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行情交易入门知识有哪些

中国股市实行的是T+1制度.凡是当天成交的股票只能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结算.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股票有股票代码/股票名称组成.

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自2013年4月1号后港澳台个人可以直接投资A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2001年前投资者限制为境外人士,2001年之后,开放境内个人居民投资B股.

H股也称国企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因香港英文--HongKong首字母,而称得名H股.)实行"T+0"交割制度,无涨跌幅限制.中国地区机构投资者可以投资于H股,大陆地区个人目前不能直接投资于H股.

上市公司是指依法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获得证券交易所审查批准后,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证指数全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快捷键F3.

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深圳证券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快捷键F4.

大盘一般指上证综合指数.

10.什么是中小盘股:

中小盘股就是流通盘中等或者偏小的股票,通常说流通盘在5亿以下的股票就是中小盘股/002开头的股票,2亿以下的就是小盘股.5亿以上的称为大盘股.例如:银行股/钢铁/石油石化等.

300开头的股票.因为制度是可以直接退市,风险较大,所以没有投资经验的客户往往不给开通.

"新三板"市场特指 中关村科技园区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版块 新三版概念

涨跌幅=(现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00% 如一支股票的涨幅是:8%(上涨8个点) -5%(下跌5个点)等.正常股票每天最大的涨跌幅为10%.

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R的缩写,意为"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

涨停板即股票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达到最大上涨幅度,+10% +5%

跌停板即股票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达到最大下跌幅度,-10% -5%

所谓"牛市",指证券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上升趋势.

所谓"熊市",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下跌趋势.

19.什么是二八现象:

我国股市常说的二八现象其实就是20%的大盘股上涨,带动大盘上涨,80%的中小盘股票不涨或下跌.

20.什么是八二现象:

我国股市常说的八二现象其实就是80%的中小盘股票涨,大盘不长涨,20%的大盘股不涨或下跌.

21.什么是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是股票的交易场所.多数证券的交易活动都是二级市场进行.二级市场指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股票进行买卖交易的场所.

当买进股票后,股价下跌,亏损状态不想割肉就是被套了.

股价回升到买进价以上,将股票卖出,收回资金,称之为解套.

当股价盈利之后为了防止股票在下跌下来盈利先出来.

26.当买入股票之后股票下跌为了防止股票继续扩大损失而卖指股票(5%-7%)都属于正常止损范围.

指高价买进股票后,大势下跌,为避免继续损失,低价赔本卖出股票.止损是割肉的一种,亏损在10%以上称为割肉.

仓位是指投资者买股票所用资金占总资金的百分比。(3成30%)(4成40%)(50%半仓)(100%  满仓)(没有股票  空仓)

29.什么是建仓:投资者买入看涨的股票,就是买股票。

30.什么是加仓(补仓):当买入一只股票后,比较看好继续增加持有的股数。

31.什么是减仓:减仓就是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减少手中的股票,不是全部卖出。

32.什么是支撑位:是指在股价下跌时可能遇到支撑,从而止跌回稳的价位。

33.什么是压力位:则是指在股份上升时可能遇到压力,从而反转下跌的价位。

34.什么是基本面:基本面指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基本情况的分析,包括个公司经营理念策略、公司财务报表等的分析。

35.什么是技术面:技术面指反映股票变化的技术指标、走势形态以及K线组合等。

36.什么是均线:按照某一周期的平均价格走势连接起来的连线。一般分为5MA(5日成本均线)、10MA(10日成本均线)、20MA、30MA、60MA、120MA(半年线)、250MA(年线)。

37.什么是利好:能刺激股价上涨的各种因素和消息。如:银根放松、GPD增长加速等。

38.什么是利空:利空是指能够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

39.什么是高开/低开:某股票的当日开盘价高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情况称为高开.相反则是低开.

40.什么是跳水:股票市场中,跳水表示股市急剧下跌.应为下跌的曲线笔直向下,其形态就象跳水一样.

41.什么是机构:从广义上讲是指用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一般分为公募/私募.

42.什么是散户:进行零星小额买卖的投资者,一般指小投资者,个人投资者.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 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期货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
迷你标普500指数期货

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交易始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六日,该股市指数期货合约是根据恒生指数及其四项分类指数:地产、公用事业、金融及工商而定。合约分为四个月份,即当前月、下一月、以及后两个季月,当前为4月,则合约分为4月恒指、5月恒指、6月恒指、9月恒指,4月合约现金交割之后,则合约变化为5月合约、6月合约、9月合约、12月合约,之后循环反复。合约价值则等于合约的现行结算价格乘以五十港币。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香港股指期货的产生及其迅猛发展阶段、体制改革阶段及其稳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一九八六年五月至一九八七年十月,即总结为指数期货的产生、迅猛发展和交易危机。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七年,世界股票价格指数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机,在世界股指期货大发展的良好背景下,一九八六年五月份,香港期货交易所成功推出恒生指数期货交易。在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挂牌上市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期货交易火爆,发展势头迅猛,当年五月份日均成交量为1,800份,到了一九八七年十月,成交量突破25,000份,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六日成交量破纪录放大到40,000份。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单日暴跌近23%,并由此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一九八七年十月中下旬,香港股市同样无法避免历经四天的严重股灾,股指期货出现首次交易危机。由于香港期货交易所应付对手风险能力不足,加之当时期货保证公司保证服务欠缺,恒生指数暴跌420多点,香港期货交易所不得不增加保证金和扩大停板价幅,期货指数迅速跌至停板。很多会员由于大面积亏损需要及时补充履约保证金却无力支付,导致保证金不足以支付结算额,欠款额高达数亿港币。十月二十日,纽约道.琼期指数暴跌,鉴于不少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拖欠债务,香港股票交易所及期货交易所宣布休市四天。

第二阶段:香港期货交易所被迫改革。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引发了全球股灾,香港股市历经四天惨跌,股指期货交易出现严重危机。为了应对当时庞大的保证金不足引发的严重债务风险,特别是为防止日后期货交易可能出现的潜在交割危机,香港期货交易所着手对结算和保证制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合约时最早结算任务完全是由结算所承担,结算所管辖会员的买卖,并监控会员可能发生的交易风险;而会员则管辖其客户的买卖,负责监控客户交易风险,会员执行结算所的可靠程序,但并不负有履行其保证的功能或义务,即不能保证客户能支付任何未平仓合约保证金。一九八七年十月出现交割危机之后,结算制度的改革要求提上日程。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香港期货交易所作出一个拯救期货市场的决定,即由香港政府出资50%,主要银行和经纪出资50%,筹措一笔二十亿元港币的备用贷款给予香港期货保证公司(之后增至港币四十亿元),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保证香港期货交易所所有期货合约的履行。之后,保证公司动用了约二十亿元港币的备用储备来处理未能履行合约经纪会员的十八亿元未平仓合约。但之后政府规定该笔贷款将通过追讨未履行责任会员欠款及期货合约和所有股票交易的特别征费来偿还。通过征收特别征费偿还交割债务,无形中将该笔拯救贷款转嫁到了投资者身上。

随后期货交易所继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其抗风险能力,并且使其监控市场风险的功能得到加强。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将会员分为四种等级,只替自己买卖的经纪划为第一类经纪会员,代表自己及交易所会员客户进行交易的经纪划为第二类经纪会员,代表非会员客户进行交易的经纪划为第三类经纪会员,有包销权的经纪则划为第四类经纪会员。交易所依据承受风险的大小相应提高交易经纪会员的股本要求,通过此次改革,每一类经纪会员被要求对其顾客的财务状况进行不定期监察,且会员还负有承受客户可能拖欠保证金的风险。其二,通过改革成立二亿港币的储备基金,代替以前的保证公司,期交所结算公司可以利用该笔基金直接支付经纪会员拖欠的保证金,及时化解市场交易、交割风险。其三,改革的另一结果是对结算所进行重组。为了更严格地保证经纪会员存放发展按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通过此次重组,将结算公司并为期货交易所的附属公司,完成日常交易和交割的结算任务,更便于期货交易所及时控制风险和应对危机。

第三阶段:交易所改革后至今,金融期货市场的规范和发展。经过系列改革,香港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活动逐渐稳定,投资者重新恢复对股指期货交易的信心。市场体制和各项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完善,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交易量不断上升,并且为我国内地的股指期货建立和日后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可行性经验。

附: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

恒生指数(由恒指服务有限公司编纂,计算及发放)
现月,下月,及之后的两个季月(立约成本:被结算公司登记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以完整指数点计算)
最低格波幅 一个指数点
无论长仓或短仓,以恒生指数期货、恒生指数期权及小型恒生指数期货所有合约月份持仓合共delta 10000为限,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小型恒生指数期货的长仓或短仓都不能超过delta2000 ,计算持仓限额时,每张小型恒生指数期货的仓位delta为0.2。
(香港时间) 上午九时十五分至上午九时四十五分(第一节买卖)及下午二时正至二时三十分 (第二节买卖)
(香港时间)上午九时四十五分至中午十二时三十分(第一节买卖) 下午二时三十分至下午四时十五分(第二节买卖)
(香港时间)9:45~12:30(第一节买卖)、14:30~16:00(第二节买卖)由于现货市场的收市时间有可能会随时更改,期货市场的收市时间必须根据现货市场收市时间的改变而自动做出相应调整。
恒生指数期合约的最后结算由结算公司决定,并采用恒生指数在最后交易日每五分钟所报指数点的平均数为依归,下调至最接近的整数指数点。

日本股指期货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初期到1987年,股指期货在外界因素的推动下从无到有的初步试验阶段。日本于80年代初期即已开放了其证券市场,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股市。但是,其股指期货合约却首先出现在海外,1986年9月3日,日经225指数期货在新加坡金融期货交易所(SIMEX)交易。按照日本当时的证券交易法规定,证券投资者从事期货交易被禁止。所以,当时的日本证券市场并不具备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法律条件。而且,按照当时的证券交易法,日本国内的基金是被禁止投资SIMEX的日经225指数的,只有美国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利用SIMEX的日经225股指期货合约对其投资于日本的股票进行套期保值。本国的机构投资者明显处于不利位置。基于这样的原因,1987年6月9日,日本推出了第一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50种股票期货合约,受当时证券交易法禁止现金交割的限制,50种股票期货合约采取现货交割方式,以股票指数所代表的一揽子股票作为交割标的。

第二阶段:1988年到1992年逐步完善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通过修改和制订法律,国内股指期货市场逐步走上正轨。50种股指期货刚刚推出的前几个月,交易发展缓慢,直到1987年股市暴跌后交易量迅速发展起来。1987年10月20日上午,日本证券市场无法开始交易,卖盘远大于买盘,由于涨跌停板的限制,交易刚开始即达到跌停板。由于当时50种股票期货合约实行现货交割,所以,境内投资者也无法实施股指期货交易。而在SIMEX交易的境外投资者却能够继续交易期货合约。受此事件影响,1988年日本金融市场管理当局批准了大阪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日经指数期货交易的申请。1988年5月,日本修改证券交易法,允许股票指数和期权进行现金交割,当年9月大阪证券交易所开始了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1992年3月,大阪证券交易所50种股票期货停止了交易。

第三阶段:对股票指数进行修改,股指期货市场走向成熟。由于日经225指数采用第一批上市的225种股票,以股价简单平均的形式进行指数化。针对这样的情况,大阪证券交易所根据大藏省指示,开发出了新的对现货市场影响小的日经300指数期货以取代日经225,并于1994年2月14日起开始交易。此后,日本股指期货市场便正式走向成熟。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首开先河,于1986年推出了日本的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并获得成功。而日本国内在两年以后才由大贩证券交易所(OSE)推出日经225股指期货交易。1990年,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也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形成三家共同交易日经225指数的局面。而在竞争中,由于新加坡推出较早已形成一定优势,因此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直到1995年初英国皇家巴林银行期货交易员尼克里森因在投机日经225指数中的违规操作而导致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发生后,市场对SIMEX的日经225指数产生了信心危机,资金才又开始回流日本市场,OSE才趁机夺回了主导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巴林事件的发生也是OSE与SIMEX市场竞争的结果。为了争夺OSE的市场份额,SIMEX不惜放松对市场的监控,在巴林银行持仓已明显偏高的情况下,不做及时的处理,直接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巨额亏损。如果SIMEX采取有效办法展开市场竞争,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那幺新加坡完全有可能在日经225指数期货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总的来说,日本在本土推进日经225股指期货交易时长期还是处于尴尬地位。从2005年的数据来看,全球日经225指数期货市场中,日本本土只占有55.05%的份额。2005年新加坡的日经225指数期货价格严重影响着日本本土的日经225指数价格,新加坡的日经225拥有了很大程度的定价权。

附: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

大阪证券交易所(OSE)
1000倍x日经225股价指数期货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之中最近的五个月份
采取SPAN保证金制度(请参考本公司之通知)
各合约月份第二个星期五之前一个交易日(假日提前一天)
依最后交易日的翌日早上,日经225指数的225支成分股开盘价来计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港通如何买港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