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各位大神,在迪拜房产投资房产的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判断自己的投资取向?

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补库存动机增强
来源:和讯网
http://house.ifeng.com/rss/news/30/news_buying.xml
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7%,增速比1-5月份回落了0.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的累计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回落,预计后续房地产投资仍将呈现小幅回调状态。但中国房地产投资的韧性依然存在。从短期因素分析,这种投资韧性主要来自补库存动机。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至5.5亿平方米,较2016年初7.4亿平方米的历史高点,下降了1.9亿平方米。为了补充库存,一些开发企业加大了拿地力度。1-6月份,土地购置面积为1.1亿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7.2%,较一季度提高了6.7个百分点;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9.6亿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速11.8%,较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从长期因素看,这种投资韧性来自于新型城镇化人口集聚和住房成套率改善带来的住房建设需求。2017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而户籍城镇化率为42.4%,这种城镇化率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当前中国住房需求的韧性较强,特别是随着大型城市群人口承载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人口将加快向一些二线和强三线城市集聚,这也是近期一些二线和强三线城市供求偏紧的内在原因。另外,在我们现有住房存量中,不成套住房仍占一定比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估计,我国存量住房的成套率在75%左右,住房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从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看,在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一线城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有9个,其中包括北京(楼盘)、上海(楼盘)、深圳(楼盘)等城市。但我们也看到近期一些城市房价存在上涨压力,为缓解和应对房地产的潜在风险,进一步促进广大居民实现住有所居,后续房地产调控仍将采取“不放松、不动摇”的政策取向。应抓住市场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窗口期,加快出台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要坚持分城施策、分层施策的做法,对于供求偏紧的城市加大土地供给力度,促进区域住房供求实现基本平衡。对于购买首套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自住需求,仍要给予相应的信贷和税收优惠,特别是要制定针对“新市民”住房需求的支持政策。要加快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适合租赁项目的土地供给模式,引导机构投资者进入租赁市场,加大租赁型项目的金融创新力度,提高租赁项目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的住房保障政策,重点发展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在内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区域商圈 :
扫描上面二维码 移动看资讯
台州地产圈
扫描二维码 读懂台州楼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台州心 市府旁 府系精工华宅
公园上 轻轨旁 新亚洲奢雅美宅
1.75万元/m?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人居价值取向的一场深度回归
来源:凤凰网房产太原站
http://house.ifeng.com/rss/news/30/news_buying.xml
数量日益增长的汽车每天抢夺有限的路面,由此而引发的“便利交通圈”的人居价值取日益凸显,成为当下都市人置业的首要考量。为城市加速找回城市居住“初心”(示意图)打造“正中轴”与东峰路“黄金分割点”双芯驱动,以“两横四纵一铁一河”,帮你找回城市中心的居住“初心”,让它重新回到代表速度与流光溢彩的位置上,这正是我们选择城市的理由。当我们居于,每一次出行的选择都意味着比别人更快!(示意图)政策加码红利分享让居于此的路网再提档&据悉,太原市中心街将向东延2.1公里 与东峰路贯通,从太原市城乡规划局获悉,随着东峰路的建成通车,东部地区的道路框架得以向东拓展。为了加强东峰路与市区之间的联系,作为太原市东部地区的一条主干道,中心街将从向东延伸2.1公里,与东峰路实现贯通。由此,的生活将与全城缝对接,生活轨迹任性切换。(规划图)龙城速度引擎城东央大格局下的人居封面也许,一首音乐的时间, 业主驱车即可达到机场、客车站、火车站,商务出差和远行旅游皆可快速启程,自由穿行于城市之间。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当项目周边路网的逐步完善,将再一次领衔城东央速度的变革,为城市与人居之间的矛盾和解。不必再逃离或逃避,由的热土之上拥抱“龙城速度”,启幕恒大城东央优居时代。建面约88——120㎡经典两居 品质三居美学空间 &瞩目而来8月4日 &盛大开盘&臻席而待
区域商圈 :
扫描上面二维码 移动看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玉泉山景区
1.15万元/m?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p&我不认识徐翔,我也不炒股,但看见这个问题就忍不住答一下,咋办呢?反正我认为徐翔每天研究股票12个小时,这其中既有传闻的夸张,也有徐翔自己习惯的原因,反而和他后期赚钱的原因差别不大。&/p&&p&徐翔手下有几个项目经理,我见过其中一个,当时还是在上市公司给并购业务打杂的时候,15年,泽熙来谈合作做一笔并购,但要求全盘由泽熙操作,相当于把上市公司借给泽熙用两年,而且还要收操盘费的。没过多久徐翔就被抓了。当时的同事和领导虽然有几个炒股的,但不是特别迷的那种,而且又不能炒自己公司的,所以一般只关注大盘,偶尔听听小道消息,对于股市上的风云人物不是很了解,所以谈业务的时候,领导发布了一个任务,研究一下徐翔的信息,看看到底人家怎么做业务的,免得合作的时候掉坑里了。&/p&&p&徐翔是1993年开始炒股的,已经小有名气后有段时间去了上海,情况不明,后来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控制了不少资金了,09年成立的泽熙。我当时查询的资料没怎么保存,但我记得好像是06年还是什么时候?徐翔就有参与并购业务的记录了。&/p&&p&90年代的不少老股民有这个识别大盘的实力不算罕见,但是没有那么多炒股软件的,技术分析也比较少。那时候庄家做局也比较简单,是能从价格波动和成交量上看出来的,但那时候要求对数据非常敏感,而且记忆力非常好,说白了,就是后来炒股软件里的很多数据分析功能,你要能靠人脑完成。这种情况下,你一天花几个小时看股票真不算多,普通股民每天看好几个小时盘很正常,更不要说专业炒股的了。&/p&&p&网上有消息说以前有人骂徐翔,说庄家坐庄收集筹码的时候,徐翔先进去蹲着了,庄家把股价拉高的时候,徐翔先跑了,关键是以前有名的庄家就那么几个,甚至能打听到大户室里哪个账户是哪个位置的人操作的,当然徐翔就被骂得比较多。而且实际上2015年的时候也是徐翔带头跑的。至少判断大盘和早期炒股时,徐翔并不需要内幕消息。&/p&&p&总之啦,前10年,庄家的操作方式简单,靠长时间看盘是能有效赚钱的,而且那时候的靠炒股技术赚钱的人确实需要长时间看盘,人脑是算不过电脑的。这还是有电脑记录交易数据的情况下,我家很早就买电脑了,也是为了我爸炒股。要是让你用手抄每天的数据,恐怕12个小时也研究不了几只股。&/p&&p&然后到了徐翔成立泽熙的时候,这时候电脑已经非常普及了,炒股软件自带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历史数据查阅也非常容易,同时经济发展后,股市容纳的资金更多了,某个土老板摸出几亿现金砸进去的事情并不罕见。这时候庄家的行动更隐秘了,操作方式更复杂,股市交易数据反映的信息也更杂乱。徐翔这时已经参与了提供并购资金,就是类似定向增发并购这种,具体的案例我记不清了。2006年之前,大资本赚钱还是通过私有化,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国有资产,甚至有以净资产价格收购国有股的案例(而且还多次操作),但只做了几年,政府就反应过来了,也就走不通了。随后就是上市公司的溢价,通过并购获得非上市资产到上市资产这个过程的溢价。然后很快,就有人摸清了提前埋伏+并购+定增+炒作的操作方式,而泽熙从尝试后半段的定增+炒作,逐渐发展到了操盘整个并购业务。徐翔手下的几个项目经理就是负责收集并购项目的,对于业绩不好,股价较低,盘子不大,并且实际控制人传出一些负面财务信息(急需资金解困)的上市公司,这些项目经理会去主动接触。提前埋伏+并购+定增+炒作的过程中,参与的不是泽熙这种一家,其它还有券商(负责写行研报告之类的造势,同时参与定增、股权质押贷款等),各种单纯提供资金的投资机构和基金(定增),还有基金散布消息的(就是那些各种小道消息,有真有假,故意的)。&/p&&p&到这一步的时候,其实可以看出,徐翔赚钱的主要手段早就从早年的单纯炒作,变成了做局了(这么做一次都是明码标价的,要另付上千万),这时候,其实徐翔只需要看大盘和个别个股就行了,看大盘以我爸的水平听新闻听我们念数据都能做到,以徐翔的能力每天能消耗他多少时间?到后期徐翔并不需要每天花12个小时看盘,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其他重要的事情更多,并购还做不做?不同机构的沟通还做不做?谈判签约还做不做?这时候还说每天12小时看盘的,只能说是徐翔的生活习惯+一些人的夸张吹捧。&/p&&p&-------------------------------------------------------------------------------------------------------------------------------&/p&&p&PS:单纯靠技术指标炒股赚大钱的时代已经过了,早年股神层出不穷,这几年谁还听说过大众公认的股神的?连徐翔都改操作模式好多年了。06年以前,较大的资本和股市里的草根并不在一个舞台上,当时股市上的庄家也不过是草台班子。2004年德隆系倒台标志着国有资产价格开始向市场价靠拢,私有化的(合规)利润空间逐渐消失;2007年九鼎成立标志着资本开始横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并且在二级市场具备较高的专业(炒作)技术(以前主要模式是各领域各玩各的),2013年泽熙开始大张旗鼓的玩并购炒作,意味着这些带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大型资本已经和散户完全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以后不要再指望散户会在股市里上演传奇了。&/p&
我不认识徐翔,我也不炒股,但看见这个问题就忍不住答一下,咋办呢?反正我认为徐翔每天研究股票12个小时,这其中既有传闻的夸张,也有徐翔自己习惯的原因,反而和他后期赚钱的原因差别不大。徐翔手下有几个项目经理,我见过其中一个,当时还是在上市公司给…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fea9e0a49e9fbef363bf0c0b34f6ab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fea9e0a49e9fbef363bf0c0b34f6ab6_r.jpg&&&/figure&&p&参与投资,就应该先弄清楚为什么非要做投资。让每个不曾参与股票投资的人,都先了解这么一个基本的逻辑。它客观存在,老师我只是帮大家简单梳理了一遍。&/p&&p&关于这个思考是黄老师当初决心走投资这条路的真实写照,任何人都有这个过程,做任何事不得盲目去做,而要经过分析和思考。其过程就是采集和分析大量资料,并判断一个事:我是去做实业好,还是做股票投资好,还是投资房地产,还是存着钱什么也不投资。从赚钱的角度来说哪个更容易,哪个更必要,哪个无可替代,哪个值得去做。今天和大家所说的股票投资,并非你身边接触的任何一个炒股的人,实际上做股票价值投资的人的比例占全部炒股人的比例还不到5%。黄老师一向反对炒股,而提倡参与投资,我们只是从浩瀚的公司中找到些可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而已(这不难,但要精通就难),而不是随便挑个公司来进行买卖。&/p&&p&如果未来人均收入继续像过去30年一样高速增长(13%左右),黄老师觉得其他任何投资都甚至没必要(因为投资一般也就只有20%不到,还不如买个房放着,因为房价随着人均收入增长而增长,生活可以继续),但未来的事实不是如此,且是一个可怕的陷阱。&/p&&p&
______黄抒扬&/p&&p&我想守住到手的工资不去轻易投资而失败,但从长远看这钱已经贬值到投资失败了(15年计当初钱的价值还有10%(过去20年钱贬值的例子),从20年以上看价值就慢慢接近1%,亏损99%),关键是要学习并参与投资,让资产增值,才是真守住了钱。所以你不投资也是一种投资,且是注定失败的投资
______黄抒扬&/p&&p&理清所有关系:&/p&&p&先分内外:(内)非股票投资环境的未来变化 (外)股票投资环境的观察 &/p&&p&(内):&/p&&p&结论一:未来工资性收入不怎么涨,房价危险&/p&&p&我国财富生产力GDP不久就会低于6%逐步降低(没计通货膨胀3%)GDP增长减速,像发达国家靠拢1%到3%(没计通货膨胀)&/p&&p&(1):GDP,是一年内该地区生产的最终产品折合成钱的总财富(生产的东西最终都被消费掉,钱只是交易的中介,所以财富生产力(GDP)等同总工资(只是还有一部分被国家收去了,很多建设都需要钱,但最终体验消费的人还是百姓,所以也是一种收入))。GDP是 1年生产的总财富,例如大米苹果可乐汽车棉被房子等,你会发现一个道理,由于保质期不同,以及折旧率不同,每年生产出来的财富他都会迟早变成0,大米苹果可乐吃掉了,汽车棉被房子旧了不值钱了。但是为什么房子会涨得多些呢,因为房子下面的土地是固定不增加的,而每年的GDP 生产力在增加(生产这类大米苹果等的产能在提高)总物品增多,土地没增多,那是不是体现在每块土地上的物品总量提高,所以价格提升了呢?那中流砥柱房价和土地的长期提高值其实就是GDP(需要加上通货膨胀)的增长值,而中途房价会由于市场行情,起伏不定(中流砥柱的底线估值+市场热情),但长期和GDP增长同步(每20年的周期不同,每5年的周期可能不同步)。之前的汇丰银行的课程(&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v0iu.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sina.com.cn/s/blog&/span&&span class=&invisible&&_v0iu.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大家知道了,过去百年GDP+通货膨胀数
等于6.5%每年。而21世纪开始,这个数依然逐年在降低,目前世界GDP3%+通货膨胀1%=4% 的生产力提高速。&/p&&p&(2):工资性收入,GDP代表的生产力提高不了了,哪里还有会涨的工资?查一查这么多的GDP大于2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人均收入是否增速都低于GDP。且工资性收入只是总收入里的一个项目而已,另外还有经营性收入(泛指做买卖做生意),也就是说经营性和投资性收入依然在增长,而工资性收入要落后收入增长年均2个百分点(97年到2014年香港人均收入提高了50%,年均2.5%,但这个数据中有80%是富豪贡献的,因为例如李嘉诚2014年的年收入是1997年的800%,这样才拉升了香港人的平均数)。也就是说当人均GDP超过1万8千美金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地区人均收入依然年均增长4%到6%(因为富豪依然在赚钱啊,靠投资赚钱增加年收入,他们的年收入依然在增加)但是你观察你的身边的朋友他们的年收入几乎是停滞的,日本台湾美国人均月收入的历史变化:&/p&&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nku.baidu.com/link%3Furl%3DxOAnPpeZXJ9RGQXfTbe5gqoXpVSxcNuujS-uazbBXHOknvHt_I6WY6aUZmS_6ifctPitH3zY-49tmOvf6hMFC4dZl_8FvYgyDyho3aETbw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nku.baidu.com/link?&/span&&span class=&invisible&&url=xOAnPpeZXJ9RGQXfTbe5gqoXpVSxcNuujS-uazbBXHOknvHt_I6WY6aUZmS_6ifctPitH3zY-49tmOvf6hMFC4dZl_8FvYgyDyho3aETbw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我国目前的货币是低估30%左右的,实际人均GDP已经到了9000美元的水平。人均收入增长为6% 加通货膨胀3%=9%。接下去的10多年 这个数 会逐步降低到你的感官的0。&/p&&p&(3):房价的中流砥柱的增长力量也是生产力的提高,而GDP放缓,有一个双杀的作用(戴维斯双击的反作用:100万企业一年利润0,卖价200万,那就是高估,但一年效益有20万,那对来年盈利就有了预期,给予一个预期的附加估值,所以最终100万可以卖到400,他包含了本身高估和盈利预期。当企业出现亏损,预期消失,原本高估也消失,就形成了双向下跌,跌回到100万的成本价)1:本身高估要变得合理。2:增长预期打破,原先预期的消失。所以说长期支持房价上涨的动力在迅速衰弱。可以查询一下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都会发现这个状况,长期(百年计)房价和GDP增速年均不相差1.5%。且前期社会落后,增速会和GDP一样增长较快。后期房产土地是一个稳定的资产,可以对抗通货膨胀,但仅此而已(可能还不及,因为房产税也是迟早的),但前提是他在之前的经济周期里没高估过,我国目前来说显然是高估的,超过生产力增速太多。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还是房价租售比来说,我国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房产未来是无法判断短期年份的涨跌,但是知道回报率不高甚至是极端情况下是期间内负数。&/p&&p&结论二:未来存钱没利息(向发达国家靠拢),且不一定安全&/p&&p&未来15年存钱利息会向1%靠拢,且不保证存款的本金安全(推出存款保险制,存了钱,并购买保险才能保障安全,且只保30万每个户,世界上各国都有(超过110个重要国家),就中国还在准备中,最近几年就会推出:&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8954.htm%3Ffr%3Daladdi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aike.baidu.com/view/18&/span&&span class=&invisible&&954.htm?fr=aladdi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银行利率始终会低于财富生产力低于其国家发展GDP 2%到3%。 所以逐步像0靠拢(由于世界平均GDP目前3%)&/p&&p&(1):银行作为非生产部门,为什么可以产生价值(利润,钱):古代为什么发展慢,因为生产力低,仅有的资源在民众手中,他们首要考虑的是消费及民生,而不是去投资。这导致几乎所有的财富资源都放在家中,无法再利用.(大家看电视剧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地主老财把赚的银子埋在家里,贪官把贪的钱都藏起来埋起来,钱代表着生产力,生产力被藏起来了,100年100年后100两金子还是100两金子,不会自我增值。实际这样子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好的效果。)功能1:银行是让消费及民生的资金拿去投资,且又可以随时变回你消费及民生的用途,其实换句话说,30%的企业产能并不是企业在赚钱,而是银行委托企业在生产,你说银行赚什么钱?其实他也是生产部门,只是理清跟企业关系,他不负责亏损,只收取固定回报。功能2:让企业优胜劣汰,银行不要赚投资额外的获利,只需保本和固定收益,这个功能可以淘汰劣质生产力的企业,留下能力强的企业。如果没有银行,百姓都自己拿活命钱去投资,且好企业和快倒闭的企业都可以获得资金,你说会怎么样,最终百姓各个都不敢去投资了,造成了30%的产能萎缩。所以银行之所以有利润,实际上就是让百姓的钱再投资,在各个行业里截取这么2%到3%的行业利润,其余的3%到5%给百姓当利息。银行作为财富增长的阀门,当有些行业倒退,他会马上“止损”。确保百姓资金的安全,确保不好的企业和不好的行业淘汰。3:帮助企业资金上解决不时之需(所以有人说金融业不涉及实体生产,这话表面对,实际完全不对)&/p&&p&(2):什么是银行存款利率及特点:存款利率目前在3%到5%之间,银行作为企业投资的阀门,虽然可能企业或者银行全面亏损,但是还是会按照协议,给存款者约定的利息。让百姓心里有底。
特点1:利率在99%的时间里不会高于GDP+通货膨胀(为什么?银行只是帮你去放利息给企业,GDP是所有企业的生产力的提高值,所以你感觉如果企业觉得利息高过他们的赚钱速度,企业会借钱吗?(不会)那贷款利率就会下调,而银行自己还要赚2%到3%的差价,最后才是你的存款利率。所以你的存款获得的利率一定是最低的)
特点2:你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经济周期增速在下滑。这导致了各国家的GDP(西方发达国家)本身低于3%,而银行依然要赚2%到3%,这就成了一个景观:所有发达国家地区,欧盟台湾日本香港美国等国家1年期利率都是0.5%以内,新加坡韩国加拿大 1%以内。特点3:整个社会行为准则的参照对象(人的日常行为以钱为中心进行运作,你说能不参照银行利率来考虑行为吗,如果银行利率年化有50%,国家生产就一定会瘫痪,因为他扰乱了正常的秩序_______大家都拿钱存银行去了,谁还高兴干实业生产啊,没有人生产了,社会会崩溃。所有平时大家任何行为都是潜意识参照利率所进行的,所以国家才有这个能力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社会的生产发展)特点4:由于国家发展越来越慢,利润增长困难,国家就不会再担保存款不出问题(因为全国有200多家不同的银行,总会出些大问题的,如果银行做得好和做得不好最终都一样,那只会让所有的银行经营水平倒退,而国家也没这个能力来全额担保了),银行倒闭存款就没得赔,除非你买存款保险,这又增加了一项存款成本
&/p&&p&(3):所有的固定收益类的产品都是和银行基准利率(国债利率)挂钩的,当存款利率下调一切都会下调,还有货币式基金(年化4%)信托不算(年化8%到11%,但承担3%的违约及本金风险,实际年化是6%到9%)&/p&&p&结论三:未来创业机会较少,而股票市场是人类最先进技术企业的聚集地&/p&&p&(1)目前创业机会和30年前完全不同,目前365行,各行各业都有巨大的壁垒,除非你在新兴行业创业(互联网)而30年前什么情形?各行各业都是0起步,甚至布,糖,火柴都供不应求。在已有的行业进行创业,风险是巨大的,不是有说每100家公司可以坚持3年不关门的只有不到5%么。包括店铺一样,路上你看得到的店铺都是淘汰了80%所剩下的20%。且很多都是老板自己在管理,赚点自己的工资钱,无法连锁(没有先进的理念,技术,管理,永远无法扩张),所以大学生去创业的成功率也是如此的低不到3%。大众化的知识还不如机遇重要.&/p&&p&(2)对股票市场的社会作用的重新认识:股票实际上就是其他人已经创业成功,而拿来公开交易的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市场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生产力的(你自己心里想想你身边哪个大品牌他不是上市公司,如果不是说明他还不够先进),股票市场规模之大,他占据了整个社会最顶尖的30%的生产力,且是最核心最重要的30%,其他没上市的,大多90%是落后生产力。你最多只能找到中国500强或者世界500强里10%不是上市公司的,其他一律都是上市公司,这说明了什么呢?中国加香港股票市值接近40万亿,中国一年的产值不到60万亿。(只是你身边每天接触的都是打工者,所以你不曾知道到底哪个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谁推动了世界科技的进步(是的,就是这些先进的上市公司),小心思想和意识同化,丢失了自己的各种天赋,包括思维)你用非常少量的钱就能让这些国际巨头(苹果公司),世界500强把他们的资源人才实力拿出来给你分享,用他们巨大的优势去帮你管理你的资金,你自问用你自己的头脑去创业,能达到像目前这些大公司所能达到的地步吗?即使达到了,又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年呢,而你选择创业正好就是这些公司的对手,你有几分把握?几分把握你的店人流量会比肯德基还好?有1%的把握吗,呵呵。&/p&&p&结论四:今生今世投资的人永远在吸不投资的人的血&/p&&p&(1):没钱人存钱,钱通过银行被贷款出去给有钱人,有钱人进行投资赚差价(有钱人如果没钱赚他会去贷款吗)实际上就是穷人把钱通过银行放到了有钱人的口袋中,并且送给他了钱的时间价值。且是永远这么在运行。(没钱人觉得投资有风险还不如不投资,有钱人觉得在有风险的情况下每年照样80%的企业是盈利的,不能因噎废食,最终一定是有钱人的想法真确。其实是他们有了投资的想法才成为了有钱人,而不是有了钱才有了这个想法。同样你决策上有问题,你此生就绝对和有钱无关)&/p&&p&(2):社会繁荣必须靠的是投资,人人都不投资,岂不是社会几乎无法进步,所以不投资被投资的人吸血,这是为自己的懒惰买单(也不是直接投资就对了,更重要的是学投资)如果不投资,在以后日子会过得和绝大多数的香港人和日本人韩国人,每天工作10小时,永远也有忙不完的事,一切都是在给有钱人打工,因为有钱人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投资的路(磕磕碰碰),没钱人一开始到最后走的都是不投资的路(少很多磕磕碰碰),把钱的价值送给投资的人,签下了一辈子做富人(投资的人)奴隶的协议(除非你的事业飞黄腾达,但99%的人他中规中矩生活着)。听过没有日本的退休年龄是65周岁(过些年就会提高到70周岁)一个不投资的大众,一辈子所受的苦是难以想象的。什么事都缺钱(结婚生孩子买房喝喜酒请客吃饭买车)。你在打工,你是更多的为别人,为老板赚钱(剩余价值论);你投资,其实相当是自己做老板,让别人为你打工,用自己的资本分享了别人的劳动。你说你应不应该投资,打工只是用自己的能力,而投资其实就是挑选利用人才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的能力。&/p&&p&(外):股票投资环境的观察&/p&&p&首先说一点,黄老师是中国第一个看完分析完港股这么1700家上市公司近10多年年报并分析整理成参考档案的投资者,且涵盖中国(也大量年报),东南亚(台湾新加坡日本为主),美国欧洲市场各类投资标的的研究及各类衍生品市场的分析研究,所以我对市场投资环境的分析,你可以足够的重视。&/p&&p&如果国内市场不是有蓝筹及银行股,B股及少量股票及可转债及可转债的正回购,企业债机会,及打新股的机会,正回购套货基等机会,可投资的品种估值这么低,黄老师不会踏足国内市场。这是一定的,也就是说从1991年到2014年当中,只有极低估的时候94年96年05年08年2013年及B股的个别低估的年份,老师才会考虑投资,其余大多时间我不会碰中国的股票市场。多数时间里这不是一个适合投资的地方,那市场是什么地方呢?支持创业资本实现价值的地方,他的功能更大在于对得起当初创业的人,让其获得更高的创业回报并有渠道退出,这样更能激励实业的发展!&/p&&p&其次,基于每次国内高估但海外市场不一定高估,例如玉柴国际(美股代码cyd,nyse市场上市)的历史估值波动图,包括01年国内最高估的时候,香港达到了AH股的最低谷(同一个股票国内和香港的价格估值相差6到10倍)像鞍钢股份H,东方电气H 马钢股份H等,所以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老师统计了一下,从91年到2014年每年都有大量适合价值投资的机会,并不会让你手足无措。所以从较大的视野来说,机会可是相当的多的。&/p&&p&而以往30年中国的有钱人致富,靠的绝大多数是机遇,因为他的年化收益率都甚至超过了30%(因为以前贫穷,发展速度快,机遇多)。这在没有机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呢?而目前这个时间段人均GDP已经接近9000美元的时候,社会造富能力降低,未来财富会慢慢重新分配,因为复利的作用是巨大的(详见好可怕的汇丰银行),亏损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一个人在没有最科学的决策能力下是很容易在复利的过程中变得离真实状况更接近,而所谓的真实状况,就是个体间的知识和能力差距了。投资股票平均收益率: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投资收益率依然有10%(该国企业的平均回报率),各国股市长期投资回报率9%(指数涨幅)我国有12%年均(因为通货膨胀数更大)在没有任何投资技术的背景下,你可以按照投资指数就可以获得平均12%左右的投资回报,从长期来说这是很可怕的(详见好可怕的汇丰银行&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v0iu.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log.sina.com.cn/s/blog&/span&&span class=&invisible&&_v0iu.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而不论这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多快或者多慢,企业的投资回报始终稳定在10%左右,极个别优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高达20%,当然也有3分之1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 5%以下.10年前黄老师也不曾投资股票市场,我对股票市场客观的来说也不具备任何的好感(因为老师判断事物足够的客观理性),但是在我不断认识和理解后,最终发现如果我要有未来,就必须投资股票,否则就和财富脱节,无论是我已经30岁还是50岁。我还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一名知名律师,一年年薪100万(税后70万,需缴税30%)等过了7年,我的财富就也只有这个数500万,可能适当会提高些(买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但前提是我必须永远每年都上班。但是如果我懂投资,那就不同了,首先我这500万可以通过年化2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样子从我第一年律师70万起比原先多再过7年(14年)就有一亿多的钱了,再过10多年可得了?且我不用再工作,与复利为友,享受人生美好时光。所以你别看老师辛苦了10年每天的工作时间接近15小时,以后的日子我可以补回来呀,其实总的算起来
我并不会比大家多工作哪怕1小时,未来只可能更轻松,因为我到35岁至少也财务自由了(3000万),而一般则要工作到退休男60,女50,等过些年,退休年龄一定更加延迟,一辈子都在工作了,我觉得你会比我累得多得多。而目前的中国市场是已经持续萎靡了7年的市场了,指数徘徊于2000多点。&/p&&p&所以投资股票市场他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在一点都不懂的情况下,都可以投资指数ETF(你可以理解成买指数,每年和指数涨幅相同)获得年化12%左右的回报(更何况你去学会知道指数的估值高低,从而分配资金更合理的投资来提高收益率)打打新股(年化收益率10%到15%)。但是进行股票投资,但炒股切勿参与,任何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随时90%的股票价格都在炒作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合理估值的企业与其绑定未来。且你可以发现从长期来说95%的基金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而8到9成炒股的人都亏了钱(从10年的周期看),所以老师说谈到的参与股票投资是像基金一样去投资企业,而非像炒股一样整日做差价。如果你甘于基金的收益率,那么长期年化也有11%到14%之间,但是其实通过不断地学习,你可以优化投资组合来达到超过基金平均收益率的。&/p&&p&1:我原本只想上班,赚钱,买房子,结婚生孩子,过得安稳。但未来的局势不会让你过得如此安稳。你可以参照香港日本台湾韩国最近20年的百姓生活历史,就会发现,最终自己懒于进取,最终吃饭住房都成了一辈子的难题,靠工作赚钱在未来是种鸡肋(因为国家发展的后半程需要创业投资创新发展,而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老老实实上班一个都不投资创业)而投资就是以国家责任于己任,有了马云这样有想法的,还需要像孙正义(阿里巴巴的最大投资者)这样有眼光的投资者社会才能进步,这条路上一定是磕磕碰碰的,但就像高考和考研一样,他是你人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作为家长,你会因为打工收入和大学生收入差不多,而让自己的孩子当文盲,去工地上打工吗?同样可能是一个月3000块钱,可能当民工工资更高些,但我想你应该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因为失去了发财的潜在机会!,因为一辈子在工地上一定没机会,且还可能会因为无知而败家!而财富必须和智慧相关,同样财富必定和投资有关,所以你不会让你孩子辍学去打工,所以你也不会永远不提高自己投资的技能,因为那看起来是接下来20年里新型民工,他只懂上班当苦力,不懂为社会创造额外的投资价值,最终坑了自己,究其原因,无非是懒得动脑子,而重复劳动反正已经干习惯了,再干也是麻木的,不会心理太累,而接受新事物心会累,无非就是偷懒......但你觉得在人生投资这个问题上也懒于了解,迟早没好果子吃哦呵呵)。过去30年大家都不懂投资,有钱还买些房子,而房价正好伴随着落后的中国同步发展,让不懂投资的家庭也赚钱,不至于相差甚远,但是未来不同了,这才慢慢体现出个体间的差距。
从《好可怕的汇丰银行》那一课我们知道了,如果不参与复利,长期就会再也追不上。最终造成百倍,千倍,万倍,千万倍的差距。所以看投资不能以短短的一到两年来评判。因为你存钱一年也有4%,投资收益最多也不超过20%(如下图),表面看是不是一年只相差了这么一点点,而且告诉你,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是这么思考投资和不投资的差距的(所以你就被忽悠了),经过时间的发酵两者可是天壤之别哦。所以把自己的资金好好分配下,把该消费的钱及备用的钱存着,和长期没打算用的钱及时投资。这一定是对你的金玉良言。&/p&&p&题外话:&/p&&p&目前估值下及黄老师的学识投资技巧下,价值投资的实际收益率可以达到最近10年保持 30%到35%以上(每20年200至400倍收益),所以老师很客观的说,投资股票市场这条路是你的不二选择,学习对你来说会有帮助。(但目前中国有95%的股民是参与股票的赌博的,并不是一种纯投资,你可以理解他们在打斗地主,秀赌技和证明别人智利有问题,斗地主再打也不会产生额外利润,而高效投资会产生额外利润,因为募集到钱是去生产的)&/p&&p&回答标题:投资股票是否真的有必要,及必要的程度是高还是中还是低。&/p&&p&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他都是有其必要性,程度是中上等(考虑到股票市场环境及未来社会发展)。但从学的角度来说,股票投资的学习对于你来说他的必要性是高,因为他对于你生活的影响程度和关联性及机会性。但是如果你肯花时间学到像黄老师如此的专业程度,投资股票的必要性程度会比高更上一个档次。因为他可以给你的一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p&&p&炒股和投资股票的差别&/p&&p&为什么人大会议上有资格发言的人必须是人大代表,而不是百姓?,国会上的都是议员,也不是百姓。因为颠倒过来那是一种倒退。那以基金和巴菲特和每个成功的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从长期来说80%都是胜利的,且为国家创造了惊人的财富量(自己可以算算是不是人类财富95%以上是靠价值投资产生的,价值低买价值高卖)。同样几千万的炒股者(不看价值而只看股价预测走势)从长期来说80%的人都是亏损的(没有一个炒股的人会第一次就放入很多钱,但有很多炒股的人最终放入并赔掉了很多钱,为什么?因为靠的就是剩下的这20%的概率让他中途一直赚钱,并最终坑得他更惨,可以说走上绝路的往往是剩下的这20%人群,表面看是运气好赢了钱,但实际上是运气更坏,因为助长了他错误的行为)。而从短期来看无论是价值投资者还是炒股者,他们买入股票之后涨跌的概率几乎都是50%且可能在3年内依然是各50%的概率,所以这导致了无知者的发言(炫耀自己短期炒股如何如何厉害,赚了点钱),如果假设他们每个人都有嘴巴可以随意发言,你觉得哪种更有参考意义?作为聪明人,他会把老百姓请出人大会议处,这不是一种歧视,而是一种秩序,“一种挑选优秀嘴巴发言的秩序”。如果你有了孩子,你会如何教育他投资观?这时就需要用到每个人的智慧来思考了。所以炒股和股票的价值投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_____永嘉投资黄老师&/p&&p&repeat:如果未来人均收入继续像过去30年一样高速增长(13%左右),黄老师觉得其他任何投资都甚至没必要(因为投资一般也就只有20%不到,还不如买个房放着,因为房价随着人均收入增长而增长,生活可以继续),但未来的事实不是如此,且是一个可怕的陷阱。&/p&&p&
______黄抒扬&/p&&p&总结语:过去的落后发达国家太多,让我们国家发展速度挺快,但在未来的不到10年里生产力越来越接近发达生产的国家,造富能力就会迅速减慢(不能再依靠他国的先进技术带动落后的中国了),像以前一样靠工资靠房子土地靠孩子这样子的办法会被终结,无数个国家和地区走了一遍这样子的道路,而先知先觉的人开始尝试并学习证券投资,这是一个较好的思路,所以在美国上一辈人中都流传着一个道理,“所有的人不敢不投资股票”(美国150年历史没出现过房子暴涨过(因为不像中国这样可以学发达国家的技术来摆脱贫困,美国一直都是自己走在前沿创新及发展给世界带来繁荣),所以GDP增速6%(已算入了通货膨胀),房价长期也是6%,而股票则年均有9.5%,牛市期间收益率在15%到18%),并把这个道理深深的灌输到了这批80后90后00后的美国青年身上,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其理财意识。投资就是一种“买房”只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后半程,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复杂而已,你需要有很多的知识积累去参与投资,而不是像20年前一样,买个房子就可以赚钱了!具体以上所有所指的,都是价值投资,而非炒股。有幸我们今天认识并聊了这么多。&/p&
参与投资,就应该先弄清楚为什么非要做投资。让每个不曾参与股票投资的人,都先了解这么一个基本的逻辑。它客观存在,老师我只是帮大家简单梳理了一遍。关于这个思考是黄老师当初决心走投资这条路的真实写照,任何人都有这个过程,做任何事不得盲目去做,而…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364ffdd4d10a004da5e214917ddf4c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364ffdd4d10a004da5e214917ddf4c5_r.jpg&&&/figure&&p&何为价值:&/p&&p&价值和物品总量 正相关(东西越多,价值越多,钱越多)。但价值 不能简单的理解成物品总量 这么简单。
总价值=物品需求的最优价格覆盖
所形成的物品总值&/p&&p&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轻商业,重农业)他们的智囊为什么这么提呢?他们思考的就是贸易 是不增加 物品总量的,生产可以增加物品总量,既然物品最终会被完全消费掉。那生产是国家强盛的核心,而贸易不增加产量,类似于投机倒把。 (事后证明,这是完全错误的)&/p&&p&打个比方全国生产米,北方闹饥荒,南方没闹饥荒,没闹饥荒的地方 虽然也没吃饱饭,但是稍微拿出个20%的粮食却可以 去北方换命。这20%的粮食在南方的价格(价值)在北方能翻10倍以上。还有像山东的特产枣子,在当地的价格不会高,但是运到南方 就可以 价值提高好多。 所以贸易 一定意义上 甚至比 生产 更能促进繁荣,所以你会看到 古代的生产 为什么没有富豪,而有钱人都是生意人。生意人为社会价值 做出了 非常大的贡献。&/p&&p& (还有一个原因是,信息闭塞,导致有些贸易利润极高)&/p&&p&证券市场交易并非天然规则:&/p&&p&你可以规定苹果 市场交易3块钱一斤,但无法规定我以0的价格送我邻居一斤苹果,或者卖给傻逼10块钱&/p&&p&一斤苹果。而证券市场为了保护 信息不通导致的价格差异和一些投资者的不必要的亏损,统一以现价进行交易。(但你心里要清楚 市场只是一种简化和保护,而非天然规则。)&/p&&p&难道市场规定股票最低卖价是0.01 你就真认为 股权的最小差价是0.01吗,市场只是简化了价格而已。&/p&&p&你为什么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以来有K线,你就一定要去接受K线图这个 发明呢(也许K线分析是对的或者是错的,但是否也该考虑下如果历史以来没这个发明呢,请保持思维的独特性),市场是种简化让投资者 方便。但这种方便 并非 商业经济市场 的本质。如果我眼前有一家水果店要转让,我最关心的是租金 转让费 和大概的收益和附近可能增加的人流量。最不需要关心的是 他前几年 精确到每一天 路过的行人 对他的报价。(别人对他的报价 99.9%都是低于 合理价格的一半的,因为别人压根不想来开水果店),但我需要关心眼下,还有没有其他 有老板 因为急事要 低价转让 的水果店。&/p&&p&证券市场的证券 价格都不为0,这也不是 交易的本质,我有一家车行,投资了500万。我突然第二天 急需要500万钱 偿还赌债,那我第二天,我的车行的价格 就几乎是0. 因为没有人可能一天内给你凑齐500万。但是在市场上 就可以马上以 股价变现。&/p&&p&真正的交易 是没有涨跌停 的,真正的交易。&/p&&p&询价99%都是让你吐血的(好比我的车行我投资了500万,每天100个客人来洗车,我非要让他们出个价 买我车行(一旦报价需要准备资金真的购买,无法反悔),90个客人肯花50万以下(理由1是没钱,2是谁知道你是不是已经资不抵债3你脑子热吗来洗个车就让我买你车行,但非要报价的话,好吧我报1万,你送给我我才要4突然让我凑这么多钱 我去哪弄))7个客人会报50到100万之间。2个客人可能会报100万到200万之间,一个客人会报200万以上。(但向每10万人次询价搞不好的确会有人报价超过500万)&/p&&p&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所以不要以外界报价 来思考你的投资的实际盈亏。&/p&&p&股价也是一种报价,而由于可以不断击鼓传花的 赌,股票的报价90%时间处于高估的状态,这是无数个赌鬼 赌得上瘾 造成的。同样是我投资的500万的车行,如果交易非常顺畅,每天可以有上万个人来 肯交易他。而之前那批 不敢投资的人,由于稍微 试手了几笔买卖,比方车行500万 他买入1%的股份,5万, 过了几天以6万的价格出售了。这样子的交易经过个几十次的交易,经过了几年,他的胆子就大了。这样子的客户超过了千万。好了 车行成了很 抢手的资产了。我第一天就告诉大家我车行投资 就投了500万。售价 绝对不可以低于800万。大家一听的确很合理,又开始不断的 击鼓传花 玩起来了。&/p&&p&突然一天击鼓传花是 逆着传的,就像从1000万的价格 每天跌3万,跌300天。谁买谁赔。而他们又不知道有黄氏价格(土豆视频5)&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P2OucbUxdU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tudou.com/programs/vi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P2OucbUxdU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的复利存在。是不是 就玩昏头了呢。&/p&&p&请接受0报价,既然投资 就做好 路人对你车行价格的藐视吧。如果当前的你投资不是0,那9成不是因为他值钱,而是赌鬼们在炒,请做最坏的打算,做最聪明的投资者。 不要明天要用钱,就明天去贱卖掉500万的车行,做好0的打算。而真正的回报 就是经营,其次突然有一天有个傻蛋来2000万询价卖不卖,那就抓住杀他一把,傻蛋是看着车行络绎不绝的车辆,就觉得会很赚钱,而你知道车行一年的利润是多少,卖2000万很有得赚。&/p&&p&市场的反向报价:&/p&&p&你的车行人家100天有90多个来低价咨询价格的,他们把500万的车行报价成100万以内的价格,你是不是会反问一句我艹,你卖我一家试试。 当然他们自己手上没有车行。而市场是有反向报价的,也就是说一旦报得低的离谱,你有卖的权利,还有去反向购买的权利。这就导致了 实质上又和现实的背离。 (这就变成了 手上没有车行的人,无法提出报价。有自己车行的人才可以提出报价,那可以反向被人买的话,他们报价就会小心些了,不能太低)&/p&&p&你如果想真正的 明白 投资,是不是不能从市场出发,而是从 真正的市场经济运行
出去 去学习投资呢。鄙视证券市场吧,他一直在骗你,你亏钱就是从 没有像黄老师这样 反向思考开始的,骗局的真相是在20年内随机暴露,90%的投资者之所以孜孜不倦的 肯来投资是因为 他常年是不亏钱的,但是算上20年出现真相,他已经赔惨了,最终就是10个股民9个亏,但是都还会继续玩。&/p&
何为价值:价值和物品总量 正相关(东西越多,价值越多,钱越多)。但价值 不能简单的理解成物品总量 这么简单。 总价值=物品需求的最优价格覆盖 所形成的物品总值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轻商业,重农业)他们的智囊为什么这么提呢?他们…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beafec84ea1c59f821eaa84bddbb723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beafec84ea1c59f821eaa84bddbb723_r.jpg&&&/figure&&p&&b&为什么有的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仍旧熬不出头?&/b&&/p&&p&&b&
为什么有的人勤劳又敬业,但就是劳而无果?&/b&&/p&&p&&b&
为什么中国一直很强大,到了近代却落后挨打?&/b&&/p&&p&
读完此文你就懂了!&/p&&br&&br&
我们先看一个这样的故事:翠莲是明代中国农村的一个妇女,家中有一台织布机,但是翠莲织完一匹布之后,她就停下来不再织了,她走出门外,逗逗孩子、晒晒太阳、聊聊家常,一蹲就是一整天。&br&&br&
为什么翠莲只织了一匹布就不再织了呢?因为翠莲认为:这一匹布,已经足够全家人做一年的衣裳了,明年的布,明年再织。&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a7c9b8fbe33b375a8da7c0d_b.jpg&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a7c9b8fbe33b375a8da7c0d_r.jpg&&&/figure&&p&
不是翠莲没想法,而是吸取了去年的一个教训。去年翠莲多织了一匹布,找人借了一头毛驴、驮到集市上去卖,但是她家有布,别人家也有布,所以不好出手,翠莲和她的毛驴驮着那匹布,在集市上转悠了一整天,都卖不出去,最终好歹和别人换了三斤大米,骑着毛驴回到村里,翠莲已经筋疲力尽。又织布又借驴又赶集的,折腾死人,最终所得只有三斤大米,翠莲显然亏了。所以她吸取了教训:以后织布只须织够自家人做一年衣裳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再多一寸她也不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6baabb6fc6cdd_b.jpg&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3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6baabb6fc6cdd_r.jpg&&&/figure&&p&
所以现在翠莲就在村里晒太阳了,最近不是农忙时节,翠莲也只能在村里晒太阳,&b&她不是不勤快,而是找不到别的事情可做,这种情况,我们叫做劳动力荒置,富余劳动力没能转化成财富。&/b&&/p&&p&
读到这里你已经忍不住了,你果断驾驶时光机器,穿越到明代农村的现场,你批评翠莲,于是你和翠莲之间有了以下的对话:&/p&&p&&b&你: “你(翠莲)为什么宁愿空闲着也不多织布?”&/b&&/p&&p&&b&
“我织的布已经够我家用了,多织我没有好处!”&/b&&/p&&p&&b&
你: “你应该再织一百匹布,村里每人都送一匹,普济众生!”&/b&&/p&&p&&b&
翠莲:(笑)“神经病!”&/b&&/p&&p&
翠莲为什么说你是神经病呢?因为翠莲是个凡人,她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你要她织一百匹布送给乡亲,她不是做不到,她是不愿意做,为什么不愿意做?因为这样做对她没有什么经济利益。&/p&&p&
你悻悻而归。但是第二天,邻村臭名远扬的、唯利是图的、投机倒把的贩子(生意人)旺财来了,旺财对翠莲说:“你家有织布机,你闲着也是闲着,这样中不?我认识马六甲的客商,我有销路,&b&从今天开始,你尽管织布,我出一两银子收购你织的每一匹布!&/b&”&/p&&p&
翠莲听了旺财的话,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头就扎进了织布房,开动手脚,啪啪啪地织起新布了,一匹,两匹,三匹……几天后,旺财果然来收购布匹,然后旺财将这些布匹转售给马六甲客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cc9c659b7a57361ccc2bcbd_b.jpg&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cc9c659b7a57361ccc2bcbd_r.jpg&&&/figure&&p&
翠莲挣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她心里发红了,于是果断购置了新的织布机,然后雇了几个穷乡亲帮忙织布,生意越做越大,后来翠莲为了进一步提供生产率,她和工匠们一起琢磨,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刷新了人类织布效率的纪录,财富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p&&p&
翠莲挣钱之后,决心盖新房,于是她委托施工队盖房,施工队接到活很高兴,新房子很快就盖好了,施工队挣钱之后,买了一头猪,杀猪开荤,养猪户卖猪挣了钱,也很高兴,赶紧购置了几头小猪苗,期望今后能卖更多的猪……于是,布有了,房子有了,猪也有了,这些都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财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7a0efd59e9069efcb9776_b.jp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3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figure&&p&
但这个故事并没有发生在明朝,为什么?因为明朝实施了海禁,禁绝对外贸易,马六甲的客商与旺财联系不上、做不成生意,所以在真实的明朝,翠莲每年只织一匹布,空余时间都在村里晒太阳、逗孩子玩、和乡亲聊家常,翠莲一家也无法发财致富,最终是布匹没有,房子没有,猪肉也没有,一家穷,家家穷,全社会都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66fb24a5071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66fb24a5071_r.jpg&&&/figure&&p&
那么这个故事实际上发生在哪里呢?这个故事实际上发生在英国,所以“珍妮纺纱机”是英国人发明的,而不是大明帝国的翠莲发明的,工业革命也发生在大英帝国,而没有发生在大明帝国。&/p&&p&
顺便提一下,在真实的明朝,旺财更可能是读书人,而不是生意人,他整天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梦想有一天中举、做官。大明帝国有无数个这样的旺财,所以中土的乡村只能世世代代贫穷下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5fe41d8959_b.jpg&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5fe41d8959_r.jpg&&&/figure&&p&
这个简单易懂的故事,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翠莲是一个勤劳的人,她为什么不能致富?她为什么宁愿空闲着晒太阳也不织布?答案呼之欲出:&b&因为没有政策、没有市场、没有贸易,说白了就是明朝政府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商业体系。&/b&&/p&&p&
这时我们终于明白了:对于一个社会和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来说,能否致富的关键不是在于人民是不是勤劳,而是在于这个社会本身的架构是否完善、健康。它必须容许自由贸易,并且合理分配财富,只要这套机制建立起来,再懒的人她也能变得勤快起来,因为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每一分劳动都会变成每一份果实!而一旦无利可图,或者机制不公平合理,那么再勤快的人也会选择晒太阳,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凭什么要努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e29d92e32d8bd9c7ebc_b.jpg& data-rawwidth=&631&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e29d92e32d8bd9c7ebc_r.jpg&&&/figure&&p&
再进一步探讨,远销马六甲的布匹是翠莲生产出来的还是旺财生产出来的?凭直觉去看,布匹是翠莲一手一脚织出来的,但如果说这些布匹(财富)的产生仅仅是翠莲的功劳,那么就无法解释这个:&b&为什么在旺财出现之前,翠莲选择晒太阳?&/b&&/p&&p&
所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b&在这个财富故事中,商业流通才是关键。&/b&因此凭直觉去看,财富是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但深层原因是商业刺激了“劳动人民”、解放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力。说的更明白些:&b&财富并不只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更是由健康的经济结构创造出来的。&/b&&/p&&p&
记得我们经常从报纸上读到这样的新闻:瓜农种的西瓜滞销、烂在地里。这些瓜就不是财富,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卖出去,没有卖出去,这些瓜就不能叫做财富。瓜你是种出来了,但它不是财富,而是垃圾。&/p&&p&
翠莲的故事所阐明的道理适用于各行各业:泰国农民种植的大米远远超出泰国人所需,东莞生产的手机也远远超出中国人所需,广州制造的衣裳也远远超出中国人所需……这些财富之所以创造出来,是因为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是自由贸易的繁荣。&/p&&p&&b&所以:如果没有贸易和商业,财富就实现不了增值。我们每个人只能原地踏步走,此时劳动的意义就只是在于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即使遇到了近代发展的契机,依然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b&&/p&&p&
乾隆时期的中国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但是清王朝是一个封闭的国度,它极尽所能地自我完善,完全意识不到一个严峻的事实:此时世界正在一体化,正在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ccf4b444c701e17ec345d_b.jp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ccf4b444c701e17ec345d_r.jpg&&&/figure&&p&
所有的不合理,都会被改变。只是要么主动改变,要么被改变。于是1840年,英国派遣舰队和4000人的远征军,从广州一直打到天津大沽口,才强制打开了中国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p&&p&&b&闭关锁国的失误让我们落后了整整200年!&/b&&/p&&p&
美国为什么独立之后迅速成为世界霸主呢?我们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1787年美国13个州在一起搞了个约定:州和州之间不允许有贸易壁垒。这中规定今天已经不算什么,但你知道吗?1787年的法国,从里昂到马赛不到1000公里,运一车货物过去要交50次以上的税负。所以美国一旦建国,就以最快的速度超越了欧洲!就是因为自由贸易经济体制促进了物资、人才和资金的迅捷交换,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霸主地位从此确立。&/p&&p&
财富确实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但是真正使财富呈现数量级增长的却是健康而完善的商业体系,它将财富进行流通和分配,确保财富可以有条不紊的增长,并带动更多的人劳动,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p&&p&
只要有了这个完善的商业体系,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劳动者都会激发起劳动积极性。而一旦我们发现所处的商业体系是不合理的,比如交易不公平,或者财富分配不合理,那势必伤害一部分的劳动积极性。&/p&&p&
再升华一个层次:一个社会的架构越不合理,铤而走险的人就越多,极端行为的人就越多、无所事事的人也就越多,活不明白的人也就越多。&/p&&p&
因此,&b&财富不只是“勤劳”创造的,更是由“制度”激发出来的!&/b&&/p&&p&
现在,你终于明白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深化改革了吧!因为我们太缺少一个高效又公平的“好制度”了!中国的资源划分、收入分配、人事制度、金融体系等等,方方面面的体系和架构,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也恰恰是中国最大的潜力。&/p&&p&
因此,即便中国因为改革而遇到了经济萧条期,我们也必须坚持支持习大大的深化改革,因为这才是一条正在的康庄大道!&/p&&br&&p&&b&永嘉点评:&/b&&/p&&p&&b&中国,从来就不缺勤劳智慧,缺的只是一个配的上这种勤劳智慧的“好制度”!好制度,好方法带来高财富,高效益。&/b&&/p&
为什么有的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仍旧熬不出头? 为什么有的人勤劳又敬业,但就是劳而无果? 为什么中国一直很强大,到了近代却落后挨打? 读完此文你就懂了! 我们先看一个这样的故事:翠莲是明代中国农村的一个妇女,家中有一台织布机,但是翠莲织完一匹布之…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ad30ae78_b.jpg& data-rawwidth=&1728&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ad30ae78_r.jpg&&&/figure&&p&回馈带来的相信是种交换,拿本金去交换回馈,蕴含着巨大风险,因为他没有赚钱模式
—黄抒扬&/p&&p&成绩代表过去,模式赢得未来
—黄抒扬&/p&&p&黄老师在此讲几个故事,让大家更好的明白&/p&&p&高利贷知道吗?你也不知道他拿你的钱去干嘛,只知道第一年收到了20%的利息的钱,然后经过了3到10年你深信不疑,把半辈子的积蓄也拿去给他。(或者有的人在打小算盘,拿当初的钱给他,不新增加就好了)。这就是一种回馈带来的相信。如果对方像美国麦道夫这样有身份有地位,每年回馈的金额不是20%,而是10%,把骗局弄到长达20年之久。(如果不是08年金融危机)这个骗局可以骗得更加持久。麦道夫刚好是你朋友的朋友,你身边的人都因为他变得很有钱,赚了当初本金的5倍以上,保持了20年每年准时给利息。我问你你如果在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你会一起入伙吗(不要主观的判断,黄老师告诉你一个数字,你入伙的概率基本上在60%上)。可能对方还嫌你身份太差不要你的资金,或者你金额太少,他嫌麻烦不接受你的钱,这么几下搞着你更急着把钱塞给他了。&/p&&p&帮你算一笔账,他拿着大家给他的钱比方起初是100万,他每年支付给大家的利息是13%,拿你们的钱去买信托产品年收益大概在9%(外加信托给他的营销回扣1%)总计10%。每年的缺口只有3%。他每年只需要有其他新增的人再投入3万就可以保持盈亏平衡,当然放高利贷名声在外很多人都会拿钱来投资给你,一般来说增长的速度不会低于50%。也就是你第一年100万,买了信托收回110万,支付给他们113万(很多人拿回本金和利息会马上投入更多的钱)。然后反复这么循环,口口相传。大家陆续不断的就会把自己都拿来给你,从100万到接近10000万,到1个亿其实是不难的相信你人脉广做5年不到就可以达到。到那个时候缺口依然也就最多500万左右,5%的缺口。因为你之前欠的金额才几万几十万,已经靠后续新进的资金弥补掉了。 1个亿才500万的缺口。且他们不知道你其实是在买信托产品的。在第10年你说前面的9年做得都蛮不错,第10年由于整体经济下滑等原因,今年收益为-10%.累计亏损1000万。大家拿回90%的本金散伙。他们不会责怪你反倒很感激你,做了10年只有1年是亏的,在最后一年新加入的人只是他们运气不好。新进的人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来骂你,只能自认倒霉。比较容易被骗的是骗子他本身还有一个小厂或者小公司,所以可以通过短短5到6年时间积累人脉借进拆出。&/p&&p&假设1&/p&&p&本金增长300%&/p&&p&客户总本金
8100万&/p&&p&给客户的印象
赔了5%&/p&&p&支付后
捞进405万不用还了-成本累计120万&/p&&p&假设2&/p&&p&本金增长50%&/p&&p&
500万&/p&&p&给客户的印象
赔了5%&/p&&p&缺口
捞进50万&/p&&p&假设3&/p&&p&本金20%增长速度&/p&&p&
207万&/p&&p&给客户的印象
赔了5%&/p&&p&缺口
捞进20.07万&/p&&p&只要总的投资金额每年保持10%的速度,骗子的游戏就可以顺利的玩下去,积累信用把总本金做大20年如一日的守信好了,最后一次说声抱歉一年没做好。赚大发。客户还很感恩呢如果你把这个模型做得复杂,他们就摸不着头脑了,可能还是父代传到子代都让子女的钱放在你这里,因为你10多年如一日的守信!是个好人。&/p&&p&当然黄老师写这一文是为了让大家防骗,而不是去骗人。现在全国很大比例的家庭都是在外面有借贷的,很多商人在正常商业行为的掩盖下做这些勾当,你们该怎么办。很多家庭把毕生的积蓄都投入到了这种游戏当中,最终弄到家破人亡,仇视社会,不相信任何人。每个人管理财富最终都会碰到这么一个两难的境地,身边的人安全做借贷 10多年了,自己的钱还存在银行赚鸡毛一样少的利息,自己呢也想搞,又怕有风险。 &/p&&p&黄老师告诉你开篇的那两句话&/p&&p&1.回馈带来的相信是种交换,拿本金去交换回馈,蕴含着巨大风险,因为他没有赚钱模式
—黄抒扬&/p&&p&2.成绩代表过去,模式赢得未来
—黄抒扬&/p&&p&3.不要去看一个投资人的以前的回报率有多高,这只能做个参考(占20%),而要看清他的学识构架和体系(占80%),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懂投资,而要让你看清他的学识,这必然你也得懂一些。这是导致无数的百姓和投资收益无缘的本质,百姓没有稍许的知识储备去了解别人的知识体系,而每次都会因为对方的过去优秀回报率而来100%的判断对方实力,委托其投资,最终赔得很惨,这让所有的百姓都不敢轻易踏足投资。因为随着无数人的参与投资,总有些运气成分呈现出那些10年如一日赚钱的”高手“,就像是抽彩票的人多了,总有些可以中上亿元,而这并不代表他们有哪怕一点点的 ”能力“。
所以解决这事的关键在于,你需要看得懂对方的 ”模式“&/p&&p&
—黄抒扬&/p&&p&第一句你可以理解,第二句 包含的范围就更广了。&/p&&p&故事1&/p&&p&比方你朋友抽到了500万的彩票,你然后就把钱交给他,让他帮你抽。你相信了成绩,而没有问清楚别人的模式(其实人家压根就是运气好,根本没有模式,或者他有模式,实际上是不科学地哄小孩的模式,例如用生日数字来买号码,或者10年如一日的只买一个号码,或者做梦梦到的号码,再或者一本正经在卖彩票的地方看图表,计算下一轮可能会出现的彩票号码)。&/p&&p&故事2&/p&&p&你有个朋友从10万炒股炒到了5000万,然后名声越来越大,你拖朋友把你的100万的账户也交给他让他帮你炒股。(你能听到这类成功者,其实原先有1万人参与炒短线,其他的人都亏惨,没声音了,就这一个还没亏惨,他是一种剔除后的成功,不是真成功)最后也一样,你100万迟早赔(或者说赢的概率49.5%亏的概率50.5%)。因为你无法验证他的赚钱模式是否正确。如果黄老师有这么一个朋友,我就和他探讨他的模式,再思考他的漏洞,否则就拜拜。&/p&&p&你管理财富要赢得未来,不能凭过去的任何东西来判断,唯一可以借鉴的是过去赚钱的模式,拿出来深度研究。就像黄老师之前给大家上的课一样,为什么要给大家建立体系和构架,以此去科学解释任何市场的行为。没有让人信服的模式,千万不要去盲目跟风。
没有扎实的功底也不要盲目投资。黄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数据, 2013年国内的所有这些上市公司(各个地区效益最好和对地区税务贡献最大的企业),他们的盈利回报平均数是6%一年。(什么概念?各个地区效益最好的企业平均一年赚的钱只比存银行高一点点)而你去借给别人钱利息13%一年,你这就是不知道别人的模式也不客观直视现有的状况,以相信事实和口碑就做的一个重大错误的决定。&/p&&p&商人盈利是有模式的,低进高出,而炒股者和股票投资者由于金融的复杂化,他的模式是不全面的,是有很大的漏洞的,99%的投资者没有完整的模式和构架。从10年计只有10%的人是盈利的,且黄老师告诉你这10%也是有水分的,没有模式和构架的投资者最终的结果是全败,除非你运气一直这么好下去。(但是由于大多数的企业盈利,净资产提高,实际上亏损的比例并没有这么大,这就属于歪打正着的盈利)。而很多人还是用错误模式在定型真理。举个例子,某人听说商人盈利的模式就是低买高卖,日次他就在牛市最疯狂的时候买入了10万,隔日就赚了5%,他认为他就找到这赚钱模式了。(很多简单模式都是假的,轻易相信你会为此付出代价)如果环境更复杂一些,你是否够聪明来判断什么才是接近真理的模式呢?&/p&&p&何为一个完整模式:&/p&&p&例如一个登月火箭要发射升空,他所考虑到的所有的环境因素和发射原理,所用到的成千上万的公式及原材料&/p&&p&的制造工艺 精密度 等等。以此你思考 真正的价值投资是否也有其复杂的地方呢?你不熟悉,不代表他不存在。&/p&&p&而有史以来每个真正的集大成 者 都有其 成功的模式,去划时代.&/p&&p&很多人都谈股票投资,包括专家,其实他本身自己没有完整的体系(黄氏价格不懂,衍生品对冲风险不懂,凯利公式的投资比例不懂,可转债的正回购套贷款不懂,指数百年来上涨归根结底的道理不懂,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懂,各地证券市场规则不懂,财务报表看不懂,证券历史估值不懂,人预测能力的范围不懂,经济学不懂),这都是空谈。要赢得未来,加把劲吧少年,懒惰者靠别人迟早一天摔大跟头,最后半辈子不幸。财富也最终会掌握在
谦虚明理克制科学客观进步有危机感有创造力等各种品质的人的身上。所以国家现在各村都是选举有钱人来当村长的,人大代表有钱人的占比极大。财富本身就考验了一个人的各方面素质。没有素质掌握不了财富(当然机遇也需要)你想为国家出力,国家都不要你。黄老师教学25 &wbr&模式的重要性 &wbr&(每个人都值得思考自己)
国家缺的不是整天在村子里谈政治谈国际局势谈民生的村民,需要的是许家印这样子有理想有拼劲有使命感有大智慧的企业家。年轻人不要立错榜样,财富不仅代表着钱,也代表着国家生产力强盛创造力强盛。&/p&&p&课后指导:&/p&&p&你不知道其他人的赚钱模式,就不要借钱给他,指不定哪天就悲剧了。其次就算他本身做的生意是赚15%一年的他分给你13%一年,你能保证他以后不利用这些信用以后 “干大事”?你不知道自己投资的全面模式,就需要抓紧提高自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做一个聪明人,自己来把握自己的人生, 最后祝你和你家人都平安幸福。&/p&
回馈带来的相信是种交换,拿本金去交换回馈,蕴含着巨大风险,因为他没有赚钱模式 —黄抒扬成绩代表过去,模式赢得未来 —黄抒扬黄老师在此讲几个故事,让大家更好的明白高利贷知道吗?你也不知道他拿你的钱去干嘛,只知道第一年收到了20%的利息的钱,然后经…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1a52b5ace197ab1b3b352dd4f6f50d1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1a52b5ace197ab1b3b352dd4f6f50d1_r.jpg&&&/figure&&p&作者:商界&br&来源:商界&/p&&p&链接:&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j.sina.com.cn/article/detail//60172%3Fcolumn%3Dchina%26ch%3D9%26recommend%3Dcj1%26t%3D4%26from%3Dgroup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偷偷超了华为和小米 他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a&&/p&&br&&p&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p&&br&&br&&p&
中国最赚钱手机竟不是华为、小米等知名品牌,而是步步高旗下的OPPO和vivo!一年狂卖2千多亿!净利润超过200亿,今年(2016年)这两个手机品牌累积销量将有可能超越1.4亿部、达到1.5亿部,而明年(2017年)有可能两者之和达到2亿部,终端零售额超过3000亿,成为全球手机行业的又一巨头!&/p&&p&
而这两个手机品牌,同属一个派系——步步高派系,一个中国商界的黑马军团,它的创始人段永平,是中国商界极为低调、却又实力惊人的一位大佬!&/p&&p&
段永平出道很早,成名很早,30岁就轰动商界,30岁出头,就将一家亏损200万的小厂变成了年产10亿的公司,更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有名的小霸王传奇!&/p&&p&
1989年,28岁的段永平去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一间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当厂长,这家公司就是后来闻名商界的小霸王,它所推出的小霸王学习机、游戏机在中国风靡一时,而在段永平担任厂长5年后的1994年(年仅33岁),小霸王也成了年产值10亿的公司。&/p&&p&
而1995年,34岁的段永平创立自己的公司——步步高,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开始了新的征程,也掀起了中国一个黑马军团的开始,先后成为复读机、电话机、VCD、学习机的中国市场第一,如今又逐渐在手机领域登顶!&/p&&p&
同时,段永平又退休很早,40岁左右就退居幕后,移居美国,现在他的大部分时间在美国的家里陪两个孩子,顺便做些投资。&/p&&p&
实业方面,54岁的段永平至今仍是步步高的董事长,但他基本只充当顾问的角色,不过问具体事务。&/p&&p&
而他培养起来的几位得力干将,都成功挑起了大梁,将几块业务管理的有声有色,无论是OPPO手机、ViVO手机,还是步步高教育电子的学习机、小天才电话手表,都做的业绩非常不错!可以说他不仅是企业经营大师、还是管理大师、优秀企业操盘手培养大师!&/p&&p&
而他退居幕后,还顺便做些投资,但是你知道吗?&/p&&p&在投资方面,这位低调的大佬,在投资上也收获颇丰,是一位绝对的投资高手!&/p&&p&
他最得意的一笔投资是十几年前投资网易,200万美元,不到两年挣了100多倍。还有,他在2003年还购入了当时平均股价为3.5美元左右的UHAL公司股票,这只股票在2015年11月曾达到最高股价为436美元以上的高点,即便是现在,股价也在370美元以上。&/p&&p&
段永平曾说,他通过投资挣的钱远远超过了他通过实业挣的钱。而在2007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价格,成为第8位著名的“巴菲特午餐”参加者,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p&&p&
他成功投资的真经是什么呢,他说“要做自己懂得东西、不做不懂的东西”,而他过去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和管理经验,对他判断企业投资价值极为有益,帮助他在投资领域做的风生水起、收益颇丰!&/p&&p&以下为他对投资的理解(干货很多):&/p&&p&
老实讲,我不知道什么人适合做投资。但我知道统计上大概80-90% 进入股市的人都是赔钱的。如果算上利息的话,赔钱的比例还要高些。许多人很想做投资的原因可能是认为投资的钱比较好赚,或来的比较快。作为既有经营企业又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经营企业还是要比投资容易些。&/p&&p&
虽然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经营企业总是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犯错的机会小,而投资却总是需要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和不确定性,而且投资人会非常容易变成投机者,从而去冒不该冒的风险,而投机者要转化为真正的投资者则可能要长得多的时间。&/p&&p&投资和投机其实是很不同的游戏,但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就是投资者,而赌客就是投机者一样。赌场之所以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的原因,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赢钱的总是比较大声些。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可我真是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啊。&/p&&p&以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做投资,只要你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投机需要的技巧可能要高很多,这是我不太懂的领域,也不打算学了,有空还是多陪陪家人或打几场高尔夫吧。&/p&&p&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p&&p&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作为刚出道的学生,书上的东西可能知道的很多,但融到骨子里还需要吃很多亏后才行。所以,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啊,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p&&p&我个人的理解是缺什么什么重要。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公司)。我对所谓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一个人是否了解一个公司能否赚钱,和他的学历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学历高的人一般学习的能力会强些,但学校并不教如何投资,因为真正懂投资的都很难在学校任教,不然投资大师就该是些教授了。不过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很多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如何做财务分析等等,这些对了解投资目标会很有帮助。&/p&&p&无论学历高低,一个人总会懂些什么,而你懂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让你发现机会。我自己抓住的机会也好像和学历没什么必然的联系。&/p&&p&比如我们能在网易上赚到100多倍是因为我在做小霸王时就有了很多对游戏的理解,这种理解学校是不会教的,书上也没有,财报里也看不出来。我也曾试图告诉别人我的理解,结果发现好难。又比如我当时敢重手买GE,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跟踪GE的企业文化很多年,我从心底认为GE是家伟大的公司。&/p&&p&我说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投资”的意思是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资”的定义。但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p&&p&我想再简单地把我目前对投资的基本理解写一下:&/p&&p&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p&&p&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p&&p&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当然,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p&&p&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p&&p&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p&&p&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p&&p&“理性”地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好像我对投资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但这个“简单”其实并不是太简单,事实上这个简单实际上非常难。&/p&&p&
在这里有很多问题是关于估值的,所以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个人觉得如果需要计算器按半天才能算出来那么一点利润的投资还是不投的好。我认为估值就是个毛估估的东西,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p&&p&
好像芒格也说过,从来没见巴菲特按着计算器去估值一家企业,我好像也没真正用过计算器做估值。我总是认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p&&p&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p&&p&正是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按按计算器就觉得很便宜的时候,比如巴菲特买的中石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些特例。&/p&&p&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另外,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其实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个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的话,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而且,在美国,投资交的是利得税,不卖不算获利,一卖就可能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p&&p&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p&&p&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现在0.25),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现在价)左右。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p&&p&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当然可能只有很少人能学会。事实上,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就很容易理解了。&/p&&p&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理解他说得是什么。很难一句话解释清楚,但可以用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当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道理确实一样。&/p&&p&投机,我也不是没有过,但就是为好玩,just for fun,只是玩玩而已。人家要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p&&p&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一直说有机会在这里讲几个我自己的例子,但一直不知道该讲哪个好。这些年我碰过的股票其实也不少了,有亏的有赚的,就是没有一个从一开始我就100%觉得自己一定能赚大钱的。不管买哪个,都觉得多少心里有些不踏实,想来想去,觉得GE可能比较有本人特色。&/p&&p&最早开始经营企业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可能是松下。后来慢慢对松下有些失望,尤其是去大阪拜访过松下总部以后,确实觉得松下有些问题,慢慢自己也就不太再提松下了。大概也就是那段时间(应该是去松下之前),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反思我们自己,希望能建立和加强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那时我好像正在中欧读EMBA,同时还把中欧的一些课引进了公司内部。&/p&&p&在那段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就是GE的上一个CEO韦尔奇写的自传。在那本书里我看到了企业文化对建立好公司的强大作用,同时对GE强大的企业文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又读了韦尔奇后来写的书《赢》,更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是怎么建立企业文化的。&/p&&p&从那个时候起,我还花过不少时间去了解和思考GE。去想为什么GE会是家百年老店,为什么GE的董事会总是能选个好CEO出来,为什么世界500强里有170多个CEO来自于GE等等。当时我其实就注意过GE的股票,觉得GE当时的股价并不便宜(好像40左右),也就没再关心他的股价了。&/p&&p&从08年9月雷曼倒开始,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整个市场风声鹤唳。到11月时我看到整个市场的恐慌情绪越来越厉害,当时就想,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人们的“恐惧”要来了,也就是轮到我该“贪婪”的时候了。&/p&&p&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只是觉得市场上到处都是便宜货,就是不知道哪个安全,好像每个都有很大问题,每个公司都可能要完蛋一样。我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手里的所有资源调动起来去抓住这一生难遇一次的机会。&/p&&p&到2月时,GE已经向下破了10块。那时雷曼,AIG,Citigroup等很多和次贷有关的公司都已经破产或到了破产边缘,关于GE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华尔街上很多人都在说GE将会是下一个雷曼。&/p&&p&我知道GE过去好的时候每股能有两块多钱利润,就算以后差一点,危机过去后怎么也会有个1.5块/股以上吧。如果我给他个12-15倍的PE,怎么着这也应该是20块以上的股票。所以,当ge到10块左右时我已经开始着手买一些了,但还没有下大决心买。直到有一天当GE跌到9块左右时,我看到了Jeff Immelt的一个讲话。我忘了原话是怎么说的了,大致意思是,他认为GE的形象被破坏了,这都是他的错。GE将在未来几年调整其业务结构,让财务公司在整个公司中的比例降到30%一下。他还重申GE整体是安全健康的等等。&/p&&p&当时有问题的所有公司当中,好像我只见到GE出来承认错误并检讨对策,这大概就是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吧?GE是个巨大的公司,我也曾试图想看清楚GE到底都有哪些业务,也试图想分析清楚他所有的业务模式的优劣,但发现非常难。我能看到一些非常好的模式,同时也能看到一些不太好的模式。&/p&&p&最后让我下决心出重手的决定因素还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理解。我认为金融危机并不会摧毁GE强大的企业文化,GE的问题只是过去的一些策略错误造成的,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改正。伟大公司的错误往往就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p&&p&想明白以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后面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忙着买GE,不停地想办法调集资源,从9块左右买到6块再买到10块出头,好像到12-3块后还买了些(有些钱是后来从别的股票调过来的)。直到GE股价比Yahoo高以后才停了。当时曾经还动过用margin的念头,后来觉得不对的事不做的原则不能破,就算了。&/p&&p&回头来看,去年我买的股票当中GE并不是涨幅最大的,但确实是我出手最重、获利最多的且担心最少的股票,其原因只能说是我对GE企业文化的了解最后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也许就是个运气?&/p&&p&其实当年我买万科和创维好像也有类似的感觉。创维和我们算是同行了,他们这个公司到底怎么样我们多少还是了解的。由于体制的因素,我个人一直认为创维是中国彩电行业里最健康的企业了。虽然当时出了些事,但公司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因此改变。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我不太记得了,也有说20出头的),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了。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分地,呵呵。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最后我们就没有再买。一直到前两个礼拜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啥的。&/p&&p&对创维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现在可能还剩不到最高持有量的20%了。我觉得现在买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创维的价值,后面的钱应该是他们才能赚到的。&/p&&p&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的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p&&p&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虽然我认为苹果在竞争中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我还是会很关切哪些变化有可能会改变苹果的地位。如果非要我给苹果定个价的话,我大概认为苹果也许某天会到600块。&/p&&p&理由是:以我的理解,苹果的盈利在两到三年内大概就可以达到每股40-50块/年(现在的盈利能力大概在每股25-6块/年),也就是说苹果的盈利能力会在两三年内接近double一下,再加上那时每股现金100多块(现在大概每股60多),给他个600的价钱应该不算太过分吧?当然,苹果也是有可能掉回到100多块的,反正到时大家就知道了。&/p&&p&今年的第一个投资的大决策就是在一月二十一号买进了苹果,把去年赚的钱都放进去了。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关心苹果,但就是没认真分析过,大概是因为自己老是满仓的缘故。1.21由于股权到期日,要释放了不少资金出来,在压力下突然想明白了。&/p&&p&买苹果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博友的提问。记得前段时间我在这用苹果举过一个什么股价叫便宜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苹果值5000亿的话,那3000亿就是便宜,虽然他曾经只有50亿的市值。其实我个人认为,苹果有可能会是地球上第一家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拜漂移大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