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淘宝卖核桃,我家园子很多梦见核桃树上的青核桃,村里也很多,我想把家乡的核桃给卖出去,就是卖不出去

健康养生一直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位于门头沟的碣石村在这个话题上,总能吸引人们的关注。碣石村是京西有名的“长寿村”,100多户人的小山村,90岁以上的老人19位,80岁以上的75位,在京郊实属罕见。为什么这个村庄会有这么多长寿老人?带着这个谜题,我们深入碣石村一探究竟。

沿着109国道向西行至86公里处,走上乡间盘山公路,盘旋10多公里后,远远看见山间一片错落有致的青石屋顶,一个古朴的村落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碣石村。

碣石村在永定河南岸的峡谷中,形成了一个地形独特的小盆地。500多米的海拔阻挡了仲夏的酷热,山间经常飘过一片云,间或落下一阵太阳雨,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山林间特有的花草气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一进碣石村,觉得心都安静下来。

“飞来”的巨石与先民失踪之谜

碣石村和著名的爨底下村、灵水村被共同评为门头沟“中国传统古村落”,但是碣石村却少有人知,大约是位于深山的缘故。在京西古村中,碣石村绝对是景观最为独特的一个。巨石、古槐、老井,使这里独具纯朴自然、古老沧桑的风貌。

还未进村,我们便被村口散落的一块块巨石惊到,这些大石头通常都有几人高,重达几百上千吨,而且和周边山石的石质截然不同,呈现一种铁锈般的暗红色,村民把这些石头叫作“飞来石”,就像是石头凌空飞到此处。这些巨石来自哪里?这一直是个谜。

有科学家来此考察后推测,这些巨石曾位于远古的洪水河道中,古时一场大雨酿成山洪暴发,山体垮塌,洪水推着房屋大小的巨石满地滚,土坡、沟壑对它们没有任何阻力,滚滚奔流几十里,到了雁翅镇的平缓地带,才逐渐收敛,撂下了这些“他山之石”。这让人禁不住遥想当年,洪水和泥石流裹挟着巨石轰然而过,那会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

“古代有立石为碑、卧石为碣的说法,因为村里的这些大石头,后来便有了我们‘碣石村’的名字。”给我们做向导的村民韩起茹大姐说。

碣石村所处钟灵毓秀之地,很早就有人居住。1964年村民耕地时犁出一块石板,石板下是一个砖砌的墓穴,考古人员从墓中取出了金代的定窑花碗、十二生肖铜镜等文物,这说明金代此地已有人群聚居。

然而,史料记载,这里最早并不叫碣石村,而是叫“三叉村”。京郊昌平区十三陵有一碑文记载,碣石村原名“三叉村”,主要有高、何、于三姓,并且这三大姓氏都是名声显赫,有“高知府、何知县,于家三翰林”之说。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现在村中却没有姓这三姓的村民,只剩下三家的祖坟还算有迹可循,但却看不到后代有人来扫墓。他们的后代到哪儿去了,为何一去不复返?这又成了一个谜。

韩起茹大姐告诉我们,据传说,先民失踪之谜也许和碣石村一段炼银的历史有关。碣石村出产银矿,曾流传有“碣石的土,珠窝的沙,一两炼出一钱八”的口头禅。有碑文记载,明弘治至万历年间,碣石村盛行炼银,村民富了之后,财大气粗,要在涿州庙会上头炷香。有一年,碣石村的人去晚了,头炷香让张家庄和杜家庄的人抢了先,于是,这几个村的村民发生了争斗。张家庄和杜家庄有人在朝廷做官,就向皇帝上奏,说碣石村私造兵器图谋造反,最后碣石全村被血洗。

没想到碣石村还有这么一段悲伤的历史,当年村民全部被杀,后来碣石村的村民,据说是从附近爨底下、龙门口等村庄迁来的,他们在碣石村已经生活了300余年,一代代繁衍生息,直到今天。

碣石村绿树成荫,人们常在树下纳凉聊天

如今碣石村有很多古井仍在使用

为水井起名记录乡村历史

走进碣石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遍布在村中的水井,踩磨得发光的青石井台,嘎吱作响的辘轳,清幽的井水……几百年来,在这个没有溪流、大河经过的小山村,就是这些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碣石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眼井?据说是因为此地为京西地下水源最丰富的地区,地头、街道、房前、院中、山脚下,一挖即有井水冒出。

“家中富裕一些的村民会在自家院中打一口自用,不太富裕的就几家合在一起打一口井公用,村民做饭时直接用瓢到井里舀水,特别方便。”韩起茹大姐为我们打开一口井的盖子,探头望去,水不深,干净清冽,反射出幽幽的光亮。由于各种原因,碣石村的一些水井如今已经干涸废弃,但是现在还保留着50多口,仍然是北京水井最多的古村,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

韩起茹大姐告诉我们,虽然现在村里已经通了自来水,但是很多老人还是喜欢喝古井里的水,专家已经检测过,村里井水的水质完全达到了饮用水标准,还富含各种矿物质。“盛夏天气,村里人喜欢用井水煮一锅小米稀粥,放在阴凉处几天不坏,还会自然产生一种轻微的酸味,像酸奶一样,一天劳作回来喝上一碗,又解渴,又解暑。”难道这村中的井水,便是长寿村的秘诀吗?韩大姐却笑而不答。

最有趣的是,村民们还为村中的水井各自起了名字,立了牌子,和名字相关的往往是一段故事或者传说,水井的历史构成了一部乡村的历史。

在村东头的白龙庙前有一口“龙王泉水井”,据说相当神奇。明朝时,村里的白龙庙建好后,有村民梦见一白须老者,托梦说自己快热死了,渴死了,快给他修水井,并说庙门前就有水。村民一挖,果然不到二尺就出水了,成为今天的“龙王泉”水井。

在众多古井中,还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子母井”,呈现出“井中井”的奇观。韩大姐告诉我们,大寺庙口的大口井原先是一口小井,很多求子的香客听说这口井水有保胎的作用都来饮用。后来扩建此井的时候,采取的是保留小井,在四周围挖建大井的方式,小井为子,大井为母,这样的形式也寄托了香客求子的期盼。

碣石村还有一眼“救命井”,记录下明代万历年间北京大旱时的一段往事。当时河中无水,井也干枯了,唯有碣石村井中有水,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碣石村担水吃,这里的水养活了京西众乡亲和大部分生灵,因此被称为“救命井”。

村中还有几口“灯场堰井”,反映了这里古老的走灯会,转灯场的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点上灯碗,糊了各色各样的灯笼,张灯结彩祭拜神灵,为新一年的收成祈祷。男女老少会尽情享乐到深夜,邻村的村民都会到此观赏,渴了便喝村中井水,久而久之,这几口井就成为为灯场服务的井。灯会之后,人们又投入到新一年紧张的劳作中去了。

碣石村的水井除了供村民饮用,还有一些供农业灌溉,例如“大口井”,它的井口比一间房子还要大,在农田之中,显然是用于灌溉。如今,还有建于明代到清代的20多眼灌溉水井分布在村内外的田地里,现在还被村民所用。

碣石村的树多,盛夏时节一片翠绿,蔚然深秀,一问才知,村里大部分田地已经退耕还林,不到10平方公里的村庄被几百亩山林围绕覆盖,满目碧色。

村口的古槐树下一地落蕊,沁人心脾,老人们围坐在树荫下谈天说地,如此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仿佛千百年来没有变过。

村中几棵千年古槐,村人最为珍视。村口这棵名为“定村槐”,遮天蔽日,树干几人抱不过来。树边的一块木牌记录下它的故事:传说,明朝崇祯年间,天下大乱,又适逢大旱,古槐显灵,一仙姑下凡扮成村妇赈济灾民,为了拯救更多生灵,它把自己的树叶变成了粮食,村民感其恩,以此槐作为“定村槐”。

行至村中的一面粉墙边,上面也记载了类似的“神树救人”的传说:“此二槐树,千年也,乃村中之。明朝崇祯年号天乃大旱,颗粒无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古槐显神灵,用自身树叶调理出鲜汁救济十里乡邻,使其避过生灵涂炭之难,人们感激古槐之功德,像神树一样保护它们,至今两棵古槐枝繁叶茂……”

村中老人告诉我们,古槐是村中的“风水树”,因此村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折古槐的树枝,不准孩子上树嬉闹、掏鸟。更神奇的是,1987年正月初六,其中一棵古槐不幸失火,浓烟顺着树筒往上冒,不时蹿出火苗,全村人紧急出动灭火,经过消防队和村民们一天一夜的努力,终于将火扑灭,但经过这场大火,老槐树不但没有死,而且还更加茂盛了。

传说其实是历史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我想,被神化的老槐树寄托的应该是村人感恩的心情,是对大自然的馈赠感恩,也是对养育一代代人的家乡感恩。

说起大自然的馈赠,碣石村首屈一指的便是随处可见的核桃树。漫步在村边沟谷,只见核桃树繁密成林,遮天蔽日,盛夏时节核桃还未成熟,一串串、一簇簇,绿油油地挂在枝头叶间,看着就让人欣喜。

韩起茹大姐告诉我们,碣石村有百年以上的老核桃树500余棵,最大的一年产核桃400多斤。每年白露过后,秋风把核桃的绿皮吹裂,又落到地上,自动蹦出白花花的大核桃。碣石村的核桃以皮薄、仁白著称,遇上好年景,全村可产核桃6万多斤。碣石核桃是京西著名特产,早年间核桃收获后,会运到天津的码头,当时,天津收购全国各地的核桃,由于碣石的核桃盛名在外,天津商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碣石的核桃不到,核桃不给定价。如今,核桃依然是碣石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除了核桃,碣石村最多的便是杏树,山坡、田间、宅院、路边到处都是,不少是百年老树。据说初春时节是碣石村最美的时候,杏花开了,村里村外,漫山遍野一片淡粉雪白,如云似雾,村庄如同置身仙境。

如今仲夏正是杏的收获季节,成熟的杏就像镶嵌在满目翠绿中的橘红色的宝石。见我们看得眼馋,村民大姐端出一碗洗好的杏请我们品尝。一口咬下去,竟是出人意料地酸,再品却是酸中带着一缕缕甜,酸到心里,也甜到心里。丰富的滋味刺激着味蕾,竟停不下口,完全不像城里买的催熟那般“味同嚼蜡”,这大概便是真正山杏的味道吧。

刚才还是晴天,忽然间就毫无征兆地刮起一阵风,然后雨珠就噼里啪啦落下来,山间的小雨真是说来就来,我们只好到一户村民的屋檐下避雨。

这是一个半山的院落,向下望去能看到村落的全貌,错落有致的青色条石屋顶,用的是京西特有的页岩,抗风保暖,具有古朴的美感。全村保留着50多个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庭院依旧,主人更迭,静默于时光中。黄昏时分院中的柴锅点燃柴火,升起袅袅炊烟,在雨雾中飘荡,这样的乡村生活是很多都市人的梦想。

院子的主人,一位村民大姐告诉我们一个笑话,曾有一个城里人来到村里,非常喜欢这里,居然问:能把整个村子买下来吗?买下全村当然不可能,不过倒是有人曾在村里以一年5000元的租金租下一个院子,一租10年,像村人一样过起了山居生活。

然而,租户的难题很快就来了,因为没地方买菜买肉,吃饭成了大问题。“我们的菜都是自己种的,猪羊都是自己养的!”大姐笑着说。我们这才注意到,虽然村里已经没有耕地,但是屋前屋后,甚至院子里都开辟了菜地菜圃,小白菜、番茄、南瓜、豆角最为常见,但也有紫苏之类的稀罕菜。村民种菜不为卖钱,都是自家吃的。

“要说起村里的老人为什么长寿,除了喝了一辈子天然矿泉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的都是绿色有机食物吧!”韩起茹大姐终于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碣石村至今都基本保持着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山林间的花草果实,对村民来说都是自然的恩物,是上天赐予的美食。春天,全村都沉浸在香椿的独特香气里,采下头茬香椿的嫩叶,蘸上鸡蛋做成“炸香椿鱼儿”,是每家的家常菜;向阳山坡上的木兰芽也绽出了新叶,采下来用水泡去苦味,剁成馅包饺子奇香无比;绿绿的山榆叶,拌上黄黄的玉米面,小火焖熟,便是村中的特色小吃“搅傀儡”;当然还有碣石村特产——杏仁粥,每年山杏丰收后,将杏仁泡水磨成糊煮开,加入玉米、小米、山药、豆角熬成粥,气味清香,极具营养……

如今,村里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保持着每天劳作的习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忙碌,“这就像城里的老人跳广场舞吧,是一种锻炼。”韩大姐总结。终生劳作,闲不下来,应也是长寿秘诀之一。

也许,更重要的是这种淡然的心境,在这恍若世外桃源的山村,看云卷云舒,赏春华秋实,虽然生活劳累艰辛,但是看古槐树下聊天的老人们,脸上大多挂着幸福的笑容。

像所有的乡村一样,碣石村的年轻人基本下山到城里去打工了,都市的诱惑早已打破的传统乡村的沉寂,村里仅留下这些老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城里人为了寻找田园梦想搬来村居,而村里的年轻人却一心走出去看看新鲜的世界,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美丽的田园也成了一座“围城”。

而我看见了绿色的青蛙,

和穿在身上浅蓝色的新衣。

办公位正对着院中的核桃树,本是总见着面,倒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就秃了个干净,想来核桃的去处,也未尝不是生活里的一点神秘。

你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向风而立的树干还是有些枯,像极了眼前的那颗核桃树。在枝干的上方,偏北了好远处,我看到了故乡那蓝色的天。

从单位骑行回家,自双井开始,卖水果的商贩便顺了好远,草莓十元一斤,个头很是足大。室友说,现在的草莓不好吃,和家里的相比逊色太多,不过于我而言,但凡它长了个草莓的样子,便也懒得去品判味道是如何了。

总归于那不上进的想法:相比没有来说,有还是好的。

就像是离开了学校好几年,却还以“要读书”的理论影响自己,然而书买了不少,拆封的实在可怜。搬家的时候看着一摞摞新书排在地板上,一句安慰告诉自己:相比没有来说,买了还是好的,要不这笔钱,也是花在吃喝上罢了。

过去,在文章写到了兴致处,总觉得有太多太多的话,好像说不完,也写不透,在胳膊酸了的时候,还要歇歇。而现在大抵是不一样了,那些千言万绪不知游走到了哪里,写起来时常有艰涩之感。

母亲说,我的文字要是生动些,会更好。坦白讲,虽然自己已是奔三的年龄,但看到优美凝练的文字,随着情感渐向真实深入,我还是会在心里有小小的停留,来平息这一份感动。而将我换成作者,是如何也不会表达的。

最近读到了一个姑娘的文字,写了自己抑郁症的经历和平时细碎的感言,相比一味的号召正能量和乐观,卸下面具的表达往往更加真实,虽然太多时候,总会显得格格不入。

重要么?许是不重要的。

有些时候在想,是不是相比乐观,悲观感更加直指人心,就像是雾霾时感到的阴郁总比蓝天时感到的明朗要强烈一些。

家乡的天是蓝色的,这几天的北京也是。很多卖早餐的摊位,六点多就开始冒着热气,一点点向远去的公路,路边清洁的老大爷,已扫完了大段的路程,向着新的方向再次开始。

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向着各自新一天的目的地,愁苦迷离的,和斗志昂扬的,都有。

哦,对了,还有像我一样沉睡着的,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早起的太阳。可能是遭了谁的埋怨,总让我在清晨做梦,梦见了思念的人,梦见了思念的远方,然后只能在半梦间醒来,再被晨起的忙碌冲散。

家乡的天是蓝的,但在这个季节,寒冷还不肯一扭头就撤去,在温暖渐到的时候,许还要进行最后的抗争。

喜欢故乡,你这骨子里的一股傲气,花儿不怕冷、草儿也不怕冷,反正生命即将复苏,晚一点,刚刚好。

有时候感慨于自己的漂泊,其实身边都是漂泊的人,你在他的故乡里等着日落,他在你的故乡里想着月明。

突然想到了萧红,和那一座叫着“呼兰”的小城。如今的呼兰,以各样的形式纪念着这位作家,像一位母亲一样,呼唤和等待着自己的孩子;而时间倒回,这个孩子的思念又何尝少了丝毫。

他乡为异客,终是故乡人。

不知道,先向远方看去吧。

《我的故乡——XX》系列七

悠悠故乡情,依依游子心。

回忆故乡,讲述关于承载家乡情的一草一木;故土难离,共同领略大理州12个县市的风土人情。

祥云县原名云南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北。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滇西交通枢纽,铁路、高速公路、320国道贯通县境,柏油路星罗棋布。这里是滇西历史上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风光雄伟绮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人文资源古老独特,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是名副其实的文物重点县和旅游资源大县。

在滇西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相交的云南省祥云县是云南之源,被称为“古云南”和“小云南”。境内的云南驿,至今仍保存着云南省中“云南”的原称。祥云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桥头堡,也称古云南,境内有一颗镶嵌在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耀眼的明珠———云南驿。“云南”二字正是源于此。因彩云南现而得名的云南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已有着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水目山历史悠久、风光怡人,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省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之一,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佛教塔林,曾是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是滇西汉传佛教禅宗的传播中心,享有“云南禅宗第一寺”的美誉,在云南佛教历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祥云古城在明朝称为洱海卫城。卫城为正方形,周长四里三分,因东有凤凰山,西有卧龙山遥相呼应,被称为“西座卧龙捧印,东迎彩凤玉书”。 古城、鼓楼、古街依旧,夜的霓虹闪烁着都市的繁华。

青海湖位于祥云县城坝东南角,因湖水清澈得名,旧称“青龙海”。据《云南县志》记载:“在县之东南青龙海,水光如镜,秋月涵之,更觉澄湛。”这就是青海湖。青海湖四周山峦巍巍,湖畔竹修林茂,湖中水波粼粼草美鱼肥,为祥云县风景区之一,自古就有“青海月痕”之美称。

清华洞是祥云县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为滇西5000年新石器人类文明的典型洞穴遗址,素有“滇西第一洞”之称。

祥云天峰山又名玉笋峰,俗称老君山。在祥云城以东普淜乡境内,天峰山主峰海拔2570米,地势险峻,在群峦中一峰突耸,成“金字塔”结构,群山成拱献之势。天峰山是一座以道教为主教,三教合一的建筑群,其中尤以木雕刻著,有“南来道教第一山”的美誉。

天华山雄奇玄妙,两座对峙而高耸的险峰,怪石林立悬空、岩洞幽深,并且这里还有别具风姿的道教建筑。天华山远在唐初、近在明清是古云南县和洱海地区的道教名山,有“云洱无双地,匡州第一山”,和“天下仙上为第一,人间胜景世无双”等众多游仙赞诗。

九鼎山又名“九鼎云峰”,位于祥云县城北10公里处。海拔颇高的九鼎山,属龙门山脉群峰中最高点。到了小官村水库附近,映入眼帘的九鼎山,终年缠绕山峰的云雾,像一缕缕从山涧溢出的青烟,缠绵不止。走近九鼎山,就能体会到这里山势不凡,峰峰奇险,山峦叠障,悬崖陡壁。山上还建有众多九鼎寺宇,初创于明洪武年间,现寺宇包括土主庙、华严阁、三教阁等殿阁和洞观音洞、羊毛洞等。九鼎寺前有九鼎山双塔,塔寺相映构成奇观妙景。每年农历2月初8为九鼎山“太子会”吸引了大量的游人,登上九鼎山顶,祥云坝子一览无余。妙将景观、地史景观、天像景观融为一体的九鼎山风光,不愧是祥云著名风景名胜之一。

正月初七---祥城镇白龙潭傈僳族“七人节”祥云县祥城镇白龙潭村傈僳族“七人节”傈僳语称为“阔木”或者“阔时”,汉语称“齐人节”、“阔时节”。“七人节”有着其浓厚的民族文化,即民族民间音乐——对调子、山歌;民间乐器——葫芦笙、口弦、竹笛、三弦;民间舞蹈——打跳;民间竞技——上刀山、下火海、纺织火草布;节祭——阔时节、刀杆节、祭祀天神、敬祭灶神、祭祀山神、祭祀猎神。其中手工纺织火草布就是他们的一项特殊技艺,这一技艺世代相传。至今还保存着整套纺织工具及纺织流程。

“七人节”当天,白龙潭熊熊烈火映红天际,声声芒锣在山谷回荡,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火堆,参加刀杆节的开幕式──“跳火海”。在猎枪声和锣鼓声中,参加“跳火海”的人们脱去鞋,光着脚板跳进火堆。他们毫不畏惧地在火堆里跳来跳去,并用舌头舔烧红的犁头,将烧红的铁链在手上传来传去,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在举行上“刀杆”活动上,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头上,每把相距一尺左右每十把中又用两把长刀交叉起来,这便是“刀杆”。他们双手抓着刀梯,脚板蹬在锋利的刀刃上,一步一步往上爬,有的嘴里还含着烧红的犁头。上到杆顶后,鸣枪,放下犁头,表演动作,并把杆顶插着的小红旗抛向四方。最后,上“刀杆”的人到杆顶,以示胜利。

“哑巴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大年初八)在大营村委会七宣(属大营村委会的自然村)举办的一个民族民间盛大的节日,活动主要由村委会牵头,七宣群众自发组织。

“哑巴节”是祥云县禾甸大营七宣彝族村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七宣”是彝语的汉语记音,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公所的七个彝族自然村,它们分别是拆收、阿地咪、新秀、河西、独家村等;一是单指拆收这个村子。“拆”是彝语“麂子”的汉语记音,“收”是彝语“剥开”的汉语记音,“拆收”即是“开剥麂子的地方”。相传当地彝族先民最初来到这里居住时,这里有一个泥潭,傈僳族打山匠(猎人)经常在这个泥潭边开剥打到的麂子,因此村名叫“拆收”。

“哑巴节”是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历代相传的一个彝族民俗节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哑巴节”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单一的民俗节日,在里面包含了一系列的根生蒂固的彝族文化。在哑巴节的整个活动流程里包涵了很多文化底蕴,有宗教、佛教,历史、哲学、伦理、天文、地理、文化艺术、科技(医药与农技)等。举行“哑巴节”代表能给大营人民带来风调雨顺,辟邪免灾,家庭兴旺。给客人带来吉祥,平安和财运。整个活动古老而不俗气,盛大而不迷信,具有较浓的民族特色。

正月初十---禾甸镇大营庄白族“赶灯会”,祥云县禾甸镇大营庄的“赶灯会”有百年悠久历史,在恢复民族历史文化进程中得到传承发展,弘扬光大,一年比一年盛况空前,成为民族团结和谐的乐园。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而“开山节”是苗族世代相传的一个民俗节庆,相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16年被列为祥云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相传,漫漫上千年苗族人民辗转迁徙,在人迹罕至的荒僻山区和瘴疠之乡,与恶劣的自然斗争,长年以狩猎为生。苗族在正月十五月圆之日开山祭祖,开始一年的围山狩猎。每当竖起山神,吹响芦笙,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纷纷而至,男女老少欢歌载舞,畅饮甜酒,祈祷山神,保佑苗家汉子狩猎平安顺利、满载而归。苗族“开山节”就这样一年一年的演绎着一个个动人而美丽的故事。

苗族“开山节”在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委会李子箐苗寨举行。李子箐苗寨是百花盛开的地方,是最后一个持弩的部落。李子箐苗寨是迎接客人的心门,是守望耕耘者回家的地方。香甜的寨门酒,热情大方的敬酒歌是您走进苗家寨子得到的第一个礼俗,美丽的苗族妹子会给你搭上用马缨花染成的热情,寄托着对客人的祝福和友谊的情思,吊篮宴会让您品味最生态的苗寨小吃,近距离触摸到高山泉水的灵动,苗族“开山节”让您真正融入悠久、神秘、浓郁的苗寨文化。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古时在立腊么称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据当地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大理州祥云县米甸镇楚场村委会的立腊么山寨的138个傈僳族彝族同胞,这一天集体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祭龙会”,用民间原始的祭祀方式,祈求风调雨顺。

立腊么山寨中有一棵已经两百多岁的核桃树,树下有一个三平方左右的泥水池子,“祭龙会”就在这里举行。寨子用几根巨木搭起一个四米多高的支架,支架上面是一条飞舞的泥龙。在泉水旁的树上、坡地上,村民用各种颜色的纸、布和竹片扎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龙。泉水面前,摆放着乡亲们拼凑的包谷、土豆、酒水等祭品。泉水面前一小块平地,中间供着一缸清水。这水是全村的乡亲们,上午从各家派人,到附近各村、山涧有水的地方带回来,说是“借水”,把附近各地的水借来,祭龙,请求龙王多施云雨,佑护村民。

村民身背葫芦、头戴包谷土豆等作物做成的帽子,唱着祭龙的咒语,边唱边舞。村里满16周岁的傈僳族彝族小伙子浑身涂抹河泥扮作“水鬼”,手舞足蹈,抬着龙王点着香,敲锣打鼓,游行一圈。然后在人们欢呼跳跃、鞭炮鼓乐声中,“水鬼”们砸碎了泥龙,人们认为泥龙已升天去汲水,不久将降雨人间。“祭龙会”仪式之后,所有的乡亲们,又围在一起,男的弹起三弦,女的拉成一圈,开始打歌狂欢。立腊么村的傈僳族彝族村民,很早以前住在高山上,祖祖辈辈都饮水艰难,特别寄希望于龙王下雨,于是,才有了这个“祭龙会”的节日。

农历的二月初八,是地处大山深处的祥云县东山乡小庄子村委会老里么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拼伙节”。“拼伙节”是傈僳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杀牛宰羊,着灿烂夺目的衣饰,带上烤得最香脆的羊肉,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拼伙山。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喝酒、对歌和跳脚是他们每一个人从小就会的看家本领和拿手好戏,他们不但男女对唱,人人会唱、爱唱,而且举家同唱,夫妻对唱。大家边品尝美食、边打歌,通宵达旦。如果累了,地当床、天作被、林为幛。

拼伙山如同一个巨大的空中半岛,三面的深箐把对面青山相隔,却又仿佛被大山紧紧簇拥着。傈僳族人民有许多独特的技艺和习俗,其中下油锅、吃火炭和舌舔烧红的犁头是一项古老的独门绝技。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毛国才表演的原生态傈僳族祭祀《封犁头》,他的绝招火中取物、口吞火炭,让所有人为之惊呼。

农历二月十五日是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的老君圣诞会,也是彝族群众喜爱的天峰山民族歌会。来自大理州祥云、弥渡及楚雄州南华、姚安、大姚等县以彝族为主的彝族同胞及全县各少数民族群众,也有信徒、香客和普通观光游客,达数万之众,他们云集于此,一起参加盛大的颂经拜唱活动及打歌狂欢、对歌谈情、踏春赏景。

天峰山俗称老君山,位于祥云、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处,普淜镇东南,海拔2570米,“地势陡峭,山川奇秀,异峰突兀”循着盘山的塘石路而上,一路上满目苍翠,车至三天门,419级石阶的“百步云梯”直指三天门,“天自几时有起,峰从何处飞来”,三天门上的这副对联,巧妙地点出了天峰山悠久的历史和雄奇险秀。天峰山的道教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天峰山的石雕艺术品,有前狮(思)后象(想)、七星灯、南斗、北斗、石柱、石窗、石匾等,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山上古木参天,花香鸟语,环境清幽,是修行、养生、观光的绝佳去处。据考证,天峰山的老君圣诞会已延续500多年的历史。史料记载,从明代开始,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天峰山举行盛大的老君会。乾隆五十七年所立碑文记载:“每逢二月十五日,四方民众,蜂蛹蚁附,云集天都,吹笙鼓舞,荑人尽错之歌,尚存上古之淳风。”

每年的节会期间,人如潮,歌如海,热闹非凡。“会打歌呢来打歌,不会打歌来瞧着,阿苏支呢瞧着,爱玩爱耍呢听着。”歌者向周围观者发出了盛情的邀请。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在打歌场上手拉手围成一圈,芦笙、三弦、笛子奏着悠扬动听的乐曲,人们踩着舞步,或热烈奔放,或舒缓柔情,常常通宵达旦。也有不少人是借着赶会的良机,用对歌的方式来向“另一半”表达爱意的。“打歌打到太阳落,跳起黄灰做得药”。近年来,祥云县普淜镇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民俗生态旅游也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天峰山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发现、认识和喜爱。

“火把节”时间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祥云县彝族人民传说的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在古代有一年,彝族祖先刚种下庄稼,一个坏天神就从天上撒下许多害虫来糟蹋庄稼。人们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有一个善良的人,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晚三更时分,忽然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要灭掉害虫并不难,只需点火把烧松香面,就可以把害虫灭完了。”说完,白胡子老人不见了。第二天,善良人把此事告诉了大家,大家就按白胡子老人说的做,害虫果然被烧了。这一年庄稼又获得了丰收。以后彝族人民为防止害虫糟蹋庄稼,就年年点火把烧松香面。

现今祥云县彝族火把节,是用青枫栗树作火把,晚饭后,小伙子们举火把,身背松香面,从房前到房后,从楼上到楼下,从田边到地角,从村前到村后,不断地把松香面撒在火把上烧,边烧边念“祖宗三代我不撒,大神大圣我不撒,灶君老爷我不撒,要给小鬼小怪撒出去,瘟疫病魔撒出去。”有的又念:“烧一烧,烧去蚊虫跳蚤;烧一烧,烧去灾星秽气;烧一烧百病俱除;烧一烧五谷丰登。”在村口广场,街道上遇上过路人时,也往往迎过去撒上一把,说一声:“请一把,大吉大利。”届时,各村寨无数条火龙在跳跃,村前村后,街头巷尾,田边地角一片明亮。熊熊的火光伴着彝家的喧哗声,沸腾了整个彝乡。在祥云,“火把节”是祥云县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各民族都欢度“火把节”。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回族人民的三大节日之一,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译意。举行时间为每年伊历十月一日,全世界穆斯林都很重视这个日子,在中国素有“千里路上赶尔德”的习俗。一是节日当天每个穆斯林都要沐浴、理发、剪指甲,穿上最洁美的衣服,早上吃油香茶(甜点),去清真寺时低念赞词;二是会礼前交付一定数额的开斋税,若按实物计算即半斤小麦或一升枣子,折合人民币交付也可以;三是举行开斋节的拜功,节日当天上午穆斯林群众到清真寺举行会礼仪式等庆祝活动,而后互祝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每年“开斋节”,祥云县清真寺张灯结彩、经声不断、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在互祝吉庆安康中,祥云县境内近千余名穆斯林同胞身着民族服饰,怀着喜悦的心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全球穆斯林一道欢度开斋佳节。整个节日烘托了民族团结、友爱互助、扶贫济困、积极向上、有序健康的主旋律。县内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受回族同胞的邀请,也会到清真寺与回族人民一起欢度佳节,进一步增加对回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营造和谐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愿景,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尝新节”彝语译为“啋噷咗”,是吃新米的意思,是祥云县米甸镇自羌朗波罗村的一个传统名俗,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属龙日举行。相传在远古时期,仓廩充实,人们却用饵块粑粑堆田埂,糯米粑粑塞埂洞,此举触怒了天庭,于是命令龙王惩罚下界,顿时大地泛滥成灾,人间生灵涂炭,谷物绝种,一只神犬跪地向天吠叫三天三夜后得到神农氏的开恩,神犬并打了个滚,用尾巴绒毛粘了几粒谷子,在膀子下藏夹两粒扁豆,带回人间来复种,从此彝族视狗为福禄化身。为了感谢神农和祭拜神犬,彝族人在农历八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尽情欢娱,举杯畅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尝新节”当天锣鼓喧天,可以听花灯如何唱出经典;描鸾刺凤,看刺绣怎样秀出精致;匠心独运,做碱人如何提出优质土碱;巧夺天工,小竹弦如何刻出文化;自羌朗波罗村的“尝新节”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民间习俗,它是农耕文化的缩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祭神农、采新谷、对山歌、抢喜亲、荡秋千、跳钱鞭、耍狮舞龙,就像一张旧照片,用生动的方式在记录着彝族人民曾经的生活与历史。

腊月初八“腊八节”,笑语香粥映梅开。腊八节被称为“感恩节”,原意为古代农民们为祈祷丰收、避免天灾所举行的祭祀仪式,后经过长时间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冬季重要的民俗节日。腊八节是祥云县玉皇阁道教场所的盛大节日,玉皇阁道教场所会在前一天准备精米、大枣、桂圆、冰糖等物用大锅熬制,腊八清晨对过路的行人等免费施送,以使他们在寒冷的冬季能暖身度冬。腊八当天,玉皇阁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周边的信众、市民、村民们早早的排起了长队,秩序井然的领取热腾腾的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所以民间谚语“喝了腊八粥,城隍多庇佑;喝完腊八粥,年年增福寿!”

施粥现场,众人不断赞叹腊八粥格外好喝,来年一定会风调雨顺,增福增寿!愿真风丕阐道化兴行,福生无量天尊!祥云玉皇阁以广施腊八粥设立施粥点,每年施粥逾二万份,同时还举行民族歌舞、花灯歌舞、耍龙等,使得腊八节成为广大民众传递爱心、感恩社会的好节日。过腊八节、喝腊八粥,不仅唤起民众对腊八民俗的热爱和追忆,而且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姊妹七辣”有糊辣、油辣、辣豆豉、酱辣子、辣酱豆、辣卤腐、辣参。“姊妹七辣”在祥云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成为入桌的美味,并且还成为民谣广为传唱。其中的“七姊妹七枝花,花开祥云山和坝;七姊妹七种辣,一花一色映万家……”一曲,听后会使人更加向往和留恋“姊妹七辣”。

祥云天马豆腐是祥云的风味小吃之一。据说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创制了豆腐,此后流入民间。豆腐入馔,真是进得帝王堂前宴,入得寻常百姓家,是最具广泛性和影响性的中华食品,数千年来佳誉备享。

叶包卤腐是源于古云南城悠久传统的名产,叶包卤腐采用祥云本土新鲜白菜叶或青菜叶包裹腌制,腌制好后菜叶也可食用,风味品质极佳,是云南驿“茶马古道”上招待嘉宾、馈赠亲友的佳品。本品制作工艺古朴、细腻,入口绵香即化,实为居家、休闲、旅游之佐餐佳品。

驴肉素有“羊吃百草百味鲜,驴饮山泉龙虎味”之说,就是价格贵了点,但是还是值得在祥云吃的,祥云毛驴肉在云南都是非常出名的,提到祥云美食,首当称赞的莫属祥云驴肉,那就一个字,爽!!

“春里棠梨花,夏秋谷花鱼”,每当深夏秋来到祥云又可以美滋滋地品享韵味特美的酸煮谷花鱼了。因为只有在雨水富足、稻粮丰收的年头才可能有谷花鱼,因此品尝谷花鱼,其实也就是品尝丰收的喜悦。

“祥云有道菜,绿得像玛瑙,人见人爱,个个喜食,男女老幼皆宜”。在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美誉的祥云县,绿豆腐俗称“懒豆腐”,是典型的绿色保健食品,是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

米甸核桃是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米甸镇的特产。米甸核桃盛产于金沙江流域,以个磊、壳薄、仁白、无污染、质优而著称,属天然之珍品。

得益于祥云人对骨头参偏执的爱,平添了许多大厨,在做菜的时候加点骨头参,普通的菜变得爽口无比,比如说骨头参煮鱼,再比如骨头参炖鸡蛋、炖豆腐,都是没有多少技巧的拿手菜。在大理菜馆吃过一道名叫“口水洋芋”的菜,也就是骨头参炒洋芋片,稍微一点葱花就变成了一道十足的“米饭杀手”菜。

细数祥云数十种“桌上小鲜”的咸菜,最配得上“米饭杀手”称号的真要数骨头参莫属了。即便没有其他菜,只需一碗骨头参炖青辣椒,咱祥云人照样可以甩下两碗白米饭,这是其他咸菜目前无法比拟的。

祥云土锅,源远流长,名气不小。早在古云南时,祥云人就曾挑起土锅走夷方做买卖,而今,祥云人即便走出“土锅乡”,都被人们冠以土特产品——“土锅”的别称,“祥云土锅”的称号由此而来。

【制作工艺】祥云土锅传统制作手工技艺凝结着古老的科技文化信息和劳动人民的聪颖与智慧。据《祥云县志》记载,“祥云土锅”起源于明代。那时,贵州籍“土锅匠”从军入滇,在祥云境内棕棚村安家落户后,传入配制砂锅泥焙烧砂锅的工艺。

随后这一技术便在云南驿镇新庄子、东海子等自然村一带流传开,使这两个小村成为有名的“土锅村”。土锅的制作工序通常有选料、踩泥、制坯、锤坯、上浆、施釉、烧制等流程,均需传统手工制作。尤其是泥料的选择和发酵相当关键。烧制而成的土锅,质地坚实,轻击有金属般的声音,外形粗放古朴、颜色漆黑、憨态可掬,大小和规格根据用途来制作,常见的有方形、圆形、罐形和饮锅形等,种类有汽锅、煨锅、大小砂锅、扁土锅、药土锅、茶土罐等。

看美景、品美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核桃树上的青核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