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打工还是微薄利怎么买东西西,都是在做利人利己的事情,你觉得呢?

今天讲的是我们的方向,是确定了的,不是讨论的,如果对我们的定位不认可,不是志同道合,那么就退出,不存在折中调和的可能性。我们在包装上明确的写了一段话,这段话就是我们的品牌定位,就是我们做这件事的价值观和使命。      

我们不是按效率最大化去选择我们的模式,而是按照信念和理想去做事。从商业上来说,有大把的模式可以选择,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赚更多的钱。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利润去做产品,我们要解决这个社会的风尚问题,我们不是商人,是时代的良心。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畅谈灿烂传统文化,

2、借酒恢复人的率真,

3、同权享有茅台体验。


一、我们的根系在哪里?

最打动我们情感的往往不是爱情,而是父母的亲情。有个成语叫舐犊情深,是描绘母牛刚刚产下小牛的时候用舌头抚慰小牛犊的场景,这是描绘亲情最好的成语。有句话这样说的,一个人不论什么年龄,一旦失去了父母,都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孤儿。

为什么最牵动我们内心的是父母的亲情?因为我们的生命都来源于我们的父母,父母就是我们生命的根。

我们不仅仅称生母为母亲,我们也称读书的地方叫“母校”,称土地为“大地母亲”,称黄河为“母亲河”.....我们所处的环境——孕育我们生命和灵魂的环境,在情感上也是我们的母亲,在中国人看来,故乡,和民族,是我们心灵的母体,是让我们心灵安息的地方。

回到10年,20年前,那时的文学,艺术,音乐的主题和今天截然不同。其主题是什么呢?

小河,月亮,古榕树......那时我们才刚刚步入市场经济,好比小孩脱离母亲的襁褓。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时间一久,就忘记了自己的来源,就连梦回都很少有故乡的样子。


对故乡的情感,那种情感是不是消失了呢?我认为不会消失,只是尘封了,一个人,一个民族血液里带有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被抹去的。即使汉人在满族人统治之下两百多年后还爆发义和团运动,三百多年后还有辛亥革命“驱除鞑虏”,都以恢复民族独立和尊严为目标。这是一个民族血液里流动的东西,很难被彻底磨灭,在时代的变迁下,会以各种隐藏的方式保存下来。

即使今天时代变迁如此快速,在生活之中任然处处看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上层社会的人喜欢把玩茶具,喜欢传统服饰,收藏书画......在网络娱乐之中,那些关系到传统文化的视频,也有最高的点击率。

我们只是需要一个触发点,一些媒介,揭开遮蔽心灵的雾霾,到达我们民族的精神归属。

我们首先要归属的是,母亲,乡土,故乡。

说到自己的母亲,在座诸位,谁不动容?每年七月十五是鬼节,是我们中国人祭祀祖先亡灵的日子。我们每一位都会虔诚的祭祀自己故亡的亲人,这是很实在的精神联系。还有另外有一种无形的精神联系,就是我们的民族共同情感,文化,习俗,哲学。

当你漂泊海外十年,如果偶然喝到了一杯中国的茶,或者吃一碗羊肉泡馍,恐怕要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们精神的根系。

时代变了。从小时候的放牛娃,把牛栓在树桩上,今天,我们把自己拴在了树木制成的办公桌上。从割麦子的农家孩子,到了面包房里喝奶茶的消费者。

这种变化,不是我们主动的,而是被卷入了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从农业时代,到了工业时代——海子卧轨在工业铁道上的尸骨还未寒,我们又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新闻又说互联网已经过时了,我们进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时代。

我们要明确,我们所处的境遇,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是人类几百万年来,改变最大的一代人,比起山洞的原始人发现火种的那种划时代的变化,我们现代人所经历的时代变革,还更为剧烈。

各位请回顾下自己的人生,科技,商业,社会思想给你所经历的改变有多巨大。我们确确实实是人类社会所经历变革最大的一代人。历史的分界点就在我们这里。

历史的分界点在我们这一代脚下。

我们有选择权,让时代的河流走向哪个位置?留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是随波逐流,彻底抛弃自己的文化,做一个无根的现代人,还是通过我们的点滴行为,出一份力量,不管这个力量是大还是小,去扭转时代的走向。

起初,可能就几个人站在时代的对立面,来拉这一根绳子。但是后来总会有更多人来参与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事儿,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我们现在处在人人都渴望改变,但是很多人却站在改变的对立面。都在抱怨,却没有人站出来付诸行动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弊端,在于,我们跑步进入了商业时代,工业时代,虚拟互联网时代....当我们跑步进入这些新时代的时候,却把一切智慧都丢弃了,但是人类的智慧全部来自于过去的时代。

在这个赛道上,跑得越快的人,丢得就越多,他把所有都丢了,宗教丢了,天地丢了,父母孝顺也丢了,婚姻家庭丢了,朋友情谊也全都丢了....这样一来就跑得很快,这就是这个时代。

在农业时代,人们都知道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这是来自于农业的经验和智慧,而工业时代的智慧只有一个:规模和效率。

我们现在就处于一个精神的矛盾之中。我们选择什么?有人说,你不要回头,回头就会变成一根盐柱。可是我们还是忍不住频频回顾,因为家乡的老榕树在那里,几十年了还可以遮风挡雨,只是村里已经没有人了。以前打水的井已枯草很深了,再也没有人去打水了。我们说,要向前看,我们都很少,或者不带自己的小孩再回到老家。

过去总是要祭拜祖先的,但是现在坟头都长草了,后人都不会回去。我们走过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几十年。从一个大的历史周期看,我们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就开始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了。到今天历经近200年,我们才迎来了经济的复兴。

今天我们要开始: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首先是要认祖归宗的。我们眼看新一代中国人,已经差不多没有了中国人的血液,看起来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韩国人。但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事情也并非当真要这样发展下去。在我们的基因里,是存在传统的血液的,这种基因不是几十年就能够改变的,也不是西方的影片和艺术能够改变的。

梵高的画再贵,我也更愿意欣赏中国的书法。好莱坞的电影可以配爆米花,但是没有办法配中国的茶水。酣客老王在书里讲了一个事儿,读完觉得很好笑,也是很感慨。他说,我们小时候去学校,大家朗读是:“人之初,性本善”,现在他送小孩去贵族学校,却听到小孩子都在朗读:”小鸡叫,哦哦哦,小鸭叫,嘎嘎嘎,小鸟叫,唧唧唧唧“,这就是中西方教育的差别,大家一对比就立判高下了。

但是我们却为什么一直学习西方,文化上也这样。还是因为我们太穷了。穷,所以看富人做的事儿好像都对,都挺不错的。当我们富裕起来之后,我们才会反问自己,“西方财主们的言行举止,真的好吗?真的适合我们吗?”

日本是一个很好的民族,在被西方军舰打开国门之后,就立刻搞工业革命。但是日本人依然觉得:我们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我们虽然学习西方的技术,但不代表我们希望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我们在清朝末年,搞改革的时候,也是如此,“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但是我们的文化肯定不能改变。

文化是我们的血液,是根系。

人在吃不饱饭的时候,乞讨是允许的,向人家献媚也是求生。我们从1840年到现在,其实是经历了一个大的经济衰退期,都在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而下一个经济周期,我们就应该是恢复自己的文化和尊严的时候。

我们要选择自己的立场和下一代的立场,我们是要我们下一代像韩国人(西方人和东方人杂交的品种),还是要下一代人成为汉族人?按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俗,我们的信仰去生存繁衍。

中国不是一片疆土决定的,并不仅是960万平方公里的泥巴而已。民族,不是由土地决定。而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决定,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诉求:先谈民族的,再谈普世的。

酒算什么东西,能够有什么价值?不论是一万亿,还是我们十万亿,即使我们做出一家比茅台集团更牛的公司,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值得回顾的?

所以,我们第一点: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这个需要我们通过产品,课程,思想去体现。

二、自然主义是全人类的出路


第二点,我们再谈普世的价值。普世的价值是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诗共20篇,这是其中的第五篇,也是最流行的一首。陶渊明辞官归隐于庐山脚下,过田园生活,以诗酒为伴,其中创造的《饮酒二十篇》,是最脍炙人口的,这些诗歌都是在酒后随性创作。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陶在《归园田居》的几句诗,让人印象深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藩篱中,复得返自然。

从这句诗里,我提炼出了一个主题:恢复人之天真率真。原始人爱喝酒,是希望通过酒和神灵世界产生精神联系。文明人爱喝酒,无非是借酒逃离现实社会的种种约束。

借酒,可以恢复人的率真,天真,自然。

这个属性,是属于全人类的。如今的世界,不但是中国人迷茫,全世界都在找一个出路,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人类的精神归属在哪里,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近200年前,卡尔马克思在伦敦街头兴奋地声称:在我们之前的哲学家,都在解释这个世界而已,而我们可以去创造一个世界。他和好朋友恩格斯的确开创了一个体系,引起了一次全球的变革。

为什么马克思思想一提出,就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共鸣,掀起了全球的一种社会运动?因为全人类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出路,去寻找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东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是类似的,西方人也在田地里劳动,也在橄榄园里摘橄榄,周末就一起去教堂唱赞美诗,日常生活中弹弹吉他唱民谣。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后,宗教的,田园式的生活都被打破了,一切神圣的职业也不再神圣了,所以西方人也失去了精神的母亲。所以当马克思主义出现的时候,当共产主义宣言发布的时候,整个西方社会就被点燃了。

让我们看看共产主义宣言,其中的文字,今天读来依然是深刻的。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真正引起人们共鸣的,并不是《资本论》这种专业的政治经济学作品,而是人们对于传统生活的情感,人们要反对现在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利益至上的社会,希望恢复到传统的社会之中去。

西方哲学家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与西方宗教基督教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人民之中有广泛的思想基础,所以一开始就得到广泛的认同。我们回顾福音书里的话语,其中很多与共产主义宣言是一脉相承的,耶稣的训导是,不要积蓄财产,要分享一切与邻居。

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自有其深厚的历史因素。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类似的环境时期,我们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商业社会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破坏,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破坏。今天的中国人再去重读共产主义宣言,才会有切肤之感。但是,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倒并不是认可耶稣和佛陀等思想,中国人本质是以自我和家庭为核心的,要中国人不积蓄财富,平均生活,倒是一场灾难。

苟富贵,勿相忘。这种中国老百姓的心态,要积蓄财富,这个财富一定要和亲戚朋友分享,而不敢独享。中国人的这种心态,实际上最适合于自由经济。

中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呢?是一种什么主义?

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表示很赞同。这就是儒家思想的自然主义,暮春三月,穿戴一新,结伴朋友们去郊游,到河边和田园之中享受自然风光。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道德经》最后章节的内容,也是自然主义,老子作为周王朝末期最有学问的人,在洞察古今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好的社会是回归到自然之中,以无为的心态为政。老子的这种心态,在2000年后,才越发显示出其普世价值,今天我们推崇的精简政务,就是慢慢接近于老子的无为之治。

老子提到的“自然主义”,其思想提出的环境虽然异于今天,但是其理想的生活方式,依然是今天中国人,甚至全球人所追求的。不论西方还是东方,现在整个社会真的越来越糟糕,这种糟糕可以说是资本发展壮大所导致的。

我们不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我们要反抗资本的力量。自然主义,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上,也就是简单化——俭。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慈,二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生活要求上要俭,在精神要求上也要俭。自然主义,是符合全人类共同精神需求的一种思想,是能够应对人情关系冷漠化,资源过度消耗的最佳解决方案。我们从自然之中不但可以得到精神慰藉,也可以得到人类所有的智慧,得到自由和一切灵感。

我们借酒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恢复人的自然性。当然自然性有很多,那我们就集中到一个点:率真,喝酒之后的人,口吞真言,谈笑憨态可掬,这种状态就是率真。

有人说,裸体也是自然性,茹毛饮血也是自然性,那么这个就有很多争议了。但是恢复人的率真,真诚,这是没有争议的。

以上两个主题:1、传统文化的根,2、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恢复人性的自然。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个产品去蕴含这些述求。

第三个主题是:商业的异化。

这幅图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图上两个农人,以人力背负超过自己体重的茶叶,去交换国外的香料等物质。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商业模型,相互交换不同的产品,商业最初的用途是:互通有无。

商业的有益之处,应该是解放人的双手。我们本来需要一直耕种才能够生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商业购买粮食,那么我们就把自己从田地里解放了出来。

商业应该是解放性的。发展到后来,商业成为了奴役性的。我们每个人都被账单绑架了。

尤其是今天,我们走在电梯里,公共交通上,网络空间里,处处都是信用贷广告,中国经济已经被资本完全绑架了。在过去放贷是非常不光彩的行为,今天成为了经济命脉的掌控者。

商业的第一次异化,是作假。

古代的商人发现紫檀木比红木贵,于是就在红木表面镀一层紫檀去骗人,这是早期的商业欺诈。以次充好,囤积居奇。这就是商业早期的异化方式。所以我说,人类谎言的一半来自商人,还有一半来自恋爱中的男女。

商业的第一种异化,作假,还不足以危害整个社会。过去的社会是社区式的,在一个社区里,名誉至关重要,失去名誉是无法生存的。所以作假的生意只能在小范围流行,并不是整个商业的主流,主流商人都必须讲究信誉。

后来进入了流沙性的社会,大家彼此不认识,在一个很大的城市里,欺诈的成本很低,所以欺诈成了普遍的商业行为。今天中国发家致富的商人,恐怕没有几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商业异化的第二阶段:是进入了金融资本时代。过去的商业以产品为核心,金融资本时代,商业已不再以产品为核心了。在小米公司上市之际,有网友戏称:小米公司每部手机只赚消费者2块钱,但是一上市就在股票市场每股赚消费者200元。

只要包装好,外表好,营销广告好,产品真正好与坏,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有利润,什么公司都可以上市。任何人只要有钱,就能够成为全民偶像,资本追求的是利润,是没有原则和价值观的。

“资本逐利性是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卡尔马克思

前段时间的鸿茅药酒事件,假疫苗事件,就生动印证了马克思的这个定论。作假药有什么关系呢?大不了罚款几百万而已。而我公司利润有一年几个亿。公司的管理者是不会考虑社会道德的问题,不会问良心的对错。只管利润和成本。所以在各种商业模式里,我认为不应该走资本路线,不应该设计复杂的模式,我们应该回到产品为核心,只赚取微薄利润,保证公司运营即可。

我们要重塑商业伦理,做商业社会的去伪存真,打倒不好的商业风气。

四、把天下人当朋友,没有消费者

中国人还有一个基本原则,对朋友和对外人的区别对待。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在朋友之间保存得还非常好,即使是土匪强盗,也最讲朋友情义。如果是给外人的酒,那么我们可以利润高一点。我们定价500,定1000都是合理的。如果说,这是给朋友的酒呢?我觉得199就合适,甚至等我们运营起来了,再降低价格也合适。

我会在外盒上直接写上我们的定位:这是朋友间喝的酒,谢绝商务应酬。当我们学会拒绝一部分人的时候,我们才拥有了一部分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市场都要,没有选择和取舍的行为是不明智的。

有个西方快餐品牌叫汉堡王 Burger King,比肯德基和麦当劳要高级些。它曾经做过一次活动——“凡是退出我们社区,退出会员的,我们额外赠送一个汉堡”,于是,有几万人为了这个免费的汉堡,就退出了汉堡王的会员。

一般的企业的做法却相反,请你加入我们会员,加入会员赠送你们一些优惠券或者礼品。汉堡王不这样做。如果为了蝇头小利进入会员的,那就不算忠实消费者,对我们的品牌丝毫没有作用,反而是降低了品牌格调。汉堡王不花钱搞促销,搞优惠券这种小把戏,而是花钱把这种贪图便宜的消费者送出门外。

我们也要这样说,凡是不认可我们文化的,退出我们这个群,我会多赠送你几瓶酒。正是因为拒绝了一些人,才真正拥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我们明确拒绝了商务消费场景,我们才真正赢得了另外两个场景:朋友喝酒的场景、独自饮酒的场景。

我们不再需要去解释,我们要主动拒绝掉这个消费人群。

这样看来,我们就做了“俭法”。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戒律”。

有了戒律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有戒律的商业才上了台阶,进了信仰的殿堂,有了长久经营的根基。如果说做性价比,做极致,在大资本的支持下,我们也最多三分天下。如果是做朋友间的产品,其他产品都是商务的,我们就是二分天下有其一。

让我们回到初衷,为朋友酿造好酒,朋友的朋友就是天下人,我们进而为天下人酿好酒。没有经销商,只有服务商,没有消费者和顾客,只有一起饮酒畅谈家国天下的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薄利怎么买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