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吐槽大会水平演讲水平如何提升?

「红了!」「膨胀了!」

李诞一上场,100多人的场子立马燥起来。「红了!膨胀了!」观众席里有人对着李诞这样喊,炸起欢呼声、笑声,一浪接一浪,现场顿时陷入一种戏谑气氛。李诞拔下话筒,左手搭在话筒架上,身体斜垮,呈现出松弛、不屑,他拿捏着时间,寻找脱口秀表演最佳的切入点。

线下「开放麦」表演现场

3月底网络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第一季收官后,李诞等十位节目班底首次在线下「开放麦」(脱口秀艺人的小现场演出)露面。在上海一家咖啡馆里,花上39元,可看一场脱口秀表演。

28岁的李诞是有点红的样子了。一向对网红嗅觉灵敏的微信表情包,把《吐槽大会》上的他做成表情,配上「就是这么自信」等解读;微博上,有1719人付费看他「你眼中的傻逼是什么样子」的回答;因他与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位演员神似,一条澄清的微博有近一万人点赞。4个月前,《吐槽大会》刚开播,编剧身份的李诞,微博开的第一个问答只97人围观。再往前4年,《新京报》一篇报道中,当事人李诞只是市民李先生,从事撰稿、编剧行业。

麦克风传来李诞声音,有点哑光质感。「《吐槽大会》后经常有记者采访,哎,李诞你红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我说还远远没达到我要的感觉,你们居然还可以在这种地方见到我。」全场轰然。

「坦白说还是有点区别,」他接着说,「走在路上,有人突然拦住你,你不能再骂他傻逼了。」

网上收视13.8亿次的《吐槽大会》,「吐槽」对象多是明星,「网红脸」李小璐,「欺师忘祖」的曹云金,「江郎才尽」的小沈阳,「乡土气」的凤凰传奇。小年轻李诞吐起槽来不怯场、不嘴软,创造了不少经典段子:他怼曹云金,「今天欢迎来到‘曹金’的吐槽大会。」他笑凤凰传奇,「有人传凤凰传奇解散,这个谣言我觉得是曾毅传的,只有这个时候,你才意识到他们是两个人。」

保持着稳定的吐槽水准,加上节目内容策划人身份,赋予李诞一种聪明大脑、少年老成的形象。随着节目推进,他也从最初戏称的「蛋蛋」、「滞销书作家」,渐渐成了「蛋总」「蛋老师」,变成明星在节目中要讨好的对象。

李诞长得大枣鼻子、飞镖眼睛、一口牙参差不齐。有人在知乎上评价,「见到李诞后,颜狗之症不药而愈」。

「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把该做的事做好的人,就算成天染个粉头,说话没大没小,也会给人沉稳印象。」他在微博问答里调侃自己。

《吐槽大会》最火的那一期播放2亿次。一个主咖明星,让其六七位好友当面直指槽点,抄袭、整容、代言虚假广告,每一个拎出来都让人冷汗涔涔。在中国从来没有节目敢如此为之。《吐槽大会》有别于以往,打破虚伪、赋予吐槽以睿智和喜感,成为一匹综艺黑马。「有一个喜剧逻辑是,把大家真实想说的话说出来,大家就会特别开心。

「《吐槽大会》、李诞、池子都只是冰山的一个尖儿。这背后是一个长故事,其实是讲述中国脱口秀的成长史。」《吐槽大会》的制作方笑果文化公司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说。该公司运营着中国脱口秀行业的三样:节目、艺人、新人培养。

在「红」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李诞他们无法给自己归类。喜剧编剧?脱口秀编剧?这些都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他们会介意一个词——段子手。

确实是有这么一群人,在微博上以段子为业。微博兴起后涌现的一批运营公司,旗下各自聚拢一批耳熟能详的名号,「李铁根」、「所长别开枪是我」等,写些逗趣的文字。谋生方法是,把广告和创意在段子中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公司统一来接单。

「能不能拿来演,是我们和段子手写作最根本区别。一个脱口秀演员,他必须是又能写又能演。当然各自擅长方向可能不同,有些能演,有些能写。」李诞的同事史炎这样认为。

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奥美广告公司工作,这是李诞在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做过的工作。大学时他还在微博、牛博网、饭否等网站上写东西。他身边同事,之前的行业背景也是五花八门,英语培训老师、跨国企业的高管,还有人当瑜伽教练、护士等等。

而他们对脱口秀的兴趣,都来自于国外和香港的脱口秀演员。2010年美国白宫记者年会,黄西用脱口秀嬉笑怒骂美国副总统,传到国内引起轰动,为国人普及了美国脱口秀的概念。此外,香港演员黄子华做了20多年的单口喜剧,在香港和脱口秀爱好者中深具影响。

有一个巧妙的比喻,来说明中国脱口秀的起源:把脱口秀行业比作篮球行业,路易CK、宋飞等美国脱口秀巨星,就像篮球里的乔丹,国内有一批人最先认识脱口秀可能是因为他们,后面发现,蹦出一个黄西、黄子华,他们就像姚明、易建联这样的角色,让大家意识到,中国人也可以把脱口秀讲这么好。这种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脱口秀爱好者开始聚拢,最先是在北上广深,他们做「开放麦」,在酒吧、咖啡馆磨炼技艺,但演出基本赚不到钱,只是停留在爱好的层面。2013年,深圳脱口秀俱乐部举办过一个小型的《吐槽大会》,爱好者王思文程璐夫妇在婚礼上过了一把吐槽的瘾。这成为后来《吐槽大会》的雏形,俩夫妇后也成为节目策划主力。

谈起黄西,李诞连称敬佩。「原本《吐槽大会》想邀请他,只可惜时间套不上。」而黄子华,则是真正让他认识到单口喜剧的人。

黄子华段子多来源于自己的经历,「很小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我和我妈妈。我对我爸爸的唯一认识,就是原来他不和我同一样姓哦。他复姓'不要',名叫'提他'。我妈妈说给我听的,'妈妈,爸爸叫什么名?''不要提他'。

李诞这样总结他受到的启发,他大部分的都是观察型段子,也就是发现日常生活中你没注意,或你注意了但说不出来的现象。他可以说出来,并荒谬化,从而达到喜剧效果。

能观察生活,是一个脱口秀演员最重要的特质。史炎仔细挑选着措辞,来形容李诞的脱口秀风格,「带着比较强态度的观察者」。

他解释着强态度的意思:比如他在台上会说某某一类人,就是脑残,傻逼,我可能会更理性的去分析,比如我不会说,逼婚的就是傻逼,我会说逼婚是个非常不合理的事。我态度性没那么强,他可能态度会更张扬一些,因为他年轻嘛。

与在台前「谐星」的形象不同,李诞8年历史的微博上一直用一种抽离感的方式记录着生活。少有出现具体的时间、地点,多是一种对生活的凝练。「箴言这种东西,除了让说出它的人显得睿智以外毫无用处」「 我国到底有没有不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

在《今晚80后脱口秀》(简称《80后》)里,主持人王自健用美国单口喜剧的形式,嬉笑怒骂,讲段子。单口喜剧、即兴脱口秀、小品等等,在美国的脱口秀王国里,脱口秀品种繁多。「单口是一项基本功,不可能单口都说不了然后你去做即兴。现在在中国,我们讨论的脱口秀一般是指单口喜剧这一种。」史炎谈到。

周立波2006年开创「海派清口」,虽然被承认是美式单口喜剧形式,但因各种原因,并未让中国脱口秀蔚然成风。有业内人士评价,人物设定过于窄化,是周立波的单口喜剧后劲不足的原因。

节目像一块磁铁,吸附李诞,王建国、史炎、程璐、王思文等全国各地的好写手和脱口秀爱好者,为其撰稿。而最常被提及的,是节目捡到了一个「天才式的人物」——仅高中毕业的池子。

最开始,李诞、王建国等人是「活」在主持人王自健的嘴里。节目播出后,有人问,蛋蛋(李诞)和王建国是虚构的人物吗,后来才知道确有其人,再后来,王自健做一个眯眼的表情,老观众就知道,是讲蛋蛋(李诞)了。2016年以后,这批幕后的编剧走到台前,组成卡司团,做助演嘉宾。随着节目播出,李诞发现,他走在上海的路上,被认出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走向台前的团队,被塑造成呆萌憨傻的形象,以互怼为乐。「现在的诈骗团伙有专业的剧本,我和建国说,等咱节目黄了我们去干那,那赚多多。啧,你把我当什么人,我怎么能去做这种骗人的勾当呢,嗯,我不去是智商不够。」在节目里,李诞模仿王建国的东北口音,嬉笑奚落。

从把脱口秀当爱好自娱自乐,到成为能养家糊口的一个饭碗,《80后》培养了一批中国土生土长的脱口秀艺人。贺晓曦说:「中国脱口秀之前一直在地下发展,突然发现东方卫视有一个节目在做这件事情,可以领到稿费,会觉得做这个工作是有价值的。

《80后》也成为了脱口秀编剧水准的标准。大家拿给《80后》写稿比较,我100条中10条,你100条中30条,那你的水平就高了。大家有了一个对标物。

《吐槽大会》的爆红,把李诞和池子从《80后》的幕后工作,往前推了一步。脱口秀编剧、助演嘉宾,都不能够准确地定位他们,后来经纪人想了一个更恰当的词——脱口秀艺人。最近他们也成为各大媒体追捧的IP。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导演邀请两位参加节目;某二次元网站来邀请两位录制网络歌曲;腾讯视频的《大脑性感的男人》节目,也邀李诞参加,同被邀的嘉宾还有冯德伦、李冶廷。

「幸运、顺利」,李诞和池子都表达过类似的感受。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吐槽大会》后,李诞微博上问答成为粉丝学习如何制作吐槽段子课堂,「如何系统训练成为一个脱口秀专业写手?」有粉丝这样问。

保持写作,保持对文字的敏感,「不写就废了。」李诞在微博上谈到,他把微博当成练笔之地。小说爱写大量对话、笑称马尔克斯是最爱的作家、读佛经、受王朔影响。「脱口秀节目对精力的消耗,比不上认真写一篇小说。写小说也轻松,简直是休闲。」

他不厌其烦地回答着网友,写脱口秀段子没有灵感可言,「你连续做四年脱口秀节目,节目有人看,没死掉,那就是专业的呗。」多写多试——结构完整,洞察入微,表演空间大,铺垫精巧,包袱出乎意料又直达共鸣。

美国的脱口秀演员里,史炎坦言最喜欢的是宋飞。「他说比赛最惨的是第二名,宁可拿最后一名也不拿第二名,第二名相当于失败者里的第一名,当时听到就觉得很震撼,他不是绝对地搞笑,他讲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秒杀很多东西。越老越吃香。他有一句著名的话,脱口秀是一个有趣的人在台上讲段子,不是一个人在台上讲有趣的段子。人物设定、形象越丰满,标签越完整,大家就觉得越喜欢。」史炎谈到,中国现在的脱口秀圈,还远没到那个境地。

《80后》在早期承担脱口秀职业化作用,但局限十分明显,只要求把节目做好即可,一个地方台不会培养脱口秀新人,不会组织演员们去观众中打磨段子。依靠它,难以长远发展,也无法形成一个行业体系。在美国,每个城市的酒吧里都有脱口秀表演,有成千上万的脱口秀演员,一些星探公司会在其中寻找,签下来当艺人,当编剧,制作脱口秀节目。脱口秀演员从酒吧到有自己的节目,去拉斯维加斯开专场,上升渠道完整。

「其实有些事可能由一个公司去做会比较好。发掘和签下一批脱口秀艺人,由公司培养,并去开发更多脱口秀节目,把脱口秀当成一个行业来经营。」贺晓曦谈到。2015年,《80后》总导演叶烽和贺晓曦、李诞等人联合创办了上海笑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除了李诞,还签下了池子、史炎等10多位《80后》里的脱口秀演员。

《吐槽大会》被公司当做打名气的「头部内容」。承担普及脱口秀概念、证明商业价值的重任。常被提及的故事是,一个《吐槽大会》的样片辗转被王思聪看到,促成了一笔重要投资。「王思聪对美国脱口秀有了解,他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种喜剧形式。」贺晓曦谈到。

「我们是用一个节目对这个市场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向大众普及。」《吐槽大会》快播完时,广告收入近亿元,第二季的招商也是上亿级别。「商业价值的出现时,行业价值也渐渐成形。」

「95后脱口秀天才」池子讲了一个故事,「曾有个女粉丝给她妈看我的照片,说要找这样的男朋友,说特别帅,妈妈说你别这样,正常一点。女孩让妈妈看节目,看完也说,挺帅的。」

《吐槽大会》上李诞和池子是节目节奏校准器,李诞负责开场维稳,池子助燃引爆。为什么众多人中选择他们俩,贺晓曦透露,在《吐槽大会》前,公司会观察每个人在各个场合登台的表现,他们俩应该是表现最好的。池子——老天爷赏饭吃,一上台不说话,都觉得好笑,天生的喜剧演员。李诞——很稳定,写作水平高,比较全面综合。

4月8号那场「开放麦」结束后,李诞、池子并没有像他们几位脱口秀演员一样马上离场。门口一大批女大学生模样的粉丝,在等候着。「池子,李诞,你们再不出来,我们要走啦!」女粉丝们朝忙着应对媒体的俩人喊。史炎作为「开放麦」活动的组织者,忙着指挥咖啡馆员工归置桌椅。

「你羡慕他们俩吗?」史炎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停顿了两秒,平了平声音说,「我怎么会羡慕他们呢,我和他们的职业方向不同啊。」过了一会,他摇了摇头,补了句,「我的目标不是当艺人,而是帮助刚接触的人,做脱口秀的教育。」

教人这件事,在史炎看来李诞、池子都做不了。「天赋太高是没办法教人的。因为他没有办法理解这个人为什么不懂。我的天赋就不如他们,这很正常,太正常了。我能教天赋没那么强的人做下去。」史炎谈到,在脱口秀行业,不像传统的相声或戏曲业,要拜码头,要有严格的师承关系,这是以本事说话的,必须能让人笑,池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个行业是不认资历的。」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原标题:吐槽如何“烤”得大腕外焦里嫩精神爽

周杰居然能翻红,唐国强也能上网综,这简直奇了怪了!腾讯视频播出的《吐槽大会》不但做到了这一点,更难得的是,在吐槽者和被吐槽者雷霆暴雨般的“互相伤害”后,竟然能让吐槽者“解了恨”,观众们过了瘾,就连被吐槽的明星们也自我感觉良好。

自2017年1月8日播出至今,这档节目前5期播放量破6.2亿,单期最高近2亿,堪称《奇葩说》之后另一现象级网综。“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这档节目是如何做到的?

大火热油 唐国强“自黑”回锅

在已经开播的六期节目中,被吐槽的主咖分别是李湘、曹云金、王祖蓝、唐国强和蔡国庆,每个人都槽点满满:对李湘的吐槽主要集中于“全家都很胖”、“与谢娜争夺主持一姐”等话题上;吐槽王祖蓝离不开“身高”和“妻子”;而蔡国庆的“过气”则是自己说出来的“我过去的老粉丝,现在再见我,都有一种穿越感。蔡老师,您还健在啊。我以为您都走了呢……”

但观众反响最好的则是曹云金和唐国强专题。前者,去年九月大战前任师傅郭德纲,留下了诸多“把柄”,比如为了证明郭德纲确实收过自己学费,网络晒出“珍藏多年的发票”;比如离开郭德纲后,被吐槽相声水平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名字也成了段子,节目中,池子说“曹云金自己的相声剧场叫‘听云轩’,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堆人听听自己的云字去哪儿了”。

针对老艺术家唐国强的吐槽则集中在“戏中多次饰演皇帝”,“做广告很不靠谱”上。主持人张绍刚模仿唐国强帝王范儿调侃:“遇见自己不熟的角色,唐老师就会问‘这个人是谁,我可不可以演?’遇见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唐老师就会说‘这个东西是什么,我可不可以代言?’”;“滞销书作家”李诞一上台就感谢唐老师“如果没有唐老师,可能就没有我了――二十多年前,我父母听了唐老师的话‘不孕不育去××医院’”;多年的合作者王刚也成了“帮凶”,他在节目中爆料,为何唐国强戏路沉稳适合演皇上,其实是他在片场总忘词,必须有人在下面提词……

吐槽凶猛,唐国强的“自黑”也相当有水平:“以前我都是发完言就走了,但这个节目我是没发言就想走了。”“上节目前,(节目组)跟我说‘没关系都是熟人’,我来了却发现没一个熟人。王朗、马谡、司马懿呢,怎么一个都没来?”针对自己在B站上的鬼畜视频,他也不忘打趣“信息时代了,孩子你能不能换个不卡的电脑啊?”面对王刚,他则反击:“朕那点儿散落民间的宝贝,你别全给砸了!”

嬉笑怒骂之外,这位“18岁演话剧、28岁拍电影、38岁演电视剧”的老戏骨也不忘告诫后辈:“有人说演员就像一口随时沸腾的大锅,但是走近一看,什么都没煮,我希望你们能多煮点东西。作为一个演员,什么都会过去,风光、金钱、名气还有颜值,只有一个东西能留下来,就是角色,就是你不在了,观众还能记住这个角色,这才是演员真正的价值。”

这样一本正经吐槽,听起来有意思,回味起来有意义。

烤肉最高境界:让肉享受被烤的滋味

《吐槽大会》源自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Comedy Central Roast》,Roast英文原意烤肉、烧烤,节目中,被吐槽的明星也恰恰如一块放在火上的肉,接受来自合作者和损友的吐槽、挖苦。节目制作方效果文化创始人叶烽介绍,在下定决心启动项目前,很多圈内同行的意见是,“在中国不可能。”

叶烽的另一个身份,是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的总导演,去年喜剧综艺界的清流节目《今夜百乐门》也出自他的手笔。两档节目的共同特点是深谙美式脱口秀和情景喜剧的玩法,在节目嘉宾和投入产出上善于“以小博大”。

《吐槽大会》也继承了这样的“套路”。在本周三举行的研讨会上,叶烽介绍,“吐槽”与其他网综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依托的是脱口秀行业,“节目的创作过程中,第一次把编剧组团用这种流水线的方式来进行,这可能是跟以往自由投稿或者个体的投稿最大的不同。”这档节目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外邀的参演者,分配给对应的编剧和导演,通过前期采访,了解每个人的喜剧点以及过往的经历和话题,然后由编剧写出段子。

没错,你看到的所有“吐槽”都是编剧事先写好,再由编剧和嘉宾一起根据他们的说话习惯、风格特点一一调整,然后上台表演出来的。在一篇报道中,主持人张绍刚曾提到,自己实际上台前,“(编导)追着我让我说了12遍以上台词”。如此严格的准备原因在于,“节目不能NG和重录,80分钟噼里噗噜地就过去了,设计好的段子一旦没讲好就会作废。”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通过事先沟通、调整了解被吐槽者的心理承受底线。比如曹云金什么玩笑都能

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这一年来,脱口秀席卷社交网络。在风口劲吹之下,一批年轻人走到了舞台的正中央。

2月7日,《吐槽大会》编剧、《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译者程璐,梁海源与冯立文做客上海西西弗书店·静安大悦城店。

当晚,王建国、庞博、Rock、穷小疯等脱口秀演员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在几乎每五秒就有一次笑声的节奏中,该活动堪比一场“线下吐槽大会”。

澎湃新闻记者在活动间隙采访了程璐、梁海源与冯立文。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总容易让人侧目,也经常会被“投诉”。比如采访时就有隔壁小姑娘跑来说:“你们声音轻一点啊。”

程璐、梁海源与冯立文(由远及近)供图:西西弗书店

大部分好段子其实都是“磨”出来的

想象中脱口秀大咖都是天赋异禀,笑点沾手就来,段子脱口而出。

然而程璐、梁海源与冯立文都是在2011年才开始接触脱口秀。

当时在深圳,他们因为各种机缘巧合都参加了一个脱口秀俱乐部,然后惺惺相惜,一拍即合。尽管在那之前,他们有人做医药研究,有人做英语口译,有人是全职奶爸……可能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从小爱看笑话。

按照程璐的话说,有趣的灵魂总会相遇。

要说“有趣”是天赋使然,也不见得。比如冯立文的第一次登台,没有人笑。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依然没有,直到第七次他才听到了台下观众真正的笑声,“在全国脱口秀演员里,按年龄我能排前五,我就是有一种好胜心,想证明我可以做到。”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所谓天赋,可能就是你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然后你说天赋有多重要,当然是很重要。但是只是一个起步吧,要走上职业的话光靠天赋是肯定不行的。”

梁海源也表示,其实很多好段子都是焦虑之下改出来的。尤其,每每截稿期要到了,这群段子手会翻来覆去,无比焦虑,“因为做节目的压力,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状态。有一次截稿前一晚,我问另一个写手写得怎么样?他说在公司呢,没准备写,准备打开窗户跳下去。我说你先别跳,明天读稿会的时候再跳,要不就在老板面前上吊。”

而实在想不出段子的时候,他们会抱着公司里一鱼缸,对着里面一条鱼说:“你给我个想法,我就喂你吃的。”

让生活有趣点,好笑是第一位

目前《吐槽大会》第二季已播出9期,总播放量达到13亿,单期最高播放量超2亿。

“我们最初预料到这个节目会火,但是没预料到会这么火。肯定会火,是因为我们知道这肯定好看。”程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大众会越来越喜欢这个形式吧。让生活有趣一点,这是核心诉求。”

在《吐槽大会》第二季,他们邀请到了伊能静、金星、张雨绮等“有料”的主咖。三人坦言,主咖邀约还是蛮难的,之前就遇到过嘉宾临时放鸽子的情况。

“很多明星的状态是自己爱看,但又不太敢上,因为被吐槽的风险还是有的。到主咖级别说明本身已经很红了,不需要再通过一档节目让自己更红,能来就是真的享受和喜欢这种形式。”

同样的“明星黑料”,在媒体报道中或许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到了节目里就是“嘻嘻哈哈”“一片祥和”“说得好说得好”。

程璐笑言:“这也是笑话的魅力吧。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聊一些相对敏感的话题。而且我们是在一个公平对话的环境里,你说完他,他还会再说你。我们就是在建立的游戏规则下一起来把事情说着玩。”

“而且这对于明星本人来说也是有意义的,相当于把你的从前经历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然后调侃你,有点终身成就奖的意思。当他坦然面对自己以前有过的一些缺点、争议,大众就会喜欢这种态度。”程璐说,“经常有记者问你们是不是为了洗白。真的不是,因为一个人如果很坦诚,很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大家自然就会喜欢你。洗白是结果,不是目的。”

也有很多人问,表演段子时是否希望给观众带来什么别的东西。程璐回应:“其实没那么深。我就希望大家喜欢这种形式。我是很享受那种舞台感的,被人关注的感觉还有大家跟着段子一起笑的感觉。观众如果通过我们的段子获得了思考或者人生想法,都不是我们刻意去做的,那都是附加的。”

“反正就是好笑是第一位,剩下的就是观众自己品吧。找到理解我们笑点的观众,自然能知道我们想要传达的东西。”

左起:穷小疯、Rock、庞博、冯立文、王建国、梁海源、程璐。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活动这天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的签售,粉丝们排着长队,带着礼物,就等着“偶像”的签名。

遥想当年,这书在2015年出了第一版。当时内地出版社都嫌书太小众,不愿意出。好不容易有家香港出版社出了,首批也就1000本。三人激动不已,洋洋洒洒地开始签名。结果有读者反馈:“为啥书上会有签名?是二手书吧?退款!”

而从2015年到2018年,国内脱口秀的生态悄然改变,他们也从当初的业余爱好者变成了全职的喜剧编剧和脱口秀演员。随着《吐槽大会》《冒犯家族》《脱口秀大会》深入人心,粉丝群应运而生,甚至于加入开放麦环节的新人也越来越多。

“刚开始玩脱口秀的时候,我们觉得这块的学习资料特别少,几乎没有中文资料,只能自我摸索。”冯立文称,2014年,在取得美国脱口秀演员格雷格·迪安(Greg Dean)的授权后,他们三人开始组团翻译《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我们就发现这本书非常适合脱口秀初学者,很想翻出来,让更多爱好者一起来做脱口秀。”

“我们希望,大家一开始觉得脱口秀好笑,但是渐渐也可以听出段子里的技巧。就像听歌一样,以前纯粹觉得好听,但是现在看一些节目,听一些点评可能会知道 ‘转音’‘三押’这样的术语。”梁海源直言,翻译这书就是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脱口秀,喜欢脱口秀。

事实上,任何人通过提前的报名,都可以在脱口秀的开放麦环节上台说段子。

“脱口秀和相声不一样。相声可能是你十几岁拜了一个师傅,一直跟着学,你也要靠这个吃饭。但是脱口秀不用科班出身,它可以只是你的第二选择。脱口秀和音乐演出也不一样,一把吉他都不需要,也不必穿得很讲究,甚至连麦都不需要自己买。”梁海源笑言,脱口秀圈子里没有什么壮烈的需要牺牲的故事,大家都凭着兴趣来。

“所以这个行业能发展好,主要就是开放的心态吧。”程璐说。

《吐槽大会》主持人张绍刚

希望脱口秀成为国人的生活方式

三人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国的脱口秀刚起步十年,和国外比尚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

“比如说脱口秀演员的数量,纽约这一个城市就大约有几千上万个脱口秀演员,但整个中国可能只有一两百个脱口秀演员,何况中国人口还这么多。”

“而且美国脱口秀节目特别火,是他们主流的节目。他们大部分喜剧演员都是做单口喜剧出来的,中国还完全没有达到这个阶段。”

“他们很多著名的主持人,包括奥斯卡颁奖的主持人,都是脱口秀出身的。”

“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很多典礼,他们会在开场前先来一段(脱口秀),总统记者会也要来一段。”

说到外国脱口秀之繁荣,这三个人根本停不下来。

让冯立文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有个青少年教育机构来找他,说小朋友马上要出国学习,希望他去讲讲脱口秀,让小朋友了解下这种文化,“那时我就觉得,脱口秀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他们的理想中,未来最好的状态是大家去看脱口秀就像去看一场电影一样,家门口会有很多表演,会有喜欢的段子手来巡演。

“若是有朋友来到你的城市,你会带他去看一场脱口秀。因为脱口秀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吐槽大会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