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婚后买房怎样才能属于个人财产把房产变成个人财产

  据新浪乐居消息 婚房该什么时候买?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贷款由谁来还呢?怎样算是夫妻共同财产?很多小伙伴对于婚房都有这样那样的疑问,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从法律的角度,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问题一:婚前买房和婚后买房的区别是什么?

  一句话总结:婚前买的,基本都是个人财产,婚后买的,基本都是共同财产。

  1、婚前:婚前买的,如果是全款,写一个人的名字的话,肯定会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如果婚前办理的按揭贷款,无论房产证是婚前取得还是婚后取得,首付部分也注定是个人财产。

  2、婚后买的,不论是写一个人名字,还是写两个人名字,首先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共同财产在正常情况下,离婚是要平均分割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平均分割,看谁对房屋的贡献比较大。

  问题二:写谁的名字有区别吗?

  一句话总结:如果是婚前买的房子,写谁的名字,区别太大。如果是婚后买的房子,写谁的名字,区别不大。

  1、婚前:婚前买的房子,写的是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个人财产,至少首付部分是个人财产。写的如果是两个人的名字,在同居期间就已被认定为共有房产了。

  如果自己出钱,写的是对方的名字呢?例如有一个网友问:我女朋友有购房指标,我们家里出的钱,在结婚前就写了她的名字,后来结婚了,如果我们离婚了,怎么分割?

  一般的家庭,买了唯一一套房子,写的是对方的名字,就是为了两个人结婚用的。那很可能就判决为夫妻共同的房产,判决平均或者多分给出资方一些,但是具名而不出钱的一方,肯定是能得到部分房产的。

  2、婚后:婚后买的房子,一般来讲,无论写的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两个人的名字,都会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有人说,我房产证上可是写的“单独所有”的呢,“单独所有”这几个字也不影响这个房屋是在婚后所购的。

  问题三:婚后买房怎样算是个人财产呢?

  第一个办法,写夫妻财产约定,两个人明确约定,这个房子只归一个人所有。

  第二个办法,由父母出全款,就写自己一个人的名字,就算自己的个人财产。

  父母出的首付,贷款是小两口还的,这父母所出的首付部分,到底能否按比例算作是对子女的个人赠与呢?这个可以有,一般在判决的时候,法官会根据出资情况,算作是一方对房屋贡献大,而酌情多分些。

  问题四:首付是谁付的是不是谁就能多分房产比例?

  1、婚前:一方付的首付,写在一方下的房产,那首付部分,以及所对应的增值,就是自己的个人财产。

  2、婚后:谁付的首付,变的不那样重要了。因为房子是婚内购买,就是夫妻共同财产。无论是谁出的钱,都是在婚内出的钱,视同于自己同意将个人财产转化为夫妻共同的房产。

  但是如果是自己或者自己家父母给出的首付,可以在法院分割的时候,证明自己贡献大,要求多分一些。

  问题五:贷款是谁来还的重要吗?

  1、婚前:房子写的自己的名字,自己还贷款,当然自己享受增值。

  2、婚后:男方婚后靠个人工资来还贷款,女方是家庭妇女,不挣钱,从来不帮忙还贷款,这样是不是房子男方一个人的?

  我们首先要反问,你们是不是没有签署过这样的夫妻财产约定:将各自挣的钱约定为各自的个人财产?如果没有签,谁挣的钱,都是共同挣的钱,那么当然谁还的贷款都算是共同还的贷款。

  唯一例外是,如果是父母出的首付,父母还的贷款,说不定可以争取认定为父母对子女的个人赠与。

  问题六:离婚时,共同还贷款部分的增值怎么计算?

  很多人问到,房子是婚前买的,婚姻期间有几年的还贷,到离婚时候怎么计算给对方的增值呢?这里有个公式,是法院判决案例时候常用的。

  这个公式用白话解释一下是这样的,房屋现在的价值,除以房屋购买的成本,就得出房屋增值的倍数,用这个倍数乘以夫妻婚姻期间共同所还的贷款,再除以二,就是夫妻另一方应该分得的贷款及增值部分。

  购买婚房、支付首付、偿还贷款,几乎是家家都面临的问题,学习法律知识,不是要去算计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是要避免父母一生积蓄付之东流。做到心中有数,婚姻才能更稳固。

摘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产权登记写在出资人自己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虽然两个人结婚生活在一起,但是像房子这样的财产还是分清楚。那么,婚后独自买房属于共同财产吗?婚后买房如何才能成为个人财产呢?

一、婚后独自买房属于共同财产吗?

根据2011年8月份开始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婚后买房属于共同财产的情况有:

1.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话,房产证上只写一方的名字,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双方结婚时由一方父母支付首期款购置的房产,婚后夫妻共同交付的供房款以及为房屋装修所支付的相关费用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要求对这些费用进行分割,至于一方父母的出资部分则要依据当时的具体约定来处理。

3.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包括:

2.生产、经营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二、婚后买房如何才算个人财产?

首先明确的一点是:如果产权属于单方,那不得以夫妻共同财产作为出资。如果夫妻双方共同出资那么分割财产只能通过双方协议和公证的形式进行。

1.由父母出资赠与房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产权登记写在出资人自己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被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此外,如果房产登记方有证据证明该房产是登记方的父母婚前出资购买,赠与子女的,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这样的房产产权是归登记那一方的个人财产,一旦离异,是不参与婚后共有财产分割的。

2.夫妻协议好办理公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共同或部分各自、部分共同。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双方可以商定购买的房屋归哪一方,建议在买房前夫妻双方签订好协议,写明房屋产权归某一方所有,然后到当地公证处公证,办理房产证时把公证书交给不动产登记中心就可以了,这样房子就永远属于某一方。

本期有关婚后买房的知识就这么多,房子一直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谈“房”比较伤感情。婚后独自买房,想要房屋产权完全归个人,需要夫妻双方好好商量,互相理解,避免因为房子而伤了夫妻和气。

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所谓夫妻个人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和其他夫妻个人的特有财产。那么,婚前个人买房婚后属于个人财产吗?个人财产范围是哪些?

婚前个人全款买的房子,房产证是个人的,婚后属于个人财产吗?

四川睿桥律师事务所吴晓兰律师解答:

你好,你这房产 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

一.法定的夫妻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即一方在婚前已经取得所有权的财产。婚前财产一般不会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财产人明确表示赠与。比如说婚前一方独自出资购买的房产就属于其个人财产,并不会因为结婚而变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各种费用因为其个人受到伤害的赔偿,因此配偶的另一方不能要求将其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若其对此财产进行了动用,需返还或赔偿损失。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一般来说在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若没有明确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若是在遗嘱或者合同中明确约定只给夫或妻一方的,应当认为是对夫妻一方的继承或赠与,从而成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另一方不享受其所得利益。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如衣物、书籍等生活日常用品,涉及金额不大的应属于夫妻一方个人物品,但是金额巨大额如金银首饰不应包括在其内。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其他的财产如军人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以及医疗生活补助费等,以及具有人身性质的保健费、保险赔偿金等均应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二、约定的夫妻个人财产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实行约定财产制,其效力优先于法定财产制。对于夫妻财产的归属,夫妻双方可以共同约定归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但是,为了逃避债务或者有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将财产约定归一方所有,此约定无效。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各种费用因为其个人受到伤害的赔偿,因此配偶的另一方不能要求将其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若其对此财产进行了动用,需返还或赔偿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婚后买房怎样才能属于个人财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