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代理:如何怎么看待信用卡移动支付与信用卡之间的关系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人民银行近日公布《2015年支付业务统计》,在稳步上涨的各项业务中,几项下跌的特别引人注目,显示2015年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聚贸、易唐网、大龙网、敦煌网、全球速卖通、eBay、亚马逊、Wish、兰亭集势、DX、米兰网、环球易购、有棵树、棒谷科技、傲基电商、执御、小笨鸟、安克创新、新华锦、百事泰、通拓科技、价之链、跨境翼、思维电商、爱淘城、前海帕拓逊等。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及相关产业在国内的蓬勃之势,中国移动支付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独立第三方机构Analysys易观6月发布的《中国智能支付终端行业专题分析2018》报告来看,中国移动支付业2017年整体交易规模达到了208%的增长速度,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高速发展下的移动支付市场深博弈

与整体增长迅猛相较而言,国内移动支付行业的整体格局近年保持了基本稳定,两大巨头的优势无可撼动。而另一边,传统银行系的移动支付却似乎少了很多“声音”。

但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市场的演变,这种失衡的格局或有可能随着市场深度博弈的推进而有改观。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对银行系的各种利好开始呈现。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政策执行之下,机构正回归支付本源;另一方面随着寡头利益相争和资本市场的介入,在线下零售场景的争夺上,有可能为其他市场主体带来窗口。

在此情况下,传统银行系也普遍开始转换思路,拥抱变革的机遇。在6月初举行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王卫东发言表示,从去年到今年,银联银行体系一起推出的云闪付加快了在公交、地铁、菜市场、餐饮等等一系列老百姓生活高频场景的布局。银行系的整体便民移动支付服务增长迅速。单从云闪付绑卡用户来说,银联数据显示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受理商户数增长48%,交易量今年一季度同比去年四季度增长了4倍多。各家银行手机APP的增长速度,客户、交易量增长速度也非常快。

着力全能场景布局的交通银行信用卡

高增速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化布局的动作。

以交通银行信用卡为例。2017年,交通银行信用卡推出了“手机信用卡”产品,成为业内第一家将信用卡产品全面迁移至移动端的银行。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信用卡更加快了场景渠道布局的步伐,通过融入各类场景进一步拓宽获客渠道,提升客户体验,增强业务粘性。

当前交通银行信用卡已然率先实现了覆盖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场景的支付服务布局。其场景应用囊括了多种支付解决方案、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及公共服务解决方案,包括购买地铁票、骑乘共享单车、便利店和商超采购等高频市场,以及各种线上消费支付等等。交通银行信用卡安全便民的一体化移动支付生态圈已然构建。

交通银行信用卡对细分场景的深耕成绩喜人

移动支付已成为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动能。但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市场用户群已基本稳定。这就使得对细分用户场景的融合拓展及创新拓深,变得分外的重要。

在这方面,交通银行信用卡在今年展开了包括电商、外卖、租车、便利店等在内的多个场景融合深化实践。单在电商这一支付高频场景中,交通银行信用卡就创新动作频频,并收获了亮眼的成绩。

早在今年年初,交通银行信用卡联合京东商城、京东支付推出了“交行京东年货节”。交通银行信用卡在京东年货节中的订单量、交易额、新增活跃用户数等多项指标均跃升至第一名,刷新了多项历史纪录。而在刚刚结束的京东618狂欢中,交通银行信用卡再次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助推了京东的无界营销。其对电商场景的融入与深耕也再次取得了亮眼的成绩——618期间交易量同比增长77%,订单量同比增长86%,京东支付绑定客户量同比增长69%。

移动化已成为未来商业活动和客户服务最基本的属性。随着“5G”等移动技术的迭代与普及,移动支付市场必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银联云闪付、交通银行信用卡等的实践和成绩只是传统银行系积极创新,努力重塑支付行业主体地位的一个缩影。未来,银行系主体需要继续把握市场机遇和政策红利,充分发挥自身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同业、移动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合作,走融合创新之路,才能在移动支付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势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待信用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