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医院入院护士入院考试题操作你们怎么复习的?我很蒙圈啊,到底考什么有知道的么

最后想说说学习焦虑症的问题。很多同学肯定也加了很多遴选的qq群,下载许多培训机构的公开课,甚至有的同学报了这个培训班,觉得这个辅导机构的课不好,再打算报另个辅导机构试试,各种无所适从,总是想能有什么捷径能够让一夜之间能够轻轻松松的通过遴选笔试,抱歉,没有这样的捷径。这个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给自己列一个负面清单,比如:不会写公文;懒,不想做题;没有积累……等等,对自己有个全面地剖析,针对自己的问题,一一去破解:不会写公文,那就去找标准公文去看;遇到不会的题目,第一反应别是去问别人或者是上网查,自己硬着头皮做做看;懒,不想做题,那就骂自己几句“活该考不上”,等等。想着,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做学习的主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主动出击,对复习的内容主动的一一击破,而不是听风就是雨,整日畏首畏尾,思前想后,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今天工作不忙,继续更新。在开始更新之前想唠叨几句,电影《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人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电影中,程蝶衣所在的戏班班主对自己徒弟要求不可谓不严,但是程蝶衣自己下不了决心纠正自己的口误,那是谁也没办法去成全他。对于遴选考试是对综合素质、理论积累、写作能力各方面的实打实的考察,不像行测、申论,通过一定的方法能让你会做一类型的题目,所以建议备考的同学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培训机构和辅导教材,培训班里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到了你提笔去写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依旧不会写,培训机构和辅导教材只是外因,而决定你考上还是考不上的是你自己努不努力、怎么去努力。学习、复习考试,就像格斗,你要明白自己的弱点是什么,怎么去改正,自己怎么锻炼才有效,怎么制定锻炼计划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在两个人面对面格斗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对手的弱点,主动出击,怎么打、用什么样的套路、使多大的劲,需要自己去摸索,别指望别人在旁边给你指点打他哪儿哪儿,也不要指望别人给你一本武功秘籍,你看了以后不需要锻炼就会天下无敌。学会做学习的主人,要主动地把考试打趴下,而不是被考试牵着走。


言归正传。前段时间很多同学给我发了关于案例分析的作答和写的大作文,除了个别同学的文字功底很好外,整体上不尽如人意。一篇好的答案,一篇好的文章,我认为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立意,二是形式,三是内容。
一、关于立意。立意就是你对某件事情、某类现象的看法,就是你对作答、写文章的谋划。举个例子,如果让你写篇文章,阐述你喜欢晴天还是喜欢雨天,那么你就得在文章里面列出自己喜欢晴天的理由或是喜欢雨天的理由,并且还得考虑这些理由怎么怎么写才会让别人信服。再比如,如果领导让你写写关于对某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工作思路,那你就得认真思考怎么去做:先解决当地村民的眼前困难,再加强各种保障做好兜底工作,最后通过建立合作社、引入企业,让村民富裕起来,等等。
二、关于形式。文章的形式包括格式、结构逻辑层次、标题、分论点小标题、段落长短等等。虽然现在提倡改进文风,但是必要的形式仍然需要的,就像帅哥美女,他们虽然有英俊或漂亮的面庞,但是如果他们穿的邋邋遢遢,是不是依然让人感觉不舒服?当年,闻一多提出了诗歌“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不仅仅是诗歌,写文章也是。
在写文章时候,标题是个容易出彩的地方。前期同学发来的作答,在分论点小标题上,依然是“一、要做什么;二、要做什么……”,味同嚼蜡,乏善可陈,大部分的人都会这么写,如果你还这么写,怎么在那么多份试卷中脱颖而出?。
怎么去写出形式工整、语言漂亮的大小标题呢?从应付考试的功利性目的出发,不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多积累多背就是。比如今天的人民日报有篇文章《打铁莫怕火烫脚》,分析项目为啥推不动的原因时候,用了三个标题:“情况复杂”不会推、“谈商色变”不敢推、“镜头切换”不想推,这篇文章大、小标题就很好,就完全可以记到笔记本上,记在脑子中,以后能用的上。这样的标题不仅会提高你写作的逼格,还能提供你思考问题思路的参考,如果再遇到案例分析题,让你分析一下某项工作为啥开展不下去,那会不会联想上面的标题,是不是存在不会推、不敢推、不想推的情况?功利性地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考试也是这样,就看你怎么抄,有的人只会从试题材料里抄,而有的人从自己丰富的积累里去抄。
第三,关于内容。文章的语言、对策、评论等都是内容的范畴。从发来的作业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强。大白话、语言不通顺等问题依然很明显,怎么去改进呢,我觉得自己在做题的时候,不能写完就扔一边去,自己在回过头来,仔细读读自己写的东西顺不顺畅,通过这种方式,自己都能发现自己写的文章的毛病。
二是对策不具有针对性。这个不想多说,只拿两份作业对比一下就可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答一: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做好三方面宣传:一是大力宣传政府创业政策;二是大力宣传成功案例,进行激励引导;三是大力宣传社会资金帮扶力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创业的良好局面。
作答二:一是强化思想引领,补齐宣传短板。创业思想是创业行动的指引。建议人社部门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互联网软件,增强宣传的及时性;创新宣传模式,通过微电影、制作专题纪录片等方式,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的挖掘和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同感。
三是评论缺乏深刻有力。比如,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有的同学只会评论这个政策:好。至于好在哪里,有什么样的影响,不去论述。或者是自己背过一些相关的内容,就大段堆砌到文章,看起来跟文章主题有关,实际上对文章没有多大用处,甚至成为累赘。怎样让自己的内容深刻?没啥好办法,多想,多积累。

继续继续,姥爷带着熊孩子出去玩了,哈哈~~继续更

夏天佩戴整天的支具下来,后背,前胸都起了痱子;而且因为没有外套的遮挡,同学们都对这个支具充满了好奇,好在在班级里人缘一直比较好,大家也只是好奇而没有嘲笑。。。记得有一天生物课,班主任老师讲到脊柱侧弯这一节时,还特别举例说班上有名同学就是这种情况,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导致我一直对这个班主任怀恨在心,赤裸裸的践踏了我的尊严!所以各种原因下来,这支具我戴了也就半个月,然后就冷落在地下室了。。。。

再之后由于没有任何症状,也就没有过多的关注,直到高二的时候去北京协和医院复查了一次,挂得是当时脊柱外科全国最有名的邱贵兴邱老的特需专家号,记得就诊那天,邱老带了一屋子的年轻医生,各种讲解,总体意思就是:这个年纪发育基本定型,S型弯曲已经得到了代偿性平衡,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建议暂时不予干预,每年持续复查。腰椎的弯曲度数大概在40多度,胸椎也是48度左右。上大学期间,也是坚持在协和医院复查,王以鹏,翁习生这些教授的号我都挂过,意见也都一致。大学毕业后,想着上班了,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总来医院了,所有就职前又最后一次到协和医院找任玉珠教授复查,主要意思是问下需要不需要手术。任教授看了下说:骨盆没有倾斜,外形也没受太大影响,一个挺时髦的小女生,还没有结婚生小孩,做什么手术啊?手术以后弯腰受限,创口也很大,没什么症状就以后再说吧~~~至此,我彻底放弃了手术这条路。

虽然这个病带给我的除了不能穿太紧身的衣服和不想体检以外,并没有对我的学习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它永远是我和家人的心病,所以但凡有任何治疗的机会,都想尝试一下。也是在大学刚毕业后,姥姥发现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按摩治疗脊柱侧弯的新闻,于是我和妈妈又满怀希望的去就诊。位置是在北京的西南,好像当时是在石景山附近,是由一位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名叫董安利开的一个私人诊所,来诊治的人还真是络绎不绝。患者趴在病床上,董安利博士或者是他的学生(价位不同,董是280左右/次,学生是180/次)在脊柱的某几个部位使劲发力按摩几次,整个过程也就5分钟的样子。然后很多弯曲度数比我大的患者经过多次按摩,从外观上已经看不出来了,很是神奇。。。董博士说外观的“剃刀背”是由于肌肉痉挛引起的,长期的按摩和运动就完全可以纠正肌肉的痉挛,然后他们还在研究微创介入矫正侧弯。当时听完真是各种心动,但是家在外地,每周2次真是做不到,而且理智告诉我骨头的弯曲还是病态的存在啊,只是外形好像并不完美。。。。多年以后通过各种途径获悉,这个果然是忽悠人的治疗。

在京上班至今将近10年,中间仅复查过一次,弯曲有发展,但还是没有建议手术,所以我就踏踏实实的生活,遇到了爱我宠我的老公,顺产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儿子(脊柱侧弯完全没有影响生产,当时比较担心如果不能顺产,剖腹产打麻药会有麻烦,但是产检专家告诉我,我完全可以顺产,感谢老天)。

其实说心里话,得了这个病的我可能是不幸的,但是呢,我一直又觉着自己是幸运的,从外形上来说,没人能想到我的脊柱侧弯弯曲度数已经达到了手术指正,包括身边的同事朋友,也没有人知道我有这个病,所以很长的时间,我也都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直到手术前要和领导请长假,才开始和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普及这种病。而且一路走来总是能遇到很多帮助我的“贵人”,包括入院的术前检查,各个科室的医生听说我要做得是脊柱侧弯的手术,还都把我观摩一遍说:看不出来啊?躺到手术台上,麻醉前,还有助理医生和我开玩笑:你这看不出来啊?非做不可么?(都这时候了,我还能下去么,哈哈)

长存一颗感恩的心,可以让我们永远被温暖包围着,不是么?

好啦好啦,题外话说太多了,言归正传,为什么会想到手术呢?其实脊柱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直一直是我的遗憾,总想着早晚得手术把它矫正过来,但是缺少契机和勇气。16年9月份吧,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从事运动损伤恢复的专家,他建议我既然将近10年没有复查了,应该找朝阳医院的海涌教授诊治一下,看看是不是需要手术。一句话,又激起了我就医的勇气。

海涌教授,之前我就听说过,脊柱侧弯业界神一样的存在,多年前一直在协和医院复查,所以也早就想找他再看一下,但是据说挂号比较难,所以我先到好大夫上把多年前的片子发给海涌教授,有幸很快就得到了回复,还帮我加了号。

这里必须要说下第一次就诊的感受,哈哈,为虾米呢?因为对于外貌党来说,视觉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那一天老公和我一起进到诊室,放眼望去,海教授身后整齐的站了两排的“赵医生”,哇咔咔,大致扫一眼,各个一表人才,心想:现在当医生都得拼颜值啦?高学历高颜值高收入,啧啧,不知道都有女朋友没?我身边可是有大把的有颜有品的“黄金圣斗士”呀。。。。几秒钟的时间,大脑飞速运转,想了太多,哈哈。。再说说我们的“大神”,不怒而威的气场,那是相当强大,但是和患者交流的时候又是及其的和蔼可亲,让人从心底产生莫名的信任感。海教授听了我的情况,建议我尽早手术,然后i开了单子拍片,并且预约了下次的号。

第二周拿着片子去复诊,结合弯曲度数,海教授给出了手术方案,毕竟是大手术,所有要考虑的问题还比较多,也想多方参考一下。所以就在这周,我也同时挂了协和医院仉建国教授的号,他的助理看到我拿着朝阳医院的片子,知道我已经找海教授面诊过,也尽快给我安排了加号,仉教授的意见果然和海教授一致。回家考虑手术期间,随时会想到一些问题,就通过好大夫和海教授进行了沟通,海教授百忙之中有问必答,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最终决定尽快入住朝阳医院,海教授就马上让助手陈晓龙医生联系我,安排床位。

困扰多年的顽疾,终于要彻底根治了,因为信任,下决定往往真是就在一瞬间。

附上2015年术前照片两张(手术前不敢节食减肥,已经胖到历史最高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士入院考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