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第一发行价发行价为什么很低

如何看待小米上市跌破发行价?如何看待小米上市跌破发行价?许永硕百家号小米高调上市,但是上市即跌破发行价,市值不足五百亿美元,和最早流传的千亿美元乃至2000亿美元估值相去甚远,这是大家不认可小米估值,还是大家没有认识到小米的价值?小米在上市前,为是按硬件公司,还是按互联网公司的定价模式,还是有过争论和分歧,但实际上小米是生态型的公司,而生态型公司构建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生态型公司是生态平台的承载企业生态型公司,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在平台上重新构建一个企业生态群,在这个平台上将承载不同类型的企业,利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相互交易,相互合作的闭环来创造价值。为了让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入驻生态,这个平台型企业需要建立起:品牌优势、完善的生态规则,行业内相对垄断,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企业间相互服务的体系),丰富的应用。所以生态型企业,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一旦成为真正的生态型企业,这个企业的估值就会非常高。而生态型企业的高价值,必然意味着生态型企业在发展早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平台型企业的确认需要时间的积累。小米相对于平台型企业,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其实关注大的平台型企业,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用户习惯、企业生态搭建方面,都是长时间积淀形成的。阿里现在的市值非常高,但也经历了香港上市,退市,后来美国上市,在美国上市之初也经历了从3000亿的市值,到1400亿,最后才一步一步市值走高。腾讯虽然上市比较早,但早期的估值只有6亿美元,后来才逐步走高到5000亿美元的市值。所以平台型公司不是特别容易被认可,但经过时间的积累,一旦被认可,生态价值才会在估值上体现出来。小米成立仅仅8年,其规划的方向是生态型企业,但生态型企业的地位还没有最后确立。一方面小米的方向是物联网的生态型企业,而物联网的生态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另外一方面小米的成立时间相对于其他的平台型企业还算短,生态地位还在确立的过程中。所以小米的上市定价是17港元,算是小米现在市值的一个体现,而小米股票的交易价格在16:00 到16.76港元之间的波动都处于正常的范围,属于正常的价格,没什么意外。而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跌破发行价,只要没有太大的波动,是很正常的现象。小米的估值前景,在于生态型企业地位的确立。一旦小米的生态型企业地位确立,估值将会逐步走高,而现在物联网生态还处于早期。未来两年物联网生态将逐步完善,小米的股票可以关注。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许永硕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许永硕—智能制造专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小米今天确定IPO发行价 媒体称正考虑偏下限定价_网易财经
小米今天确定IPO发行价 媒体称正考虑偏下限定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小米今天确定IPO发行价 媒体称小米正考虑偏下限定价)
将于今天确定发行价,7月9日挂牌。传小米正考虑偏下限定价,小米此前公布的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腾讯证券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香港“同股不同权”第一股小米(新上市编号:01810)昨截止招股,市场消息指公开发售共接获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逾8倍,冻结资金约230亿港元。小米将于今天确定IPO发行价,7月9日挂牌上市。传小米正考虑偏下限定价,小米此前公布的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投资界人士认为,小米认购反应虽明显逊于去年招股的新经济股(详见表),但招股时正值大跌市,恒指累跌千点,能够完成庞大的集资已不容易。至于挂牌时的“潜水”风险,仍受港股近日的弱势表现所主宰。未启动回拨55万手供散户由于公开发售未达超购15倍或以上,故不会启动回拨机制,公开发售将维持5%占比。虽然小米共有55万手供公开认购,按理可做到一人一手(200股),但据悉现阶段暂未有决定,主要忧虑在弱市下人心虚怯,若人人有份,散户或在首挂即沽,令股价较易破底,加快潜水。小米虽能逆市出台,但缺乏大户的“顶头锤飞”认购,未有录得上限认购的定单。小米将于下周五(7月6日)正式公布分配结果,7月9日在(00388)挂牌;小米将于今天定价,市传将以偏下限定价。
小米今次上市最多集资480亿元,有机会问鼎“史上集资王”第8位。小米今次未获热捧,市场归咎于4大原因,包括:(1)在内地推中国存托凭证(CDR)突推迟;(2)临近半年结,港元拆息扯上10年新高,孖展息曾抽高至逾3厘;(3)大市急转直下,恒指跌至今年低位;(4)科网股近日成跌市重灾区。另外,早前市传小米上市首日即有窝轮应市。业界最新指,轮商最快今日可向港交所申请发行窝轮,但参与小米承销商的投资银行料待稳定价格期后才能发行,首批符合条件只有法兴、瑞通、海通、麦格理4家。中国铁塔传获批港上市 筹780亿港交所对小米股轮齐发传闻不作回应。另有媒体报道中国铁塔通过上市聆讯,拟筹100亿美元(约780亿港元),中金及高盛为联席保荐人。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初硕涵_NBJS63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小米上市跌破发行价不奇怪,Facebook从上市到超过破发价用了一年_【快资讯】
小米上市跌破发行价不奇怪,Facebook从上市到超过破发价用了一年
7月9日凌晨,几千万台小米的联网设备同时收到了这一则系统推送,“今早8:30,全程直播小米香港上市”。小米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810,这是香港首支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小米开盘价16.6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35%。总市值缩水至3714.44亿港元(折合3142.34亿元人民币)。
小米上市小米高调上市,但是上市即跌破发行价,市值不足五百亿美元,和最早流传的千亿美元乃至2000亿美元估值相去甚远,这是大家不认可小米估值,还是大家没有认识到小米的价值?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但即使这样,小米已然证明了这个模式是可以成功的,并且小米甚至在未来5年甚至10年内,依然可以不考虑盈利或者看资本的脸色。
小米任何上市企业出现市值波动都是很正常的,毕竟苹果、谷歌、微软、阿里、腾讯等巨头企业都经历过,这并不是问题。小米已经真正搭建起了“以小米为核心,雷军系为基本点”的基本生态模式,这个生态里面有硬件、有内容、有金融、有软件、有服务。小米破发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大的市场环境不行,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市场比较冷,小米用的高通处理器就是投资者担心的问题之一,另外资本市场缺钱,不像前几年的热钱那么多。另一个原因是之前的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股价四只股票,去年上市以来也是迅速跌破发行价,对小米影响也很大。
雷军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后续有好的财报小米股价会上来的,全球知名的Facebook你知道从上市到破发到超过破发价用了多久吗?一年!小米IPO发行价是多少?_百度知道
小米IPO发行价是多少?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4840
获赞数:25530
6月29日,据消息,小米IPO定价17港元/股,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低端。17港元/股的价格代表2018年预测市盈率为39.6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22.7倍。消息称,按照低端价格定价,小米将募集到47亿美元。不过,有参与小米IPO的投行人士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目前小米IPO定价会仍在进行中,最终价格尚未确定。此前,小米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向全球发售21.8亿股(其中包括14.34亿股新B类股份和7.45亿股销售股份),发售结构为95%国际发售(20.7亿股),5%香港公开发售(1.09亿股),发行价格区间为17港元-22港元。根据招股书披露的IPO预期时间表,小米于6月25日起公开发售,将于今日(6月29日)确定IPO发行价,并于7月6日或之前在《南华早报(英文)》及《香港经济日报(中文)》公布发售价、国际发售踊跃程度、香港发售的申请数量及香港公开发售的分配结果,7月9日上市。虽然小米声势噱头很足,但由于市场环境急转直下、公司定位估值不明晰、在内地推中国存托凭证(CDR)突然推迟等因素,此次小米IPO香港散户认购不及预期,超购额度较此前众安、阅文和易鑫等IPO时火爆程度相去甚远。昨日截止招股,市场消息指小米公开发售共接获约11万人认购,今日早间南华早报消息称,小米香港IPO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约8.5倍,冻结资金约230亿港元。纵然散户认购热度不高,但全球投资大佬们对小米仍保有极大热情。长和创办人李嘉诚个人斥资3000万美金认购小米股票,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在认购名单之列,个人投资金额或在几百万美金。另据报道,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均以个人身份下单小米IPO,金额在数千万至上亿美元不等。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小米上市跌破发行价,“年轻人首支股票”的上涨空间在哪?
7月9日上午9点30分,随着雷军敲下铜锣,“年轻人的首支股票”小米正式上市。
尽管小米的IPO备受瞩目,但市场普遍不看好它短期内的股市表现,上市前几日的暗盘交易价格也一直走低,今日开盘后的股价似乎也在印证分析师们的观点。小米开盘价报16.6港元,较17港元的发行价下跌2.35%。“年轻人的第一次套牢。”有网友如此调侃。截至中午休盘,小米股票成交量为3.17亿。在认购阶段,小米就出现遇冷的尴尬,最终仅轻微超额认购9.5倍,远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因此上市首日破发,倒在各方预料之中.
而雷军表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短期的股价不是最重要的,公司长期的价值才是。“李嘉诚、马云和马化腾应该都是认可雷军这句话的,三位富豪都参与了小米的认购,在敲钟前的致词中,雷军还特意感谢了三位以及十多万投资者。
在今天的敲钟仪式上,“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句话至少被两次提起。但显然市场更多地还是将小米看作一家硬件公司。因此,小米在互联网领域还有很多的新空间亟待开发。
如何寻找、开发企业创新的新空间?《南风窗》、《第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秦朔有这样的观点:
新空间:来自人口和市场的红利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那天晚上,在纽约曼哈顿42街的Cipriani餐厅,开上市庆祝宴会。马云致辞时说,他在创业前到处借钱而不得,为借3000美元,连着几个月反复被拒绝,所以他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小企业,帮助年轻人。这是他创办阿里巴巴的初衷。在和我们几位媒体总编交流时,马云说:“昨天晚上,我们合伙人在一起吃饭,都很放开。说实话,我们没想到会走到今天,也没准备走到今天,可能也不应该是我们走到今天。我们这些人的能力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被拉长了。我马云没这个能力,是被逼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往前走。”
我觉得马云说得很客观。记不得是美国哪家财经媒体在评述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增长时说,它们的成功可以归结于中国庞大的用户所给予的红利。
更准确地说,它们的成功是在服务如此之大规模的用户的过程中,被逼出来的。拿支付宝来说,2003年淘宝网之所以提供担保交易的功能,是为解决卖家担心货发出去收不到钱,买家担心钱付出去收不到货的问题。由于早期大部分买家还是通过银行和邮局汇款方式付款,所以支付宝的员工每天要盯着他们在银行开设的对公账户,用手工方式记录每一笔进账,根据汇款信息里备注的淘宝ID和订单编号,在匹配买家的实名信息、核对无误后再通知卖家发货。但是有的买家汇了钱没有备注,有的有备注,经过跨行转账到支付宝账户时却不见了,导致无法通知发货。这样的困境倒逼支付宝后来推出了虚拟账户体系。这套账户体系后来又成为数据积累的基础。
市值最大,这是一个结果;其过程,则是通过互联网不断帮用户解决问题。以全世界最大的制造能力为依托,帮全世界最大的用户群体解决了网购问题,自然就成了市值最大的公司。
新空间:来自被忽略的存在
学者方兴东曾撰文说,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掌控能力是严重被高估的。
第一,1997年组建的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并不在工信部(曾经的邮电部、信产部)等政府部门手中,而放在学术性的中科院。
第二,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都是VIE结构(可变利益实体,也称协议控制),走海外上市之路,真正运营网络空间的主力军不是政府,而是掌控数亿用户的互联网企业,其实际行使的权力远超政府。
第三,互联网从一开始就不是哪个单一政府部门主管,事实上是“去中心”的。1995年,中央没有让邮电部或电子部管互联网,而是由跨部委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后改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互联网管理规定。
第四,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管理主要是“底线”思路,应急、救火式的事务为主,只要不是突破底线的危机、失范、违法犯罪等,中国互联网的自由度很高。
互联网是新生事物,谁都不熟悉。我们既可以说,政府明智地采取了先发展、先探索的包容与促进态度,也可以说,当时互联网规模很小,在某种程度上被政府忽略了,没有纳入传统的管理模式。
新的空间在哪里?在我们一开始都不熟悉,风险很大、看不清楚的处女地。这样的地方,从创业模式到投资模式,到试错改进、迭代演进的成长模式,再到行业管理方法,都和传统不同。一位投资界的朋友说:“我去过好几个几十亿、上百亿规模,政府牵头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发现两三年都投不出一个项目,几万块钱的事情都要审批几个月,因为国资不能犯错误。媒体宣传得很起劲,今天某某基金起航了,明天某某基金获得多少亿授信了,实际很难投出去。”
创新总有风险,试错就是常态。对于监管者来说,对陌生的新领域,多一些忽略,少一些以制约为导向的监管,反而是明智的态度。历史证明,被忽略的存在,往往是更容易生长的存在。
以上内容节选自秦朔《文明寻思录》(第二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股票发行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