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科技发展母基金投资基金公司注册哪些企业?

昌平科技园总经理王颖:中关村昌平园母基金体系发展规划报告解读    日,“2016北京o昌平金融峰会”在龙城丽宫酒店举行。在会议上,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进行了《中关村昌平园母基金体系发展规划报告》的解读。
  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理委员会、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清科集团协办的“2016北京o昌平金融峰会”在龙城丽宫酒店举行。在会议上,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进行了《中关村昌平园母基金体系发展规划报告》的解读。以下为其精彩观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日,大家知道不知道在2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说1988年的5月10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这就是中关村的前身,28年过去了,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那么今天我们在昌平召开这样一个资本助力创新创业的金融峰会,也别具意义。
  今天很荣幸跟各位分享一下昌平园基金业务发展规划。看到这个大屏幕上很多的关键词,比如说政府引导基金的爆发,新三板的扩容、分层,包括股权众筹的元年,我们都能知道2015年股权投资市场可谓精彩纷呈。昌平区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下,迎来了基金业务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是炼足了内功,做足了功课。
  2010年到2015年昌平区总收入从900亿增加到了3400亿,翻了几乎四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园区收入持续增长;四大支柱产业已经占据了园区经济总量的91%,像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科技,有两大支柱产业占比均已经超过了30%。同时一些新兴产业业态也在昌平区初见雏形,如航空、机器人、3D打印等,特色产业优势集聚;昌平区的优秀企业资源也是非常丰富,在入园3400家企业当中,有700家是国家级的高新企业,有20家上市公司,还有48家新三板企业,生物医药类的企业和能源科技企业数量都超过了500家;此外,产业升级蓄势待发,在“十三五”期间昌平提出了针对主要核心产业五大产业升级活动,还有就是面向一批发展潜力非常好,主营业务非常突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小巨人培育计划,以及集成中小微企业的聚力计划;同时,昌平区双创生态方兴未艾,去年在回龙观创立了双创社区以及首发项目腾讯众创空间,今年我们又把双创社区推动到了天通苑社区。我们提出从资金链来引导创新创业链,用创新创业链来支持产业链,可谓基金业务的发展恰逢其时。
  接下来我想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昌平园基金业务和母基金体系的一个基本情况。我们知道在欧美国家,母基金已经成为了私募股权市场里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母基金通过甄选大量优秀管理机构,具有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提高资产配置多元化,提高资本回报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昌平科技园基金业务也采取了母基金发展模式。
  母基金初步规划的规模是10亿人民币,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的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初期母基金主要的投资人是昌发展以及昌发展旗下昌科金投资有限公司和社会资本,下一步将吸引更多的社会化GP、LP公司加入我们。我们的投资标的主要包括这么几类,第一是投资一些市场化的母基金,这也是这个基金的一个创新亮点。第二,跟市场化的母基金对子基金进行合投。第三,优选一些自选的子基金,第四是跟投项目,第五是直投项目。
  具体介绍一下投资策略,首先我们通过对市场化的母基金进行投资以及与其合投子基金来实现资本规模多级放大,提升投资管理水平,拓展优质投资标的资源(包括子基金、基金二手份额及项目),再就是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除了对市场化母基金和合投子基金进行合投以外,我们也会针对双创社区配套的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以及聚焦昌平区特色产业和核心高新技术环节的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延伸的基金,自选子基金投资。此外我们也会做一些跟投项目的投资,这个主要是为了提高投资回报,并且提高投资效率。最后就是直投项目,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昌平区需要重点引入的一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发展和落地。通过以上的投资策略,我们要兼顾的是早期投资和中后期投资,传统优势产业投资和新兴产业的投资,以及兼顾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基金商业目标的实现。由于基金结构有一定的复杂性,我们会在管理费和收益分配方面做一些技术处理,保证投资人安全合理的回报。
  接下来,介绍一下母基金发展思路。
  第一个方面,是投资推动双创社区发展,把握产业机遇。一是要设立一些生态要素基金。昌平区正在围绕双创社区建设“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我们会结合这个体系建立高端领军人才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双创社区建设基金,推动双创生态软硬件环境塑造。二是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布局人工智能,AR和VR,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精准医疗,智能医疗,文化创意,消费升级等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三是形成金融服务的闭环,首先在母基金体系内部我们通过VC子基金来接盘天使子基金,或者接收一些子基金的二手权益,以及跟投一些项目,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中间成本。同时在外部,我们会通过金融生态链实现外部联动,比如说进行投保贷的联动探索,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第二个方面,就是资本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首先是我们会联合一些领军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聚焦一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高端环节,促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整合。二是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聚焦一些潜力企业的成长,加快像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更多优秀的小巨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三是设立并购投资基金,会联合一些上市公司来发起,推动园区企业进行国内外的重组并购,做大做强。四是海外基金,我们会帮助企业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的优势资源。
  发展思路的第三个方面,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我们想要健全一站式的产业生态平台,为母基金所有投资标的来提供全面支持的投后管理。刚才也介绍了,昌发展接受昌平区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作为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将通过基金投资,基金的注册落地,项目资源的扩展,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公共资源平台的搭建,孵化加速平台的建立,以及政府各种资源的协调,来实现立体化和全要素的投后大增值服务。
  发展思路第四个方面,就是优化配套政策环境,促进投资机构集聚昌平。通过我们配套政策实现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在昌平的汇聚和信息交流共享。
  下面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母基金三步走的一个战略,首先在年,我们规划带动总投资达到30-50亿,主要是投资市场化母基金,早期阶段的子基金,以及直投一些重大的项目。年希望带动投资总规模累计达到50-100亿,主要投资中后期基金、海外基金,以及跟投优选项目。2018年-2020年主要重点是子基金的投后管理,以及直投项目的退出管理,还有园区企业的债权投资、园区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债权投资。
  希望通过刚才为大家介绍的母基金发展战略、落地路径、发展思路,实现这样几个发展目标:
  第一,一个撬动100亿资本规模的母基金体系。第二,推动园区存量优势产业以及增量新兴产业两翼齐飞。第三,实现母基金、子基金投资,直接投资三级联动。第四,实现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园区发展,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四项带动。
  我们希望到“十三五”期末,昌平将会成为带动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引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我们希望携手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以及更多的园区企业,一起来投资新昌平。谢谢大家!
2455゜12404゜22268゜32193゜42031゜51255゜61121゜71033゜8991゜9989゜1027905゜126879゜226405゜326179゜426076゜518046゜616262゜715867゜815380゜912904゜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天使 金额未透露 融资其他轮 50000万美元 融资Pre-A 13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昌平科技发展母基金荣膺“CLPA年度基金中基金30 强”昌平科技发展母基金荣膺“CLPA年度基金中基金30 强”财经乐道百家号号,CLPA中国有限合伙人联盟和CLPA 新兴另类投资管理论坛及CLPA 年度第十一届中国合伙人评选颁奖典礼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基金中基金、各省市创投企业等百余家行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昌平科技发展母基金荣膺“CLPA年度基金中基金 30 强”,昌发展总经理王颖同时获得“CLPA 年度首席投资官 100人”CLPA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有限合伙人年会及评选,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有限合伙人专业榜单,也是中国现今唯一为政府引导基金及基金中基金市场发布年度评选的机构,是中国投融资服务业从另类资产、投资基金、产业金融到创新孵化全产业链各类企业的全面展示。昌发展作为北京“三城一区”主阵地,昌平区承接“双创”大势,以金融之力,引领优势产业集群,树立了全国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风向标”。北京昌平中小微企业双创发展基金、北京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投资基金、北京市产融合创基金三支母基金2016年底相继设立,其中,双创和成长这两支母基金由昌科金(昌发展的全资子公司)直接负责管理,产融母基金则由昌科金通过合资GP进行管理,三大母基金首期规模25亿元,汇集中央、北京、昌平三级财政资金,计划投资50支优秀子基金,参股基金规模200亿。从2017年3月设立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昌发展自主管理的两只母基金在大健康、智能智造、TMT、文化等领域投资了一批一线基金,合作基金总规模116亿元,实现财政资金17倍放大;直接、间接投资项目1近200个,投资企业估值逾1300亿元。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推动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有机结合。2016年,被评定为“2016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LP20强”,荣获“2017年中国最具成长性有限合伙人TOP10”、母基金联盟“2017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TOP50)”。此次获奖,标志着昌平科技发展母基金及管理团队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点母基金FOF投资机构,将有力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优化发展。为给昌平区的合作基金和基金投资的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通过建立双创基金投后基地,提供源源动力,加速集聚创新创业!昌平区围绕大健康、智能制造、能源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体育等产业领域,吸引基金投资的优秀企业落地发展。并大力投入空间、政策、服务等资源支持,为昌平科技发展母基金体系投资企业提供购租房补贴以及政策咨询申报、技术平台支撑、产业资源链接、国际交流合作等一站式产业服务。通过“基金+基地”的模式创新,打造更加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生态。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昌发展)成立于2015年5月,是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的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昌发展下辖资产、资本、产服三大业务体系,集聚多元化产业资源和国内外创新动能,为企业提供集产业发展载体、产业促进服务和产业投融资于一体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空间、资金、服务三项产业发展要素的系统联动,打造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于一体的一站式产业生态平台,全面激活创新能量,助力企业全周期成长。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财经乐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价格是你所付出去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昌平母基金,发展正当时
金融支持是创业成功的加速器。北京市昌平区立足于创新创业者在企业初创期、成长期等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吸引50多家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成立了昌平双创金融服务联盟,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促进包括股权投资机构、银行、保险、券商、担保机构等各种金融资源聚集,促进双创社区的投融资信息对接,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提高社区内项目融资的便利性。
围绕“回+”双创社区建设和昌平特色优势产业,昌平区还投入25亿元设立了“中小微企业双创”“中小企业成长”“产业融合发展”三个系列的母基金体系,计划在三年内参与约50只基金的投资,实现合作基金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迎来发展契机
2015年,昌平区迎来了基金业务发展的好时机。
2010年到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昌平园的总收入从900亿元增加到3400亿元,翻了几乎两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科技这四大支柱产业占据了园区经济总量的91%,航空、机器人、3D打印等一批新兴产业业态也初见雏形。
“十三五”期间,昌平提出了针对主要核心产业五大产业的升级计划,面向一批发展潜力非常好、主营业务非常突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小巨人培育计划,以及集成中小微企业的聚力计划。
2015年,回龙观双创社区创立,2016年又推动到了天通苑社区。
“我们提出从资金链层面来引导创新创业链,用创新创业链来支持产业链,基金业务的发展可谓恰逢其时。”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发展”)总经理王颖说道。
她介绍说,去年昌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协助推动政府把整个基金管理的流程、基金运作的目标要求固化到政策中,并同步完成了三只母基金的注册及在证监会的备案。目前,母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的体系已经搭建完成并开始投资。
王颖与昌发展运营部同事在2017半年会上合影。
王颖介绍,昌平母基金的投资标的主要包括五类:第一,市场化的母基金;第二,与市场化母基金一起对子基金进行合投;第三,自主优选一些子基金;第四,跟投项目;第五,直投项目。
“通过对市场化的母基金进行投资并与其合投子基金,可以实现资本规模多级放大,提升投资管理水平,拓展优质投资标的资源,包括子基金、基金二手份额及项目,从而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王颖说。此外,母基金也会针对双创社区配套的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以及聚焦于昌平区特色产业和核心高新技术环节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延伸的基金、自选子基金等进行投资。而跟投项目主要是为了提高投资效率和回报;直投项目主要是为了配合昌平区内优质企业的加速发展及需要重点引入的一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发展和落地。
“目前母基金是以国有资本为主,做直投的话还要做一个市场化直投基金的结构,以方便未来退出,我们现在已经在储备直投和跟投的项目了。”王颖介绍道。
谈到筛选GP的标准,王颖表示,母基金将重点考察基金管理团队专注和聚焦的投资方向,以及对行业趋势的研判能力和项目投后的辅导能力,“我们希望借助他们的专业投资能力,在昌平真正挖掘出来一批优秀的企业。”
据王颖介绍,目前母基金已经投资了十几只基金,还有十几只基金已经立项,处于尽调阶段,今年预计能投25?30只基金。
“有些新基金管理团队的业绩表现确实还很难评价,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是挺有挑战性的,我们也做了很多沟通、对比和评价分析。我们会特别关注基金团队的投资方向与其专业基因是否匹配,以及他们真正的初衷和动力是什么。”王颖表示,“我们接触的这几个还不错的基金,他们是特别想通过投资挖掘一批能够改变世界的创业技术和团队,而且他们自身也有很强的技术或实业背景以及对产业的理解力和资源整合力。这些基金的规模不大,但能看出来他们是在扎扎实实做事,有的是放弃了在世界500强等大企业管理层很舒适的状态出来做投资的,他们的动力和初衷就不是为了挣一时的快钱,而是真的把投资当成事业来做。”
在对基金的评判上,王颖认为,优秀的基金除了能够找到好项目,还要在投完之后帮助企业链接到一些比较核心的资源,这种非财务投资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走得更快,走得更久。
日,昌发展推动成立的Champion国际乐创汇举办首期落地活动。
在资本持续助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投资者的主观意愿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一个是收益与流动性的平衡。昌平母基金如何兼顾政府政策目标和基金的商业目标呢?
“我们对基金有返投的要求,这是一个社会化的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运作时,需要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推动和补充,不能强买强卖。”王颖表示,“所以我们洽谈的大部分合作基金的投资方向跟昌平的重点产业方向是吻合的,这样基金就有信心在昌平找到优质的项目,我们也会积极地向它们输送项目源。”
在返投目标的实现方面,母基金也提供了一定的灵活度。“基金投资的早期阶段的好项目,我们特别欢迎它们到昌平来注册,对接我们的资源和服务,这样的话,基金也能实现返投的目标。”王颖介绍,“另外,我们的母基金还投资了市场化的母基金,它们会投一些老牌的基金,所以母基金返投的要求就被分散化了,不会死盯着一两只基金来达到这个目标,相当于打包了一个投资组合,灵活度就体现出来了。”
“目前来讲,我们接触到的这些基金,对于我们的这些要求还是接受的,而且也都在积极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王颖说道。
在昌平母基金的发展初期,主要投资人是昌发展以及昌发展旗下的昌科金投资有限公司和社会资本,“所以基金的周期比较长,没有那么大的兑付压力或者回收投资的压力,基本上能覆盖住我们投的子基金的周期。”王颖对此很是欣慰。
在管理费和收益分配方面,母基金跟市场上的LP是同股同权,“母基金的投资占一只基金的15%左右,还是希望尽可能地放大杠杆效应,希望有多一些的社会资本进入。我们特别要求国有资本在一只基金中的比例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太多了会影响未来的项目退出。”
王颖在昌科生命健康行业联盟会议上演讲。
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速度和回报效率都必然有所期许,都希望能更早地兑现回报。但企业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创立到上市平均需要经历10年时间,与此同时,一届政府的任期是五年,可连任一届。在此情况下,应当如何考核财政资金的投资业绩呢?
王颖坦言,考核标准现在还在摸索。同时,她认为考核标准将关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效益。是否实现了基金设立之初所要引导或者推动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否撬动了社会资本,杠杆效应的效益如何,这些都是考核内容;第二,合规性。要看决策是不是严格按照程序流程在进行;第三,经济效益,这是涉及国有资产保持增值的问题。
“一般的国有企业,一届领导班子任期的考核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指标的。而基金在结算之前,收益回报水平都是账面上的,这一点政府也在摸索。”王颖表示。
受资金来源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国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一直颇具争议。王颖表示,在基金投资活动的股权激励和团队激励方面,昌发展也在积极聘请专业咨询机构设计方案。“这也是双向的选择,员工一旦参与股权激励,就要有实际的资金投入,而兑现收益需要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长的周期。员工的专业度、风险容忍度、经济状况等都是决定激励结构和形式的重要因素。”
对于昌平母基金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王颖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发展思路:
第一,以投资推动双创社区的发展,把握产业机遇。一是要设立一些生态要素基金。昌平区正在围绕双创社区建设“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我们会结合这个体系建立高端领军人才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双创社区建设基金,推动双创生态软硬件环境塑造。”二是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布局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精准医疗、智能医疗、文化创意、消费升级等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三是形成金融服务的闭环,首先在母基金体系内部通过VC子基金来接盘天使子基金,或者接收一些子基金的二手权益,以及跟投一些项目,以此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中间成本。同时,还会通过金融生态链实现外部联动,如进行投保贷联动的探索,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第二,资本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联合一些领军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聚焦一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高端环节,促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整合。二是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聚焦一些潜力企业的成长,加快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更多优秀的小巨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三是联合一些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投资基金,推动园区企业开展国内外的重组并购并做大做强。四是设立海外基金,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并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资源。
第三,健全一站式产业生态平台,为母基金的所有投资标的提供全面支持的投后管理。作为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昌发展将通过基金投资、基金的注册落地、项目资源的扩展、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公共资源平台的搭建、孵化加速平台的建立以及政府各种资源的协调,来实现立体化和全要素的投后大增值服务。
第四,优化配套政策环境,促进投资机构集聚昌平。“通过我们的配套政策,实现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在昌平的汇聚和信息交流共享。”
王颖介绍,“十三五”期间,昌平母基金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年,规划带动总投资达到30亿?50亿元,主要是投资市场化母基金和早期阶段的子基金,以及直投一些重大的项目;年,希望带动投资总规模累计达到50亿?100亿元,主要投资中后期基金、海外基金,以及跟投一些优选项目;年,重点是子基金的投后管理,直投项目的退出管理,以及园区企业的债权投资、园区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债权投资。
昌平母基金希望实现如下几个发展目标:第一,成长为一个撬动100亿资本规模的母基金体系;第二,推动园区存量优势产业和增量新兴产业两翼齐飞;第三,实现母基金投资、子基金投资、直接投资三级联动;第四,实现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园区发展、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四项带动。
“到‘十三五’期末,我们希望昌平会成为带动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引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我们希望携手更多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以及更多的园区企业,一起来投资新昌平。”王颖许下如此的心愿。
文 | 本刊记者 筱小丫
载于《投资圈》杂志7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投资圈》-昌平母基金,发展正当时《投资圈》-昌平母基金,发展正当时雪花财经百家号来源:投资圈杂志网站(www.investcircle.cn)出处:投资圈杂志 / 筱小丫金融支持是创业成功的加速器。北京市昌平区立足于创新创业者在企业初创期、成长期等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吸引50多家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成立了昌平双创金融服务联盟,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促进包括股权投资机构、银行、保险、券商、担保机构等各种金融资源聚集,促进双创社区的投融资信息对接,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提高社区内项目融资的便利性。围绕“回+”双创社区建设和昌平特色优势产业,昌平区还投入25亿元设立了“中小微企业双创”“中小企业成长”“产业融合发展”三个系列的母基金体系,计划在三年内参与约50只基金的投资,实现合作基金规模将超过100亿元。迎来发展契机2015年,昌平区迎来了基金业务发展的好时机。2010年到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昌平园的总收入从900亿元增加到3400亿元,翻了几乎两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科技这四大支柱产业占据了园区经济总量的91%,航空、机器人、3D打印等一批新兴产业业态也初见雏形。“十三五”期间,昌平提出了针对主要核心产业五大产业的升级计划,面向一批发展潜力非常好、主营业务非常突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小巨人培育计划,以及集成中小微企业的聚力计划。2015年,回龙观双创社区创立,2016年又推动到了天通苑社区。“我们提出从资金链层面来引导创新创业链,用创新创业链来支持产业链,基金业务的发展可谓恰逢其时。”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发展”)总经理王颖说道。她介绍说,去年昌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协助推动政府把整个基金管理的流程、基金运作的目标要求固化到政策中,并同步完成了三只母基金的注册及在证监会的备案。目前,母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的体系已经搭建完成并开始投资。王颖与昌发展运营部同事在2017半年会上合影聚焦专业王颖介绍,昌平母基金的投资标的主要包括五类:第一,市场化的母基金;第二,与市场化母基金一起对子基金进行合投;第三,自主优选一些子基金;第四,跟投项目;第五,直投项目。“通过对市场化的母基金进行投资并与其合投子基金,可以实现资本规模多级放大,提升投资管理水平,拓展优质投资标的资源,包括子基金、基金二手份额及项目,从而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王颖说。此外,母基金也会针对双创社区配套的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以及聚焦于昌平区特色产业和核心高新技术环节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延伸的基金、自选子基金等进行投资。而跟投项目主要是为了提高投资效率和回报;直投项目主要是为了配合昌平区内优质企业的加速发展及需要重点引入的一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快速发展和落地。“目前母基金是以国有资本为主,做直投的话还要做一个市场化直投基金的结构,以方便未来退出,我们现在已经在储备直投和跟投的项目了。”王颖介绍道。谈到筛选GP的标准,王颖表示,母基金将重点考察基金管理团队专注和聚焦的投资方向,以及对行业趋势的研判能力和项目投后的辅导能力,“我们希望借助他们的专业投资能力,在昌平真正挖掘出来一批优秀的企业。”据王颖介绍,目前母基金已经投资了十几只基金,还有十几只基金已经立项,处于尽调阶段,今年预计能投25~30只基金。“有些新基金管理团队的业绩表现确实还很难评价,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是挺有挑战性的,我们也做了很多沟通、对比和评价分析。我们会特别关注基金团队的投资方向与其专业基因是否匹配,以及他们真正的初衷和动力是什么。”王颖表示,“我们接触的这几个还不错的基金,他们是特别想通过投资挖掘一批能够改变世界的创业技术和团队,而且他们自身也有很强的技术或实业背景以及对产业的理解力和资源整合力。这些基金的规模不大,但能看出来他们是在扎扎实实做事,有的是放弃了在世界500强等大企业管理层很舒适的状态出来做投资的,他们的动力和初衷就不是为了挣一时的快钱,而是真的把投资当成事业来做。”在对基金的评判上,王颖认为,优秀的基金除了能够找到好项目,还要在投完之后帮助企业链接到一些比较核心的资源,这种非财务投资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走得更快,走得更久。日,昌发展推动成立的Champion国际乐创汇举办首期落地活动兼顾利益在资本持续助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投资者的主观意愿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一个是收益与流动性的平衡。昌平母基金如何兼顾政府政策目标和基金的商业目标呢?“我们对基金有返投的要求,这是一个社会化的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运作时,需要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推动和补充,不能强买强卖。”王颖表示,“所以我们洽谈的大部分合作基金的投资方向跟昌平的重点产业方向是吻合的,这样基金就有信心在昌平找到优质的项目,我们也会积极地向它们输送项目源。”在返投目标的实现方面,母基金也提供了一定的灵活度。“基金投资的早期阶段的好项目,我们特别欢迎它们到昌平来注册,对接我们的资源和服务,这样的话,基金也能实现返投的目标。”王颖介绍,“另外,我们的母基金还投资了市场化的母基金,它们会投一些老牌的基金,所以母基金返投的要求就被分散化了,不会死盯着一两只基金来达到这个目标,相当于打包了一个投资组合,灵活度就体现出来了。”“目前来讲,我们接触到的这些基金,对于我们的这些要求还是接受的,而且也都在积极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王颖说道。在昌平母基金的发展初期,主要投资人是昌发展以及昌发展旗下的昌科金投资有限公司和社会资本,“所以基金的周期比较长,没有那么大的兑付压力或者回收投资的压力,基本上能覆盖住我们投的子基金的周期。”王颖对此很是欣慰。在管理费和收益分配方面,母基金跟市场上的LP是同股同权,“母基金的投资占一只基金的15%左右,还是希望尽可能地放大杠杆效应,希望有多一些的社会资本进入。我们特别要求国有资本在一只基金中的比例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太多了会影响未来的项目退出。”王颖在昌科生命健康行业联盟会议上演讲摸索前进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速度和回报效率都必然有所期许,都希望能更早地兑现回报。但企业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创立到上市平均需要经历10年时间,与此同时,一届政府的任期是五年,可连任一届。在此情况下,应当如何考核财政资金的投资业绩呢?王颖坦言,考核标准现在还在摸索。同时,她认为考核标准将关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效益。是否实现了基金设立之初所要引导或者推动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否撬动了社会资本,杠杆效应的效益如何,这些都是考核内容;第二,合规性。要看决策是不是严格按照程序流程在进行;第三,经济效益,这是涉及国有资产保持增值的问题。“一般的国有企业,一届领导班子任期的考核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指标的。而基金在结算之前,收益回报水平都是账面上的,这一点政府也在摸索。”王颖表示。受资金来源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国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一直颇具争议。王颖表示,在基金投资活动的股权激励和团队激励方面,昌发展也在积极聘请专业咨询机构设计方案。“这也是双向的选择,员工一旦参与股权激励,就要有实际的资金投入,而兑现收益需要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长的周期。员工的专业度、风险容忍度、经济状况等都是决定激励结构和形式的重要因素。”对于昌平母基金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王颖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发展思路:第一,以投资推动双创社区的发展,把握产业机遇。一是要设立一些生态要素基金。昌平区正在围绕双创社区建设“资本、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空间”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我们会结合这个体系建立高端领军人才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双创社区建设基金,推动双创生态软硬件环境塑造。”二是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布局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精准医疗、智能医疗、文化创意、消费升级等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三是形成金融服务的闭环,首先在母基金体系内部通过VC子基金来接盘天使子基金,或者接收一些子基金的二手权益,以及跟投一些项目,以此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中间成本。同时,还会通过金融生态链实现外部联动,如进行投保贷联动的探索,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第二,资本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联合一些领军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聚焦一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高端环节,促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整合。二是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聚焦一些潜力企业的成长,加快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更多优秀的小巨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三是联合一些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投资基金,推动园区企业开展国内外的重组并购并做大做强。四是设立海外基金,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并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资源。第三,健全一站式产业生态平台,为母基金的所有投资标的提供全面支持的投后管理。作为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昌发展将通过基金投资、基金的注册落地、项目资源的扩展、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公共资源平台的搭建、孵化加速平台的建立以及政府各种资源的协调,来实现立体化和全要素的投后大增值服务。第四,优化配套政策环境,促进投资机构集聚昌平。“通过我们的配套政策,实现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在昌平的汇聚和信息交流共享。”王颖介绍,“十三五”期间,昌平母基金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年,规划带动总投资达到30亿~50亿元,主要是投资市场化母基金和早期阶段的子基金,以及直投一些重大的项目;年,希望带动投资总规模累计达到50亿~100亿元,主要投资中后期基金、海外基金,以及跟投一些优选项目;年,重点是子基金的投后管理,直投项目的退出管理,以及园区企业的债权投资、园区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债权投资。昌平母基金希望实现如下几个发展目标:第一,成长为一个撬动100亿资本规模的母基金体系;第二,推动园区存量优势产业和增量新兴产业两翼齐飞;第三,实现母基金投资、子基金投资、直接投资三级联动;第四,实现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园区发展、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四项带动。“到‘十三五’期末,我们希望昌平会成为带动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引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我们希望携手更多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以及更多的园区企业,一起来投资新昌平。”王颖许下如此的心愿。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雪花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财经市场观察,分享研究结果!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基金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