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 奖金的公司福利职工有年终奖金吗

华侨城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之一。欢迎登录华侨城集团校招官网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华侨城招聘”,了解详细职位信息,在线投递简历。

华侨城今年将开启14个校招宣讲城市站(长春、北京、西安、武汉、天津、上海、南京、成都、重庆、长沙、厦门、昆明、广州、深圳),走进22所高校,举行综合类校招宣讲会,校招网站同时面向海内外所有2018应届毕业生开放。

华侨城将于1019日至24日在南京开展招聘工作,欢迎各位同学参加宣讲会,了解更多招聘政策信息。

如因故未能参加现场宣讲会,也可通过k观看华侨城集团空中宣讲会,了解相关信息。

1、请登陆华侨城集团校招官网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华侨城招聘”,进入“招聘岗位”页面查看岗位信息、填写应聘资料。

岗位类别:行政类、人事类、财务类、投资类、法务类、农林类、工程类、土建类、技术类、策划类、市场类、营销类、艺术类、设计类、管培生。

2、请于所在城市面试1天之前,在线投递简历并参加在线测评,以便尽快收到面试通知。

华侨城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1985 年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控股华侨城A、康佳集团、华侨城亚洲、华侨城文旅科技、云南旅游等家上市公司,是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化企业30强,自2010 年以来连续7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级评价;多年雄踞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四强、亚洲第一。资产规模达2200 亿元。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的示范者”,华侨城集团在文化产业领域,率先布局数字娱乐科技、数字内容平、创意产业园等战略新兴产业;在文化旅游领域,旅游业覆盖主题公园、度假区、都市娱乐目的地、艺术馆等其中欢乐谷荣获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截止目前,华侨城年接待游客超过320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4亿人次;在新型城镇化领域“十大项目”深耕深圳、三镇一沟纵深四川、特色项目布局全国;金融投资领域,通过资本投资管理公司统筹发展金融业,促进产融结合致力于成为全牌照金融构建平台文化金融创新平台“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平台;在电子产业领域,康佳集团主要从事彩电手机等生活电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中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企业,“KONKA康佳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150多亿元

人才是推动华侨城集团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构筑华侨城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关

键。华侨城集团遵循“人本、创造、坚定、卓越”的核心理念,坚持企业与员工

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条件为员工创造学习与成长机会,设立实施“启航、助航、领航”人才梯队线和“护航、远航”专业能力提升线的“五航”人才培养体系,为华侨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人才和骨干。

薪酬收入由基本工资+奖金+福利津贴组成。在基本工资方面,华侨城集团为员工提供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奖金方面,根据员工所处的职位族不同,会有项目奖和业绩奖、年终奖的不同区别,但只要你表现优秀,一定会有相应的嘉奖。

在员工福利方面,公司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二维福利模式,即在提供各种国家法定福利的基础上,还根据企业实际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公司福利,如员工过节费、防暑降温补贴等。

华侨城集团大部分下属企业为员工提供优惠住宿,落户深圳的员工依条件还可申请政府配租房或享受住房补贴。同时华侨城集团和大部分下属企业均设有员工食堂,菜品丰富、味美价廉,员工还可享受伙食补贴。

在员工保障方面,公司建立了以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为主、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为辅的多重保障体系。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除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外,还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及补充医疗保险。

公司切实保障员工休假权利,促进工作与生活平衡。员工可以享受包括年休假、病伤假、婚假、产假、看护假、丧假等多种假期。对于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的,公司按照法律规定标准给予加班补偿。

只要符合就业当地的落户条件,可为上海、深圳、南京、西安等地的员工办理户口迁移和档案接收手续。

我就快大学毕业了,现在就是要考虑工作的事了。听说央企每年发不少,是真的吗,请问央企年终奖有没有?国企年终奖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1分钟提交法律咨询 2000多位 信得过的好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新疆 乌鲁木齐 |解答问题:523

关于央企年终奖有没,国企年终奖的发放标准是什么,年终奖问题或者新劳动法即中没有明确规定怎样发放。公司可以自主制定年终奖分配方案。如果没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也没有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以及年终奖的发放标准和范围等。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广东 东莞 |解答问题:495

年终奖金的具体管理属于劳动法私法范畴,法律层面不作过多干预,具体规则由用人单位自主制定。司法实践中,年终奖金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模式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规章制度中规定“年终奖金属于员工应得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另一种模式是用人单位将符合特定条件下发给员工的特殊奖励也叫做“年终奖金”,不属于员工应得的劳动报酬,发放该种“年终奖金”的决定权应在用人单位。这就是对央企年终奖有没,国企年终奖的发放标准是什么问题的回答。

  • 律所:江苏崇宁律师事务所

    区域:江苏/无锡/滨湖区

  • 律所:四川拓宇律师事务所

今天小编来为你介绍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内容,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那么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一次性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更多知识尽在律师365百科栏目,来了解一下吧!


央企下属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职工薪酬对盈余管理影响   摘要:基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对比,本文分析了央企下属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分析负债与权益之间的权衡,“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困惑,影响当期损益还是直接减少基金等实务操作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职工薪酬 盈余管理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   012年12月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颁布之后,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作为重要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根据修订后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结合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2013年12月7日财政部修订并颁布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防[号)(以下简称新制度)。新制度从会计要素和体例上来看,基本与原制度相当,但是其实际核算科目和管理要求与原制度相比又存在较大的变化。本文就央企下属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思考。    一、新旧制度比较    新制度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军工科研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补贴、职工福利费、职工社会保险费、住房改革支出等。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工字[号)(以下简称旧制度)下 “应付工资”科目仅仅核算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新制度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与旧制度“应付工资”科目反映的内容一致。职工福利费据实开支是一个新的制度安排,改变了旧制度下“应付福利费”先提后用的要求,主要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开支事项。职工住房改革支出包括职工住房公积金、职工住房补贴、提租补贴等,但旧制度并没有统一的负债类一级科目予以归集,而是使用“专用基金――住房基金”这一权益类科目核算。职工社会保险费具体包括职工养老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等,旧制度下则是在“其他应付款”中归集。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下属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不仅按照新制度编制军工事业报表,还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企业财务报表,不难看出,新制度是与《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趋同的,旨在完整、准确地反映单位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但是,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仍然存在核算范围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还新扩充了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故而,新制度在职工薪酬的确认上还需要更加体现成本补偿原则,这样才有助于完善单位的薪酬管理制度。    二、实际业务中的问题    在实务中,企业会计准则非常明确地规定应付职工薪酬结转至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中,而新制度则是在相关成本费用、资产、专用基金各二级科目之间零散的描述。基金制核算模式是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预算体系的延伸和组成部分看待,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自主发展的法人实体看待。即会计处理是计入当期损益或分期计入损益还是直接减少基金(权益),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利用其操纵盈余的风险。具体而言,除了职工社会保险费的会计核算范围比较明确,一般不存在异议外,工资、奖金、津补贴、职工福利费、住房改革支出等,新制度并没有对其系统的配套实施细则进行详细规范,不便于明确地指导会计处理业务,这无疑给单位的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一)负债与权益的问题    1.期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应付福利费,无论是新制度还是旧制度,其核算与企业会计准则最显著的不同是计提职工福利基金。对于非财政补助结余可以按照不超过40%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显然,职工福利基金计提属于结余分配范畴,对应于企业会计中的提取盈余公积。所以,在旧制度下,职工福利基金除了计提业务外,几乎不存在日常开支的业务发生。各项福利开支均是在“应付福利费”科目下核算,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而新制度则规定,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支出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归集后,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而职工福利基金则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支出。那么,在启用新制度之初,“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何去何从自然成为了关键。    第一种做法,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直接转换为应付职工薪酬的二级科目应付福利费的余额,在以后的会计期间里继续使用,直至用完为止,再在工资总额的14%限额内据实列支。这种做法使得会计处理得以具备延续性和一致性,并且较旧制度而言显著地增加当期利润,甚至根据余额的大小能显著影响以后若干期间的损益。    第二种做法,将负债类科目应付福利费余额全部转入权益类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企 奖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