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母校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办助学贷款为什么这么难

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家庭教育家长帮
普通类报考信息
特殊类报考信息
作文范文: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高考加分,是国家为照顾特殊人群出台的高招政策,符合条件的高考考生可以在分数线以下按照规定的分值降低录取。普通高校招生相关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鼓励性加分,是指考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就,由此获得一些加分的机会;照顾性加……[]
高考加分政策出台背景:
国家为照顾特殊人群出台的高招政策,符合条件的高考考生可以在分数线以……[]
高考加分条件:
根据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考生,经审查公示后,可享受加分照……[]
高考加分政策:
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
高考加分政策
据了解,在高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档,由学校审查录取的考生有6类。另外,有6类考生可在高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1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在去年年底对高考加分项目“瘦身”之后,上海高考加分项目再调整。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加分政策终于尘埃落定……
近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6年录取照顾项目。主要有十类:包括立功受奖、退出部队现役或自谋职业的考生;符合条件的牺牲、立功、残疾、驻边(漠、岛)、空勤、舰艇、航天和涉核等军人的子女;符合条件的牺牲……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民委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体育局 安徽省科协《关于印发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办〔2015〕2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2016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如下……
2016年贵州高考加分政策调整,奥赛、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等鼓励性加分分值由20分降至5分,体育特长加分由10分降到5分,烈士子女、少数民族、侨眷等照顾性加分政策不变……
辽宁招生考试办公室近日发布公告,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延续2015年的加分方案,仍保留六项加分……
按照《意见》的规定,结合河南省实际,经河南省政府研究同意,从日起取消以下第1至5项高考加分项目,已经获得的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
据西藏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今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其中,取消了5个加分项,但在日前获得这5个加分项资格的考生,今年仍可享受加分……
《通知》规定,新的优惠加分考生资格审查和公示办法(暂行)从2016年高考报名起开始执行。拟享受优惠加分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期限内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申报……
黑龙江省2015年高考加分方案公布,取消了奥数、思想政治、国际二级运动员等5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了见义勇为、侨眷、其他少数民族等5个地方性加分项目,保留和完善了5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同时,调整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照顾加分项目……
2月18日,山东省招考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春季高考特殊考生信息上报的通知》,根据规定,2016年符合条件的春季高考考生,在录取时可以享受增加分数或降……
省教育考试院昨日(16日)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高职招考录取照顾资格申报及审核工作的通知》,明年福建省高考加分分四档,分别是:加10分、加5分、加3分……
记者从省考试局获悉,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我省2016年将进一步实施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教育部明确规定,在加分方面: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从日起,甘肃省将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学生艺术特长A级以上证书的考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湖南省教育厅近日下发通知,调整2016年高考加分政策。该方案调减了部分加分项目分值,各体育加分项目分值普遍降低5分……
12月1日起,2016年高考开始报名。11月23日,宁夏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宁夏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政策项目和分值。2016年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30分不等……
 4月10日山西省招考中心发布《山西省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取消我省体育特长生、奥赛、科技类竞赛、省优秀学生等6项高考加分项目,保留2项高考加分项目……
四川高考地方性加分政策:普通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
陕西省招生办公室发布《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高考加分项目再次减少。2015年,陕西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下延10分投档。在奥数竞赛、科技创新大赛……
《方案》明确了自日起,取消奥赛、科技类竞赛、市级优秀学生、重大体育比赛前6名、二级运动员、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两次以上市级三好学生(其中一次须是高三年级获得)等全部7项鼓励类加分项目。本市取消全部鼓励类加分项目后……
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高考加分项目再缩减,取消思想政治品德和小语种加分。以下为相关规定全文……
全国各省高考加分项目都减少了很多项,不少考生在2016年高考中没办法加分了,那么今年浙江高考还保留了哪些加分项目呢?下面是2016年浙江高考加分项目,仅供参考。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
昨天,有家长向晚报咨询,“散居”的考生,高考享不享受加分政策?对此省招办表示,“散居”在汉族地区的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只是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和我区《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由优先录取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江西省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办法,取消了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3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保留和完善“烈士子女考生”等5项全国性加分……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
        
根据《关于做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招工作通知》得知,自2016年起,新疆高考取消自治区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的加分项目;取消了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加分项目;取消了全国性体育比赛集体项目取得前6名者的加分项目。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
        
12月22日,记者从省招办获悉,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精神……
        
12月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获悉,内蒙古2016年将执行的高考(精品课)加分政策已经确定。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蒙古族……
高考关键词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家庭教育家长帮
普通类报考信息
特殊类报考信息
作文范文: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高考分数线查询
江苏高校查询
按高校查询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一模已经结束两周了,可是一些考生依然受到……
新课标实验教材
全日制普高教材
新课标教师用书
普高版教师用书
高考关键词
学而思培优服务中心
智康1对1服务中心
山西路校区: 电话:400-810-2620
鼓楼校区: 电话:400-810-2620
龙江校区: 电话:400-810-2620
中山东路校区: 电话:400-810-2620
新街口校区: 电话:400-810-2620
百家湖校区: 电话: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1000万   01:4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核心提示:教育部28日宣布,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10万名,比去年增加60万。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567万,比去年增加27万人。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均创造历史新记录。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7、8日。   中国青年报5月29日报道 今天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首次超过1000万,约为1010万,创历史新高。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567万,比去年增加27万人,也达历史新纪录。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预计会比去年增加1个百分点。    今年经“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集中公示的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等资格考生有32600多人。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7、8日。由于部分省份按新方案实施高考或科目设置不同,上海、山东9日上午,广东、海南9日下午,江苏10日上午结束。       --------------------------------------------------------------------------------      京华时报5月29日报道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10万,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人;由于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也创历史新纪录,所以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将比去年增加1%左右。这是记者昨天从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在会上透露,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10万,比去年增加60万,创下新纪录。其中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721万名,占71.4%。今年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为950万人,其中文、理科考生的比例约为4∶6。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介绍,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可能将继续刷新今年的纪录。“但明年应该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波峰’,从后年开始这个数据可能就会有所下降”。    此外,今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比去年增加27万人,也创下历史新纪录。教育部预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将比去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针对近日出现的有关高考时间改动的传言,林蕙青表示,高考目前不会改时间,但不排除今后改变的可能。    她指出,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这项考试已成为人们非常固定的概念。虽然高考给民众出行等造成不便,但高考时间调整可能会给教学安排带来影响。    针对将高考安排在周末进行的建议,林蕙青指出,虽然欧美很多国家都将一些考试安排在周末,但我国高考牵动社会方方面面,必须把各种因素考虑周全才可进行调整。    据介绍,近年来有关高考进行时间调整的意见不绝于耳,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对此也进行了充分调研。北京去年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市民赞成高考在周末举行,但西部一些地区反映,高考在北京造成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在当地不存在,调整或改变反倒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中广网5月28日报道 教育部28日发布: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10万名,比去年增加60万名,创历史新纪录。其中应届普遍高中毕业生721万名。占71、4%。全国参加统考考生950万,其中文史类考生385万名,占40、5%,理工类考生565万名,占59、5%。    据了解,今年全国普遍高校计划招生人数567万,比去年增加27万,也达历史新纪录。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7、8日。由于部分省按新方案实施高考,所以上海、山东、广东、海南9日,江苏10日结束。    为加强综合治理,营造诚信考试环境,教育今年将对考生加强诚信考试教育,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要求加大对考试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教育部要求,从今年开始,启动新的新生学习电子注册程序。严把入学资格关。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完善“六公开、六不准”等制度。严禁体制外招生,严防招生诈骗。    教育部表示:今年招生计划将更多地向中西部倾斜。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计划,面向中西部地区安排超过4%。6所师范大学安排免费师范生计划面向中西部地区占90%。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原春琳 陈喆 李仁主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毕业了就要失业,搞不好比现在还要严重,呵!
  作者:phoene 回复日期: 11:43:07 
    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毕业了就要失业,搞不好比现在还要严重,呵!    不上大学失业问题更严重。
    很快就会下降的。 计划生育闹的。    
  作者:xiaowm02 回复日期: 12:44:58 
        很快就会下降的。 计划生育闹的。      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上大学的人数绝对值会增加,只能说不上大学的人数在同龄少年中的比例下降。
  作者:phoene 回复日期: 11:43:07 
    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毕业了就要失业,搞不好比现在还要严重,呵!  ----------------------------------  什么逻辑啊?    你要知道,上不上大学都要就业的!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10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网上流传全国各院校毕业生薪水排行榜    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水排行榜(名单)    中国人才报告透露未来几年可能走红专业    这是本刊第二次推出《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       100所中国大学,5000名即将离校的大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是造就这个排行榜的真正主体。是他们每个人的自由见解、独立判断,最终凝成了这张榜单。     结果是:中央美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分列前三甲。           我们向三所学校表示真挚的祝贺与敬意。       我们由此坚信:作风开明、富于创意的大学,一定能博得学子的欢心和信任;       我们由此坚信:优秀的师资,文明的校风,才能真正赢得学子的铭怀与感恩;       我们由此坚信:大学的大,不是大名鼎鼎的大,不是高楼大厦的大,而在于她心怀博大,器宇开阔,并能涵养大器,作育栋梁。       亲爱的大学,请珍重每一个即将出发的毕业生的评价!       亲爱的大学,愿每位远行的学子回望你时,仍能重新感奋于当年启蒙的恩泽与青春觉醒的力量!       “中国大学满意度调查”项目组       20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生活 学习/教育 就业/收入 大学消费 总分 去年排名       1 中央美院 20. 20.8 20. 18↑     2 香港大学 20.8 16.7 76.7005 /     3 清华大学 18.5 18.55 17.743 75.191 45↑     4 上海交通大学 18.432 18. 18. 11↑     5 西安交通大学 18. 19.125 17. 57↑     6 东北大学 17.719 17.907 19.4 18.5 85↑     7 大连外国语学院 19.041 18. 17. 80↑     8 中国音乐学院 18.7 16.875 17.9 /     9 陕西师范大学 18.383 18.178 17.5 71.798 9 持平     10 北京大学 17. 17.55 17. 26↑     11 北京交通大学 18.43 17.743 18.075 17.057 71.305 88↑     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18.268 17. 18.257 71.0645 71↑     13 浙江大学 17.981 18.45 17.5 16.943 70.874 17↑     14 重庆大学 18.012 17.407 17.3 17.5 23↑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 17.825 16. 1 ↓     16 东北师范大学 17.5 18.2 16.643 70.364 8 ↓     17 大连理工大学 17.5 17.825 17.057 70.303 86↑     18 厦门大学 19.24 17.907 16.775 16.343 70.265 5 ↓     19 河北大学 19.351 18. 16. 30↑     20 华中科技大学 17. 17.2 16.257 69.4175 3 ↓     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7. 17.2 16.257 69.4175 44↑     22 西南财经大学 17.5 17.55 16.4 69.27 39↑     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6.5 18.2 17.343 69.086 7 ↓     24 复旦大学 17. 16.7 16.757 68.6185 74↑     25 长春工业大学 17.138 17.857 16.725 16.5 /     26 中国科技大学 17.9 15.675 16.5 2 ↓     27 吉林大学 17.214 17.7 16.725 16.5 40↑     28 西南政法大学 17.5 16.825 15.5 47↑     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786 17. 17.657 67.0575 12 ↓     30 南京大学 16. 15.725 16. 14↓     31 南开大学 16.428 17.757 16.15 16.5 15↓     32 南京理工大学 17. 16.875 16. 25↓     33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17.222 16.5 16.589 66.668 27↓     3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194 16. 16.443 66.2515 29↓     35 中国政法大学 17. 15.5 16.357 66.0685 75↑     36 湖南大学 16.5 16.825 15.5 61↑     37 武汉理工大学 16.5 17.3 15.5 55↑     38 河南师范大学 16. 15.125 16.943 65.6695 67↑     39 上海外国语大学 16.822 16.801 16.649 15.5 31↓     40 华东理工大学 16.881 16. 15.266 65.5995 63↑     41 山东大学 16.97 16.507 14.45 17.5 4 ↓     42 北京邮电大学 16.207 16. 15.143 65.4215 21↓     43 中国传媒大学 17.5 16.125 15.343 65.272 70↑     44 中国地质大学 16.5 15.975 16.2 65.224 60↑     45 西南交大 16.75 16.407 16.75 15.157 65.064 50↑     46 东北财经大学 17.5 15.612 15.5 82↑     47 华东师范大学 16.675 16.75 15.875 15.5 64↑     48 北京电影学院 16.96 16.87 14.97 15.96 64.77 72↑     49 苏州大学 17.591 16. 15.5 64.7375 91↑     50 中国人民大学 16.5 16.175 15.543 64.677 32↓     51 中山大学 17.176 17. 14.357 64.5865 28↓     52 福州大学 17.5 15.675 15.5 81↑     53 四川大学 16.5 17 14.057 64.498 42↓     54 天津大学 16. 16.85 15. 16↓     55 安徽大学 15.527 15.3 16. 84↑     56 中国农业大学 17.5 14.575 16.557 64.234 19↓     57 暨南大学 16.5 15.4 16.5 33↓     58 新疆大学 16.937 15. 15.643 64.1655 95↑     59 深圳大学 17.5 15.025 15.5 /     60 北京工业大学 16.7 15.84 16.18 15.4 64.12 /     61 广西大学 16.933 16.603 14.593 15.5 20↓     62 内蒙古大学 16.609 16.493 14.925 15.7 63.727 65↑     63 北京理工大学 15.831 16.5 15.325 16.057 63.713 89↑     64 同济大学 16.44 16.307 14.875 16.5 6 ↓     65 南昌大学 17.07 16.143 14.925 15.4 63.538 69↑     66 上海财经大学 17.07 16.143 14.925 15.4 63.538 54↓     67 江南大学 16.5 15. 63.246 41↓     68 中国海洋大学 15.917 16. 15.557 62.9955 66↓     69 华中师范大学 16. 14.898 15. 22↓     70 郑州大学 16. 13.575 16. 58↓     71 辽宁大学 16. 13.575 16. 76↑     72 华南师范大学 16. 15.475 14.343 62.3155 68↓     73 首都经贸大学 16.19 14.86 15.38 15.81 62.24 /     74 山西大学 16.21 16. 15.457 62.1205 73↓     75 中央财经大学 15.362 15. 15. /     76 河海大学 15. 16.275 14. 83↑     77 兰州大学 15.524 16.407 13.625 16.257 61.813 35↓     78 武汉大学 16. 14.9 14. 24↓     79 北京师范大学 15.432 15. 15.457 61.4175 52↓     80 天津师范大学 16.389 15.643 14.375 14.5 77↓     81 河南大学 15.5 14.05 15.343 61.019 94↑     82 北京体育大学 16.504 15. 13. /     83 南京师范大学 16.583 15. 14. 62↓     84 中南大学 15.5 15.525 14.4 60.65 51↓     85 山东师范大学 15. 13.393 14.592 59.9645 48↓     86 华东政法大学 16.361 14.857 13.475 14.5 37↓     87 河北工业大学 14.5 15 14.443 59.418 92↑     88 东南大学 14.5 14.85 14.143 59.069 49↓     89 北京外国语大学 14. 14.775 14.257 59.0115 59↓     90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24 14.17 12.53 15.93 58.87 /     91 华南理工大学 15. 14.725 14.057 58.8415 79↓     92 云南大学 15.5 14.45 14.5 98↑     93 西北大学 15.5 14.025 14.457 58.801 53↓     94 太原理工大学 13. 14.85 14. 93↓     95 广西师范大学 15.755 14. 13.357 57.9475 56↓     96 西北政法大学 15.5 12.75 13.443 57.013 46↓     97 对外经贸大学 14.987 15. 11. 38↓     98 中央民族大学 15.11 14. 14. 43↓     99 西南大学 14.521 14. 12. /     100 海南大学 15.319 13.8 12.6 13.5 87↓           注:↑=上升 ↓=下降 /=新上榜 数据统计:本刊记者 欧阳海燕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10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本刊记者/李梓       理工科与师范类悄然复兴,垄断行业类大学依然雄视四方,综合类大学生有点儿失落,地域财政强弱直接牵动大学盛衰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又一次与读者见面了。       2006年,《新世纪周刊》第一次推出这个排行榜,希望在诸多以硬指标,比如师资、校舍、资金、论文等为依据所作的大学排名外,为国民提供一个以大学毕业生意见为主体的排名。       排行榜选取的百所大学,参照了“211工程”学校名单、“985工程”学校名单等,并适当加入了部分专业性质学校,如中央戏剧学院等。我们力图让榜单内的百所大学,最大限度地表现中国大学的整体风貌与特色。       调查中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因素:那些在金字塔顶尖的大学进不了前三名,甚至前十名;公众认知中相对冷僻的大学排名持续靠前;综合类大学在榜中不具备优势。这一切挑战着公众的习惯性认知。       是的,这个榜是特殊的。它是诸多主观评价的总汇——完全由各大学该年度毕业的学生调查为依据组成,他们在大学里度过了4年时光,接受了完整的大学本科教育,具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并即将走向社会。在这一瞬间回顾四年,或许不免情感因素带来的偏见,却无疑饱含着发自内心的真实。所以,我们说,这个榜体现的是每一个体的主观形成的某种共识与客观——它体现的是大学四年生活给学生的切身感受,也从某种程度上考量着大学面对市场时的地位。       理工类大学悄然复兴       从榜上不难看出:理工类大学,尤其是工科大学,有股复兴的趋势。       中国古代向来重文,但洋务运动后,“实学救国”蔚为风气,理工大兴,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之呼应的是“清华机电系”现象。       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服务业、贸易业的高速增长,理工科一度失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许多家长偏重于医学、财会、贸易等专业,而对诸如采矿、机械专业避之唯恐不及。但在本榜上,交通大学、理工大学、地质、海洋、航空大学的表现,都在榜单上半部分。也就是说,毕业生感觉良好程度在全国大学里是偏上的。       一位中国地质大学归来的调查员说:“许多人提起这所大学,就联想起戈壁滩、餐风露宿、上世纪物探系统的衰弱等,其实这所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工作挺好找,待遇也高,尤其一些大家不了解的专业,竞争性很小。”       在经历了大洗牌后,中国新兴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和结构有了较大变化,和十年前理工萎缩的状况相比,有了巨大变化。       清华第三 北大第十       清华和北大的排名都比去年挪了几位,清华占据了第三,北大也进了前十名。对于收录了中国大部分高考状元的中国大学来说,这真是个好现象。然而,前十名大学里,综合类大学只有三所,大量综合类大学还是挤在榜单后面。       研究者指出:对一个学校的预期和四年真实感受之间的差异,调低了综合类大学得分。专业性较强的大学往往既没有太多惊喜,也没有太多失望,学生按预期轨道完成了四年教育。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对母校的满意程度,就会远远高于上了北大,却不曾体会到想象中的“北大精神”的学生。       一些学校上升迅速,比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大学,排名超越了那些中西部地区的悠久名校,其中地域财政的支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是显著的。       医学之低落与师范的上升       医学类大学在榜单排名比上年度有所下降。调查中,许多学生把就业当作重大隐忧。一些被访者表示,由于国营垄断性质的存在,没有社会关系的学生很难进入好医院,现有医院早已人满为患,而私立医院对医生的待遇苛刻。此外,医生职业的社会评价持续走低。一些医学院在扩招环境下,开辟了许多诸如生物工程、市场营销这样的非临床医学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相当动荡。       政法类学校也面临同样问题。在原有就业渠道、法院及律师行业趋于饱和后,他们面临着预期薪酬下降和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       相反,师范类大学得分走高。一名被调查者说,师范类大学生对学校预期比较平稳,教师职业收入虽不高,却相对稳定,公务员加薪更增添了这个职业的吸引力。此外,温总理今年对师范教育的一系列讲话,也增进了师范大学生的信心。       那些好得出奇的学校       2006年的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冠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掉到了第十三名,但仍然不影响它作为一所好大学的结论。       冠军是中央美院——明显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的大学,各项得分超过20分,得这么高的分数的学校很少。去年总排名并不靠前的大连外国语学院今天有了长足进步,一些分析认为它应该排到一个好位置,因为它在一个项目上相当令人吃惊:薪酬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他几所外语大学在这个项目上同样具备吸引力,单这一项就足以让它们称为“稳健股”。       为诸如邮电、航空、海洋这样的垄断行业培养人才的学校,仍然拥有令人羡慕的排名。在大学竞争中,他们同样具备垄断的特性,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对于他们来说仍未过时。       拥有单项优势的学校,胜于拥有多项优势的学校。这真是个意味深长的现象。       学校品牌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中央民族大学90↑       2华东师范大学89.2↑       3香港大学88.33/       4华东政法大学86↑       5山西大学84.2↑       6华南理工大学83.6↑       6中国音乐学院83.6/       8中国科技大学80.8↓       8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80.8?      10中国地质大学80↑       11河北大学79.6↑       12武汉理工大学79.2↑       12中国海洋大学79.2↑       12南京理工大学79.2↑       15北京电影学院79.18↑       16东北财经大学78.4↑       17上海财经大学78↑       17华中科技大学78↑       19广西大学77.6↑       20北京师范大学76.8↑       同去年相比,学校品牌满意度榜浮动很大,前两名中央民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去年均没有进入前20名,而第3名香港大学是今年才参与调查排名。与其他榜单相比,本榜更能显示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后的心态变化。       一些学生在考入心仪已久的大学后,会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精彩,对母校的评价也黯淡很多,综合类大学就往往如此。这个榜单上,你很难发现著名综合类大学的身影。       民族大学的学生们显然不但自豪于学校,更自豪于自己的民族。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10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教师责任感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香港大学90 /       2华南师范大学87.2↑       3中国农业大学83.6↑       4中国海洋大学81.2↑       5广西大学80.8↑       6中国音乐学院80.4 /       7苏州大学77.6↑       7哈尔滨工程大学77.6↑       9南京师范大学77.2↑       10福州大学76.8↑       11中国科技大学76.4↓       12武汉理工大学76↑       12西南财大76↑       14山东大学75.6↑       15华东政法大学75.2↓       1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5↑       17中山大学74.8↑       18云南大学74.4↑       19上海财经大学74.2持平       20河南大学73.6↑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10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给母校打分       一所高校的品格,是从他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对高校品质最有份量的评价,也必定出自其学子口中。       中央美院荣膺“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之冠,无疑是因其自由开明、别具创意、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的教学方式,深得学子欢心       -本刊记者/杨东晓 李梓 汤涌       由《新世纪周刊》推出的《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两年来一直遵循“从学生中来”的原则,这也正是为了让它“到学生中去”。       一所高校品格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生、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候形成。”诗人雪莱这句话也适合用于大学。一所高校的品格,正是从每位学生的言行与成就上,得以悄然彰显。       每一个给母校打分的学子,他们也是母校形象的雕刻者。       中央美院:自由与创造之美       中央美术学院在2007年《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中名列榜首,一所艺术院校领先各综合类及理工类大学排名第一,的确出乎意料。       美院之所以夺魁,无疑与学生感到快乐、自由、以及创造力受尊重有关。课业不繁重、教学虽有定期检查,但松紧可以自己掌握;老师不限制学生的独立创作思想,只是顺势调整发展方向。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央美院的特色与魅力。       美院各种“工作室”繁多,成员是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生“混搭”在一起的,大家经常交流与互动。每年有10次以上国际交流方面大型策划,因此,受访学生们认为美院夺魁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在中央美院,设计专业被学生认为是“最好”的专业,这一概念是就毕业后收入而言。美术史、油画、国画、壁画也是“最好的”,这是从专业学术角度上来说。       把孩子送到艺术院校不是容易的事,按国家公布的学费标准,四年要6万元人民币。在中央美院,四年下来,缴给学校10万元是个保守数字,因为每个专业还有不同的材料费。所以,美院学生在勤工俭学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力远超于其他院校,开办高考美术辅导班、出售作品,每年都能出现“百万富生”。       面对社会上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央美院学生更倾向于成为“自由艺术家”。“我们很多同学没毕业,作品就已经在大卖了。”       在艺术天地里尽情挥洒,在市场上也游刃有余,精神与物质都有保障——难怪中央美院的学生对母校最为满意。       学生不仅是高校培养对象,也是高校的消费者,学校的教学、育人等各项服务也一定会在学生满意程度中有所反映。       建议报考满意度,是看学校人缘最直接的榜单,如果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这一选项上最终选择不报考该校,那么,无疑他对这四年在该校学习生活的评价是较为负面的。在排行榜中,北大和清华终于在这几年诸如“卖猪肉”、“摔死猫”、“硫酸泼熊”、“跳楼”等争议和负面新闻后,用民意的方式证实了母校的实力:北京大学在建议报考排行榜中位列第四、清华大学位列第五。       去年冠军复旦大学今年下降到第十四名,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第二名下降到第八名,但这种上升或者下降的排名往往随偶然因素而变动,持续在榜才是学校人缘的真实体现。       排在这两所中国高校老名片前的,是“大连理工大学”——由此看来,这所城市不但适合人居,同时也适宜求学。       华中科技大学:苦读成风       去年排名第五名的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成为学习氛围满意度榜冠军,中国科技大学今年保持亚军,去年第六名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变成第三名。       学校学习氛围满意度排行榜前三名都是理工类大学,这三所大学去年就名列这个单项榜并非偶然,这体现出理工类大学浓郁的学习氛围。       香港大学:教师很负责       教师责任感满意度榜单与去年相比变动颇大,去年第七名的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排名第三;中国音乐学院去年第十四位,今年第六位;中国科技大学从去年的第三位跌落到第十一位;山东大学从第十七位上升到第十四位;华东政法大学从第九位跌落到第十五位,等等。       近年来,媒体关于高校教师的负面新闻不断,严重损伤了高校的品牌形象。首次参与排行的香港大学跃上榜首,无愧于其盛传于世的治学盛名。       东北财大:财大果然气粗?       财经!财经!财经!       带财经字眼的大学生对毕业去向最为满意,财经类大学或者综合类的财经专业一般都有这样说法:一等人进投行,二等人进国有大银行,三等人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这样被有些其他专业觊觎的工作机会,往往是财经类大学的保底机会。       为什么他们就业那么满意?看看工行外的长队和股票市场的狂欢吧。       北京理工大学:给你恋爱空间!       北京理工大学大出风头,谁也没想到该校会对恋爱空间如此满意。理工科学校全都是男多女少的格局,北京理工有女生楼号称“公主楼”,有三所男生宿舍楼拱卫保护着。少,才知道可贵。       多数对恋爱空间满意的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这些大学男女比例还算合适,有不同的专业,有比较完备的BBS和比较宽阔的校园。这些大学一般来说对恋爱和性行为的态度比较宽容,多数校园的超市、药房和售卖机,都出售安全套。       回答问卷 男女有别       在收回的问卷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答题面貌反映出来,这就是性别差异。女生问卷普遍字迹清晰、行文规范、连划出来的“√”都以同一个角度挑向同一个方向。       同时女生在校四年花费少、自己赚钱少、靠家庭供给多、对学校评价满意度高等方面带有共性。四年花费数额也带有专业所具有的普遍性,因此女生填写的准确率应该高于男生。       与她们形成反差的是,男生答卷字迹“潇洒”、答案个性化、充分利用主观题目的发挥余地来表示对母校看法。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认真。相反,男生用另类方式所表达出的满意或不满意更能提醒教育者的关注。一位男生认为他的母校“最知名的、尚在教学岗位的教授”是“门卫甲、门卫乙、路人甲”等,以表达不满,当然,他“不建议报考”母校。       以中央美院为例,一位男生在个人自由空间满意度调查中,补充了一条:“恋爱可利用空间狭小。”还有一位壁画系男生把自己院系解释为“刷墙系”。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10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建议报考排行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大连理工大学97.18↑       2长春工业大学95.6↑       3浙江大学95.14↑       4北京大学94.23↑       5清华大学94.11↑       6辽宁大学91.07↑       7西安交通大学90.58↑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90.39↓       9西南政法大学89.91↑       10福州大学89.71↑       11重庆大学89.24↑       12中山大学89.06↓       13东北大学87.86↑       14复旦大学87.59↓       15河北大学87.41↑       16南开大学86.99↓       17哈尔滨工程大学86.72↑       17华中科技大学86.72↓       19上海交通大学86.58↓       20上海财经大学85.1↓       学习氛围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华中科技大学90↑       2中国科技大学88.4持平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8↑       4中山大学86↑       5中国海洋大学85.6↑       5广西大学85.6↑       7华东理工大学84↑       8北京邮电大学82↑       8东北师范大学82↑       10哈尔滨工程大学81.2↑       10大连外国语大学81.2↑       12北京理工大学80.8↑       13中央美院80.41↑       14苏州大学79.2↑       15天津师范大学79.18↑       16同济大学78.8持平       16中央财经大学78.8↑       16北京师范大学78.8↑       19南京理工大学78.4↑       20香港大学78.33/       毕业生去向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东北财经大学82.8↑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       3北京师范大学77.6↑       4北京交通大学76.8↑       5北京理工大学74↑       6山西大学73.6↑       7北京体育大学72.4↑       8中国海洋大学72↑       8中国人民大学72↑       10西南财经大学71.76↑       11重庆大学71.6↓       11太原理工大学71.6↑       11河北工业大学71.6↑       14山东大学71.2↑       14中央财经大学71.2↑       16东北师范大学70.4↓       16中国音乐学院70.4↑       18同济大学70↓       18复旦大学70↑       20广西大学69.6↑       恋爱空间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北京理工大学85.2↑       2陕西师范大学 84.4↑       3东北财经大学82↑       3南京理工大学82↑       5香港大学81.67/       6上海财经大学80.4↑       7海南大学78.8↑       8东北师范大学78.4↑       8华中师范大学78.4↑       10河北大学78.37↓       11重庆大学77.6↑       11同济大学77.6↑       13北京体育大学77.2↑       14北京交通大学76↑       14山东大学76↑       14东北大学76↑       14上海外国语大学76↑       18北京电影学院75.92↑       19中山大学75.6↓       20浙江大学75.2↑       冷门有时成独门 热门常常也没门       -本刊记者/刘军       就业市场波诡云谲、变化万端,就业与招生常常一头冷、一头热地倒挂,这可苦了毕业生——特别是非名校的毕业生       5月22日,北京,中雨。李刚(化名)像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回到宿舍。这天,他一大早就冒雨赶到三里河,参加“IT/电子/机械专场招聘会”,结果很不理想——勉强投的那四五份简历,都是待遇一般的小企业,李以“不能白跑一趟”的心理投了简历。即便如此,对这几个企业,他也毫无把握,因为招聘启事中都明确写着:“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       一头倒在床上,李刚心下有些凄凉。当年高考填报志愿,他选了计算机这个大热门,就是为了四年以后就业容易。由于分数不高,他最后被一个文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录取,这也是现在“拒无霸”命运的祸根之一。       从去年开始,李刚已经感到就业前景不妙。根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一些冷门专业占据了就业率前几名。其中,农学专业以78.38%的就业率高居榜首,哲学和历史学也分别达到了40.35%和51.85%。值得警醒的是,法学、医学这些过去公认的传统热门也排在后面,就业率分别只有37.85%和 31.01%。法学专业则连续多年在一类学科中排名倒数了。法学如此,计算机呢?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竞争相当激烈,因为现在学计算机的学生很多。”中华英才网校园招聘部负责人丁衣说。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目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已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强。尽管IBM、微软、联想这些IT企业几乎每年都到高校去招聘,但他们主选清华、北大等名校,李刚在读的普通高校难入他们的法眼。       相比而言,法学的情况更严峻。连续多年的招生热门已成了公认的就业困难户,以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毕业生为例,毕业后从事本行的只有13%,北京交通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       丁衣在中华英才网负责校园招聘4年,期间他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热门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热门和冷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热门专业虽然企业需求量大,但学生多,竞争很激烈;再冷僻的专业,社会上也会有对应职位和需求,加上学生人数少,所以就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困难。”       2006年,国家人事部曾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按照需求数量多少,排在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类,计算机、信息与电子类,市场营销、管理类,建筑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英语,医疗卫生,财会。但需求只是需求,由于没有和各专业毕业生人数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这个排名并不能切实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事实上,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冷热并非指标可概括,除了需求和供应量外,还有就业率、薪酬、工作环境以及发展前景等多种因素影响。2006年8月,在“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联席会”上,50位院长共诉了机械专业“就业火,招生冷”的尴尬。尽管机械专业就业率在各学校都名列前茅,但录取分数却逐年下降。与之情况相类似的还有农、林、地、矿、油,这些听起来会让人联想到“傻大黑粗”的专业,即使近年来就业形势不错,但因为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较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远不如电子、信息、管理等专业有吸引力。       根据中华英才网统计,2007年,通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及石油能源将成为人才市场上最热门的行业。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总监欧阳晖也告诉记者:“人才供需未来趋势很难预测,唯一可以断定的是IT行业在今后几年仍然会保持上升势头和较大的人才需求量。”据中华英才网每年一度的“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前几名一直是电信、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IT、金融类的企业。其中IT上升趋势迅猛,去年新入围50强的企业有10家,其中6家是互联网企业。       一些利好消息也逐步出现:北京这所户籍制度最为森严的城市的壁垒正在逐步松动他的围墙。一个北京户口,在黑市的“户口大哥”手上值3-4万(根据购买者的学位和所需要户口级别不同),在北京新城户口放开后,一些过去被户口压低的薪酬将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李刚的就业还等不到户籍全面松动的那一天,他必须在这个7月之前找到机会。否则,他会沦为“北漂”。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10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30年来大学热门专业变迁:从哲学到计算机       现在的大学生恐怕很难想象,77年恢复高考时,哲学是大家竞相报考的热门专业。同时,受陈景润等著名科学家的影响,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也都很吃香。       80年代初兴起的是“文史热”。北京大学法法学院院长朱苏力在其博客中写道:“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大学文史哲院系的学生,总体而言都是当时最优秀的文科考生,而到了80年代后期,这种基本风向就发生了变化。至少考分最高的学生大都选择了经济、法律专业。”80年代初期到中期,国内的知名大学纷纷成立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很快取代数理化成为当时的热门专业。       到了90年代,随着外贸体制改革,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专业被看作皇冠上的明珠,录取分数屡创新高。       90年代后期至今,风头最劲的专业变成了网络与计算机,时至今日仍然如此。     2006年中国大学十大热门专业       1国际经济与贸易       2英语       3工商管理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法学       6电子信息工程       7通信工程       8金融学       9会计学       10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统计       2007年美国大学十大热门专业       1新媒体       2生物工程       3有机农业       4国土安全       5网络商业和网络市场       6电脑游戏设计       7法律财会       8人机互动       9社会与环境       10超微工程       资料来源:FastWeb.com       (美国负责为大学生联系申请奖学金、助学金的网站)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本科生:千元起薪也得忍?       -特约记者/张雄       在《新世纪周刊》2007年度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回收的4995份有效问卷之中,仅有2054人已经找到工作(并不代表其他同学失业,有被调查者将继续学习深造)并确认了自己的收入范围(香港大学学生薪酬与内地标准有差异,不在统计范围内)。       占被调查者41.1%的这2054名学生中,找到月薪超过3000元人民币工作的,占到18.1%;稍差一挡,月薪在元的,占15%。月薪在元和元的最多,分别为20.2%和26.6%。月薪在元的,比例也不算低:15.7%。所幸的是,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仅有4.3%。       反观被调查者预期的薪水,绝大多数比已经获得的薪水要高出1~2倍。现实和理想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起薪大跳水       智联招聘网站在每年年初,都会对上一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薪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据报告,从2003年,即大学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入市”时起,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呈下降趋势。       2000年的京城就业市场上曾有“三、六、九”的说法,意为本科毕业生3000元,硕士6000元,博士9000元。2003年,212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多出了67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经历了“薪情大跳水”。多家调查机构结果显示,这届毕业生平均薪水比上年缩水25%~40%。到2006年,“三、六、九”的数字已经分别降到1500元,3000元,5000元。两届毕业生的情况大体相当,本科毕业平均底薪稳定在一千到两千元左右。预计今明两年,这个数字将仍会继续。尽管工资绝对值不会降,但考虑经济发展,物价提高,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实际上仍将不升反降。       就业市场持续低迷让毕业生的心态渐趋平和。据相关调查,2006年有40%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1000元的起薪。而近年毕业生零工资试工、学生应聘搓澡工的新闻,也不断提示社会,“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脱下光鲜的学位服后,一样是为衣食谋的普通劳动者。       仍是潜力股       应届毕业生进入职场后几乎都得从一线干起,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相对痛苦的低薪时期。但对于“大学生工资没有民工高”的新闻,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建并不以为然。“北京民工今年每月拿1200元,明年后年可能还是1200元。但大学生不一样,他们是潜力股。虽然发行价不高,大多数毕业生在工作两到三年后,工资都会上涨100%~150%。” “重要的是看加速度,一味拼底薪没多大意义。”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培养的人材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前两年高校计算机系热衷于教授C++等基础性的课程,但在当下,一个软件工程师岗位更需要熟练掌握 Java或.net技术。毕业生面对实际应用时,不得不自己自学Java课程。       更多的脱节出现在学生就业心态上。吴坚是北京某家大型合资企业招聘主管,他称,在他接触过的毕业生应聘者中,不少人就业心态有问题。“呆了半个月就走人,说适应不了公司的环境,其实什么事都没干。”       大批毕业生选择就业时仍首选“三大”(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大学生。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出台了不少照顾性政策。但比起毕业生的生存压力,这些“优惠”多少显得捉襟见肘。       虽然造成毕业生起薪低的原因有多种,但在郝建看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仍是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最直接原因。       在愁云惨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仍有幸运儿拿到了比“市场平均价”高出几倍的薪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姚裕群教授认为,学校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身价:“清华大学信息、通讯专业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不排除起薪就能达到元的可能。文科学生起薪低,但作为好的文科类学校,如人大,一般毕业生起薪3000元以上也是不成问题的。”       吴坚印证了这一说法。在他3年人力资源经历中,更愿意招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所受教育更规范,更容易进入角色”。       压力来自投入产出比       郝建说,西方国家比较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渗透。学生很早就进入社会,利用节假日打工,比起十年寒窗的中国学生,他们更了解社会。他们用劳动挣来的钱,加上丰厚奖学金,学费绰绰有余。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压力也不大,即便是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职业,也乐于接受。相比之下,国内不少家庭倾家荡产,投入几乎所有积蓄供孩子读大学。巨大的家庭、社会压力让毕业生很难接受起薪千元甚至几百元的现实。       2006年底,中华网进行职业人士生存状况系列大调查,这项有35万多人次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8.8%的职业人士对当前薪水不满意,他们能接受强度大的工作,但希望薪资水平相应提升。“看来不止大学生不满意,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是一大优势。现在看来劳资矛盾不解决,迟早也会限制经济发展。”       毕业生收入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苏州大学76.8↑       2对外经贸大学73.6↑       3中央民族大学73.2↑       4北京邮电大学72.4↓       4山东师范大学72.4↑       6中山大学71.6↑       7兰州大学70.8↑       8上海外国语大学70.2↑       9同济大学69.6↑       10四川大学69.2↑       11中国人民大学68.8↓       12哈尔滨工业大学67.6↓12东北大学67.6↑       12西南政法大学67.6↑       15中国海洋大学67.23↑       16西南大学67.2↑       17东南大学66.8↑       18广西大学66.4↑       18天津师范大学66.4↑       18暨南大学66.4↑       “八戒,你还年轻,被老板教育教育就好了。”在扩招和薪资跳水之后,许多师兄这样教育师弟。今年新情况是,年轻的师弟师妹们比师兄更现实、更理性、更安贫乐道或者知足常乐。       600万       据劳动部部长田成平估算,2007年需要四处求职的中国大学生数量在600万左右,达历年最高。这其中不仅包括今年即将毕业的495万大学生,还包括去年没找到工作的120多万大学生,而去年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则占当时毕业总数的30%   
  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http://news.QQ.com  日07:34   新世纪周刊    评论100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菜价八倍 学费十五倍       北京大学本科生十年消费状况变迁       -本刊记者/郭涛涛       “下课了,我们总慌张地背个书包,跨上自行车,到另一个教学楼接着上课,饭盒叮叮当当响一路,”北京大学九三级学生郑和平回忆,“食堂里有存饭盒的地方,但地方总是不够。”       日中午,北京大学最大的食堂农园餐厅。学生们已不需要捧饭盒就餐,饭票也已被电子卡代替。饭菜花样更多了,不过菜价比郑和平就读大学时平均翻了8-10倍。       郑和平1993年从山东来到北京,开学不久,就做了一件“大宗消费”。买了一辆二手的飞鸽牌26横杠自行车,花了90元。       那时大学学费情况如下:每年开学交一次200多元的学杂费,从不收水电费、住宿费。在郑的宿舍楼,每层只有一部电话,在值班室里,所有人掐着有限的时间轮流打。       据郑回忆,当时学校食堂饭菜种类还算丰富。素菜基本上3角钱一份,荤菜也只有8角钱。同学的衣服都很朴素,女同学们除了集体活动外,很少化妆。在周末,郑有时会去参加学校的周末舞会,舞会门票价格男生2元钱,女生则免费进场。郑自己每年最大固定开销就是书。       十年后的今天大不一样。       今天的北大,在食堂改名为“农园”、“家园”、“艺园”的同时,校内还多出了地下酒吧、各种商店。与学生宿舍楼紧挨的物美地下超市里,从音像制品到糕点咖啡应有尽有。       叶子南在北大上学3年了。叶告诉记者,每年除了4900元学费,还要缴纳750元的住宿费,水电费则消耗100元左右。叶每月开销1100元左右,这是郑和平十年前一个学期的支出。叶说,如今食堂里蔬菜类价格在每份3元左右,荤菜则在5元左右。       叶在书费支出上,每年有200—300元左右。每月上网费包月只有10元,还得自付电话费100元左右。叶表示,这种消费完全可以承受。       当然,叶的支出并不代表北大整体消费状况。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抽样统计数据,目前北京大学平均每个学生月消费850元左右,每个学生伙食月支出440元,日用品支出220元。       从本刊问卷调查来看,与十年前相比,大学生虽然在消费金额上数倍增长,但也换来了更便捷、多元的大学生活。郑和平感慨:“现在校园生活比当年有意思多了,因此大学生脑筋也灵活了许多。”但是,大学气氛也不复当年的质朴与沉潜。此中得失,真是难以计算。       勤工俭学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广西大学86.4↑       2中国海洋大学84.8↑       3南京理工大学79.6↑       4华南理工大学76.8↑       5苏州大学76.4↑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6.4↑       7北京师范大学76↑       8华东师范大学75.6↑       8南京师范大学75.6↑       8中国农业大学75.6↑       11福州大学75.2↑       11兰州大学75.2↑       13西北政法大学74.4↑       14南开大学73.6↓       15华东政法大学73.2↑       15华南师范大学73.2↑       15天津大学73.2↑       18中国科技大学72.8↓       19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72↓       19西安交通大学72↑       师范类大学在本年度勤工俭学满意度榜TOP20上占据了4位。勤工俭学最基本方式,正是家教,师范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广西大学勤工俭学据说蔚为风气,学校还进行了资格认证,须持证方能上岗。       插播一个小故事:“河流水哗啦啦,我和姐姐摘棉花......姐姐摘了个大红花,我却得了个洋娃娃。”童谣中对摘棉花工作进行了诗意的美化。当新疆大学真正组织学生去勤工俭学摘棉花的时候,许多同学抱怨不已,认为自己被虐待了,还有的同学晕倒在棉花地里了。       助学贷款情况满意度榜 TOP20       名次 学校名称 得分 比较去年       1中国政法大学89.2↑       2南京大学88.4↑       3香港大学83.33/       4西南交大82.8↑       5河北工业大学80.8↑       6南京师范大学80.4↑       7哈工大79.6↓       7中央财经大学79.6↑       7山东大学79.6↑10上海财经大学78.4↑       11中山大学78↑       11中国科技大学78↓       13兰州大学77.6↓       13天津师范大学77.6↑       13福州大学77.6↑       16东北财经大学77.2↑       17西南大学76.8↑       17复旦大学76.8↑       19中国农业大学76.4↓       19浙江大学76.4↑     中国大学的十项奇特任务    大学师生应由恶搞提起谨慎之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北政法大学是几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