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停,市值蒸发超2万亿,股市无量跌停蒸发的钱去哪了究竟都去哪儿了

3.4K19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24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股市蒸发的钱去哪了_百度知道
股市蒸发的钱去哪了
可以这么理解:1.一个国家,刚刚建立股市,这时股市里一支股票都没有。可以看过股市中的资金是0。2.第一家公司开始在股市中发行股票。比如公司A发行100股,每股1元。有2个人认购新股,...
可以这么理解: 1. 一个国家,刚刚建立股市,这时股市里一支股票都没有。可以看过股市中的资金是0。 2. 第一家公司开始在股市中发行股票。比如公司A发行100股,每股1元。有2个人认购新股,每人认购50股。--股票实际上就是一个持有凭证,没有成本。但是认购股票的人是要付钱的,所以相当于这2个人,每个人白送了公司A 50元钱。 3. 这时可以看作是股市中的资金是100元。 4. 10个公司相继发行股票,每个公司都是发行100股,每股1元。假设也都是每个人认购50股。 5. 这时股市的总资金就是1000元了。这时共有20个人拥有股票。 6. 假设现在没有公司发行新股了,而还有很多人想买股票。这20个人就把股票以每股2元卖给另外20个人。于是前20人每人赚50元。 7. 这时所有股票的单价就是2元,于是股市中的资金量就变成2000元了。凭空增加了1000元。 8. 假设现在突然大部分人又都不想买股票了。于是这20个人只能把股票以每股1元卖给另外20个人。于是这20人每人亏50元。 9. 这时所有股票的单价又是1元,于是股市中的资金量又变成1000元了。凭空蒸发了1000元。 10. 假设这时突然发生经济萧条,这10个公司都破产了,公司所有资产全部赔光。公司只要一破产,公司的股票就会退市。相当于股票这个持有凭证无效了。那么这最后持股的20个人就相当于赔光了。股市现在资金又是0了。 为什么一开始会有人给公司白送钱?是因为公司必须给持股人定期分红,即把公司的利润分一部分给持股人。如果公司很好,分红的收入可能会远超过认购股票的支出。 为什么有时会有很多人想买股票?是因为多数人认为公司会越搞越好,少数人认为公司会越搞越差。反之亦然。 这个理解非常简单,主要是没有把投机思想包含进来,但是对理解股市应该是有帮助的。是这样的吗..?那么在第二步,公司白拣了100元钱?股市的涨跌对公司会有影响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行家
旅游类行家
采纳数:615
获赞数:45666
洛阳理工学院在校本科生
  股票不是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就是有人赔,必有人赚。并且赔的与赚的数值相等,例如赌博、期货。  股票是虚拟经济,在股票上涨时,几乎所有人的都赚钱,在股票下跌时,几乎所有人都赔钱。  例如,您有一个古董,有专家称值10万元,过一段时间,有人说值100万元,您的财富(虚拟)增加了,但并没有人赔钱。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说只能值50万,您的财富(虚拟)减少了,但也没有人赚钱。  股市蒸发的钱,没人得到,股民们亏的钱,是由于对股票的重新定价。
mumu5391278
mumu5391278
采纳数:132
获赞数:828
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内幕消息掌握者;四是游资(热钱);五是极个别的散户。前三个都难以说是完全合法,24万亿背后隐藏着很大不公,散户是最大牺牲品。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们的股市是“半拉子市场经济”。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今年10月29日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元。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问道: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里?据业内人士说,股市蒸发的钱其中一部分是“虚拟”的,但确实有很多钱流向了五个渠道: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内幕消息掌握者;四是游资(热钱);五是极个别的散户。(见10月29日《新快报》) 毋庸置疑,这五个渠道,其中前三个都难以说是完全合法的,在这24万亿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不公,散户是最大的牺牲品。有人会说,全民炒股本来就不是理性行为,散户的全军覆没是在为不自量力、自投罗网缴学费。这种说法太过武断——股市投资本来就是一种预期式的“押注”行为,理性很重要,但没有绝对的理性人,“股神”巴菲特也会亏损。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股市很公平,没有因种种非正常因素导致的高达73%跌幅的“世界奇观”,散户中能有99%的人都成为冤大头吗?导致股市资金分配不公的原因很多,但都可以归结到“半拉子市场经济”这个根基上。什么是“半拉子市场经济”? 一是理论上的市场经济,实践上的半计划经济。关于这一点,表现在股市上就是“政策市”这一特征,去年的“5·30”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行政部门违背市场规律,突然调高交易印花税,造成股市大跳水。 二是理论上的依法监管,实践中的半人治状态。如引发股民长期声讨的“大小非”问题,监管高层至今拿不出令人满意的办法;如高层发布的对股市有重要影响的政策信息常常提前泄露,导致少数信息灵通者大发横财。 三是理论上的公平交易平台,实践中的弱肉强食工具。从表面上看,股市的管理建立在计算机、软件等非人为的技术平台之上,机器不会开后门,软件不会计算错,入户是自愿的,买卖是自由的,后果请你自负——这就造成了这样的现实:有的人为讨回被别人骗去的500元就走上法庭,可当他在股市损失500万元后也往往自认倒霉。为啥?他拿不出不公平的具体证据,他不知道被告人是谁! 报道中说,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这只是宏观的换算,还应进行微观的换算:有多少家庭损失的钱都是在买菜时一分一分搞价节省下来的?有多少家庭因此债台高筑、倾家荡产?对股市不服气的感受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多大的创伤? 总之,单从股市这个角度看,“半拉子市场经济”已经到了不得不健全、完善的地步了。 (原载于大河报)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jiangtingchen
jiangtingchen
采纳数:1026
获赞数:4549
那么市值的增减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地说,一只股票有1000股,当前股价50元,市值就是5万元,然后其中的500股以100元交易了,剩下没有交易的500股搭顺风车也涨到100元了,市值就是10万元了,这涨的5万元市值就是虚拟的,即持有股票的人不一定能够顺利地交易出去,若只有价格,而没有人接盘,也就不能换回真正的5万元的资本利得,即使卖出去赚了,赚的钱也是接手的人支付的,这个接手的人也是股民的一分子,股民并没有从股民这个概念整体之外凭空产生出5万的财富。然后,其中的500股又以25块的交易价贱卖了,剩下没有交易的500股也跟着倒霉,股票市值跌到2.5万,和最初相比,市值减少2.5万,这也是虚拟的损失,因为股民的钱整体上并没有减少,最后贱卖股票的人的钱亏损的钱到哪里去了?被被高价出手时的卖家赚走了啊!股市暴跌的时候,谁手上的股票在高价位套现的就是赢家,砸在手上的股民就是输家。钱不过在股民内部流动,同时单个股民头的钱以存款和股票的形式在转换:我卖掉股票,就换来了存款,我买了股票,钱就流到别人那里,就这么简单。市值的变化只是纸面上虚拟的数字变化,对整体股民投入股市的资金不造成任何实际的损失。只不过大家开始恐惧,想套现的时候,才把损失明朗化。
获赞数:10
擅长:暂未定制
不是的,公司不是白捡,因为你拥有的股票是公司货真价实的资产。 股市的涨跌对公司有影响,比如再融资之类的。
peacemonger
peacemonger
采纳数:108
获赞数:365
擅长:暂未定制
公司业绩影响股票价格 还有就是聪明人赚次聪明人的钱
股票市场是个容资市场,其实就是你自愿把前给他去投资 他赚了分你点.但是,他陪了也是陪你的不陪他的
擅长:暂未定制
完 了,我也套了
采纳数:18
获赞数:194
擅长:暂未定制
其他4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每次下跌,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每次下跌,股市蒸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两分钟金融百家号每次股市下跌的时候,总有媒体报道,股市市值又蒸发了多少,股民又亏了多少……很多股民也是纳闷,这看起来大家都在亏,蒸发的钱到底去哪里了呢?今天,两分钟金融就找个通俗的例子,给大家好好讲讲。股市里讲的蒸发,其实是指所有股票的总市值减少。举个例子,假设A股只有A和B两只股票,A总股本100股,股价10元;B总股本200股,股价也是10元。A股总市值= A市值+B市值=100×10+200×10=3000元假如某天,X股下跌1元,Y股下跌2元:A股总市值=A市值+B市值=100×9+200×8=2500元这就意味着:A股总市值蒸发500元。但是,这蒸发的500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钱,而是虚拟资本。听起来有点拗口,如果你弄懂钱(货币)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价值尺度:商品值多少钱(不是实际存在的钱)支付手段:进行商品交易(实际存在的钱)举个例子,老王有3部iPhone8,每部标价5000元(相当于股票值多少钱),小李有10000元现金(相当于股市里流动的资金)。某天,老王以5000元卖了一台给黄牛,这时老王手里还有2台,总资产是15000元(5000元现金+2台iPhone7价值)。后来iPhone8缺货,黄牛就把iPhone8炒到6000元,老王总资产相应增加到17000元。但这增加的2000元只是虚拟资本,并不代表社会上多了2000元现金,可以理解为“泡沫”。紧接着,iPhone8又经过多次加价转卖,最后被小李1万元买走,老王总资产达到2.5万元。但后来,由于苹果公司大量供货,小李没有找到接盘的人,无奈以5000元亏损卖掉。此时,老王总资产虽然蒸发1万元,但手里依然有2部iPhone8,以及5000元现金,实际并未发生损失。股市也是同样道理,很多人把股票“值多少钱”跟“实际存在的钱”弄混,才会觉得下跌的时候,有多少钱不见了。但也有股民说,我15元买入1手,10元割肉卖出,亏损的500元又去哪里了(不考虑交易成本)?答案是:在流动性过程中(不断的买入和卖出),被摊掉了,而市场流动资金总量不变。就好比小李亏损的5000元,其实都转移给了黄牛,只不过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黄牛甲:5000元买入,6500元卖出
赚1500元黄牛乙:6500元买入,7000元卖出
赚500元黄牛丙:7000元买入,7900元卖出
赚900元黄牛丁:7900元买入,9500元卖出
赚1600元黄牛戊:9500元买入,10000元卖出 赚500元小李10000元买入:5000元卖出
亏5000元而只要把上述的案例,情节稍微扩充下,就能还原股市的真相:老王代表上市公司,提供部分股票供人流通买卖,黄牛代表大股东、“投资高手”及少数散户,小李则广大散户的代表——接盘侠。很显然,结论就是:股市里蒸发的钱、以及股民亏的钱,被下面的四类人群瓜分了:1、上市公司:低成本的股东高位减持套现2、“投资高手”:机构、游资、热钱等坐庄的3、极个别散户:低位买入、高位卖出的散户4、国家和券商:赚取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两分钟金融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金融知识普及,金融事件梳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来自雪球&#xe6关注 市值蒸发,钱跑到哪里去了?来自 今天看到有人问类似的问题,我愣了一下自己也没能准确回答,好像以前看到过,故翻出2008年10月的这篇文章,权当学习了,转自明日黄花瘦 西门吹吹牛,表示感谢最近看了一个学者的文章,讲到过去一年股市的暴跌消灭了中国刚刚萌芽的中产阶级。他算了一笔帐,从去年上证股指6000多点的高峰,到目前2000点的水平,股市缩水20万亿。以八千万到一亿股民计算,每人损失20-25万,这几乎吞噬了中国中产阶级近十年攒下的货币收入。他的由此产生一些结论我是赞同的,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本能引起了我的怀疑:首先每个人损失这么多,从直接的判断上讲是不可能的,中国人绝对没有这么有钱。但是缩水的市值跑到哪里去了呢?股民存在证券交易所的钱凭空消失了吗?股民真的损失了这么多钱吗?我自己思考了一会,觉得自己大致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但是不能肯定,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证实了自己的想法。问到这么问题的人很多,各种各样的答复都有,有相当多的人是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举证的例子非常恰当,但是很多人绝对一团浆糊,因而表现得异常地义愤填膺。我又问了身边同事和朋友,市值蒸发真的是股民损失了那么多钱吗?他们有的也炒股,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回答出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动了念头写这篇文章,看了五六篇明白人讲述的参考文章之后,我觉得千万不能再看了,不然觉得话被人说光了,就没有写作的念头了的。归纳网上的错误的观点,包括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误解,有如下几条:1.股市是一个“零和游戏”的赌场,考虑国家的印刷税和交易费用,甚至是“负和游戏”。2.蒸发的市值就是股民的实际损失,股民的真金白银投入到股市,结果打了水漂。损失的市值被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商、承销商、境外投资机构、国内大型投资公司和少数先知先觉的人瓜分了,散户承担了大部分的损失。3.市值蒸发抵消了等量实际GDP的增长。如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讲,“股市最近半年的下跌,已经令全国各经济领域在同期创造的财富总和全部化为乌有,意味着中国劳动者在今年上半年全都在白干活,统统做了无用功,甚至还欠了1万多亿元的债。” 咋一看,似乎全都对,甚至忍不住和被套的股民一样要义愤填膺了,其实事实没有这么糟糕。首先,说第一个问题,股票市场是零和市场吗?不一定。如果不考虑股市的分红,也不考虑政府的税收以及交易费用,那么股市的确是零和游戏的赌场。每一笔交易,有人买,有人卖,买卖的数量刚好相等,有人赚,就有人赔,数额刚好相等。这个时候市值不管上升,还是下降,钱都在股民内部流动,从一个口袋流到另外一个口袋。哪怕一只值10块的股票,被炒到1000块一股,最后跌到5块,损失的950元也没有凭空的蒸发,只不过相当于最后接手的人替前面赚了钱的人买了单。也可以说,股市确实是一个赌场,合法的赌场。 再加上税收和交易费用的因素,那这个股市就是负和游戏。不管有没有人加入或者退出股市,依然有人赚,有人赔,但整体而言,股民是损失的,因为股民实际投入的总钱数只会是越来越少,交易越频繁,损失越多,少的钱被国家以税收,以及证券公司以交易费用的形式赚走了。这个过程中,也并没有实际的钱因为市值的波动凭空蒸发。 再加上分红的因素,如果上市公司派发的红利大于税收和交易费用之和,股民投入的钱增加了,就是正和游戏,反之红利小于税收和交易费用之和,股市就是负和游戏,哪怕外来的资金不断烘托着股市在上涨。 是不是负和就不好,正和就好呢?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讲?好的股市可以创造大量的分红,但是交易量太大导致税收和交易费用高于分红也是可能的。 但是好的股市能够为真正有活力的企业融资,使资金利用更有效,从而这个股市的企业在实业领域创造大量财富,让企业的职员更富有,让股民的分红更丰厚,有更多的钱投入到股市,也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投入到股市,股民获得股票增值和分红,使消费和投资都活力十足,这对股市而言,未必是正和游戏,但是对社会而言,绝对是正和游戏的。 相反,股市如果被少数庄家操纵,把散户的钱圈走,转到国外或者非投资领域挥霍掉了,老百姓的消费和投资能力下降,经济就会萧条,同时实业搞不好,老百姓的工资也会下降,一个国家的实力就会**受损,即使股市是正和的,实际经济则是负和的。第二个问题,市值蒸发的损失是股民真金白银的损失吗?不是!二者没有什么关系,大盘下跌,有人损失惨重,但是也有人获利丰厚。刚才上面说的股民隐含了一个潜在的假设,即所有参与炒股的个人、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都是视作股民,然后把所有的股民视作一个整体的概念,他们内部你赔我赚的过程都可以不予理睬,不管市值怎么涨跌,股民整体真正一直在真金白银的损失只是税收和交易费用而已。所以市值的损失和股民的损失没有关系。 那么市值的增减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地说,一只股票有1000股,当前股价50元,市值就是5万元,然后其中的500股以100元交易了,剩下没有交易的500股搭顺风车也涨到100元了,市值就是10万元了,这涨的5万元市值就是虚拟的,即持有股票的人不一定能够顺利地交易出去,若只有价格,而没有人接盘,也就不能换回真正的5万元的资本利得,即使卖出去赚了,赚的钱也是接手的人支付的,这个接手的人也是股民的一分子,股民并没有从股民这个概念整体之外凭空产生出5万的财富。 然后,其中的500股又以25块的交易价贱卖了,剩下没有交易的500股也跟着倒霉,股票市值跌到2.5万,和最初相比,市值减少2.5万,这也是虚拟的损失,因为股民的钱整体上并没有减少,最后贱卖股票的人的钱亏损的钱到哪里去了?被被高价出手时的卖家赚走了啊!所以高昂的市值很象肥皂泡,它的体积庞大,而真正的干货不过是泡泡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而已,这是虚拟经济杠杆效应的特点。股市暴跌的时候,谁手上的股票在高价位套现的就是赢家,砸在手上的股民就是输家。钱不过在股民内部流动,同时单个股民头的钱以存款和股票的形式在转换:我卖掉股票,就换来了存款,我买了股票,钱就流到别人那里,就这么简单。在股市上,不出手,一切利润都不能当作口袋真真整整的钱来花;不割肉清仓把股票套现,也不算真正的损失。所以市值上涨时,好像所有人的股票都在增值,财富都在增加,没有人亏损,而忽视这种增加只是虚拟经济特有的现象,只是还没有兑现、很可能无法兑现的纸上富贵而已!狂热的股民往往忘记了在股市赚钱(不考虑分红)和在赌场赚钱是一样,赢的钱都是别的赌徒的赌资。市值为什么会下跌?原因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说,暴涨暴跌,说明这个股市的投机成分比较多,本不值那么多钱的股票被炒到完全不合理的高度,泡沫不断吹大,又不断被挤破,财富就在这个过程在股民之间转移,往往是散户的钱往资本雄厚的股民手上转移。所以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三个问题的结论:1.股市可能是正和游戏、负和游戏或者零和游戏,与股市的健康与否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健康的股市对社会的贡献是正的,它能够优化资金配置,把钱配置给那些能够最有效利用资金的企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的很多上市企业把上市当作圈钱的手段,用圈来的钱来投机,而不是真正地用于实际的投资和生产,这就背离了股市存在的意义了。2.市值的变化只是纸面上虚拟的数字变化,对整体股民投入股市的资金不造成任何实际的损失。任何时候,都是有人赔多少,就有人赚多少。那为什么股市下跌的时候,那么多人感觉亏了呢?那些高价进,又没套现把股票砸在手上的是这场赌博游戏中的最大的倒霉蛋,以中国的股市而言,这种角色多次由散户扮演的,人数众多,所以感觉市值下跌,周围的人都在亏损,他们投入到股市的钱凭空蒸发了,其实不然,他们损失的钱实际上多被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商、承销商、境外投资机构、国内大型投资公司和少数先知先觉的人賺走了,这种损失其实在高价接手股票,股市高位运行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大家开始恐惧,想套现的时候,才把损失明朗化。3.市值蒸发挤掉了虚拟经济中的泡沫,也可能使股票低于实际的价值,但是并没有蒸发任何实际的GDP的增长。然而市值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GDP增长有重要影响,所以政府一般要控制大盘,不能让它涨得离谱,也不能跌得太惨。市值高涨的时候,就会有大量外国的钱流入股市,高价进,低价出,或者砸在手上,那么本国的股民就白赚了外国股民的钱,相当于本国财富增加;如果外国的资本流进来,低价进,而高价套现出逃,那么外国股民就白赚了本国股民的钱,就是本国的财富外流。市值高涨的时候,股民不管是真赚了钱的,还是只是纸上富贵的人都感觉前景美妙,乐于愿意消费和投资,这样经济就会热起来,GDP也会大涨,但是与市值对应的比例是不确定的。相反市值暴跌,股民不管是真的割肉套现亏损的,还是纸上亏损的,甚至包括那些提早套现赚钱的股民,都感觉经济开始萧条,开始压缩消费和投资,这样经济就会真的进一步萧条,GDP增长就会放慢。所以市场投机旺盛的时候,市值一再高涨,对经济是很大的刺激,但是同时就连学生和退休的老人也把养命钱拿出来赌博,泡沫不断吹大,造成虚假繁荣,一旦泡沫挤破,成千上万的中小股民将倾家荡产,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政府这个时候往往会打压一下;至于股市一路狂跌,引发的后果就很明显了,政府往往迫于压力要出来救市。市值的当大和萎缩效应,和帕斯卡的裂桶实验类似,桶底的压强只和桶上水管中水的深度有关,和水管的粗细无关;市值也是这样,只和股市博弈产生的交易价有关,而和实际交易的量无关。最后,我最后想再补充举个例子,说明市值是一个多么虚幻的概念。首先要假设一个模型,因为中国的股市太复杂了,有国有股、法人股、员工股、内部员工股等等分法,一部分可以流通,一部分不能流通,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价格还不一样。通过这个简化的模型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实际的问题。假设有一个股票市场,交易没有手续费和税收,所有的股票都是流通的普通股,每次最少交易100股, 股票可以任意价格浮动,完全市场调节。股市上有很多上市企业,其中有一家名为甲家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了1亿股,目前股票交易价是10元每股,甲公司市值10亿元。假设目前甲公司的股票被两个合谋的大股东张三和李四全部持有了,那么如果法律允许,他们可以肆意操纵甲公司的市值,用很少的钱把对股市市值产生异常巨大的波动,怎么做呢?张三只放100股的盘,每股卖40元,价格突然这么暴涨,股民还没有反应过来,李四就接盘买下了,不再交易。当前的交易价就是40元,总市值就变成了40亿,增加30亿,花了多少钱达到这个目的呢,区区4000元而已。如果股票大约只值10元的话,这高出30元就是人为制造的泡沫。张三和李四也可以联手把股市做得很低,怎么做呢,只要放出甲公司要破产的消息,股民都被他们骗得不敢交易买入。张三放100股的盘,每股卖0.01元,李四“幸运地”接手,目前的股票市值多少呢?0.01X1亿=1百万,市值缩水了9亿9千9百万,用了多少钱呢?100X0.01=1块而已。当然这种极端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但是道理类似。这个过程中,甲公司市值暴涨暴跌,对张三和李四这个股东而言,没有损失一分钱,没有变化的是对他们对甲公司100%的所有权,一直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然,他们要骗散户的话,交易的量会很大,持续拉高,骗得散户一个个跟进,然后把自己手头的股票悄悄地清空,这样一来,散户就成了买单冤大头。希望我把市值涨跌的问题说清楚了,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明白人指正,同时能够以我之昏昏,使不明白的人昭昭。一分钟看懂
股市蒸发的钱究竟去哪了?
2016年股市开盘至今仅8个交易日,千古跌停就达到了3天,小伙伴们,心脏还好吗?
仅熔断两日,股市蒸发的市值就达到7万亿之多,这些钱都去了哪呢?
股票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商品?为什么会有涨有跌?今天我们就来通俗讲述其中原理。
一、股票的本质——商品
钱是人类制造的用来量化价值的商品。顾名思义,钱具备两种功能:
1、量化价值:这里只是衡量商品等价于多少数量的钱,而不需要实际存在一笔钱。
2、作为商品交易:利用钱的商品属性进行交易,这里必须是实际存在的钱。
但由于这两个功能通常是关联发生的,所以很多人会把它们混淆、捆绑,但其实这两个概念是独立的。
举例:央视鉴宝栏目,专家鉴定这个古玩价值40万,他并不需要现场拿40万出来买下来。
问题核心:“值多少钱”和“有多少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描述商品价值,后者是描述资金量。
股市同理,大家把“股票值多少钱”和‘股市里流动的资金’搞混了。有人以为股票值多少钱,股市里就有同样数量的钱,当股票价值缩水20%,他们会觉得有等价于20%的钱也不见了。
所谓的股市里的钱蒸发了,是指股票贬值等同于多少钱损失了,并不是真有一笔等价的钱蒸发”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为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
拿一个苹果举例,你有一个苹果,今天苹果卖3块一个,明天降价卖2块一个,你的苹果还是苹果,但是从价值上,你损失了1块,这就是蒸发。
很多人提到股市蒸发,还是有人得利的,这样的说法也对,但是这是针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中任何一件商品的价格变化,必然带动影响了整个市场。
就好像猪肉掉价了,卖肉的亏了,但是消费者赚了。但是单独谈猪肉,它的价值是蒸发了。
所以很多人提到股市是一个交易的过程,这没有错,但是这其实和股市蒸发增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股市的实质——虚拟资本
股票不存在生产的过程,只有交易的过程,赚钱的方法就是涨的时候持有,跌的时候交给别人持有。
很多人理解,赚的钱就是别人赔的钱。这是错误的。股票真正赚的钱,是该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变化,所以你能在升值的时候去持有,贬值的时候做空。
你赚多少和别人亏多少无关,只是股票的价值发生了变化。所以玩股票赚钱,关键是何时持有的问题。
拿房子来举例。我十年前买了个房,当时只要10W,现在转手可以卖80W,房产商建好后卖给我,整个过程它一直是我的房子,它涨了70W,这个过程没人亏损,只是我在持有房子的过程中,它的价值发生了变化。
蒸发也是一个道理,在商品价值的属性上,股票和房子没有任何区别。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做的就是股票增值的时候持有,亏损的时候不持有而已。
股票是虚拟资本,它的总价格并不完全对应真实资本,所以如果从整个股市的宏观角度来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价进行的加权计算,所以所谓的蒸发其实是成交价的下跌造成的虚拟资本总值的下降。
假设股市里只有一只股票,单价为1元,总量为100股,全部都由A持有,B不持有股票,但是持有200元现金,全世界就他们俩人。那么全部的资本额就是200元现金,和市价100元的股票。
B看好股票未来的发展,所以愿意花120元购买这100股,A同意,成交后(不计算交易费用),A拥有120元现金,B拥有80元现金和市价为120元的股票。全部的资本变为200元现金和市价120元的股票。
仅仅是B对于股市的预期变化并购买,就造成了股市市值的增长,股市这20元的增加是虚拟资本的增加,也就是媒体常说的“泡沫”。之后由于该股票的发行公司表现不好,没有分红,B觉得自己判断错了,想要卖掉,最后100元和A成交,那么最后A拥有100元市值的股票和20元现金,B拥有180元的现金,整个市场还是200元现金,但是股票回到了100元,就是所谓的“蒸发了20元”。
相比最初,股票的价格没有变,但是A和B的资本量发生了变化,所以股市的蒸发仅仅是虚拟资本的变化,实体资本变化是由于虚拟资本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实资本转移。这才是股市的实质。
三、股市流通——杠杆效应
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四、股票涨跌的原因
1、股票的买卖
买卖股票的时候是众多买家卖家一起出价,看谁和谁的正好碰在了一起。如果市场普遍看好某支股票,更多的人都想把它买进来,愿意把它卖出的人相对比较少——卖的人报的售价就会比较高,以满足自己获利的目的;买的人看到价位比较高,就会考虑买入是否合算,如果觉得合算,就可以报一个比上一次成交价更高的价位,达成一次新的成交价。这样价格就逐步抬上去了反之如果股票不被看好,多数人希望赶紧抛掉,就会压价卖,让买方接收过去,价格就逐步被压下来。
2、公司业绩
股票的价格和业绩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紧密相关,投机型的庄家手里操纵着数十万、数百万股,股价即使只波动几分钱,都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变化,他们不会像中小股民那样愿意捂着等结果,而是会积极地寻求新的投机方向,因此一旦有苗头某支股票今后可能会跌,就要在其成为事实之间赶紧出逃,反之就得迅速建仓。只有投资型的庄家,对某支股票买上百分之十几到几十的股份,等着最后吃红利的,就不会随意抛售。
比如有1000股,价格10元。如果有10人要买,且愿意付出一定的溢价也能接受。结果愿意在10块这个价格卖的股票只有100股,有一个人手很快很高兴的全买走了。然后其他9人看到没有了,于是有个人提高了价格,说,10.1我买100股。正好只有一个人愿意卖。于是他们又成交了。又没有卖的了。于是又有人加价买,依次股价就涨起来了。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销售曲线。股价越高卖的量越多,反之相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人鸟四个跌停市值蒸发58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