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死期存款能转户主吗不是定期,可以换户主吗?

银行存单户主突然去世 户主儿子未必能取到款_热点关注_财富汇_生活资讯_丹阳新闻网
银行存单户主突然去世 户主儿子未必能取到款
来源:丹阳日报|
核心提示:
众所周知,每张定期存款都有一个对应的户主,然而如果户主突然身故又未对其存单予以交代,户主的子女能否就此从银行取到存款呢?日前,邮储银行丹阳支行就碰到了这样一起特殊的事件。
本报讯(记者 嘉瑛 通讯员 陆卫东 陈胜)众所周知,每张定期存款都有一个对应的户主,然而如果户主突然身故又未对其存单予以交代,户主的子女能否就此从银行取到存款呢?日前,邮储银行丹阳支行就碰到了这样一起特殊的事件。
去年9月16日,市民李老先生在邮储银行丹阳支行办理了一张金额为5万元的定期存单。谁料到,今年9月,李老先生在一场车祸中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老人的户口随即被公安机关注销,其身份证也被收回。在收拾李老先生的遗物时,其子小李发现了这张存单,但并不知道存单的密码。几天后,小李来到该银行,表示他与李老先生为父子关系,而且李老已经去世,要求银行给付李老的存款本金和利息。然而,当银行工作人员要求小李提供李老的身份证和密码时,小李以身份证被收、自己不知密码为由拒绝提供。为此,银行方面拒绝为小李办理取款手续。小李认为,自己与李老是父子关系,而且父亲已经去世,自己理应继承其存款。不过,银行方面坚持认为,小李没有继承权的证明材料,因此拒绝支付其取款要求。双方为此诉至法庭。
对此案例,人行丹阳支行金融服务二部负责人陆卫东表示,银行方面没有过错,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因此,银行有义务保障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市民取款时银行应尽到审慎审查的义务。
本案中,在小李未出示亲属关系证明以及与继承权相关的法律文书的情况下,银行无法准确获知小李与李老先生的真实关系以及李老先生继承人的真实情况。若银行仅凭小李的单方说辞就直接支付存单的本金及利息,不仅存在着侵害其他子女继承权的可能,也可能侵犯了存款人相关权益,未能对存款人的财产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同时也会给银行带来潜在风险。
陆卫东也提醒市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银行存款需要存款人本人持存折或存单凭证、身份证件、密码进行支取。如果他人代办,则需由代办人持存折或存单凭证、双方的身份证件和密码支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资金安全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存单的户主身故,其继承人在向银行申请取款时,应当向银行出具能够证明自己的权利主体资格的相关文件,才能顺利取到存款本息。
责任编辑:吴淋淋
相关阅读:
2005 - 2015 dy001.cn All Rights Reserved网上交易户主存款被盗 银行坚称系统无安全漏洞-搜狐新闻
---------------";
__bDIV.innerHTML =
//如果是flash
//var sohuFlash2 = new sohuFlash("http://images.sohu.com/cs/button/langchao/2006/guonei.swf", "_bflexO", "590", "80", "7");
//sohuFlash2.addParam("quality", "high");
//sohuFlash2.addParam("wmode", "opaque");
//sohuFlash2.addVariable("clickthru","http://61.135.131.68/eaca25ddb12baf38274a1ad.php");
//sohuFlash2.write("_bannerDIV");
//如果是图片
//sbnn = "";
//__bDIV.innerHTML =
//如果是flash
var sohuFlash2 = new sohuFlash("http://images.sohu.com/cs/button/sony/166-8/gn.swf", "_bflexO1", "590", "80","7");
sohuFlash2.addParam("quality", "high");
sohuFlash2.addParam("wmode", "opaque");
//sohuFlash2.addVariable("clickthru","http://61.135.131.68/eaca25ddb12baf38274a1ad.php");
sohuFlash2.write("_bannerDIV");
showBanner();
}catch(e){}
网上交易户主存款被盗 银行坚称系统无安全漏洞
时间:日01:38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网络银行安全变维权之争 网络银行失窃该由谁买单?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西城法院获悉,近日有一位储户称自己在农业银行的一家支行的15万元存款有9万多元因网上交易不翼而飞,为此他将这家农行支行告上法庭。目前,西城法院已正式立案。
  据了解,近一年银行网银失窃问题被告上法庭已经越来越多。仅西城法院就已受理4起,海淀也有一起。网银的安全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其中“较真儿”的受害者正纷纷拿起法律武器,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走上了诉讼之路。
  谁在网上动了我的存款
  网银失窃受害者超500人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有20多家银行提供了网络银行服务,其用户超过了2800万。
  但网络银行盗窃案件却频频发生,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令人担忧。记者在“工行网银受害者联盟集体维权(www.ak.cn)”的“受害者列表”中看到,已经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500多人在上面登记,其中大部分受害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记者同时从昌平法院获悉,一名犯罪嫌疑人根据网上储户留下的账号,进而推算出交易密码,在3个月内从来自全国各地受害人的多家银行卡上盗转共12万多元。目前,此人已因盗窃罪被公诉到法院。
  储户工行网银丢6万败诉
  网络银行盗窃案的高发让很多人拿起法律武器,将银行告上了法庭。
  海淀法院就刚刚一审宣判了一起类似案件。原告杨先生在工行7.4万多元存款有6万多元不翼而飞。
  但工行西区支行在庭上给出的解释则是,杨先生的6万多元是其账户通过工行的网上银行系统汇款发生的。交易是在对方凭杨先生的账号、密码登录网上银行系统后发出指令,他们依据该指令办理的。
  最终因杨先生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存款消失是因工行过错导致败诉。
  谁该为网银失窃负责
  储户个人保护密码不力
  500多名受害人失窃金额的情况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银行卡和存折及密码都在自己手中,但存款却蹊跷地不翼而飞。
  对此,记者昨晚以普通储户名义打电话到工行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系统没有问题,客户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是导致网银资金被盗的根本原因。”
  银行应该对网络客户端防范
  但似乎受害者并不认同银行给出的解释。他们认为:“银行只把犯罪分子攻击和进入工行网银系统端才称为工行网银存在漏洞,忘记了目前主要存在的罪犯通过探测工行网银系统端获取用户密码也是工行网银漏洞。这就像一个院子,虽然防盗门很厚实,假如墙上却有许多小洞,小偷只要绕开正门就可以轻而易举进入院内。
  网银失窃责任分三种情况
  北京京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松义说,在两种情况下银行是不应承担责任的,如储户可能不小心将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告诉别人,或被别人看到,出现盗转事件,银行就不应承担责任,如果储户所使用的电脑遭遇黑客,其银行卡和密码被黑客盗走,银行也不承担责任。
  王律师认为,如果银行网络系统确实存在瑕疵,不能安全保护储户的个人信息,出现盗转事件,银行就应承担责任。由于储户在这方面取证困难,因此诉讼时应使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银行举证证明其网银是安全可靠的。
  谁来保护网银安全
  立法保护网银安全认证
  今年4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穴简称“CFCA”?雪总经理李晓峰指出,商业银行自建CA?穴CertificationAuthority认证中心?雪系统不利于网上银行信用机制的形成,对网银用户而言是不公平的。李晓峰同时透露,银监会已注意到相关问题,有关业务管理办法有望明年出台,以规范网银安全认证的建设。
  据介绍,目前近七成网银用户从没用过数字证书,而这正是造成网银失窃的原因之一。银行人士透露,国内至今未发生过一起由于数字证书被破译而导致交易资金损失的案例。信报记者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图片新闻】
【热门新闻推荐】
·(09/26 03:53)·(08/26 11:40)·(08/22 09:29)·(08/08 09:35)·(08/02 09:06)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秋天不回来
频道精彩推荐
唱给你的歌
··········
··········
···············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户主银行存款莫名被转走 银行担主责_网易新闻
户主银行存款莫名被转走 银行担主责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银又出事血汗钱神秘蒸发 户主被人冒充4次转走17200元
法院认定银行未尽审查义务担责六成
银行存款莫名其妙少了17200元,一调查才发现,原来有人冒充户主,开了3张银行卡,先后4次通过网上银行转走了户主的血汗钱!
“网银”转走17200元
2003年12月,周宏(化名)在佛山市某银行开户并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并留有密码,约定凭密码支取。然而,令周宏万万没有想到,2005年7月,周宏一查才发现自己账户上的存款莫名其妙少了17200元。经调查,原来截至6月31日为止,有人通过网上银行先后共计4次转账转走了17200元。
7月2日,周宏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但该案至今未破。周某多次与银行交涉均未果,遂向佛山市禅城区法院起诉。
法院查明,去年6月27日,他人以原告周宏的名义办理了3张银行卡,并在其中一张卡上注册了网上银行,同时开通对外转账功能,之后通过网上银行转了账。
户主未办过“网银”转账
周宏认为,要开通网上转账功能,必须有本人身份证及银行卡并到开户行申请开通相关业务才可进行,而自己从未办理过此业务,且自己的身份证及银行卡均未被盗。因此被告佛山某银行应当赔偿自己的损失。
对此,被告银行则称,根据银行操作规程,要将真正的卡内的钱转到假卡中,两张卡必须是相同的户主,且要输入真卡的账号和密码才能进行网上转账。而他人在进行网上转账时均遵守有关程序制度,并不存在过错。所以,即使此行为非原告本人所为,他人也是在获得原告的身份证件、卡账号和密码后才能进行的操作。因此原告对自己的身份证件、账户号和密码保护不力,应对自己的过失承担后果。
法院判银行担主责
禅城法院审理认为,经鉴定,上述3张银行卡的申领及开通网上银行对外转账功能的行为均为他人冒用原告名义所为。而被告在办理申领业务过错中,没有尽审查申领人的真实身份的义务,存在明显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另外,根据银行卡章程,凡使用密码进行交易,均视为本人所为。他人能办理申领3张银行卡并轻易进行网上转账,表明他人知晓原告的身份证件及账号、密码。因此原告未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及账号、密码也存在一定过错。因此,法院认定银行在本案中承担六成主要责任,即赔偿10320元及利息给原告, 其他四成责任由原告承担。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邬科 林劲标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户主存款被电话跨行转走 法院判银行负全责-中新网
户主存款被电话跨行转走 法院判银行负全责
  银行借记卡在身边,卡里的3万余元存款却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伍女士要求银行赔偿未果,将银行告上法庭。日前,越秀区法院一审判决银行负全责,赔偿伍女士损失35350元。
  调查 上海第三方机构电话转走存款
  伍女士在建设银行支行开立了账户并领取了储蓄卡,同时开办了基金和网银业务。截至日,该账户余额为35426.92元。5月27日晚,伍女士在家通过网银查询发现,自己的账户在5月21日以“跨行电话支付”形式提取了人民币35300元,并产生手续费50元。储蓄卡不离身的伍女士对此大吃一惊,之后便来到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华乐街派出所报案。日,伍女士诉至越秀区法院,要求被告赔偿上述损失合共35350元。
  经查,涉案款项是通过“跨行电话支付”方式被上海第三方机构转走的,而伍女士称她在这个期间并未前往上海,也从未开设电话转账业务,而涉案储蓄卡她一直随身携带,身份证也从未遗失。银行则表示“跨行电话支付”实际上就是使用储蓄卡的消费行为,储户无需开通这一特定业务,只需凭带有“银联”标记的储蓄卡及相应的密码即可电话转账。
  法院 银行未告知该业务的权利和义务
  法院审理时认为,由于建设银行在其储蓄卡章程中明确规定,储蓄卡是在ATM机、联网储蓄所和装有POS机的非联网储蓄所使用,并不包括“跨行电话支付”,而且“跨行电话支付”是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跨行转账并由银行收取一定费用的有偿服务,因此,储户有权选择是否接受该项服务,同时银行有责任告知、提示储户接受该项服务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银行并没有证据证明涉案储蓄卡已经具有“跨行电话支付”业务功能以及伍女士知晓使用该业务所应有的权利义务。
  另外在举证责任问题上,银行既未能举证证明涉案“跨行电话支付”行为是原告伍女士本人所为或授权他人所为,也不能证明伍女士对涉案“跨行电话支付”行为存在过错责任的事实。法院最终以银行未能尽到保障伍女士账户安全的义务,导致其账户被他人转走款项造成损失为由,判决银行承担全部责任,赔偿原告伍女士35350元。目前,银行已经提出上诉。
  法官提醒
  高风险业务不开通为宜
  目前涉银行卡案件频发,广大市民在使用银行卡取现或消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妥善保管银行卡,最好勿将卡借给他人使用,发现丢失后尽快向银行挂失。
  二、加强安全意识,输入密码时注意周边环境,防止密码被偷窥,使用网银和手机银行时提高警惕,勿入钓鱼网站,以免泄露银行卡信息。
  三、开通银行卡新业务时,最好先到银行了解具体操作流程,如风险过高,不开通为宜。一旦发现卡被他人盗刷或转账时应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记者 刘冠南 实习生 梁子龙 通讯员 杨婷)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保要查全家银行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