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跑路了都跑路了,网址还开着有什么用

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徐汇区的群众、企业都会发自肺腑地感叹:在徐汇办事不仅方便而且高效。一组数字可以证明:目前,徐汇区695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100%上网,企业在设立阶段实际申报信息减少1/2,申报材料压缩1/3。

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源自不忘为民服务的一份初心。2015年6月15日,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成并对外服务。

两年多来,中心在其联合党总支的带领下,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和体制机制堵点断点,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党建联建,会同各入驻部门党组织,推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综合窗口”现场服务 本文图均

由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提供

利用大数据,办出服务加速度

中心筹建前,企业和老百姓办事“四处找”,看似是普遍现象的“小”问题,实际上是紧扣企业群众办事的“大麻烦”。因此,中心把分散在全区的24个部门进行物理归集,通过全区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变四处找为数据跑”。

中心联合党总支书记、主任宋开成透露,在中心运行过程中发现,有的窗口排成长龙,有的窗口办理量相对偏低,有的事项办理要跑多个窗口。针对高频多发、低频少发和具有关联度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中心设立“市场准入综合窗口”、“人才用工综合窗口”和“投资建设综合窗口”,有效提高办事效率。

以开设网吧为例,原先申请人开设网吧需要前往区公安分局及区文化局两个地点分别办理《上海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合格证》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两张许可证,现在办事人只要在中心综合窗口递交材料后,通过部门后台材料的并联审批,两个事项“一窗通办”就可拿齐两证。

同时,中心联合党总支不忘“利企便民”的初心,积极寻求创新方式打破信息壁垒,打通部门循环,促进资源融合,在全市率先建成电子证照库系统,实现基础证照信息的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变证照“重复交”为“不用交”。宋开成说,目前,已采集3万余张电子证照信息,2018年第一季度率先试点营业执照的互认共享,实现市场监管局、科委等18个部门电子证照共享,第二季度将拓展至18个部门107类证照采集。

而此前,上海博睿捷有限公司在中心体验了一把“一窗受理”、“一份材料”、“只跑一次”的“三个一”服务。这家2015年在徐汇注册成立的公司计划同时办理股权变更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两项业务都较复杂。办事员先在徐汇网上政务大厅填报了预审材料,但没多久就接到了来自中心的电话。

原来,企业注册时,徐汇市场监管局已经自动录入了企业电子证照信息,并与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数据共享。由于部门间实现了企业电子证照互认共享,两个办理事项办事人只需提交一份证照、证明,不用等到股权变更后新执照发证,就能在综合窗口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两项业务办理总时长也从原来的至少两周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

转变服务方式,以需求为导向

对办事人来说,“办一份证明”“领一张证照”“批一个项目”是一件事,但从政府部门角度看,由于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权限不同,一件事又被拆分成了多个步骤和事项。

为了破解这样的困惑,中心在党总支的引领下,转变服务理念,推出主题服务,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行政相对人为核心,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套餐式组合服务,包括合并填写多张申请表单、减少重复提交材料以及同时领取多份证照登,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菜”。2017年,已开通商事登记、科技创新等12大主题服务,涉及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等12个部门、85个事项。2018年,将继续聚焦高频办事事项,在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出若干“一键式、菜单化”主题服务事项。

宋开成介绍,以餐饮企业为例,开设一家营业面积500平米、30人左右的餐饮企业,需要办理名称核准、工商执照、刻章、新办税务登记、数字认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6个事项。“过去,办事人需要跑6次,耗费12个工作日,经过协同审批流程优化集成为主题服务后,办事人只需要来往大厅2次,一次提交材料,一次领证、办理税务登记和提交后补材料,在5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完成。”与之前相比,来往大厅次数减少66.7%,开业办理时间减少58.3%。

此外,中心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人工智能首席服务官”,为办事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提高办事体验度。本市户籍的卡片式港澳通行证签注,通过24H自助服务区即可办理,为办事人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贴心服务。

而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加装的特制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办事人身份,同时从受办理系统中调取出办事人办理事项、取号后等待时间等信息,对人群集聚和排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向等待时间较长的办事人提供送水等安慰性服务或由工作人员手持设备直接出岛办理。通过这样的主动服务,减少长时间等待可能引发群众不满等问题。

延伸服务长度,政策主动送上门

党建带团建,中心坚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推行“家门口”服务,促进园区事务园内办结。

2015年9月,中心联合入驻的窗口单位组织部、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分局、出入境办证中心、科创中心共7家单位,组建了一支与“创新创业”政务相关、跨部门、跨条块、矩阵式、窗口青年服务团队,总人数51人,党员占比近50%。

据中心党总支负责人介绍,为帮助创业企业及创业团队更好地把握创业政策、整合资源,解决创业难题,“双创”青年服务团队会同辖区内的科技园区、校区和孵化器等联合举办徐汇区创新创业政策宣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每双周开展一次组团式上门送政策活动。

“根据参与活动的企业类型,把握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更精确的制定服务的内容,如初创期的企业对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各类补贴等政策非常关注;成长期的企业关心如何能留住人才,给人才提供更好、更安定的工作条件;成熟的企业希望了解类似于‘知识产权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等更多可以助推企业发展的内容。”上述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实际操作性及普惠类政策的解读,让企业针对自身的情况合理的选择政务提供的服务,真正得到实惠。

2017年10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双创”青年服务团队走进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进行人才政策宣讲。“经前期和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沟通需求,我们了解到生科院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外省市,对居住证积分、居转户这类人才政策需求迫切。”中心经认真分析后,联合区人社局对生科院的工作人员、学生等开展居转户、积分、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宣讲,并提供现场答疑咨询。“现场来了200多人,我们也没想到这样的上门送政策活动能获得如此热烈的反馈,大家有疑问都能现场得到解答,活动很成功,反响很好。”

在走访过程中,“双创”青年服务团队获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某外籍研究员有意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以便在中国长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然而却因为年薪不符合标准无法办理永居。为此,中心跨前服务,作为入驻成员的区出入境办多次与市出入境管理局沟通呼吁。当时正逢市局调整永居政策,该人员在政策放宽范围内,“双创”青年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联系告知当事人,并通过出入境办提交基本材料,最终顺利办好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和外国人就业证。

截至2018年2月,在中心联合党总支的纽带作用下,“双创”青年服务团队已经走访了交大慧谷、云赛空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企业及孵化基地30多个,开展各类主题性服务活动30余次,服务人次近1000人次。

“如果把科技成果转化比喻为4x100接力赛,大学只跑第一棒是不够的,只有再往前跑一点,才有可能实现成果成功转化。”电子科技大学李言荣校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采访时说。

如何助推创新创业“接力跑”?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庆期间接连成立创新中心和“众创空间”,为师生“双创”大军提供梦想起飞的平台。

创新中心:承载梦想“起航”

9月28日上午,“一校一带”零公里起步点——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校长李言荣、副校长杨晓波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创新中心剪彩。

杨晓波主持揭牌仪式并致辞。他说,学校走过了六十年辉煌岁月,在下一个甲子要继续坚持创新、坚持技术驱动、坚持科学驱动,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推动、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要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李言荣代表学校对创新中心在60周年校庆之际落成使用表示祝贺,对为中心大楼建设做出贡献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创新中心是学校大力实施的“一校一带”行动计划的零公里起步点,是学校科技创新集聚区,将对学校的“一校一带”计划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他说,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没人有能离开天地的信息化,这为电子科大提供了无穷大的机会和出重彩的机会,入驻的各研究中心要坚持跨学科、跨领域发展、跨界发展,从电子行业走到行业电子,做出自己的特色,要孵化出一些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并且推动这些企业走出成都市、走出四川省。他表示,学校对研究中心是按照准国家平台来建设的,各位研究中心负责人要有宽大的胸怀、宽广的视野,站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度谋划未来,努力把电子科大全校的资源整合到中心来,推动“一校一带”行动计划,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引领性贡献。

李言荣、杨晓波为中心落成剪彩。揭牌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创新中心。

校长助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邓龙江,学校办公室、科研院、“一校一带”办公室、成都研究院和入驻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揭牌仪式。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努力构建多层次、多类型、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在学校60甲子校庆来临之际,正式启用的创新中心总面积2万平方米,预计有20个左右特色研究中心、10个左右创新领域平台入驻,学校目前成立的12个校级特色研究中心均已入驻。

众创空间:西部地区最大最具特色

就在同一天,占地1.6万平方米的“电子科技大学-荷福-临港科技众创空间”在校庆期间举行主体落成仪式。这座西部地区最大、最具特色的高校“众创空间”即将投入使用,并迎来朝气蓬勃的“双创”大军。

据介绍,“众创空间”是由电子科大杰出校友、上海荷福控股集团董事长周锦霆投资,并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临港集团于2016年3月启动共建的新型高科技孵化平台,它也是三方携手推进“一校一带”战略的重要举措。该“众创空间”是针对学校的学科特色、行业特点等“量身打造”的,并将在后期建设中逐步打造功能更加强大、完备的“升级版”。正式投入使用后,“众创空间”将面向全校教师和学生开放,既作为学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也作为支持教师“产学研一体化”的“转化平台”。

周锦霆认为,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应用市场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这是其他任何国家、任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因此,电子科技大学的“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光辉的发展前景。

他表示,以“众创空间”为载体,荷福集团、临港集团、电子科技大学将以“互联网+”暨“一校一带”行动计划为契机,努力打造跨地区、跨行业的新型协同合作模式,实现人才、技术、资本、市场、产业和园区的深度融合,为更多的师生提供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

早在2015年9月13日,荷福集团就已经与曾获亚太机器人大赛冠军的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队共同成立了香港创品(Champion)机器人有限公司和四川福胤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校党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申小蓉表示,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学校“一校一带”行动计划的全力推进下,学校于2015年9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并聘请时任成都市市长唐良智(现任成都市委书记)担任名誉院长。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3.0版”,创新创业学院旨在尽快把学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最终转化到人才培养和产业融合发展上,使学校成为在电子信息领域领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最好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之一。

目前,创新创业学院已经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体系化培养。这将意味着,未来几年,学校将有大批“创客”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众创空间”的落成,恰好可以为未来的“创客”们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

同时,“众创空间”也将为学校教师参与创业提供良好的舞台。校党委书记王志强表示,建设“众创空间”是学校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将为“一校一带”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物理空间,也将对电子科技大学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六届创新创业周为校庆“双创”氛围再添助力。据介绍,本次创新创业周共有四个特点:一是注重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包商银行、新尚集团、龙湖地产集团、讯息投资等单位紧密合作,打造学生创业一体化孵化通道;二是,扩大活动规模,设置室外互动体验区,增强观众与团队产品的参与和互动;三是加入学院精品活动,提供学生更多的活动与体验平台;四是开展项目路演及投融资对接,为学生创业团队和投资机构提供交流对接平台。启动仪式后,学生活动中心展出了来自各个学院的50余件创新创业作品,7个投融资机构参展。

“精英人才成长生态圈”:发布方案,合力实施

创新创业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紧密相关。9月28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在清水河校区正式发布“互联网+”精英人才复合培养计划方案,并举办本科教育高峰论坛,力图打造包含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创业精英相互融合的“精英人才成长生态圈”。

据了解,首批参与“互联网+”精英人才复合培养计划的共有6个学院,分别是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会上,6个学院分别与20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要求,校企双方将联合培养面向产业的敢于跨界融合的“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

副校长曾勇在会上表示,当前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机遇期,学校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现状,以学院为依托,以“互联网+专业”融合为途径,以夯实“互联网+”核心技术为切入点,旨在通过建立“互联网+”特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具有“互联网+”特质培养方案、建设“互联网+”定制的基础平台和资源、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形成一支满足“互联网+”教育教学需求的相对稳定的优秀教师队伍,打造包含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创业精英相互融合的“精英人才成长生态圈”。

他希望各界嘉宾与学校师生一起交流探讨,对“互联网+”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共商人才培养大计,共谋合作发展愿景。

人民网南昌8月28日电(时雨)消费者在商家消费时充值办理了预付卡,没想到卡里的钱没用完,商家就关门跑路了!28日,江西省消保委介绍,日前,消保委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后委托律师团代理案件,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跑路的商家全额向消费者退回了预付款及违约金。

今年5月,江西省消保委陆续接到两位消费者对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的海之味海鲜城(以下简称“海之味”)的投诉,两位消费者均表示,其在办理了预付式消费卡,充值时分别送了价值不等的金额。消费一段时间后,再到该店进行消费时,发现该店已关门,电话联系该店具体经营者进行询问并要求退还卡内余额,一直未有答复。消费者遂向江西省消保委投诉。江西省消保委受理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海之味具体负责人,要求其按照规定将消费者卡内余额退还给消费者,但经营者表示拒绝。

江西省消保委认为,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订立的消费服务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性规定,对经营者应当具有约束力,但经营者未按约定履行义务,构成违约。根据相关法律,经营者在停业后,本应主动退还消费者剩余预付款,经营者不予退还构成违约。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江西省消保委委托律师团公益律师代理本案,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向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经营者向消费者退回预付款及违约金。最终,法院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诉前调解,经营者主动承担责任,全额向消费者退回了预付款及违约金。

江西省消保委介绍,如今,在美容美发、洗车、餐饮等服务领域,预付式消费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模式。然而,这种本该刺激消费、合作双赢的消费模式,却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商家通过夸大折扣力度、承诺各类虚假优惠信息诱导消费者付出几千甚至几十万元办理预付卡,而在其后消费中往往出现霸王条款、不兑现承诺、甚至擅自中止服务等各类侵权问题,更有甚者以欺诈为目的,在开业初期或受到预付款后便卷款跑路,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

江西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消费者在遇上先办卡后消费的消费模式时,一定要谨慎细看合同条款,通过预先体验、查看对方经营资质、信誉如何等方式,分析商家的履约能力。办理预付卡时应尽量选择时间短、金额小的卡种,与商家签订详细的书面合同,对服务内容、标准、期限以及折扣优惠的计算方法,各自的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约定,同时注重保存消费合同、缴费凭证等相关证据,以备维权之需。消费者遇上不能兑现承诺的商家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个人权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创跑路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