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六+岁老人被车撞伤误工费,赔偿没有误工费,实际情况是老人一直在家照顾瘫痪老伴,就因此事故,老伴送养老院

  13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谁能做得到?今年76岁的王国秀老人做到了。13年前,王国秀的老伴李忠端因为脑出血全身瘫痪,其间数度病危,是王国秀,一次次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报料者:夸夸我的好母亲

  “我父亲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军人,今年已经83岁了。13年前,他因脑出血而全身瘫痪,我母亲对我父亲不离不弃,一直精心照料他,使一个早在五六年前就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卧床瘫痪十几年的病人至今尚在人间,其中的辛苦和艰难只有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最了解,母亲的崇高人格和多年劳作让我们心中升起对母亲的由衷敬意!我的母亲值得让世人去学习她、尊敬她。我期望贵报能派记者采访我母亲的事迹。这是一个远在内蒙古的女儿的真诚心愿,也是我回报母亲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心愿。”6月2日,一位叫李京珉的读者从内蒙古发邮件向南国都市报报料。

  6月3日上午,记者根据报料人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她的母亲王国秀老人。报料人的父亲,已经83岁高龄的李忠端老人躺在床上昏睡,老人的心脏、肾脏都趋于衰竭,来自海口市美兰区人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打吊针。“对于高龄老人来说,瘫痪13年依然存活,是很不容易的。多亏他的老伴照顾得细心啊。”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易主任亲自登门为老人送药。他说,王国秀老人对老伴无微不至的照顾令人感动,为方便照顾病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意为其设置了家庭病床,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服务。

  携手相伴52年:昔日恩爱记心田

  王国秀、李忠端的老家在四川,他们于1958年结婚。回想起年轻时的岁月,王国秀老人脸上露出了微笑,她说两人婚后育有3个子女。李忠端从部队转业后到四川省内江市威远锅炉厂当过党支部书记,王国秀在一家副食品加工厂当过副厂长。

  在他们的子女的记忆中,二老一直很恩爱,从没吵过架。“我父亲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他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吃的是粗茶淡饭,总是穿着部队发的绿军装。年轻时,母亲给父亲买过一件的确良衬衫,父亲舍不得穿,非得让退回去。父亲事事都为别人着想,就是想不到自己。父亲孝敬父母,经常把省下来的工资寄给远在家乡的老人;部队发的饭票,父亲送给了亲戚朋友;对于待遇指标的分配,父亲总是让给战友……以前母亲体弱多病,父亲特别照顾母亲,亲手给母亲做好吃的,经常陪母亲去看病……”王国秀的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自己的父母深感自豪。

  而在王国秀的心目中,丈夫的形象始终是高大的。“他在部队时,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津贴,可是为了支持我妹妹上高中,他省吃俭用给妹妹寄钱读书。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照顾他这么多年,我从没埋怨过他。”

  含辛茹苦13年:照顾老伴无怨言

  1997年的一天晚上,在四川生活的李忠端突然感到头晕,并伴有呕吐,被送进医院后,确诊为脑出血。医生一度给下了病危通知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忠端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从此瘫痪了。在老伴的细心照料下,他坚持锻炼,逐渐能够生活自理。但之后又出现过几次险情,因脑梗塞压迫神经,2006年,老人连话都不能说了,大小便也失禁了,只能吞咽流质食物。王国秀如照顾婴儿一样,用搅拌机将食物打碎,再用汤匙喂给老伴吃。为了保证营养均衡,她专门向人请教营养配餐知识,还把健康饮食搭配表张贴在家里最显眼处。

  因为儿子在海口打工,2004年,王国秀用轮椅推着老伴来到海口生活。几年前,她的儿子、儿媳所在的工厂倒闭了,而今,他们在外面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王国秀和老伴的退休金每月各有1000多元,因为异地医疗不能得到报销,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退休金都花在了给老伴买药、买营养品上。她经常买骨头、买鱼给老伴煲汤喝,自己却舍不得吃上一口肉。

  为了能让老伴好起来,她到处求医问药,找过的中医多得数不清。老人说:“长言说久病成良医,老伴哪里不舒服,我一眼都看得出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李忠端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王国秀心酸地说:“这么喂了6年了,如果是养小孩的话,孩子都能上小学了,而他,却连话都不能和我说一句。”

  老人的儿媳妇说:“母亲1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病重的父亲,从没埋怨过他一句。每天早上5点,母亲就起床出门买菜。一回到家就忙着给父亲准备食物。父亲全身瘫痪,没有自主排泄功能,母亲常用手帮父亲抠出大便。母亲一天要给父亲擦3次身,天气热的时候每隔3个小时擦一次。母亲为了照顾父亲,每天都忙碌到深夜,有时还会在半夜起来照顾父亲,为他换尿湿的床垫。我们的母亲非常伟大。”

  (据《南国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原标题:传播正能量:高唐八旬老人照顾瘫痪妻子20年:这是家庭,是责任

高唐佳苑花园:小区住着一对老夫老妻,妻子武秀英今年82岁,20年前脑淤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刘光义今年80岁,在妻子瘫痪这20年里,“不离不弃”的承诺,让老人照顾瘫痪老伴20多年,无怨无悔,用行动诠释着真爱。

记者赶到的时候,刘光义正给妻子做饭,午饭做的是鸡蛋糕,香软有营养,最适合瘫痪在床的老伴了。刘光义把鸡蛋羹端到妻子身旁,将手巾围在妻子脖子上,然后一勺一勺将鸡蛋羹喂给妻子,每一次都会吹一吹,害怕会太烫。刘光义说,现在家里里里外外他收拾着,一天三顿饭,喂完妻子,他再吃,“能先紧着她就先紧着她”。

20年前,老伴突发脑淤血,他既着急又心疼。刘光义告诉记者,“我原来在外地工作,从55年没有在家,一直到79年在家。”妻子独自一人照料老人和孩子,承担了家里里里外外的琐事儿。

看着躺在床上的妻子,刘大爷欲言又止,他说,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表达,现在在一起了,也老了,也不好意思表达了。“我最笨,不会说漂亮话”。说起照顾妻子20年,刘光义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这是家人,是责任”。

刘光义和妻子武秀英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事迹感染着周围很多人,不离不弃,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很难。可这简单的四个字,却让一个老人付出了20多年的心血,更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大爱之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岁老人被车撞伤误工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