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是独角兽基金基金经理理,最近对我很冷淡怎么办

近期基金经理多离职,或是大忌?
基金经理离职,对于一只基金来说是大忌,尤其是过往较好的基金经理。
为了说明基金经理离职后怎么办以及背后的原因,我们列举些例子做说明。根据CHOICE数据,我们统计了中行中存量较大的基金中,自2017年以来,比较重要的基金经理离职情况。
比如,最近的在日,过往风控突出,业绩较强的的基金经理陈小玲女士辞职了,这对于该只基金来说,就是较大的利空。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
通常,我们对于绩优的基金经理离职,第一直观感觉就是迅速赎回该基金。
除了直觉,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思考角度。若这个基金是王牌基金,规模也很大,那么基金公司为了维护品牌形象与规模,也会将较好的基金经理接管该基金。若这样,则可以继续持有,如若不是,则赎回或转换为好。基于这个角度我们去看陈小玲的离职之后怎么办,就很容易理解了。由于该基金是国投中较好的基金,但是,从新任的基金经理去看,倒并不算强,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赎回。当然,对该基金有情感的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先观望一段时间,看新任的基金经理是否能管理好该基金,而观察的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但是,像有些较好的基金经理,在离职前若基金持续表现不佳,那么此时换了基金经理,可能也有改观,类似于“死马当活马医”。例如,招商行业精选,在王牌基金经理王忠波离职前,表现不佳,之后离职后,反而有所改观,主要的原因在于基金投资风格发生了改变。不过,这种例子并非常态,我们以宝盈基金为例,彭敢离任后,后续的基金经理表现依然一般。这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是整个基金公司人员流失太大造成的,比如之后的张小仁也离职。
同时,我们注意到嘉实基金公司也发生了较多的人员变动,那么是否会出现业绩地震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规模偏大的公司,更多的基于投研团队的建设,而不像中小基金公司明显经理效应过于强烈。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看基金经理离职后,基本上有5种结果。
第一种,奔私自己组建私募基金,如以前的王亚伟;
第二种,跳槽,如彭敢就跳到了东吴基金;
第三种,进入类似于事业部的基金公司,如中欧的曹名长;
第四种,公司内部安排;
第五种,暂别投资界。
不过,第二种与第三种,可能是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的重要原因。举例而言,就在1月16日,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掌管的新发公募,单日募集300亿元,这就说明,绩优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一家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那么,未来,稀缺的绩优基金经理的可能成为大资管背景下,人才争夺的重点,届时绩优基金经理离职可能更将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基金经理年薪30-60万嫌累:自己炒股能轻松赚百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金经理年薪30-60万嫌累:自己炒股能轻松赚百万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做基金经理是怎样一种代价?
写在前面:本微信聊天窗口回复“百题”下载CFA百题精华习题。
基金经理非正常死亡:残酷的金融行业压力值得吗?
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我们所承受的压力,真的值得么?没人能给你标准答案,我只知道父母辈说的很有道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进了证券业,成为买方或者卖方一员,不想掉队的话就必须拼命奔跑。
昨天,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总监项延峰因心脏病突发离世,享年46岁。噩耗传来,笔者朋友圈的投资人士触动颇大,心有戚戚。而非投资专业人士,大多惋惜之余,补充一句,谁的工作压力又不大呢?至少基金经理赚钱多不是吗!
沉痛之余,我感觉到有冲动说一说我了解的基金经理们。一家之言,仅供拍砖。
做基金经理的代价
在无数描述金融行业的影视作品中,80%的镜头,我们看到主角穿着不菲的西装,拥有傲人的身材,日进万金不止,坐拥豪宅香车美女,10%的镜头我们看到主角内心的挣扎和危机,10%的镜头迎来大团圆结局。
如果你相信,引用一句名言,那就是“tooyoung,sometime na ve”。
如果要问我对基金经理群体的肖像侧写,那就是:微胖,圆圆的,头发稀疏。和小李子,道格拉斯那种形象风马牛不相及。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基金经理这个行列,希望他们以后不会步入这种“圆胖秃”状态。
二级市场投资这件事,不存在,一拍脑袋,决胜千里之外。只有苦逼苦逼再苦逼。觉得自己够努力了?NONONO,牛逼如徐翔,仍然一天见十几家上市公司,至今天天自己复盘。
做基金经理,特别是公募基金经理,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爆炸的资讯;波诡云谲的A股市场;年排名,月排名,有些公司居然还搞出来周排名。
有个前辈曾经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做二级市场投资真的很惨的,压力之大,我无法想象。“我好多朋友,已经多年没有性生活了。”
一个已经离开的基金经理这样描述离开的原因:我实在受够了一睁眼要关心全世界扑面而来的信息。巴西下雨了,美国飓风了,各项数据发布了,食品安全出事儿了。。。他妈的全和投资有关,你都要关心!
另外一位我很钦佩,离开前市场价达800万年薪的基金经理,消瘦,单身,跟我说:“每一天,我都在怀疑自己。”
更不要说因老鼠仓锒铛入狱的长长的名单,付出名誉和自由。更令人惋惜的,透支了健康,付出生命。
自2009年开始,国内多位基金业人士相继因身体原因辞世,包括41岁的原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孙延群、51岁的原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文鸣、47岁的原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助理缪建兴、37岁的原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杨长清、42岁的原博时基金(国际)行政总裁李锴等。
如果把范围放大到整个二级市场资产管理行业,印象深刻的,还有原东海证券资管总经理龚小祥,死于胃癌。去世前几个月,我们还曾一起喝茶,共聊投资。当时他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我并未想到如此严重。
还有今年因抑郁症跳楼自杀的刘强。他的偶像李佛摩尔也是因抑郁症吞枪自杀。
谁在做基金经理?
不久前,一基金经理上《非诚勿扰》刷爆了朋友圈。在台上,该基金经理被冠以男神名号,更因谈的一手钢琴,被称为“基金界的肖邦”。高帅富形象扑面而来,被称为“冉公子”。
我不敢说这位帅哥不算是“公子”,然而,大多数基金经理,的确不是。
细数基金经理履历,你会发现,其实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人,极少。
遥想笔者还在本科母校时候,被同校一位博士生追求。该博士生来自外地二线本科,经过努力考上笔者母校研究生,进而攻读博士。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该博士坐在校园的长凳上,这样介绍自己:“我们博士毕业,就可以去做基金经理了,你知道么?起步年薪至少四十万!”
当时年少无知的我,觉得年薪四十万是好大好大一笔钱啊!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但是到今天,我仍然记得这个数字。可惜当时我仍然无法接受如此简单直接的追求,所以不了了之了。
多年之后,我知道了,基金经理绝对不止拿四十万,而他也不可能一毕业就成为基金经理,这,都是后话了。
当年交银施罗德原投资总监李旭利因老鼠仓入狱,令业内人士扼腕不已。很多人心有戚戚,叹息点却是其从四川农村一路走来的不易。
是的,基金经理,这种金领,的确多来自草根平民。
有一个问题,我几乎会问见过的每一个基金经理:为什么做基金经理?
从个人发展角度,最多人给出的答案是,这个行业相对公平。通过努力奋斗,有可能成功,实现阶级跨越。无数在大城市没有根基,关系,基础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和市场对话,成就自己。
也有人说:“如果有能力的人都去管自己的钱,做私募去了,谁来给中国大众家庭管钱?他们本来就失去了很多机会,我希望为他们服务。”有些人说这种话,大家都知道是客气。有的人说这种话,我信。因为感同身受,因为就有非常知名的基金经理,父母就在我家楼下勤勤恳恳的开着小店,他们的父母,就是失去了机会的人。
安信徐彪发文缅怀项廷峰:所承受的压力值得吗
十月,一件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整个行业披上了秋天的肃穆。长假最后一天,笔者还在啃着白面包改报告,猛然听说沪上某大型银行系基金大佬因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老大哥音容笑貌宛然,成都茶馆里指点江山展望牛市声犹在耳,昆明会场抽着烟用四川话笑骂股灾仿佛就在眼前,对着底牌想半天才慢悠悠说Call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斯人却已骑鹤西行。怎能不令人感叹世事无常?心中满是不舍,惟盼前辈安息,天堂里应该没有股市涨跌,更没有如山岳般的压力。
我们这辈人,都听着老师教诲“修身齐家平天下”长大,为了身外物拼搏,没爹可拼就只能奋而拼命。为此,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我们所承受的压力,真的值得么?
没人能给你标准答案,我只知道父母辈说的很有道理: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进了证券业,成为买方或者卖方一员,不想掉队的话就必须拼命奔跑。
因为,这是一个拼不动就会被扫地出门的行业。绝大多数传统产业里,四五十岁的人才刚刚算得上中流砥柱,证券研究行业里,三十岁正当年,四十岁的老研究员已经比凤凰的羽毛还要稀少,至于五十岁的老研究员,入行以来就没听过。无论你承认与否,每个选手都心知肚明,看不见的时间之鞭在背后不停抽打,慢下来,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淘汰赛里,你可能成为第一个牺牲者。犹记得入行第一年,某四十多岁正厅级领导从国企跳槽做对口行业首席分析师。却发现,和小年轻一样天天加班到两点身体吃不消,又抹不下脸和老油条那样拿起电话主动联络买方汇报观点,几经周折却始终出不了成绩,最终黯然离开。在他漫长而且绝对辉煌的职业生涯里,研究所成为唯一一段伤心的往事。
因为,这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行业,可以用最短时间满足一个草根对成功的渴求。360行,行行出状元。唯有证券业可以批量生产状元,而且让状元们在短短2-3年内名声鹊起的同时,轻松获取百万年薪甚至更高。认识的私募大佬,年纪轻轻三十多岁早已身价过亿的比比皆是。呆过的研究所里,30岁不到就经常上央视年薪大几百万的朋友一抓一把。 每一年,当毕业季来临的时候,无数高智商、高学历、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满怀梦想挤破脑袋进入这个行业。接下来的每一天,也都有人心灰意冷地发现自己无法承受压力而黯然离去。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证券研究行业。喧嚣、躁动、残酷但又生机勃勃。
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很简单,对卖方而言,获取买方手里的信任。很简单,对买方而言,管理好自己手中的信任。
别小看信任二字,二级市场里,信任二字是必需品,信任却又是稀缺品。
把你放到基金经理的位置上,呈现在你面前的是29个一级行业,近2800家上市公司。你就是不眠不休,每周实地调研并深入了解一家公司,把重点的800家公司了解一遍,需要多长时间呢?整整16年。哪怕你拿出铁杵磨成针的意志,把最核心的800家公司全都研究透了,还是没球大用。下一步,更关键的一步,你需要动态跟踪公司状况的时候(买卖时点就是这么选出来的),照样会陷入令人绝望的无力感中:能同时跟住50家公司变化,就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多,只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面对海量信息和海量上市公司,你别无选择,只能去信任卖方研究员,这一刻,信任是必需品。
买方只是两个字,构成这两个字的是近万位机构投资者。他们在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考核的重压下,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同新东方最经典的那个寓言如出一辙:
在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一头狮子在夕阳下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更快的羚羊。这时,一只羚羊也在夕阳下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没有人愿意沦为羚羊,但在一个相对排名的市场里,要么做狮子要么做羚羊二选其一,更麻烦的是,每天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不想沦为猎物,每个基金经理必须奔跑,奔跑,再奔跑。
你把任何人放在这样的位置上,经过几年的磨练,都一定会发现自己变得多疑而且善变。老练的基金经理和一个成熟的德州选手一样,懂得如何去合理管理自己付出的信任。通常做法是试错,如果你第一次对了,我会跟注。第二次又对了,我加注。一旦错误,至少先减少下注的规模观望。连续两次失望,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撤资走人。
面对残酷的竞争压力,你别无选择,只能给短期记忆赋予更高权重,用试错法去管理你的信任,这一刻,对每一位研究员而言,信任是稀缺品。
在瞬息万变的二级市场谈信任,如同沙漠里追求大海一般天方夜谭。因为,行业变化的周期太快。快到每两三年就会换一茬人,哪怕再牛的人,休息两三年后复出不会比新人入门立足容易多少。累是常态,不累才是海市蜃楼。
太阳永远照常升起,我们无力去改变什么,行业生态摆在那里,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在缅怀前辈的同时,悄声对彼此说一句:再忙,再累,别忘记还有生活,还有曾经的梦想: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
你可能还想看:
声明|本文由金程CFA综合采编.来源|网络;作者|匿名.若需引用或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微信号,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是基金经理,说两句劝大家
做了十多年传统期货和股票,前面亏钱,这五年已经基本在稳定赚钱,去年开始关注数字货币,想进来做做交易,真是大开眼界。三观尽毁。
其实懒得说的,大牛市韭菜都赚钱,说啥都听不进去,还怼两句:你不懂。
最近市场不行了,看看这帮韭菜也挺可怜的其实,被人忽悠被人骗,被站台的做庄的手起刀落,手里那点钱说没就没了,还眼巴巴期待奇迹想翻本呢。
说两句,爱听的听,不爱听的继续出去high起来。
1.现在这么惨,还会有多惨?
以我的观察,就现在市场里这些空气币,95%以上基本都要清零。所以,如果你手里有币还值点钱,那就还不是最惨的时候。价格清零,交易量归零。做过香港市场吗?仙股就是这样的,我们管他叫OK股,为什么,因为今天的成交量是0 k(代表千)。不要心存幻想,如果你不懂技术不懂业务,只是听人忽悠说这个东西好,那基本都是这个结局。
2.为毛他们都赚了那么多钱,我这么惨
去年大牛市,鸡犬升天,谁都赚钱,就跟中国大牛市大妈都赚钱一样,只不过币圈这一波更疯涨得更多而已。你有没有印象股票牛市的时候身边总是有人说今天我又赚了10%,明天我又赚了10%,照这个赚法,按说早就好车大房子买上了,你看看这些人经过一轮牛熊市以后,真正有几个有钱的?都是泡泡,都是屌丝。其实那些牛市吹牛B的人,过了熊市大部分跟你也一样惨。区别是他赚钱的时候比你多吃喝嫖赌发朋友圈牛B了,你来晚了。
3.怎么能不这么惨。
珍惜生命,远离空气币。散户都能赚钱,没这个逻辑。老声长谈就是韭菜贪婪,恐惧,无知,无纪律。如果一定要做,有基础的学学程序化交易,别自己拍脑袋,还少吃点亏。没基础的,试试能不能学点做空的事,不过其实风险很大,做不对,死得更快。
大家如果有兴趣,那我有空就细聊聊这里面的逻辑。
楼主同道中人,支持一下
很棒,加油
楼主是个明白人 不留号就好哈
明白人哈。&&
楼上说的对
不留什么群号,小密圈之类的,你就继续唠,我支持
讲真现在的韭菜真可怜,拿什么拯救你韭菜
楼主是个明白人
看起来像是做过股票的人, 能够推荐一些吗?
aopnm123 发表于
讲真现在的韭菜真可怜,拿什么拯救你韭菜
老实囤大饼 长线才能赢 你就是李笑来挣第一桶金哈
看起来像是做过股票的人, 能够推荐一些吗?
留点钱,19年做股票。市场不好,费那劲挑好股票,不如吃好喝好。
老实囤大饼 长线才能赢 你就是李笑来挣第一桶金哈
正解。长拿比特币,谁也拿你没办法,你就能赚到你该赚的钱。
问题是,大部分韭菜根本就拿不住。
讲个小故事,05年价值股行情的时候,深圳有家明星私募,就拿那么几支大股票,还每周给客户公布持仓,从来没动过。
客户问,我知道你就买这几支股票,我也知道你就是拿着从来不动,那我为毛要买你的基金,还得付管理费,赚了还分你20%,不如我赎回来自己照着你的持仓买就行了。
基金经理说:区别就是你买我基金,我能帮你拿住。你赎回去,不超过一个月基本就能被各种烂消息忽悠地全换掉了,我赚的就是帮你拿住好股票的钱。其实说得很有道理,后来大牛市确实赚了很多钱。
(当然,这哥们最后价值投资过了点,大熊市还特么就那几支股票长线持有着呢,做到了跨越牛熊,坚持不赚钱的结局。)
但是,比特币我个人挺看好的,散户拿出30%的身家买入放到冷钱包里,十年后再看身家。短线炒作,你作为一个韭菜贪婪恐惧的弱点会把你玩死的。
还是05年,当年靠汽车股基金业绩排第一的肖华有天吃饭哭笑不得地说今天接了个电话,一位大妈打进来的,说小伙子我买了你基金,你这基金啊,涨得太慢了,我给你推荐几支股票吧。肖耐心地说,我们做基金不能光看收益,还要注意风险啊,万一熊市来了,我们能帮你控制风险。大妈说:小伙子你可别逗了,熊市谁还炒股票啊,你当我傻啊。。。
多少年过去了,大妈们还是大妈们,肖早就十亿身家起了吧。(虽然第二年因为汽车股崩了肖也一度排名行业倒数第一,但长跑下来还是专业取胜)
其实证券行业的大妈们,有些真的是老韭菜了,有自己的理论和思维体系了,什么行业、PE都说得头头是道了,吃亏多了有时候还真能躲些风险。但是我看很多数字货币里面的韭菜,真的是P也不懂啊,买了币进了群几个月,连这个项目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清楚呢,只懂拉盘,拉盘,拉盘。我擦庄家欠你钱是吗,没事就帮你拉盘?脑子怎么想的呢?十分好奇。
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这帮比大妈还傻B的韭菜还天生一付优越感,说起大妈都是一付信心爆棚高高在上的感觉。不是因为你炒数字货币,你就比大妈高级,数字货币作为新经济跟你鸟毛关系都没有,你只是这个新经济生态里的炮灰,你不能说我在人民大会堂里被人强奸了就有自己进了常委的快感。
海燕呐,你可长点心吧!
做期货100次赢,输一次就死,24小时制度做毛杠杆
通俗易懂,说一声谢谢!
不能说我在人民大会堂里被人强奸了就有自己进了常委的快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最牛基金经理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