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和马云谁股份多帮了马云一把结果连税收都赚不到还被转移控制权

马云三步棋:七年夺回阿里巴巴控制权-阿里云资讯网
马云三步棋:七年夺回阿里巴巴控制权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上传者:用户
2005年,因杨致远为其带来的一笔10亿美元大单而兴高采烈。但马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将花费今后的7年时间来填补这10亿美元暗藏的代价。
7年的分水岭在2010年。根据双方协议,从这一年的10月开始,雅虎对的这份10亿美元的合约以2010年作为分水岭。从2010年10月开始,雅虎对阿里的投票权将从35%增至39%,而马云等阿里巴巴管理层的投票权则由35.7%下降为31.7%。
细微变化的背后,是双方话语权的彻底逆转,此外,雅虎将有权向阿里巴巴增派一名席位。随着双方嫌隙日渐加深,马云走上了艰难的重夺控制权之路。
实际上,为了夺回阿里巴巴的控制权,马云整整用了七年时间。在这七年中,马氏谋略出了三步棋。
第一步:转移
2010年底,马云开始酝酿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中剥离,尽管雅虎在阿里巴巴董事会中占有,但该转移并未在董事会中充分讨论并获得正式授权,到2011年3月为止,支付宝在马云的“暗度陈仓”下完成转移。
支付宝事件将阿里巴巴管理层与雅虎之间的矛盾搬到了台面上。阿里巴巴集团因少了支付宝而整体价值下降,这让雅虎的感受到了恐慌。同时,雅虎内部在对待亚洲资产方面也有分歧。
从这个角度来讲,马云单方面转移支付宝,起到了对雅虎股东的威慑作用,让其看到马云的魄力,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时任雅虎卡罗尔巴茨对阿里巴巴的苍白控制力。在这种矛盾被赤裸裸暴露在所有雅虎股东面前之后,雅虎股东对巴茨的评价是“无能为力”。
马云此举的客观结果是,加大了雅虎董事会以及雅虎股东向巴茨的施压,让马云回到了控制权谈判桌上的主动位置。至于支付宝转移后的有关赔偿,与马云争夺阿里巴巴集团控制权的决心相比,并不是一个大问题,马云当时的说法是,“钱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第二步:“拉拢”孙正义
看似是阿里巴巴与雅虎的龙虎斗,实则是三方的权力制衡,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角色”是同样在阿里巴巴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及其CEO孙正义。
软银及孙正义究竟在双方的争斗之中如何站队?马云放了不少“烟幕弹”:支付宝转移事发,马云对说,孙正义更贴近一个生意人,唯利益论,“很难搞定”;事后,马云又对媒体说,“孙正义是我的朋友”。
如果细细想来,在控制权问题上,孙正义与马云的立场是一致的,共同受到巴茨主政下的雅虎对亚洲资产处理问题的挑战。所以,从阿里巴巴的整体利益出发,孙正义希望马云能在雅虎控制权上有所突破。
马云曾对媒体透露,孙正义在转移支付宝的态度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次一提到支付宝,孙正义就走掉”。这个态度令人寻味,虽然并未表态支持,但持有近1/3投票权的孙正义并未反对。
从最终达成的方案来看,软银在“不动声色”中获得了最优结果,虽然软银的投票权并无变化,但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图景日益明朗,软银当年的有望实现最大增值。
第三步:反攻雅虎
如果说,支付宝转移是为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那么,巴茨下台后,马云公开声称将全盘雅虎,则是对雅虎的反攻。
马云反攻的策略是,通过高调宣布全盘收购雅虎,来吸引大量入局。马云要将私募、雅虎股东中的机构利益,与阿里自身的利益绑定在一块。
2011年9月,阿里巴巴蔡崇信表示,将以每股13.5美元向阿里购买集团股票的方式,引入DST、银湖、淡马锡、云锋基金等私募,上述投资者将获得5%的阿里巴巴集团(不含投票权)。
马云此举能否成功并不重要,但此举可以吸引私募和雅虎股东中机构投资者的注意,防止其他战略投资者对阿里回购雅虎股份造成干扰。
其间,双方提议为避税而采取的“现金充裕剥离”方案,终因“置换主体”的价值争议而搁置。随着雅虎上一任CEO斯科特汤普森因为学历而被“辞退”,雅虎的内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对雅虎的最大挑战,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问题,已经不那么紧迫和重大。
终于,马云以63亿美元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团优先股换回了阿里巴巴的“自由”,问题是,阿里巴巴也一举成为负债最高的公司,加上协议中对上市的种种描述,阿里巴巴的未来更充满想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网站结构是SEO的基础,要搭建利于 SEO的网站结构需要了解搜索引擎(百度)的SEO规则,这里需要讨论哪种布局对搜索引擎最友好,也可以看成搜索引擎喜欢那些布局,搜索引擎制定有哪些规则。   代码优化   ① flash, asp, html各如何优化   全站flash 的站要针对网站头部进行进一步优 化,Flash 代码只需在代码外设置内页入口   asp 代码会被搜索引擎收录但是收录效...
下个星期一开始就要接手一个新的网站,整个公司就我一个人做SEO,公司网站是同城送餐网,也是我上一篇文章说到的那个公司,老板主动加我QQ,聊了1个多小时,让我过去帮忙,工资开的不低,我就想去试试。SEO就我一个,我肯定是要负责整个网站的运营了,要为提高网站的流量、排名、转化率制定个计划,下面我就说说我自己对网站的整改和计划。   网络营销和推广方法在上篇《送餐网站推广营销方案的设定》已经说过了...
相信很多医疗网站,都有过策划专题的经验。而且,随着现在医疗网站的发展来说,一个有吸引力的专题对于网站是非常有好处的,对于医疗网站来说,专题内容策划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医疗网站专题策划需要做哪些方面?针对我做过的专题,来与大家交流下。   第一,医疗网站专题策划的主题。   网络新闻专题适合于表现各种重大新闻题材,那么,对于医疗网站来说,会以一些重大事件或者是高搜索量词做一个专题。下面,...
 12月4日消息,以“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地方与行业网站峰会将于-5日在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3000多名来自互联网各界的从业人士、站长、媒体与嘉宾参加了本次盛会,admin5站长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参与了全程报道,以下是化龙巷总经理钱钰的演讲内容。&   大家好,在这里首先感谢大会的主办方阿里集团和PHPWIND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和分享...
现在准备做网站大体上有两种犹豫,一种是做一个大而全的网站犹豫,另一个是选择不好细分的行业网站犹豫,不过大部分的草根站长都把目标选择在小而细的行业型的网站,具体要选择什么样的行业那就要看草根站长个人的兴趣爱好了,最好是自己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的,这样才能够把这个小儿细的行业网站做到专业和极致!才能够体现出网站的差异化!   那么什么是网站细分呢?简单的说就是对目标访问群体进行具体的定位,做好这一...
 其实做这个网站的初衷也就是一群有点小抱负的几个80后,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小激动了一把,想把自己现在做的二手房做强做大,才决定成立合肥房产网,虽然开始只是兴趣使然,但直到现在大家目标都很明确,要做就坚持做到最大最强。当时大家也没管对手有多么强大,自己能否击败他们,或许就是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的自信,才让我们一路走来。好像扯远了,言归正传,现在我就总结下我们的门户网站在运营时所积累一...
若您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售前咨询热线
支持与服务
资源和社区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孙正义和李彦红、马云的关系_百度知道
孙正义和李彦红、马云的关系
孙正义将马云扶持上中国啊里巴巴的总裁他曾经对马云和李彦红的评价是什么?张正义是如何支持马云将啊里巴巴在百度上进行推广google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有人评价说5年后的google就是今...
孙正义将马云扶持上中国啊里巴巴的总裁他曾经对马云和李彦红的评价是什么?张正义是如何支持马云将啊里巴巴在百度上进行推广google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有人评价说5年后的google就是今天的雅虎中国为什么google这个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在中国却遭到如此的评价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120
获赞数:2136
  阿里巴巴的故事更感人:  马云:(招揽人才时语)  ● “我惟一能许诺的是四年间的痛苦、委屈、不理解、难以沟通和失败的努力,那才是你们真正的财富”  马云:“我们第一次喝醉,有个人在马路上哇哇的哭,他说为什么从95年闯到98年年底,该做的都做了,到头来还这个样子,不知道路在哪儿,不知道该怎么弄。还记得当时有个老太太走过来开玩笑说‘小伙子没关系,女朋友没有了还可以再来’。那时我们就坐火车回了杭州,从零开始做起,”  1999年,回到杭州的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公司,2000年随着网络经济的破灭,互联网企业陷入了低谷,人心浮躁,人员流失。阿里巴巴在美国的办事处和国内一些地区的办事机构也相继关闭。  马云:“互联网能走多久,马云这些想法到底是天真还是狂话。到了最冷的冬天大家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走下去,那时的压力太大了。”  这是一段最困难的时期,现实的浮躁、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员工的不理解,马云陷入低谷。一次会议之后,马云在长安街上黯然走了15分钟。  马云:“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所有的网络公司都要死的话,我们希望我们是最后一个死的。”  但就在马云最困难、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软银的总裁孙正义向马云伸出了援助之手。  马云:“他到上海来参加所谓的投资人大会,我是最后一个发言,我上去就讲了一句话两句话:一年前你为我融资的时候,我讲的是这个梦想,今天我还是这个梦想,唯一的区别是我往前走了两步。然后我就下来了。孙正义对我的话特感动,所以他说我支持马云。”  这一年,阿里巴巴得到了孙正义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有了这些钱,马云渡过了互联网的寒冬,2002年,他提出公司要赚一块钱,阿里巴巴的业务量在非典期间增长了6倍 。2003年,抓住了机遇的阿里巴巴实现了一年收入一百万元;2004年,阿里巴巴又实现了一天利润一百万元。  马云:“中国去年的出口额是1万亿美元,通过阿里巴巴做的只有100亿美元是1%,还有99%的企业并没有使用电子商务,跟明天比、跟后天比我觉得还是小。  看不懂是正常  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不懂是正常,马云,张朝阳等他们都是幸运儿,毕竟他们融到了资。中国一定还有更多的电子商务创业者当初也有好的定位,因为没有资金,不被理解永远的失去了,消失了。  如果  如果国家当初一下子就看懂了马云、张朝阳等是中国多么宝贵的电子商务企业,就一定会扶持他们。毕竟是谁投资谁获益啊!  二、看不懂  电子商务公司也不是能够马上看懂,微软如果懂得就不会在百度5年上市后,才开始进军中国的搜索市场。互联网评论专家说:微软、Google都进入了中国的搜索市场;搜弧,推出专业化的搜索网站搜狗网,网民可查询到某个地点的准确位置;新浪推出了‘爱问’中文搜索……搜索引擎被认定为是互联网行业在电子邮箱、短信、网络游戏之后的‘第4桶金’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介入,希望在这领域里占一席之地,但由于互联网“赢家通吃”的规律,最终可能只有少数几家能够存活下来,但这必将是经过一翻激烈竞争后的结果,优胜劣汰,胜者通吃,败者出局,这是互联网行业普遍的实用的一条规律,相信搜索引擎也不例外。搜索市场亿,2005年23亿,2007年将达60亿元左右。  微软、新浪、搜狐尽管进入也是当初没有看懂  6年前  马云给杨致远写了一封信:以后可能会叫阿里巴巴与雅虎。杨致远没有回信。6年后杨致远郑重的回了一封公函说:“马云先生,有时间希望共同探讨一下对国际互联网的看法。”雅虎陪嫁10亿美元占了35%的股份。  如果  6年前杨致远就看明白“阿里巴巴”比他的市场定位更有优势,就不需要花10亿美元才拥有35%的股份,他完全可以拥有70%以上的股份,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投入。  QQ几年前要60万把QQ卖掉。
有人评价说5年后的google就是今天的雅虎中国
看到这句话
获赞数:20
擅长:暂未定制
我不知道是谁
采纳数:79
获赞数:306
获赞数:141
擅长:暂未定制
哇。感谢楼上提供的资料呵呵
其他2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来自雪球&#xe6关注 凤凰网科技:马云的第一个贵人不是孙正义 是这个女人!1 / 3马云的第一个贵人不是孙正义而是这个女人 当年给了500万美元提及马云今天的成功,很多人都会想到另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软银的孙正义。正是多年前孙正义给马云投资了2000万美元,才让马云的阿里巴巴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并最终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帝国。不过,最早投资马云的,并不是软银,而是高盛。马云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也不是孙正义,而是一位女士,她叫林夏如。林夏如林夏如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高盛证券合伙人。不过,现在她已经退出投行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从事教育工作。大家都知道,早在18年前的1999年3月,马云就开始创业了,那个时候,马云的网站还叫做“中国黄页”。在北京之行失败而归后,马云并没有放弃,继续寻求资金支持。也算是机缘巧合,当年作为高盛集团私募部门亚洲区主管的林夏如,从她一位朋友那里听说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于是开始跟马云接触。对了,林夏如的那位朋友,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号称马云“左膀右臂”的蔡崇信!当时的蔡崇信放弃了500万年薪,刚刚加入马云的阿里巴巴。蔡崇新(左)和马云1999年10月,在林夏如的对接下,高盛联合富达投资等首轮投资阿里巴巴500万美元。正是这宝贵的500万美元,帮助马云撑过了创业初期最艰难的那段时光。相比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马云和初创期的阿里巴巴,当年的高盛以及林夏如还是非常强势的。当初,马云想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阿里巴巴10%的股份,但谈判的结果是,高盛最终以500万美元获得阿里巴巴50%的股份!马云的第一个贵人不是孙正义而是这个女人 当年给了500万美元不过,也许是造化弄人!高盛虽然是全球著名投行,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2004年,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高盛最终决定以买入价7倍的价格,卖出了自己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份。想想看,阿里巴巴现在的市值已经高达2500多亿美金,如果高盛当年把50%的阿里巴巴持有到现在,那就是要狂赚2.5万倍啊!可惜林夏如在2003年就离开高盛了,如果这位当年对马云慧眼识珠的“伯乐”还在高盛的话,又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呢?人生变化无常,很多事情真是太令人唏嘘了!总算明白了, 马云为蚂蚁金服掌门人, 孙正义连股东都算不上?|蚂蚁|马云|孙正义_新浪网
总算明白了, 马云为蚂蚁金服掌门人, 孙正义连股东都算不上?
总算明白了, 马云为蚂蚁金服掌门人, 孙正义连股东都算不上?
大家都很清楚,在早些年的时候是孙正义投资了马云,为此马云也是用很丰厚的回报报答了曾经帮助过他的孙正义,两人的关系也还算融洽。然而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却引发了网络上接连不断的热评和议论,很多欠缺理性的网友们对这件事情纷纷表示:阿里巴巴居然是日本的公司,大部分的钱难道是都被日本软银“顺手”给“捞走”了?首先需要清楚的一点阿里巴巴公司的最大股东是软银,软银最大的股东则是南非银行,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南非银行所拥有的20%股权,随号的时候又收购了南非银行的公众有限公司所拥有的60%股权,成为了第一大股东。?而就目前来说,蚂蚁金服是一张属于阿里的王牌,同时也是马云很早就进行拆分的一家公司,现在的蚂蚁金服已经和软银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就更不用说孙正义了。毕竟孙正义从已经从阿里中赚了很多,放弃蚂蚁金服也是孙正义自愿的。并且蚂蚁金服的CEO,也就是井贤栋对此也是作出表示:阿里巴巴是一家中国公司,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和开展各种实际控制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掌门人就是马云。阿里具有蚂蚁金服33%的股权,同时也会把知识产权转让给蚂蚁金服,最后的分润安排将会同步终止。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发现,蚂蚁金服实质上就是阿里巴巴的公司,或者也可以说是两家相互合作的公司,但是不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蚂蚁金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管理的老板——马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因为阿里和蚂蚁金服都是属于马云创立的,所以价值观几近相同,一个是促进、推动中国“无现金消费时代”的发展,另一个则是为众多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起到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一样的。因此网友在看待事情和问题时还是少不了理性,这样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精选一提起马云,我们首先能想起来的就是阿里巴巴 ,很多人都以为马云是阿里最大的股东其实不然,持有阿里巴巴股份最多的是日本软银的孙正义。对于“孙正义”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有疑惑:听着像个中国人啊,但怎么就偏偏是个日本人?这是因为孙正义的祖上就是中国人!孙正义的祖籍是福建莆田,祖先先从中国迁徙到韩国,到了孙正义祖父一代,又迁至了日本九州。小时候的孙正义其实是有日本名字的,叫“安本正义”,但他一直不喜欢这个姓,并坚称自己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兵法家孙武的后人,所以坚持要姓“孙”。当年怀揣梦想的中年创业者马云还因为不被人理解而四处吃闭门羹。而日本的软银集团却富有先见的在03年投资了阿里,这也使得孙正义的身价因为阿里的成长,翻涨1000倍,差点成为全球首富。虽然软银持股34.4%,马云只持股8.9%,但在阿里确是马云说了算,为什么呢?其实这个得益于马云的合伙人制度,所谓合伙人制度就是:公司是指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合伙人,拥有公司或者分享公司利润的企业,合伙人为公司主人或者股东 ,也就是说合伙人享有企业经营所得对经营亏损承担共同责任,这一制度使马云可以在阿里说了算,而阿里在上市之前也是将支付宝业务剥离了出去,划分到蚂蚁金服旗下,也是期待以后蚂蚁金服做大以后,可以回购阿里股份,不得不说马云真的是目光长远!《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精选二根据阿里最新披露的招股书,集团首席财务官蔡崇信的持股量和持股比例分别是83,499,896股和3.6%。按照阿里最新2000亿美金的估值,这部分股份的价值达到了72亿美金之巨。1999年,在杭州,蔡崇信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马云。蔡崇信对两件事情留下了深刻印象:马云想创建Alibaba.com这个国际进出口平台的宏愿,和马云的领袖魅力。那年晚些时候,蔡崇信再次来到杭州,带来了他怀孕的妻子克拉拉以说服她同意,那将是他们三个孩子中第一个。也是那次旅行中,马云和蔡崇信泛舟西湖,在那里商讨了阿里巴巴未来的远大计划。辞掉70万美元的工作蔡崇信辞去了他在AB投资公司70万美元一年的工作,提出想为阿里巴巴工作,不要钱。马云要求阿里所有18个创始人——里面只有蔡崇信是西方教育——接受600美元一年的薪水。在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副**前,蔡崇信担任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超过十年之久,管理着公司的发展。他主导了2012年回购雅虎所持阿里股份的交易,那时回购股权花费了76亿美元。埃里克·杰克逊自从2007年雅虎持有阿里40%股份时,就成为了雅虎的积极投资者。在阿里回购行动后,杰克逊和蔡崇信2010年10月在香港长谈了90分钟。“那次让我一次大开眼界”,智冶基金的创始人杰克逊说,“他是如此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结束会谈时,我自言自语道,我们应该赶紧回去再买一些雅虎股票,因为在美国没有任何一个人理解雅虎持有的40%阿里,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巨臂。”找Joe蔡就对了这位“台湾囝仔”,不仅在阿里巴巴内位居要职,还是最敏感的职务。当记者向阿里巴巴的员工一问起“Joe蔡”,每个人都闭嘴,“他不能谈!”为什么?“他太敏感了,要我谈马总(指马云)都可以,就是不能谈Joe蔡!”这位台湾囝仔为什么能在阿里巴巴内部引起所有人的高度敏感?过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担任阿里巴巴的财务长,直到最近才交棒,转而担任“集团执行副**”;但无论职衔如何改变,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员工都清楚,“只要是财务、投资的事,找Joe蔡就对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投资“总负责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资金调度、转投资、募资入股,甚至到近期阿里巴巴即将重新挂牌上市,全部由他统筹负责。蔡崇信身负的业务敏感性,不言而喻。如何成为阿里帝国最佳拍档蔡崇信与马云都是1964年出生,除此之外,两人从家世、学经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马云开朗活跃,擅长演讲,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蔡崇信安静低调不多言,人很随和。两人一动一静,一外一内,却是成就今日阿里巴巴庞大帝国的最佳拍档。在台湾提起蔡崇信,也许企业界认识他的人并不算多,但如果提起他是“常在法律事务所的第二代”,相信许多人都会有印象;因为蔡崇信的父亲蔡中曾、祖父蔡六乘,就是以国际法律事务见长的“常在法律事务所”创办人,早期在台湾律师界,“常在法律事务所”与“理律法律事务所”可说是台湾独占鳌头的两大律师楼,而蔡崇信,从小就在这个充满法学素养的世家长大。在耶鲁大学完成学业后,蔡崇信便在海外工作,1996年,与台南帮大老、也是南纺创办人吴三连的孙女吴明华结婚,由于蔡中曾的政商人脉广阔,他还是乖乖回台,在晶华酒店办了一场世纪婚礼。蔡家政商实力深厚,根据“常在”早期的合伙人、现任华通律师事务所所长刘振玮表示,蔡崇信的祖父当年还曾经接受过上海黑帮教父杜月笙的法律咨询,地位可见一斑,来台后,也经常承接行政院等官方大型法律案件的委托;父亲蔡中曾则是台湾取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的第一人,还担任耶鲁大学的校董。后来蔡崇信和父亲一样取得耶鲁法学博士学位,父子同样出自耶鲁名门,曾经是台湾法律界的一则佳话。但接下来人生的路,父子俩就完全不一样了。“蔡爸爸”个性开朗活跃,还是桥牌好手,在好友口中的蔡中曾是位“天才”,很多新事物一学就上手,因此也把常在律师楼经营得有声有色。当年台湾国际性的司法案件还不多见,“常在”很早就接办这类型案件。蔡崇信和父亲的个性大不相同,他外表谨慎严谨,不多话,但事情一旦决定,绝对是破釜沉舟使命必达。例如当年蔡崇信要辞掉在欧洲投资银行的工作,进入阿里巴巴,就上演了一番“家族争执”,才顺利过关。耶鲁毕业之后的蔡崇信,原本在北欧地区最大工业控股公司Invester AB香港工作,负责亚洲业务。1998年,Invester AB计划参与阿里巴巴的增资,于是代表人蔡崇信和当时的马云有了“第一次接触”,没想到,几次谈下来,蔡崇信自己“爱”上阿里巴巴,向马云毛遂自荐,而且还带着太太同行,以示决心。据媒体报导,当时的阿里巴巴还是一家前途茫茫,“钱”景不知在哪的网络公司,能得到外资金童蔡崇信的“青睐”,马云第一时间还不敢接受,直说只付得起人民币500元的月薪,哪请得起“年薪300万港币”的蔡崇信?同一时间,就连一向开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蔡中曾也摇头,当时蔡中曾问身边几位经常进出中国市场的好友,据说每位好友都投下“反对票”;但最后,蔡崇信心意已决,蔡中曾仍然放手,让蔡崇信自己选择。就这样,蔡崇信卷起袖子,把名牌西服收进衣柜,踏入总部位在杭州的阿里巴巴,开始埋锅造饭的工作。如果以现在资本市场的标准看待,当时的阿里巴巴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芜”来形容,别说没有制度、标准,就连最简单的公司登记都没有,蔡崇信到了之后,把阿里巴巴的员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从最基本的“股份”、“股东权益”开始教起,接着又帮创始的“十八罗汉”,拟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合同,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紧接而来的最大难关就是“钱”,也是蔡崇信进入阿里巴巴之后最艰钜的任务,尤其2000年前后,网络泡沫折损了一堆网络公司,蔡崇信要帮阿里巴巴在市场上找钱的难度,可想而知。从蔡崇信进入阿里巴巴起算,阿里巴巴一共经历了3次的重要增资,每一次,都让阿里巴巴脱胎换骨,有了崭新的面貌与股东成员,背后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第一次增资是2000年,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资2500万美元。当时正值网络泡沫,网络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状况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当时蔡崇信和马云两人赴软银在东京的办公室谈判,投资银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谙谈判出价之道,即使两人明知当时的阿里巴巴体质羸弱,根本没有多少谈判筹码,但一坐上谈判桌,马云发挥独有的个人魅力,大谈阿里巴巴美丽前景,一旁的蔡崇信虽然不多话,却在关键时刻,对孙正义前两次的出价,勇敢说“不”。最后两人“完美搭配”,让孙正义点头答应拿出2000万美元。这一仗,蔡崇信帮阿里巴巴度过最危险的难关。软银的资金到位后没多久,美国科技股就因网络泡沫,从高点崩落,许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在这波熊市中灭顶,惟独资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惊无险挺过这场世纪风暴。蔡崇信的运筹帷幄,当然得在功劳簿上记一大笔。此后,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发挥冷静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分别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合并雅虎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一位投资银行人士分析,一路走来,蔡崇信操盘的最大难度,就是以马云为首的经营团队“根本没有钱”,这群人手中唯一有的就是“看对市场,卡对位置”。阿里巴巴的制片人阿里巴巴不总是被股东热爱。在2011年转移支付宝的所有权,阿里引起了雅虎和软银的抱怨,蔡崇信带领阿里巴巴和雅虎软银展开谈判,达成了随后的补偿协议。如果阿里巴巴是一部电影,那么马云是明星主演和导演,蔡崇信则是制片人。当马云冒出很多想法,并且深入业务中去时,蔡崇信被看做是那个搞定事情的人。大部分认识蔡崇信的人,都描述他是一个低调、公平和谦虚的人。“事实上,这对搭档如此成功,大概就是因为他们是如此迥异的两个人。”着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直言,“作为一个团队,他们做的非常出色。”微信公号:融海财富(搜索即可关注)联系电话:400-《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精选三马云与孙正义友谊的小船眼看着要翻了。过去的三天,估计很多人都在试图计算阿里巴巴和马云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从6月1日-3日,日本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着三次调整了其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数字。从79亿美元,到89亿美元,再到100亿美元。软银三天内两次变卦6月1日软银和阿里巴巴同时对外宣布,软银出于资本结构和降低负债规模的需求,出售手中价值79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并宣布了出售的具体计划,包括阿里巴巴回购20亿美元,阿里巴巴合伙人回购4亿美元等,此举得到了外界的充分理解;6月2日软银突然变卦。彭博社报道称,软银将上述阿里巴巴股票出售计划由79亿美元提升至89亿美元,增加了10亿美元的出售规模,具体为,1)阿里巴巴拟以每股74美元从软银购回270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面值约20亿美元;2)阿里巴巴合伙人同意以每股74美元从软银购买5,405,405股阿里巴巴股份,面值约4亿美元;3)软银同意向GAMLIGHT和ARANDA分别定向出售5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4)软银另外出售规模扩大后的55亿美元为期三年的可转换的阿里巴巴股票支持证券,票面利率5.75%,对该证券的定价为溢价17.5%。6月3日软银再次变卦。同样是根据彭博社放出的消息,软银再次宣布,已完全行使一项额外购买20%信托证券的权利,这部分价值11亿美元,可转换为阿里巴巴股票,从而将可转债规模提高到了66亿美元,因此将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额度整体提升至100亿美元。软银本身作为阿里巴巴大股东,在本次出售计划前,其共持有797,742,980股阿里巴巴股票,占总股份的32%。在6月1日宣布的79亿美元出售计划后,其股份由32%降低到28%,粗略计算,其出售阿里巴巴100亿美元价值的股票后,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将降至约27%,仍然远高于其拥有阿里巴巴董事会席位所需要的15%的股份。如何解读软银的变卦行为?软银出于降低负债额度、优化资本资本结构的考虑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即使如马化腾也曾经多次通过出售腾讯的股票来进行套现,外人无可厚非。何况,软银今年3月份宣布将集团一拆为二,拆分后,一家公司将专注于发展国内电信业务(包括宽带和移动业务),而另一家则专注于打理软银在海外的投资业务。其海外业务部门出于调整、优化其投资业务的考虑,或者是为了缓解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Corp的资金压力对阿里巴巴进行减持,都非常合情合理。但软银连着三天、两次变更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额度就值得商榷了。这显然会让外界看衰阿里巴巴的股票,甚至左右华尔街的判断,它作为最大的股东也会因此受损。让人疑惑的是,软银为什么不是一次性宣布抛售价值10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而是分了三次?如果软银是一次性出售100亿美元股票(假如这是软银本轮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最终额度),哪怕一次性宣布出售20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相信外界也不会对此进行过分解读。但软银这么连着三天搞了三次之后,外界就很难不去对此进行更多的解读了。是软银不看好阿里巴巴股票的上升空间了?还是软银想通过出售阿里股票套现的钱去投资、并购其它的公司、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还是因为阿里巴巴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问询,所以动摇了孙正义对阿里巴巴股票的信心了?还是……软银很可能会在未来抛售更多的阿里巴巴股票软银的此举连抛行为甚至会引发一种新的猜测,即包括马云在内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是不是跟孙正义闹掰了?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软银对阿里巴巴的投资一直被认为是财务投资,不干涉、参与阿里巴巴的决策,具体怎么操作的外人谁又知道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曾经对外明确表示不会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孙正义,他因为聪明了投资了阿里巴巴所塑造的形象或多或少会受损,何况他本次连着三天三调抛售金额,必然给外界一种不再那么可靠的形象。此时,对于外界,尤其是唱衰阿里巴巴的人来说,最想看到的大概是马云此时脸上的表情。至少,他最近一次给出的表情还算淡定。6月2日,马云在杭州阿里巴巴总部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他说:“孙正义要减轻负债决定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我们支持。阿里巴巴能为股东赚钱,我们感到骄傲,股东们赚钱越多,将来投资中国,投资创业的人就会越多。”马云还表示,今天阿里巴巴现金充足,未来业绩乐观,这次阿里巴巴增持,既有了投资自己公司的机会,拥有了更多的股份,同时也让股权架构更加透明健康,可持久。未来如有机会,在战略资金储备充足的情况下,阿里巴巴还会继续增持自己的股票。他还回应了阿里巴巴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问询的事情,他说,阿里完全理解,并积极配合,“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没有可以参照的样本,让美国理解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解决质疑的最好办法是透明和沟通,每一次质疑都是一次沟通的机会。我们认为配合提供信息是最透明的沟通方式,也要感谢美国证交会给了我们一个互动的机会。”但阿里巴巴的股价似乎并没有像马云所展现得那么自信,在周五美股常规交易中,阿里巴巴股价继前一交易日暴跌6.48%后微跌0.88%,报收于76.62美元。《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精选四日,是软银CEO孙正义的60岁生日。“60岁退休”是孙正义在采访中自称19岁就写下的人生规划的一部分。2015年,孙正义为自己选定了接班人,一位印度裔前Google高管。去年 6 月,孙正义突然在财报会议上宣布暂不退休,说“虽然不能握着权力不放,但希望在之后近10年里担任社长。”消息公布后,软银股票大涨。从1996年开始,软银就成为了雅虎公司的股东。阿里巴巴、雅虎、盛大、Supercell都是孙正义先后投资的公司,回报超过千亿美元。孙正义在股东大会上的这一席话,很快就化作一个大动作:软银要在未来五年里筹集一支千亿美元的基金。上周日,软银正式宣布这支基金完成首轮筹资。这一消息是在美国特朗普这个名为“软银愿景”(SoftBank Vision)的基金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相当于四个银湖资本和 15 个红杉资本。虽然投资公司是出钱的一方,但并不是有了资本才有新公司。相反,过去四十年里,科技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形态随着科技公司成长的变化而改变。这笔千亿规模的新资本也不例外。手上的钱多,每一笔也比别家大在今年2月的股东会议上,孙正义说成立这样一个巨大的基金是为了下一次科技大爆炸:“我们预见到了个人电脑领域的大爆炸,预见到了互联网领域的大爆炸,我相信,下一次大爆炸会来得更为剧烈,为作好迎接的准备,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平台,也就是软银愿景基金。”1994年,软银在日本上市。1999年,软银集团公司成为以网络产业为主的控股集团公司。如孙正义所说,软银预见了互联网的大爆发,投资阿里巴巴带来数百亿的回报,之后它作为排名第三的移动运营商业务靠率先在日本引入iPhone赶超竞争对手。自从去年 10 月宣布Vision Fund的计划之后,孙正义就积极在石油国家奔走、筹集资金。现在,这支基金首轮已经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孙正义表示,在未来的六个月中,将完成剩余资金的筹集。- 450亿美元,沙特主权基金;- 280亿美元,软银;- 150亿美元,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Mubadala);- 50亿美元,苹果公司、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高通、富士康、夏普(已被富士康收购)五方各10亿美元。为了千亿美元基金的运营,孙正义将软银首席财务官拉吉夫·米斯拉(Rajeev Misra)拉来,担任愿景基金的负责人。在加入软银之前,米斯拉曾担任德意志银行全球信用交易负责人。软银也已经成立了一支80人的团队,软银国际的CFO Alok Sama、深度参与软银收购Sprint交易的董事会成员Ronald Fisher、Linkedin的一位前高管Deep Nishar都参与其中。孙正义本人将在愿景基金中扮演不同寻常的角色。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孙正义将是基金中唯一的“Key man(关键人物)”。根据Preqin的《2017全球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报告》,2016年全年,全球的风险投资交易总额也不过是1340亿美元。孙正义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表示,愿景基金将与传统的风投不同,他们将寻求公司的控制权,大部分投资都将占到公司20%-40%的股份。“我们将成为最大的股东,拥有董事会席位,与创始团队讨论公司战略。”他说。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目前愿景基金已经有十几笔交易,单笔金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未来还将进行数百亿美元的交易。未来,软银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都将从愿景基金来完成。已经公开的有这么几笔投资,都很大:芯片生产商ARM。目前所有手机主处理器背后的架构都来自它。去年 7 月,软银以324亿全资收购ARM。2017年3月,软银将价值80亿美元的ARM股份,卖给Visionfund,新基金占股20%,包含在软银在Vision fund出资的250亿美元中。卫星制造商OneWeb。目标是建立卫星通信网络。去年12月,软银宣布投资卫星公司OneWeb 10亿美元,2月,软银宣布将投资 17 亿美元,将OneWeb与另一家卫星公司Intelast合并,这些交易都将被归入新基金。WeWork。共享办公空间。以170亿美元估值,向WeWork投资30亿美元。软银出资3亿美元,Vision Fund 出剩下的27亿美元。滴滴。中国最大的打车服务,正在筹备全球扩张。滴滴近日筹集到一笔55亿美元的融资,其中50亿来自软银。这笔投资是通过愿景基金投资的。具体软银与愿景基金各占多少滴滴股份,还未确定。Nvidia。全球最大的图形处理处理器制造商,正在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软银已经持有绘图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股票达4.9%,价值约40亿美元,成为英伟达第四大股东。愿景基金也可能收购其中的四分之一。已经公布的这几家里,ARM和Nvidia已经上市并盈利;滴滴和WeWork规模很大,但还在大把烧钱;OneWeb在相对早期阶段。它们最明显的共同点是,这些公司都想成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孙正义在演讲中多次谈到对ARM的收购,他看好物联网,而今后将由80%的物联网芯片都将来自ARM。“1万亿的物联网芯片就要来了,并且它们都需要网络连接。”他说。Nvidia也是一样,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Nvidia的图形芯片为各个领域提供了机器智能的基础。滴滴和WeWork分别瞄准出行和办公空间需求。OneWeb则是Google、Facebook都看好的未来通信方式,有望越过传统光纤铺设,在非洲等地区快速建立互联网。科技公司最早并不像今天这样依赖风险投资这千亿美金要投的是科技公司。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八个上市科技公司是美国的微软、苹果、亚马逊、Google、Facebook,和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以及百度。它们来自不同时代,最早的微软、苹果都在1970年代中诞生,直接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亚马逊、阿里巴巴、Google等公司都随着互联网的诞生而出现。Facebook则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诞生的新公司。它们的融资变化,则反映了过去四十年科技公司成长路径的变化。微软、苹果基本和风险投资没有关系科技公司和钱的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起家就得靠投资。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编写了BASIC编译器,获得了第一笔收入。1977年,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找了一份写程序的工作,一边运营着微软公司。除了人员投入之外,微软一直也没有别的开支。从成立到1985年上市,这家后来垄断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数十年的公司,并没有从风险投资那里拿一分钱。成立于1976年的苹果,靠邻里在车库里手工制作的Apple I开始了自己的生意。一年后,苹果正式成立公司,找了原英特尔高管Mike Markkula帮忙写方案、拉投资,筹备Apple II的生产。Markkula自己出钱加上几个投资机构一共融资60万美元。这个金额放到今天的中国,也就是很多送水果上门的创业公司的启动资金。Markkula后来说当时这些投资机构最多还可以给500-800万美元,但苹果不需要,因为Apple II上市当年就卖了270万美元。3年后,苹果上市,募股1亿美元——这个今天看起来不起眼的数字,一度是福特1950年代上市后,规模最大的公开募股。1990年代诞生的巨头都靠风投支持,找到了盈利模式微软和苹果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为1990年代中期互联网爆发铺平道路。亚马逊(1994)、Google(1998)、阿里巴巴(1998)、腾讯(1998)、百度(2000)都在那个时间段诞生。可以看到,它们大多靠数百上千万美元的投资维持公司运作,找到了商业模式。我们将全球八大科技公司的融资时间、金额整合到一张表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一个科技公司从成立到上市,需要的融资和时间都变多了。注:阿里巴巴2007年在香港将一部分业务挂牌上市,后又退市Google和腾讯都曾有过差点卖掉自己的故事。1999年年初,Google两位创始人一度想卖掉公司,开价100万、然后又降到75万但没卖掉。但是很快,它们都找到了盈利模式,2001 年,Google靠广告销售开始盈利。腾讯则在 2003 年推出了QQ游戏,推出了收费的VIP服务。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是用互联网颠覆传统零售业的公司。两个公司分别是靠家人和合伙人凑到了启动资金,之后靠风险投资做增长。今天两个公司的市值分别是48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一个公司走向盈利,需要花的钱更多了这个变化是从Facebook开始的。Facebook 是唯一一个在泡沫后出生的公司。那时,恰恰是互联网投资很冷的时候。 2004 年,马克·扎克伯格在宿舍启动了公司。成立不久,Facebook从Peter Thiel那里获得了50万美元的投资。接下来的数年里,Facebook获得的融资总额超过了苹果、微软、亚马逊和Google上市前获得的所有投资加上IPO募资的总额。它在上市前尽可能的扩张,获得更多的用户。上市当日,Facebook的市值达到1040亿美元。但是在那之后,Facebook也度过了一段备受质疑、股价低落的日子,一度跌破发行价。上市两年后,Facebook用广告营收证明了自己,现在,Facebook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值钱的科技公司之一。Facebook上市是美国风险投资的一个转折点,在它之后互联网公司融资明显容易了。Facebook被认为是“独角兽”的鼻祖,一开始不追求盈利,大量融资抓住用户量、抬高估值的公司。在那之后越来越多。资本都不想错过下一个Facebook、也愿意靠砸钱加速创业公司成为独角兽的过程。原本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找到商业模式的创业公司,在资本的推动下快速被催熟。如今这个行业里的现金比1990年代任何时候都要多。今天Uber、滴滴甚至Airbnb的融资额都超过了Facebook当年的融资总额。过去一年,Uber和滴滴各自的融资额也都超过了Facebook当年的融资总额。Facebook在上市之前融资十轮,但是每一轮都是数千万美元,直到上市前三轮的时候才上亿。而Uber和滴滴在中国市场正面竞争的那两年,两家公司的融资都以10亿甚至数十亿美元计。和Facebook不一样的是,它上市前,从高盛和DST拿了一轮5.5亿美元Pre-IPO融资。这笔钱是Facebook未来发展所需,但它并不需要靠投资支持公司运转,——当时Facebook已经在盈利,用户量、收入、利润等所有的数据都在健康增长,唯一的风险是用户正在转向手机,而当时的Facebook更多还是一个PC网站。但是过去一年烧掉28亿美元的Uber和在中国市场因为政策不得不收缩的滴滴,他们拿到一轮几十亿的融资,却是真的需要花掉这么多钱。创业公司纸面上的价值增长的更快知名硅谷投资人Aileen Lee 2013年的一篇《欢迎来到独角兽俱乐部》,让“独角兽”成为十亿美元创业公司的代名词:他们从零起步,还没上市价值就超过10亿美元。后来,10亿美元估值的公司越来越多,独角兽这个概念已经不够用了,硅谷又造出了“decadecon”的概念,来指代估值在百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公司。2012年滴滴上线,到2016年,Uber和滴滴各自账上都躺了100亿美元。与之相对比,苹果上市时募集了一亿美元,在当时已经是历史上最大的IPO。而今天一个公司拿到一亿美元的融资,可能也烧不了多久。更多钱流向了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公司,而不是新公司值得投的公司在过去几年似乎变少了。硅谷著名风投a16z 2016年一整年的投资笔数只有2013年的一半。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早期项目拿投资越来越难,资本倾向于投中晚期项目,到2016年第四季度,风投笔数的增长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放缓,数量则跌到2014年的水平。而平均每笔风投的金额却在变大,这个趋势从2010年开始,一直保持至今。Cooley的数据则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投资笔数比起去年同期下跌了10%,融资总额则下降了49%。数据来自Cooley走向盈利也需要更长时间Uber的天使投资人Bill Gurley曾警告称:资本的洪水让好的公司和坏的公司都浮在了水面,是过多的现金让创业者们卷入了不健康的商业行为。美国估值最高的20家创业公司中,有7家在过去两年被持股投资机构下调估值。当中Palantir和WeWork等公司还出现过裁员或者大量员工离职的情况。对于这些融资过十亿美元、估值上百亿美元,还没什么像样利润的公司,上市是唯一的出路。如今,创业公司上市的时间,却被推迟了。通过尽可能久地保持私有化状态,这些公司通常无需在严格的财务和运营监管下运行。创业公司倾向于在上市之前拿更多的钱,而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也需要更多的钱才能变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意。CB Insigts和PwC联合发布的2017 第一季度MoneyTree报告显示,近两年来,新诞生的“独角兽”公司一直没有恢复到2015年的热闹,欧洲在过去六个季度里只有一家独角兽公司诞生。过去8个季度新诞生独角兽公司数量(数据来源:CB insights)只解决一个需求就能盈利的公司越来越少了滴滴和Uber都是最好的例子。去年金额最高的一轮融资,滴滴一下子就拿了73亿美元。最终滴滴在中国市场赢了Uber。但是在政策的限制之下,滴滴很难再垄断中国的打车市场。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滴滴也很难再停下来。去海外、去做无人驾驶、去研究人工智能,总之,既然短时间没法盈利,就要持续去讲新的故事。融一大笔钱,滴滴可以用来扶持海外的公司、可以拓展金融方面的业务、也可以如他们最近宣布的美国研究院要做的那样,投资到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研究中去。滴滴从软银等投资方那里拿到的55亿美元,大约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主业不够赚钱。为了维持估值,这些创业公司不得不持续去讲新的故事,滴滴去扩张海外市场,美团做打车和民宿,Uber做无人车,都是同样的道理。相比今天最大的那八个科技公司,现在这些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复杂的多。即使是即将上市、状况最好的Airbnb,也无法像微软、苹果那样,靠着一个业务就上市。Airbnb在短租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又宣布要做旅行目的地体验,还收购公司来做奢华独家、做自己的支付,请麦肯锡来帮忙研究长租市场。只解决一个问题的创业公司,现在很难走到最后。要解决更多问题,就需要更多的钱。竞争对手也都不缺钱,打败竞争对手更困难了这些已经很大的科技创业公司已经陷入了竞争的循环。美团和点评合并以后垄断了中国的团购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已经不够挣钱了。靠着外卖,美团又和阿里巴巴、百度正面对上了。中国市场的外卖大战已经持续了至少三年时间。最近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又向饿了么投资了10亿美元,美团点评在这个市场的烧钱也不太可能停下来。全球都是如此,软银的投资也不例外。一方面,亚马逊向印度分公司投入50亿美元,软银投资的一系列印度电商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软银自己投资了东南亚、印度、南美、中国的打车公司。美国的Lyft也得到了汽车企业和海外资本的支持。这些公司使得Uber没法独占任何市场,走向盈利。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已经做了不少年、纸面规模已经很大的科技公司,还需要更多时间、更多钱才有可能进入正常运转,成为下一个Google或者腾讯。而这些变化的出现本身,也和资本的推动脱不开关系。不管最后是不是可以有效地把钱投出去,软银设立的千亿基金,迎合的正是这样的新世界。现在已经很难说,究竟是公司决定了资本,还是资本在推动公司了。《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精选五原标题:你只知道李嘉诚撤离中国,却不知道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个外国公司最近马云又火了,不管是台上台下马云都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台上,马云大放厥词,讲了未来人类跟机器的关系。在台下,因为被一众互联网企业家孤立,再次成为了话题。马云这几年势头正盛,几乎有取得李嘉诚成为新一代华人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毕竟李嘉诚现在年事已高,加上他的精力主要都放在了全世界,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因为不太知道这个前华人首富的厉害之处。这几年李嘉诚每次得到媒体的大范围关注,都是因为撤离中国的事情。最近又因为汕头大学的事件再次上了热搜,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是说明民众心理已经对这个前华人首富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从2011年开始,李嘉诚就不断卖掉在大陆的房地产资产,从上海到广州李嘉诚累计套现了1000多亿元。除了大陆的资产,李嘉诚还卖掉为了香港的百佳超市和中环中心。在撤离中国的时候,李嘉诚同时在欧洲大举投资。据统计,仅仅在英国李嘉诚就投入了3900亿港元。李嘉诚的举动甚至引发媒体喊出了别让李嘉诚跑了的说法。其实从李嘉诚过去几十年的经商手段来看,他从来都是高卖低买,虽然如今中国的经济依然一片向好,不过未来的增长变慢已经是大势所趋。相反欧洲在经济危机之后,却处于历史的低位,而且欧洲的经济基础原来就更好,只要假以时日,一定会重整旗鼓。从一个商人角度来说,这个时候买掉处于高价位的中国资产,购买欧洲的资产,也是无可厚非的。李嘉诚也说过,我不过是一个商人。另外,李嘉诚在中国卖掉的大部分是房地产,相反在欧洲投资的都是移动通信、货运码头等等行业。房地产应该是众多行业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个,房子本身是不具有生产能力,跟李嘉诚欧洲的业务增长性又怎么有可比性。这几年当李嘉诚的声望走下坡路的时候,马云却是蒸蒸日上。先是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创下全球最大的IPO记录。之后阿里巴巴市值一路高涨,成为了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马云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巅峰。可能是因为马云成功了,如今马云放个屁也有人觉得是香的。马云几乎被捧为了一个改革家,似乎少了马云,中国人的生活就会倒退30年一样。这几年不仅李嘉诚在世界各地投资,马云也在世界各地投资,反而没有说马云在撤离中国呢?在美国、印度等国家,马云都投入巨资投资当地的电子商务平台。简单来说因为阿里巴巴根本就是一家外资公司。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并不是马云,而是日本的软银公司跟美国的雅虎公司。软银如今持股接近30%,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雅虎则持股15%左右,是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马云则是最大的个人股东,不过随着马云不断抛售股份,如今他的股份只剩下了7%。整个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加上马云跟蔡崇信,一共才持股10.6%。也就是说马云每赚到中国人的1块钱,就是需要分出其中9毛钱给外国人。去年阿里巴巴的利润首次超过了100亿美元,也就是其中有90亿美元流失到了外国。不过得以于马云设计出来的合伙人制度,目前阿里巴巴的控制权依然牢牢控制在马云手里。这个也是当时马云拒绝在香港上市,而跑到美国上市的原因。因为香港并不准许这种AB股的结构。其次阿里巴巴虽然是马云1999年在杭州成立的,但是阿里巴巴的注册地其实也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开曼群岛。开曼群岛被称为了避税的天堂。据统计,每年因为中国公司跑到开曼群岛注册公司,中国流失的税收就达到数百亿元,阿里巴巴就是其中的大户了。阿里巴巴目前在中国的电子商务POP平台中,几乎是处于垄断的地位,虽然阿里巴巴每年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依附在阿里巴巴平台的商界,其实日子并不好过。阿里巴巴虽然号称是免费的平台,但是巨额的押金跟高昂的推广费用,并不比线下开店成本低。马云真是像自己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么,我看也不是。至少在阿里巴巴平台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其实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代,除了少数危及国家安全行业,不准许外资进入外,其实大部分我们都应该持开放态度。比如外国资本可以投资我们的阿里巴巴,我们的李嘉诚也可以去购买全球的资产。这些不过都是商人在法律的范围内逐利的手段而已,我们并不需要用太多的道德去绑架马云、李嘉诚。风险声明:本文章仅供一般材料使用,不可作为(而且不应当被视为)财务、投资或者其他依赖信息的建议。匠石聚焦无权提供投资建议。文章中没有意见构成 匠石聚焦或者作者的任何特定投资、安全、交易、或投资策略适合任何特定人士的建议。 投资者应确保了解风险,并在必要时寻求独立的财务建议。作者简介:国家理财规划师,金融分析师,专注于理财基础知识科普。感兴趣,想了解跟多财经投资、理财规划请关注公众号或添加微信(WYTT468)非诚勿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精选六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ID:hstl8888作者:高冬梅阿里巴巴市值突破2900亿美元,孙正义依旧是获利最多的人。过去一年,他还是全球科技界最大的“网红”。2016年6月,软银出售价值79亿美元的阿里股票,又将赚钱机器——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以86亿美元卖给腾讯。外界判断,新投资项目亏损,软银负债率居高不下,孙正义非常缺钱,才会有此操作。但没多久,“缺钱”的孙正义却变成了最能花钱的人:在英国,他以320亿美元收购ARM,创造英国脱欧后第一大并购案;在美国,他许诺特朗普将投资500亿美元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随即又牵线搭桥,让马云、郭台铭先后与特朗普会面;在中东,他联合沙特**创立资本高达1000亿美元的Vision投资基金,引得苹果、高通、甲骨文纷纷“上车”;在印度,他主导最大的两家本土电商公司合并,与亚马逊正面开战,又联合郭台铭创立印度最大的太阳能公司……一面是旗下公司、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业绩大亏,母公司软银债务持续爆表,一面是花钱百无禁忌、买遍全球,“互联网大帝”一如往昔脚踩钢丝,在“胜“与“败”间不按常理地起舞。孙正义投资生涯中充斥着“大胜”和“大败”,有评论称他有“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和韧性”,在大起大落面前非常淡定。但所谓的大起大落,对孙正义而言或许并不算什么,因为早在多年以前,他便遭遇过远超利益层面的人生低谷。回日本创业孙正义是数字化运营和互联网风投的早期尝试者,曾和比尔o盖茨、乔布斯齐名,甚至一度是世界首富。他个子不高,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胆魄和勇气。他认为自己是孙武的后代,因而是有中国姓氏的韩裔日本人。早在18岁时,孙正义赚得人生第一个100万美元,19岁时规划了自己50年人生,24岁便正式开创事业。他曾屡次出手震惊业界,被认为“疯狂”。仅在中国,除投资阿里巴巴外,盛大、新浪、雅虎、网易、8848、当当网、UT斯达康、携程、263、人人网、PPTV等数家公司背后都有他的身影。上世纪80年代末,孙正义迎来自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然而在这之前,他却经历了一段相当黑暗的时光。1980年3月,孙正义完成在美学业,他把上学期间创办的公司环球世界(Unison World)交给合伙人打理,在众人劝解无效的叹息声中,怀揣“我要在日本从零开始,做成世界一流公司”的信念,回到日本寻找机会。回国后的一年半时间里,表面看,孙正义什么也没做。亲戚们都开始嘀咕,“正义在美国都学了什么啊?”而孙正义此时正在经历思想的风暴。“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因某种偶然的原因而滋生赚钱的欲望。一旦决定了要走的路,再改变就非常困难了。要先确定想翻越的山,这将决定人生的一半。”1981年9月,孙正义在离家很近的福冈市注册成立了与他在美国创办的公司同名的“环球世界”,也就是软件银行的前身。公司成立之初,既没资金也没业务,甚至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也没有。办公室在一栋二层小楼里,一共大约6平米,以铁皮做顶棚,低矮黑暗。夏天因为没有空调,屋里热得像蒸笼,苍蝇四处乱飞。除了孙正义外,公司仅有2名员工。“我们要干些什么呢?”在几天无所事事之后,2人不知所措地看着孙正义。“我们要做一家引领世界潮流的公司!”伴随着旁边一台旧电扇的嗡嗡声,孙正义跳上一个装水果的木箱子,对着2个员工开始激情澎湃地“演讲”。他挥舞着拳头说:“公司5年要达到100亿日元的营业额,10年要达到500亿日元。对于要搞事业的人来说,以1000亿或5000亿作为销售目标难道不是太少了吗?30年后我们将像在豆腐店里数豆腐一样,把公司做到以‘兆’来计算营业额!”孙正义之所以提到豆腐店,是因为在日本一块豆腐的发音就是“1兆(1万亿)”。他的脑洞大开让2个热得汗流浃背的员工面面相觑,“但是,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呢?”“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行业。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收集各行业的信息和相关资料,然后确定一个可以发展的领域。”孙正义仍是激情昂扬。两位员工对视了一眼,心想:“咱们被骗了。原来他居然还不知道要做什么……”最终他们只干了几个星期就都跑了,跑的时候还说“那人精神正常吗?”“疯子!”就这样,在美国环球世界风生水起之际,日本福冈的环球世界却只剩下孙正义一个光杆司令。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低谷。大半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一分钱的营收,经济状况等同“无业游民”。每天早上,孙正义打扮的精神抖擞,对着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说“我走了”,然后开车出门,一到公司就扎进材料堆里开始研究。中间,他也有感到痛苦和彷徨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进了一个永远看不到出口的隧道”。幸好还有梦想支撑。“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值得倾其一生的产业是什么呢?那必须是别人没有做的、能够改变世界的、对别人有所帮助的、能够成为第一的事情,同时又是保持高昂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掀起技术革命的领域。”几个月后,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孙正义一共选出了40项可以从事的事业。针对这40项事业,他又进一步展开分析调查,针对每项事业编制了为期十年的预估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资金周转表等,还制作了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图。据说,当时办公室材料堆积如山,摞起来足有10米之高。最终结论是他要进行“电子信息革命”,“我想通过这一事业将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实现共享,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出生的原因,也是一个24岁青年最终找寻到的巨大意义”。孙正义分析,80年代初,日本即将进入PC大众化时代,未来优秀软件必然大受欢迎。但是,如果直接进行软件开发,获胜概率太低,操作系统领域已经被主导世界标准的美国公司先行占领。剩下的就是应用软件领域,但只有进入世界前十才能获得成功。孙正义评估从事应用软件事业的成功率为70%。因为“这一事业利润率不低、生命力将会很长,一旦取得压倒性地位,也能和业界增长成比例,扩大产业”。他后来在演讲中说:或许有人会嘲笑我不现实,世界上99%的人都是从小目标开始一点一点去实现,也取得了小小的成功。但如果一个人怀有远大抱负,那么从接近方法开始就会有所不同。在制定巨大规划后,就会反向考虑从未来到现在的目标实现时间表,必须掌握未来大趋势,用不输给大企业的胆量决一胜负,同时还要构筑与此相一致的经营系统。不管怎样,我都还有一份自信。经过一番缜密分析,孙正义最终选择软件流通作为“革命工具”,他决定专注搭建软件流通平台,即做软件批发商。“任何事业,如果不去彻底研究,就无法尝到成功的果实。一旦决定开始后,就必须全心全意投入。我不会做半途而废的选择,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在未来50年专注奋斗的行业。10年以后做到日本第一,然后面向世界……”那时,为了公司发展,孙正义一个月跑遍了福冈、长崎等地的42家专卖店和94家软件公司,并找到东芝和富士通,希望它们投资,但却没有任何下文。尽管挫折不断,孙正义并不气馁,他把公司更名为“日本软件银行”,昭示自己的雄心:各类软件应有尽有,其办公室也搬到了东京。为了快速提高知名度,他不顾公司职员和合作方的反对,冒险拿出创业资金1000万日元中的800万日元参加大阪电子展示会,租用最大展位,进行华丽装潢,然后把空间免费提供给那些没有租到展位的软件公司。展会结束后,公司随即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这次的孤注一掷,虽然没有给软银带来很多直接订单,却扩大了名声,带来了生意机会。“最多只能活5年”大阪电子展上,因为免费提供展览空间,很多软件公司都与软银合作,展期内软银展位前参观者络绎不绝,就此打响名号。当时,日本一家大型零售公司上新电机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帮其专卖店扩充软件产品。他们听说了孙正义,考察时却发现软银是个新起步的小公司,本欲放弃合作,但孙正义一再坚持,上新便提出“一个月内收集齐全市场上所有软件产品”的条件。那时,孙正义连去上新谈判的1万日元差旅费都要再三考虑,但是他却凭借自己超强的游说能力,四处奔走,在一个月时间里为上新电机采购了高达4500万日元的软件商品,最终拿下订单。当时日本大型软件制造商哈特森公司也是通过电子展的机缘与软银达成合作的。同样,孙正义经受住了哈特森负责人藤浩的考验,在极短的时间内筹措到3000万日元资金作为独家代理费,从而战胜另外2家竞争对手成为其独家代理商。凭借与上新和哈特森的合约,几个月内软银就从一穷二白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软件批发商。从此以后,许多软件公司都主动要求加入软银,公司业绩也像滚雪球一样增长。在创业8个月后的1982年5月,软银还进军了出版业,又涉足了另一个基础商业领域。开始做这项事业,是因为当时的孙正义想在一份著名的PC杂志上做广告,但是遭到拒绝,该杂志所属的出版公司也做软件流通,他们商定“不能给竞争公司做广告”。不仅如此,当时日本另外两家最受欢迎的电脑杂志也把孙正义的广告需求拒之门外。这让孙正义见识到了商业竞争的残酷,一气之下,他向三大杂志宣战:你们不让我登广告,我就自己办一份杂志!在多数员工都表示反对的情况下,孙正义坚持创办了名为《Oh!PC》和《Oh!MZ》的IT专门杂志。结果却很失败,两本杂志创刊号退货率高达80%,数以万计的杂志堆在仓库成为废纸,每本杂志每月都有1000万日元赤字。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准备放弃之际,孙正义却当机立断,决定拿出1亿日元来改进杂志业务,他对职员们说:“从现在开始,我将担任出版部部长。如果3个月后还不盈利,我就放手。一次性投资1亿日元赔光和每月都出现2000万日元赤字,拖到半年后放弃,所受损失不是一样的吗?”之后,孙正义通过准确了解读者需求来解决问题,他们将数万张读者卡一一分析后反映在版面上,每周他都亲自主持编辑会议。杂志定价也从680日元降到了580日元。孙正义甚至想到了在电视上投放杂志广告的主意。果然,当人们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杂志广告时,不禁纷纷猜测:这是谁办的杂志?它实力究竟有多强呢?效果很快显现。日,《Oh!PC》季刊正式推出,首印10万册仅在3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孙正义不得不一再安排印刷厂加印。就在孙正义觉得自己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自创办公司后,他一直高负荷运转,公司经营也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上了峰顶,一会又跌入谷底。从1983年春天开始,他常常感到精神疲惫、四肢无力。起初孙正义没有在意,时间一长便觉得不对劲。果然,在公司健康检查中,他被诊断为慢性肝炎,情况很严重,医疗人员说他“最多也只能活5年了”,孙正义“感觉天一下子就塌下来”。龙马精神与《孙子兵法》确诊第二天,孙正义住院,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大哭。“一直信任我的客户、同事、职员该怎么办呢?我女儿还是个婴儿,我真的很想活下去,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只要能稍微多点时间看着女儿……”这时的软银刚刚成立一年半,需要做的事情堆积如山,债务一大堆。为了维持公司稳定,他决定先隐瞒事实,不时拖着病体到公司转上一圈。当时公司刚刚谈下一笔银行贷款,孙正义担心银行知道事实后会当场撤离,所以他还从医院偷偷跑出去参加会议。后来,在病情反复中,不断出院入院的他意识到公司不能失去主心骨,决定找一个熟悉金融和市场的人替他来打理公司事务。人找到之后,孙正义才暂时以会长身份退居二线。在病床上,孙正义随时都在读书,住院的三年半时间里,他大概读了4000多本书。再次翻开中学时深深触动过自己的《坂本龙马》,孙正义心中仍然无比震撼,甚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小说中,年仅32岁的龙马被刺客所杀,在人生最后5年,他做了很多事情,“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着的意义,龙马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想通”后,孙正义在病房内设了PC、传真机和电话,在不断被医生骂的状况下,进行远程管理,并积极构思新的事业方向。电话的另一端,软银的危机正汹涌而来。1984年,软银通过子公司开始的商品价格数据库化业务宣告失败,对公司打击很大,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解燃眉之急。每当感觉深陷泥潭之时,孙正义都会打开书。所有书中,有2本对他日后经营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本是《兰契斯特法则》,该书主要分析影响交战双方攻击力的因素,其中“弱者的策略”一条直击孙正义内心:在兵力远逊于对方的情况下,弱方应打局部战或接近战,兵力集中、单点突破。他后来带领杂志部门走出困境用的正是这一招。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孙正义在充分阅读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孙孙兵法”,为日后投资方针做了最好的理论准备。这套理论核心是“不打败仗”,在肯定会取胜的战争中赢取胜利,战争不是赌博,而是科学和理论,战争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大部分日本管理者都不理解孙正义的战略,因为在他们眼中,孙正义是“冒险”和“差额利润”的代名词。但是在这套方法论中,孙正义对每个交易的规划、科学分析、前瞻性和预测,都做出理论阐释,包括那些外界看来异想天开的计划。后来,孙正义还把对《孙子兵法》的理解梳理成了“二次方兵法”:道天地将法,顶情略七斗,一流攻守群,智信仁勇严,风林火山海,从领导理念到愿景、战略、领导心得、战术,无一不包。书越读越多,病情时好时坏。1984年,孙正义的父亲偶然得知了一种新的休克疗法,通过把慢性肝炎转换为急性肝炎来提高人体内部抵抗力,以达到治疗效果。尽管过程曲折,但幸运的是,治疗结果是成功的。随着病毒数大幅降低,1986年5月,孙正义终于可以重返公司一线。但是,等待他的是混乱不堪的公司和高达10亿日元的债务。再次投入事业中接受治疗期间,尽管孙正义一直强迫自己不要把心思放在公司事务上,但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谋划,等自己出院后一定要公开股权,将资金投入到新的事业中。他还要重返美国,把软银做成世界级的大公司。从医院出来后,孙正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重获新生的喜悦压倒了一切。然而,“软银事件”的爆发让他很快被打回原形。他一直信赖的20名能力出色的高管和员工一起提交了辞职信,准备出去另立门户,还有几名员工跳槽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这对公司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为了公司大局,孙正义强压被背叛的屈辱感,一直在努力挽留,但最终还是没留住。而他找的代理人来自大公司,觉得软银存在很多制度上的问题,一心要重建公司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导致公司现状岌岌可危。出院后的孙正义觉得必须要严肃对待公司散乱不堪的境况,再次全心投入到事业上来。他判断,数字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在那之前,公司一定要做好准备。尽管医生一直叮嘱他每周上三四天班为宜,他却被现状逼得停不下脚步。在公司,孙正义不断强调:“我们即将面临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那时候数据库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否则就会有人捷足先登。”他的思维过于超前,员工们觉得他的话不着边际,又与软银以往的传统服务领域完全不同,所以大家集体反对。最后,他只能不理睬众人,坚持拿出1亿日元资金建了数据库。此外,他还创办了新杂志购物指南。可出乎意料的是,这本新杂志根本卖不出去,任何广告宣传都无济于事,最终只得停刊。至此,公司已经欠下10亿日元债务。冷静下来的孙正义发现,曾经在软银崛起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出版部,现在竟亏损2亿多日元,成为亏损最多的部门。到底哪出了问题?他迅速召开公司内部会议展开讨论。会上,以代理人为首的董事会全体成员都表示要裁掉出版部,认为出版部已成软银累赘,难以再作出成绩。孙正义脑海里浮现出当初自己从零开始投入出版业时的情景,现在只是临时困难而已。他态度坚决地说:出版部绝对不能裁撤!它是我们满腔热血建立起来的,花费了太多精力和热情,现在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它被遗弃呢?更何况数字信息化时代即将到来,出版业才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途径!秉持一定要使出版部扭亏为盈的信念,孙正义开始进行内部改革。他自己出马担任出版部长,事无巨细狠抓起来。他告诉全体出版部成员:如果亏损的问题不能解决,就只能停刊。部门不消除赤字,我就裁人。之后,孙正义又耐心开导大家,尽管出版部员工们工作都很卖力,一心提高杂志质量、改善内容,然而,大家却忽视了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创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在成本上多注意,没必要的钱一定不能花!”从此,孙正义大到广告费、小到办公用品,全部实施精细化管理,尽可能削减开支。渐渐地,出版部大部分杂志开始摆脱亏损窘境,半年后扭亏为盈,而孙正义也重新回到董事长的职位上。在整顿出版部的同时,为了解决10亿日元的债务问题,孙正义费尽脑筋。所谓苦尽甘来,在低谷中挣扎数年的孙正义,似乎走到了时来运转的关口: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遇到一位生命中的贵人,双方拟定联合制造一种特殊插座。孙正义重操大学期间的“发明”旧业,仅用两个月就把这款插座研制出来,又找来几家合作方生产和销售,最终获得几亿日元的专利费用,巨额债务也被一清而光。创业艰辛,但是历经磨难之后,坎坷经历会让成功变得更为喜悦。孙正义认为,考虑问题比别人想的更长远、善于从逆境中崛起,是自己能够成功的原因。在此后进军其他国家市场时,孙正义也曾屡屡遭遇挫折,但他总能再次站起来,这与他早年的苦难经历密不可分。80年代奠基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孙正义的“运气”变得好起来,软银发展步入正轨。看到日本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孙正义正式迈开了登顶互联网行业的脚步。1992年,孙正义取得思科系统日本代理权,1994年软银集团上市,孙正义获得“日本比尔o盖茨”的头衔。1995年,为壮大事业版图,孙正义开始了一连串的并购活动。此后,成立日本雅虎公司、投资阿里巴巴……孙正义事业上全面开挂。至2000年,软银拥有的合资或独资企业为:美国300多家、日本300多家,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作手”。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孙正义持有34.1%的股份成为最大赢家,当年他的2000万美元投资,14年后变成500多亿美元,翻了将近4000倍。“20岁时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时,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资金;40来岁决一胜负;50来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19岁时,孙正义给自己谋划的人生版图早已实现。>> THE END <<?作者| 高冬梅来源| 华商韬略提示: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小金(微信:jinfuzi-wx)删除,谢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金斧子立场,仅供读者参考,不要盲目投资哦。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新人专享百万资产配置方案↓ ↓《马云:为什么我只持有8.9%的股份,阿里巴巴却是我说了算!》 精选七[摘要]: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持有206,100,673股,持股比例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持股比例为3.6%;目前,阿里巴巴董事会共有4名成员,分别为马云、蔡崇信、孙正义和Jacqueline D.RESES。IPO之后,董事会成员将增加至9名。
阿里巴巴集团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计划通过此次交易筹集10亿美元资金,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股票交易代码尚未确定,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终于走到了上市。i黑马将会为大家深度解析一下阿里的资本架构,同时也会从进化历史、阿里的上市历史、并购历史、招股书与商业模式多个角度,为大家重新扫描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帝国。
来源:黑马社区
凌晨5点,阿里正式向SEC提交IPO招股书,计划融资10亿美元,股票定价及代码、交易所、公司估值等都尚未确定。招股书公布了阿里的业务构架、营收及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表等关键信息,股权结构为软银34.4%、雅虎22.6%、马云8.9%、蔡崇信3.6%。
不少读者提出了几个问题,一个是阿里巴巴能够被马云团队牢牢掌控吗?另一个是阿里巴巴为什么只募集10亿美元。
阿里巴巴如何牢牢控制公司
此前,我们就曾分析过,光是持股有优势没有用,而是要控制公司的实际部门董事会。董事会依靠股东们依照持股比例提名选举而成。因此,谁能争取更多的董事会董事席位,谁就控制了公司。
根据这次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将坚持“合伙人制度”。此前,这个合伙人制度导致了阿里巴巴和香港港交所分道扬镳。因此,外界猜测阿里巴巴会采用AB股结构去美国上市。
和一般意义上的AB股结构有所不同,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并非将高投票权的股份集中在几个创始人手中,而是由一个每年不断吸收新的合伙人成员的团队来管理。这种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确保了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会由于个别创始人的退休或者身份变动而影响到公司的运营。而其中高明的设计不仅仅确保了马云团队公司的控制,更是一种新的创新。可以说阿里巴巴通过合伙人制度完成了对美国AB股结构的改良版,升级版,体现了某种中庸的东方智慧。
招股书显示:
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持股比例为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持股比例为22.6%。
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持有206,100,673股,持股比例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持股比例为3.6%;此外,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目前,阿里巴巴董事会共有4名成员,分别为马云、蔡崇信、孙正义和Jacqueline D.RESES。IPO之后,董事会成员将增加至9名。
但是,字面上的持股的劣势,却不会改变马云及其团队牢牢控制公司的结果。因为,阿里巴巴做了以下设计:
第一部分 完善和强大合伙人制度。
目前,阿里巴巴合伙人组织一共有28个成员,包括22名阿里巴巴集团的管理层和6名关联公司及分支机构的管理层。除了马云和蔡崇信为永久合伙人外,其余合伙人在离开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或关联公司时,即从阿里巴巴合伙人退休。每年合伙人可以提名选举新合伙人候选人,新合伙人需要满足在阿里巴巴工作或关联公司工作五年以上;对公司发展有积极的贡献;高度认同公司文化,愿意为公司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竭尽全力等条件。此外,为了确保合伙人与阿里巴巴股东利益一致,合伙人制度还要求,在作为合伙人期间,每个合伙人都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
换言之,阿里巴巴将通过与公司利益高度一致的合伙人制度牢牢控制董事会大多数董事会成员的提名权。从而主导公司未来的方向。
第二阶段和外部股东签订牢固攻守协议
软银同意在每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投票赞同阿里巴巴合伙人董事提名;在没有和马云及蔡崇信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不投票反对任何阿里巴巴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将超过公司发行普通股30%比例股票代表的投票权进行委托,支持马云与蔡崇信的投票。
在每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马云和蔡崇信将用所持股票以及其他所持带有投票权的股票支持软银的董事候选人当选。
在每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雅虎同意投票支持所有阿里巴巴合伙人提名董事以及软银提名董事当选。
换言之,即便不计算AB股马云手里至少掌控30%+8.9%+3.6%=42.5%的投票权,再加上可能回购的12%雅虎手中拥有的阿里巴巴股票,这意味着在未来上市稀释部分股权后,阿里巴巴仍然牢牢掌控在马云的手中。因为可以提名足够的董事会董事。
10亿美元只是诱饵
这是一种发行策略。
首先,考虑到阿里巴巴每股的价格,10亿美金意味着发行的股票数量非常有限。可以理解为是另一种饥渴营销。这可能带来股价的飞涨,这是一种炒高股价的手法。
其次,这意味着市场会发生激烈的争夺,并且阿里巴巴显然有意提高购买自己股票人的门槛,让股东人数减少。
下面跟着i黑马一起来扫描一下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帝国,将会从阿里的进化历史、阿里的上市历史、并购历史、招股书与商业模式等角度进行全面解析。
一 阿里巴巴进化历史
以下内容转载自雪球分析师江涛 文风
1、阿里巴巴前传:海通翻译社、中国黄页
创立阿里巴巴前,马云于年在杭州电子工学院做英文教师,并在期间创办过海博翻译社(1994)。1995年马云从杭州电子工学院辞职,与合伙人筹集2万元创办海博网络公司,运营“中国黄页”,“中国黄页”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网站,主要定位为网页设计,彼时互联网热潮刚刚开始在中国出现。“中国黄页”随后被当地电信局收购,马云和创业团队因与新东家经营理念不合而离开,第一次创业就此告一段落。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受邀请协助国家外经贸部建立系列网站,其中包括网上广交会、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系列网站,网站的主要模式是将企业的信息和商品搬到网上展示,使用互联网新工具企业提供宣传推广服务,这些网站已初具B2B模式的雏形。
马云团队所创建的网站受到许多企业追捧,并实现“当年创建、当年盈利”,这样的经历让整个团队认识到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潜藏的巨大商机。1999年初,阿里巴巴在杭州正式成立,成立时的18名员工被称为阿里“十八罗汉”。
2、阿里创业初期:B2B模式逐渐成型
阿里巴巴成立前,做外贸生意的中国中小企业可选途径一般只有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沿袭中国黄页和外经贸部经验,阿里巴巴创建后定位“中国中小企业贸易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站设计+推广”服务,即打造“网络义乌”模式。“网络义乌”商业模式要求有足够的供应商,供应商再吸引买家前来,交易信息由此逐渐丰富。1999年2月阿里巴巴网站上线,7月会员达3.8万名;9月会员人数增长至8万名,库存买卖信息20万条,日新增信息800条;截止1999年年底时,阿里巴巴的会员人数已超越10万。
经历创建后的两轮融资,资金充裕的阿里巴巴从2000年开始疯狂的海外扩张,先后在香港成立公司总部、英国设立办事处、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并建立分布在韩国、日本、台湾等地的合资公司,并高薪引进人才。最显着的例子是,当时阿里巴巴硅谷20多人的团队比杭州200多人的薪水开支还要高几倍。2000年9月,阿里巴巴举办中国互联网史上着名的“西湖论剑”,马云与新浪王志东、搜狐张朝阳、网易丁磊等网络领域领军人齐聚杭州,阿里巴巴知名度迅速提高到与三大门户一样的高度。
高速扩张为阿里巴巴直接带来的是高企的成本开支,公司经营成本骤然抬高,截止2000年底,阿里账上剩余资金只够整体公司维持半年运营,而此时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网络经济寒冬瞬间而至。2000年10月,为纠正初期高速海外扩张带来问题,阿里巴巴内部举行的“西湖会议”,提出3个B2C的战略转向――Back
To China (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 (回到沿海),Back To Center (回到中心)。简单解释,Back ToChina是要全面收缩战线,撤站裁员;Back To Coast是将业务重心放在沿海六省;Back To Center指回到杭州本部。
除了压缩成本,“西湖会议”后分别推出“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等开流项目,向供应商提供额外的线上和线下服务,并收取会员费用,探索盈利模式。2002年,阿里巴巴又推出“关键词”服务,同年首次实现盈利。此后阿里巴巴的“会员费+增值服务“模式的B2B道路开始清晰。
3、从B2B到C2C:布局淘宝、支付宝
2003年初,在阿里巴巴B2B核心业务盈利稳定后,马云为寻找新增长点开始日本之行。据《马云十年》中所述,孙正义为前来“取经”的马云团队讲述雅虎日本的商业模式,以及雅虎日本为何会战胜eBay日本。孙正义表示既然雅虎日本能凭借本土化策略在日本C2C市场胜出,阿里巴巴同样能在中国成功。日本之行坚定马云推出C2C业务的决心,而且在他看来,C2C的推出同样是“通过进攻来防御”的需要。
2003年5月淘宝成功上线,7月份阿里巴巴宣布1亿元人民币投资淘宝,11月推出网上实时通信软件贸易通(现在的阿里旺旺)。当时淘宝在C2C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eBay易趣,2003年eBay易趣在C2C市场份额高达90%左右,并于中国主流门户签订排他性的广告协议。但这并未阻止淘宝的发展,凭借“免费模式”的推出,以及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及提升,淘宝网迅速聚拢人气。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再向淘宝网投资10亿人民币,淘宝网继续免费3年。从市场份额来看(据易观国际数字):2005年底淘宝C2C市场份额57.74%,eBay易趣31.46%,拍拍网3.76%;2008年底淘宝C2C市场份额86%,拍拍网7.2%,eBay易趣6.6%。
随着淘宝网的快速发展,在线购物支付中的信用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阿里巴巴开始寻求打造自己的支付模式。2003年10月,支付宝上线。支付宝采用担保交易的模式,买家先把钱打给支付宝,当收到购物用品并检查无误后,再通知支付宝付款给卖家。担保交易彻底打消网购用户的担忧,让购物变得简单高效,支付宝推出后广受欢迎。2004年12月,阿里巴巴成立支付宝公司,支付宝网站上线并独立运行。据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数突破5.5亿,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
4、2005年阿里巴巴关键词:并购雅虎中国
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兑换阿里巴巴集团39%普通股(完全摊薄),并获得35%投票权。雅虎中国的资产包括:雅虎门户、搜索、IM产品,3721等。通过此次交易,阿里巴巴业务涵盖电子商务、搜索、门户和即时通讯,成为当时互联网公司中业务覆盖范围最广一家。马云解释雅巴战略合作原因时称“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未来的电子商务离不开搜索引擎,今天获得的整个权利使我们把雅虎作为一个强大的后方研发中心”。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是B2B和C2C的电子商务,而雅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门户和搜索,搜索和门户能够为阿里巴巴的主业电子商务提供流量,双方存在协同效应,这就是阿里巴巴“并购”初衷。
但“协同效应”的美好愿景很快遭遇失败现实。由于战略发展方向不明及文化冲突等原因,阿里巴巴接手之后,雅虎中国开始关闭大量业务,其中3721上网助手被改造成新的雅虎助手,雅虎中国专注搜索。此后阿里巴巴为“重振”雅虎中文搜索,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推广,但效果一般。
2006年8月,马云首度承认“雅巴联姻”的失败。
2009年1月,中国雅虎(2007年雅虎中国更名为中国雅虎)正式放弃发展3721和雅虎助手的业务,并表示中国雅虎核心业务将转向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化,中国雅虎搜索业务被完全淡化。
5、2006年-2009年:围绕核心业务的多元化拓展
?口碑网。2006年10月阿里巴巴宣完成对口碑网的收购,借此进军分类信息领域。口碑网创立于2004年,主要提供生活黄页、分类信息和多个垂直搜索,为本地化“吃、住、玩”生活社区网站。
2008年6月,中国雅虎与口碑网整合成立雅虎口碑公司,阿里巴巴希望借助中国雅虎的平台对口碑网实现全国性的扩张,将雅虎口碑打造成生活资讯平台。2009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在大淘宝的战略下,口碑网注入淘宝网,口碑网的定位从生活资讯转向电子商务的信息服务平台。短短3年内,口碑网的战略方向一再变化。
?阿里妈妈。阿里妈妈2007年诞生,其商业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中小网站站长将广告位放到阿里妈妈上如同商品一样销售”,即广告=商品。阿里妈妈的使命被表述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广告”。2008年9月,淘宝兼并阿里妈妈,阿里巴巴集团希望借阿里妈妈覆盖的流量为淘宝卖家提供站外推广服务,而淘宝网巨大的成交量也能为阿里妈妈输送流量价值,构建更大的电商生态。兼并发生时阿里妈妈已聚集40万家网站30亿流量,日覆盖人群8000万以上。2010年年初,阿里妈妈更名为淘宝联盟。
?阿里软件与阿里云。2004年,阿里巴巴投资3亿元成立阿里(中国)软件研发中心,2007年1月阿里巴巴软件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进军企业商务软件领域。阿里软件定位用全新的SaaS(softwareas aservice)模式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服务,满足其在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需求。马云对此表述为“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阿里软件的目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正义为啥没马云钱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