降低,转移代工厂是必然趋势。

    第三,近些年,整车厂利润持续下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对利润的贡献越来越大。这说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运行模式会向服务业偏斜。    

    最后,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存活的重要推手是政府提供大比例补贴,但这项政策不会一成不变。丰田示意撤出后,澳总理艾伯特在演讲中表示,政府愿意支持汽车产业,但这种支持是有底线的,澳大利亚政府确实希望丰田继续在澳生产,但拒绝为其拨款。

    艾伯特强调:“我们已经从此前的经验中得到教训,一旦开始补贴汽车企业,以后就很难再脱身。我相信,丰田本身可通过企业自身的创造力、管理能力最终自救,而不是靠澳洲纳税人的钱来扶持。如果他们确实无法盈利,那我们也不会阻止其离开。”

    对此,澳大利亚联邦通讯部长谭宝表示,对该国经济来说,霍顿的离开相当于一个“分水岭”,标志着它开始意识到未来不应继续发展“大规模”、“低利润”的制造业,而是应致力于发展创新性的高新技术产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制造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