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鑫股票质押被冻结什么情况

独家 | 暴风冯鑫股权遭冻结隐情:VR业务不顺,资方索要9000万投资款
7月9日,陷入CEO股权冻结阴影的暴风集团股价大跌,开盘迅速下跌10.02%,股价收于每股12.75,创下历史新低。“公司深读”独家了解到,与外界怀疑因股权质押导致冻结不同,本次导致冯鑫327万股股票被冻结,源自其与中信资本围绕暴风魔镜相关业务所产生的股权转让纠纷。
“公司深读”获得的法律文书显示,去年10月1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做出民事判决,裁定查封、冻结被告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暴风魔镜),北京魔镜未来科技有限公司(魔镜未来),以及冯鑫、黄晓杰名下的财产,总计限额为9070.22万元。
根据法律文书,中信资本(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资本”)曾与暴风魔镜、魔镜未来,以及两家公司的总经理黄晓杰、暴风集团董事长冯鑫发生股权转让纠纷,为此,中信资本向法院提出了财产保全申请。法院认为,中信资本的财产保全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做出查封、冻结两家公司,以及冯鑫、黄晓杰名下合计9070.22万元财产的判决结果。
暴风魔镜、魔镜未来为暴风集团VR业务的主要载体。工商资料显示,魔镜未来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262余万元,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暴风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18.28%,另通过暴风控股有限公司又持有15.85%的股权,合计持股34.13%;暴风未来第二大股东为黄晓杰,持股比例15.85%,华谊兄弟互娱(天津)投资有限公司和中信资本(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在股东名单中,持股比例分别为7.76%和5.42%。
而暴风魔镜则为魔镜未来全资控股,注册资本达到1.6亿元。
2014年,暴风集团进军VR业务。年间,在资本热捧下,VR领域迎来“井喷”,暴风魔镜凭借先发优势获得资本认可:当年1月,暴风魔镜宣布获得第二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3亿元人民币,估值达到14.3亿元人民币,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本领投。
2016年底、2017年初,VR热潮开始退却,暴风集团转向互联网电视等领域。目前,电视业务带来的硬件收入贡献了暴风集团绝大部分营收。今年4月,暴风集团发布2017年财报披露,显示营业收入共19.15亿元,比增16.25%,其中以互联网电视为主的硬件收入12.83亿元,增长39.93%,网络付费服务收入11.45亿元,增长46.61%,广告收入4.28亿元,下滑26.13%;集团净利润5513.93万元,增长4.41%。
对于VR业务,冯鑫亦多次坦诚行业的不成熟性。今年4月,在业绩发布会上,冯鑫表示,暴风集团将“All in”电视业务,VR业务“时机不对”;7月4日,在接受“公司深读”采访时,冯鑫再次强调,当前VR领域的硬件和软件不够成熟,“不足以成为可用的2C产品”。
7月6日晚间,暴风集团公告称,控股股东冯鑫所持327万股公司股份被法院司法冻结,冻结原因系中信资本以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为由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涉及股份占冯鑫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4.65%,占公司总股本0.99%。
当晚,暴风方面对“公司深读”表示,此事源自某家暴风集团非上市体系的公司与中信资本的经济纠纷,目前冯鑫仍在正常履职,双方正在准备走法律程序。
目前,冯鑫共持有暴风集团股份7032.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1.34%,累计质押股份 6705.11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95.35%,占公司总股本的 20.35%。按照7月9日收盘价结算,被冻结的327万股市值为4169.25万元。
暴风集团在公告中称,本次司法冻结事项目前不存在被冻结股份被强制过户的风险,不会导致公司实控权发生变更,也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冯鑫股权被法院冻结:暴风的药神为什么都不灵了
文:刘志刚
暴风集团7月6日晚间公告称,控股股东冯鑫大约327万股被北京朝阳区法院冻结,开始日期为6月26日,到期日为日,冻结三年。本次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4.65%,占公司总股本0.99%。同时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目前,冯鑫的股票质押率95.35%。这意味着冯鑫持有的暴风集团100%的股权要么已质押,要么被冻结。同时也意味着,一直靠质押融资的冯鑫再无股权可押。`
更糟糕的是,冯鑫所质押的股权平仓价格在10元-12元之间。由于近期大市疲软,以及暴风各项负面信息拖累,暴风集团股价今年以来以及下跌35%。据新浪财经讯7月9日发布的数据,当日暴风集团快速跌停,封住跌停板,截止发稿,暴风集团报12.75元,跌10.02%
作为曾经的妖股,暴风好不潇洒。乐视模式大火之际,亦步亦趋对标乐视。VR,AI,区块链,当下或曾经最火的行业,暴风均有染指,“神农尝百草”,为什么没有一个业务能够成为解救暴风的“药神”?
艺多不养人:VR萧条,AI模糊,区块链打酱油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内容版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近年来的内容版权时代使得暴风原先的业务,已经不具备竞争力。这使得暴风将目光转向了圈内更加火热的VR、AI等领域,客观的讲单从业务选择方面,暴风选择行业的方向还是比较正确的。
首先是VR领域,在2016年获得大量资本融资的暴风魔镜已经成为了VR产业的巨头企业。最直接的体现在其体量上,在2016年在6月份时,暴风魔镜就已经宣布销量达到150万,这在当时国内VR领域可以说是第一张“船票”。
但可惜好景不长,仅仅在十个月后,暴风魔镜就传来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现在来看造成这种忽然逆转的结果各方面因素有很多,但如果进行简单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运气成分和自身原因两大因素。
在运气成分中,首先从本质上来讲VR这项创新,属于技术领域的创新模式,就像是理科类型的成果,这种创新产品会有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标准化答案,不需要时间进行验证,用户只要把产品佩戴好就能马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技术创新有着固定的发展周期,而处于发展周期初始阶段的VR产品存在的诸多眩晕感等不良体验、动辄上万的价格、没有好的内容等问题,给用户带来了不尽人意的体验,笔者认为这是VR行业快速入冬的根本原因。
于此同时,在经历了O2O行业泡沫后投资人的更加理性,以及国内叫停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 四个行业跨界定增的政策导向,也都使暴风魔镜的外部环境更加雪上加霜。但正如7.9日暴风CEO冯鑫与暴风市场部负责人Richard两个小时对话中的基本结论“怪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还是有膨胀的心态。”,暴风自身的原因是更加主要的因素。
最为人所诟病的也是冯鑫承认了自身原因是,暴风铺设的赛道实在太多了,除了VR和AI,当时暴风科技极力的推进的“DT大娱乐战略”,打造了体育、游戏、影视、音乐、数据、娱乐、文化等10余个概念,这种类似乐视模式的发展方式,不免让人猜测有拉升股价的嫌疑。
虽然这一战略让暴风的股价一度出现了39个涨停,不足三个月暴涨了42倍。但凭借暴风当时的资本能力却只能支撑一到两件事,这使得在VR行业发生变化后,暴风难以拿出足够的资源为暴风魔镜进行快速调整,导致其产品虽然在前期占有率很高,但在体验方面不够极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VR领域,在销量上反而被淘宝上15元左右的山寨超越,同时在内容吸引力方面又比不过BAT的品牌优势。
其次是AI电视领域,暴风暴露出了自身市场预判能力的不足。就在今年4月暴风TV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再见吧,遥控器”暴风AI电视新品发布会,大肆宣称此产品将成为全球第一台干掉遥控器的人工智能电视。但仅仅三个月后就快速打脸,在7月6日北京独角兽峰会上,冯鑫表示“我们比较狠地先喊出了这个口号,但说实话,到此刻为止还没有真的完全干掉。
笔者认为去遥控器化,这种一刀切式的战略方向,显示了暴风判断市场趋势的能力还不够不成熟。明明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佬们已经反复强调了,只有考虑到场景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落地,可是在具体落地时,暴风还是陷入了技术型自嗨。
许多技术在宏观上,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一种是普适性技术(也可以称为全民刚需型技术)。比如从蜡烛到灯泡,几乎上全民适用,大家都能接受,再比如电视从台式到液晶,从非智能到智能,都是普适性技术,而且不涉及过多的用户习惯问题,新技术很快就能普及开来。
另一种是升维性技术(非全民刚需型技术),比如从电灯泡到霓光灯,霓光灯色彩绚丽,在某些场景,确实能发挥价值,但是家庭中,没什么人采用的,尽管技术上比灯泡炫酷,但是并非刚需,并非全民适用。通过人工智能电视的语音技术去遥控器,也很炫酷,未来也许会成为主流,成为普适性技术,但是当下还仍处于升维性技术(非全民刚需型技术)阶段,全面抛开遥控器,采用语音交互,难免有点早。所以虽然技术为王,但能不唯技术论!要在用户习惯与技术更迭之间找寻平衡点!尤其是目前观看电视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
类似的,暴风在区块链领域的动作也暴露了其对行业的预判能力的欠缺。虽然暴风新影推出的区块链产品BFC播酷云凭借区块链的热度大获成功,尽管售价高达6千元,但是预售的2千台依旧一扫而空。甚至使得暴风蹭上了IMO的热度。但随着区块链领域ICO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迅雷被互金会点名批评,暴风集团就主动与暴风新影撇清了关系,称其并非自己的子公司。这使得暴风的区块链大业无疾而终。
暴风不是下一个乐视:问题不小,但是依然有机会绝处逢生
正如上文所讲,暴风科技在2015年极力推进“DT大娱乐战略”,进行了超过10次的资本动作,打造了文化、视频、VR、影视等多个概念,在2015年之后,VR和区块链也让暴风出了两次大风头。但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却让人们看到了当年乐视的影子。
除了布局方面,暴风在资金结构方面也和乐视十分类似。目前冯鑫已将个人名下95.35%股票质押,占暴风集团总股本的20.35%。这与贾跃亭的当年的处境非常相似,后者赴美前将名下99.54%股票质押,占乐视网总股本的25.56%。这使得人们纷纷开始猜想暴风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乐视。
但笔者认为至少就目前来看,暴风并不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原因在于在业务模式上,相对于不断开辟新业务且最终在新业务上栽了跟头的乐视,暴风已经集中精力将业务重点放在了AI电视上面“all for TV”的重新布局,业务相对单一,系统风险也较之前得到了大幅度降低。
据了解暴风电视在2016年售出80万台,开出超过6000家线下店。销量的提高也反应在了财报上,暴风营收由2015年的6.52亿元大幅增至16.72亿元,增幅高达156.44%。到2017年年报,这一数字达到了19.15亿元,增幅也有16.25%。按照冯鑫的构想,暴风TV有望在明年年底实现盈利。
事实上,除了以硬件销量实现盈利,智能电视这一新赛道本身还具备OTT电商、流量变现、家庭物联网等多种想象空间。
据 TopDigital2017年初做的一份消费者调查显示,目前,80后和90后家庭中,超过半数家庭都已经在使用OTT智能电视,且超过90%的家庭都能保证每周至少开机一次,智能电视已经逐渐取代了只能收看几十个固定频道的传统有线电视,OTT智能电视已经重回年轻人家庭娱乐的中心。
而凭借丰富的内容表现能力,以及面对的家庭多人购物场景,OTT大屏购物消费,也正在发展起来,开始成为未来电商发展的新入口。对于广告主来说,OTT TV是未来绝不可错过的营销新机会。笔者认为,暴风在陷入股票质押等资金问题的当下,通过掌控智能电视的占有率,在硬件方面的控制权完全可以把自身商品的信息摆放在更加有利的位置,进行首页展示通过OTT电商进行变现,这样陷入资金危机的暴风便能够先“吃上饭”了。
与此同时流量变现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据了解2018年Q1智能电视激活终端较2017年增长11%,达到1.65亿台;日均开机时长达到311分钟;日均开机更是达到了20498万次。从行业数据来看,今年智能电视的流量将会很快超过PC流量,甚至逼近移动端的流量,相对于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干涸趋势,OTT大屏方面用户的粘性则持续增长。这给了暴风这类硬件厂家通过广告价值、营销价值获得变现的巨大可能。
虽然在智能电视诞生以来,广告是几乎唯一的变现手段,但随着OTT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日渐式微,电视作为客厅中最重要的一块屏幕,有望在移动互联网后时代,蔓延出巨大商机。
电视是早期的生活娱乐重心,其作为「产品」的潜力有目共睹。并且在拥有了操作系统、智能语音交互后,电视又再次成为了用户的眼中重要“玩具”,甚至能够以此成为家庭物联网的入口和“中控中心。”比如,用户的语音可直接作为ID被系统储存,操作系统延伸可实现语音的多场景多智能控制,比如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都可以由电视为圆点做延伸。在AI的终极形态机器人之前,客厅AI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所以智能电视的前景有着无限想象空间。
传说,老鹰在40岁的时候,爪子会变得老化,喙变得又长又弯,翅膀变得沉重,只有有勇气把喙敲掉,把指甲拔掉 ,把多余的羽毛拔掉的老鹰才能获得新的生命活到70岁。此时此刻的暴风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望暴风能够暂时忘掉股价,忘掉市值,专注于一点踏踏实实的做好智能电视,形成一个真正有价值、有前景的核心业务,这或许才是能够真正解救风暴的“药神”。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冯鑫股权被法院冻结:暴风的“药神”为什么都不灵了?
文:刘志刚
暴风集团7月6日晚间公告称,控股股东冯鑫大约327万股被北京朝阳区法院冻结,开始日期为6月26日,到期日为日,冻结三年。本次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4.65%,占公司总股本0.99%。同时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目前,冯鑫的股票质押率95.35%。这意味着冯鑫持有的暴风集团100%的股权要么已质押,要么被冻结。同时也意味着,一直靠质押融资的冯鑫再无股权可押。`
更糟糕的是,冯鑫所质押的股权平仓价格在10元-12元之间。由于近期大市疲软,以及暴风各项负面信息拖累,暴风集团股价今年以来以及下跌35%。据新浪财经讯7月9日发布的数据,当日暴风集团快速跌停,封住跌停板,截止发稿,暴风集团报12.75元,跌10.02%
作为曾经的妖股,暴风好不潇洒。乐视模式大火之际,亦步亦趋对标乐视。VR,AI,区块链,当下或曾经最火的行业,暴风均有染指,“神农尝百草”,为什么没有一个业务能够成为解救暴风的“药神”?
艺多不养人:VR萧条,AI模糊,区块链打酱油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内容版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近年来的内容版权时代使得暴风原先的业务,已经不具备竞争力。这使得暴风将目光转向了圈内更加火热的VR、AI等领域,客观的讲单从业务选择方面,暴风选择行业的方向还是比较正确的。
首先是VR领域,在2016年获得大量资本融资的暴风魔镜已经成为了VR产业的巨头企业。最直接的体现在其体量上,在2016年在6月份时,暴风魔镜就已经宣布销量达到150万,这在当时国内VR领域可以说是第一张“船票”。
但可惜好景不长,仅仅在十个月后,暴风魔镜就传来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现在来看造成这种忽然逆转的结果各方面因素有很多,但如果进行简单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运气成分和自身原因两大因素。
在运气成分中,首先从本质上来讲VR这项创新,属于技术领域的创新模式,就像是理科类型的成果,这种创新产品会有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标准化答案,不需要时间进行验证,用户只要把产品佩戴好就能马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技术创新有着固定的发展周期,而处于发展周期初始阶段的VR产品存在的诸多眩晕感等不良体验、动辄上万的价格、没有好的内容等问题,给用户带来了不尽人意的体验,笔者认为这是VR行业快速入冬的根本原因。
于此同时,在经历了O2O行业泡沫后投资人的更加理性,以及国内叫停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 四个行业跨界定增的政策导向,也都使暴风魔镜的外部环境更加雪上加霜。但正如7.9日暴风CEO冯鑫与暴风市场部负责人Richard两个小时对话中的基本结论“怪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还是有膨胀的心态。”,暴风自身的原因是更加主要的因素。
最为人所诟病的也是冯鑫承认了自身原因是,暴风铺设的赛道实在太多了,除了VR和AI,当时暴风科技极力的推进的“DT大娱乐战略”,打造了体育、游戏、影视、音乐、数据、娱乐、文化等10余个概念,这种类似乐视模式的发展方式,不免让人猜测有拉升股价的嫌疑。
虽然这一战略让暴风的股价一度出现了39个涨停,不足三个月暴涨了42倍。但凭借暴风当时的资本能力却只能支撑一到两件事,这使得在VR行业发生变化后,暴风难以拿出足够的资源为暴风魔镜进行快速调整,导致其产品虽然在前期占有率很高,但在体验方面不够极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VR领域,在销量上反而被淘宝上15元左右的山寨超越,同时在内容吸引力方面又比不过BAT的品牌优势。
其次是AI电视领域,暴风暴露出了自身市场预判能力的不足。就在今年4月暴风TV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再见吧,遥控器”暴风AI电视新品发布会,大肆宣称此产品将成为全球第一台干掉遥控器的人工智能电视。但仅仅三个月后就快速打脸,在7月6日北京独角兽峰会上,冯鑫表示“我们比较狠地先喊出了这个口号,但说实话,到此刻为止还没有真的完全干掉。
笔者认为去遥控器化,这种一刀切式的战略方向,显示了暴风判断市场趋势的能力还不够不成熟。明明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佬们已经反复强调了,只有考虑到场景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落地,可是在具体落地时,暴风还是陷入了技术型自嗨。
许多技术在宏观上,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一种是普适性技术(也可以称为全民刚需型技术)。比如从蜡烛到灯泡,几乎上全民适用,大家都能接受,再比如电视从台式到液晶,从非智能到智能,都是普适性技术,而且不涉及过多的用户习惯问题,新技术很快就能普及开来。
另一种是升维性技术(非全民刚需型技术),比如从电灯泡到霓光灯,霓光灯色彩绚丽,在某些场景,确实能发挥价值,但是家庭中,没什么人采用的,尽管技术上比灯泡炫酷,但是并非刚需,并非全民适用。通过人工智能电视的语音技术去遥控器,也很炫酷,未来也许会成为主流,成为普适性技术,但是当下还仍处于升维性技术(非全民刚需型技术)阶段,全面抛开遥控器,采用语音交互,难免有点早。所以虽然技术为王,但能不唯技术论!要在用户习惯与技术更迭之间找寻平衡点!尤其是目前观看电视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
类似的,暴风在区块链领域的动作也暴露了其对行业的预判能力的欠缺。虽然暴风新影推出的区块链产品BFC播酷云凭借区块链的热度大获成功,尽管售价高达6千元,但是预售的2千台依旧一扫而空。甚至使得暴风蹭上了IMO的热度。但随着区块链领域ICO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迅雷被互金会点名批评,暴风集团就主动与暴风新影撇清了关系,称其并非自己的子公司。这使得暴风的区块链大业无疾而终。
暴风不是下一个乐视:问题不小,但是依然有机会绝处逢生
正如上文所讲,暴风科技在2015年极力推进“DT大娱乐战略”,进行了超过10次的资本动作,打造了文化、视频、VR、影视等多个概念,在2015年之后,VR和区块链也让暴风出了两次大风头。但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却让人们看到了当年乐视的影子。
除了布局方面,暴风在资金结构方面也和乐视十分类似。目前冯鑫已将个人名下95.35%股票质押,占暴风集团总股本的20.35%。这与贾跃亭的当年的处境非常相似,后者赴美前将名下99.54%股票质押,占乐视网总股本的25.56%。这使得人们纷纷开始猜想暴风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乐视。
但笔者认为至少就目前来看,暴风并不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原因在于在业务模式上,相对于不断开辟新业务且最终在新业务上栽了跟头的乐视,暴风已经集中精力将业务重点放在了AI电视上面“all for TV”的重新布局,业务相对单一,系统风险也较之前得到了大幅度降低。
据了解暴风电视在2016年售出80万台,开出超过6000家线下店。销量的提高也反应在了财报上,暴风营收由2015年的6.52亿元大幅增至16.72亿元,增幅高达156.44%。到2017年年报,这一数字达到了19.15亿元,增幅也有16.25%。按照冯鑫的构想,暴风TV有望在明年年底实现盈利。
事实上,除了以硬件销量实现盈利,智能电视这一新赛道本身还具备OTT电商、流量变现、家庭物联网等多种想象空间。
据 TopDigital2017年初做的一份消费者调查显示,目前,80后和90后家庭中,超过半数家庭都已经在使用OTT智能电视,且超过90%的家庭都能保证每周至少开机一次,智能电视已经逐渐取代了只能收看几十个固定频道的传统有线电视,OTT智能电视已经重回年轻人家庭娱乐的中心。
而凭借丰富的内容表现能力,以及面对的家庭多人购物场景,OTT大屏购物消费,也正在发展起来,开始成为未来电商发展的新入口。对于广告主来说,OTT TV是未来绝不可错过的营销新机会。笔者认为,暴风在陷入股票质押等资金问题的当下,通过掌控智能电视的占有率,在硬件方面的控制权完全可以把自身商品的信息摆放在更加有利的位置,进行首页展示通过OTT电商进行变现,这样陷入资金危机的暴风便能够先“吃上饭”了。
与此同时流量变现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据了解2018年Q1智能电视激活终端较2017年增长11%,达到1.65亿台;日均开机时长达到311分钟;日均开机更是达到了20498万次。从行业数据来看,今年智能电视的流量将会很快超过PC流量,甚至逼近移动端的流量,相对于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干涸趋势,OTT大屏方面用户的粘性则持续增长。这给了暴风这类硬件厂家通过广告价值、营销价值获得变现的巨大可能。
虽然在智能电视诞生以来,广告是几乎唯一的变现手段,但随着OTT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日渐式微,电视作为客厅中最重要的一块屏幕,有望在移动互联网后时代,蔓延出巨大商机。
电视是早期的生活娱乐重心,其作为「产品」的潜力有目共睹。并且在拥有了操作系统、智能语音交互后,电视又再次成为了用户的眼中重要“玩具”,甚至能够以此成为家庭物联网的入口和“中控中心。”比如,用户的语音可直接作为ID被系统储存,操作系统延伸可实现语音的多场景多智能控制,比如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都可以由电视为圆点做延伸。在AI的终极形态机器人之前,客厅AI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所以智能电视的前景有着无限想象空间。
传说,老鹰在40岁的时候,爪子会变得老化,喙变得又长又弯,翅膀变得沉重,只有有勇气把喙敲掉,把指甲拔掉 ,把多余的羽毛拔掉的老鹰才能获得新的生命活到70岁。此时此刻的暴风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望暴风能够暂时忘掉股价,忘掉市值,专注于一点踏踏实实的做好智能电视,形成一个真正有价值、有前景的核心业务,这或许才是能够真正解救风暴的“药神”。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砍柴网正式启动「火焰奖」2017中国互联网年度创新榜单评选。
新智派(Knewsmart.com)全球智能科技圈的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引领智能科技生活未来
今日搜狐热点暴风CEO冯鑫部分股份被法院冻结,冯鑫已无股可押?暴风CEO冯鑫部分股份被法院冻结,冯鑫已无股可押?CEO来信百家号7月6日晚,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CEO冯鑫所持股份的4.65%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被冻结的股数为327万1296股,冻结开始日期为,冻结结束日期为,冻结期长达3年,这次被冻结的股份一共占公司总股本的0.99%。据悉此前冯鑫已经将其手中持有公司股票的95.35%质押,如今剩下的4.65%也被冻结,可见其依靠质押股权融资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而也是在7月6日,冯鑫刚刚参加了创业家举办的中国独角兽峰会,在这次峰会上冯鑫说自己曾经提出要干掉遥控器,不过目前并未真正实现目标,前不久冯鑫亲自抓的一个投影仪项目上,就真的干掉了遥控器。冯鑫还预测了中国未来的两个互联网主战场:一个是家庭互联网、一个是汽车互联网,都是与屏幕有关的场景。冯鑫冯鑫预测从今天开始到2022年,未来3到5年时间里,家庭互联网的主战场将打开一个新的大门,3亿家庭、至少有万亿规模,将影响9亿网民。今年3月份,冯鑫给暴风集团定下了“All For TV”的战略,他还曾评价乐视说:回过头来看乐视,如果乐视在2015年没有在别的事情上乱花钱,专心做电视,而不要搞汽车,也别做手机,大伙觉得这是一家很棒的公司。其实2015年的时候,冯鑫给暴风定的战略是DT大娱乐战略,即围绕大数据,将暴风的各项业务关联起来,其实DT(大数据)是马云最早在2014年3月的一次行业峰会上提出的概念。1年之后冯鑫很好的将这个概念借鉴了过去,当成了战略。2016年乐视模式也是如日中天之时,冯鑫又给暴风升级了战略,名叫N421——依托PC端、手机端、VR和TV这4块屏幕,打造影业和体育2块核心的内容再生平台,以DT这1项核心技术打通平台与服务。2017年,AI也火的不得了,暴风战略也有所调整,成为了AI+战略,重点集中在AR和TV两块业务,比前一年的业务更加专注一些了。2018年干脆All For TV,也说明暴风集团更加专注了。可见冯鑫评论乐视的那些话,用在暴风集团上,也同样适用。战略上的摇摆不定,也导致了暴风如今的被动。暴风的股价最高时曾经达到327元,如今却只有14.17元。而据财联社报道冯鑫质押的股份,平仓的价格是在10到12元之间。如果暴风的股价再往下跌,冯鑫质押出去的股份,就会有被平仓的风险了。暴风近年来一直被质疑与乐视很像,尽管冯鑫曾经明确否认,但随着冯鑫股份被冻结,暴风负面消息满天飞,一波“暴风会成为下一个乐视吗“的质疑又要出现了。希望这一次暴风能继续用事实回应外界的质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CEO来信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互联网公司内部信息,CEO动态,尽在CEO来信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鑫股票质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