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里有钱为什么微信充值不了但是又不能充值到微信里,显示无法开通此业务

  央行去年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青年报记者实测发现,微信支付等在实名认证方面没有完全照章行事。虽然有部分公众对实名认证的繁琐感到麻烦,但相关专家指出,对用户来说,过分强调便捷,就容易牺牲安全,发生“转账太轻松,后悔也晚了”而造成损失。

  央行去年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规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应该对客户进行实名制管理、对账户实行分类管理。实名认证等级不够的账户,用余额进行支付和理财都会大大受限。时间过去半个月,这一新规落实得如何?

  7月10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王豫甲通过新浪微博宣布实名举报微信支付存在违规行为,并已经向央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交了书面行政举报书。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也对大家常用的微信钱包、支付宝、百度钱包和京东金融进行了部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少数支付机构的确没有完全照章行事,比如,未实名认证的账户也可以收款或转账;认证级别不达标的账户可以越级使用理财功能。此外,大部分支付机构没有明确标明账户等级和可使用的额度,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央行明确要求支付账户必须实名

  2015年12月,央行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该新规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央行给予各支付机构半年时间进行完善整改。

  央行文件明确要求支付机构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支付机构应当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按规定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建立客户唯一识别编码,并在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采取持续的身份识别措施,确保有效核实客户身份及其真实意愿,不得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

  央行要求,根据客户身份验证情况将个人网络支付账户分为三类,并规定了各类账户的信息验证标准和功能权限。具体来说,Ⅰ类账户身份核实方式为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一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如联网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余额付款限额为自账户开立起累计1000元;Ⅱ类账户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三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余额付款限额为年累计10万元;Ⅲ类账户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五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余额付款限额为年累计20万元,余额付款功能在前两类都有的消费、转账基础上增加了投资理财。

  那么如何认证才能升级为Ⅲ类账户呢?支付宝此前向公众介绍称,外部验证渠道其实非常多元化,实施起来也非常方便。比如,对于Ⅰ类账户,绑一张银行卡就可以了;对于Ⅱ类账户,上传身份证,或者再绑定一张银行卡就行了;对于Ⅲ类账户,需要的外部验证渠道比较多,但大多数用户也可以通过在支付宝里的场景来满足:在支付宝里缴水电煤气费用、缴有线电视费、买火车票、买机票、买保险、开通芝麻信用等,都属于“外部验证渠道”。同时,对于不同银行的银行卡,也可以各自算作一个外部验证渠道。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分类方式及付款功能、交易限额管理措施仅针对支付账户,客户使用银行账户付款(例如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等)不受这些功能和限额的约束。

  律师实名举报微信支付违规

  7月10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王豫甲通过新浪微博实名举报微信支付,并且已经向央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交了书面行政举报书。

  王豫甲在举报材料中称,微信支付存有五类典型的违规行为:1.未依法安排客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2.未依法对支付账户进行实名认证;3.处理交易超出法定的支付类型和金额限制;4.可能在不具备豁免条件下,为不同客户的银行账户与支付账户之间转账;5.安全验证的有效要素不足,超额准许交易金额。

  王豫甲发现,开通微信和微信支付根本不需要实名注册,未经身份认证即可使用零钱账户收付款功能。王豫甲测试发现,未实名账户仍可收款,单日收款限额为3000元。未实名账户也可以付款,尽管微信支付称日限额为1000元,但实测日限额为2000元,且次日仍可以继续支付。

  《非银支付办法》还要求,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但王豫甲实测表明,“微信支付”只采用密码一种有效要素进行安全验证,单个客户所有微信账户单日累计金额超过1000元。

  此外,王豫甲只绑定了一张银行卡的账户成功地实现了零钱理财,而根据央行规定,至少要有五种不同渠道验证的Ⅲ类账户才可以投资理财。

  央行则在7月14日晚间向媒体表示,7月13日,人民银行收到来函提及的举报材料。人民银行对于收到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将进行调查核实,并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央行方面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对支付服务市场的监管,并欢迎社会力量对从事支付结算业务的机构进行监督。2016年4月5日,央行发布《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建立了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制度。

  对于王豫甲的举报,微信支付相关人士并没有逐条解释,而是笼统回复称,实名认证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支付安全,这是全行业共同面临的发展阶段。微信支付充分尊重并执行央行相关法规,积极配合监管推动实名认证。

  昨天,王豫甲告诉北青报记者,央行和支付清算协会已经收到了他的举报材料,预计本周将有正式回执。

  实名认证是反洗钱的前提条件

  为何央行要强调支付账户实名制?此前,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支付账户体现着消费者的资金权益,只有实行实名制,才能更好地保护账户所有人的资金安全,才能从法律制度上保护消费者的财产权利和明确债权债务关系。

  其次,账户实名制是经济金融活动和管理的基础,账户是资金出入的起点与终点,只有落实支付账户实名制,才能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从而切实落实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要求,防范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坚持账户实名制有利于支付机构在了解自己客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为提升和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北京东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反洗钱法》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实名认证和账户分类管理的规定也正是为了遵循《反洗钱法》的要求。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也表示,客户身份识别即实名认证是反洗钱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办法》明文规定,“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第三方支付不仅承担结算支付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还承担着部分金融机构间的清算功能,具有非面对面性、隐蔽性、广泛性等特征且资金转移迅速,若不能有效落实账户实名制,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难以追踪,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渠道,增大反洗钱工作的难度,助长各类金融犯罪的气焰。

  微信非实名账户违规之处不少

  本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非银支付办法》具体落实得怎么样?北青报记者近日对微信钱包、支付宝、百度钱包和京东金融的实名认证功能进行了测试,得到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没绑银行卡也能收款转账

  7月13日,北青报记者测试微信支付的相关功能时发现,微信之所以被律师举报,的确存在不少违规之处。

  北青报记者点开微信客户端,在右下角点击“我”,再点击页面上的“钱包”二字,就可以进入到功能界面,可以选择付款、转账或手机充值等功能。也就是说微信自动给用户分配了一个支付账户,不需要另外注册。北青报记者选用的这个微信账号当初只是用手机验证码注册,没有绑定银行卡,也没有上传身份证照片,连身份证号码都没有填,完全是一个非实名账户。

  随后,北青报记者试着用另一个实名微信账户向该非实名账户转账1000元,结果很顺利收到消息,轻点屏幕,1000元瞬间进账成为零钱。随后,北青报记者又用该非实名账户向刚才的汇款账户转账1005元,也迅速转账成功。

  按照央行的规定,非实名账户不应该具有任何支付消费功能。即使考虑到这个微信账户是用手机验证码开通的,勉强算是Ⅰ类账户,那其累计额度也不能超过1000元,从北青报记者的测试看,也已经超过这一额度。

  不过,当北青报记者希望用这个非实名账户发红包时却遇到了障碍。不论是发送红包,或点击别人发来的红包,还是继续接受别人的转账,屏幕上都会弹出一个窗口:“根据国家法规对支付服务实名制的要求,你需要进行身份信息完善,才能继续使用微信支付功能。”但是,这个账户向外转账还是可以继续进行,也可以进行手机充值。

  当北青报记者希望用微信钱包的零钱理财的时候,界面上又弹出一个对话框“购买理财产品前,请先完成实名验证”。按照央行规定,这种账户肯定不能理财,微信支付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合规。

  王豫甲律师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7月8日他测试时,未实名账户日收款限额为3000元,对外支付限额为2000元。他有一个只绑定了一张银行卡的账户,也没有上传身份证照片,肯定不会是Ⅲ类账户,但连续多天对外转账超过10万元,而且他还使用这一账户的零钱购买了150元的理财产品。北青报记者比王律师的测试晚几天,当时王律师的举报已经被媒体报道。也许当北青报记者测试时,微信支付已经进行了小幅整改,但还是没有做到完全合规。

  账户没实名认证啥都不能干

  为了测试,北青报记者又用手机验证码注册了一个支付宝账户,跟之前那个非实名微信账户一样,没有绑银行卡、没有传身份证照片,也没有输入身份证号。

  北青报记者首先点击“手机充值”,付款方式一栏显示的是“无可用支付方式”。向其他账户转账时,显示“无可用付款方式,请添加银行卡”。最无奈的是,如果用别的支付宝账户向这个账户转账,汇款人的界面就会出现“对方账户未完善身份信息,无法收款。为符合监管要求,建议您在对方补全信息后重新转账”。

  如果想开通“余额宝”理财,页面直接跳转到“身份校验”,首先就是校验本人的银行卡。总之,如果没有实名认证,支付宝还真什么都干不了。

  非实名账户“只进不出”

  北青报记者用同样的办法注册了百度钱包非实名账户,然后用绑定了一张借记卡的百度钱包账户向这个非实名账户分两次转账110元,结果都成功了。这样这个账户就有了110元余额。

  不过,当北青报记者想用这余额进行手机充值、买活期理财或者再对外转账时,发现都行不通,系统统统自动跳转到“实名认证”页面。为了不让这110元躺着睡觉,看来北青报记者只能把该账户进行实名认证。

  理财必须上传身份证照片

  跟支付宝、微信和百度钱包不同,京东金融不强调支付转账功能,而是主打理财。根据央行规定,只有经过五个渠道交叉认证的Ⅲ类账户才可以进行投资理财活动。

  北青报记者此前的京东金融账号绑定了手机号和两张银行卡,输入了身份证号码,但没有上传过身份证照片。昨天,当北青报记者进入“京东金融”APP点击购买一款理财产品时,页面上很快跳出一个方框,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否则只能“放弃赚钱”。

  用户难知自己账户类别

  根据北青报记者的体验发现,这几款产品在用户登录的首页都没有在醒目的地方告诉用户账户有没有实名认证,一般需要经过两三个甚至更多步骤,才能费力发现账户实名情况。

  它们也都没有明确告知用户的账户到底是Ⅰ类账户、Ⅱ类账户还是Ⅲ类账户。除了支付宝,其他几款支付工具都没有提示实名认证的用户有多少限额。只有支付宝在“余额”下显示当前余额支付的额度,如果是20万/年,说明就是Ⅲ类账户。

  北青报记者同时随机采访身边的多位消费者,大家普遍表示知道实名认证很重要,也希望获得更高额度,但不太清楚自己有没有实名认证或是认证到哪个等级,往往都是快要下单时才被系统提示,但那时想关联的银行卡或身份证可能没带在身边,希望支付平台能更加明显地告知。

  过分便捷就易牺牲安全

  “不实名认证,我连红包都抢不了,也发不了,真是太不方便了。”北青报记者周围少数还没有实名认证的用户如此抱怨,还有人觉得认证过程太麻烦,又是上传身份证照片,又要验证银行卡,很繁琐。他们甚至觉得央行此举是小题大做。在他们看来,部分支付机构管得不那么严,对消费者是好事,多省事啊。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便捷和安全不可能绝对兼顾,加大验证强度长远来看对消费者肯定利大于弊。

  在回答“支付账户的实名验证要求会不会影响便捷性”时,央行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办法》要求支付机构在开立Ⅱ类、Ⅲ类支付账户时,分别通过至少三个、五个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信息,是为了保障客户合法权益,防范不法分子开立匿名或假名账户从事欺诈、套现、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是对支付机构提出的监管要求,支付机构负有“了解你的客户”的义务。

  在身份验证过程中,客户只需要按照支付机构的要求在网上填写并上传相关信息即可,并不需要本人去相关部门证明“我是我”,而是由支付机构负责与外部数据库或系统进行连接并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

  此外,《办法》还规定,综合评级较高且实名制落实较好的支付机构在开立Ⅱ类、Ⅲ类支付账户时,既可以按照三个、五个外部渠道的方式进行客户身份核实,也可以运用各种安全、合法的技术手段,更加灵活地制定其他有效的身份核实方法,经央行评估认可后予以采用。这既鼓励创新,也兼顾了安全与便捷。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认为,对用户来说,过分强调便捷,就容易牺牲安全,发生“转账太轻松,后悔也晚了”而造成损失。《办法》对于个人支付账户分为三类,Ⅰ类账户交易额相对低,实现快捷;Ⅱ类和Ⅲ类客户实名验证强度较高,需要经过多层交叉验证,验证强度越高,转账限额越高,既可满足客户常用小额转账的便捷性,又为信息和资金安全加了防护墙。

“关注公众号,支持创业”

“关注公众号,送一根冰棍”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大街上,常有陌生人上来“求扫码”

然而,这样一个的小小扫码动作,也可能存在“陷阱”!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经常有陌生人上前求扫码关注公众号,或是求扫码支持创业。

在网页中搜索此情况,也有不少类似的新闻报道。

有的人觉得这可能是推销,直接走开了,并没有理会。而有的人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也没啥损失,也就顺手扫了。

然而,有人帮忙扫完二维码后发现,手机页面并没有关注微信号,而是安全辅助验证,也就是“微信辅助解封”。

据微信介绍:微信账号会因各类违规行为,被平台冻结封禁。属于可解封情况的账号,必须通过邀请符合条件的微信账号来帮助其解除封禁状态(但不可解封的账号则不存在这种解封路径)。

扫码辅助验证不需点击确认

这种扫码辅助解封的行为,完全不需要个人进行任何操作。

目前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与微信辅助业务相关的交流群和论坛,在群里,还能“接单赚钱”。

现在的微信辅助业务主要分为辅助微信账号注册和辅助微信解封两种形式,注册一单均价25元,而辅助解封一单能到60元。

通过群内交流,微信辅助注册已经形成了完整闭环,有解封需求的客户在群内提供账号,由群主统一分发出去,底层代理人员接单。

对于上述情况,腾讯防诈骗平台表示

这样的诈骗情况多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帮助陌生人扫二维码,只有自己确认的熟人才能去进行微信辅助操作。

同时,如果发现自己扫码被骗后,要及时拨打腾讯客服热线上报相关情况。

同一个账号一个月内只能辅助解封1个微信号。

同时辅助解封的微信号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比如绑定手机和银行卡、注册时间超过6个月以及没有超过辅助次数(1次/月、2次/6月、3次/年)等。

如果解封的账号再次因为违规问题被封禁的话,曾经辅助其解封的账号可能会连带被封禁。

普通大众面对扫码问题千万不能大意,除了微信账号被封的风险外,未来可能还会降低信用评价,对个人的贷款等产生不利影响。

阿朋贷对用户在平台内的任意操作、包括且不限于用户绑卡、提现等行为均需经多重确认方可操作,多因子验证,避免因误操作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选择阿朋贷,助您早日踏上财务自由之路。

《注意!微信扫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封号!》 相关文章推荐一:当心!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微信账号很可能被封!

点击▲免费订阅创绩商务

“兄弟,帮忙关注下公众号嘛,支持下创业”

“关注公众号,送一根冰棍”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大街上,常有陌生人上来“求扫码”

这样一个的小小扫码动作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经常有陌生人上前求扫码关注公众号,或是求扫码支持创业。

在网页中搜索此情况,也有不少类似的新闻报道:

有的人觉得这可能是推销,直接走开了,并没有理会。而有的人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也没啥损失,也就顺手扫了。

然而,有人帮忙扫完二维码后发现,手机页面并没有关注微信号,而是安全辅助验证,也就是“微信辅助解封”。

微信方面告诉记者:微信账号会因各类违规行为,被平台冻结封禁。而这些被封账号可以通过邀请符合条件的微信账号来帮助其解除封禁状态。

8月26日,记者在几个人流密集处蹲点。短短几个小时内,便有5、6人上前来求关注公众号和APP,“兄弟帮下忙,支持创业,关注一下公众号嘛”。

记者遇到了一位上前来求扫码的人员,随后记者用手机扫描了其提供的二维码,扫码完毕后,不用点击确认,只见手机屏幕上显示了“您已完成辅助验证”。

记者注意到,这种扫码辅助解封的行为,完全不需要个人进行任何操作。

一单微信账号解封能赚60元

记者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与微信辅助业务相关的交流群和论坛,在群里,还能“接单赚钱”。

某交流群的群主阿伟告诉记者,

现在的微信辅助业务主要分为辅助微信账号注册和辅助微信解封两种形式,注册一单均价25元,而辅助解封一单能到60元。

通过群内交流,记者发现,微信辅助注册已经形成了完整闭环,有解封需求的客户在群内提供账号,由群主统一分发出去,底层代理人员接单。记者注意到,一天能完成10单以上任务的代理人员不在少数。

更有甚者,网络上还出现了层层代理的辅助注册下单平台,平台提示注册时必须要有上级代理邀请码,注册成功后会建立上下级代理管理。下级完成任务,上级也会获得奖励。

对于上述情况,腾讯防诈骗平台告诉记者,

这样的诈骗情况多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帮助陌生人扫二维码,只有自己确认的熟人才能去进行微信辅助操作。

同时,如果发现自己扫码被骗后,要及时拨打腾讯客服热线上报相关情况。

如果解封的账号再次被封

曾辅助其解封的账号也会被封

根据腾讯官方最新规定,

同一个账号一个月内只能辅助解封1个微信号。

同时辅助解封的微信号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比如绑定手机和银行卡、注册时间超过6个月以及没有超过辅助次数(1次/月、2次/6月、3次/年)等。

消费者在路上遭遇这种情况,如果不小心帮助扫码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果解封的账号再次因为违规问题被封禁的话,曾经辅助其解封的账号也会连带被封禁。

从事网络安全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普通大众面对扫码问题千万不能大意,除了微信账号被封的风险外,未来可能还会降低个人在腾讯系的信用评价,对个人在该平台的理财、贷款等产品产生不利影响。

来源:成都商报(ID:cd**)

创绩宝,每日积累一点点,创造你的新生活

《注意!微信扫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封号!》 相关文章推荐二: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微信账号可能被封

“兄弟,帮忙关注下公众号嘛,支持下创业”

“关注公众号,送一根冰棍”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大街上,常有陌生人上来“求扫码”

这样一个的小小扫码动作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经常有陌生人上前求扫码关注公众号,或是求扫码支持创业。

在网页中搜索此情况,也有不少类似的新闻报道:

有的人觉得这可能是推销,直接走开了,并没有理会。而有的人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也没啥损失,也就顺手扫了。

然而,有人帮忙扫完二维码后发现,手机页面并没有关注微信号,而是安全辅助验证,也就是“微信辅助解封”。

微信方面告诉记者:微信账号会因各类违规行为,被平台冻结封禁。而这些被封账号可以通过邀请符合条件的微信账号来帮助其解除封禁状态。

8月26日,记者在几个人流密集处蹲点。短短几个小时内,便有5、6人上前来求关注公众号和APP,“兄弟帮下忙,支持创业,关注一下公众号嘛”。

记者遇到了一位上前来求扫码的人员,随后记者用手机扫描了其提供的二维码,扫码完毕后,不用点击确认,只见手机屏幕上显示了“您已完成辅助验证”。

记者注意到,这种扫码辅助解封的行为,完全不需要个人进行任何操作。

一单微信账号解封能赚60元

记者发现,目前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与微信辅助业务相关的交流群和论坛,在群里,还能“接单赚钱”。

某交流群的群主阿伟告诉记者,

现在的微信辅助业务主要分为辅助微信账号注册和辅助微信解封两种形式,注册一单均价25元,而辅助解封一单能到60元。

通过群内交流,记者发现,微信辅助注册已经形成了完整闭环,有解封需求的客户在群内提供账号,由群主统一分发出去,底层代理人员接单。记者注意到,一天能完成10单以上任务的代理人员不在少数。

更有甚者,网络上还出现了层层代理的辅助注册下单平台,平台提示注册时必须要有上级代理邀请码,注册成功后会建立上下级代理管理。下级完成任务,上级也会获得奖励。

对于上述情况,腾讯防诈骗平台告诉记者,

这样的诈骗情况多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帮助陌生人扫二维码,只有自己确认的熟人才能去进行微信辅助操作。

同时,如果发现自己扫码被骗后,要及时拨打腾讯客服热线上报相关情况。

如果解封的账号再次被封

曾辅助其解封的账号也会被封

根据腾讯官方最新规定,

同一个账号一个月内只能辅助解封1个微信号。

同时辅助解封的微信号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比如绑定手机和银行卡、注册时间超过6个月以及没有超过辅助次数(1次/月、2次/6月、3次/年)等。

消费者在路上遭遇这种情况,如果不小心帮助扫码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果解封的账号再次因为违规问题被封禁的话,曾经辅助其解封的账号也会连带被封禁。

从事网络安全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普通大众面对扫码问题千万不能大意,除了微信账号被封的风险外,未来可能还会降低个人在腾讯系的信用评价,对个人在该平台的理财、贷款等产品产生不利影响。

???《农信商贷平台投资奖励方案》

邀请好友赚翻天,现金奖励无上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一起来躺着赚钱吧!

点击阅读原文,邀请返利等你来!

《注意!微信扫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封号!》 相关文章推荐三:腾讯回应“微信二次实名认证”骗局:不会要求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 |新京报财讯

“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鹏 实习生 赵昕)近日,“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多地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微信收到账号名为“支付安全认证”发送的消息,要求点击其中的网络链接,进行“微信二次实名认证”,否则将冻结其微信账号。7月18日,腾讯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微信支付并未通过任何形式引导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希望用户不要轻信短信等渠道传播的二次实名认证要求和链接,以避免被骗。

  记者注意到,在“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此图文消息后,多家媒体转载,并引起部分微信用户的关注。

  “微信支付并未通过任何形式引导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7月18日,腾讯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用户在开通微信支付时,微信支付会依据国家法规和监管要求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以完成身份信息的核实。用户开通后,微信支付会根据交易金额、风险等级等条件,依据国家法规引导用户补齐更多身份信息,但不会要求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

  据“深圳**发布”介绍,有用户点进了消息中的网址,结果是个木马链接。而除了“支付安全认证”,还有诸如“安全支付管理”等会发布类似的信息,要求进行“二次实名认证”。不过,“深圳**发布”也指出,这些发布链接的并非提供微信服务的公众号,而是私人号,提示的内容也有很多错误,链接目前已无法登录。

  “希望广大用户不要轻信短信等渠道传播的二次实名认证要求和链接,以避免被骗。”腾讯方面回应称,微信会使用官方公众号进行相关产品功能服务及提醒,但不会使用个人帐号,如果用户发现有个人帐号冒充官号行为,请对其进行投诉举报并拉黑。“对于被投诉或被安全大数据识别为有恶意嫌疑的微信号,我们也会对与其交流的用户进行安全风险提醒,也请用户留意此类系统安全提醒信息。”

  对于用户发现疑似假冒帐号诈骗的情况,腾讯方面表示,可进行投诉操作:选择“投诉”—选择“存在欺诈骗钱行为”—选择“仿冒他人诈骗骗钱”,将有专人进行核实处理。除了腾讯各产品端的便捷举报入口,用户也可以通过、腾讯客服等通道随时举报。

编辑:杨梓铭 校对:王心

《注意!微信扫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封号!》 相关文章推荐四:能让创业者“起死回生” 小程序的“魔法棒”将挥向哪里?

  在微信帝国里,最不缺的是流量。微信在经历了朋友圈微商化、公众号鸡汤化的用户焦虑后,张小龙试图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强化微信的定义: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微信帝国生态里,数千万从业者,它在哪里开一个口子,最先尝鲜的人就很可能一夜改变命运。

  张小龙小心翼翼的引导着流量洪水,拿出了他的新福音书:小程序。

  每个人都想读懂它,传说中,只要掌握了它,就能获得滚滚流量以及财富,从而自由。

  早期的礼物说是一款以PGC模式为淘宝和导流的CPS(淘宝客)平台,后期经历了自营电商和线下实体店的模式转型。

  因为没有及时跟上网红电商、公众号内容电商等趋势和巨头进场,礼物说遭遇了模式被否定、融资难裁员等风波。

  礼物说创始人温城辉在公开媒体说:“红利消退和巨头进场,没有及时跟上网红电商、公众号内容电商等趋势,我们错过了许多机会。”

  一位关注垂直电商的投资人公开表示:“送礼场景偏低频,PGC、自营电商和自营店模式都强依赖于新客户的获取,对团队要求极高,并且它也在早期错过了发展的红利,被小红书等产品快速的超越,市场萎缩,企业进入险境。”

  早期的温城辉并不是很在意微信生态,一位他暂时不愿意透露名字的投资人“不厌其烦”地劝温城辉把产品重点放在社交上,叫他多研究微信。

  于是温城辉关注张小龙的文章,在广州跟微信的产品团队交流。同时非常后悔几年前没有意识到礼物应该以社交为主,而不是内容。

  “确实挺感谢小程序的,它让我们起死回生”。温城辉公开表示。

  礼物说推出小程序实属偶然,源于创始人对送礼痛点的一次觉察:“为什么微信这么发达,我们的联系这么方便,可送礼物还是那么麻烦?”

  在基于微信生态的多次调研后,团队选择了小程序。起初礼物说的小程序也并没有那么快的用户增量,这个产品主要用于每日送礼的运营活动,虽然每日获取新客户量不错,但因为怕干扰用户,最终还是被砍掉了。

  小程序被停滞后的某一天,温城辉一时兴起,拉了一个圈内好友的微信群,往群里丢了几份礼物,本来只想着让大家给给意见,没想到群友们却开始玩high了,开始不断地送礼物、抢礼物,就像微信红包刚刚出来那样激动。这一玩就从晚上八点一直玩到了第二天凌晨三点,期间共刷出三十多万元的礼物。

  体验到了小程序用户增量的红利,温城辉才意识到小程序蕴涵的真正价值。随后,他在公司投入重点力量运营和迭代这款小程序产品。

  在没有任何广告费、纯粹靠社交裂变的情况下,礼物说小程序实现了3天10万单的小小里程碑,这也让礼物说有了后来的起死回生,获得了新一轮的融资。

  “未来,我们会把资金用于礼物说小程序的产品迭代和营销推广,礼物说小程序将借助微信红包8亿用户的基础为自己找到企业未来的增量。”温城辉说。

  小程序给企业带来的流量红利,在早期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它就像是一颗病毒,在微信的社交关系链里,总能快速的影响和感染很多人。

  拼多多是利用微信社交关系链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它在移动流量枯竭、淘宝京东电商流量垄断的背景下,异军突起。

  拼多多通过在微信中利用小程序拼团、抢红包、零元购、助力购等关系链裂变模式,2年多做到3亿用户、千亿元年GMV。

  由于用户和供应链足够下沉,它被认为未来最有可能会对淘宝、京东造成威胁的一家公司。拼多多CTO陈磊在一个公开的会议说到:“2017年5月,拼多多成立小程序团队,2017年11月小程序DAU过千万,2018年5月服务

《注意!微信扫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封号!》 相关文章推荐七:手把手教程:再也不怕微信与支付宝里的钱不够安全了

原标题:手把手教程:再也不怕微信与支付宝里的钱不够安全了

阅读之前不妨回答一个问题:

你会为你的微信钱包设置密码锁吗?

前不久,有限公司发文,要求在6月30日前所有与银行的直连切断,银行不能单独直接为机构提供代扣通道,要在中途加入一个网联处理的环节。这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6月30日后,我们常用的支付宝、微信等等,就不能进行代扣或者自动续费了,比如水电扣费、还账、话费充值、视频播放器的会员续费…..等等,如果没有经过你的手动操作,将不能直接从银行卡进行扣费。不过,如果用的是支付宝或微信钱包里的余额进行缴费、支付、转账或者提现,是不受影响的。

这样看来,虽然第三方代扣通道关闭会对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安全角度上来看,也未尝不是对我们财富的一种保护。

自从有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来,我们出门几乎就不带钱包,只带手机,在很多城市,商家都已经支持微信、支付宝付款,吃喝玩乐,轻松搞定一切。在2017年,像支付宝、微信这样的支付平台,被评为新时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作为中国人是不是有点自豪呢?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说你的手机丢了,那么利用手机付款、转账都会易如反掌,因为现在微信、支付宝可以直接登录,付款步骤非常简单,也可以直接向商家出示付款码,商家扫一扫就会自动付款,中间不需要任何付款密码。

难道,辛辛苦苦攒的,因为丢手机,就一夜回到***了?事实上这些风险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的。小巴特意整理了微信与支付宝的支付安全设置详细过程,供大家参考。

● 1. 付款码自动支付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使用付款码商家一扫就自动付款,不经任何密码。我们可以选择暂停使用这个功能,暂停使用之后就不能自动付款了,如果要使用的话,可以重新开启,输入支付密码。

操作步骤:微信钱包——收付款——点击右上方——暂停使用。

当然,向商家展示付款码之前是要成功进入微信钱包,但很多人的微信钱包是不上锁的,可以直接进入。另外,每次打开微信钱包,就能显示里面有多少零钱,会有泄露隐私的风险。

上个周末,小巴和闺蜜一起逛街,她买东西付款的时候,通常都是用微信支付的。每次一打开钱包,站在一旁的小巴能看见她的零钱有多少。于是小巴问她为什么不给钱包上锁,她说,“钱包还能上锁的吗?”

相信在生活中,类似小巴闺蜜不懂给自己钱包上锁的人有很多,应该怎样设置呢?

操作步骤:微信钱包——点击右上角——选择支付安全——钱包锁——指纹解锁。

钱包锁,设置有两种,一种是指纹解锁,另一种是手势密码解锁。一般情况下,选择指纹解锁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手势密码解锁能被破解,而指纹不能,除非有人用特殊手段复制粘贴。

另外,还要启动数字证书。启动数字证书有什么用呢?数字证书就相当于一个认证的程序,它会使你的微信账户更加安全。

操作步骤:微信钱包——点击右上角——选择支付安全——数字证书——输入身份证——验证。

●4. 更机号与冻结微信

微信在自己手上都要设置几重密码,那么如果说微信被盗了,或者说手机丢了,我们该怎么办?要知道,微信里面不仅有零钱还绑定了银行卡,另外,还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可以说丢了手机,就好像丢了一笔重要的财富。这是我们都不想发生的,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首先就要学会冻结微信或解除绑定。

操作步骤:找到一部手机——登录微信——我——设置——进入账号与安全——点击手机号——更换手机号——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重新绑定的那个手机号,必须有登录过你的微信号,不然会弹出暂时不能绑定手机操作的信息框。

如果说你忘记了微信登录密码,那么就点击微信登录页面的正下方的紧急冻结。

操作步骤:打开微信的登录页面——紧急冻结——通过绑定的手机号冻结(或绑定的QQ号冻结)——验证——冻结账号

● 1.付款码自动支付

操作步骤:支付宝——付钱——点击右上角——暂停使用——关闭

如果没有开启手势密码,就感觉你的支付像在裸奔,亲戚朋友都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你的财富信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更谈不上有安全感。

操作步骤:支付宝——我——点击右上角设置——安全中心——手势解锁——选择需要解锁的页面——手势密码。

支付宝也可以指纹支付,与微信的设置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微信是先输入支付密码,后录指纹;而支付宝是先录指纹,后再输入支付密码。

操作步骤:支付宝——我——点击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指纹支付——录指纹——输入密码——完成。

以上就是微信、支付宝的一些安全设置,如果你的微信、支付宝还没有设置这些,不妨边看这篇文章,边动手设置起来。身处在出门只带手机就能消费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便利,也要考虑到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注意!微信扫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封号!》 相关文章推荐八:阿里的社交梦,可能会在汽车上实现?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早在2000多年前就定论:万物处于流变之中。

人作为流变的传递者,往往在不自知之中见证了一个社交工具到另一个社交工具的迁移。

2004年2月,当扎克伯格躲在宿舍里捣鼓出Facebook这个近似于学生专用的“校园社交工具”时,当时的比尔盖茨恐怕对这个小孩子的玩意不屑一顾——毕竟微软掌握着MSN,这个在PC端实现了近乎垄断的统治。

然而,仅仅是8年之后,MSN就被Facebook、腾讯QQ、微信等社交软件击溃,并在一年后停止服务。

MSN的故事早已远去,而今天究竟谁能挑战微信的统治地位?米聊、来往、易信、支付宝,接连证明了在移动端挑战微信只是痴心妄想。

互联网产业无数案例证明,硬碰硬不会成功。新格局往往诞生于边缘,令人惊叹的新一代产品就像竹子一样,前四年在地下生根发芽,绵延数百平米,第五年才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

汽车将诞生新一代社交工具

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梁春晓在阿里研究院的一次讨论上,提到了“边缘革命”这个词。在他看来,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和创新,也都是从边缘地带开始的。

我想,新旧社交工具之间的此消彼长,某种意义上看,也是“边缘革命”的过程。

就像短信取代邮件、微信取代短信一样,新势力往往是从另一个战场横空出世,而不是原有的格局之中生长出来。新一代社交工具的诞生,可能就将从汽车开始。

这是由现有的法律法规、手机交互局限性以及汽车的相对封闭性决定的。

由于交通法规、人的注意力有限,现有的驾驶场景和手机场景本质上是无法兼容的。传统的社交方式很可能无法帮助人们在车内更安全地处理即时信息和互动。很多人在开车时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微信消息到底是看还是不看?

汽车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相对隔离了人和手机的距离。在开车时,由于注意力有限,手机上传统的点触操作往往是被语音交互所取代了,但是目前主流社交产品并没有提供好用的语音交互方式,更别谈让社交工具上车。

汽车在未来3-5年后,会继手机成为新一代智能出行终端。手机有手机的交互方式,汽车有汽车的交互方式。现有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可以下载APP的交互行为也并不符合汽车的应用场景。

就像是电脑上最早诞生的是邮件、email这些通信方式,手机上诞生短信、微信这些通信方式一样,汽车上也会诞生另一种形态的社交工具,我不敢说汽车上的社交工具会取代微信,但可以预测的事,这种工具会和微信、电话、邮件这些方式并存,成为另一种形态的补充。

车载社交将是何种产品形态

车载社交是何种产品形态?马化腾以及微信团队恐怕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今年5月27号,马化腾在广州举办的“腾讯云+峰会”提到,“车载微信正在研发中,没有界面纯语音”。腾讯此举表明了车载社交工具的存在必要。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车载微信”,大部分是网页版微信,在车载屏幕的浏览器上拉伸放大而已。还有些是盗版车机微信,不是官方微信。

事实上,车载社交工具有很多难点:一方面要让用户用的爽,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太爽而影响驾驶。

马化腾在当时的公开讲话中就谈到:

“现在一些车企的车联网中搭载的微信都是不正规的,没有得到微信的授权。腾讯不希望用户在开车时看屏幕看微信,那样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所有人都看到了车载社交的蓝海,但是却都非常谨慎,几乎鲜有厂商有大动作,甚至腾讯自己都没有太大的动作,原因很简单:

1、大多数厂商都没有思考好汽车上到底该以何种形式进行社交交互;

2、车载社交工具要基于操作系统或平台来实现,而现阶段在汽车上还没有一款成熟的跨平台的解决方案;

3、社交产品这个市场,微信是所有人都没办法绕过的一座大山,过去已经有很多挑战微信的失败案例,在汽车上做社交可谓是九死一生。

虽然九死一生,但依旧还是有人希望来试一试。在车载微信还没有真正落地时,腾讯的老对头阿里还是抢先了一步。

阿里和上汽共同注资成立的斑马网络在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斑马智行更新后,推出了CarChat车友圈功能,它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汽车生态下的新社交。

位置共享及对讲功能这些功能必不可少,都是常规操作。有意思的事,CarChat在线车友圈上线,朋友间组成车队后,不仅可以实时看到对方车辆位置,还能拉群聊天对话。

这个功能其实满足了用户在汽车上的即时通信和位置报点功能——我说一个场景很多人就明白了,一群朋友开三四辆车出行时,往往容易有人跟丢,微信、电话手忙脚乱,很多问题沟通起来并不方便,但是CarChat做出这些基础通信功能后,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沟通效率。可以说,这个功能就像是微信诞生初期的“按住说话”,是一个杀手锏级别的痛点功能。

事实上,在今年世界杯小组赛期间,互联网汽车用户通过斑马智行,新创建车队3212个,有12000多位车友活跃在这些线上车队中,平均每天发起5000次以上车车对话。

这带来了潜滋暗长的变化,而且要知道如果在汽车这个新平台上抢占先机,很可能会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的增加,迅速实现野火蔓延般的产品扩散速度。

我猜想,未来更成熟的车载社交可能是这样的:

1、即时通讯,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拉群对讲,做过出租车的朋友都看过司机师傅和其他师傅分享地址的场景,他们还需要按微信的录音发送按钮,但以后可能是群内即时对讲——比如说开车时直接下指令把XX和XX拉入群聊,然后开始无需按下发送按钮的对讲。

2、社交分享,可以晒自己的出行照片,或者分享车内正在播放的音乐,在停车时进行社交游戏,这些照片可以在车载屏幕上出现,闲暇时可以刷一刷汽车上的朋友圈。

3、社交点评,甚至可以打通其他生活服务应用,结合LBS定位,告诉哪家店到底好不好吃、哪家旅游地点好不好玩,延展出汽车上的“社交点评”。如果能形成成熟的账号体系的话,你甚至可以在地图上“标点”——比如说在三元桥标注哪些餐厅好吃,别人在三元桥出没时,可以看到你的推荐。

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汽车上出现的新一代社交工具,它将是基于LBS定位的一个即时通讯工具+生活分享工具。

就像我在《真实世界的“入口”将是LBS?》说到的一样——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空间”会转移到“地图”这个真实地理空间的缩影之上。“地图”作为空间的缩影,可能会时是互联网世界的新权杖。

汽车恰恰是承载地图的最佳工具,特别是百度、阿里、腾讯都在研究高精度地图,汽车上的高精度地图会带来很多更具有现象力的变化——把人、物、位置、信息合理地重构起来,形成真实世界的入口,新一代社交工具,可能也将诞生在这种架构之上。

阿里社交梦要在汽车上实现?

过去几年,阿里在来往、支付宝上的社交尝试并不成功,但是在汽车上的尝试是有机会的。

人、物、位置、信息可以通过汽车展开重构,作为阿里和上汽共同投资成立的斑马网络,它承载了阿里和上汽对未来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想象。

所幸的是,阿里的生态够大,生活、地图、支付,这些覆盖服务的功能早已经具备,当这些周边服务配合汽车+社交出现的时候,可能会让用户的体验足够平滑、自然。

以后你开着车看着地图,可以边和同事、家人聊天,边在地图上找到附近哪家店好吃,吃完之后甚至可以在地图上标记自己对这家店的评价,让更多人看到。

搭载了AliOS操作系统的斑马智行,正在让汽车成为新的智能移动终端。继智能手机之后,斑马可能要通过CarChat车车对讲功能,让阿里的社交梦在汽车上实现。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的,车载社交工具,至少从目前来看,是无法取代微信的。微信目前统治地位必须要承认。

Facebook等社交软件用了8年才干掉MSN,对新生的CarChat真的不能要求太多,作为新生事物,它在未来可能还会遭遇种种变化,仍需逐渐完善。

但是,车载社交工具如果真的诞生了,它是有机会在机缘巧合中逐渐做大的。某种意义上甚至会冲击到微信目前的垄断地位,在社交版图上撕开一道口子。

过去不同车主之间几乎是鲜有社交的,车主社交某种意义上也是熟人圈子的社交。但是CarChat的存在,改变了原来的车主之间的社交属性,打通了车主社交的传统属性,弥补了从线下车友会向线上车内社交场景的连贯体验。

CarChat现在来看,它是个进退有据的产品——最不济它会是一个车主们进行社交的社区,运气好,则是会成为挑战微信的新场景社交巨头。

车载社交工具甚至会反过来,从汽车走向手机,成为新一代社交产品。正如微信一开始诞生在手机上,但是最后还是会拓展到PC上,逐渐取代QQ等产品成为很多人的办公工具一样。

至于能不能成?我很喜欢一句话——what ever will be will be,世事不可强求,万物都有机缘,我们不如把问题交给时间。

【钛媒体作者:吴俊宇,微信号:,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注意!微信扫码,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封号!》 相关文章推荐九:马云不想只让马化腾聊天

哲人赫拉克利特早在2000多年前就定论:万物处于流变之中。

  人作为流变的传递者,往往在不自知之中见证了一个社交工具到另一个社交工具的迁移。

  2004年2月,当躲在宿舍里捣鼓出Facebook这个近似于学生专用的“校园社交工具”时,当时的比尔恐怕对这个小孩子的玩意不屑一顾——毕竟微软掌握着MSN,这个在PC端实现了近乎垄断的统治。

  然而,仅仅是8年之后,MSN就被Facebook、腾讯QQ、微信等社交软件击溃,并在一年后停止服务。

  MSN的故事早已远去,而今天究竟谁能挑战微信的统治地位?米聊、来往、易信、支付宝,接连证明了在移动端挑战微信只是痴心妄想。

  产业无数证明,硬碰硬不会成功。新格局往往诞生于边缘,令人惊叹的新一代产品就像竹子一样,前四年在地下生根发芽,绵延数百平米,第五年才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

  汽车将诞生新一代社交工具

  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在阿里研究院的一次讨论上,提到了“边缘革命”这个词。在他看来,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和创新,也都是从边缘地带开始的。

  我想,新旧社交工具之间的此消彼长,某种意义上看,也是“边缘革命”的过程。

  就像短信取代邮件、微信取代短信一样,新势力往往是从另一个战场横空出世,而不是原有的格局之中生长出来。新一代社交工具的诞生,可能就将从汽车开始。

  这是由现有的法规、手机交互局限性以及汽车的相对封闭性决定的。

  由于交通法规、人的注意力有限,现有的驾驶场景和手机场景本质上是无法兼容的。传统的社交方式很可能无法帮助人们在车内更安全地处理即时信息和互动。很多人在开车时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微信消息到底是看还是不看?

  汽车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相对隔离了人和手机的距离。在开车时,由于注意力有限,手机上传统的点触操作往往是被语音交互所取代了,但是目前主流社交产品并没有提供好用的语音交互方式,更别谈让社交工具上车。

  汽车在未来3-5年后,会继手机成为新一代智能出行终端。手机有手机的交互方式,汽车有汽车的交互方式。现有汽车智能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可以下载APP的交互行为也并不符合汽车的应用场景。

  就像是电脑上最早诞生的是邮件、email这些通信方式,手机上诞生短信、微信这些通信方式一样,汽车上也会诞生另一种形态的社交工具,我不敢说汽车上的社交工具会取代微信,但可以预测的事,这种工具会和微信、电话、邮件这些方式并存,成为另一种形态的补充。

  车载社交将是何种产品形态

  车载社交是何种产品形态?以及微信团队恐怕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今年5月27号,马化腾在广州举办的“腾讯云+峰会”提到,“车载微信正在研发中,没有界面纯语音”。腾讯此举表明了车载社交工具的存在必要。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车载微信”,大部分是网页版微信,在车载屏幕的浏览器上拉伸放大而已。还有些是盗版车机微信,不是官方微信。

  事实上,车载社交工具有很多难点:一方面要让用户用的爽,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太爽而影响驾驶。

  马化腾在当时的公开讲话中就谈到:

  “现在一些车企的车联网中搭载的微信都是不正规的,没有得到微信的授权。腾讯不希望用户在开车时看屏幕看微信,那样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所有人都看到了车载社交的蓝海,但是却都非常谨慎,几乎鲜有厂商有大动作,甚至腾讯自己都没有太大的动作,原因很简单:

  1、大多数厂商都没有思考好汽车上到底该以何种形式进行社交交互;

  2、车载社交工具要基于操作系统或平台来实现,而现阶段在汽车上还没有一款成熟的跨平台的解决方案;

  3、社交产品这个市场,微信是所有人都没办法绕过的一座大山,过去已经有很多挑战微信的失败案例,在汽车上做社交可谓是九死一生。

  虽然九死一生,但依旧还是有人希望来试一试。在车载微信还没有真正落地时,腾讯的老对头阿里还是抢先了一步。

  阿里和上汽共同注资成立的斑马网络在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斑马智行更新后,推出了CarChat车友圈功能,它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汽车智能网联生态下的新社交。

  位置共享及对讲功能这些功能必不可少,都是常规操作。有意思的事,CarChat在线车友圈上线,朋友间组成车队后,不仅可以实时看到对方车辆位置,还能拉群聊天对话。

  这个功能其实满足了用户在汽车上的即时通信和位置报点功能——我说一个场景很多人就明白了,一群朋友开三四辆车出行时,往往容易有人跟丢,微信、电话手忙脚乱,很多问题沟通起来并不方便,但是CarChat做出这些基础通信功能后,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沟通效率。可以说,这个功能就像是微信诞生初期的“按住说话”,是一个杀手锏级别的痛点功能。

  事实上,在今年世界杯小组赛期间,互联网汽车用户通过斑马智行,新创建车队3212个,有12433位车友活跃在这些线上车队中。用户还能通过“抢麦”功能与其他车友聊天,平均每天发起5000次以上车车对话。

  CarChat已经带来了潜滋暗长的变化,而且要知道如果在汽车这个新平台上抢占先机,很可能会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的增加,迅速实现野火蔓延般的产品扩散速度。

  当然,CarChat从目前透露的情况来看还比较初级,未来更成熟的车载社交可能是这样的:

  1、即时通讯,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拉群对讲,做过出租车的朋友都看过司机师傅和其他师傅分享地址的场景,他们还需要按微信的录音发送按钮,但以后可能是群内即时对讲——比如说开车时直接下指令把XX和XX拉入群聊,然后开始无需按下发送按钮的对讲。

  2、社交分享,可以晒自己的出行照片,或者分享车内正在播放的音乐,在停车时进行社交游戏,这些照片可以在车载屏幕上出现,闲暇时可以刷一刷汽车上的朋友圈。

  3、社交点评,甚至可以打通其他生活服务应用,结合LBS定位,告诉哪家店到底好不好吃、哪家地点好不好玩,延展出汽车上的“社交点评”。如果能形成成熟的账号体系的话,你甚至可以在地图上“标点”——比如说在三元桥标注哪些餐厅好吃,别人在三元桥出没时,可以看到你的推荐。

  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汽车上出现的新一代社交工具,它将是基于LBS定位的一个即时通讯工具+生活分享工具。

  就像我在《真实世界的“入口”将是LBS?》说到的一样——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空间”会转移到“地图”这个真实地理空间的缩影之上。“地图”作为空间的缩影,可能会时是互联网世界的新权杖。

  汽车恰恰是承载地图的最佳工具,特别是百度、阿里、腾讯都在研究高精度地图,汽车上的高精度地图会带来很多更具有现象力的变化——把人、物、位置、信息合理地重构起来,形成真实世界的入口,新一代社交工具,可能也将诞生在这种架构之上。

  阿里社交梦要在汽车上实现

  过去几年,阿里在来往、支付宝上的社交尝试并不成功,但是在汽车上的尝试是有机会的。

  人、物、位置、信息可以通过汽开重构,作为阿里和上汽共同投资成立的斑马网络,它承载了阿里和上汽对未来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想象。

  所幸的是,阿里的生态够大,生活、地图、支付,这些覆盖服务的功能早已经具备,当这些周边服务配合汽车+社交出现的时候,可能会让用户的体验足够平滑、自然。

  以后你开着车看着地图,可以边和同事、家人聊天,边在地图上找到附近哪家店好吃,吃完之后甚至可以在地图上标记自己对这家店的评价,让更多人看到。

  搭载了AliOS操作系统的斑马智行,正在让汽车成为新的智能移动终端。继智能手机之后,斑马可能要通过CarChat车车对讲功能,让阿里的社交梦在汽车上实现。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的,车载社交工具,至少从目前来看,它是无法取代微信的。微信目前统治地位必须要承认。

  Facebook等社交软件用了8年才干掉MSN,我们对新生的CarChat真的不能要求太多,作为新生事物,它在未来可能还会遭遇种种变化,仍需逐渐完善。

  但是,车载社交工具如果真的诞生了,它是有机会在机缘巧合中逐渐做大的。某种意义上甚至会冲击到微信目前的垄断地位,在社交版图上撕开一道口子。

  过去不同车主之间几乎是鲜有社交的,车主社交某种意义上也是熟人圈子的社交。但是CarChat的存在,改变了原来的车主之间的社交属性,打通了车主社交的传统属性,弥补了从线下车友会向线上车内社交场景的连贯体验。

  CarChat现在来看,它是个进退有据的产品——最不济它会是一个车主们进行社交的社区,运气好,则是会成为挑战微信的新场景社交巨头。

  车载社交工具甚至会反过来,从汽车走向手机,成为新一代社交产品。正如微信一开始诞生在手机上,但是最后还是会拓展到PC上,逐渐取代QQ等产品成为很多人的办公工具一样。

  至于能不能成?我很喜欢一句话——what ever will be will be,世事不可强求,万物都有机缘,我们不如把问题交给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里有钱为什么微信充值不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