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关系和空壳公司会有什么关系?!!!

  今日头条和首汽约车都已获得了护身符,但更多的故事发生在金融牌照交易市场。“一个什么业务都没有的空壳公司,张口就要7个亿。”在互联网金融持续降温的这一年,牌照生意活在一个扭曲的空间。

  一下飞机,迎接刘庆的除了北京的雾霾,还有买家派来的豪车。上车直奔谈判桌,一推开门,灯光昏暗,一张巨大的长条木桌,熙熙攘攘地围坐了一圈人,这些人都是为了谈牌照买卖的中介。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金融牌照买卖,已成为一门前所未有的好生意。

  刘庆已经是此间的资深掮客。他从A股主板壳买卖中崛起为新贵,被奉为"壳王",而嗅觉敏锐的他,在整个2016年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买卖上,有数张牌照的交易经他撮合,一张比一张昂贵。

  刺激刘庆步入这一领域的是他经手的第一张支付牌照,那是2015年年底,他从中赚了数百万中介费。但只不过一年,类似提成就翻了几倍。

  可交易的牌照越来越少,价格已经高得离谱。“不包括中介费的话,2015年牌照价格还是2-3-4,2016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4-5-6,保守估计,2017年可能会变成7-8-9。”一家并购平台的负责人金雪松告诉36氪。

  这串数字的单位是亿元人民币。 “2-3-4”是指:牌照中包含一项内容,比如互联网支付,价格是2亿;包含两项内容,比如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则价格是3亿,如果再加上预付卡,三项内容,价格就是4亿。

  包含5项内容的全牌照难得一见,按金雪松的说法,“绝对可以卖十几个亿了”。比如,去年9月被美团收购的钱袋宝,其牌照中除了常规资质,还包含一项罕见的跨境支付资质。36氪从一位知情人士处获知,最后交易总价超过12亿。但美团点评不肯透露收购价格,这个数字未能得到其证实。

  恰恰是互金降温的这一年,打牌照主意的公司却越来越多。除了美团,为了收购牌照,家电企业美的花了约3亿,唯品会据称花了约4亿人民币,小米付出了约6亿的代价,就连与支付并无强关联的房地产企业绿地都将一张牌照收入囊中,目前仍在寻求购买的,还有滴滴这样的公司——两家业内公司不久前都对36氪透露滴滴正在求购。

  总之,买家一个比一个大。

  拥有大规模用户的互联网公司有足够动机涉足金融市场。它们通常已经具备了某种交易场景,适合嵌入金融业务。比如,你完全可以将滴滴视作一个金融公司:它天然就有大量高频现金支付行为在平台上发生,并且和出行高度相关,既可以顺便搭售车险,也可针对司机提供贷款购车服务。牌照能让这些顺理成章的新业务线合规,无监管之虞。

  但36氪接触到不少尚无此类消费场景画面的小公司,也计划在2017年拿点金融牌照,“哪怕囤着也好”。

  “监管”滋生了一个奇货可居的市场。牌照就是一种准入证,它与1990年代的批条、大城市的户口和知名小学学区房,没有本质差异。它不仅能带来安全感,也成了一项升值空间有保证的资产。

  一个隐秘却又疯狂的地下市场诞生了。

  一、市场隐秘、中介大发横财

  供求比例是失衡的,大约“一比十”,多位业内人士岁末年初接受36氪采访中都提到了这一数字。

  正因如此,买主如果仅凭自己的能力去抢夺筹码,无异于大海捞针,这让中介们找到了大发横财的机会。所有的中介都在拼命赛跑,比的是谁先触达到牌照实际控制人,就能独揽上千万元中介费。

  单笔交易产生的中介费已经水涨船高,“2015年是五六百万的中介费,去年年初是一两千万,去年年底是五六千万。”金雪松不久前对36氪说。

  牌照交易的流程是,买家会委托一名中介四处寻找牌照,一名中介往往自身人脉有限,他还会委托若干个中介去找,一层层委托下去,形成一个“树状图结构”——每个人都会发动数条分支去寻找,每个分支又会生出更多分支,一旦某个触点找到卖家,就会把信息一层层往回反馈,最终把两端的买卖双方串起来——这条线上的每个人都能分一杯羹。

  多的时候,这条线上有七八个中介,彼此维持着脆弱的合作关系。每个人都怕自己被上下游绕开,于是,这个群体间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行规。比如,因为害怕被“跳单”,谈判时每个中介都要来到现场,现场不允许交换名片,也不允许进洗手间,直至合同签订,利益分配谈妥。

  成交了一单之后,在利益分配时,买家中介和卖家中介常常是“四六开”或“三七开”,卖方中介因为地位更加强势,可以分到更多。若促成一单的总佣金按四千万计算,如果一共有四名中介参与,两人属于卖方委托人,可以拿走2500万,买方的二人就拿1500万。

  相比动辄上千万的中介费,中国创业者做梦都想登陆的A股创业板,其准入条件也不过是“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超过1000万元”。

  据刘庆的估计,整个支付牌照的买卖市场上,一度活跃着“数千上万个”这样的“居间人”,所有人都在共同维护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地下市场。

  在这个极其不透明的市场上,浑水摸鱼的大有人在,上述平台负责人告诉36氪,有一家持牌企业的小股东以出售为名,冒充实际控制人,从5个买家手里各骗了一千万定金,最后带着五千万跑到国外消失了。

  甄别买卖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常常要花费交易各方大量的精力。因为很多中介会冒充买方去市场上套取信息,再转手卖出。也有中介会拿着伪造的卖方委托书和牌照截图,去市场上招摇撞骗。

  不靠谱的、在传递中失真的信息太多,据刘庆所知,有的牌照2015年就卖掉了,一些中介不知情,依然到处扩散,对接到最后才发现找不到源头了。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时间,导致很多买方始终没有买到牌照。刘庆说,有个东北的企业全国到处跑,连轴转,跑了大半年,依然遍寻牌照而不得。

  “大家就是赚信息不对称的钱,很多中介会刻意隐藏关键信息。” 刘庆说,“在这个江湖混久了,会对谁都不信任。”

  在牌照买卖的零和游戏中,有赢家,也有输家。据刘庆所知,一个卖家前几年就申请到了牌照,但因为一时缺钱,在2015年下半年以八千万卖掉了。“ 如果能忍一忍,2016年起码卖四亿没有任何问题,现在这个卖家后悔不已。”

  金雪松则告诉36氪一个瞬间致富的真实案例:某人手里已经有了一张牌照,他预判牌照会涨价,又苦于不能同时持有两张牌照,于是就拿出一千万去签下第二张牌照的售卖权,不久后脱手,“空手套白狼,净赚五千万”。

  二、 卖家、坐地起价和临阵变卦

  这是一个彻底的“卖方市场”,最接近卖方的中介,处在食物链的顶层。

  “如果买家不开资金证明,或者不签财务顾问费,我们中介是根本不会带你去见卖家的,你连见面的资格都没有。”手握一张支付牌照代理权的金雪松,这样描述买卖双方的地位对比。

  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要开5亿的资金证明尚属困难,“因为资金往往并不都集中在一个账户上,几个亿调动一下,光利息就是不少钱了。”金雪松说,但这样的门槛丝毫没有妨碍买家进场争抢。因为大家都知道,晚一步,价格可能更贵。

  “有一次我撮合的买卖双方基本快要谈妥了,这时突然杀进来一个新的买家,直接把价格从5亿抬高到6亿,卖家受不了这种诱惑,立即和前一家分道扬镳了。”刘庆感叹道。

  买家疯狂扫货,让卖方的心态越发膨胀。金雪松也经历过一次卖方变卦:快要谈妥时,卖方突然要加价一个亿,谈判一下就破裂了,虽然一开始几个买家还老挑剔,嫌卖方受过央行处罚。

  “形势反转得太快了,”金雪松说,这个自己签了排他协议的交易最终没有达成,“近在眼前的四千万中介费没了,费了洪荒之力才推进到这地步,我郁闷了好久。”

  即使走到了签完股权转让协议的地步,也并不意味着最终能顺利交割。因为交易过程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央行。

  央行明确不允许倒卖和租借支付牌照,获取牌照的唯一途径,是获取持牌公司的控股权,从而间接拥有牌照。

  一位在2016年卖掉牌照的卖家告诉36氪,央行对持牌公司控股股东的要求非常繁复,比如要有支付和金融相关经验,更关键的是,股东如果变化,必须以书面形式去央行进行事前报批,只有批准后才能做工商变更。私相授受的民间买卖不被许可,这让交易流程变得极为复杂。

  由于央行审批过程动辄长达数月之久,在这种漫长等待中,买方和卖方心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整个牌照行情上涨,卖方就希望央行别批准了,好择日再卖;但如果价格下跌,就轮到买方来祈祷央行别批了,以便择日再买。由于审核增加了复杂性,导致交易过程“更扑朔迷离”。

  三、买方,算账和市值

  2016年这一年,收购牌照的主力军分为两股:把金融提到战略高度的互联网公司,和急需新概念到股市圈钱的上市公司。他们就像在巴黎老佛爷抢购LV的中国游客,把每一张刚刚露头的牌照席卷一空。

  一家为了买支付等金融牌照,专门做了一轮数亿大额融资的互联网金融C轮公司,在收购牌照时正面遭遇了滴滴。“滴滴比我们出价低,但他们比我们能拿得出手的现金多,最后我们只能提前退出这场竞争。”该公司创始人对36氪说,而且,“卖家开价太高了,一个什么业务都没有的空壳公司,张口就要7个亿!”

  “滴滴、360和乐视这批第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应该都还没有支付牌照,尤其是携程、去哪儿,我们分析,他们现在非常迫切,因为资金清算规模非常大,一定是刚需”,上述卖家不久前对36氪说,在“卖身”前,他曾把市场上所有潜在买家都分析了一遍:凡是面向消费者、用户基础大、交易流水大的,就很容易在支付牌照上叠加钱包、分期、征信等产品,就有诞生金融服务集团的机会。典型案例就是京东白条和钱包,单独体量估值已经很高了。

  对于美团、滴滴这种有交易环节的产品来说,用户账户体系中会形成余额,有了支付牌照,才能把余额留存在钱包里,这些沉淀资金不仅能产生利息,还能产生黏度,让用户反复去使用——通俗地理解,只要一张银行卡里存了钱,用户就不会扔掉这张卡。

  数据安全也是考量因素。对美团这样的公司来说,如果依赖支付宝的通道,所有交易信息就会被支付宝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客户数据一览无余,自己在竞争对手面前毫无秘密可言,因此美团和滴滴们都急切地想摆脱这种“裸奔”状态。

  “支付本身不需要赚钱,但战略意义就像地图一样,虽然赔钱,但BAT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地图产品。”51信用卡的创始人孙海涛说。

  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也加入了这场争夺。华创资本合伙人吴海燕告诉36氪,2016年下半年,金融领域的创业公司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最典型的现象就是金融服务类创业公司都在忙着申请和收购牌照。

  除了战略意义,牌照的另一个好处是,节省了采用别家支付通道所产生的巨额费用。

  “算了半天账,我们平台的盈利还不足以弥补支付手续费,心好累。支付手续费在总支出中占比蛮高的”,同程旅游旗下同程金服的一位人士向36氪透露。另一家理财平台的人士也告诉36氪,这一年付出的通道费共计310多万元,这对利润单薄的网贷平台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拿阿里三万亿的交易额来举例,如果支付通道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假设被按万分之二的费率来收取手续费,那么三万亿流水一年的通道成本就是6亿,”金雪松和36氪算了一笔帐,“如果是一家上市公司,按30倍市盈率算,这6亿现金就对应着180亿市值,那他即使花20亿去买一张牌照都是值得的。”

  但相比不少还在亏钱的非上市互联网公司,有条件低成本在公开市场融资的上市公司,行动尤其迅猛。

  前述卖家告诉36氪,2016年春节过后,他刚发布消息,就有三十多家上市公司找来洽谈,他反向调查对方,挑了有实力的五家,自己亲自和实际控制人见了面,最后发现,“这些传统行业公司,意图通过新概念来维持业绩,号称双轮驱动,其实都是为了去资本市场讲故事。”

  “但凡限制供应,价格一定会涨”,投资并购业务平台淘股王的负责人石金华估算,“一共可能有七八百家用得上支付牌照,从成本角度考量,凡是一年交易流水超过三百亿的基本上就会有较强的需求。”

  四、牌照怎么变少,价格怎么上涨

  一头是旺盛的需求,一头是稀缺的供给,这就是牌照过去一两年疯狂涨价的原因。

  与土地市场一样,供给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政府。

  这构成了一种垄断效应。央行发支付牌照的时间集中在2011年初到2015年初之间。聪明人早已发现,早在央行2011年至2013年的发牌高峰期之后,发牌数量就在逐年跳水。2014年发放19张,2015年全年仅在3月份发放一张牌照,这一张也成为绝唱。正是在这一年,牌照交易开始抬头。

  到了2016年8月,央行明确公开宣布,坚持“总量控制”原则,“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并注销长期未实质开展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牌照。

  这就彻底打消了排队申请牌照的企业们的希望,也是在这个时间点,牌照交易进入最为白热化的状态。“卖方买方2016年最多,比2015年多很多。” 唯品会、小米、恒大、美的,都在2016年迅速完成牌照的收购。

  “其实聪明人,在股灾期间就应该能预判到牌照会升值,因为监管肯定会收紧”,刘庆认为,2015年中期,中国股市遭遇大幅下跌,随后互联网金融开始遭遇强监管,作为互金行业的一环,支付产业也骤然面临更严苛的监管。“过去没有牌照也能做业务,监管还比较放任,很多企业就没当回事,而且申报材料非常繁琐,一些公司嫌麻烦也就没有积极去争取。”

  但金融这门生意的独特性就是有形之手维系的垄断市场,有垄断就会产生超额收益。

  反之,没有牌照护身,随时会面临灭顶之灾。去年2月29日,美团遭到一名律师实名举报称,美团在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却从事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违反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甚至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到了6月16日,央行支付司人士向媒体确认称,已约谈过美团,限期其3个月内整改。随后,有人发现,美团App上“我的钱包”中余额已无法充值,而是显示“原路返回”。

  而持有牌照则意味着会享受政府某种兜底性保护。比如,一位保险行业人士告诉36氪,监管不允许寿险公司破产倒闭,过去烂摊子常常由政府出面来收拾,拿到寿险牌照就意味着取得政府发放的免死金牌。

  央行一共分8批发放了共计270张支付牌照。据36氪不完全统计,减去因违规被吊销的5张,再加上10家被同行兼并,目前市场上存量牌照应该为255张左右。而随着针对支付行业的监管趋严,中小支付企业利润空间遭到挤压,有业内人士估计会有更多支付企业遭吊销资质,这样一来,目前全国可供交易的支付牌照所剩无几。

  “现在还剩几十张可供转让,我推测有超过180张牌照已经沉淀下来,再也不会被摆出来卖了,只要是把互联网支付业务做起来的就不会再卖了,比如支付宝,就算出50亿,马云都是绝对不会卖掉牌照的。”金雪松如此认为。

  “整个2016年,市场上大约一共成交了二三十张牌照”,刘庆估计。经过一年左右热炒,成交量已经明显下降,金雪松称,“现在每个月市场上大概只有三四张牌照还在交易,一犹豫,再遇到一张合适的牌照就难了,但这样一个市场,还会维持一年”。

  五、名目繁多的牌照生意

  支付牌照的买卖高潮如今已近尾声,虽然其一度是各种牌照中最稀缺、昂贵的一种,但它的故事却是普适的,各行各业的牌照故事远远没有讲完。

  半年前,证券时报调查过3家被收购的基金销售公司的裸牌照金额,发现已经从2015年年底的500万升到了1500万。如今,价格似乎还在以这种涨幅飙升。36氪近期询问了几位业内人员,发现不少基金销售公司开价已经超过3500万,甚至有人要价到5000万以上。

  和支付牌照涨价的原因一样——也是牌照的发放审核被收紧,供求关系开始失衡。

  截至2016年6月,获得证监会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有100家,而申请牌照的潜在企业却近千家。

  而审批通过的独立基金销售牌照速度却在放缓。2016年前9个月,核发牌照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分别为9家、6家、5家、2家、0家、3家、1家、2家和1家,呈逐月下降趋势。可见监管态度的趋严。

  有牌照中介对36氪表示,有客户申请长达一年还没下来,而且还有不通过的风险。如果通过收购的话,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变更。因此,等不及的公司就会选择更快更保险的收购方式。

  对于P2P这类理财平台来说,要想做成理财超市,在互联网上售卖基金和保险,基金销售牌照和保险代理或经纪牌照就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有被取缔的风险。一位P2P平台的创始人告诉36氪,“因为审批几近停滞,现在就连保险代理牌照,价格也突破千万元量级了。”

  小贷牌照虽然没有上述牌照那么值钱,“一张普通的区域牌照要几百万,北上广这类发达地区的小贷牌照可能也已经价值上千万了。而且2016年开始,全国性的互联网小贷牌照价格也在抬头。” 一家校园消费金融机构的创始人这样告诉36氪。

  尽管如此,“小贷牌照通常是地方政府发放,没那么稀缺,所以不重要,但是,由一些中央政府机构发的牌照,很重要。” 中金公司一位分析师告诉36氪,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是,对于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持有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所发的牌照,才是取得上市资质的先决条件。

  这位分析师还告诉36氪,拉卡拉前段时间把旗下业务拆分为拉卡拉支付和考拉金服两大板块,前者准备再次冲击上市,这其中的奥秘在于:第三方支付牌照放在“拉卡拉支付”,由一行三会来监管,有资格到A股上市,而考拉金服主要包含互联网小贷和融资租赁等业务,由地方金融办来监管,目前基本没有上市机会,所以才要剥离出来。

  尽管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孙陶然也称,此举是出于符合监管的需要,拉卡拉方面则否认拆分与上市有关。

  类似的牌照大生意在互金以外的领域也愈演愈烈,视频、直播、网约车、新能源汽车……“有形之手”已经广泛伸入竞争已趋市场化的互联网和新兴创业领域。

  “全新的政商关系已经开启。” 致力于研究中国企业史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同时也是一位创业者,早在两年前就如此判断:“稍大一点的‘渡口’都可能被牌照化,所有的牌照都会成为寻租的对象及演变为几种资本力量的博弈游戏。”

  这一天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今日头条短视频业务“合法”了。尽管这条消息近日才流出,但它已在去年悄悄行动,收购了注册地在山西运城的一家有牌照的公司解决问题。

  在整个视频领域,监管与创业公司之间的摩擦一直不断,最早可追溯至优酷时代。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是,截至2016年中期,共有588家单位拿到此证。

  直播在去年崛起之后,也成了重头监管对象。2016年9月,广电总局发文要求,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才能开展直播业务。此前,没有拿到视听许可证牌照的直播网站,暂时都在用文化部《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因为申请相对容易。但在9月之后,广电总局又连发几次通知,强调视听许可证的必要性。

  几天以前,即使是具有深厚背景的华人文化所投资的梨视频,也都因缺乏短视频牌照而遭遇“整改”。

  无人对此置若罔闻,资金再捉襟见肘,也要直面生存存亡问题。一家直播平台的高管对36氪称,一年前,一张直播牌照的价格是几百万元,自己平台购买时的价格已经是3000万了。在其他行业,牌照即便没有金融业这么贵,其价格上涨的势头却一点也不输于此。

  牌照并非万能,但它已经成为创业公司难以承受之重。

  在2016年网约车新政之后,“京人京牌”的命令一下压缩了网约车供给量,以及滴滴的盈利能力,“首汽约车”这样国资背景的强大对手,现在看来倒可能成为用车领域的利益收割者。

  2月8日,首汽约车对外亮出了它获得的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这是北京市发布的第一个。首汽约车的CEO魏东,当天喜气洋洋地拿着这张许可证摆拍了照片。更早之前,北京网约车新政颁布第二天,魏东就去北京市政服务中心申报了资料,也拍下了一组喜气洋洋的照片。

  期间,有10多家平台在咨询申请,但拿下这张许可证的不是滴滴,不是易到,也不是神州专车。这张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延期需要再经历一次审核。

  牌照已经,并且将继续成为创业公司和投资者无法逃避的痛。

  (应采访对象要求,金雪松为化名。36氪作者方婷、陈紫冰、卢晓明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投资,解密你踩过的那些陷阱!

金融泡沫时代,大家都想追风口、找机会,金融退潮时代,大家更想防踩坑、避风险。2018年以来,投资市场风云突变。各类资产都开始陆续爆雷,从众筹到P2P,从股票到基金,一个都不能幸免。

尤其是我们曾经系统梳理过的P2P,2018年上半年已经有700多家爆雷,仅7月就有165家跑路。但其实不只P2P,每一类资产都有骗局,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让你财富归零。今天我们就给大家逐一梳理一下各类资产的“典型”骗局。

实体投资骗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出售原始股的方式进行诈骗。另一种是实体项目非法集资。

从原始股骗局来说,公司登陆主板及创业板之前的股票都可以被称为是原始股。比起其他投资方式来说,相比于其他投资品,原始股一直都是一种骗局高发的投资方式。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原始股信息披露和监管不足。与A股上市公司事无巨细的披露和监管不同,未上市公司可以选择不对外披露会计报表,在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的企业有很多进行选择性披露,对于这方面的监管一直处于空缺的状态。这给投资者进行投资调查制造了很多困难。

二是门槛低,公司鱼龙混杂。与要求连续三年盈利且累计超过3000万才能IPO的主板不同,原则上只需要成立一家公司就可以出售原始股,即使是在新三板、四板市场要求相比于A股也大大降低。前者只需要两年营收累计1000万,后者基本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对于投资者而言,买到一家有潜力公司的原始股无异于大海捞针。

三是定价机制不透明。不同于A股的竞价交易,原始股的转让主要是协议转让。竞价交易是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共同出价,价高者得,一般定价比较公允。而协议转让是买卖双方约定价格实现股权的转让。这为掩护诈骗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对于后续警方立案也十分不利。

目前来看,原始股骗局高发于新三板和四板市场。在骗局中,骗子均以高收益低回报作为噱头,鼓吹某家公司在未来几年可以实现IPO,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取高额收益。

这一类骗局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直接或间接出售空壳公司股权。比如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上海优索环保以定向发行“原始股”作为手段欺诈投资者,还一度发售股权理财,向投资者承诺48%的年收益。

非法融资超过2亿元,涉及上千名投资者。无独有偶,上海某酒业公司则是间接出售公司原始股,公司要求投资者线购买公司礼品酒成为会员才能认购原始股,并承诺上市之后可以转换为股票或者在一定期限内由公司以不超过12%的溢价回购。

第二种就是借由新三板协议转让,提前买入某只公司股票然后高价转让给投资者。2017年就有人曾以第三方账户购入400万股利伟生物,买入价格为1元。

然后以原始股的名义,按照11元每股的价格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出售给投资者,最终获利超过4000万元。由于投资者最终购入了新三板股票,公安机关最终并未立案。

此类骗局一般比较简单,投资者只需要通过股票交易软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是天眼查等第三方软件进行简单的背景调查,了解出售原始股的公司成立时间、实际控制人、相关诉讼、挂牌交易所等重要信息,就足以规避风险。

资料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从实体项目非法集资来说,此类骗局多以某个实体项目的名义进行融资,但该实体项目的资质往往是包装出来的。非法集资具有案件多发、涉案规模大、涉及投资人数多的特点,包括蚁力神案、吴英案、小姑娘案、鄂尔多斯非法集资案等均在此列。

涉及金额200亿元,受害投资者30万人的蚁力神案,以“委托养殖”珍贵蚁种的方式收取保证金。但实际上“委托养殖”是假,收取保证金才是其真实的目的。当后加盟养户的资金不足以支付返利,资金链断裂,投资者的保证金损失惨重。

股权众筹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渠道的股权融资模式,主要面向普通投资者。根据相关数据,目前众筹平台数量已经由快速增长转为快速下降。

2016年底达到峰值532家,截至2017年底已经不足300家。众筹快速遇冷一个重要原因是一般众筹方比较多,投资者对公司经营、分红等问题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融资公司可以很轻易的对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甚至是进行虚假融资。

在众筹领域出现了众多投资骗局,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目前由于经营方和投资方双方信息的不透明、融资款的监管等众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多家众筹平台包括京东众筹在内已经实际退出了股权众筹这个领域。

在众筹领域的骗局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领投方与项目方联合套利。

目前众筹流行“领投+跟投”的众筹模式,也就是由专业天使投资人领投,普通投资者跟投的方式,一般采用“同进同出”的方式来保证普通投资者的收益。这样既降低了领头人的风险,又为普通投资者避免了审核和挑选项目的时间成本。但是一旦出现领头人和融资方串通的情况,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成都某科技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公司成立之初便以“获得知名投资人投资”为卖点相继获得某众筹平台两轮众筹,分别为200万,500万。最终的结局却是公司创始人谢某在公司遭遇经营困境、拖欠多名员工工资后跑路。

在对该公司“扒皮”的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四个问题。

一是股份分配极为随意。在银行提供的财务流水中,可以看到领投公司投资60万却没有任何股份,领投公司投资人并未投资但却占有5%的股份。

二是领投公司通过领头身份以200元的成本拿到20%的项目收益,然后将另外的60万单独打给公司。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领投公司仅有200元的出资份额受“同进同出”条款的限制。

三是领投方和平台方负有的尽调职责缺失。公司创始人谢某于2014年、2015年两次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而这一情况普通投资者却并不知情。

四是项目方的不靠谱。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某众筹投资人所建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对该公司账户的投资打款在公司账户短暂停留后当天直接转入谢某个人账户中,总额超过50万元人民币。

第二种是不当使用融资款。比如人人投起诉排骨诺米多事件,排骨诺米多利用融资款租赁的房屋出现平房变楼房,产权归属不明的问题。于此同时所付租金明显高于周边。排骨诺米多所租房屋的均价在13元/平米,而所在区域租赁均价仅为6元/平米,最终双方经法院判决解除了合同。

资料来源:人人投,如是金融研究院

第三种是进行虚假融资。这一类众筹项目直接以假的项目实体进行融资,2015年假冒“三番服饰”的项目发起人不仅伪造公章、品牌授权书,发起成立的众筹店在开业之后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均为虚假数据。

在诈骗行为被发现之后私下进行资产转移。目前投资者出资款供给242万元由人人投平台进行先行垫付并由人人投代全体投资人对三番服饰违约行为进行诉讼处理。

基金投资的问题在于基金经理和基金投资人立场的不同,存在很强的道德风险。基金经理手中掌握大量资金,可以轻易的影响股价,不论是拉升股价还是进行利益输送都有相当大的难度被查到。

这就导致一方面,基金经理老鼠仓案频发。这种基金经理在基金建仓前,提前买入相关股票,待基金建仓完毕拉高股价后再出售手中股票获利的案件一直层出不穷。

比如自2009年1月起,原长城基金经理韩刚利用任职优势先于或同步买入、卖出相同个股。最终韩刚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罚款31万,成为第一位因为利用未公开信息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基金从业人员。

原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马乐买入与基金相同股票等76只,成交金额高达10.5亿元,从中非法获利1883万余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老鼠仓”案。

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金经理与利益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这里所说的向利益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主要有5种形式。

一是基金通过频繁交易向券商股东缴纳高额佣金,进行利益输送。某基金支付给券商股东的佣金高达佣金总和的22.6%,虽然低于证监会30%的上限规定,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利益输送嫌疑。

二是基金公司利用新产品向老产品进行利益输送。很多时候基金为了保证标杆产品的收益率,会通过发行新产品拉升股价,向标杆性的老基金产品进行利益输送。

三是基金经理与外部人员勾结,高买低卖,进行利益输送。之前某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屡次进行“逆市”操作,基金净值大幅下跌,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资料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想要避免这种类型的“坑”,投资者需要对基金公司的过往历史进行详尽的调查,一家经常爆出老鼠仓案件或者长期亏损的基金公司毫无疑问内控和投资能力都有很大的问题,是投资者进行基金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股票投资的骗局主要分三种,一种是单纯通过多账户操作拉高股价吸引散户高位接盘然后再出货。根据证监会对某些所谓游资及相关股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操纵者主要利用大量账户和资金进行对敲对倒、虚假委托吸引投资者追涨,达成趁机出货的目的。

2018年8月证监会对5宗个人操纵精华制药、百川股份、红宇新材、福昕软件等股票的违法行为处以接近10亿元的罚款。以精华制药为例,2015年1月到2月,高某16个账户大量买入精华制药,通过连续交易、盘中拉抬等方式拉高股价,涨幅高达66.67%。

5月24日复牌后,高某采用大额封涨停的方式操纵股价制造九个涨停板,涨幅高达135%,随后高某卖出所持股份。从2015年1月到7月期间,整个账户组非法获利接近9亿元,涉案资金规模高达20亿元。

资料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第二种是通过“高送转”等利好消息或者“影视文化”、“机器人”等热点题材拉升股价然后出货获利。2017年初根据法院的通报判决显示,号称涨停板敢死队的某徐姓大佬组织实施了13起证券交易操纵行为,被处以110亿罚金。

在年间,徐某通过与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者实际控制人合谋的方式操纵股票,非法获利93.38亿元。徐某获得低成本筹码的主要的方式:

一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或大宗交易接受公司股东股份。然后由上市公司董事长或者实际控制人控制上市公司择机发布“高送转”等利好消息,引入“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机器人”、“泽熙产品举牌”等热点题材,在高位通过出售股票获利,并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与上市公司股东分成。

二是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择机伙同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布“高送转”等利好消息,引入“影视文化”、“互联网金融”等热点题材,在拉升股价后抛售获利。

第三种是利用自身的市场影响力,散布虚假消息引诱散户拉升股价然后再高位出货的方式。比如之前某证券节目主持人在其微博、博客“午间解盘”栏目视频中公开评价、推荐“佳士科技”等39只股票共46次,在推荐前使用其控制的账户组买入相关股票,并在荐股后的下午或次日集中卖出,违法获利共计4310万元,最终被证监会处罚1.29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基金报、如是金融研究院

截至2018年7月底,现存正常运营的P2P平台仅有1645家,而出现问题平台就有4740家,占比高达74%。P2P的“坑”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自融自保。自融是平台发标为自身融资,自保是平台为投资人提供本息保障。比如快鹿系就曾用自己的影视公司,走自己的通道公司,靠自己的担保公司,用自家的P2P平台,最终投向了自家的《叶问3》。

资料来源:天眼查、如是金融研究院

第二类是短期诈骗。这就是单纯利用投资者赚快钱的心理,利用高回报率吸引投资,然后立刻跑路,就比如2012年淘金贷从上线到“跑路”只用了短短一周。

资料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第三类是庞氏骗局。这种主要是通过借新还旧,偿还高额利息,一旦新增资金放缓或者停止进入时,整个体系就会崩盘。大部分P2P问题平台都有庞氏骗局的影子如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钱宝网、唐小僧等。

规避有问题的P2P平台主要还是两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是选平台。这可以用商业安全工具天眼查等来查询企业的工商信息、股东结构、经营风险等,依据股东背景可以将P2P平台分为银行系、风投系、上市系、国资系、民营系五大类,安全性依次递减。

另一方面是选合规。主要是查询P2P平台的机构信用代码证、ICP许可证、信息安全等级备案、银行存管等四大重要标准。

目前来看最常见的“骗局”就是“假”理财,也就是所谓的“飞单”“萝卜章”事件。主要是各大金融机构的销售、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大平台的信任,售卖不属于本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一旦无法如期兑付,就会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

远的如2015年金赛银事件,平安保险业务员以平安保险的名义违规销售深圳金赛银基金发行的理财产品,结果由于产品无法到期兑付,投资者损失高达60亿元。

这一事件的背后,存在着一条“有毒资产”转嫁链条:信托公司把信托贷款、债权等问题产品转给第三方私募接盘;私募公司金赛银通过动员平安员工“接飞单”等方式,打通了平安集团的销售渠道,募得巨额资金,最终挪作它用,导致原本就存在问题的资产链条断裂。

资料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近的如2017年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某使用伪造的理财合同和银行印章向该行逾150名高净值客户销售,涉案资金总规模可能高达30亿元。

这些产品以“非凡”系列命名,本身与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名称十分接近。整个购买过程与购买正规产品别无二致,双录操作齐全,使客户很难分辨出“假”理财产品与“真”理财的不同。

这些案例都是利用了投资者对正规机构的信任出售“假”理财,一旦无法到期兑付,就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如是金融研究院

如何避免买到“假理财”。

首先,正规的理财合同中一定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或15位理财产品登记编码,通过这个编码可以在由之前银监会批准建立的中国理财网查到对应的产品。

其次,在签署合同时银行需要进行在专门区域进行录音、录像的双录操作,以确保投资者充分理解理财产品信息,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最后,仔细看合同中银行盖章、银行汇款账户与购买理财的银行是否一致。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基本可以排除掉绝大部分的假理财。

在中国境内,只有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这五家交易所是国务院和证监会批准成立的正规交易所,其他则均为地方政府或者商务部此前批准的交易所和一些非法交易所。

大宗商品平台骗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平台知名度进行诈骗。

这一类平台一般有地方政府或者名人背书,天然对投资者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它通过自买自卖,操控平台价格,使泛亚价格比现货市场高25%-30%,并且每年上涨约20%。

这只是为了让泛亚价格永远高于现货市场价格,因此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买方,并没有带来实际增量资金;而交货商也因此不需补交保证金,投资者年化13.5%的日金宝理财收益,都是自己的本金或者新增投资者的本金,这种骗局的最终结局只有崩盘。2015年12月昆明泛亚兑付困难,涉及22万人超过430亿元资金。

另一种是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违法平台推介,诱使投资者在违法平台上进行交易。

这种骗局还比较初级,第一步,一般是由陌生的美女添加投资者为好友,然后通过朋友圈或话术交谈引入黄金、原油等交易平台。第二步,是为投资者介绍投资老师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操作,一般投资者在初始阶段都会有比较小的收获。第三步,一旦当投资者尝到平台的甜头,就会由于平台的后台操纵进入亏损阶段,如果不能及时离开,投资者的亏损将会继续扩大,绝无翻本的一天。

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中国买家在海外房地产投资总额在2500亿元左右,从结构上来看已经从美国、加拿大转移到欧洲、亚洲等国,主要集中在香港、泰国等国。

这一方面的骗局主要有两个,一是偷换概念,二是虚假宣传。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底特律楼市崩盘,上海某家公司就在国内兜售“5万美元”的美国别墅。但实际上这些别墅不仅不值5万美元,每年还要缴纳税费管理费等费用。

资料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同样的,有不少投资者通过香港的美亚置业购买了 “环境优美”、“包租两年”、“年回报8%”的休斯敦房产,后续不但没有收到房租,反而要缴纳物业费管理费等费用,投资者去项目当地了解情况后才发现其购置的房屋位置偏远,治安卫生条件差,租客也多是低收入者和破产者,与宣传资料严重不符。

资料来源:香港证监会、如是金融研究院

目前东南亚某些国家例如泰国等已经出现了很多以高端市场房价数据吸引投资者的现象。从泰国房地产咨询公司CBRE的数据来看,年泰国房价迅速增长,近几年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迹象。

高端市场涨幅最高达300%,而普通中低端住宅价格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海外投资房地产切忌不可简单跟团游览,而是需要深入当地去考察房产周边的经济发展、人口、交通等具体情况。

其次是海外股权投资。由于当前外汇管制的存在,国内投资者在选择海外股权投资时仅能选择直接兑换美元或者投资QDII基金。国内曾出现了很多挂着“瑞士共同基金”、“美国贝尔斯登基金”的传销组织。

它们主要通过承诺高额回报率以及推荐奖励等方式吸引投资者。其实根据天眼查等第三方软件查询可以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最关键的是投资者不要被国外基金的名头所迷惑,一般可以轻易识破这些组织传销的本质。

还有一种需要大家注意的海外股权投资骗局是垃圾公司赴美到OTCBB或粉单市场上市。OTCBB和粉单市场类似于中国的新三板和四板市场,上市要求非常低,主要是为了中小企业提供的股权交易和融资平台,大约有一半的股票处在停止交易的状态,流动性极差。

虽然存在转板机制,但是只有个别的公司可以转板进入纳斯达克。而在OTCBB挂牌的中国公司高达数百家,仅有十多家公司转板成功,大多数公司规模非常小,股价长期低迷,被摘牌的也比比皆是。

2013年很多持有在美国OTCBB挂牌的“深圳网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始股的投资者突然发现,公司已经人去楼空,投资款也打了水漂。当时证监会特意针对该类骗局发文进行警示。

最后是海外移民。目前中国有接近1000万人移民国外,这其中投资移民占比接近50%。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国美国为例,1990年设立的EB-5投资移民计划截至今日每年有八成的名额被中国投资者拿走。

目前由于申请者过多,排队时间越来越长。2013年一名美国商人以虚假EB-5项目为诱饵,从250名中国移民投资人手中骗走1.45亿美元投资金额以及1100万美元管理费。想要避免这一类骗局,需要投资者的要求很高既精通移民目标国家语言,又有对移民项目有非常高的认知。如果两者都不具备,投资者最好直接选择业内知名的机构进行移民申请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艺术品由于高度的非标准性、主观性以及稀缺性,定价上有非常大的认知差别。艺术品市场也可以说是“坑”最多的投资市场,即使是专家,也可能因为现代高超的做假做旧工艺而看走眼,更不用说普通投资者了。

艺术品投资的骗局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艺术品交易中的赝品。另一种就是打着艺术品的名号进行诈骗的交易平台。

以前者为例,中国艺术品数据公司雅昌(Artron)去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估计,可能有多达25万人在中国约20个城市生产和销售假艺术品。

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相关报道,过去20年里,据称是齐白石所作的作品,已在中国的拍卖会上被拍卖了逾2.7万次,远远超过齐白石的真实作品产量。2011年5月,以数亿元成交的某幅齐白石水墨画,由于买家对真实性产生质疑而拒绝付款。

2011年8月,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中,一套含坐凳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梳妆台,以2.2亿元的价格拍出。但是随即有专家指出,汉代席地而坐而非使用凳子。2012年某商人最终承认“汉代玉凳”是经他手由明代材料组装所成。

在艺术品这个领域,不论从具有人文色彩的书画、手稿到具有稀缺色彩的玉石、珠宝等,大量真假掺杂其中,即使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艺术品也是一种非常高难度的投资品。所以普通投资者更需要擦亮眼睛,谨慎而为。

以后者为例,2016年广东创意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将“飞天蜡像”、“兽纹铜鼎”、 “银雕凤冠”、“龙纹银盘”等虚构的文化艺术品挂在平台上进行交易,通过后台对商品价格进行调整,使投资者造成亏损。据查,广文所通过上述手段,共骗取6628 名投资者财物4.19 亿元人民币,直接获利约2715万元人民币。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金融诈骗——邮币卡交易,如河南某邮币卡交易中心操纵3种邮票价格,诈骗被害人资金7000多万元以及浙江某资本利用河北某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诈骗金额超10亿元,全国被害人超2万人。诈骗者通常先以聊天交友或者股票推荐等方式获取被害人信任,随后唱空股票市场,诱导被害人投资邮币卡到虚假平台开户入金。

待被害人高价买入推荐邮票后,再通过内部操控导致邮票持续跌停,使被害人投资出现亏损,从中非法牟利。2017年1月,证监会叫停各地邮币卡电子交易平台,并指出这种交易大多存在欺诈、做庄交易、操纵价格等行为,涉嫌严重违法犯罪。

自从比特币十年上涨上万倍之后,尤其是2017年末2018年初比特币接近2万美元之时,首先,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山寨币、空气币,以首次币发行(ICO)为主要方式聚敛了大量财富。短短半年之内,超过98.8%的币种跌破发行价。

其次,整个数字货币市场混乱的生态和监管的缺位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温床,很多交易所、发币方、媒体联合起来对普通投资者进行了收割。

杜某作为火币网、节点资本和火星财经背后的人,因为一篇《庄家杜某》引起极大争论,以证券市场作为比较,文中指出杜某身兼上市企业(节点资本创始合伙人)、证券媒体(金色财经)以及做市商(火币网联合创始人、独立董事和股东。)三大角色于一身。并指出杜某操纵项目ICO以及相关币价。杜某也做出了回应称被“缺席审判”,但是究竟如何?事实真相依然不为公众所知。

金色财经创始人杜某与火币网的联系

资料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最后,以维卡币、亚欧币、五行币为代表的众多传销币也吸收了大量的资金。由于高度的专业性和早期阶段的鱼龙混杂,目前整个数字货币市场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进入,投资者对于打着区块链名头的传销组织更应该提高警惕。

外汇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机市场,中国法律规定大陆不得设立公司组织公民炒汇。国内目前除了各大银行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合法参与中介。

不少国内外的外汇交易平台打着国外监管的旗号,通过做市商机制进行后台操控:在数据上造假,有的根本没有参与外汇交易,但在用户初入市场之时给予盈利的甜头;在交易时滑点,使下单的点位和最后成交的点位存有差距;甚至直接干扰交易,影响交易正常进行。

2018年8月山东烟台警方就破获了一起利用虚假外汇交易平台进行诈骗的案件,这种诈骗主要是通过虚假的交易平台,通过女业务员以谈恋爱名义骗取信任或者以投资分析师名义骗取信任后,引导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同时,直接在后台修改数据造成投资亏损的假象。

仅一年多时间,就有6800多人被骗,涉案金额达1.2亿元。

在国内的合法博彩渠道主要是彩票,而彩票骗局多发于互联网销售渠道。

最初,根据2010年财政部《互联网销售彩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售彩需要由财政部批准。2016年,由于互联网彩票销售存在诸多问题,网络售彩暂停。但是根据相关统计,目前有超过300家的彩票网站仍在暗中运行,甚至有彩票网站公然贩售境外博彩产品,目前每年非法平台售彩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国内合法的彩票购买渠道只有福彩和体彩,有且仅有线下网点有售。

第一种是针对彩民购彩提供指导,出售“内部资料”。

很多骗局主要针对为彩民提供培训或者资料的方式进行诈骗。一种比较流行的手法就是谎称自己能够准确预测中奖号码或者假冒彩票中心内部人员,将不同的预测号码发送给不同彩民。每次总有少数号码预测正确,随后再引诱其中收到中奖号码的少数彩民付费加入会员,出售培训资料,或者以内部人员的身份骗彩民合作收取巨额保证金。

第二种是网络平台、以及活跃在微信、QQ群的销售群体违法销售彩票。

这类群体全都是通过线上违法销售彩票。如浙彩网、喜彩网等均为私自开设的彩票投注站,一年多时间,这两家网站销售彩票金额就高达4.7亿元,获利金额超过2亿元。这些网站在彩民充值购买彩票后,不去彩票中心出票,或采取非法方式截留彩金,以保证自己稳赚不赔。小额奖金由网站自己兑奖以吸引彩民。

如果有彩民中了大奖,私彩网站往往就卷钱跑路,关门了之。天游娱乐等私彩网站甚至自己坐庄发行假彩票,彩民在网上购买的假彩票与国家发行的彩票没有任何关系。为了吸引彩民购买,网站往往先通过小利诱惑彩民不断加大投入,然后通过后台控制,保证自己稳赚不输。

通过本文,我们梳理了十二类金融投资出现的“坑”,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大部分的投资品种。

一是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盲目信任平台、专家背书。

二是多多利用诸如天眼查之类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信息的交叉验证,查询相关的企业信息和潜在的经营风险提示,很多时候你碰到的“坑”很可能已经被披露出来了。

三是时刻谨记不要被人性的贪婪所控制,盲目追求高收益而选择了自己并不了解的投资品。这样才可以在投资的道路上避开可能会“坑”掉你一生积蓄的陷阱。

苦日子将至,未来赚钱最不该做这四件事!

股票、基金、汇率、p2p、房地产......今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大家心中都有数。连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已经跌至3.5%,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不敢把钱投出去,只能先放在低风险低收益的货币基金中任由其bian值。

在震荡局势下,想赚钱的人蠢蠢欲动,但如果不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极有可能血本无归,甚至错失翻身机会!关于未来赚钱,有4件事需要特别注意不能盲目去做,普通工薪族也在其中!推荐你关注小丫投资笔记,小丫写了一篇详细的文章进行了深刻剖析,帮你规避风险,安稳渡过震荡期。

扫码,一起赚钱,成长蜕变!

投资最难的技术不是赚取收益,而是控制风险。如果做不好风险管理,积累再多的财富都可能化为乌有,从1万到1亿可能需要一辈子,但从1亿到1万有时却只需要一瞬间。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形成了投资范围和仓位的严格限定,比如,很多银行在投资债券的时候,只能投AA级以上债券;保险投资单一股票不能超过总资产的5%;又比如公募基金投资同一公司发行的证券合计不得超过产品净资产的10%等。这些风控措施让机构一般不至于血本无归。

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知识不完善,缺少投资纪律,很容易把鸡蛋压在一个篮子里,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尤其是这几年,监管相对宽松,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且形式越来越复杂,别说一般个人投资者看不明白,很多专业机构投资者都是雾里看花。

有几个案例对我触动特别大。第一个是钱宝网的受害者,南京某高校的一位院长,自己的儿子因为购买钱宝产品欠下上千万债务,最后父子俩不堪重压,先后自杀。第二个是某位非常知名的明星,和我还有一点交集,对金融不太懂,就听别人的推荐买了几百万P2P,结果后来那个平台跑路了。第三个是我身边的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2016年的一天突然告诉我,五千万投资了一个新三板产品收不回来了,那个产品的名字我从未听闻,事后证明就是诈骗。

这几件事让我很震惊,如果连大学教授、明星、企业家都对风险没有意识,现实中得有多少的无辜老百姓因为踩雷而倾家荡产?我们整个社会真的需要上一节投资风险的基础课。

今天我们这篇报告为大家梳理了主要的八种投资陷阱,然后分析了他们的一些共性,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一、风险无处不在:八种投资陷阱

历史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规避投资陷阱,就要先了解过去的投资陷阱。我们总结了过去二十年的投资案件,主要的投资陷阱不外乎以下八种:

P2P非法集资,即在互联网平台上,利用高收益为诱饵,虚构项目信息,设立资金池,借新还旧,找权威人士站台背书,空手套白狼。

P2P作为一项新兴产物,自出现诞生以来跑路事件就比比皆是,e租宝、鑫利源、校园贷、月光宝盒等曾经炒得火热的机构生存一两年就纷纷跑路停业。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统计,目前跑路及存在问题的P2P平台多达4000多家,仅2016年一年出现问题的平台就多达1731家,其数量之多令人不寒而栗。

经过总结,我们发现P2P平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非法集资:

一是网络借贷平台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的,甚至发假标自融,并采用借新贷还旧债的庞氏骗局模式,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

二是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的方式,使放贷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并由平台实际控制和支配;

三是黑客入侵P2P平台,利用网站漏洞诈骗敛财。其中,第一种方式最为常见,涉案规模巨大的e租宝、中宝投资等案件均在此列。

e租宝号称由集团下属的融资租赁公司与项目公司签订协议,然后在e租宝平台上以债权转让的形式发标融资,融到资金后,项目公司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公司则向投资人支付收益和本金。但其打着“网络金融”的旗号上线运营,实际却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实际吸收资金500多亿元,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

根据e租宝总裁张敏在被关押期间交代,“e租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利用假项目、假三方、假担保三步障眼法来制造骗局,超过95%的项目都是虚假的。2018年2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对被告单位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告人丁宁、丁甸、张敏等26人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走私贵重金属罪、偷越国境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立案执行。

中宝投资同样以发布虚假项目借新还旧为套路。2014年3·15前一天下午,上线三年有余的老牌平台中宝投资官方网站突然出现一则公司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衢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的公告。顿时,P2P行业一片哗然,该事件被喻为“2014网贷行业头号冲击波”。自2011年5月以来,中宝投资法人周辉陆续借用公司网站以虚构的34个借款人和用自己身份信息注册的2个会员名虚构事实,大量发布“宝石标”、“抵押标”等虚假标的向投资人融资,并宣称年化收益率约20%,还有额外奖励的高额回报等,骗取投资人的资金。周辉先后从全国多个省份1586名不特定对象集资共计10亿余元,其中尚有1136名投资人共计3.57亿余元集资款未归还。

不同于e租宝空手套白狼,交易所非法集资往往有一定的实物和商品,但是会通过控制操作平台价格,将某些业务包装成理财产品向社会公众出售来非法吸纳资金,并承诺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

事实上,在中国境内,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这八家交易所是国务院和证监会批准成立的正规交易所,其他则均为地方政府或者商务部此前批准的交易所。而现在,一些野鸡交易所却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纷纷涌现,宣称能短期获得超高回报,实则贪婪吞噬着投资人的财富。

在交易所非法集资案件中,涉案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昆明泛亚通过金属现货投资和贸易平台,自买自卖,操控平台价格,维持泛亚的价格比现货市场价高25%—30%,每年上涨约20%,制造交易火爆的假象,然后借此包装所谓“日金宝”等诱人的高收益产品。但实际上每年涨价20%只是为了让泛亚的价格永远高于现货市场价格,因此也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买方,并没有带来实际增量资金;而交货商也因此不需补交保证金,投资者年化13.5%的日金宝理财收益,都是自己的本金或者新增投资者的本金。当新增资金放缓或者停止进入时,整个体系就会崩盘,投资者基本血本无归。

泛亚模式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委托日金费和短期回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2015年12月,昆明泛亚兑付危机爆发,涉及28个省份的22万人,非法集资金额总计超过430亿元,上千名泛亚投资者聚集在证监会门口集会抗议。

实体项目非法集资与前两种非法集资套路相似,只是投资标的不同。实体项目非法集资表面假借实体项目进行融资,但实体项目的资质往往是包装出来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体项目非法集资具有案件多发、涉案规模大、涉及投资人数多的特点,曾经骇人听闻的蚁力神案、吴英案、小姑娘案、鄂尔多斯非法集资案等均在此列。

涉及金额200亿元,受害投资者30万人,作为东北双蚂蚁之一,蚁力神案可以说是中国最出名也是吸金最大的非法集资案之一。蚁力神是蚁力神天玺集团所推出的主要商品,宣传其具有迅速补肾的功能,其原料为可药食两用的珍贵蚁种拟黑多刺蚁。这种蚂蚁在其集团下属公司采取“委托养殖”的模式:缴纳蚁种最低保证金一万元人民币,就可以领取2大1小三箱蚂蚁在家养殖,14个半月后,公司约定对蚂蚁进行回收,退还全部保证金并支付3250元劳务费,投资报酬率高达32.5%,看似稳赚不赔且收益可观。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公司上门收购蚂蚁时既不分品质也不过秤,而是鼓动养殖户继续投资养殖,以获取更多保证金,从而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支付先前加盟养户的返利。然而,大部分蚂蚁并没有实际的功效,一旦后加盟养户的资金不足以支付返利,就会发生资金断裂。2007年10月,蚁力神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破产,蚂蚁无人回收,投资者连保证金都难以追回,更别谈劳务费了。

实体项目非法集资不仅有可能酿成家破人亡、人财两空的悲剧,更有可能造成一个城市的衰败。曾经的鄂尔多斯,自称中国迪拜,特产是“羊煤土气”,给人的印象是高楼林立、豪车遍地,而现在的特色却是高利贷无法收回、烂尾楼遍地的鬼城。白昊与他的昊达投资,就是利用“羊煤土气”来编织“快速致富梦”,诱使人们自动钻进圈套,诈骗金额高达52亿元。昊达投资的大部分项目来自于乌金煤业。

乌金煤业成立之初红极一时,公司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级政府签发的有关批文和证照,公司的网页、宣传画册也是图文并茂,吸引了广大投资人,放贷给昊达甚至还要托人找关系,月息3%的高利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自2008年3月成立至2011年8月的三年多时间里,投资人迅速蔓延到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两市的大部分旗县及周边地区,甚至波及到宁夏、河北等地,各阶层人士蜂踊地为昊达投资出借资金。但到了2011年10月,公司以资金断链为由停止了结息返本,顿时引起众多投资者的高度恐慌。上千人集聚在昊达门前讨债,后来也有好多人几次去鄂尔多斯市政府上访,但乌金煤业和市政府都没有实质性的答复和解决方案。

外汇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机市场,它的历史要比股票、黄金、期货、货币市场短得多,然而它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规模已远超股票、期货等其它金融产品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也给诈骗分子的介入带来了可乘之机。

中国法律规定大陆不得设立公司组织公民炒汇,国内能够炒外汇的正规渠道只有银行。但不少国内外汇交易平台却打着国外监管的旗号行骗,常见的手法是通过做市商机制进行后台操控:在数据上造假,有的根本没有参与外汇交易,但在用户初入市场之时给予盈利的甜头;在交易时滑点,使下单的点位和最后成交的点位存有差距;甚至直接干扰交易,影响交易正常进行。

卷款规模高达300亿元的IGOFX外汇平台骗局让投资者体会了一把给“黄毛丫头”交智商税的悲剧。2017年6月,1991年出生的IGOFX外汇平台总代理张雪娇卷款跑路,近40万名投资者约300亿“被骗”。IGOFX向用户提供了一个专供该公司使用的MT4交易平台,用户在这一平台上开户后可以看到自己的账户情况。用户在交易时,可以在来自世界各地的38位操盘手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托付资产,坐收渔翁之利,无需再做任何操作。

然而投资者的资金进入该平台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参与外汇交易,平台通过伪造交易数据,让投资者获得“盈利”,实际上是新开户投资者的资金,IGOFX实际上也并不是外汇,而是一个资金盘,借用外汇跟单的噱头集资。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IGOFX还通过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可获得返点、外汇竞赛抽奖等活动使得平台迅速扩张壮大,而返利和抽奖则恰恰是金融传销最常采用的发展下线方式。

如果说一些野鸡外汇交易平台发生诈骗案在人们意料之中,香港恒丰环球集团则借助“高大上的集团背景”和“专业操作团队”诈骗了不少从事金融相关行业、拥有黄金外汇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香港恒丰环球集团是一家打着被摩根士丹利收购的旗号、从事黄金外汇代理操盘保本业务的平台,并聘任银行、证券、期货、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资深从业人员组成核心专家分析团队。

但实际上,所谓的香港恒丰环球集团只是通过中介公司注册的空壳公司,该集团官网上介绍其位于香港中环的环球总部以及北京中关村的客服中心经证实均为虚假地址,客服接线人员均外包给了中介公司。投资者的钱根本没有被用来投资,而是放在诈骗分子手上原封不动,挪作他用。该公司每天虚构数据,假装有赢有亏,到了月底就从投资者的本金当中拿出一部分当做盈利来分成,最后一次爆仓则是诈骗分子为了卷款跑路而编造的借口。

比特币的暴涨让人们对数字货币充满幻想,但实际上,真正有应用价值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只是极少数,大多数数字货币是毫无实际应用价值的庞氏骗局。

这些虚假的数字货币往往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特点:注册免费得矿机,给推广人适当的收益;上涨过程中疯狂鼓励人买币,在下跌过程中,不断的宣传正是大家进场的好机会;代币的发行量未知,发行商是否真的遵守锁仓未知等;以数字货币为幌子来进行传销。

随着区块链热潮的推动,各种代币大行其道,五行币、亚盾币、维卡币等层出不穷。2017年,五行币在高调发展中曝光被相关部门查处。所谓五行币,是一种以高额返利为诱饵,打着“五行币”这一虚拟数字货币旗号的传销产品,借助快速暴富、发横财等令人心动的承诺,通过微信群、社交软件群、公众号进行洗脑,并辅之以线下活动,大肆招摇撞骗,给投资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财产和精神损失。

与之类似,维卡币也通过微信群、QQ群、公众号进行洗脑,辅之以部分线下活动来进行传销,例如接待投资者到总部参观、组织成员聚餐等。某数字货币M则宣称让投资者有机会参与电影投资,共享票房收益。在一系列宣传的诱导下,成功募资50亿元,但几个月之内价格已经归零,官网也无法打开,所谓的电影投资都是虚构的。

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如今却经常被包装成投资骗局。

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介入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过程,许诺在平台的消费额度部分返回,或通过现金消费送等额积分等形式,诱导消费者注册会员消费和商家加盟平台回流货款。截至2017年7月,已有150余家“消费返利”传销骗局名单被央视曝光。

影响范围最大、造成后果最为严重的是“万家购物”案。“万家购物”返利网,声称在全国拥有300万会员,全国2000多个县市均有代理网点,联盟商家达10万家。通过会员会费缴纳,“万家购物”圈得大量资金。截至网站被查处时,“万家购物”实际已拥有近200万会员,涉案金额达240.45亿元。

北京巨鑫联盈科贸有限公司设购物返利骗局,借销售商品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在短短两年多内非法吸收4万余人的资金26亿余元。

被央视曝光的人人公益,号称消费者、平台、商家三方共赢,消费者每在平台上消费100元会有99元分期返还,平台将剩余1元用做公益,商家只要把消费额的固定比例交给平台也可分期返利。实际上,平台的返利并不是现金而是一种虚拟币爱心豆,取现操作十分复杂且时间很慢,到最后根本取不出来。

理财产品诈骗往往许诺高收益,利用投资者贪图高收益的心理来谋求其本金。理财产品诈骗往往借助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或注册假基金、假民营银行来忽悠投资者。

最为常见的形式是银行理财飞单,即银行员工被投资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与其他投资公司“勾结”,以银行的名义出售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并过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骗,导致投资者上当。

其中涉案规模最大,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金赛银基金事件。2015年10月,深圳金赛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陷入60亿元兑付危机中,金赛银负责人王维奇跑路,客户的几十亿资金无处追讨,无处申诉;而平安人寿被曝由其业务员向客户兜售的巨额金赛银理财产品无法兑付。通过高档豪华会所装门面、拉拢政府官员打着政府项目的旗号推销、打平安保险担保的幌子、宣传公司挂牌上海股交中心等方式,金赛银公司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购买其理财产品,但这些钱实则进入了王维奇的个人私款。

这一事件的背后,存在着一条“有毒资产”转嫁链条:信托公司把信托贷款、债权等问题产品转给第三方私募接盘;私募公司金赛银通过动员平安员工“接飞单”等方式,打通了平安集团的销售渠道,募得巨额资金,最终挪作它用,导致原本就存在问题的资产链条断裂。

合伙人或原始股骗局,即通过邀请投资者成为公司合伙人或向投资者虚称企业已经或即将上市、发售原始股的方式,向投资者鼓吹一夜暴富的美梦,实则利用投资资金非法集资。

为方便骗取投资者的资金,段某某利用其名下公司至翔商贸的POS机为投资者直接进行刷卡操作来进行资金的转移,刷卡后投资者在当场就能得到借款协议书和借款收据,且第一、二个月的利息在刷卡前就可以先行扣除,而此后的利息会按月打到投资者的卡上,这就使得投资者要到第三个月的付息日才会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而这时公司早已人去楼空。经查证,该案在河南省的涉案金额高达2亿多元,受害者人数也达到了上千人。

二、风险不可缺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总结这些不靠谱的投资品都有几个共性:

第三, 底层资产不清晰

任何一种金融产品,不管包装得多复杂,也一定有一个底层的实体资产,否则这个产品就是无源之水。底层资产不清楚,一定是基础薄弱,上层产品随时都会坍塌。

第四,借新还旧、庞氏融资

很多投资陷阱往往初期回报还不错,但大部分骗局的背后是借新还旧、庞氏融资。庞氏骗局意味着初期必须让资金先滚动起来,怎么办呢?就要让初期投资者尝到甜头,让他们去宣传,去拉新人进来。等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再卷款跑路,这对集资方是最有利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觉得一个投资产品可以躺着赚钱的时候,你的钱袋子可能已经被人打开了。

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RuShiYanJiu),作者:管清友、朱振鑫。

欢迎关注汉马投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