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保险股东结构都有谁?

在被“三马”捧上董事长职位之前,欧亚平从未涉足金融业。他做过高校教师、国企员工,开过公司做过原油生意。在喧嚣无比的房地产行业,欧亚平与李嘉诚、李兆基数次过招,却鲜在大庭广众露面。

  众安保险董事长欧亚平  

  不到四年,众安保险迎来了IPO。

  四年间,股东背景、业务结构与估值争议一只围绕着这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这起备受瞩目的IPO也让一直身居幕后的董事长欧亚平的身影逐渐显露。在IPO之前,欧亚平通过关联公司持众安保险股比已经达到20.23%,超过了的16.04%,是众安名副其实的最大股东。

  在被“三马”捧上董事长职位之前,欧亚平从未涉足金融业。他做过高校教师、国企员工,开过公司做过原油生意。在喧嚣无比的房地产行业,欧亚平与李嘉诚、李兆基数次过招,却鲜在大庭广众露面。

  即便在宣布上市的新闻发布会里,众安也有意无意的隐藏起自己的董事长,只是说明“三马”为众安保险最重要的股东。

  但随着众安保险敲钟,这位55岁的资本运作高手或许又将站上台前。

  教师、国企、原油生意

  在仅有的一些报道中,媒体大多用“相貌普通、身材不高”、“平凡但传奇的商人”来形容欧亚平,他似乎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媒体云集的环境中现身,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媒体真正采访过他。

  即便日后地产生意登上胡润的中国百富榜第12位,欧亚平的名字在房地产行业依然十分陌生,在深圳各种房地产论坛和展会上,他的身影一直没有出现过。

  欧亚平的故事始于1990年,那一年欧亚平在香港设立了百仕达。

  11年后,百仕达以当时“深圳地王”的姿态获得深圳湾红树西岸地块,这让百仕达在深圳地产界声名鹊起,不过欧亚平发家靠的却是原油生意。

  1985年,欧亚平结束了在南京华东理工大学的教师生涯。就像如今那些不知所措的年轻人一样,23岁的欧亚平也对未来一片茫然。那几年他在湖南省多个外贸公司任职,先后做过湖南省国际经济开发总公司担任总裁助理兼进出口部副经理、湖南省经济技术开发促进会会长,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公司副总经理。

  1990年,南巡讲话的两年前,欧亚平决定不再久留,南下香港成立香港宇恒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

  在香港,欧亚平开始经营原油生意,那时原油生意很好做,一船油进来就能赚几十万美元。欧亚平通过原油交易积累起了资本与广泛的商业关系。

  1993年,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欧亚平了解到罗湖区有一块政府无力改造的土地,只要引进技术和资金将高架电缆埋入地下,就能在上面开发房地产。

  当时,海南房地产刚刚崩盘,地产业正值寒冬。之后的统计显示,1993年下半年,17000多家房地产企业倒闭了将近95%。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这场战役中折戟,并由此发誓不再染指房地产行业。

  很难说欧亚平在当时便下定决心投入地产,可能他只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1993年,欧亚平在深圳设立了深圳百仕达实业有限公司,其中百仕达公司控股占80%。

  罗湖区这块32万平方米的地,前前后后花了欧亚平9个多亿,同一时间,国家宏观调控和原油价格下滑让欧亚平的原油生意也走到了尽头。

  1996年6月,百仕达花园在深圳落成,一期15 亿元的销售额也让欧亚平下定决心放弃原油生意,转做房地产。

  地产大亨与资本玩家

  1998年6月8日,百仕达控股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欧亚平募集资金6亿港元。同一年,欧亚平有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了中国百江集团有限公司,并将其作为石油气业务的投资工具。到1998年底,百江集团在湖南、贵州和安徽芜湖地区成立了13个与石油液化气相关的分公司。

  2001年4月,欧亚平把百江燃气从百仕达中拆分出来,上市香港创业板,融资5000多万港元。同一年,百仕达以7.8亿元勇夺深圳地王,据说欧亚平当时觉得自己是买了平价地,他本来准备为那块地出价8.2亿元。2009年,红树西岸总销售额超过80亿元。

  到了2002年,欧亚平决定进军电力。那一年,百仕达控股收购主板上市公司银网财团。

  在这比交易中,百仕达先以现金支付8100万港元,余款以发行2年期的可换股债券支付。与此同时,银网又以3.6亿港元的代价向百仕达集团收购其福华德电力有限公司70%股权,其中1.6亿港元以现金支付,余款以抵押贷款分批向佰仕达集团支付。

  在收购银网财团3个月后,银网实施了股本重组计划,通过财务手段产生3.26亿元的进账,造成公司赢利。2002年12月,改名后的威华达配股成功,又集资1.09亿元。

  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能力,欧亚平建立起了一个由燃气、地产和电力组成的商业帝国,当时,集团旗下共拥有3家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达到40亿港元,这让在2003年百富金融榜中排名第12位。

  2007年,欧亚平将自己手中大部分百江燃气的股权卖给了李兆基的中华煤气。那一年也是深圳房地产最疯狂的一年,百仕达当年销售额达到28亿元,土地储备40万平米。

  在这一时期,欧亚平的商界朋友圈金一步扩张,他通过燃气生意结识了李嘉诚,而众安保险的另一位幕后人物马化腾也曾与欧亚平一起投资健康元,健康元则是马云旗下云峰基金的重要股东。

  据说欧亚平与马云私交甚密,2010年12月,欧亚平和马云一起向四川省民政厅申请成立“四川大自然保护基金会”,同在的发起人还有北京中坤的黄怒波、春华资本的胡祖六、上海复星的郭广昌、老牛基金会的牛根生、杉杉的郑永刚等人。

  之后欧亚平还涉足投资,他最近的一次大动作是在今年初,其所领导的联合好运财团(United Luck Consortium)以10亿美元收购了手机游戏汤姆猫的开发商Outfit7。

  2013年11月,众安保险上线时,新闻通稿中说“三马”联袂举荐欧亚平出任众安保险董事长,而在此之前,欧亚平从未涉足过保险行业。

  同一时间,包括金地、佳兆业、卓越、星河集团、宝能地产、莱蒙国际、世联地产等在内的房企均已涉足金融领域。

  在众安成立至今近4年间,欧亚平在其中的角色依然成谜。这也使得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难以判断欧亚平背后的资本背景,无法看清这个曾经和李嘉诚及李兆基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过招的湖南富豪。

  尽管鲜在媒体抛头露面,但欧亚平对公司的控制力并不逊于最大单一股东蚂蚁金服,他通过百仕达控制着两家众安保险的股东——深圳日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日讯互联网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合计持有众安保险8.95%的股份。而持有众安保险14%股权的加德信投资有限公司的控制人欧亚非,则是欧亚平小7岁的弟弟。

  如此,欧亚平、欧亚非兄弟二人合计持众安保险股比达到20.23%,已经超过了蚂蚁金服的16.04%。另外,欧亚平的儿子欧晋羿也在金年4月被提名董事。

  欧亚平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挖来了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陈劲任职CEO,据说能让“三马”同台从投资到站台再到发起业务,也得益于欧亚平从中运作。

  在陈劲的掌舵下,众安保险已经向逾4.92亿客户销售了超过72亿份保单,2016年,众安保险保费收入达34.08亿,是另外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易安与安心保险保费总额的3倍多。

  今年9月,陈劲又带着管理层奔走于香港,分别向媒体和投资者宣布,众安保险此次全球发售约2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3.84%。这家屡次传出上市传闻的保险公司即将在28日敲钟。

  众安的IPO或许会促使欧亚平回到台前,从过往的经历来看,他似乎更像是天生的资本运作者而非实业家,她的百江燃气并未如愿带来更多的收入,电力方面也屡次遇阻,倒是百仕达的地产业务为欧亚平每年带来 20亿左右的现金流。

  在马云和马化腾发端于在线支付业务的金融蓝图、马明哲对中国平安未来的部署之外,欧亚平的资本运作能力也许又将在众安保险身上得以体现。随着这家近千亿估值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的IPO,欧亚平的谜底即将揭开。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亚洲财经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原标题:4年千亿市值,众安保险终上市,保险故事逻辑被改写

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今天是一个大日子,酝酿上市良久的众安保险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正式鸣锣上市,在成为全球首家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之后,又坐稳全球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宝座。『慧保天下』作为特邀嘉宾,见证了这一时刻。

9点抵达港交所,现场已经被各类媒体围到水泄不通。

一向鲜少露面的众安保险董事长欧亚平坐镇舞台中央,在现场主持人的指挥下,先后与嘉宾、投行、员工代表等合影留念。众安保险股东“三马”并没有达到现场,但也派出代表参与,包括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蚂蚁金服副总裁尹铭等。

众安保险股票简称并非“众安保险”,而是“众安在线”,更加强调了其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特质。

众安在线在香港的上市代码为06060.HK,在向某公益机构捐款100万港币之后,众安保险获得了选择幸运数字作为上市代码的权限。

最终为众安在线上市鸣锣的人是众安保险董事长欧亚平以及总经理兼CEO陈劲,他们身着统一定制的文化衫,而非西装,在9点30分整用力敲响港交所的开市铜锣。

鸣锣仪式结束,港交所执行总裁李小加在现场接受媒体群访,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众安保险在港交所上市,港交所会继续努力吸引更多早期发展公司,从事科技,生物科技及生命科学等公司来港,并为本港的市场结构作出努力,以维持竞争力。

众安保险发行价59.7港元,开盘价69港元,开盘后,一度冲高至70港元,但很快回落,截至港交所收盘,众安保险股价65.2元,截至收盘,众安保险市值938.8亿港元。

众安保险上市首日股价走势图

今日的保险朋友圈被众安保险上市彻底刷屏。其实不只是对众安保险,对于整个金融科技圈而言,今天都是一个大日子,一位保险科技平台公司创始人的话颇具代表性。

成立4年即完成香港上市的众安保险似乎功成名就,但其实,从一开始就围绕着其的巨大的争议仍在继续:

从2015年进行A轮融资,传闻估值达500亿元人民币开始,众安保险的估值就一直饱受争议,此番正式上市也未能摆脱这种质疑。

尽管由于标的的稀缺性,其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热捧,成为港交所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IPO,公开发售部分录得接近400倍超额认购,全球最大私募基金——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也成为其基石投资者,截至9月28日正式开盘之后,其总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港元(约合800多亿元人民币)。

最大的质疑来自于其市盈率。9月28日,众安保险的市盈率为1050.96,而同在香港上市的财产险巨头中国财险市盈率仅为9.470,另外一家当红的科技巨头,腾讯控股,市盈率也不过52.439。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计算并不科学,因为2017年众安保险尚未实现盈利,考察其市净率会更加科学。9月28日,众安保险市净率12.54,中国财险仅1.39,而腾讯控股为12.79。从这个层面来看,众安保险的估值似乎颇为合理。

上市首日,众安保险以65亿巨量成交居港股首位:开盘价69港元,相较59.71港元的发行价上涨18%,开盘不久,更是一度冲至70港元以上,截至收盘,价格65.2元,相较发行价上涨9.21%,总市值为938.83亿港元。

众安保险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众安保险首席财务官邓锐民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从公司IPO此前公开认购超额近400倍以及今天上午的成交量等情况来看,市场、长线投资者等对公司的发行定价比较认可,都看到了公司的价值所在。

2013年,“互联网+”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众安保险应运而生,作为全球首家持牌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其在过去数年中的发展速度颇为惊人。就保费收入而言,从2014年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开始,到2016年,其保费收入分别为7.94亿元、22.83亿元、34.08亿元,年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87.5%、49.3%。进入2017年,其保费增速依然迅猛,前7月,保费收入30.08亿元,同比增速82.6%。

良好的成长性,令其在国内四家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当中一骑绝尘。

然而这并不能打消人们对其业务发展的疑虑,质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过于依赖股东。打着“三马”的旗号出现在世人眼前的众安保险,从一开始就被与“三马”紧紧联系在一起,“三马”成为其最鲜明的标签之一,它因此备受关注和肯定,但也因此备受质疑。质疑最多的一点就在于,众安保险业务发展过于依赖股东。尤其是当腾讯以及阿里巴巴两大股东相继筹建或控股其他保险公司,众安保险现有业务能否维持,未来能否继续依托股东拓展业务被打上问号。

对此,邓锐民在媒体分享活动上表示,众安保险股东业务占比其实一直在下降,已经从成立初期的90%以上,降低至目前的50%左右。众安保险总经理、首席执行官陈劲对此也表示,股东业务其实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只是要慢于其他业务。

过度依赖场景。除股东之外,众安保险还主攻生态圈建设,一直围绕场景进行去中心化连接,与各个领域品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拓展人脉,并利用科技打造连接保险的生态链,扩充保险生态圈。

据其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围绕用户的场景化需求,众安保险已连接180多位合作伙伴搭建了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旅游、汽车五个生态系统。

但无论其生态圈多么庞大,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互联网保险天生依赖场景,决定其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销售都具有较高的依赖性。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众安保险与旅游OTA平台合作航延险,但其中大部分保费都被OTA平台获得。

身为保险公司,但众安保险从始至终都标榜自己的科技属性,据其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众安保险共有员工1574人,其中57%都是技术员工。

更凸显其科技属性的一个动作是,其在2016年宣布成立子公司众安科技,立志于面向保险行业输出科技能力。

可以说,除了持牌保险机构的身份之外,科技能力最为众安保险所看重,也是其取得高估值的关键所在。

但在金融科技方面,众安保险是全球首家上市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就可以一劳永逸,实际上,这是一个强敌环伺的市场,前有互联网巨头的虎视眈眈,后有中国平安等保险巨头的野心勃勃,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保险科技平台公司在追赶。众安保险能否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真正实现金融科技第一股应有的江湖地位,还有待更多观察。

回应针对自身科技能力的质疑时,陈劲认为各方势力的入场,证明金融科技确实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众安保险与其他互联网巨头会形成差异化发展,互联网巨头更倾向于打造平台,而众安保险是重度垂直于保险行业,二者并不冲突。

一路走来,一路争议,但众安保险还是在成立不足4年的时候迅速实现了上市,并以超高的超额认购率证明了资本对于金融科技概念的追捧。无论怎样,众安保险坐上了全球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宝座,同时为保险公司,尤其是互联网保险公司树立了新的发展范式。

发展模式:当国内传统财产险公司还在探讨如何摆脱车险业务占比过高,车险业务深陷“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发展怪圈,强调寿险公司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实现盈利之时,众安保险成立第2年即开始连续盈利,成立不足4年即成功登录港交所……用一种绝对于不同于传统保险公司的发展理念,快速做大规模,在资本市场纵横驰骋,并收获眼球无数。

无论面临多少非议,众安保险独特的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模式都值得被深入探讨。

科技能力:科技能力对于保险公司乃至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其不但能推动运营效率提升与业务创新,还能提升公司估值:近来着力提升市值的中国平安宣布要彻底实现从资本驱动到科技驱动的转型,而蚂蚁金服也宣布要发力金融科技。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众安保险很好地贯彻了“保险+科技”的发展战略,相对于巨头中国平安,对于广大中小险企而言,无疑更具示范效应。

创新意识:重视用户体验,产品快速迭代是互联网企业最典型的工作方式之一,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也较好地贯彻了这一点。当诸多传统保险公司还在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去获得更多保费的同时,以众安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却更倾向于谋求从用户需求出发设计简单的保险产品,以解决用户痛点,并不断尝试新的产品服务形式。

将用户每天行走步数与保险产品保费相挂钩的“步步保”,拟通过保费激励用户加强运动;“糖小贝”糖尿病并发症保险,专门针对糖尿病人群,将原本被商业健康险拒之门外的群体纳入保障范围;中端医疗险尊享E生,用户只需较少保费,就能撬动较高的医疗险保额,成为一款少见的“爆款产品”,引发险企竞相效仿。

尽管一些产品本身也面临诸多质疑,但切实从用户需求出发,并不断创新的态度无疑值得肯定,也代表了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上市,对于众安保险来说,意味着另外一个征程的开始。港交所没有跌停机制,股票价格可以无限下跌,对于众安保险来说,如何持续快速发展,以满足投资者的期待,就成为今后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媒体分享会上,陈劲,邓锐民以及众安保险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姜兴在回答问题时也谈到了未来的发展问题,综合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深度挖掘现有客户:众安保险最引以为傲的一点是,在短短的4年中,其已经累计服务用户5.43亿,生成超过82亿张保单,这其中所积累的大数据,被其视为未来业务发展的宝藏。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众安保险对于客户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停留在较浅层面,近3年,单个客户的保费贡献仅分别为3.9元、7.2元和9.3元。

对此,众安保险表示,未来将加大对于现有客户的开发力度,同过增加产品供应,提升单个客户持有保单的数量,同时提升单个客户的保费贡献。

或增加直面客户销售渠道:众安保险作为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其销售渠道更多还是各种互联网平台以及APP等,但这些产品普遍被视为不适合销售复杂的保险产品。对此,众安保险COO许炜表示,随着复杂产品增加,未来也将增加直面客户的销售渠道。

[导读]目前,众安保险官网已经披露了众安保险的股东及持股比例。

腾讯科技讯(王可心)11月6日消息,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保险)将于今日下午正式开业。目前,众安保险官网已经披露了众安保险的股东及持股比例。

信息显示,众安保险公司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有:浙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腾讯、中国平安保险、优孚控股、深圳市加德信投资、深圳日讯网络科技、携程、上海远强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19.9%、15%、15%、15%、14%、8.1%、5%、5%。

众安保险还披露了公司部门设置情况,共包括了信息技术部、信息安全部、运营管理部、业务拓展部、产品部、再保部、财务部、精算部、资产管理部、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内部审计部、人力资源部、行政管理部、战略发展部、公共关系部等16个部门。

众安保险是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今年9月26日,众安保险得到保监会的开业批复,并于10月9日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

据介绍,众安保险的定位是“服务互联网”,不只是通过互联网销售既有的保险产品,而是通过产品创新,为互联网的经营者和参与者提供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

众安保险经营范围包括:与互联网交易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家庭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分出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众安保险CEO尹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众安保险会与包括股东在内的互联网平台合作销售产品,首款产品将于11月底前后推出,产品将会是碎片化的,一个产品解决一个问题。

今日下午,董事局主席()、腾讯董事会主席()、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将聚首,讨论互联网金融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众安保险股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