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卖煎饼大妈月入10万月入3万,你是不是也想转行了

丽水上班族的朋友圈里流传着许多传说。比如,快递小哥月入过万、月嫂阿姨挑活干、烧烤店主两年赚得一套房……这些故事,有的已经被证实,有的则越传越邪乎。撩拨得许多写字楼里的小白领纷纷感慨:“收入还不如楼底下卖煎饼的!”

  卖煎饼赚钱吗?月入过万好像是句玩笑话,但小编想说,这事儿不假!丽水市区大洋路的某个十字路口有个煎饼哥,每天推车卖饼三个半小时,每月进账过万元。

  一分钟一张饼 不快不赚钱

  每天早上5点,一辆卖煎饼的三轮车就会准时出现在城北一处交叉路口。

  摊主段师傅今年37,来自山东。八年前,听说丽水环境好,他从宁波辗转来到丽水,推车卖葱油煎饼,只做5点到8点半的早餐生意。

  热锅,浇油,段师傅开始了当天的生意。只见他从一个塑料桶里拎起一坨面揉开,抹上五香粉,码上一把青葱,麻利地擀成直径30公分见宽的大饼摊进锅里。

  面饼在油锅里滋滋作响,他快速地给逐渐蓬松的大饼翻了个面,紧接着,他拿出两个鸡蛋,啪啪两声打进杯里搅碎淋到饼上,用刷子刷匀,快速盖上锅盖。

  “给我切4块钱的饼。”一个顾客停下电瓶车,说着把五块钱纸币扔进钱盒子,拣起一块钱硬币塞进了口袋。

  “加辣,不加?” 说话间,经由右手竹戒尺抛出大饼已经稳稳地趴台面上……段师傅一刀下去,把冒着热气的大饼一分为二,拿起刷子抹了勺酱,装袋递给顾客,“OK,三克油!您拿好嘞!”

  “您动作好快啊!”看得小编忍不住惊叹道。

  段师傅冷不丁地接话:“不快点赚不到钱啊!”

  十字路口的饼摊  煎饼哥的选点哲学

  只做早餐,只摊一款煎饼,八年来他驻守这个路口,从没换过地。

  放眼周边,早餐摊独此一家。小编知道做生意挑选地点很关键,却对于段师傅的选点摸不着头脑。

   “一般做生意都会选在学校、小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你咋摆在十字路口?”好奇的小编忍不住发问。

  段师傅的思维方式很特别,小编听罢却觉得十分在理。 

  “孩子的嘴刁,何况学校附近早餐店很多,竞争激烈。” 段师傅说,自己的客户群主要定位于打工者和上班族。因为他们上班赶时间,没工夫做早饭,大多数人填饱肚子就行,口味不挑。这是他多年积累的重要经验。

  说话间,十字路口又迎来了红绿灯。三五辆电动车齐刷刷停下来买饼。稍早前做的三张饼分分钟被抢购一空。还来不及歇上半分钟,段师傅又开始了煎饼的制作。

  这时,一辆私家车缓缓停下,一位踩着细高跟,白领模样的女士也来摊上卖饼。这位陆女士说,“味道不错,都是老客了,我们家老公周末不上班也要骑个车来买饼吃!这会儿还算空的,有时候晚点来还要排队呢。”

  段师傅说,八年前这一片还是个大工地,连市政府大楼都还没盖。那时光顾生意的主要是打工者。这些年丽水发展很快,这一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居民区。

  多年经营下来,小摊也积累了一大批回头客。

  8块钱一张饼  平均一天卖七八十张

  8时许,十字路口迎来了当天的上班高峰。

  段师傅的早餐摊排起了长队,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途径的出租车司机,还有上班路上的白领和公务员……食客走马灯似的换。段师傅揉了揉酸胀的脖子,不觉又加快了煎饼的速度。

  “老婆在山东老家,儿子跟着我在丽水念初中。”段师傅说,赚钱,让孩子过上好生活是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坚持摊煎饼的动力来源。

  卖煎饼赚钱吗?卖煎饼到底能赚多少钱?这个账并不难算。

  段师傅的早餐摊主营业务就是葱油饼,再搭配卖一些豆浆和牛奶。

  从营业收入看,段师傅平均每天能卖七八十张饼,多的时候更是能达上百张。一张饼卖8元,80张饼就能进账640元。再加上1元豆浆、2元牛奶的零星收入。主食和饮料合计800元左右。

  从费用看,最主要的销售成本约为300元,包括三盒一共90个鸡蛋,成本价0.5元/个;自制甜面酱10罐,成本价10元/罐;用于提味的芝麻,11元/斤以及葱、油、面等。

  粗略算来,段师傅一早上的销售利润为400-500元,如此一个月下来(按照30天计算),利润可达元。

  这是一个让都市白领羡慕的数字。

  要知道,他一天的工作时间如此自由,不用打卡,不用看老板的脸色,也不用整天对着电脑伤害脑细胞。

  生意这么火爆,段师傅坦言自己也曾经想过开一家小店。但是在大洋路上看了一个37平米的店面一年租金要11万之后,他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得卖多少张饼,才赚得回本儿啊。” 

  时针指向8点30分,段师傅看了看手机说,“今天鸡蛋用得差不多了,再做三个就收摊。”

原标题:靠煎饼月入10万!现在开三家连锁店……

煎饼大妈贾秀英摊煎饼十余年,她的煎饼摊早上6点就开始排队,更有美国留学生一吃就吃半年,还带同学和全家一起吃!

现在的她连开三家连锁店,不仅供女儿上大学、考研、出国,还帮助更多人致富!

直接上视频,没流量看后边的文字

前一阵子呢,网上有一个月入三万、不少一个鸡蛋的大妈火了。

其实,我家煎饼也很火,因为我月入十万。

我是月入十万的煎饼大妈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我家煎饼有多火。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有人开始排队买煎饼,两个锅同时摊。

在上班的高峰期,排队能排到马路上去。有的顾客就因为排队加塞的还吵架。

忙的时候就是连收钱的时间都没有,我就把钱盒子往门口凳子上一放,让大家自己找钱。

一摊就两三个小时,停不了手。

就在2001年的时候,一张煎饼卖两块钱,一天我能卖四百张煎饼,卖八百块钱,净赚我就能赚五百块钱。

一天挣的钱,就能赶上我以前刷碗的一个月的工资。

在我刚开始摊煎饼的时候,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我第一天出摊,摊第一个煎饼。

那个时候天特别冷,我就盼星星盼月亮的,好不容易等来了第一位顾客。心里头不知道为什么特别紧张,手就开始哆嗦,老怕给人摊坏了。结果一上手,就把煎饼搂出个洞来,还有一个面疙瘩,我很紧张的,我就叫了一声:“姐,我给你放两个鸡蛋,只收一个鸡蛋的钱行吗?”

当时这个大姐脾气就上来了,说我“就你摊成这样,还要钱呢?白给我都不吃!”

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但是我咬咬牙还是忍过来了。因为我想到了我家闺女,如果我要不迈出这一步的话,我闺女可能就会失学。

我闺女特别懂事。每次我带她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她想吃什么东西,都会小声的问我:“妈妈,这个东西贵不贵?如果要是贵的话就算了,我不馋,给我买便宜的就行。”孩子的每一句话都刺痛我的心。

我就想: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想吃什么买什么,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不管多难,我也要靠我自己,给孩子闯出一条路来。决不能放弃,坚持卖下去,不管是刮风、下雨、一天都不能歇。

有的顾客说:你那个面不好,那我就重新再去试,有的顾客说:你这个味道不好,我就一样一样的再去调,食材都选那个最新鲜的。

每天凌晨三点我就起床。葱花、香菜都是现切的,隔夜的东西都不要,秋天霜打过的叶子有点发苦,我就把那香菜叶子全部去掉,就留下那个新鲜的杆儿。

把那绿豆面往铁板上这么一摊,打上鸡蛋,撒上葱花、香菜,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香味,吃起来是外香里脆的。

我这一摊就十来年过去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没有什么想法,我就是一个普通摊煎饼的。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老顾客回来了,说:“你给我摊三十来个煎饼,我说,一下子你要这么多?”他说:“我家闺女,从小学就吃你家煎饼长大的,现在出国留学了,我要去看她,问她需要带些什么。”闺女说了,“我什么都不需要,给我摊几十张煎饼就行了,叫阿姨亲手给我摊。我特喜欢吃她家的煎饼。”

听了她爸爸这个话我很感动。想想这个小姑娘,从那么点就开始吃我家的煎饼,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还没有忘记我家煎饼。

我心里有一种动力和信念,摊煎饼不光是为了养家糊口,我要把它当事业去做。

还有一个外国学生,我印象深刻。有一天傍晚放学的时候,一下子围了一圈人,过来吃煎饼。他也围了过来,我就问他,你要几个煎饼,他伸出一个手指,我就认为他要一个煎饼,我就点点头,因为他的语言我也听不懂。当我把这煎饼摊好、递在他手里的时候,结果他给了我一块钱,我就伸出两个手指头说:“一张煎饼两块钱”。你这个钱不够,再给我一块。当时他抱着煎饼特尴尬的样子,就做了一个动作,意思钱不够了。我一看没钱了,我就冲他摆摆手,我说:“那你就拿走吧”。

从那以后呢,他是天天过来摊煎饼吃。有的时候还带一些外国同学过来吃,这一晃半年就过去了。有一天,他带着五六个人过来。到了我店门口儿叽里咕噜的说了好多话。我一句我也听不懂。我就问他,我说:你要几个煎饼呀?结果呢,他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钱给我,还很激动的样子。我一看不对劲儿,我就跑到隔壁去叫那小伙子,我说,你赶紧过来给我翻译翻译,他说的是什么。

原来呀,他是美国人,要回国了,以后不再来中国了。这次是带着他的爸爸妈妈、还有朋友,过来吃我家最后一次煎饼。

他一说要走了,我心里酸酸的,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当他走过马路的时候,回过头来冲我挥挥手的那一刻,真的我心里特别难受。

我就那把这两百块钱上,写了一句话:“希望以后还能见到你,外国朋友”。我就把这两百块钱,永久的保存着。

我感觉我卖煎饼,不光是为了赚钱,我卖的不只是一个煎饼,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小的煎饼,也能帮助更多的人

在这之后呢,还有好多人过来跟我学做煎饼,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有人学,那我就教。有四川的扬子,还有河南的一个张大姐,还有安徽的一个小陈,还有我家的亲戚,都跟我学做煎饼。

有一个山西的大姐,原来是她在北京给人家做保姆,后来她就不干了,跟我学做煎饼。在她临走的时候,我就鼓励她,我说:“万事开头难,你能走出第一步,你就能迈出第二步”,我说:“回去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给我打电话。”

等他再次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我家孙子上幼儿园的钱,都是我出的,大姐,我非常感谢你教我做煎饼,我靠卖煎饼养活了一家子人”。

听了这些话,心里暖暖的。

我自己的生意,也是做的红红火火的。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煎饼摊,现在做到了三家分店。

我的女儿,也没辜负我的期望,考上了大学,还去了一趟美国,现在读研究生。

做煎饼也能做出成就感,煎饼虽小,也足以温暖人心。温暖了他人,也成就了我自己。

我要把感恩的心,回报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人的一生,赚多少钱并不重要。能够交到多少朋友,帮过多少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我希望我的煎饼,能温暖更多的人。我的愿望就是,把煎饼摊到全世界!谢谢大家,谢谢!

煎饼大妈开班招收海外弟子,月入10万!

一句“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几年前,卖的大妈瞬间成为网红。

而爆出这个金句的就是52岁的,她已经摊了近20年的煎饼,别人叫她“煎饼皇后”,她却笑称自己只是个“煎饼大妈”。

短短几年过去,她已经开了3个分店,现在收入是3万的3倍。

看到这个热搜,就有很多上班族抱怨,或者自嘲,大妈才叫GDP,我们都拖了国家后腿。

但调侃之后大家也会思考,“连大妈都能月入十万,开连锁店,自己年轻力壮为何就不能出人头地”?其实,贾秀英一路走来也并不容易,不能忽视的是她踏实拼搏的精神和对机遇的把握。

二十年前,贾大姐就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北京虽然海纳百川,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却没有一个角落属于她。最开始只能靠在餐馆刷碗,一月挣四五百块钱来维持生计。

在日子最拮据的时候,女儿也懂事得让人心疼。

每次妈妈带她去超市,她看到什么想吃的东西,就问妈妈,这个贵不贵,要是贵的话就算了。这让当母亲的贾大姐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让女儿过得好一点,将来不至于像自己一样走投无路,贾大姐决定学着去摊煎饼。

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决定,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

二十年来,贾大姐每天蹬着三轮车,风雨无阻,早上不到六点,就开始一天的忙碌:倒面糊、摊饼、打鸡蛋、刷酱料,“要不要蒜”“吃不吃辣”,人多的时候累的手腕酸了也没功夫揉一下。

从最开始的2元一张的煎饼卖到现在,她不仅月入十万,开了三家煎饼店,还靠摊煎饼把女儿送去国外留学,现在更是办了全国第一家“摊煎饼”学校!

生活从来不会亏待真正努力的人

大多数城市里的上班族,看到这些,想法只会停留在“为什么我在一个大机构大公司工作,收入还不如一个煎饼摊大妈。”

但你从来没有去想过,一个地铁口的早餐摊,一上午的人流量是多少。贾大姐每天几点钟起床,去哪里进货,几点钟收摊,有多少成本,有多少利润,又有多少每天起早贪黑的付出……

人人都知道北京东城区簋街有个“煎饼侠”,却不知道她并不是一下子就飞了这么高。

给第一位顾客摊饼,她不仅把饼戳了个大洞,还结了个面疙瘩。

为了留住顾客她说“姐,我给你两个鸡蛋只收一个鸡蛋的钱,行不?”对面的大姐并不领情,冲她喊道:

“就你摊成这样还要钱呢?白给我都不吃!”说完甩手走了。

虽然遭受挫折,但她仍然每天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坚持改进工艺,希望生意慢慢好起来。

顾客说,你那个面不好,那我就重新再去试;顾客说,你这个味道不好,我就一样一样地再去调。

慢慢地,从最开始的门可罗雀,到现在门庭若市。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她的“姜皇后煎饼店”门前,就开始热闹起来。为了保证按时按点的开张,每天凌晨三点就要早早起床,“葱花、香菜都是现切的,隔夜的东西都不要,秋天霜打过的叶子有点发苦,我就把香菜叶子全部去掉,只留下新鲜的杆儿。”

一勺面糊、两枚鸡蛋、一把葱花、层层薄脆,再刷上一层秘制酱料。看似简单,她却用心和温情留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回头客。

大多数人每天穿梭在写字楼里,朝九晚五,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开会、做表格、汇报工作……每天抱怨着生活平淡而没有趣味,抱怨加班太多而没有时间追求诗和远方,但他们中大多数人既不精进,又不想换一种活法。

而贾大姐虽然做的是“小煎饼”,但你可知道,她每天付出过多少辛苦,让无数人在行色匆匆中,吃到了满意的早餐。

所以,当她月入10万的时候,你又有什么理由觉得浮夸。

而且,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成了贾秀英店里的常客。

贾秀英开始有了动力和信念,摊煎饼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要做成一种事业,不仅仅要做出美味的煎饼,更要让煎饼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现在,不仅开了三家分店,为了帮助更多家庭困难、想通过煎饼致富的人,她还创办了一个摊煎饼培训学校,把自己的技术、配方免费教给大家,让更多想努力却毫无出路的人跟着她一起走上致富路。

有些人一路在看着潮水起势的地方自怨自艾,但也有另外一些人,把握住机遇毫不犹豫地冲进一个又一个新的浪潮里。20年前,贾大姐从一个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20年后,她又成了一个特别群体中的一员——码商,二维码连接了和他们。

无论靠质朴、努力成为网红的贾大姐,还是其他的网红商家,他们正在快步走进支付宝的“天下码商”活动中。在支付宝”搜索“天下码商“页面,会发现一个码商的聚集地,给码商们提供了一个无比宽阔的舞台。在这里只要说出你的生意经,就有机会获得创业资金、免费推广、免费课程等福利。

在风起云涌的时候,也是每一个平凡人直上青云做“凡人英雄”的时刻,你,难道会错过?

▎小编:北叔(执行编辑:陈老师) 主编:kelly

▎商务合作:梅梅 电话(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煎饼大妈月入1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