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股市不代表中国经济全年表现是否体现了中国经济?

[车友头条--]  2016年作为中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累计销量突破2800万辆,同比增长13.65%,汽车产销规模连续八年蝉联第一。立足2016,汽车预言家梳理全年中国车市发展的十大特点。

2017年1月12日,中汽协月度会在京召开。会上,中汽协公布了2016年12月及全年的销量。其中,中国汽车市场全年产销均超2800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 。

2016年作为中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汽车行业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步伐持续加快。1.6升政策调整,市场骗补等热点现象为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留下深刻记忆。

汽车预言家立足2016年汽车销量数据,对中国车市发展的十大脉络进行如下梳理。

中国汽车市场再拿下全球销量第一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别为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4.46%和13.65%,增幅比上年提升11.21个百分点和8.97个百分点。至此,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已连续八年蝉联世界第一。

2009年,我国出台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当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 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在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首破两千万大关,产销数据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 14.76%和13.87%。

SUV成2016年中国车市增长核心主力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中国汽车市场2016全年SUV销量为915.3万辆,与2015年SUV全年SUV销量622.03 万辆的火爆相比,2016年SUV销量仍是有增无减。与2015全年SUV销量同比增长44.6%。而汽车全年的销量同比增速仅为13.7%,SUV的增速已经远超汽车销量的增速。

根据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分别增长3.9%和3.4%;SUV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增长45.7%和44.6%;MPV产销增速分别为17.1%和18.4%;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38.3%和37.8%。

2016年,SUV对乘用车的整体贡献度高达88.1%,为乘用车四类车型贡献最高的车型。说SUV成2016中国车 市增长核心主力确实是名副其实。

购置税政策调整或提前透支2017年销量

中汽协曾在2016年年初预测汽车市场增速为6%,当年终盘点时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为13.7%,整体态势呈现非常乐观。中国汽车市场之所以有这样良好的增速,这与1.6升购置税减半政策有关。

2016年,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影响,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760.7万辆,比同期增长21.4%,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2%,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对乘用车销量的贡献度为97.9%。

而1.6升购置税减半政策是在2015年9月29日由国务院提出,实施的期限自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进入到2017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已经取消,取而代之的在2017年购置税政策调整到7.5%。

有分析人士对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表示担忧,认为随着1.6升购置税减半政策取消,这或将提前透支2017年汽车销量。针对这样的担忧,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对汽车预言家表示,中汽协预估2017年的汽车销量为2940万辆左右,汽车增速为5%。对2017年汽车市场整体表现呈谨慎乐观的态度。

民企跻身中国自主“百万俱乐部”

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平稳增长,共有7家企业突破百万辆大关。

汽车品牌较比去年成为新一个跻身百万销量的自主品牌,这得益于旗下,该车全年销售58.07万辆,同比劲增55.58%,其中11月销量持续加速,单月销量超7万辆;12月,哈弗H6再次爆发,月销达8万辆。

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再次下滑

2016年自主品牌轿车总销量为234万辆,同比下降3.7%,其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9.3%,下降1.4个百分点。

之所以有这样的数据,其中既有SUV和MPV在分流传统轿车的市场份额,既有近年来合资家族化布局逐渐完善的因素,也有自主品牌在轿车的部分溃败的如此明显明显。

有行业专家预计:在2017年,SUV热潮还将持续,势头发展会更迅猛,在未来我国SUV车型占比或将达到45%-50%。

自主与合资市场价格分割线仍十分明显

根据中汽协2016数据显示,在乘用车型方面自主与合资市场的价格分割线仍然十分明显。这一点在SUV车型方面尤为明显。

中国SUV市场经历了几个格局变化,首先2006年-2008年,中国SUV市场一度出现自主与合资平分天下的格局,但从2009年-2013年,合资SUV占据了前十销量排行中的绝大多数席位,其中主要原因是合资SUV产品强大竞争力,彻底击败了之前猎豹、、等一成不变的老牌自主SUV企业,将价格区间拉大。

而近几年,合资产品大多处于20万元以上的市场,自主产品处于15万元以下的市场。在自主与合资产品中间出现了15万—20万元的市场空白。

针对这样的市场现象,合资品牌绝不可能视而不见,在2017年合资品牌产品价格将不断将下探,留给自主品牌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作为应对措施,自主车企一定要抢先机遇,抓住市场的蓝海空间。

豪华车国产速度加快 销量飙升

2016年,以、、为首的豪华品牌在华销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奔驰在华共销售47.3万辆,同比增长26.6%,宝马在华共销售51.6万辆,同比增长11.3%,奥迪在华共销售59.2万辆,同比增长3.6%。

分析BBA三家豪华品牌分车型销量后,不难发现,国产车型占据着很大的销售份额。2016年前11月共销售9.69万,占奔驰在华20%的销量份额。宝马主力车型依旧是国产车型 和,两款国产车型全年销量分别超过11.5万辆和15.5万辆,占宝马在华52%的销量份额。奥迪在华主力车型则是国产和,两款车在华全年销量超26万辆,占奥迪在华44%的销量份额。

由此可见,在华国产车型依旧是豪华品牌销量增长的关键点。2017年奔驰将会在全球市场投放超10款新车,其中部分车型将引进国内实现国产化。宝马方面,在2017年年初将推出华晨轿车,此外主力车型5系还会在2017年年内换代。奥迪方面,将在中国市场重点布局两款车型——国产以及,传统动力车型中,2017年推出包括家族中期改款、全新家族及全新等车型。

法系车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中,德系车、日系车、韩系车以及法系车所占市场份额都出现小幅度下降,仅美系车维持了2015年的市场份额占比。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中,德系车以18.5%的市场占比位居合资品牌第一位,但比2015年下降了0.4%的市场份额;日系车占据15.6%的市场份额,比2015年下降了0.3%的市场份额。美系车保持了2015年12.2%的市场份额。韩系车占据7.9%的市场份额,较2015年下降了0.5%的市场份额。而占比最小的法系车出现了较大的负增长,2016年仅占中国乘用车市场2.6%的市场份额,较2015年下降了0.8%。

对比近三年中国汽车市场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数据可以发现,除中国自主品牌外,德、日、美、韩、法系车所占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韩系车所占份额下滑最大,2014年-2016年市场份额共下滑1.6%,而日系车占比下降最小,2014年-2016年市场份额仅下滑0.1%。

2016年新能源汽车增速相对放缓

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来看,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9%和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9.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7%和17.1%。

由于受到“骗补”风波、补贴新政迟迟未出台等因素影响,2016年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相对放缓。回顾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产能达34万辆,销量为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

有专业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车型准入门槛提高,整个补贴大幅度下降。并且在政策上还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车辆稳定性、百公里能量消耗等要求。势必会让2017年销量再次放缓。

而这一现象一定会对企业带来压力,因此接下来只能靠企业、市场和技术本身来应对,有关人士指出:倒逼企业去研发更符合市场以及排放政策而不是补贴政策的技术。

预期:2017年中国车市增速5%

中汽协预测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为2940万辆,增速预计保持在5%左右。其中,预计2017年乘用车增速为5%左右,销量为2570万辆左右;预计2017年商用车增速为2%左右,销量为370万辆。

此外,中汽协还表示,中国车市的增长潜力非常大,目前不会面临销量达到顶峰的问题。而且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增长应该还会保持5-10年的时间。

对于2017年5%的销量增速预测,中汽协表示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刚性需求。目前我国11个地区千人保有量不足100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未来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依旧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宏观经济下,市场资金充裕,流动性有所增加,房地产发展会带动汽车消费;三线及以下市场的增长潜力。(文/车友号 汽车预言家)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其珏 实习生 秦蔚)全球最大的光伏导电银浆供应商——贺利氏光伏总裁李海德(Andreas Liebheit)近日在接受本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光伏市场2018年全年都会有强劲表现,未来数年光伏行业的增速可达每年30%。

  作为光伏行业的资深人士,李海德在去年上半年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曾准确预测到光伏行业2017年的一轮大牛市。

  “当时预测2017年光伏市场向好是基于理性的预期,因为我们看到了太阳能成本在持续下降,比核能和燃煤都更经济,与风能相比取决于不同规模有时也会更经济。正因此,光伏行业对市场的吸引力在不断上升,投资者对太阳能的兴趣和使用率在不断提高。不仅在中国,拉美和美国的市场上都有这种现象,因此我做出了2017年光伏行业呈现牛市的判断。”李海德说。

  据他判断,未来光伏行业仍会以年增长30%的速度发展,2017年的发展势头会持续,而基本逻辑还是因为光伏成本在不断下降,行业效率提高,受投资者青睐。

  “尽管可能会受到一些国家反倾销政策及贸易争端的影响,但我相信光伏产业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继续繁荣。总体而言,我们对光伏行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相信2018年全年都会有强劲表现。”李海德说,具体到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相关项目的支持,上半年中国的出口项目还是非常稳定的。考虑到美国的反倾销措施产生作用仍需要一段时间,预测第一季度甚至整个上半年中国的光伏产业仍会有很多产品出口至美国,“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全球光伏业,主要看中国和美国”。

  而从世界范围看,他认为下半年光伏市场的强劲表现依然可期。在他看来,主要驱动力还是价格,“太阳能发电电价将会降低,因为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价格都会继续下降。一旦光伏电池发电成本降至每瓦30~31美分左右,欧洲、拉丁美洲、美国、东南亚、阿联酋等众多市场将可实现量产增加。所以,今年下半年可说是要看‘除中美之外的世界’。就全球市场来看,不管是上半年还是下半年,光伏行业应该都是强劲的。”

  而伴随光伏行业每年30%的增速,行业平价上网时点也可能加速到来。对此,李海德表示,行业平价上网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进度。德国在6年前就已实现了平价上网,因德国的电费较贵,但如果把储能电池成本也考虑进来的话,就是更大程度上的行业平价——不仅在发电成本,还考虑到储存成本的行业平价——德国已经达到这一水平。

  “因此,德国安装光伏设备的需求非常高。而在其他一些国家,现在也基本可达到发电平价和一定程度的储能平价,光伏发电的成本在一些国家已控制在每千瓦时2~4美分。在中国,能源利用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最便宜的光伏电价是每千瓦时7美分。随着2018年下半年的光伏组件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相信不久将来中国的光伏电价也会随之降温至每千瓦时4-5美分。因此,预期平价上网在中国应该也会很快到来,进而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李海德说。


目前LED产业最受关注的机会在于Micro LED和Mini LED,Micro LED不需要封装,技术主导权可能集中在提供面板或载板的TFT-LCD液晶面板,以及提供微小化LED的LED磊晶厂。Mini LED可做为TFT LCD液晶面板

亿光继去年获利创下5年新低,今年以来受到LED大宗规格封装品持续跌价,以及陆厂竞争等因素导致出货减少影响,上半年表现未脱谷底。今年前7个月累计营收约142亿元(新台币,下同)、年减、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股市不代表中国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