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平台有港股小米港股代码集团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小米集团今日在香港上市
  本报讯  7月9日,小米集团将在香港上市。IPO发行价17港元,市值达543亿美元。  小米集团作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此次不仅吸引到众多国内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小米也获得了极高的重视。(包兴安)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想了解更多关于《小米集团今日在香港上市》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港股科技股尚能饭否? 腾讯和小米,各有各的好家底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港股科技股尚能饭否? 腾讯和小米,各有各的好家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港股科技股尚能饭否? 腾讯和小米,各有各的好家底 (本文约4000字,读完预计要6分钟)
原标题:港股科技股尚能饭否? 腾讯和小米,各有各的好家底
(本文约4000字,读完预计要6分钟)
在共识的舆论中起哄,用非共识的机会赚钱
by某位不愿意具名的会员股友
在连续多日的挨骂、挨千刀之后,港股科技股今天迎来集体上涨。
当然了,相比起隔壁内房股来说,腾讯控股(00700)3%、小米集团-W(01810)2%的涨幅,的确是不够高大威猛,不过考虑到这段时间它们俩都快被唾沫星子给淹死的大前提,这个表现怎么讲呢……
七夕快乐吧。
笔者虽是一名比较佛系的(伪)价值投资者,但也会时不时被盘面扰乱心绪,一抬头望见红了,突然想起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想,都是关于腾讯、小米的,索性冒死梳理一下(也不知道收盘会不会被翻绿),分享给大家。
一、腾讯(00700)有那么多预期,你为何偏偏死盯“不及预期”
腾讯的事不必详述了,简单说就是:手游收入下滑,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大家关心的好像也就这些?
倒也可以理解,因为泱泱大腾讯,最为舆论所非议的,貌似就是把自己做成了一家游戏公司+半个投资公司。
你说这游戏公司,要是收入下滑个二三成,那的确是灾难一般。
问题是腾讯就真的只是一家游戏公司吗?
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不光笔者这样想,安信国际的分析师蔡伟鸿也觉得不可能,而且他还注意到了腾讯一项长期战略“超预期”——小程序:
小程序用户规模突破4亿,商业价值逐步显现。
【微信小程序目前提供包括小程序、搜索栏、移动平台、公众号、微信场景、二维码、发现栏等超过 50 个入口,结合 LBS 地理位置信息,广泛连接线上线下的需求场景,并通过微信支付最终形成商业闭环,成为微信 OS 战略的主要承载。
据 QuestMobile 数据,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应用与场景逐步形成,微信小程序MAU 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突破4亿,DAU达1.4亿,2018 年3 月在微信中渗透率达 43.9%,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这就有意思了,小程序笔者可是相当熟。
笔者所在的深圳,就已经将小程序应用到搭乘地铁上了。那个叫做“腾讯乘车码”的小程序,尤其好用,完全符合张小龙关于“即用即走”的理念,用一次就忘不掉了。
其实不光笔者这样的素人投资者和蔡先生这样的专业研究员,第一眼发现小程序之美,被这次财报里面小程序的表现“超”预期的,还有笔者的一位专业做投资者社区的朋友:
“雪球”的方三文方先生。
在腾讯公布业绩当天晚上,方三文用自己的账号发表了一段简评:
【除了游戏业务的不可抗力波动之外,其他指标都还行。微信用户还有将近10%的增长。广告业务和其他业务增长良好。小程序看起来很有搞头。】
可以看到方先生似乎还没有从微信“封杀”雪球小程序的不满中走出来,评价都用的是中性词汇,比如:还行。
但在最后一句说到小程序时,却用了个“很有搞头”四个字。
——这至少说明超预期了嘛。
蔡伟鸿同时还注意到一个亮点,那便是笔者同样也极看重的金融科技(fin-tech)和云业务。
金融科技及云业务保持强劲增长。
【公司持续扩大支付业务用户基础,2018 年 6 月底活跃账户超过 8 亿,日均成交量同比增加超过 40%;
受益公司于智能零售布局及高频小额支付使用场景解决方案,公司线下商业支付笔数同比大幅增长280%。
另一方面,公司云服务收入同比翻倍,公司继续加大在金融、智慧零售及市政等领域渗透力度。
腾讯云目前在全球运营45个可用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全球云基础设施步伐。】
金融科技是一个老风口了,近两年看似金融行业严格控制,不少民资都纷纷退出,但只要是选好了定位,却又活得不赖。
比如京东金融,做着做着改口说自己不做金融,专门为金融企业服务,说好听一点是“赋能”,前段时间就拿到了中金资本、中银投资等给的B轮融资,估值过了千亿元。
腾讯在这块儿的布局,以微信支付为切口,比京东金融底子更厚,更“有搞头”。
更不用说被更多人忽视的,金融牌照问题。
不相信的同志可以去查查,国内已经很久没再新颁发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了,腾讯拿到了最后一张。
当然了,作为腾讯视频的会员,笔者还很在意腾讯在“增值服务”这块儿的成绩,了解下来发现,实在感觉,还可以啊。
国金证券的分析师裴培就列举了一大堆:
比如说,刨除掉手游分账的社交网络增值服务,腾讯视频啊,QQ音乐啊,文学啊,都增长得不错。
一个总体的数字是腾讯收费增值服务账户破 8 亿,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40%,线下交易笔数同比上升280%。
再比如说,游戏这个大头,虽然收入下滑,政策寒冬,但是冬天就得大家一起过,短时间内不给批了,谁体量大存量多,谁就能笑到最后。
毫无疑问,腾讯已经屯了15款获得版号的游戏,优势很明显,就等待发行了。就问问国内,还有谁?
而且业绩会上,腾讯管理层言之凿凿:
监管部门已经推出“绿色通道”审批机制,《堡垒之夜》等许多游戏有望较快过审。
《堡垒之夜》老外都快玩疯了,这次居然还有可能开绿色通道,真是老天有眼。
所以说,腾讯业绩是不及预期,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看报告,脑子里过了无数遍之后,又不得不承认:
短期内大概率会有技术性调整,但中长期来看,这还真是个好标的。
二、小米(01810)边界那么大,你为何只揪着手机不放?
突然又说到小米,是件有趣的事。小米的股价,在笔者撰写此文的时候,还是16块多,也就是说还处于破发位置。
不过这都好理解,最开始有资本在推,还有个什么保护协议在那儿,股价多少还算好看,而一旦过了那个保鲜期,直接裸奔,必定承受各方压力,老司机们都说:习惯了。
那么说小米的股价能涨回来吗?笔者也是心里没个准,直到读完了西南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的那篇“雷老板的新征程”研究报告之后,思路方清晰了不少。
陈杭对小米的定义是这样的:
【小米是由雷军创立的,以智能手机起家,以生态链和新零售壮大,应用IOT、AI、互联网三大思维方式形成了竞争优势,并不断扩张边界的科技新物种。】
而且在他的梳理下,我们会看到小米现在又做手机又做生态链又做新零售,绝不是为做而做的瞎打,都有其内在逻辑:
【1、为了支持智能手机超低毛利的销售,必须要用后端的互联网内容服务来变现,来支撑这个商业模式。
2、为了支撑第一个阶段的商业模式持续增长,必须要开辟生态链产品集群,用来支撑整个上一个产品组合(手机+内容),但是为了支撑生态链本身,就衍生出了下一个副产品,也就是新零售。
3、为了支持这两个产品(手机+生态链),衍生出了副产品(互联网服务+新零售),可以想象,未来为了支撑第二个阶段的商业模式,就必须要衍生出一套新的高维度的产品,这样小米不断完成维度的升级。】
能观察分析地如此透彻,其实也跟陈杭自己便是米粉有很大关系。
无独有偶,笔者常上的互联网资讯平台“虎嗅”,也在上个月,刊发了一篇谈论小米的文章,标题可以说相当直白:《旗帜鲜明地唱多小米》。
作者蒋松筠此前写出过爆文《高晓松世界杯现形记:知识付废,无非如此》,其文笔犀利,观点向来辛辣。
在这篇小米文中,他给出了和陈杭类似的论述:
【现在的小米,是一家以性价比为核心竞争优势的,3C数码制造企业;
短中期内的小米,是一家以品牌认知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能力的,标准化商品电商;
中远期后的小米,如果发展顺利,是一家以物联网(IoT)和AI技术为基本盘的,互联网企业。】
——你看,无论是陈,还是蒋,都没有单单把小米看作一家手机公司。
笔者再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就更加清晰了然了。
笔者的同事——智通研究院的X老师,没用过小米的东西,手机方面是个华为党。
前段时间工作需要,走访了深圳五六家小米之家。在和店长、店员、顾客聊了一天之后,立刻路转粉,疯狂为小米打call。
最让X老师惊叹的,无非两样:小米之家的坪效,以及小米在生态链上的地位。
很正常,惊讶是正常的,因为小米之家的坪效,之前统计的数据是27万,放在全球视野,也就仅次于苹果。
而小米生态链,已经实在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下游企业。
笔者一位朋友在珠海一家芯片公司上班,就因为小米的小爱音箱mini用了他家的芯片,公司业绩压力骤减,品牌和收入双赢。
综上看出,小米已然是一门生意,它有它的生意模式,虽然不能因为看不懂就觉得好厉害去狂吹,但也不要因为看不懂看着“乱“就狂喷。
“在共识的舆论中起哄,用非共识的机会赚钱。”这是笔者所在智通会员俱乐部里一位朋友的座右铭。
他这个观点其实有点坏,就好像过去几年一边鼓吹房价要崩盘,一边偷偷炒房子的某些假大V一样,但在资本市场,只要合法合规就无可指摘。
关于腾讯和小米,笔者想和你共勉的一点就是:
一旦发现几乎所有声音都在说不看好的时候,你就要警惕起来了,可能已经有人偷偷加了仓。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前提是先区分清楚哪里的人是真多,哪里的人其实只是看起来多而已。(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财经
澎湃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火球说科技
竞技大点兵
老高说体育
军评陈光文
中纪委网站
中国新闻网
每日精彩视频
每日精彩视频
每日精彩视频
每日精彩视频
李老师的实验室
汽车数码世界
每日精彩视频
生活中那点事儿
Miumiu鲤鱼酱
头号目击者
找靓机二手机
雷老虎的春天
球场上的风云人物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小米上市了吗|小米公司有可能在下个月赴港上市 - 港股 - 至诚财经网
小米公司有可能在下个月赴港上市
东方财富网
  (www.zhicheng.com)4月17日讯
  据港媒报道,小米可能最快下个月准备赴港上市,有望成为香港首批&同股不股权&的上市公司。香港联交所将于下周公布上市制度咨询结果,之后小米可能在5月初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另外,摩根士丹利、高盛、瑞信和的意志银行四家国际投行将参与小米在香港市场的承销上市工作。在香港上市后小米计划马上准备以CDR形式回归A股,已选定中信证券来负责CDR事宜。
  根据小米近期上市前股东售股情况,由售股价格预计公司估值将介于650亿至700亿美元,而小米自己设定的目标是1000亿美元的估值。
  不过,就算小米成功以700亿美元估值上市,也已成为继2014年于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后(2500亿美元)后,全球估值最大的科技。此前分别于去年及今年上市的 Snap及Spotify,上市估值均不足300亿美元。
  2017 年&新经济&已成为港股一大热词,美图、阅文、众安和雷蛇等众多科技公司已经在港上市。2018年,包括蚂蚁金服、陆金所、、QQ 音乐和爱奇艺等众多内地独角兽相继传出准备奔赴香港上市的消息。
  天风证券认为随着&同股不同权&政策被推至台前,有望解决科技企业赴港上市谋求发展与资本的后顾之忧。对比赴美上市,港股市场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正在努力加载小米为何选在港股上市?揭秘雷军背后如意算盘是什么?
5月3日,小米上市的锤子终于尘埃落定,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被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小米也将有可能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科技股。招股书显示,中信里昂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
初步招股文件显示,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
很多机构都发表观点表示,小米的上市将带动一批中国互联网企业港股上市的风潮,近来很多文章都已经从小米上市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今天我们专门分析一下,小米加速在香港上市到底有何谋划呢?
一、同股不同权恐怕才是雷军最大的算盘?
2017年以来,世界各地的主要资本市场交易所都在积极进行资本市场规则改革,通过改变规则抢夺优质企业在自己的交易所上市,香港同样如此,2017年12月,香港联交所宣布进行上市制度改革,拟允许新经济企业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赴港上市。当时,香港交易所首席执行官李小加就表示,包括小米在内的十几家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初创企业都在对香港上市进行了积极的询问。
根据公开市场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小米出售量达2700万部,去年同期1340万部,按年增长101%。小米出售量于全球排名第四位,仅次于三星(Samsung)、苹果(Apple)和华为(Huawei),市场占有率为7.5%。小米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营业纪录期,小米大部分收入来自智能手机销售。截至2015年、2016年及日止年度,智能手机部分分别贡献其总收入的80.4%、71.3%及70.3%。这些数据也的确支撑起小米在八年时间内的业绩辉煌,8年时间一家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企业之一,这样的成功也让小米有着更多的底气去应对资本市场。
很多人都在问其实小米可以上市的地方非常多,美股、新股、港股都是很好的选择,为啥一定要在港股呢?究其根源我们认为,同股不同权才是雷军最有可能考虑的问题。一直以来,科技创新企业的股权问题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科技创新企业往往会有两大主导力量,一方是科技企业的创业者,作为创业者往往拥有技术和企业领导能力但却缺乏足够的资本,另一方则是资本方,资本最主要的追求就是希望能够赚钱,如果能像当年孙正义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一样一炮走红,甚至未来成为自己持续的金猪现金流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个时候创业者和资本方的矛盾就出现了,一个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则是为了赚钱,两个在一起就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所以,创业者和资本方的矛盾几乎是贯穿科技类公司的一个根本矛盾根源,世界上最经典的创业者与投资人的矛盾冲突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苹果公司将乔布斯赶出了苹果。
与此同时,由于科技类公司的投资者众多,在企业上市之后也非常容易形成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这个时候一旦有资本特别是门口的野蛮人出现,就会极其容易导致控制权的旁落,这个方面宝能和万科的股权之争,可以说差一点万科的经营管理层就会像南玻A的管理层一样集体领盒饭了。
所以,雷军作为小米的核心创始人,甚至有媒体猜测雷军在小米的股权有可能达到70%以上,但是一旦上市有大量的流通股出现,如何能够避免上面的两大问题,维护雷军在小米的绝对地位,香港的同股不同权无疑就是最好的解决思路。所谓同股不同权,在证券投资学领域中一般被称之为金股,就是在普通股一股一票的基础上,金股有可能会一股两票,甚至一股多票,根据香港的规则最多的可能是一股十票,通过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的控制权被旁落,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除了通过同股不同权取得控股地位之外,雷军还有什么打算呢?
二、回归A股CDR估计会是雷军的第二步?
今年以来,科技公司回A股估计会是大多数科技企业的一个必由之路,很多人肯定会问小米这种年营收过亿的超级独角兽为啥不直接在A股上市,反而要去港股呢?我们其实也能够发现原因,除了我们上面说的通过同股不同权的设计,让雷军以较小的持股比例获得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与此之外,则是盈利要求了,从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来看,小米在三个会计年度内,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集团分别产生亏损76亿元、利润4.916亿元及亏损439亿元。这样的亏损,也让小米难以符合A股上市的要求,只能够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再加上小米的架构是类似于阿里巴巴的VIE架构,小米旗下的公司的包括小米通讯、小米电子软件、小米支付、小米移动软件、小米软件技术、小米数码科技等至少7家子公司,这种VIE的模式让小米想要形成A股+H股的格局几乎也不太可能,那么采用今年最红火的CDR无疑就是最好的一种选择了。
3月底,证监会曾发布《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将CDR明确为独角兽上市的支持路径。所谓CDR学名是中国存托凭证,指的是在国外上市的公司在中国境内发行的,用于代表境外股票等基础证券权益的金融工具。这种存托凭证仅仅是一国的证券市场上流通、代表国外公司股票的可转让的一种凭证,所以CDR和我们传统意义上股票发行的IPO是完全不同的,更像一种“金融工具(理财产品)”。
未来,小米将非常有可能采用CDR的形式绕开国家对于VIE架构以及盈利模式的限制,从而实现曲线救国的路线,甚至已经有媒体报道,小米将会在香港上市知乎,很快以CDR的形式回归A股“上市”。
小米作为高科技的企业的代表,雷军的两步棋其实都显得非常的漂亮,第一步,通过同股不同权,成为香港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从而奠定自己的控股地位,第二步,通过CDR形式回归国内市场,吸收独角兽企业的支持红利,推动业务发展。这两步棋不可不谓之精妙,小米一旦采用CDR模式回国内,那么对于准备回国的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外上市的独角兽无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在这种雁阵效应的带动下,独角兽企业回国的大趋势将会日益明显。
小米上市,雷军的算盘你看明白了吗?
作者:上游财经专家顾问,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
首发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砍柴网正式启动「火焰奖」2017中国互联网年度创新榜单评选。
新智派(Knewsmart.com)全球智能科技圈的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引领智能科技生活未来
今日搜狐热点小米港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一文看懂小米集团经营情况(附图)
小米销售数据统计 数据显示,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805.64亿元,其中月,小米智能手机实现收入232.39亿元,占总收入的67.53%。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超过了1.9亿,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4.5小时。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32.31亿元,毛利21.19亿元,毛利率达到了65.58%,毛利占比达到40%,已经超过了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重要获利来源。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际调研机构IDC发布了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全球销量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厂商第一季度出货量3.361亿台,下降2.4%。小米排名第四,也是该季度表现最好的品牌,得益于其在海外市场的迅猛增长,小米在Q1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2760万部,市场份额为8.2%,同比增长达86.4%。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还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IoT平台,连接了超过一亿台智能设备。2018年第一季度,以及连接设备数量统计,小米在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比1.9%,领先第二名亚马逊的1.2%。目前,小米手机进入了7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15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市场前5名。截至日,小米印度的总资产为57.29亿元,净资产为4.9亿元;月,小米印度的营收为61.27亿元,净利润为-1.31亿元。 另外,小米公布了各价格区域手机的销售情况: 月,高端旗舰机销量为49.6万部,获得收入13.15亿元; 旗舰机销量为157.6万部,获得收入28.40亿元; 中高端机销量为428.1万部,获得收入48.01亿元; 中端机销量为1099.1万部,获得收入88.61亿元; 入门机销量为1106.9亿元,获得收入54.22亿元。
数据来源:小米招股书
请把您的建议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为了提升您的浏览体验,本网站不建议您用"IE"浏览器打开。如继续浏览请对您的浏览器进行升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港股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