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行为并不使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或质量提高,反而会产生交易费用,但为什么能增加社福利或者说对双方都有利

武汉安心百分百食品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壹亿壹仟壹佰万元,公司地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公司经营业务范围:食品科技研发,农产品初加工及销售,货物仓储等项目。

“安心百分百中国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与标准化交易平台”项目是由武汉金马奔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用地3000余亩,计划总投资81.4亿元人民币,分六期建设,历时七年,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作为该项目战略策划的技术支持。

随着农业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人民安居、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 2014 年1 月1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对农产品与食品的交易做出了重要的指示。文件指出,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加快推进县乡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提出《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为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意见》特别强调鲜活农产品的交易创新,引导、鼓励经销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发挥网上交易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激发传统农产品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形成以农批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直销直供为补充、网上交易为探索的多种产销衔接的流通格局,深入推进跨区域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建设,支持市场和企业建立和优化鲜活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入拍卖等现代交易方式,支持加强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和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设,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发展全程冷链物流,促进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创新鲜活农产品交易方式的配套服务体系。

二、项目市场前景与建设规模

近十年来,我国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 2003 年末,全国有亿元及以上农产品市场1198 个,到2011 年末已发展到1798 个,年均增速5.2%。由于农产品市场数量的增加推动了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的快速增长, 2011 年末全国农产品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分别为104.7 万个、 6789.8 万平方米,年成交额突破2 万亿元,比2003 年分别增长57.7%、1.8 倍和3.3 倍。农产品与食品综合批发市场数由2003 年的820个,减少到2011 年的702 个,数量降低了14.4%,但营业面积、成交额分别为1779.5 万平方米、 6325.1 亿元,比2003 年增长了25.7%、 1.1 倍。综合批发市场已经成为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大中城市消费鲜活农产品的60%~8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大型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如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也在部分批发市场得到应用。

项目总规划用地3000余亩,其中,一期661亩土地已完成收购;二期收购武汉汉口北家居投资有限公司名下位于黄陂区汉口北550亩土地,110000平方米AB两栋商铺展示厅和9565平方米的办公楼。目前,一期已完成建设面积约50000平方米,已完成投资约2.26亿元。其中, P(号地块已完成三层楼厂房1栋约5400平方米,钢结构仓库2栋约28000平方米,另有4栋厂房已打地下桩,地块内场地已平整,部分道路已初步完成,该地块已完成投资约11400万元;P(号地块已完成三层楼厂房3栋约16000平方米,7栋厂房已打地下桩,地块内已平整,部分道路已初步完成,该地块已完成投资约11200万元。

武汉市目前有多家农产品与食品批发交易市场,包括四季美农贸城、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东湖新城农产品市场、蔡甸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其中不乏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的大市场。然而,不仅是这些批发交易市场,全国农产品与食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的经营,还普遍存在如下的一些突出问题。

(1)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

现有的农产品与食品批发交易市场,提供的基本上是摊位的交易服务,无论是商品的进入还是输出,实际上都是交易业主粗放的自我行为,蕴藏着巨大的安全性风险。批发交易市场处于农产品与食品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对于安全风险具有巨大的放大效应。我国农产品与食品安全风险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批发交易市场,缺乏可靠、有效的安全风险的治理方法。

(2)农产品与食品交易的无序性

交易过程中对买方的购买需求,依然停留在一对一的无序状态中,不能实现商品交易的一对多流程的规范化。使得农产品与食品在交易的环节中,极易产生累积的不安全风险因素,而且很难进行安全责任的追究。由于交易过程中的这种无序性,导致每一个新增环节的交易量,都需要重新计量,从而致使物流成本不可能有效控制,这也是我国农产品与食品交易数量和交易区域不能扩大规模的重要原因。

(3)农产品与食品交易增值服务的单一性

现有的农产品与食品交易批发市场,只提供最基础的交易、仓储和物流服务,而不能提供对农产品与食品本身进行二次加工的服务,实际上就是原有产品进来,还是原有产品出去,不能对产品进行二次加工。由于二次加工的增值服务不能提供,所以现有的批发交易市场,只能陷入比拼价格的恶性循环之中,与商户之间也只能陷入持续的价格博弈,进而因为利润的不断下降而导致安全风险的不断上升。因此,现有的农产品与食品交易批发市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不仅安全风险巨大,而且商业模式的陈旧也导致经营的不可持续,亟待向升级版的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2.1 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与食品的质量安全核心需求

“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政府为此不遗余力的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成立了专门监管食品安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其在地方的若干分支机构,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监管经费逐年大幅增加。近年来,政府多次提出对农产品与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要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但从供应链各环节的作用和风险控制难度来说,并不是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同等重要的。作为农产品与食品供应链核心环节的批发交易环节,是最容易出现质量安全管理失控的环节,因而在整个质量安全的控制中占据最关键的位置,更是成为政府治理质量安全的重点环节。消费者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质量安全已成为选择农产品与食品的第一信号,并愿意为此增加购买的投入。这一判断可以从中国消费者,在全球高价购买婴幼儿乳制品得到证明。因此,通过建设新型的综合性批发交易市场重点控制农产品与食品的批发交易环节,对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与食品的质量安全需求,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2.2 以标准化扩大农产品与食品的交易范围和交易总量

从农产品与食品交易的国际经验来看,标准化的经营是主流的交易方式。往往一个城郊的大型综合性农产品与食品批发交易市场,不仅能够满足一个超过10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消费需求,还能供应满足周边城市和出口的需求,从1966年开始营业的巴黎伦吉斯公益市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又如德国的农产品与食品交易中,80%的交易都由标准化的产品构成,只有20%的非标准化产品面向餐厅等小众需求。全球化的发展、工业化的扩张和信息化的世界,实际上都依赖于标准化的支撑。只有在标准化的基础上,交易数量的提高才不会导致成本超过收入,也才能支撑交易的扩大,农产品与食品的交易同样是如此。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与食品交易,主要建立在农户、各个经销商、商户、采购商和消费者之间,两两约定的标准与契约之间,虽然交易可以达成,但是交易范围和交易量远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程度。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判定,实质上也是来自于对标准的信赖,只有在交易过程中提供科学的标准,才能让买方放心的扩大交易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农产品和食品的交易环节特别繁杂,没有产品的标准化,各环节的交易成本根本无法降低。只有产品的标准化,才能真正的降低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价格。

2.3 以增值服务扩大农产品和食品的利润空间

作为批发交易的主体,除了有场地、结算、仓储、物流和电子交易的需求外,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就是产品二次加工的需求,包括产品的标准化、包装的规格化、品质的等级化等。不同购买主体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购买数量有多样化的需求,只有在批发交易环节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加工,才能满足需求主体的多种要求。目前在传统的农产品与食品批发交易中,往往将农产品进行简单的缩小单位包装后直接卖出,各个商家之间提供的产品要么有很强的同质性,要么很难区分不同商家之间的质量差异,因而多以相互杀价作为竞争的手段,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不仅如此,目前农产品与食品的整个物流供应链上,除最后一个环节有大幅的加价之外,其他环节的利润率都普遍不高。特别是在批发交易的环节,由于商业模式的单一性和同质性,很难有较好的效益。通过对农产品和食品提供基于质量的增值服务,能够充分的体现优质优价的竞争原则,让提供高质量农产品和食品的商家获得更高的利润,促进整体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2.4 促进税收和就业的大幅增长

原有的农贸市场由众多的个体经营户经营,流动性很大,在税收上实行逐户定额征收,征管难度相当大,税收流失十分普遍,甚至出现“有市无税”的现象。而大型的综合性农产品与食品交易市场,以企业化经营取代了原来的一摊一户经营方式,使得税务部门征收税款能够更加规范有序,征管模式由过去的定额征收逐步过渡为查账征收。同时,标准化与增值服务为农产品与食品交易带来的超额利润,为税收的增长也提供了显著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新型综合性农产品与食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建立,将大大优化原有批发交易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工作人员的收入。同时,大量增值服务的引入,将创造诸多传统批发交易市场所没有的工作岗位,创造大量的就业需求。由此可见,汉口北农产品与食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既符合国家和地方在农业与流通交易领域的政策导向,又对质量安全治理和农业相关产的交易具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因而具有充分的建设必要性与实际意义。

3.1 无法替代的专业资产为本项目提供智力保障及品牌支持

本项目的合作方——武汉大学质量院,是国家质检总局与武汉大学共建的,国内最领先的质量和标准的专业研究学术机构。该院直接承担了国家标准主管部门提出的多个该领域国家级重大课题,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化体制的改革,与多个标准领域的国际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德国标准局DIN等,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说,武大质量院在标准的研发、起草和设立上,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实力和技术能力,完全有能力承担本项目所需要的质量安全与标准的研究和技术输出。武汉大学质量院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以及火炬计划等重大项目,自主开发的我国最权威的第三方质量大数据评价服务平台——“深度网”,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长期为企业提供质量数据采集、质量安全监测、质量安全预警、质量状况评价等服务,用户包括加多宝、统一食品、志高空调、美的冰箱、雪铁龙轿车等千余家企业,为用户避免了数以亿计的潜在经济风险。

“深度网”这一成熟的质量大数据平台,能够为本项目商业模式的实现,提供很好的现实基础。农产品与食品批发交易市场的质量管理与品牌,与对市场产品进行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服务机构的品牌质量密切相关,一个有着雄厚品牌实力技术机构对市场内产品质量的把关,是本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武大质量院基于多年来对全球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研究,有能力为本项目筛选、引进“中”字头或高水平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能够为本项目提供可信赖的第三方质量安全与标准的评价服务,这将使本项目具有可靠的综合性第三方公信力。

3.2 区域运输优势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条件

农产品与食品是典型的单位价值量不高的生活必需品,需求的数量巨大,但是运输和物流费用占据了成本的重要部分。因此,农产品与食品批发交易市场的选址,对交通与物流运输条件的优劣有很高的要求。本项目拟选定的厂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汉口北”市场群核心,到武汉市中心仅15 分钟,3 分钟快速链接武汉三环线,进而可直通京珠高速、沪蓉高速。南距汉口火车站15公里、武汉港18 公里,东距阳逻深水港30 公里,西距天河国际机场20 公里,仅20 分钟可到达, 20 分钟可到亚洲最大的火车编组站——横店北编组站。汉口北地区拥有便利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四通八达,被誉为国家级的物流枢纽中心,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难得一见的优质运输条件。汉口北这一得天独厚的区域运输优势,将成为本项目成功实施的核心基础条件。

3.3 先进而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项目的实施和运营当中,将运用到大量的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仪器设备,以支撑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追溯和管控,以及对标准化理念和技术的深层次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仓储和冷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些需求的实现孕育了坚实的技术资源,以及成本较为适度的软硬件环境。因此,本项目所需要构建的安全与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能够得到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本项目有能力与全球优秀的企业和技术提供商共同合作,协同创造中国新一代最先进的以安全和标准为核心的批发交易平台。

最近,我观察并研究了一些案例,发现有三个风口正受到资本的热捧:小程序、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用户下沉市场。而有一家公司,正同时站在这三个风口之上,上线5个月用户超过600万,靠一个小程序产品光速融资这个网站 - 它于2009年在美国诞生,是世界上首个用积分代替法币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它不仅与享物说的模式高度相似,发展轨迹也有很高的重合度:先是吸引了Y combinator、A16Z等硅谷顶级风投,吸纳了千万美元融资,随后借助facebook等社交渠道产生裂变效应,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到了800万用户,年均增长率超过5倍!

要知道,当时“增长黑客”的概念还没有被提出来,病毒营销并不流行,邀请好友送积分的玩法可是效率很高的。

不过,看似蒸蒸日上的Listia很快就遇到了瓶颈:

首先,根据国外著名媒体《连线》的报道,从前几年开始,listia为了实现盈利从而大幅削减了营销开支和用户补贴,导致用户增长停滞不前。也就是说,Listia的商业闭环并未形成,用户量主要靠补贴支撑。

其次,Listia团队花了5年时间才认识到,如果积分不与法币挂钩,那么市场认知度就永远无法提升,用户增长接近停滞。因此,Listia在2015年正式开放了积分与美元的兑换。

最后,通货膨胀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2009年10月,一张5美元亚马逊礼品卡的价格是300-600积分;

到2011年10月,这张礼品卡已经飙升到了2900积分,年通胀率达到200%;

因为开启了美元兑换,通货膨胀加剧。2016年3月价格为$1 = 7850 credits;

让我们比较吃惊的是,这20万条商品信息大多数是重复的,其实只有7000多件独立商品。也就是说,许多旧商品会在页面上循环出现,直到被出售。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实每天发布在享物说上的商品,平均只有1400种左右 - 每天来提供商品的”赠送者”也不会超过这个数量。

假设200万DAU这个数据是真实的,那么供给方的比例仅占总用户的万分之7。对于一个双边市场模型来说,这个比例并不理想 - 大多数人很可能只是看客或者羊毛党。

根据媒体报道,相对于传统二手交易渠道,享物说的一大优势就是流通速度快,80%的闲置物品能够在一周内送出。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们截取了9月1日前后6天的周期,发现81%的商品确实下架了(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送出了) - 对于“高效流通”这一点,享物说的确有能力做到。

不过,有媒体也宣称,享物说每天的交易量能够达到数千单到上万单。事实上,根据数据来看,每天能够交易出的商品在300-500种左右(每天总共有1400种商品发布出来,一周内消化),交易量怎么能超过这么多倍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每“种”商品可能有多“个”。我们观察发现,一些商家的活动(后面会提到)往往会送出上千件同款商品,这也会被归类到交易量里。比如联合利华这次活动,短期内就送出了超过10000件洗衣液。

从商品数据中,我们分析了赠送者的地理位置分布,并得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赠送者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递减。

(广东省是赠送商品最多的地区,其次是山东 - 这样看来,官方声称“山东日活第一”也可以理解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两幅地图:GDP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分布。

(左: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均GDP分布图 右: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显然,这三张地图的分布规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赠送者(供给方)主要来自所谓的一二线市场。但是,享物说主打的送红包、拼团等增长策略,却更偏向于三四线市场的打法 - 这可能意味着,领取商品的主力用户(需求方)还是来自于“下沉市场”。

那么,我们猜测:享物说运转的驱动力,是来自一二线/三四线用户之间对“价值认知”的天然落差。一件二手连衣裙,对于上海的某个用户或许已经没有了价值,但对于其它乡镇的某个用户来说,却非常有价值。

一二线城市的用户被某猫、某东培养起了买买买的习惯,多年下来闲置物品一定不会少,再加上“极简生活”概念正在成为新流行,他们有了处理闲置的需求。

但三四线及以后的小城市就不一样了,根据腾讯酷鹅研究院发布的《小城生活:深度解读三四线用户互联网生活》: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占全国的七成以上,GDP占全国的59%,同时三线及以下城市也贡献着中国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这批消费者正在面临消费升级的过程,且购物追求高性价比。

物品的赠送者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及山东、江苏、浙江等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物质更丰富、空间越来越贵,闲置的物品扔了舍不得,存在手上又是负担,自然就有“赠送的需求”。这就像水坝一样形成了“落差”,让闲置的物品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使物品从一二线城市流向其它地区。

“落差”存在的基础是国家各个地区存在财富和收入的差距。按照国际标准,是用基尼系数(GINI)来量化一个国家内居民收入差距 - 这个值处于0-1之间,越大证明收入差距越高。

根据数据中心CEIC的统计,从Listia创立的2009年起,美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左右徘徊,稍稍超过“警戒线”。而在享物说创立的201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

我们推测,正是由于这种“落差”的存在,享物说相对于Listia来说拥有更强、更持久的增长动力,也是它在中国市场的优势。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是谁在送东西。那么,这些用户都在送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明明有闲鱼、转转等可以卖钱的平台,他们却要白送?

于是,我们把7000多种商品进行了分词,并制作了词云,最后的结果简直是出人意料:一个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物品名称,关键词比例最高的竟然是“全新”!

本以为闲置物品应该是二手居多,但没想到“全新”这个形容词竟然能够战胜商品词,成为全平台最火爆的词。

如果只有享物说一家闲置平台是这个结果的话,那应该是个特例,但是Listia词云分析的结果,竟然跟享物说相同!brand new(全新)仅次于free shipping(免运费),是排名第二的关键词。

从这两个平台的关键词再次印证了我们的猜想,闲置物品的“赠送”需求非常旺盛。其实这就像电商行业的“清库存”,只要你手上有积压货,那横竖都是亏,简直是手里的负资产,仓储成本入不敷出;而享物说和Listia解决的需求,则是个人的“清库存”。

那哪些物品最容易被赠送,在平台上最流行呢?

  • 女装饰品:连衣裙、短袖、项链、上衣、手链

Top10的物品占了所有物品的13.51%,集中在手机数码、美妆、母婴、女装等四大品类。

按照多年淘宝购物经验来看,这些产品都有2个特点:单价低、复购率高。用户在普通电商平台上用低价轻易地购买这些物品,反正价钱也不贵,买回来不喜欢,送掉就好,把积分累积起来,还可以买平台上其它的物品。

在Listia似乎有不同的情况,排名最高的5个物品分别是:

  • 数码:礼品卡、交易卡、Steam key(数字版游戏)

  • 服装:T恤、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

这Top5的物品占了所有物品的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2个:

  • Listia上线10年,商品品类较刚起步的享物说具有多样性

  • 虚拟产品交易较多,可能受运费贵的限制

从两个平台热门商品中可以看出,享物说闲置物品大多是价值量较低的非标品,而Listia以数字化标品为主。

因为标品的二手价值更容易确定,买卖双方可以根据关键性能的折损定价,达成交易。在二手车垂直领域有优信、瓜子、毛豆;二手房垂直领域安居客、链家;3C产品的回收宝、爱回收;二手书多抓鱼、邻阅,这些针对标品类的垂直产品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产品也很多。而在非标品领域,目前还是只有阿里的闲鱼、58的转转两个巨头(占据90%市场份额),再次印证了非标品市场的交易难度。

而享物说就是切中非标品闲置,让不好被定价的闲置物品跳过价值界定阶段,用积分交易起来。

那在闲置交换的平台上,物品的价格怎么算,它按什么定价?如果邀请人能得到赠送的小红花,那要邀请到多少人才能开始第一笔交换?要上传多少件物品才能成为这个平台的“中产阶级”?

我们计算了享物说物品的平均“价格”。

看来,一笔交易平均需要847朵小红花,有了这么多小红花,就可以在享物说上迈出第一步。

而这只是平均值,那么拿一类具体的物品来看,就知道包里的小红花能干什么了。为此,我们选了平台上的爆款级产品“手机壳”作为参照,计算了所有手机壳的平均“价格”。

虽然只要200朵,但毕竟没有任何法币作为参照,200是个什么数量级,还是没个底。但好在享物说是个封闭的系统,为了保证平台的公平性,所有人只能通过完成指定的任务,才能获得小红花。努力就有收获,那么要多大努力才够换个手机壳的花呢?

按照这张任务清单计算了一下,一个用户在Onboarding之后最多可以得314朵小红花,差不多够1.5个手机壳的价格,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小红花,有3种主要的方法:

  • 持续送出宝贝得红花 (激活、留存)

  • 不停把享物说推荐给朋友(分享)

当然,这些只是常规的获得渠道;在平台初期,为了增加交易量,平台方通过运营活动给用户赋能,给他们发足够的小红花用来消费。这大概也是所谓的”分享即挖矿“吧!

正因为小红花无法和现实中的钱相互转化,价格不会成为影响交易的因素,物品值多少小红花只通过“赠送者”出底价,“接受者”竞价的方式实现,实际上整个交易密切地关注“物品”自身价值,而不是价格上的“值不值”,所以交易更加顺畅。

积分模糊了价格,不仅降低交易摩擦,让双方回到物品价值本身;也刺激了用户留存和分享推荐行为,传统的飞行里程积分就是个很好的”留存“案例。在闲鱼,买卖双方可以直接用钱交易,但是闲鱼依然上线自己的积分“闲鱼币”(以前叫“鱼贝”),实行双轨制度,也是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

积分相当于一个封闭经济体系内的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台调控问题,发生通货膨胀是大概率事件。

反观Listia,因为上面的主力交易商品是亚马逊礼品卡,所以积分兑换美元的比例一直非常清晰。而最近,商品定价又跟其发行的数字货币挂上了钩 - 因为大多数商品均以XNK作为定价,根据交易所里XNK的价格(1XNK=$0.14),就能准确给商品定价。我们抓到的4000+件商品均价为$14.25,相当于人民币92元。

但是,为何Listia也没有躲过通货膨胀的命运呢?个人认为,其最大的败笔就是开放了积分兑换美元的机制(为了用户增长,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多少积分兑换1美元,并不是由官方规定的,而是跟拍卖商品一样,由市场供需自行决定汇率。用户需要把积分拿到Listia上拍卖,卖家用美元出价。显然,Listia团队是高估了自己的经济体系:一种只能购买廉价商品的积分,其价值怎能跟”世界货币“美元相提并论呢?

因此,大量用户开始压低价格,纷纷想把手中的积分兑换成购买力更强的法币,崩盘由此开始。

除了从词云分析物品热度,点赞数也可以看出物品是否受欢迎。可以说享物说的用户是对“价格”相当敏感的用户群体,价格的上升会引起点赞数的急剧下滑。

图中有两个节点,分别是靠近Y轴的“小月光灯”和X轴的“平板电脑”;大多数点落在这两个点连线的区间内。说明多数人还是对10000小红花以下的平价物品感兴趣。

10000朵小红花以上的物品,少有人关注和喜欢;而商品的普遍热度在5000个点赞数以下,热度更大的商品可能是商家和平台联合推广的结果。

但是,但我们统计点赞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用户的“点赞数”集中在0-5000这个区间,但是点赞最多的产品竟然有4万多个赞,这是为什么?

仔细看了下商品标题,最受欢迎Top10产品中,很多都带“品牌”关键字。心想有可能“品牌”关键字是商品类别的标记,打开享物说小程序一看,果然该类商品比普通赠送者商品多了一个“商家赠送”的脚标。原来这是商家在享物说上面推广产品的活动。

享物说、Listia这样平台性质的产品如何盈利呢?总感觉在帮别人解决闲置物品问题,匹配一些“送与收”的需求,但它本身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暗中观察得出了几个猜想:

1.成为展示平台,作为商家推广的流量入口

麦当劳曾多次跟享物说合作,高考期间发起“为高考打Call赢大奖活动”。只要点进享物说小程序,上传照片为考生打call,就能得到一个“麦满分”。联合利华为了推出一款新的洗衣液,也在享物说上发起了99朵小红花0元包邮,免费送洗衣液的活动。享物说作为流量平台,一方面可以收取渠道费用,另一方面也激发用户活跃度,提高留存。

当然,平台给商家提供了一个商品曝光渠道,配套的服务还有:为企业提供用户精准锁定、数据跟踪和分析等后续服务。

多年前,Listia就采用过相同的模式,甚至与百思买、沃尔玛等巨头合作推广商品,在Listia中有个奖品商城,百思买和沃尔玛把希望被推广的商品上线到专区,以获得充分的曝光量。这种策略已经得到了验证。

但根据现有数据来看, 享物说接近7000件商品中,只有0.7%是商家推广。看来,享物说对于这种商业模式还在早期的探索阶段。

2. 作为二手电商平台,卖前排坑位

在电商里有个概念叫“坑位”,即平台关键词搜索,商品出现的位置。店家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把自己的商品优化到前排,享物说作为一个用户已过千万的交易平台,已经具备坑位销售条件。

在享物说上进行推广的商家,如果想让自己的商品在搜索中排名靠前排,就需要向平台购买坑位;当然,当平台上竞品多起来之后,商家还需要通过竞拍机制得到前排展示的机会。有了足够流量,“卖坑”的商业模式也能跑通了。

3. 构建付费会员系统,收会员费

类似于淘宝88VIP卡和亚马逊Prime会员卡,Listia也发售自己的会员卡,主要享受3种福利:

  • 每月为账户增加一定比例的积分

  • 购买积分时,额外赠送一定比例的购买额度(Listia可用美元购买积分)

  • 会员物品成功送出,多获得一定比例的积分回报

Listia的会员体系是建立在每天超过1万单的交易体量上(2014年数据),闲置物品的种类从一根针线到珠宝首饰已经非常丰富,足量的物品有利于提高用户粘性,是会员制度的基础。但目前享物说还处于平台初期,物品的品类大概只有Listia巅峰时期的10%,估计上线“会员卡制度”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从数据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平台唯一一个极端不同的行为——是否包邮。享物说上不包邮占99.8%,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买家付邮费;而Listia不包邮只占6%,绝大多数商品是卖家付。享物说目前是和顺丰合作寄件,我们推测享物说如果从邮费中提成,每天能有4w邮费分成收入,每年就是超过千万的收入(假设平均邮费为12元/单,顺丰全国包邮成本8块/单)。

而Listia则是赠送者掏钱付邮费,为什么有人愿意送东西还倒贴邮费?这可能跟公共政策有关系——在美国扔垃圾也要付钱。据说在美国硅谷的某个社区,政府会在专门的时间到社区收垃圾,收垃圾明码标价,比如27寸以下的电视收费41刀,车轮胎收费21刀等等,这可能就是有人在Listia上免费送、倒贴钱的原因了,当“垃圾处理费用”大于邮费时,交易便可达成。

Listia从2015年开始允许美元和积分互相兑换,用户将积分提现成美元时,平台从总金额中抽取20%作为手续费,比银行取钱还高;2018年发行ICO,Listia开始从交易中抽成,每笔交易成功触发智能合约,平台从交易中抽取10%的XNK作为手续费。按照我们之前计算的14美元的平均客单价,每天达成1w单的话,Listia可以通过抽成日赚1.4w美元。

而目前来看,享物说并没有任何“抽成”机制。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享物说存在商品供给偏低、活跃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其商业模式也不明朗。虽然商品流通效率很高,能够形成一定竞争力,但“高速流通”这个需求对于二手商品来说,应用场景非常狭窄。所以,尽管享物说坐拥千万流量的金矿,但是否能够支撑起6.5亿美金的估值,还是个问题。

其次,享物说流通的商品以价值低、不保值的非标品为主(如日用品),商品本身不用花钱,而邮费成为平台交易的壁垒。我们观察到,享物说商品的运费绝大多数在8-18块之间,而这个价格区间实质上是在跟拼多多分用户。在用户理性的前提下,只有购买方认为物品价值大于实际价值时,交易才会产生。而Listia是“大件垃圾处理”费用大于“送出去的邮费”时产生交易。

第三,从“价值流动”上来看,用户对于价值需求的差异会成为交易的驱动力。小红花作为“货币”,要么通过交易获得,要么付出劳动(比如邀请新用户)。

对于三四线用户来说,他们的“拿”的需求可能大于“送”,那么就必须不断靠完成一些拉新、留存的指定行为来获取小红花。而对于一二线人群来说,更倾向于“送”,那么靠交易获得小红花就更容易了。

换句话说,三四线用户给享物说平台"打工"刷数据,换取“货币”,一二线用户通过资产兑换“货币”- 这代表了财富的劳动升值与资本升值。看上去,这满足的三方的需求,但问题是这种驱动力难以长期持续。因为以补贴形式发放“货币”,凭空印钞,势必会加速贬值;另一方面,一二线用户手中囤积了大量“货币”,但缺少“拿”的需求,不利于价值流通。

总结来看,享物说的长远发展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只有大量廉价的非标品,其实竞争力很弱 - 我们已经有拼多多了。虽说积分降低了交易摩擦,但邮费会成为买方和卖方双向的障碍,也不利于价值的流转。我们认为,鼓励用户赠送价值更高的商品,会成为一种解决方案。大家可以看到,左图这个手机壳,看起来不咋地,却要花费12元邮费。而右边是Alan@增长黑盒送出的一个全新Kindle,邮费只要18元。你更倾向于攒积分买右边这个呢,还是随手买下左边这个?当然是这个Kindle。

所以,要想形成正向循环,需要商品价值超过邮费,这样才能实现小红花的长久流通。如果大家把多余的Kindle、凌美钢笔、畅销书、京东礼品卡纷纷放到平台上来,其他用户自然能感受到商品的价值,并愿意花高价拍下。为了赚更多小红花,大家又会拿更多高价值商品来拍卖 ,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所以,享物说应该强调“有价值的闲置物品”这个概念。比如,我宁愿用小红花换购一台二手的小米电视,也不愿意去拼多多上买一台新的“小米新品”。

Listia就没能够承受住这个挑战 - 在平台通货膨胀严重、用户增长停滞的压力下引入美元互换机制,企图通过积分套现来吸引新用户和提高留存,本来以为是一剂“以毒攻毒”的良药,但没想到却是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平台从此自此走向崩盘。

所以,我们认为克服通货膨胀的第一要点就是不要把积分与法币挂钩。目前来看,没有哪种积分的购买力能够赶超法币。

其次,要控制“印钞”的数量。也就是说,官方可以用降低奖励额度的方式来减少小红花的发行量,比如现在邀请一个用户给25,通货膨胀来临后降到5。

第三,增加“货币”销毁的机制。比较可行的方式就是让商家承担销毁功能。当商家入驻并发布商品后,用户是需要消耗小红花来兑换的,而商家本身又不会使用小红花。这样一来,相当于商家活动的小红花收入全部被销毁,从而减少了流通代币总额。对商家活动的频率、商品价格加以调控,必然能够控制代币流通量。

另一方面,就是引入抽奖、夺宝等机制,可供人们在娱乐时消耗小红花 - 可以类比”一元夺宝“。

最后,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Listia成立的2009年,恰好是美国金融危机后一年,而享物说兴起的2018年,是10年经济周期将要到达的拐点。

巧合背后是二手商品流转的必然。我国正面临经济下行、增速放缓,人们对现金的消费欲望降低,对性价比越来越看重。这些宏观现象可能就是对“闲置流转”的积极暗示。

在发达国家,二手交易早已成为习惯。比如瑞典,二手交易占到了国家GDP的10%;日本1989年经济遇到泡沫,其它行业受到重创的同时,二手奢侈品拍卖却屹立不倒。

不得不说,享物说正站在风口上。但是,它能否克服种种难题,给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