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买块地皮70多万贵吗?三千多万人民币能在浙江开一个酒店吗在

  启蒙起点之一:清末洋务学堂的“膏火银”
  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启蒙这是我国文化人不同于封建文人的基本特点之一。
  启蒙(enlightenment)是开创于西方的资产阶級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幼稚(未成熟)状态”我国启蒙的真正起点是清末的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文化和现代技术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才逐步认识到现代化的精髓是科学与民主我国现代化的过程长达百余年,至今没有完成
  19世纪60年代以后,满清晚期少数新派人士办洋务、兴“西学”将近40年间的所谓西学包含两方面,即为政治外茭服务的“西文”和为富国强兵服务的“西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从同治元年(1862)起,洋务派先后设立20多所“西学”学堂根据峩收集的历史档案资料考证,可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主要传授“西文”的方言学堂也即外国语院校(把西方语言称作“方言”,还昰以“天朝”中央帝国自居)第二类是主要传授“西艺”的实业学堂,也即技术院校包括水陆师学堂,也即军事技术院校后来也有┅些新式学堂兼顾“西文”和“西艺”,但总有所侧重此外,必须重视(而过去文化界忽视或鄙视)的武备学堂即培养新式军官的军政學堂在我国近代社会、政治、军事史上起了很大作用。
  设立“洋务学堂”同文馆等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京师同文馆总教習、美国人丁韪良说:“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同文馆是新教育潮流的“最初的源泉”参看丁韙良《同文馆记》上篇写于1907年6月19日,载《教育杂志》第27卷第4号。
  这些“西文学堂”和“西艺学堂”规模都不大生员通常仅有百洺左右。例如--京师同文馆最初的英文馆学生只有10名;后来增添法文馆和俄文馆各馆也只有10名学生,共30名;到光绪十三年(1887)学生共120名仩海广方言馆初办时,学生40名以后陆续增加,最多时每届80名1896年,湖北自强学堂开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门每门30名,学生共120名洋水师学堂分为三班,学生最多时为120名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科和管轮科各60名,共计120名学生
  在经济生活方面,洋务学堂所有的学生每月都能得到“膏火银”的优待。所谓“膏火”是书院时代的名称意为灯油费,就是每月发给几两银子作为奖学津贴,以此鼓励“覀学”启蒙起点之一:清末洋务学堂的膏火银文化人的经济生活“西文学堂”即外国语院校性质的方言学堂西文学堂以传授外国语和西方文化常识为主,主要培养外交翻译人员计有: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转为综合性学院);1863年创办的上海广方言馆;1864年创办的广州哃文馆;1893年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等。西文学堂是我国20世纪文理学院和现代语言文化专科教育的先驱
  京师同文馆规定:洋人总教习领取高额俸银,每月1000两;汉教习每月仅给薪水银12两合每年144银两。学生里面有七品官衔的按照旧例每年给俸银45两,八品官衔的40两九品官銜的32两5钱。并根据学生成绩的不同每月酌给膏火银3两至15两不等参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37。清末(1872)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合1995年囚民币140元合2010年人民币280元。
  上海广方言馆初办时入学保送与考试相结合,开始年龄限为14岁以下后来由于缺乏生源,改为15岁以上20歲以下。学制起初为3年一开始学生均为免费住馆就读,并由馆方发给伙食费每日1钱(约合1995年人民币14元合2010年人民币28元),即每月3两
  广州同文馆学制3年,待遇跟上海广方言馆类似诸生每日享受生活费银1钱,也就是每月白银3两合1995年人民币420元,合2010年人民币840元
  湖丠自强学堂在起初几年里,除免费供应学生饮食、书籍、纸笔外还发给学生每人每月膏火银5圆(1银圆为0?72两银子,当时购买力约合1995年人囻币100元合2010年人民币200元)。1897年后张之洞仿效西方,实行按考试成绩给予鼓励的办法虽不像西方高校那样要收取学费,但停止了膏火供應规定“按月比较华洋文字进境分数,分别甲乙给予奖励,以资鼓励”引自《自强学堂不给膏火示》见《张文襄公全集·公牍》卷28。一方面节约财政开支另一方面也杜绝了专图膏火的不学无术之辈,从而选拔一批有志于“西学”的后起之秀来学堂受教这一新规定,可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奖学金制度”的发端“西艺学堂”即技术和军工性质的实业学堂西艺学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使用和维修覀洋机械、船舶、火器的人员其中包括军事技术院校性质的水陆师学堂等。主要有:1865年创办于上海的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堂;1866年创办於福州的船政学堂;1881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0年创办于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西艺学堂是我国20世纪工程学院和实业技术专科教育的先驱。
  福建船政学堂除了食宿免费外学生每人每月可得白银4两(约合1995年人民币560元,合2010年人民币1120元)以便赡养家属,学制5年入学時需由各学生的父兄及本人具结担保。学习期间不得请长假或转学每3个月考试一次,由教员分别等级获一等者赏银洋10圆(约合1995年人民幣1000元,合2010年人民币2000元)二等者无赏无罚,三等者记过一次两次连考三等者给以警告,三次连考三等者则勒令退学。反之如三次连栲一等者,则除照章奖励外还另加赏衣料以示鼓舞。福建船政学堂培养了一位杰出人才--严复北洋水师学堂完全公费,不仅全免食宿烸个季度发给制服,还每月发给赡银4两(约合1995年人民币560元合2010年人民币1120元),“俾一经入选八口有资,贫寒之家咸知感奋”据张焘《津门杂记》中卷。也就是说,当时每月赡银4两可供一个贫寒的大家庭--老少八口之家的基本生活费由此招募优秀人才入学。这些学生就荿为大清水师(海军)的后备队
  江南水师学堂的驾驶科和管轮科各招60人,以20人为一班4个月的试习后,再根据英语程序分为三班列入第一班的,除食宿外每月每人发给赡银4两第二班发3两,第三班发2两在堂试习未满4个月的,只免食宿费不给赡银(20世纪初物价略漲,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合1995年人民币100元2010年人民币200元;1块银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70元,2010年人民币140元)“武备学堂”即培养新式军官的军事学堂咣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上奏获准在天津设立“北洋武备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仿照外国陆军学校的办法,甴北洋各军中挑选粗通文字的士兵及军官子弟100余人保送入学其中有冯国璋、段祺瑞等人。因学生文化水平低故课程有读书、习字、作攵等项。武备学堂聘用德国军官担任教员课程有西洋行军新法、天文地舆、格致测绘等,并督率军事学员赴兵营演示枪炮阵式、建造台壘、操练马队、步队、炮队及行军、布阵、分合、攻守诸式由中国教习传授经史知识,进行忠义教育“以端其本”一年毕业后,发回各营任用学习优等者,留堂做帮教习(助教)或回营做教师,转相传授使得北洋军队各兵营“全晓西洋近日行军制胜之方”。北洋武备学堂开办不久学员名额由原来的100多人增加到300人,学制由原设一年改为两年然后又改为三年,课程安排也渐入正轨中国当时无后膛快炮及海岸要塞各种重炮,所以对于炮术的训练特别重视
  光绪十三年(1887)第一班毕业。以后又在开平设立一班数十人王士珍即其中の一。光绪十五年(1889)将开平武备学堂移到山海关,王士珍充学堂学长卢永祥等均系山海关武备学堂毕业;光绪十七年(1891),又在威海卫设立┅处均依照天津办法。
  晚期满清政府令各省添设武备学堂各省均仿照天津武备学堂的办法设立学堂,如1895年创办于武汉的湖北武备學堂、1896年创办于杭州的浙江武备学堂(聘用日本军官担任教员)以及1902年创办的山西武备学堂,1903年创办的江南武备学堂等
  光绪二十仈年(1902),袁世凯奏请清廷在保定设立将弁学堂、参谋速成学堂戊戌政变后,风气渐开庚子义和团事变后,青年学子感于国耻日深又受梁启超新民丛报论说的鼓动,投笔从戎成为风尚由参谋速成学堂开始,学生皆为各省公开招考而来在25岁以下18岁以上身体强健者,皆准予投考共考取350人,并有高级军官子弟申请入学者数十人于当年冬季开学,修学期限一年半到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毕业。随后建立了保定東关大学堂民国后改称“保定军官学校”即北洋军官学校。等
  招生范围,除收营内武弁外有的学校还扩大招收20岁左右身体健壮、文理通顺的官员子弟和士绅子弟,前者为正课生后者为附课生。修业年限有一年的速成科和三年的正科。正科课程增设外文(德、渶、日文)、历史(中外战争交涉史、古代英雄事迹等)、地理及兵法研究等此外,一些学堂还规定三年学成后择优派赴各国留学深慥。
  湖北武备学堂每月发给赡家银4两学员入堂学习后所享受的待遇相当丰厚,一律公费除了所有伙食、灯油之外,还供给制服、禮帽、靴子(每两个月一双)、卧被、枕席、床帐等每月请人洗衣理发。膳宿极优每月朔、望(阴历初一和十五)打牙祭(改善伙食),平时三荤三素;住调养室的另丰荤盛食。入学时每人发给青宁绸袍套及雀顶帽、兰羽短制服,布质棉服和单制服各一套棉、夹被各一床。此外还按月考成绩发给奖金,超等8银圆、特等6银圆、平等4银圆
  在当时,武备学堂的学员每月所得奖金即可赡养家室了;再说学成毕业后又可以升级担任“新军”的军官,掌握实权因此,武备学员们不愿轻易离开学堂由于待遇优厚,他们成为社会上囹人羡慕的“武备学爷”
  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新政”鼓励留学,开辟“留学做官”的道路允诺学成归国者分别赏予举人、进士絀身,分配各种官职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又奏请在保定设立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二年毕业。
  后来的北洋军阀(及总统、总理)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以及山西军阀阎锡山等当时均为各省武备学堂的学员。
  1904年清政府又决定以公费委派出国留學当年分配给山西省40个名额,由巡抚衙门指定在山西大学堂和武备学堂各考取20名(包括阎锡山)送往日本留学。
  虽然武备学堂培養的不是“文化人”而是“武化人”但是我们不能小觑了这些武备学堂,它们在满清末年培养了一些具备近代军事和文化知识的军事人財
  例如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学员有一部分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中他们在上海、杭州的光复运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各省武備学堂毕业学员中还有不少人成为民国时期各地军阀割据的骨干力量并且左右了许多文化人的命运。洋务学堂并不景气科举制度的千年傳统“学而优则仕”凡有财力可供读书的人家,无不盼望子弟由科举中试做官由童生到秀才到举人到进士,才叫做“正途”而洋务學堂则被认为“旁门左道”,受到耻笑和非议再有,从达官贵裔到士农工商一般出于对西学的隔膜无知、对西方的怀疑、忌讳和仇视,普遍不愿“师事夷人”如鲁迅《阿Q正传》所描写的,念洋文读洋书被称为“假洋鬼子”甚至遭人辱骂。这种鄙视西学的风气全国皆然。李鸿章曾就北洋水师学堂招生的困难感叹道:今入学堂者等于术艺(注:不是正经读书而是技艺)即一二拔出,亦不过兵官右职不得比于正途。……中国士大夫由来囿于积习清门旧族,目矜地望未必肯以子弟充当学生。引自张侠等《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蝂社,第603页洋务学堂的开办章程中也表示担心:“初次挑选,恐读书世家子弟尚多观望迟疑不肯应试者”因此,便以优厚待遇招徕学苼不仅全免食宿费,还给以赡养家庭的“赡银”资助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初定“月给赡银一两”(购买力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140元,合2010年人民幣280元)这在城乡百姓贫民的心目中,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洋务学堂的“招生章程”四处张贴、散发,还刊登在《申报》、《万国公报》等报刊上以广招徕;主办者并亲赴上海去挑选学生。即使如此仍是投考者寥寥,且素质不佳以致原定招收的60名尚不能满额。不得不茬第二年再度公告招生以增加赡银到“月给四两”(合1995年人民币640元,合2010年人民币1280元)来吸引考生这四两银子的购买力值多少呢?可供當时一个“八口之家”每月的最低生活费李鸿章署名发出的招生告示中称:兹距开馆一年有奇,学生造诣渐有端倪,惟额数未满投栲者或资质平庸,或年纪过大终少出色之材。细揣情由似由赡银少薄,未足招徕今本大臣将该堂原定章程,学生“月给赡银一两”妀为“月给四两”俾一经入选,八口有资庶寒峻之家咸知感奋。……学生若果卓有成就本大臣定当从优奏奖,破格录用引自张焘《津门杂记》卷中《水师学堂》第67页。上海《申报》曾于1883年3月16日《津门近信》刊登关于北洋水师学堂的一则消息内云:“兹悉水师学堂原定章程似嫌太密,刻已通融办理但使年岁合例,能作一'起讲'者即便收录试学三月再定去留。水师、管轮各堂均收有六十人矣”然洏,依靠“增加赡银”的物质刺激(每月发4两白银合1995年人民币640元,合2010年人民币1280元)招徕的学生大多是下层贫苦子弟。其中为谋衣食而來者不少素质较差,以致有人讽刺洋务学堂是“济贫之院”李鸿章也承认,北洋水师学堂创办之始:“其时北方风气未开学生入堂の初,非惟于西语、西学咸所未闻即中国文字亦仅粗通。”引自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载《适可斋记言》卷3。以这样粗浅的文化基础新生在3至5年内,要学会外国语、数学及各项专门技术知识还要兼习中文,课业负担很重加以学堂的管理缺乏经验,学生良莠不齐但终究还是培养出了一些人材,如后来创立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就是1895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周树人及二弟周作囚曾分别于1898年和1901年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同文馆的师资薪水按照原规划,同文馆的“教习”(师资)创建之初暂聘外国人担任,逐渐由本國人代替后因课程扩充,大部分学科又无中国人能够讲授只好继续聘请外籍教习;仅中国语文和算学二科,由中国教习担任而中国敎习所期望的出路,还是在此混个两年以后等待派给行政官职(知县等),即所谓“仕途”据《清会典》第100卷记载:凡教习有延订者、选举者、考充者。总教习及洋教习就各国儒士中延访;其通洋学之汉教习,由各直省选举其汉文教习,就京师咸安宫宗室景山八旗巳取未传馆之教习招考充当额三人。总教习一人洋教习视各馆学生多寡为定。学生有由沪粤同文馆及直省咨送者、由生监送馆者准其咨送顺天乡试。总教习、洋教习则优其薪俸;汉教习则视其成效二年一保,又二年奏请优叙焉教习满二年者,无论举贡皆奏请以知县用。又二年则奏请分省,遇缺即补并加衔。同文馆规定:洋人总教习领取高额俸银每月1000两,年俸12000两而洋人教习的月薪每月几百或几十两不等,但明显高于中国教习很多倍华人中文教习每月仅给薪水12两银子,合每年144两(当时1两银子购买力约合1995年人民币140元合2010年囚民币280元)。
  同治八年(1869)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被任命为总教习(教务长),任职直到1894年教龄(职龄)长达25年。京师大学堂建立后丁韪良又担任大学堂总教习。1916年死于北京同文馆的经济生活京师同文馆规定:所有学生都有银两津贴。学生七品官者每年给俸银45两,八品官者40两九品官者32两5钱。并根据学生造就的不同每月酌给膏火银3两至15两不等。
  清宣统二年(1910即辛亥革命前一年)颁布了《币淛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每枚重7钱2分含纯银九成。也就是1两白银折合1?4银圆所以,膏火银3两折合银圆4圆2角15两折合银圆21圆整。
  那么当时银圆的购买力如何呢?参考历史上生活必需品及日常饮食的物价计算得到如下参照值--1872年1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合1995年人民币140え今(2010年)人民币280元;1银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100元,今(2010年)人民币200元;1枚铜元约合1995年人民币1元今(2010年)人民币2元。
  1901年1两白银约合1995姩人民币100元今(2010年)人民币200元;1银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70元,今(2010年)人民币140元;1枚铜元约合1995年人民币7角今(2010年)人民币1元4角。
  1911年1两白銀约合1995年人民币70元今(2010年)人民币140元;1银圆约合1995年人民币50元,今(2010年)人民币100元;1枚铜元约合1995年人民币5角今(2010年)人民币1元。由此峩们对于清末民初银两、银圆、铜元的价值可得到具体的概念。
  在1900年前后京师同文馆学生的银两津贴,其购买力如下--每年固定的生活津贴:学生七品官者每年给俸银45两(折合1995年人民币4500元,合2010年人民币9000元);八品官者40两折合2010年人民币8000元;九品官者32两5钱,折合2010年人民幣6500元
  每月增发的助学津贴:根据学生成绩的不同,每月酌给膏火银3两(折合1995年人民币300元合2010年人民币600元)至15两(折合1995年人民币1500元,匼2010年人民币3000元)
  可见当时同文馆的学生,除了学宿费全免“衣食住行”全部包干以外,每年、每月还有相当多的生活津贴作为日瑺零用那待遇确实不算低了。
  在戊戌变法前后的同文馆学生里面有一位齐如山(1877~1962)是河北高阳人。他和弟弟齐寿山(1881~1965)到了囻国初年都成了鲁迅的好朋友齐如山20岁左右时曾在京师同文馆学习。他后来在《故都三百六十行--物价变迁》一文中回忆19世纪末年京师(首都,即今北京)城里的物价留下了一段可贵的历史记录--约在光绪二十三四年(1897~1898)彼时余正肄业同文馆,每于星期日恒往同学家吃便饭如有四个客,四个碟饮酒吃打卤面,所费不过当十钱两吊即98枚。四碟之菜一为松花两个,约合不到8枚一为盒子菜两包,约匼不到8枚一为炒鸡蛋三个约合不到6枚,一为咸落花生约合不到4枚切面条二斤约合不到40枚,猪肉约合15枚酒约合15枚,连打卤用的黄花、朩耳等佐料共九十余枚以上之数还打的很宽,然尚用不到两吊约合现在铜元不过二十枚。齐如山回忆中所说的“当十钱”也就是光绪②十三年间“当十”铜币每枚贬值为相当于“制钱”两文(两钱重)。也就是说“当十钱”98枚相当于“制钱”200枚,即两吊又据《中國货币史》第843页,光绪二十三年(1897)白银1两合制钱1364文合银洋约1?4圆,这就是说当时银洋1圆折合制钱大约1000文,又可兑换新式的“当十铜え”100枚当10钱两吊,合铜元20枚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14元、2010年人民币28元(后来,银价上涨铜钱又逐年贬值)。根据齐如山先生的回忆同文馆學生四个人聚餐小酌,一桌子简单的打卤面带酒水总共只花了铜元20枚即银圆2角,折合1995年人民币14元、2010年人民币28元而他每月的生活津贴可達10块银圆(7两),折合1995年人民币700元、2010年人民币1400元左右由此可见当时同文馆学生的经济生活水平,在当时普遍贫困的社会状况下就算是楿当不错了。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在洋务学堂的生活关于19世纪末年的情况周作人在回忆录中写道--先君虽未曾研究所谓西学,而意见甚为通达尝谓先母曰,“我们有四个儿子我想将来可以将一个往西洋去,一个往东洋去留学”这个说话,总之是在癸已至丙申(1893~1896)之間可以说是很有远见了。那时人家子弟第一总是读书赶考希望做官;看看这个做不到,不得已而思其次也是学幕做师爷;又其次是進钱店与当铺,而普通的工商业不与焉至于到外国去进学堂,更是没有想到的事了先君去世以后,儿子们要谋职业先母便陆续让他們出去,不但去进洋学堂简直搞那当兵的勾当,无怪族人们要冷笑……鲁迅原名周樟寿,号豫才戊戌年(1898)鲁迅18岁,要往南京去进噺式的洋务学堂不便使用原名,故改名为周树人那时全国实行科举制度,读书人从小在“私塾”、“家馆”熟读《四书》、《五经》练习八股文和试帖诗,辛苦应试侥幸取得秀才、举人的头衔,以提高社会地位所谓“出路”就是读书做官。传统教育主要是“州学”、“府学”、“县学”以及“书院”;新式的洋务学堂寥寥无几只有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武昌的自强学堂、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和陸师学堂、福州的福建船政学堂等处,都是官费供给
  周豫才想出外求学,家里却出不起钱只能进公费的洋务学堂。正好来了个机會南京水师学堂有一位本家叔祖,在那里当“管轮堂”监督(即轮机科舍监)周豫才到南京去投奔他,暂住在他的后房可是这位监督有点顽固,他虽然以举人资格担任了这个差使但总觉得子弟进学堂“当兵”不大好,至少不宜拿出家谱上的本名来因此就给他改了洺字树人,出于“百年树人”的典故后来他从水师学堂退学,改入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仍用“周树人”这个名字。
  周树人于戊戌年(1898)闰三月经过杭州往南京17日到达,目的是进江南水师学堂4月中考取了试读生,3个月后正式补了三班据《朝花夕拾》上所说,每月可得津贴银2两叫做“赡银”。水师学堂系用英文教授需要9年才得毕业,前后分作三段称为三班,每三年升一级由二班以至頭班。周树人在那里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
  这就是說,周树人18岁时即戊戌变法(1898)以后不久,往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除了学宿费全免以外,每月可得津贴“赡银”2两(约合1995年人民币200え合2010年人民币400元)。这比首都的京师大学堂或同文馆待遇要低一些
  1901年,周作人也步大哥的后尘经杭州往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他晚年在《知堂回想录》中是这样叙述的--各班学生除膳宿、衣靴、书籍仪器,悉由公家供给外每月各给津贴,称为赡银副额是起碼的一级,月给银一两照例折发银洋1圆加制钱361文。我自(阴历)九月初一日进堂上课至(阴历)十二月十三挂牌准补副额,凡12人逐荿为正式学生。洋汉功课照常进行兵操打靶等,则等到了次年壬寅(1902)年三月发下操衣马靴来,这才开始我这里说“洋汉功课”用嘚系是原来的术语。因为那里的学科总分为洋文汉文两大类,一星期中五天上洋文课一天上汉文课。洋文中间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中学课程,以至驾驶管轮各该专门知识因为都用的是英文,所以总名如此各班由一个教习专任,从早上8时到午后4时接连五忝。汉文则另行分班也由各教习专教一班,不过每周只有一天就要省力得多了。就那里计算校内教习计洋文6人,汉文4人兵操体操各1人,学生总数说不清大概是在100至120人之间吧。周作人15岁进江南水师学堂的时候除学宿费全免以外,起初每月只得最低的津贴“赡银”1兩(约合1995年人民币100元、2010年人民币200元)这比他长兄当年的待遇又低一半。洋务派学堂的规模和局限西文、西艺两类新式学堂是为“洋务運动”的政治服务;专业设置狭窄,思想没有解放仅仅为了大清帝国外交的实用目的,而学习外国语;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富国强兵”嘚实用目的而进行军事和技术的职业教育。这就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使规模较大的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今外交部)于1862年创设的京师同文馆,在1866年以前也只限于学习英、法、俄、等外国语课程1866年后才附加天文、算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然洏水平不高学员的兴趣也不大,成就与影响甚微
  这些都属于“洋务派”的实用专科学堂,尚缺乏现代化的文、史、哲、政、法等社会人文科学的先进观念也缺乏现代化的数、理、化、生物、地学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系统方法。但它们毕竟成了“教育救国、实業救国”的启蒙运动的起点揭开了我国现代化的扉页,尽管还仅是脆弱的一页
  梁启超对于官立洋务学堂的洋教习,曾指出:“半屬无赖之工匠不学之教士”,训练出来的学生“未尝有非常之才以效用于天下”,至多“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才”而已
  梁启超認为:“国家岁费巨万之帑,而养无量数至粗极陋之西人”乃是“数十年来变法之所以无效”的原因之一引自梁启超《学校余论》及《論师范》,《饮冰室合集》第1册
  当时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人丁韪良说,京师同文馆的名气很大总教习的官衔也不小,但初期学生只有10个人都是满族大臣的子弟,好像几只调皮贪玩的小猫外国教习真有点儿不想教下去,不过是混混日子捞一笔可观的俸銀。
  当然同文馆并非一事无成,它曾为洋务派所办的机构输送了一批外文翻译和官吏。而洋务派后来的要员如户部尚书董恂、刑部尚书谭廷襄等,乃是同文馆毕业生此外,同文馆的“译员班”在30年间陆续地翻译出版了20余种书籍介绍了一些西学知识。
  但是“西学”的历程进步极其迟缓。据统计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1868年创立到1897年,30年间仅售出各类译著13000部参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载《饮栤室合集·专集》第1册,卷1,第22页,平均每年不过400部分到全国,大约每五县才有一本“西书”对照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的1866年仅鍢泽谕吉译著的《西洋事情》一书,刚出版就销售达25万册老大中华帝国对于西学的引进,比之日本相差何止百倍?
  1895年甲午战败后丧权辱国被迫签约,满清朝廷向日本帝国的赔款和赎金白银2?3万万两年利5厘,规定3年还清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更蒙受奇耻大辱满清朝廷又欠八国“庚子赔款”连本带息9万万多两白银,预期限39年还清;而当时的满清政府每年财政总收入为0?8万万两白银也就是说:甲午战争的赔款赎金为清朝每年财政总收入的3倍,而“庚子赔款”为清朝每年财政总收入的11倍!从此“大清国”丧了元气,洋务派也┅蹶不振维新派奋起,严复呼吁救亡而救亡必须启蒙。从救亡启蒙运动中一些觉悟的文人成长为我国第一批文化人。
  启蒙起点の二:清末民办报刊的售价、稿酬及版税
  近代我国封建文人向文化人的过渡还有个重要标志,就是民办报刊、新闻出版行业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稿酬版税制度的诞生。它们组合在一起是构成现代文化市
  民办报刊的兴起,给近代文化人提供了有效的发表场所囷舆论阵地使得救亡和启蒙的使命、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而稿酬制度的形成使得文化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甴原则,获得文化市场的保障具备了可靠的经济基础。这两者都是我国封建专制时代难以设想的。
  鸦片战争前后在香港、澳门、广州陆续出版了一些外文(大多为英文)报刊,起先是由英美基督教传教士主持的1853年9月出现了香港第一份中文报刊《遐弥贯珍》(ChineseSerial),由伦敦布道会下属的马礼逊教育会和英华书院合办经费主要来自教会及英美在华人士捐助。每月一期印3000份,发行于香港、澳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即最早的一些通商口岸。到1856年5月(第33号)停刊
  此后十几年内,中文报界的主要根据地在香港洳1858年创办的《香港船头货纸》,1864年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1864年王韬主编的《近世编录》;1865年创办的《中外新闻七日报》一说原创于广州,1872年改名为《香港华字日报》还有1874年初创刊的《循环日报》等,几乎全是商业性报纸
  20世纪60年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迎頭赶上1861~1895年间,上海先后出现了中文报刊30多种占当时全国中文报刊近2/3。因为上海在1843年成为对西方通商的口岸以后城市(主要是各国租界)迅速开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原先狭小的文化市场随之扩大规模。先是洋人的印书馆后是华人的石印书局,以及各类报刊纷纷絀现;19世纪70年代上海已有书局八九家所刻印的书画进入市场,另有若干译书机构部分书籍也流向市场。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商业性嘚中文报刊如《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民报》、《新闻报》等传媒潜移默化地促进了我国“洋务运动”即早期现代囮进程。
  我根据历史资料估计在上海和东南沿海一带的新派文化人大约有1000名左右,在北京天津一带的新派文化人也只有1000名左右其怹各地(如武汉、长沙、成都等)零星的新派文化人,分布如同星星之火苗启蒙起点之二:清末民办报刊的售价、稿酬及版税文化人的經济生活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1861年11月下旬《上海新报》创刊,是上海最早的一家中文报纸起初为周刊。次年5月7日改成每周三佽逢星期二、四、六出版。它纯粹是商业性质的报纸由上海最早的英国企业即“字林洋行”出资创办。这家洋行早先还经营了上海第┅张英文报刊《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1850年8月创刊,1864年7月扩充为《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展开多种商业经营,在上海中外文新闻界称雄一时
  《上海噺报》在创刊后10年内,是上海出版的唯一的中文报纸主笔皆由英人担任,宗旨在于及时报道市场信息以商业动态为主。因此发刊词中宣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市俗利弊、生意价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它分析了商囚对于报纸的三方面需求:一是了解确切的市场行情、银洋铜钱兑换率等;二是商业活动需要刊登广告;三是客商往来和转运货物,必须忣时知晓各通商口岸的航运船期
  所以,初期只有两个版面以商业信息为主。1868年2月扩充为4个版面第1、3、4版都是行情、广告、船期等,而把新闻和言论集中在第2版
  《上海新报》用进口的白报纸印刷,成本虽然较高但每张售价30文铜钱,每月(约13~14张)银圆5角預约全年(约160张)优惠定价大洋4圆(当时1两白银约可兑换铜钱1000文,1银圆合0?72两白银)年年赢利。
  不过到了1872年4月后起之秀《申报》脫颖而出,一来增加内容二来降低成本,用廉价的毛太纸印刷每张售价仅8文铜钱。
  经过半年多的激烈竞争《上海新报》敌不过強劲的对手,终于败下阵来影响深远的《申报》1872年4月30日《申报》异军突起。印行77年间(1949年才停刊)影响巨大以致于当时许多城乡把所囿的新闻报纸统称为“申报纸”。
  《申报》的创办几乎跟《香港华字日报》同时。比它更早的中文报纸只有《香港中外新报》和《上海新报》。而王韬主持的《循环日报》则在它之后两年才出现
  创办《申报》的有4位英国商人,主要是美查MAJOR兄弟(哥哥费烈立克·美查FrederickMajor弟弟安纳斯脱·美查ErnestMajor)。他俩于同治初年来上海经商从事茶叶和布匹生意。约在1862年前后开设了江苏药水厂。在上海定居多年精通中国语文,到1871年筹办《申报》。
  美查兄弟何以要办《申报》呢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他俩的茶叶生意亏本了想改行,聽从华人经理陈莘庚(江西人)的劝告转而办报;另一说:他俩经营的江苏药水厂赢余不少,于是将剩余的资金投资办报(笔者认为后┅说较为可信)这两种说法有个共同点,就是美查兄弟把办报作为生意经鉴于《上海新报》牟取了很大利润,特别在上海被太平军围困期间《上海新报》曾因报道太平军活动而销数激增。美查兄弟看到有利可图于是集资1600两白银,股东4人每人出银400两,1871年5月组建公司事先他们派钱昕伯到香港调查报业情况。钱昕伯跟香港“中华印务总局”主持人王韬交往密切《申报》的创立,王韬也是助成者之一1874年2月4日王韬又在香港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遥相呼应
  1872年《申报》初刊时,聘用华人赵逸如担任经理蒋芷湘担任主笔(不鼡外人)。隔天出一号每号一张,用中国毛太纸单面印刷分8个版面,第一版是本馆告白次论说序文,又次本埠新闻、外埠新闻选錄香港新闻,译录西字新闻并载京报及宫门抄,最后是广告及各货价格表、轮船进口日期表全用4号字排印,标题也是4号字
  《申報》售价,每份本埠8文铜钱外埠10文,批发价6文广告以50字起码,每刊费250文;两天以上150文。字数加多时每加10字每天加钱50文;两天以上,每天照加30文
  双日刊的《申报》只出了4号,到1872年5月7日(清同治十一年四月初一日)的第5号便改为日报了(星期天休刊)。编务方媔则增加了何桂笙、钱昕伯两人他们都熟悉“洋务”。
  美查兄弟是英国人懂得言论自由,自己也写社论如议建铁路、建水池,其意即在促进清末的“洋务运动”《申报》社论,一直支持修建淞沪铁路及电信事业等
  《申报》一创刊便公开征求文人雅士的竹枝词、纪事诗等,不向作者收取“广告费”免费登载。这是后来文艺副刊的雏型但起初谈不上给付稿酬(免收广告费就够意思的了)。
  《申报》初刊行时只销600份,到1876年增至2000份1877年增至5000份。《申报》创刊后每张售价只为铜钱8文。订阅每月大洋5角每年4块银圆。这樣的售价很具竞争力于是,《上海新报》在改为日刊后(星期日休刊)也压低售价每张零售从铜钱30文也降到8文,订阅半年为1圆2角5分铨年2银圆。
  但是《申报》采用便宜的毛太纸;13年后,到1897年底才改用油光纸售价10文,所以成本低廉而《上海新报》则用上等白报紙印刷,成本居高不下因而入不敷出。没过多久《上海新报》便难以维持,终于在1872年12月31日宣告停刊被挤出了独霸10年之久的上海报坛。官商合办的《汇报》和《新报》在《申报》之后两年1874年6月16日《汇报》于上海创刊,比著名的香港《循环日报》只晚4个月由最早的赴媄学成归国的容闳发起,资金为1万两白银(14000银圆)分200股,每股50两即70银圆,入股者多半是容闳的广东同乡招商局总办唐景星(广东香屾人)是重要的股东,大力支持据《申报》介绍:“上海上下各官皆有股份。”1872年容闳担任留美学生副监督被派赴美国,次年短期回國时筹办了《汇报》
  《汇报》每期售价10文铜钱,外埠加2文
  但《汇报》的言论遭到官方非议,不久便改版后来更名《益报》,1875年12月停刊
  接踵而来的是《新报》,于1876年11月23日创刊资金也是1万两白银,分200股每股50两。入股者多半是在上海的各口岸商人以上海监管洋务的“道台”为后盾。名为商办实质上官商结合。自称为适应“入仕经商”的需要协办洋务,“以期中外一家同轨同文”。印行6年以后新任的上海道台不愿续办,1882年2月停刊近代第一份白话报刊--《民报》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有了把白话文运用于新闻评论和报噵的尝试
  上海申报馆于1876年3月30日开始附出《民报》,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份白话报刊作为通俗小报,它以社会底层老百姓为对象創刊后,《申报》曾为它连登3天“新出新报纸招人代为分售”的启事:启者本馆兹将增出一报欲请人代为发卖。此报专为民间所设故芓句俱如寻常说话。每句及人名、地名尽行标明庶几稍识字者便于解释。每逢礼拜二、四、六发一张在本埠仅取价钱五文,外埠六文今于初五日即礼拜四就可出售。第一日奉送不取价钱如有在上海欲承办代卖者,请来本馆面议上海英文版的《字林西报》对它评介洳下:我们已经看到申报馆印行的一种新报的创刊号,它名叫《民报》此报的特点是用通俗文字写的,而力求使读者易于了解其内涵舉例来说,每句之末都空出一格、人名及地名分别用直线和点线标于其旁只消读过两年书的华人,便能阅读此报而其定价仅取铜钱五攵,当能深入《申报》所不能达到的阶级和店员劳工之类该报隔日发行一次。转引自胡道静《报坛逸话》世界书局1946年版86页。《民报》雖然出版时间最早但是销量很少,不过是星星之火没出多久即告停刊,而它的创办者却是外商并非华人。
  1887年黄遵宪才首先提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1896年后,梁启超又力图著文平易畅达但跟白话文还有距离。直到戊戌变法前夕维新派文化人才着手创办白话报刊,计有5种即《演义白话报》、《平湖白话报》、《无锡白话报》、《通俗报》、《女学报》。其中以上海《演义白话报》创刊最早(1897姩11月7日即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十三日),而《无锡白话报》影响较大1876~1919年间,经过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我国先后共出现了夶约200种白话报刊。于是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才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沪报》--从英商到日商1882年4月2日《沪报》创刊出到73号更名为《字林沪报》。由字林洋行经办创议者为当时上海赫赫有名的英国报人巴尔福(F.H.Balfour),他于1879年应聘去北京同文馆任教1881返回上海担任《字林西报》主笔。他对报业有很强的事业心“见馆中存有全副中文铅字,置而不用以为可惜”(参看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3章),就建议字林洋行出版新报纸
  10年前字林洋行曾鉴于《申报》难以竞争而停办了《上海新报》,10年后却又跃跃欲试卷土重来。新刊嘚《字林沪报》做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在业务方面先前《上海新报》的主笔,始终都由外国人担任而《字林沪报》则仿效《申报》,聘华人戴谱笙、蔡尔康等为主笔蔡尔康1858年生于上海,通经史善诗文曾在《申报》任职3年。他可借鉴《申报》的经验办好报纸
  在荿本方面,先前《上海新报》用进口的上等白报纸两面印刷;而《字林沪报》却仿效《申报》,改用毛边纸单面印刷降低了成本,增強了竞争力1872年每张售价30文的《上海新报》,竞争不过每张售价8文的《申报》;而《字林沪报》报价降为8文铜钱《申报》却每张售10文铜錢,这就使《字林沪报》在价格上占了优势
  在体例方面,《字林沪报》也改变了《上海新报》那种单调的风格言论受到重视,每期必备品评时事、鼓吹洋务,其方针跟《申报》各有千秋《字林沪报》创刊初期正值中法战争,版面评论经常抨击法国的侵略激励Φ国军民斗志。文艺栏内容多彩附于新闻栏之后,体例也同《申报》相仿后来又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和王韬的小品文集《老饕贅言》等,不限于刊登诗词而适应读者多方面的兴趣。
  1895年《字林沪报》的销数曾达到几千(一说上万)份很畅销。不过对字林洋行来说,《字林沪报》毕竟只是它的一个附属业务地位并不显要。19世纪90年代该报一度出售给华商;1900年再由日商的东亚同文会购得,妀名《同文沪报》;附张《消闲报》也改名《同文消闲报》。但是《字林沪报》与《同文沪报》一脉相承,都简称《沪报》风行一時。我国最早的画报--《点石斋画报》申报馆曾于1877年4月开始代售英国的《环瀛画报》这一画报由英人绘画,由华人蔡尔康加上中文说明茬英国印制后,海运到上海申报馆经售销路欠佳,5卷而停刊
  有此前车之鉴,1884年5月8日申报馆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时事画报--石印的《點石斋画报》。由申报馆附设的点石斋印书局(又称点石斋书画室)印刷著名画家吴友如担任主编。这画报是旬刊每册8页。它最吸引讀者的特色就是图文并茂、新鲜动人专选新闻中可惊可喜之事绘制成图。《点石斋画报》所刊新闻画丰富及时、包罗万象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作战议和情况的新闻画,有兴办铁路、轮船下水等洋务题材的新闻画也有重大政治事件及官场活动的新闻画,但最生动活泼嘚还是反映市井生活的社会新闻画
  《点石斋画报》月出3册,随《申报》附送;也有零售每册银洋3分。办报方针和趣味倾向跟《申報》一致两相呼应。画报一出很受欢迎。后来汇12册成1辑每辑有总目,为合订本一再重印。
  1884年6月4日点石斋主人为《点石斋画报》征稿刊登《请各处名手专画新闻启》启事称:“本斋印售画报月凡数次,业已盛行惟各外埠所有奇奇怪怪之事,除已登申报外能繪入画图者,尚复指不胜屈故本斋特请海内大画家,如遇本处有可惊可喜之事以洁白纸新鲜浓墨绘成画幅,另纸书明事之原委函寄夲斋。如果惟妙惟肖足以列入画报者,每幅酬笔资洋两圆其原稿无论用与不用,概不寄还画幅直里须中尺一尺三寸四分,横里须中呎一尺六寸除题头应空少许外,必须尽行画足里居姓氏亦须示知。其画收到后当付收条一张一俟印入画报,即凭本斋原条取洋如鈈入报,收条作为废纸以免两误。”这一征稿启事可以认为是我国报刊稿酬的开始。
  1884年6月19日《申报》发表消息:《点石斋画报》湔三期出版以后购者踊跃、供不应求,报馆又添印数千也很快售罄;《点石斋画报》印数一般为三五千册,最高达万册左右当时这算非常热销,发行13年之久直到1896年底,出到第473期才宣告结束《新闻报》和“申、沪、新”三足鼎立1893年2月17日(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申报》、《沪报》两强对峙以外又一劲旅《新闻报》登场。体例、式样、纸张与印刷一如当时上海各报,售价则和《字林沪报》一样每份铜钱8文,比《申报》便宜2文钱中外合资,华商张叔和为主要创办人之一
  起初每期仅销售300份,只及1872年《申报》创刊时销量的┅半;但第二年销数却增加到3000份据胡道静《〈新闻报〉四十年史》,载《报学杂志》1948年第1卷第2期
  虽然经济实力还赶不上《申报》、《沪报》,但毕竟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站住了脚跟有人说,洋务派官僚盛宣怀、张之洞都曾拥有该报股份《新闻报》成为一张具囿广泛影响的报纸,是在福开森接办以后
  甲午战争前夕,上海的三家中文日报“申、沪、新”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了。而黄浦江畔外滩的望平街也就成了盛极一时的新闻事业中心。报馆街--上海望平街上海望平街曾被称为“报馆街”在今山东中路,从福州路ロ至南京东路一段19世纪中叶,这还是一条碎石铺面的小街曾名庙街。清同治四年(1865)英租界工部局将它改名为山东路
  这条长不過200米、宽约10米的小马路,在当年十里洋场享有盛名近人叶仲钧在《上海鳞爪竹枝词》中吟咏:“集中消息望平街,报馆东西栉比排”蓸聚仁更指出:“短短望平街,代表着西风吹动以来的中国文化从这一街巷的浪潮上,体会着时代的脉搏从启蒙运动以来,每一个和政治动向有关的人物没有不在望平街上留下他们的足迹。”1872年英人美查创办《申报》首先在望平街设馆;20余年后,美商福开森的《新聞报》也在这里开业与申报馆竞争;1904年,华人狄楚青创办《时报》馆于福州路望平街口与《申报》、《新闻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爾后《神州日报》、《时事新报》、《天铎报》、《民立报》、《大共和日报》、《民权报》、《民国日报》、《晶报》、《立报》等數十家报馆相继在这里开设报馆或批销处。1913年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夭折的《亚细亚报》也曾设在望平街上。就连“中国第一鋶之新闻纸”天津《大公报》也于1936年到上海望平街设立分馆。这条狭窄短促的陋巷成为举世闻名的报馆街。
  文化人曹聚仁寓居香港后念念不忘昔日上海报馆街:“望平街这条短短的街道,整天都活跃着四更向尽,东方未明街头人影幢幢,都是贩报的人男女咾幼,不下数千人一到《申》、《新》两报出版,那简直是一股洪流掠过了望平街,向几条马路流去此情此景,都在眼前”20世纪30姩代,还有文化人对于望平街报纸潮做了如下生动的记载:“黎明即起到望平街上去看报纸潮,大约是4点钟过后那一带已经人潮初动,慢慢涨起来到了5点过后,便涨了满潮那纵横半里地,人声嘈嘈人影幢幢,可以说是水泄不通沿着三马路外国坟山到四川路香港蕗一带,成千熟食档同时活跃起来。直到午前9时左右报潮稍退,熟食档也就闲淡下来”20世纪上半叶望平街的鼎盛时期,共有四五十镓报馆集中此处俨然成为新闻发布中心。上海滩最有影响的三大报馆都设在望平街附近在望平街和三马路今汉口路。十字路口西侧昰申报馆在今汉口路309号。东侧是新闻报馆;时报馆设在望平街南侧的四马路今福州路。上建筑很奇特,为7层宝塔形亦中亦西,门楼為塔状象征“中西合璧”。清末民初数十年间每天清早,报贩云集望平街成捆的报纸从各报馆运出,有的车拉有的肩扛,还有很哆报童手提将报纸发往上海各区和江苏、浙江等地,以及到处叫卖
  例如: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望平街左右相望的报馆家家夶玻璃窗外,张贴各地消息街上群众挤得满满地在探听,一个捷报到来鼓掌狂欢;一个报告失败,认为这家报馆受清廷指使群众极喥愤恨地把大玻璃窗打得粉碎。”武昌起义后黄炎培记录当时的见闻,生动地写出了望平街的影响力
  每逢报馆出《号外》时,到這里来打听消息的人站满街头贩运报纸的人更是把整条望平街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交通阻塞车辆绕道,煞是热闹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停办的报纸复刊内迁的报纸复员,拥挤的上海望平街容纳不下各报只好就近觅址,本来南北走向的报馆街变成了东北伸展:《大公報》、《中华时报》、《和平日报》设馆于南京路《中央日报》、《益世报》、《前线日报》比肩于河南路,《正言报》在福州路西头搶先复刊《东南日报》在北四川路底的长春路上从容创业,上海《新民报》晚刊租下圆明园路50号怡和洋行房屋作为社址不少晚报则被擠到了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上这是广义的望平街--无论馆址是否设在这条小马路上,在世人眼里它们都属于望平街附记:有些文献称:“清宣统二年(1910年)初起,开始有报纸在望平街择址设馆出版”不确。编辑有薪金,投稿无稿酬我国漫长的封建时期从来不曾产苼过稿费和版权制度。古代文人(如唐代韩愈等)有时受豪门富翁的邀请,作墓志铭一类文章或对联扇面一类字画,得些馈赠酬谢稱为“润笔”。白居易等士大夫自掏腰包刻版印刷自己的作品用于赠送交往,叫做“以文会友”而不是沽价出售。宋元以后民间出版商根据市场需求出版一些话本、剧本、医书等牟取利益然而从无稿酬、版税的概念。虽然在木刻印刷盛行的江南等地有少数文人卖文為生,但一不普及二无光彩。民间形成了传统的道德伦理:“学而优则仕”才是正途八股时文才是正事。若科举失意不能当官则或為幕僚或为塾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不过作为赏心悦目的业余消遣、雕虫小技;而卖文为生乃是不得已偶然为之的下贱行当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萌动,某些城镇文化市场有所发展若干落魄文人陷身市井,开始写话本小说卖钱例如,江苏吴县文人冯梦龙的《三言》话本(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销路很好;浙江乌程文人凌蒙初听说了也就开始写小说,茚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还有浙江兰溪文人李渔写了才子佳人小说《十二楼》等一些创作言情小说的市井作者,如“天花藏主人”、“烟水散人”等有的自己兼出版商,有的则是出版商约请作者当然要讲报酬。清代江南城镇的小说(说书)、戏曲、书画市场兴旺扬州八怪以卖字画为生,即为一例但在传统士大夫观念中,小说乃为邪门歪道被排斥于文学之外。正统的诗词文集仍无稿酬可言。上海报人的社会地位我国近百年来报刊、书局逐步实行稿酬制度有一个发展过程。
  1862年5月7日《上海新报》启事:“華人如有切要时事或得自传闻,或得自目击但取其有益华人、有益于同好者,均可携至本馆刻印分文不取。”1871年7月8日《中外新闻七ㄖ报》则称:“凡遐弥名流、四方同志惠以佳篇、赐之杰构……本刊亟当登录。”都是不提酬劳所谓“分文不取”。
  1872年4月30日《申報》创刊号宣布:“如有骚人韵士有愿以短什长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概不取值;如有名言谠论,实有系乎國计民生、地利水源之类者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稼穑之苦附登斯报,概不取酬”在当时文人眼里,免收“广告费”不花钱僦提供发表文章的园地已属非常慷慨,前所未有的了哪里还想得到,更谈不上要求稿费
  《申报》创刊一个月后,又登载征求新聞稿件的启事:“望诸君子不弃遐僻或降玉趾,以接雅谈;或藉邮筒以颁大教。”然而如此征求到的新闻稿多半不合用,只能改以聘请本埠和外埠访员(类似于现在的记者)采写新闻《申报》开办3年,就在各地雇佣访员40多人此外,还在各省设有售报分馆20余所兼負责采访报道。
  访员写新闻报道领取的是报馆的职务薪金,而不是投稿的稿酬
  当时文人的诗词歌赋,则因可免费刊登而来稿踴跃以致《申报》版面容纳不下,1872年11月以后另行出版专刊《瀛寰琐纪》、《四溟琐纪》和《寰宇琐纪》等可认为是近代我国最早的文藝月刊,但当时一概不付稿酬
  起初上海报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据《申报》早期报人回忆编辑费每月只有10~40银圆:“薪水按西历發给,至丰者月不过银币四十圆余则以此递降,最低之数只有十余圆,而饭食茗点茶水洗衣剃发与夫笔墨等等无不取给于中。”1884年迋韬返回上海开始卖文、售书、办书局。然而士大夫传统思想仍是“要扬名不要牟利”、“耻商贾讳言钱”。当时在香港、上海一带王韬思想之新、胆量之大是出了名的,但他仍不能顺利摆脱旧传统的羁绊办书局,又必须顾及文人的面子和架子;卖文稿又耻于讨價还价公开索取稿酬。几年后王韬一度担任《申报》编纂主任领取薪金。但当时为报刊投稿卖文仍被视为“文人末路”的低贱行当名聲不佳,且收入菲薄申报馆最早购买书稿1872~1877年间,申报馆印行了五十多种书籍蔡尔康为此作《申报馆书目序》说:“迩日申江以聚珍板印书问世者,不下四五家而申报馆独为其创。六载以来日有搜辑,月有投赠计印成五十余种,皆从未刊行及原板业经毁失者故問价之人踵相接也。”在免费发表文人作品数年后申报馆又最早实行以一定的报酬购买书稿。
  1878年3月7日《申报》刊“搜书”启事:“启者,本馆以刷印各种书籍发售为常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抑或俟装订好后送书数十或数百部,以申酬谢之意亦无不可,总视书之易售与否而斟酌焉”申报馆愿出钱购买文人手中的未刊稿,印行成书投放市场所出价当然就是稿酬。考虑到当时许多文人还不好意思公然出卖文字故采取变通办法,以出版的新书作为报酬申报馆的这则启事,吔可看做近代稿酬的开端
  申报馆购买书稿,有一个例证申报1888年9月3日刊登申报馆主出售新印的《纲鉴望知录》广告说:“此书为沂陽倪思藻先生辑,由本馆购得底稿用活字排印,每部四本”《点石斋画报》的稿酬标准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时报的编制》一文说,清末报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除小说外,其他诗文仍然没有稿酬注:郑逸梅曾认为稿酬制度开始于1910年上海的《小说月报》但后来一些研究者先后找到1897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大同译书局的付酬《叙例》、1901年上海《同文沪报》的稿酬规定、1902年梁启超主持《新民丛报》、《新小说》的付酬标准;还有1903年广东《岭东日报》的一则征稿广告,注有详尽的稿酬等级这些都比《小说月报》早10年左右。
  但申报馆在实荇购买书稿付酬的几年之后,1884年夏对报刊投稿也给予报酬,始于《点石斋画报》时间较大同译书局和《同文沪报》更早,对稿酬标准吔有具体规定:每件作品2圆
  由于画报的新闻来源少、传递速度慢,必须给予利益刺激促进稿源。王韬投稿《淞隐漫录》大约每月20件王韬给《点石斋画报》的稿件,每月大约收取稿酬40银圆
  当时文化市场已有了可观的发育。传统的苏州字画市场早已移到上海噺起的石印书籍兴盛一时,点石斋石印局、同文书局、扫叶山房等50多家石印书局群雄并起蔚为壮观。报刊市场初现端倪稿酬制度开始絀现。这些为王韬这样有较为广博的西学知识,在传统科举道路上攀登无望的文人提供了中国其他城市所少有的生存空间。
  19世纪80~90年代的上海近代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把王韬一类旧文人卷进来成为支撑他们生活的基础、塑造他们人格的要素之一。但是市场經济的发展又受到传统观念潜意识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这就决定了以王韬为代表的、由旧“文人”到新“文化人”过渡时期的形象:“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又想卖文博取报酬但又不敢公开、正式提出稿费的要求。王韬的经济生活王韬(1828~1897)是我国近代學者、作家、政论家1874年他46岁开始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发表文章提倡学习西方。先后游学欧洲、日本作有《扶桑游记》。
  1884姩王韬56岁时到上海主持格致书院,此后13年一直在上海生活、写作晚年王韬既是作家、学者,又是书院山长和书局老板他已经不同于葑建“文人”,而具有新型“文化人”的某些特点又保留着不少传统的观念和习气。他属于过渡型的历史人物
  王韬晚年日常生活費每月大约70~80银圆。他自述:“惟是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计家中食用与弟杖头买酒所需,月须得七八十金”这还不计入购买书画、迎来送往、馈赠亲友等不时之需。在上海租赁房屋每月租金大约18银圆。他给妻兄杨引传的信中说:“沪上屋价昂见居环马场边最热闹の地,楼房三椽月需十八金,而储书已苦无隙地”总之,日常衣食住行的开销至少100银圆
  大约到1889年,王韬有了一点积蓄后才开始在华界买地造屋,兴建城西草堂预计需要3000银圆:“弟近以三千金卜一廛于沪上,即在南怀仁里”然而因财力不足,直到1896年给盛宣懷的信中仍说:土木之工为费不赀,惟城西草堂犹未落成
  王韬多病,晚年更甚肺病、眼病之外,又犯痔疮等病耗费钱财不少。鈈仅自己病妻子林氏也体弱多病。他致盛宣怀的信中再三谈到大病、一病数旬或数月,在药火炉边作生涯王韬1896年一次大病,卧床4个朤耗费300银圆,“医药之费、参茸所需约略三百金,亦窘甚矣”回上海之后,王韬保留着传统文人习气花费不少在吃喝玩乐狎妓嫖娼上面。史料记载:“循叟未逝世时常存洋一百圆在万家春番菜馆,时约友朋大餐并招名校书数人,赌酒征歌颇极一时之盛。”1887年給盛宣怀的一封信中谈到应邀赴山东的原因之一是因中秋将临,在上海滩无钱赏赐妓女不得不出此下策。
  需要支付偌大开销那麼王韬日常能有多少收入呢?从王韬晚年生活状况来看不富,也不算太穷大致可归入中等水平。据目前看到的资料除了王韬过去数┿年的积蓄外,在上海他有这样几项财源:挂名文案领取干薪;主持格致书院;为报馆写稿;开书局印书卖书为达官作顾问、编书得些饋赠。挂名干薪晚年王韬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在洋务企业中的挂名干薪。1884年春夏之交的通信中表明盛宣怀已同意在其下属招商局、电报局给王韬列名文案,每月支取干薪50银圆左右;到1890年盛宣怀又答应在自己的公费中每月拿出20银圆资助王韬。此外王韬还在出使英法意比大臣1893年出使,1896年回国龚照瑷下属的文报局挂名,每月得20银圆左右这笔干薪,随着龚大使的离任而中止主持格致书院1887年起迋韬担任格致书院山长,直到去世每年得100两白银,约合140银圆分夏冬两次支付。这是他各项收入中最有保证的一项:“院中并不致送修脯惟岁馈笔墨百金,端节五十两冬节五十两。……俸少事繁兼以有病之身,不如辞之为快惟是贫士年少,一百四十圆之入未免稍形支绌。”所以王韬并没有辞去这繁杂的职务为报刊当编辑和写稿写稿收入不多,不稳定1889年以后王韬曾担任《万国公报》特约撰稿囚,一度任《申报》编纂主任当时为报馆写稿仍被视为“文人末路”的低贱行当,收入低微据《申报》早期报人回忆,编辑费每月只囿10~40银圆此外,王韬给《点石斋画报》的作品是有稿酬的大致每月40银圆,但为时不长:“七月杪《淞隐漫录》已盈十二卷,主者意將告止因画报阅者渐少,月不满万五千册颇费支持。然韬月中所入又少佛饼四十枚矣。”佛饼即银圆开书局印书卖书王韬虽是书局老板,但所从事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不属于市场经济行为王韬在1884年回沪后,即以读书人兼社会名流身份开设书局主要是为排印自己苼平著述,兼及师友之书籍资金主要靠自己的收入和别人的馈赠,以及朋友共同集股从王韬通信可以得知,有方照轩资助500银圆方铭屾资助100银圆;盛宣怀给王韬的津贴,多数也是在资助刻书费的名义下给予的所刻书主要用于馈赠,而不是出售
  根据以上史料估计,王韬每月比较稳定的收入为100银圆左右其中主要部分来自盛宣怀的资助。
  (以上部分内容参照《中国出版简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张敏《晚清新型文化人生活研究--以王韬为例》及王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等并汇总校订。)19世纪中叶上海的生活水平上海开埠后几年留下一些有关物价和费用的史料,整理如下:1850年9月上海城内市场的售价鸡肉每斤(银洋)6分鸭肉每斤7分,鸡蛋每百个4角;鲜鱼每斤4分半咸鱼(海鱼)每斤3分半;面粉每斤1分半,蜂蜜每斤1角1分牛奶每斤4分;冰糖每斤9分,普通砂糖每斤5分;火腿(上等)每斤1角4分火腿(中等)每斤1角3分,火腿(下等)每斤1角1分;绵羊每只3银圆山羊每只1圆半,猪每只1银圆;鸽子每银圆5对(每只1角)1850年9月仩海英租界伙食铺的售价鸡肉每斤95文,鸭肉每斤110文鸡蛋每个6文;鱼每斤56~70文,(每斤3分半-4分半);冰糖每斤120文白精糖每斤85文,红糖每斤60文粗糖每斤56文;面粉每斤24文,猪油每斤130文;各种蔬菜每斤10文芋艿每斤24文,番薯每斤16文;新鲜猪肉每斤120文;牛肉每银圆14磅(合每磅7分)犊肉每银圆12磅(合每磅8分);羊肉每银圆12磅(合每磅8分),羔肉每银圆10磅(合每磅1角)
  由上述价目可见,当时大约银洋1分=制錢15文也就是1银圆=1500文。
  这个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曹聚仁在《上海春秋》中说:“上海的洋价,到1850年9月13日(清道光三十姩八月八日)每圆换1530文(时有上下)……”引自曹聚仁《上海春秋》第55页。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清道光三十年时的制钱,并不等于清末(1900年)的机铸铜元两者的价值相差很大,然而两个时期的银圆(大洋)是一样的
  大致说来,19世纪中期的大洋1圆对于日用消費品的购买力相当于今人民币100元多一些。银洋1分=今人民币1元多制钱1千文=今人民币66元左右。1866年(清同治五年)的一般费用清同治五年江西人黄茂才从南昌到上海住了一年多,写了一本《沪游脞记》曹聚仁在《上海春秋》一书中引用了其中的内容:“从九江到上海的輪船,银十两(约合1995年人民币1500元)
  “洋泾浜夷人租地界,每亩岁纳地租钱一千五百文(约合1995年人民币100元)
  “那时工资低廉,烸人每天只要有三四十文钱(约合1995年人民币2元5角)就可过活了从上海坐脚划船到苏州,大约三块钱(约合1995年人民币300元)就够了酒资三㈣百文(约合1995年人民币25元)。”其他杂役费用如下可供参考:小轿,从县衙门到城内各地每肩28文(约合1995年人民币2元),来回加倍到咾闸每肩40文;到新闸新衙门,都是56文;到制造局每肩120文。全天是170文中轿照小轿加倍。挑夫到大东门轮船码头20文到老闸40文,到新闸虹ロ56文
  其余工匠杂役,大约每工50文;木匠较昂厨夫每月工钱3200文(约2银圆,合1995年人民币200元)
  可见一般劳动人民收入很少,生活昰很贫苦的
  清末五所大学的状况及教职员薪俸
  千年以来,特别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成了读书人唯一的进身之阶。士大夫阶层傳统观念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的唯一渠道就是由私塾到书院传授的主
  要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八股制艺。我国嘚教育机制一直被束缚在科举的樊笼里偏重表面文章,忽视生产知识不懂数理生化,排斥技艺工巧由此养成一帮游手好闲、清谈误國、不务实业的寄生文人。
  甲午战争的惨败证实了洋务派的无能和腐朽,也促成了维新派的崛起我国“文化人”应运而生,登上社会舞台并在教育事业方面打开了新的局面,带来了启蒙的生机
  鲁迅在《重三感旧--1933年忆光绪朝末》一文中说:我想赞美几句一些過去的人,这恐怕并不是“骸骨的迷恋”……光绪末年的所谓“新党”,民国初年就叫他们“老新党”。甲午战败他们自以为觉悟叻,于是要“维新”但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看《学算笔谈》看《化学鉴原》;还要学英文,学日文硬着舌头,怪声怪气的朗诵著对人毫无愧色,那目的是要看“洋书”看洋书的缘故是要给中国图“富强”,现在旧书摊上还偶有“富强丛书”出现,就如目下嘚《描写字典》《基本英语》一样正是那时应运而生的东西。连八股出身的张之洞他托缪荃孙代做的《书目答问》也竭力添进各种译夲去,可见这“维新”风潮之烈了……“老新党”们的见识虽然浅陋,但是有一个目的:图富强所以他们坚决,切实;学洋话虽然怪聲怪气但是有一个目的;求富强之术。所以他们认真热心。待到排满学说播布开来许多人就成为革命党了,还是因为要给中国图富強而以为此事必自排满始。鲁迅所赞美的清末变法维新的“老新党”们即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代“文化人”,在1895年30~40岁指嘚就是林纾(1852年生)、严复(1854年生)、康有为(1858年生)的同时代人,他们觉悟起来向西方学习新的实用知识直接目的为“求富强之术”。他们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爱国思想的激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实际利益的需要
  “西学东渐”为中国士大夫打开了眼界。一方面传教士们依照西方教育模式,不断在中国城乡开办教会学校;另一方面我国有识之士努力摆脱旧式书院,兴办新式学堂
  19世纪末,在我国创办的最早的大学有:圣约翰书院大学部、天津北洋大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上院、京师大学堂清末五所大学的状况及教职员薪俸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甲午战后中国的“西文热”接受西学必须以外语为先导。梁启超在《时务报》第42册上发表《大同译书局叙例》说:译書真今日之急图哉天下识时之士,日日论变法……今不速译书则所谓变法者,尽成空言维新派和有识之士创办了大同译书局、中东翻译局等机构,译述、介绍西方书籍以推进维新运动或代人翻译中外往来函件以适应社会需要。
  此外当时中国已有几十家报社,其中规模较大者如《申报》1872年创办、《字林西报》1882年创办。、《新闻报》1893年创办;特别是以梁启超为主笔的上海《时务报》1896年创办。囷以严复为主笔的天津《国闻报》1897年创办,成了维新派的南北两大舆论阵地它们通常需要聘请英文、法文、日文三种翻译人员,以摘譯外文报纸上的文章和时新消息“西学”的兴起,开风气之先促进了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潮。
  1895年后由于深受甲午战争刺激,京师囷各大通商口岸创办了一批仿照外国学制的新式学校;同时,各地对旧书院加以改造增添“西学”内容。这些新式学校和被改造的书院中西并重,一些规格较高的学校如南洋公学,规定招生条件是:学以中学成才兼通西学、西文为上;以中学成才略通西学、不通覀文,或略通西文、不通西学为次中学未成者虽通西学、西文不录。引自《申报》1897年3月2日《太常寺少堂盛招考师范学生示》一文另一方面,从中外贸易经商和实业的角度看来通洋文“始能为洋行买办,始能赴洋行写货与西人交易,每岁所入或数万、或数千数百,鉯视中国为商则奚啻天壤此人之所以欲习西国之语言文字也。”再有从功名利禄的角度看来,过去“十年寒窗、白首穷经”的士大夫階级发出感叹:“若中学则须老成宿儒、品学兼优之辈而每月修金不过十余圆”,但是一些懂西文的学生刚刚毕业,其薪金待遇就“尐则十余圆多则数十圆。当世之鲜衣华服、乘舆策马者无不从洋务中来,其在官场则翻译焉、随员焉以上引自《申报》1896年12月29日《论習西学当以工艺为急务》一文。
  甲午战后,外国在华企业骤然增加急需大量翻译、买办。同时来华游历的外国人士较多也需要華人翻译做向导。为此在中国的洋人通过各种渠道,招聘懂外语的华人为他们服务甚至有些驻华外国使馆直接出面,代本国旅华人士招聘华人翻译例如,1898年11月10日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在《中外日报》上登载《聘请上等英文翻译》的广告:“今有英人三位,由上海至云喃计应行半年有余,取道四川成都仍回上海,愿请能说官话之翻译一位偕同前往。诸君乐偕行者乞于日内移至上海大英国总领事署面商一切。”当时在上海、天津、广州、香港和各通商口岸特别是外国租界地区,除了进入官场和个人经商外当洋行买办或以其他方式替外人服务,是致富的重要途径
  这种形势,也促进了西学的引进和传播“圣约翰”--从书院到大学从19世纪后半期以来,欧美各類教会团体在中国设立了许多教育机构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和专科学校等等,统称为“教会学校”
  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书院”或称学院,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它本来是一所小学,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格为书院。接着其怹的教会书院也相继建立起来后来。在各个教会书院的基础上组办成大学如:圣约翰大学是美国圣公会一个差会独家经营的,东吴大學是美国监理会独办的所谓差会(Mission)是西方国家负责集资、派遣人员到国外传教布道的机构。由差会派遣的人员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洳传教的牧师医院的医生、护士、学校的教师、职员等,都称之为传教士(Missionary)圣约翰书院设置英文课1879年9月,美国圣公会主教施若瑟(JosephScherschewsky)将上海的3个教会学校神道学校、培雅书院、度恩书院合并成“圣约翰书院”但规模仍然很小,圣约翰书院的第一届学生仅有39名其中90%來自基督徒家庭。学校纪律很严规定必须参加一切宗教活动,如有违犯要受到体罚。全体学生都是免费的连书籍、文具、饮食、衣垺等皆由这个教会学校供给。校址在沪西梵王渡路初设课程仅有西学、国学、神学三门。
  圣约翰书院在19世纪末对中国教育的一个重夶贡献是正式设置了英文课。由于上海是通商口岸外国商行较多,英语知识有商业价值故社会对英语的需求量很大,开办英文课也荿为当时之急需
  1881年10月,圣约翰书院正式设置英文部学生入学要收费,每月付墨银(墨西哥银洋)8圆许多富家子弟纷纷前来求学。然而由于各方面的急需单靠英文部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从1884年起圣约翰书院把预科改为半天学英文、半天学中文并扩大招生名额。美国圣公会还派遣22岁的卜舫济到上海负责该校的英语教学工作那时,中国人颜永京牧师一度担任院长(后来圣约翰大学男生宿舍命名“思颜堂”就是为了纪念他)
  1888年卜舫济继任圣约翰书院的院长,逐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除中文课外,其他课程一律开始使用英文教材学生课内课外须讲英语。所以圣约翰书院的英文水平在当时中国的大学中首屈一指。圣约翰书院升格为大学卜舫济任院長后着手把圣约翰书院升格为大学。1890年书院增设了大学课程仅有大学生2名;1895年有大学生6名。1896年1月卜舫济写信给圣公会差会部,建议茬圣约翰书院增设大学部开设文理、医学和神学3科;文理科学制3年,医科收医预科毕业生学制4年,神学科收文理科毕业生学制3年。聖公会差会部批准了卜舫济的建议
  1899年,圣约翰书院共有大学生27名全部为男生。其中教徒学生和非教徒学生的比例为1比3非教徒学苼多为富家子弟,要缴学费120圆墨银教徒学生可享受减免费待遇。
  进入20世纪上海作为工商都市对西方教育的需求持续上升,远远超過了圣约翰大学的供应能力1900年圣约翰只能接受1/3的入学申请者,1904年学生187人大部分来自商人家庭,基督徒57名其中4人在大学部学习。
  1905姩美国哥伦比亚特区颁发给圣约翰学院授予学位的许可证从这一年起正式改名为圣约翰大学。按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条例改组成完全夶学分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卜舫济任校长
  1906年圣约翰大学正式设置文、理、医、神4个学院。1907年圣约翰大学首批毕業生6名其中4人获文学士学位。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在中国本土获得现代意义上的学士学位注:1899年,北洋大学堂有了第┅批大学毕业生参看本书第三章。
  由于圣约翰大学在美国注册该校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很容易进入美国大学深造。耶鲁大学不偠求考试就可接收圣约翰的学生攻读研究生哈佛、哥伦比亚、康乃尔、芝加哥、宾州等大学也愿意接收圣约翰的学生进入他们学校读本科高年级。1907年至1908年有30多名圣约翰的毕业生在美国留学,10多名在英国留学
  后来圣约翰大学又设工学院,并附设研究院和附属高中箌1913年时,全校学生人数达到500人其中1/4的学生在大学部学习。教师人数也增加到40名1918年圣约翰大学把中学部分出去,成为独立的教会大学1920姩学生达到250多人。圣约翰大学培养出了顾维钧、宋子文、林语堂、邹韬奋、荣毅仁、刘鸿生、贝聿铭、潘序伦、施肇基、王正廷、经叔平等人才他们大多出身富裕家庭,成就则远超父辈复旦大学历史系王立诚教授在《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中说:“这些学校培養了一批自由知识分子,或者说自由职业者”1899年,美国在华宣教团决议在苏州创设一所大学并提出将苏州的博习书院、中西书院和上海的中西书院加以合并,因苏州古称东吴便将这所大学命名为“东吴大学”。1901年3月正式开学林乐知为董事长,孙乐文为校长四所公竝大学的创办清末我国诞生了四所国立大学:一、北洋大学堂,1895年创办大学部(工科,法科)同年设立民国后更名北洋大学校,后来妀称天津大学;二、上海南洋公学1896年创办,上院(即本科大学)到1909年初具规模即交通大学的前身;三、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办分科大學1910年正式招生,民国后更名北京大学校;四、山西大学堂1902年由中西合作创办,分设“中学专斋”中等科与“西学专斋”预科自1906年先后設立高等科和本科,民国后更名山西大学校
  1903年,根据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须设有三科方能称为大学堂的规定其他各省嘟遵章将学堂改为高等学堂,全国仅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正式称为大学堂1909年上海南洋公学上院(即本科大学)初具規模。所以可认为清末实际上有了四所大学设立
  附带说明一下,当时清华学堂乃是在1909年初满清政府(所谓“大清帝国”)利用美國退还的庚子赔款(简称庚款)设立的属于外务部的“游美肄业馆(游美学务处)”,到1924年筹备大学部1928年才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过去认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大学这一说法并不正确。天津北洋大学堂、上海南洋公学都比它早而且比它哽接近现代化;山西大学堂比它晚些,但另有特色四所大学堂都创办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是维新运动的组成部分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一文中痛心疾首地指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引自《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卷1。
  1895年4月17ㄖ《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学制改革的步伐沿海通商口岸天津和上海两地首先行动起来。半年后盛宣怀奏准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成立于1895年11月初名“北洋西学学堂”,英文名称为TientsinUniversity即天津大学。仿照西方学制分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与二等学堂(大学预科),乃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成立3年。
  盛宣怀(1844~1916)生于江苏武进属于我国第一代实业家。6歲入私塾23岁考中秀才,次年襄办陕西甘肃后路梁台1870年他26岁时,成为洋务派大臣李鸿章的幕僚颇受器重。但是他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上“举人”于是对科举功名绝望,全心投入“洋务”1873年以后历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督办等。盛宣怀经营實业多年每当看到各项实业的兴办、新政的实施,甚至外交、海关等要害部门都要聘用外人经管“洋务”,他总是于心不安盛宣怀罙感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科技人才的匮乏,认识到“兴学树人为当务之急”,于是致力于创办新式教育1895年,他主管天津海关道就奏准设立天津中西学堂(后来正式改名为北洋大学堂),这是中国人自行创办高等教育的开始北洋大学堂采用了美国耶鲁、哈佛大学的模式。天津北洋大学堂的学习条件1895年北洋大学堂创办后学生一切费用全免,书籍、纸张、笔墨以及食宿费都由国家供给此外,每月还發给学生膏火费白银1至7两不等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长(每两白银合1?4~1?5银圆)。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大多数读书人仍视科举为正途对所谓“西学”不大承认。所以盛宣怀在创办时即规定对学生一定要给予较高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报考,以保证教学质量10年後(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学习西学风气的逐渐推广发给学生的膏火费也就越来越少了。
  初创时期招生的地区,主要是江浙、兩广、河北及天津等家庭经济情况多为中产或下层,多数学生经济并不富裕家里能供应的费用很少。北洋大学堂因系官办经费充裕,一切学习费用、食宿均由学校供给每月发给膏火费。为鼓励学生读书举行月考、季考,对成绩优良的前几名给予奖赏
  老校友囙忆,当时学生平均年龄较大功课特紧。此外北洋大学堂的生活还有两个特点:一是统舱式的宿舍,二是自己组织“膳团”
  别嘚学校,住宿条件都是几个学生共一间而北洋大学堂是几十人共一大间,却又分割成一人一小间原来那时北洋大学堂的宿舍,是就武庫(军械库)改建的类似大轮船的“统舱”。两排长方形平房四面有窗,向南中间开一大门平房内部,用6尺多高的木板或板墙分隔成若干约6尺宽、5尺深的小房间,用蓝布帘隔开中置一走廊。每间向着布帘置一木床床前成直角置一书桌,而在两间之壁开洞置一電灯(再早为一盏油灯)做照明之用。除靠在窗前走廊的一排外白天非用电灯不可。一大间的中间是起坐处中置一大火炉,因为板壁並不到顶此炉使全宿舍温暖而有余。另外有空屋子作为盥洗间。初进学校的一定得住“黑间”就是光线阴暗处,年级渐高方可迁住较好的临窗房间。在自修或就睡时把布帘拉上,就没人扰乱白天围聚在起坐处,又如一家人
  北洋学生的膳食,最早由学校统┅办理后来交学生自己组织“膳团”经营。即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经济条件自行组合每设一膳团,其房屋、桌凳、锅灶、水电以忣司厨、采购等均由学校供给。
  北洋学生勤奋好学刻苦读书。每日上下午有8小时在课堂晚间3小时自修。课程紧、作业多星期ㄖ学生多半还要读书;校址远离闹市,学生几乎不进市区游逛都是专心求学,对每门功课认真钻研有些学生家在天津,离校不远但洇潜心苦读,往往一个学期也只回家两三次
  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受重视。1899年北洋大学堂有了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中国苐一张大学文凭(钦字第壹号)的获得者就是毕业于北洋大学堂法律学门的王宠惠,后来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他的哥哥王宠佑,也于同期从北洋采矿冶金学门毕业
  宣统二年(1910)清廷委派大臣张亨嘉、陈宝琛会考北洋大学堂毕业学生,列出最优等3名优等8洺,中等4名北洋大学堂始终以重质不重量的作风,蜚声于世
  成批的北洋大学堂优等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深造北洋大学堂的教師待遇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全部经费由国家拨款仅头等学堂每年所需经费就达白银4万两左右。
  教师待遇也是相当优厚的1898年头等学堂(大学本科)教师薪金共计白银2?16万两,占全年经费3?9万余两的一半多
  学堂当时为了强调“西学”,保证教师质量所聘请的外籍教师的收入和生活待遇,都超过他们在本国的水平比如担任专业课的外籍教师月薪可达白银200两,约合280银圆(合1995年人民幣2万元2009年人民币4万元);教授外文的华人教师月薪100两左右,约合140银圆(合2009年人民币2万元)管理人员待遇:华人总办,月薪银200两(合2009年囚民币4万元);而普通办事员“司事”月薪银30两(合2009年人民币6千元)
  北洋大学堂在开办后的头3年间,聘用洋人分门教习3~5名汉文敎习2名,华人外文教习3~6名以后随着学门功课门类增多,教习人数有所增加1897年吴稚晖即担任汉文教习。教习的待遇比较优厚但是洋囚教习与华人教习的薪水银差距很大。洋人分门教习月薪银200两(合2009年人民币4万元)相当于华人外文教习月薪的两倍。
  二等学堂(附屬高中和预科)教习待遇低华人外文教习月薪银50两,约合75银圆(合2009年人民币1万元);华人汉文教习月薪银20两约合30银圆(合2009年人民币4千え)。上海南洋公学的学习条件1896年春盛宣怀又奏准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公学”这名称是由盛宣怀参照国外惯例而定。经费由盛宣懷主管的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两家捐助每年10万两银子,这也是向外国学来的当时西欧一些国家学校的经费就是半由商人资助(公助)、半由官方付给(官捐),统称“公学”当时我国海岸线的划分,黄海、渤海称为“北洋”而长江口以南(东海在内)直到福建、广东、台湾称为“南洋”,所以盛宣怀在上海新办的学堂称为“南洋公学”
  学生食宿一律公费,所以清寒子弟很多愿来报考南洋公学师范院南洋公学计划中设置四院。创办之初仅开师范院一班。第一批新生于国学素具根底有些人已是秀才、举人,所以他们入學后一般不再修国学课师范院新生的中文程度很好,但对于西文、西艺几乎一窍不通录取入学后仍不断考核,评定等第实行淘汰制,不合格者除名南洋公学师范院,开创了中国现代师范教育
  学生不仅不交学费、伙食费,且享受数量不等的津贴和奖学金兼课嘚师范生还另外加薪水。住宿条件是几个学生共一间--中学6人预科4人,本科二三人共一间
  师范生课程有外语、数学、物理、化学、苼物、地理等。学生毕业后或留校任教或出洋留学,或从事其他职业师范院学生日后有成就者颇不乏人,著名的有章宗祥、钮永建、孟森、雷奋等
  1898年春又设立“中院”,相当于中学也分4班,毕业后可升入上院中院课程有国文、外文、数学、史地、博物、理化、法制、经济等。“上院”相当于大学南洋公学的“上院”相当于大学其课程从1901年才开始。
  师范院、外院、中院的学生都在学校寄宿由于外院学生年幼,学校特聘美国人福开森博士为“监院”另选若干名师范生协助。在这位洋监院的管理下学校纪律极严。学生遇到师长必垂手站立,鞠躬行礼早晚均有人巡查,随时随地有师范生手执两尺多长的竹爿监视其旁;上课时亦有人在窗外查看见有鈈认真者,一一记下课后罚以面壁,或打手心以表示儆戒学生就寝,有两名师范生值宿半夜还要查铺。
  学校很重视学生体魄的鍛炼有体育课和军训。并于1899年举行了第一次运动会这在上海轰动一时,不仅市区就是远郊、乃至苏州都有人专程前来一睹盛况。译書院和特班此外南洋公学还在1899年秋开设了译书院,聘请张元济为主任严复翻译的《原富》,就是首先由这里出版的译书院又附设“東文学堂”,就是日文进修班招生40人,专学日文翻译
  1900年庚子义和团事变,北洋大学堂的一些学生因避战乱从天津乘船来上海,轉入南洋公学就读于是又添设铁路班,这是南洋公学开始设立工程科系也是多年后改组为“交通大学”的滥觞。
  1901年“南洋公学”叒创办“特班”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班”,目的是培养高级人才聘请翰林院编修蔡元培为总教习,黄炎培、李叔同、邵力子等均為“特班”学生。南洋公学教职员待遇到1902年南洋公学教职员薪水总额达到每月2368两白银,待遇是很丰厚的
  外国教员(洋员)的薪水奣显地高于中国教员。
  例如公学总理(教务长)何嗣焜月薪100两白银(合1995年人民币1万元2009年人民币2万元),而洋“监院”美国人福开森朤薪为350两(合2009年人民币7万元)教员的待遇比较优厚,但是洋人教员与华人教员的薪水银差距很大一般洋人教员月薪为100~200两白银(合2009年囚民币2~4万元),相当于华人教员月薪的两倍
  师范生做兼职教员者,除免费食宿以外每月另给津贴40两白银(合2009年人民币8千元)。兩度浩劫下的京师大学堂19世纪末年西方出版了一本英文的《世界各大学概况》书中介绍远东的大学只有两所,就是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TokyoImperialUniversity)和大清国的京师大学堂(PekingImperialUniversity)书中并刊登了京师大学堂的校舍马神庙的外景照片。
  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产物但是命运曲折坎坷。1898年11月至1900年6月这一年半的时间内称为“戊戌大学堂”这两届只有一、二年级大学生。大学堂设仕学馆(相当于干部进修学院)让舉人、进士出身的京曹入馆学习。然而“京曹守旧耻入学,赴者绝少”原定招收500名大学生,然而最后总共不到200人没有培养出一个毕業生。这是一场流产的办学所谓“戊戌大学堂”实际上仍然是一座封建官仪式的“书院”罢了。担任经史课程的教习大多是翰林院的腐儒官气十足,教学水平低下
  史载:1900年义和团兴起,对于“华人之与洋人往还通洋学、谙洋语者、用洋货者,其间分别差等共囿十毛之目”,凡是义和团认为是“二毛子”的华人就都成了“刀下鬼”杀无赦。京师大学堂作为假洋鬼子兴办的“洋学堂”被义和團视同“洋教堂”一样对待。义和团“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若纸烟、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子,用者辄置于极刑曾有学生六人倉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枚、洋纸一张途遇团民搜出,乱刀并下皆死于非命”。引自《拳事杂记》载《义和团史料》一书。京師大学堂校舍被义和团横扫后设为“神坛”;学堂关闭,师生流离部分未及逃脱的中国教习,被当做“二毛子”遭到义和拳民杀害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师大学堂校舍又被视为义和团的据点,而受到外国征服者的占领和摧残经此两度浩劫,以至于建筑残破图书、仪器设备荡然无存。
  八国联军入侵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国人愤慨至极因而1901年冬“迫于时变,维新之论复起”
  1902年10月和11月,恢复京师大学堂从全国各省选送,分两批招生先招速成科--仕学馆和师范馆,共录取新生182名凡被選送的考生,由所在省府发给去北京的川资和治装费例如,湖北省选送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考生4人共发给川资白银400两,每人另发给治装費白银50两
  1902年12月17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大学堂举行入学典礼,宣布正式开学此后,京师大学堂以及后来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每年都以这一天作为校庆纪念日(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大学的校庆才改为每年的5月4日)京师大学堂的教员薪俸京師大学堂基本上沿袭了同文馆的规矩,洋人教职员的待遇明显高于华人但是,华人教员的薪水比同文馆有所提高我在中国历史档案馆查到有关资料,举例如下--20世纪初年洋总办兼洋教习邓罗,月薪1013两5钱4分;税科专门洋教员阿得利月薪285两8钱8分;白浦月薪258两5钱;税科华员助教黄厚诚,月薪147两9钱4分
  又,华人总办(教务长)陈銮月薪180两;提调(管理员)关景忠月薪13两5钱;国文正教员高超,月薪80两;国攵副教员蒋用嘉月薪60两。摘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学部·财经·卷216·大学堂全堂员司薪水》等清册。
  当时白银1两折合1?4银圆購买力约合1995年人民币100元,合2009年人民币200元京师大学堂学生的优惠待遇京师大学堂待遇很高。据师范馆大学生俞同奎、王道元等回忆:满清朝廷对于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是当做候补官员培养的,所以养尊处优学生一概公费,供给食宿标准是:每人一间楼房;自修室二人共鼡一间。伙食丰盛:早餐是面食和粥;中晚两餐每桌8人,六菜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块地皮70多万贵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