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缠论 形态学 均线位置形态 级别形态看清趋势

与筹码的密集形态相反,有时一只股票的筹码没有分布在相对集中的价格空间内,而是比较平均且分散地分布在各个价格区问中.我们称这种情况为CYQ指标的发散状态(如图2-24所示)。

从图2-24中,我们看到K线图旁边的数俏不是以10元为等差,而是以1元为等差,这非常利于我们观看K线变化和成本变化。

此图与上述的单峰密集明显不同,其筹码分布在比较宽广的价格空间之中这种筹码的广泛分布,叫做筹码发散。从图中的K线走势中我们不难发现.此时股价正处在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之中,这也正是发散筹码告诉我们的深意,如果筹码分布非常

图2-24上海电力(600021)日K线走势图及筹码分布图

分散说明在一轮行情的拉升或下跌过程由于股价的波动速度较快,使得投资者持仓筹码迅速地在一个价位上分布;对于单交易日而言,随着筹码换手量的增大,整个价格波动区域将会呈现出一种筹码相对分散的状态。

筹码密集状态与分散状态的转移

当筹码处于密集状态的时候,暗示新一轮多空会战的开始;而当筹码处于发散状态的时候,则暗示一场战役还在准备状态中。

我们所看到的图片,只是某一个时刻的截图,在这个时刻它们彼此凝聚形成筹码密集状态,但是瞬息万变的总是有些许“风水轮流转”的意味,不可能永远维持一种状态。就像开会一样,刚开始时与会者成密集状态等待开会,可是一旦各方力量推动(例如会议结束)条件成熟时,与会者就陆续离开会场又形成分散状态。筹码转换也是一样的通理。

这种筹码的转换活动会发生在每一只股票之中,而且只有在每只股票筹码每一次的“密集—发散—再密集—再发散”循环完成之后投资者的财官才能真正发生转移。

在筹码分布小图中,有一种非常值得观察和研究的形态—双峰形态。

图2-25就是典型的双峰形态的筹码分布情况。

图2-25中国石化(60028)在2008年3月5日的CYQ就呈现出了两个密集峰,就好像两座突起的山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YQ双峰形态”。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两个峰之间的低谷,则称为“双峰峡谷”。

其实,中国石化的这两个相临近的密集峰并不是在同一时间段形成的。

早在2007年4月初高位峰就已经形成,随后该股股价连续向下跌了几个月的时间,在 2008年初期的时候,个股就进入了低位震荡,并且在3月末形成了低位峰。

图2-26中国石化(600028)日K线走势图及筹码分布图

图2-27中国石化(600028)日K线走势图及筹码分布图

在2008年8月初,该股的股价又自下而上走到了一个极其特别的位置,在图中显示出一个类似峡谷的位置,也就是CIQ双峰的峡谷区域。

此时,在低位峰等待的投资者都已经获利,但是高位峰的套牢盘尚未解套。

在低位峰获利的投资者,其筹码持有时间都不长,可以说在短期内就获得了10%左右的利润.离场之心自然是明了的;再加上此时高位峰的历史套牢盘的套牢程度已经有了明显减轻的,他们怎么愿意在这个时候割肉离开呢?在此处等待、观望的投资者都希望等股价下落后有一个的机会,起码可以降低持股的成本。

因此,在图中所看到的“双峰峡谷”形态就是来自下方的扶利盘和上方的割肉盘的双重抛压形成的,即“夹板抛压”。

一旦出现“夹板抛压”,多数时候,个股都会受到这个“夹板抛压”的强大阻力而暂时停止上涨。此时按照理论推断,股价回落是正常的现象;但此时若而对强大的压力,股价仍然没有回落就一定是主力在其中托盘了。因为单靠散户是不可能抵杭如此大的压力的,况且这巨额的资金量也只能是主力所为。

是不是所有在低价位的筹码形态都是筹码低位密集呢?不是的。有很多时候筹码是在低位堆积,出现了与低位密集极其相似的形态.但并不是低位密集,而是低位锁定。

图2-28和图2-29的筹码分布状态就是典型的筹码低位锁定状态。与图2-27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点:筹码的低位密染呈现出的是股价大幅下跌之后的横盘现象,或是股价深福下跌之后的低位震荡;而筹码的低位锁定.其股价的走向则是股价上扬。就是说筹码低位密集代表庄家正在吸筹之中,而筹码低位锁定则代表个股正处于主力新一轮拉升的过程中。

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如此大面积的低位锁定呢?这种特殊的形态有什么样的深意呢?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何种经验教训呢?

探究低位锁定的原因还得从主力和的不同谈起。如果你是一名散户,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投资个股盈利的状态,尤其是上涨5%、10%、20%, 30%至是50%时候的心情。在上涨5%的时候.散户一般都还怀着期待的心情:到了的时候。散户心里一般都心潮澎湃了,一般资金员少的散户都会“见好就收”;到了20%的时候,大量的,甚至是绝大多数的散户都会离场了,他们觉得这已经是非常高的上涨空间了,继续等待恐怕到手的钱又亏掉了。因此,低位锁定虽然意味着上涨。

图2-28南方航空(600029)日K线走势图及筹码分布图

图2-29中海发展(600026)日K线走势图及筹码分布图

但是很少有人有胆从等到上涨30%甚至是50%的时候再抛售。

这时,我们再观察上面的图,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其中大量的筹码都上涨了30%以上但是很少有人抛出,这不符合散户的心态啊,那么这部分人是谁呢?显然,有这种定力的人必定是主力。

反过来再说主力,他们的心态跟散户正好相反。30%对散户而言是个非常大的诱惑,但对于主力来说50%他们都嫌少。他们操盘的目的就是为了高持仓、高获利。

因此,如果你投资了某只股票,并且在其没有上涨之前就很幸运地持有了这只股票,等到获得大于25%的浮动盈利时,最好是选择不卖。因为其上涨的趋势很有可能突破50%甚至更多。而且有时这只股票已经涨了一倍多,但依然处于筹码低位锁定的状态。越是这样,越表明主力持仓巨大越有量涨的可能。

如此看来,很多人在获利10%的时候就急于出手,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

实战中,如何选择均线周期以及确定均线组合呢?这是一个困扰很多交易者的问题。很多交易者以行情软件默认的均线为准,这自然没错,但若不正确理解均线的本质和作用,交易中就很难借助均线获取利润。

前文已经讲过,均线是道氏理论的数字化、图表化和形象化表述,这是均线的根本所在。交易者选择均线周期和均线组合时,应当和道氏理论关于的论述相契合,根据自已的特点和交易习惯,选择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的均线周期,将其组成适合自己的均线组合。

一般而言,均线组合应该尽量涵盖短中长三种趋势。过分重视某一周期趋势而忽略其他趋势,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这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根据道氏理论,交易者可以选择如下周期的均线。

(1)短期趋势。道氏认为,短期趋势是很短暂的价格波动,一般持续1至数天,但通常少于6天,很少超过3个星期。与之对应,交易者可以选择5日和10组合。因为是周线,5日均线的方向就是市场一周趋势的方向。是双周线,也是半月线,代表两周以来的市场运行方向。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主要用来观察短期趋势,以及判断进出场的时机。

短期均线组合灵敏度有余,稳定性不足,单独使用不容易看清中长期趋势的方向。但短期均线组合可以比中期均线组合和长期均线组合更早、更多发出进出场的信号,便于交易者及时进场和离场,以及增仓和减仓。对于喜欢的交易者来说,这不失为一件比较得心应手的利器。

如图1所示,(002022)。股价上涨,收出螺旋桨、大阴线等见顶和看跌的K线形态后,短期均线组合也形成死亡交叉的看跌形态,此时交易者可以卖出。

在底部反弹时,走出双底技术图形。双底的右底收出穿头破脚的转势K线形态,因为是第二次探底,所以K线形态的买入信号较强,交易者可以买入。

此后股价继续反弹,短期均线组合形成多头排列。多头排列是持股看涨期,前期已介人的交易者应持股不动,未介人的可以进场买入。短期均线组合的买入信号只比K线形态的买入信号稍晚一些,但略早于双底技术图形突破颈线时的买入点。首次多头排列的位置恰好就在双底颈线下方。

反弹见顶时,K线形态收出大阴线和黄昏之星的见顶信号,短期均线组合收出两次断头铡刀的见顶和看跌,二者所处位置完全一致。


图 1短期均线组合提示的买卖点位置,几乎和K线形态差不多,是从时波段交易的较好工具

(2)中期趋势。道氏理论定义的中期趋势,是大级别的反弹或调整,一般持续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不等。与之对应,交易者可以选择20日和组合,也可以选择30日和60日均线组合。实战中,20日和的意义相同。进出场点位略有差别,交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其中之一。20日和30日均线都是股价或指数一个月的波动趋势,60日均线是三个月的波动趋势,因此又称为季线。季线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均线,季线既表明股价和指数的中期走向,也常常预示着长期趋势的变化和走向。

月线和季线结合,既有灵敏性,也兼顾了稳定性,是一种比较好的中长期均线组合。

图2是ST广夏(000557)的日线图。股价第一次向上突破时,20日均线虽然已由下行变为走平,但股价和20日均线均位于60日均线下方,尚不能确认趋势转暖,至多是博反弹的买入点。

时,60日均线上行,这是60日均线葛南维买入点,可以买入。股价突破60日均线之后,接着回试60日均线未破,随后继续上攻,可以买入或加仓。此时20日均线已黄金交叉60日均线,这是买入信号,应买入。这是第一个顺势买入点,且多种信号发生共振,买入的可靠性较强,交易者可适当扩大仓位。此处距离底部低点位置不远,显示了中期均线组合灵敏和及时的特点。

买入后,股价即一路飚升,远离20日和60日均线,正乖离率过大,是葛南维第五大法则的卖出点,交易者可以在收出淡友反攻的K线形态时减仓。由于股价运行在上升趋势中,一切状况良好,所以不减仓也可以。

随后股价直线下跌,一口气跌破20日均线。跌破20日均线时,20日向上,交易者可持仓不动。股价继续向下,但未跌破60日均线即止跌弹升,此时60日均线上行,这是葛南维第二大法则买人点,可以买入或加仓。

之后股价仅短暂上涨。即遇20日均线压力问落,空力的力量起来好像不容小觑,此时交易者可减仓。60日均线上行角度未有变化,所以也可以继续持股不动。股价第二次回落依然未跌破60日均线,表明60日均线支撑力度很强,发出葛南维第二大法则买入点,可以买入或加仓。

随后股价上涨,但上涨力度明显不如前一波,攻势有所放缓,也未能再创高,显示上方空方集结的兵力较为强大。多方前一次冲锋似乎也用力过猛,有必要进行休整。双方的攻守逐渐由血拼转为互相试探,股价横向移动,与20日, 60日均线纠缠在一起,形成形态。均线粘合期间,股价一直未能有效跌破60日均线,60日均线也基本上保持上行态势,所以交易者可以持股不动,等待股价选择突破方向。

均线粘合后期,一根涨停的T字线向上突破了均线粘合形态,同时20日均线第二次黄金交叉60日均线,可以买入或加仓。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中期均线组合既保证了买卖信号的及时性,又可以让交易者看清大趋势的方向。


图2 中期均线组合发出的买卖信号比较及时,趋势指示简单明确,兼具灵敏性和稳定性

(3)长期趋势。长期趋势即大家熟知的牛市和熊市,这是道氏理论重点讨论的内容。长期趋势一般持续几个月至几年不等,交易者可以选择120日和240日均线组合观察和判断长期趋势,也可以选择120日和250日均线组合。24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都是年线,在实战中的意义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则是半年线。

虽然道氏理论定义的牛市或熊市可能持续几年,但对于超出年线周期的均线以及均线组合,本文不做推荐,原因有两点:

①均线原本就存在滞后的特点,太长时间周期的均线组合将令该特点加倍放大,导致买入和卖出信号更加滞后,买入机会极少,甚至出现买点高于卖点的情形。

②均线是平均成本线,通常情况下,时间周期越长的均线,其数值就越接近真实的平均成本。但太长时间周期的均线所表明的平均成本,反而随着周期的加长逐渐丧失其真实性。这是因为除了极少数交易者外,没有人可以长期守仓不动。

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的日线图,图上均线分别是480日均线和960日均线。如果严格按照均线发出的买卖信号买进卖出,可以发现,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均线组合仅仅发出两次买入信号,一次卖出信号。第二次买入的位置过高,而卖出点差不多已经快到2008年熊市的底部,买进卖出的价差很明显与的上涨幅度严重不对称。

图3 时间周期过长的均线组合发出的买卖信号少且非常滞后

长期均线组合的优势是稳定性良好,缺点是滞后性太强,因此交易者大多用来判断市场的长期趋势。

图4是深证成指(07年12月至2009年2月的日线图。指数19219.89点见顶以后,向下跌破120日均线,120日均线由上升转为走平,表明大盘长期上升趋势已经发生逆转。当时虽然很多交易者依然对后市抱有强烈的乐观态度,但一直冬眠在树洞里的大熊的确已经解了,正在四处搜寻猎物。交易者如果不想成为熊的盘中美味,逃离是最好的选择。

随后指数继续下跌,跌破240日均线,240日均线也渐渐由上行走平转为下行,确认了大盘熊市的到来。120日均线下穿240日均线后形成空头排列,长期均线空头排列,表明长期下降趋势还远远没有结束。


图4长期均线组合主要用来判断长期趋势的转折和延续

图5是与图4同一时间段的日线图,从图上观察,当120日均线和240日均线在顶部转向时,指数已经下跌较大一段了。尤其是240日均线转向时,指数已下跌到那一轮熊市跌幅的一半,滞后性非常明显。

底部也是如此。当指数向上反弹,涨幅超过60%时,240日均线的下行角度还没有什么变化,120日均线也才刚刚由下行转为走平。


图5 长期均线组合的稳定性很强,但同时滞后性也非常明显

短中长期三组均线,分别对应着道氏理论的三种趋势,以及市场内长期、短期和中期持仓者的平均成本。如果单独使用,虽各有优势,但难免偏颇,交易者最好同时选择由短期、中期和长期均线组成的均线组合,这样才可以全面观察和分析三种趋势的变化。

当然,均线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均线太多,会让行情界面凌乱不堪,难以看清细节。另外,均线和均线之间的矛盾信号也会大大增加,令交易者无所适从。交易者可以根据自己交易周期的长短,选择4到6条均线组成均线组合。提供的行情软件,系统默认的均线组合也恰好是4条和6条两种。

前面的讲解只是说明一个原则,也就是均线周期的设置和选择,一定要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趋势。至于每一种趋势具体选择哪条均线,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习惯来设置。但不同周期之问的均线,其参数的设置还是要注意搭配的合理性。一般要求参数之间具有等比例放大的关系,或者存在其他有内在联系的数学规律,以便不同均线搭配得当。很多交易者喜欢用斐波那契神奇数列作为均线组合的周期,比如短期趋势用5日(或3日或8日)均线和13日均线,中期趋势用21日(34日)和55日均线,长期趋势用144日和233日均线,这也是非常好的均线组合。无论哪一种均线组合,只要可以兼顾到三种趋势,交易时就不致迷失方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缠论 形态学 均线位置形态 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