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今年五月份退休的职工退休年龄新规定2017,听说待2017年平均工资出台后还要重新计算,怎么到9月份了还没补发

  延迟退休一直是近几年的热议话题,也就在今年,人社部正式出台了延迟退休的方案,也为退休年龄规定划下了正式的一笔。那么今年退休年龄有哪些规定呢?下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延迟退休开展步骤确定

  近日,人社部正式却不了延迟退休的年龄方案,并准备于2022年正式实施。而根据人社部的方案步骤开展来看,2045年之后,我国全体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全部统一为65岁。下面是具体的开展步骤:

  1、2017年完成养老金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退休年龄的差别,女性退休年龄统一为55岁;

  2、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

  3、到2045年,我国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统一达到65岁。

  哪些人将受到延迟退休的影响?主要有三类人收到了该规定的影响:

  1、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虽然已经知道了具体的延迟退休的规定,但是不同年份出生的男女职工,究竟哪一年退休了?可以这么计算:

  依照这个方案,可以计算出男女职工延迟退休的时间表,以下是不同年份出生的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时间表:

一、男职工退休年龄时间表

二、女职工退休年龄时间表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根据最新的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015年12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报告提出了“先养老并轨、后延迟退休”的改革路径。
方案指出,首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其次,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再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最终完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工退休年龄新规定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