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每月5000元为何不变?

个税起征点提至每月5000元 财政部最新解释来了_网易财经
个税起征点提至每月5000元 财政部最新解释来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个税起征点提至每月5000元,财政部最新解释来了)
备受关注的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一起关注这次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吧。附说明全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部长 刘昆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个人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送审稿)》。草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说明如下:一、修改的总体思路这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决策部署,依法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顺利实施。修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不适应改革需要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保障改革实施所需内容。对其他内容,原则上不作修改。二、修改的主要内容(一)完善有关纳税人的规定。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两类纳税人:一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从国际惯例看,一般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两类,两类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和征税方式上均有所区别。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两类纳税人实质上是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但没有明确作出概念上的分类。为适应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两类纳税人在征税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便于税法和有关税收协定的贯彻执行,草案借鉴国际惯例,明确引入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概念,并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1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以更好地行使税收管辖权,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第一条)(二)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征税方式,将应税所得分为11类,实行不同征税办法。按照“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要求,结合当前征管能力和配套条件等实际情况,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居民个人按年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同时,适当简并应税所得分类,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调整为“经营所得”,不再保留“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该项所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并入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按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第二条)(三)优化调整税率结构。一是综合所得税率。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第三条、第十六条)二是经营所得税率。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第三条、第十七条)(四)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草案将上述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这一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前瞻性。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该标准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统一适用,不再保留专门的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月)。(第五条)(五)设立专项附加扣除。草案在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明确现行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更符合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有利于税制公平。(第五条)(六)增加反避税条款。目前,个人运用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草案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第六条)此外,为保障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顺利实施,草案还明确了非居民个人征税办法,并进一步健全了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相适应的税收征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和以上说明是否妥当,请审议。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王宏贵_NF732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民日报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彭波)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作说明时表示,草案综合考虑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按此标准并结合税率结构调整测算,取得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的纳税人,总体上税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草案完善了有关纳税人的规定,借鉴国际惯例,明确引入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概念,并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1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以更好地行使税收管辖权,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征税方式,将应税所得分为11类,实行不同征税办法。草案结合当前征管能力和配套条件等实际情况,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
草案还适当简并应税所得分类,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调整为“经营所得”,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按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草案提高了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草案将上述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该标准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统一适用,不再保留专门的附加减除费用。
草案在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明确现行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还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更符合个人所得税基本原理,有利于税制公平。
针对目前个人运用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现象,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草案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责任编辑: 张绵绵Sina Visitor System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 超9成人群认为起征点仍偏低__理财频道 - 融360
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 超9成人群认为起征点仍偏低
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 超9成人群认为起征点仍偏低
个税起征点将由3500元上调至5000元,你满意吗?
  呼吁了多年的个税起征点上调终于要来了。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具体内容如下: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虽说目前提交的只是草案,但是通过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意味着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000元几成定局。
  融360分析师带大家回顾一下个税起征点的调整过程。
  日《个人所得税法》通过,决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并制定出800元的个税起征点,2005年10月上调至1600元,2007年12月上调至2000元,2011年6月上调至3500元,此后一直执行到现在。
  近年来,关于个税起征点上调的呼声越来越高,每年两会上都有很多人大代表提出。确实,这七年间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是个税起征点却一直原地踏步走,尤其在大城市,虽然薪资水平要高于小城市,但是消费支出更高,个税已经沦为工薪税。
  过去两三年,个税改革据称一直在进行中,但是迟迟没有什么动静。之前有权威人士表示,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对不同家庭来说是不公平的,个税起征点提高的空间不大。让大家一度认为,个税改革的方向是,起征点不会上调,只会建立专项扣除机制。
  直到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个税起征点将上调。
  当时融360分析师曾预测,前一次个税起征点上调了1500元,涨幅为75%,历时仅三年半,这一次历时七年,个税起征点将最少上调至5000元,元的概率比较大,1万元以上基本不太可能。
  对于工薪族来说,个税起征点自然是越高越好,这意味着缴纳的个税会更少。从现状来看,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大部分人群并不满意或是只能勉强接受。
  网上有一份调查问卷: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你满意吗?结果显示,58.1%的用户不满意,认为起征点过低,33.4%的用户能接受,但是认为起征点还是有点低,只有8.5%的用户满意,认为起征点合适。
  不过衡量个税改革是否合理,不能单看个税起征点的上调幅度,还要看看专项扣除机制及税率调整。
  本次个税改革,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目前正式的文件并没有出台,所以并没有支出具体该怎样扣除,融360分析师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说一下对工薪族的影响。
  首先要普及一点知识,税前工资要先扣除五险一金,这部分的金额称作&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扣除个税。
  1、子女教育支出
  子女教育支出主要体现在学费上面,从小学到大学期间,这方面的费用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将能减轻一部分负担。
  不过融360分析师认为,其实大部分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并非体现在学费上面,占支出大头的应该是课外补习费及兴趣培养费,而这方面的支出不会在税前扣除,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子女教育的负担及个税负担不会减轻太多。
  此外,我国目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本来学费就很少,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也不是很多。就拿学费最高的大学来说,假设每学期学费是4800元,一年学费共9600元,平均到每个月是800元。不过目前并不确定这800元是否能全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继续教育支出
  继续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之后面向成人的教育活动,放到这里指的是,在职人员如果想提高业务水平而进一步学习付出的费用,比如成人高考、在职研究生,以及律师、会计、银行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等费用。当然,大部分人群不会涉及到继续教育支出。
  对于少部分需要继续教育的群体来说,希望能指出具体哪些继续教育的支出能予以税前扣除。
  3、大病医疗支出
  简而言之,就是得了规定之内的重大疾病,除去社保基金支付的金额之外,其它需要个人自费的金额,这些钱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
  一般来说,年轻人得重大疾病的几率比较小,所以这一项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比较利好。
  4、住房贷款利息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面说的是住房贷款&利息&,而并非住房贷款。如果是住房贷款那还得了,有可能直接把大部分工资都减没了,所以不可能扣除的是住房贷款。那么房贷利息能有多高呢?
  比如在北京地区,贷款100万,最高贷款年限为25年,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上浮10%,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每个月需还款6075.35元,总支付利息为822607元,平摊到每个月上是2742元。
  如果这些房贷利息每个月都能在税前扣除,也是挺多的,这点对于一线城市的房奴来说比较有利。实际上,经历了数年大涨之后,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非常高了,贷款100万甚至200万都很正常。
  如果贷款200万,月供12150元,每个月的贷款利息为5484元,每个月的个税可减少几百元。
  5、住房租金
  现在一二线城市职工的房租支出也不低。比方在北京地区,三环内一居室的价格普遍在5000元以上,五环内大部分也要4000元以上,对于有子女和老人的家庭来说,自己没有房,就要租两居室或三居室,租房成本就更高了。
  如果房租能在税前扣除,将给广大年轻无房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不过问题是,这些费用都能在税前扣除吗?如果真的能扣除的话,不仅需要提供租房合同,还要提供完税发票,但是目前租房市场很少有能够提供完税发票的。
  如果需要提供租房发票的话,需要取得房主的同意,因为要缴税,房租成本也要上涨;如果你的房子是由他人转租而来,或是从二房东那里租的,或是房主没有产权证,那就无法获取发票了。
  从以上专项扣除机制来看,确实能给广大工薪阶层减轻一定的负担,尤其是对于有子女、有房贷或是有房租的群体来说,税务成本将减轻不少,每个月可减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个税。
  之所以大家对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表示不满,融360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过去那么多年的个税缴纳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人群对专项扣除机制不太了解;
  二是专项扣除机制在落实的过程中,有可能没有表面上那么理想,比如很多费用无法扣除,或者是难度较大,或者是办理程序非常繁琐。
  毕竟个税起征点上调对于大众来说最为直观、简单,普及的人群也最为广泛。
  税率下调
  除了个税起征点上调、新增专项扣除项目之外,本次个税改革还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就是中低收入水平职工的税率将会显著下降,高收入群体税率则保持不变,真正执行了&不让个税沦为工薪税&。
  总体来看,本次个税改革确实向前迈了一大步,希望具体的政策出台后,能从广大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切实减轻职工的个税负担。
  如何才能让你的五险一金不白缴?可以到微信公众号:财秘笔记(rong360licai),回复&社保&查看。
文中产品信息
小编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快递小哥笑了,个税起征点调至每月5000元,相当于每年多休个年假
对快递小哥王员来说,调整后多赚的这千元,相当于休息了一周。
今天,传来了让人“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日,新华社消息,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草案一出,引发了无数吃瓜群众们的激烈讨论。尤其是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更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这将是我国自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第七次大修。
“一上班就听说了,兄弟们都特高兴。”王员是一名快递小哥,起征点上调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小。王员告诉记者,快递员的工资组成分为三部分,底薪,提成,补贴。基本上,全国各大快递公司都差不多,底薪一两千元左右。快递员的大部分收入,要靠收派件来赚取提成。一般一单在五毛到一块钱左右。要是遇上被投诉或者是丢件,还得会被扣钱,
“一天一般一两百件左右,多的时候像双十一、618每天派件300-400件。”工作辛苦,但也并不像外界盛传的“工资过万”。“想要破万,不仅要有好的体力,还有有黄金地段,要是遇上坑爹的收件人,被投诉或者丢件的话,还会被扣钱。”
对于已经跑了五六年快递的“老员工”王元来说,每月工资稳定在七八千,好的时候能破万。但是对于一些刚入行的新手,一个月上五千都难。“所以,这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啊”。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个税缴纳额逐年增加。2017年个人所得税11966亿元,同比增18.6%!其中,工薪阶级为纳税主力军。
按照我国目前实行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税率最低档为3%,最高档为45%。起征点调整后,对个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原先在元之间的人而言,受益将是最大的。按照现行的累进税率,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少缴纳个税45元:()*3%=45。这就意味着,刚入行的快递小哥,每年可以省540元,而对于王员这样的“老司机”来说,个税调整后,每月能省下一百多元。一年就是一千多。
目前对于大部分快递员来说,送一件快递的收入差不多是一块钱,一千元就相当于送1000个包裹的收入——即便抛开这份收入不说,1000个包裹也要一周左右的工作日去完成。而少送1000个快递,那一年就可以多休息一周,这对于每天加班加点的快递员们而言,简直是一个从不敢奢求的大礼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点击了解更多。
2018全年杂志开始订阅,欢迎点击订阅。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000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