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期间的赠与和借款转账,是赠与吗

恋爱期间的42.2万转账往来是赠与还是借款?法官这样判……
薛:……我现在没钱还你,回去也只能先给你打欠条,还有什么都一次说了吧。
薛:已经还了6666,其他的会尽快还你。
李:我的证券公司转入不用密码,转出才要。
薛:我忘了到底要不要,都给你,反正是你的钱。
相爱时,心甘情愿么么哒;
分手后,不顾一切呵呵哒。
感情破裂后,
付出的金钱应该讨回吗?
涉及到大额账款,
你还能心如止水吗?
2014年4月,薛某(女)和李某(男)在朋友聚会相识,一个月后便确立了恋爱关系。男方称,恋爱期间女方向其借款10万元与人合伙投资开设餐馆,并借款22.2万元用于炒股,在股市被套后又向其借款10万元进行补仓。后双方频繁吵架,感情破裂,男方多次向女方催讨42.2万元及利息未果,遂将女方薛某告上法庭。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案件所涉款42.2万元属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判令女方全部偿还42.2万元及利息。近日,广州中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李某所举证据并不能证明用于炒股的32.2万元款项为借款,更符合双方共同炒股的投资款,本案是借款纠纷,对该投资款二审法院不予处理;改判薛某仅需偿还投资开设餐馆的本金10万元和利息。
大额转账资金不符合一般的消费支出
女方需偿还男方借款本金42.2万及利息
女方在法庭上称,自己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来源,没有必要向李某借款。两人没有签订任何借款合同,也没有就借款事宜另有约定,李某提交的银行转账凭证也没有附言备注是借款。而且款项的发生具有连续多次、金额不固定的特征,不符合一般的借贷行为,大多用于恋爱期间的共同消费支出及李某为自己支付的消费支出,还有一部分是对自己的赠与,但其并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
一审法院认为,李某向薛某转账为大额资金,不符合一般的消费支出,并且,薛某在微信中也用“没钱还你”、“打欠条”、“是你的钱”等词汇表明双方为借贷关系。李某在向被告薛某交付42.2万元款项时并没有明确赠与的意思表示,且薛某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原告有赠与的意思表示,因此认定涉案42.2万元款项属于民间借款,判薛某偿还李某借款本金42.2万元及利息。
薛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广州中院。
女方仅需偿还10万元的本金和利息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中日至日李某分多笔给薛某转账合共42.2万元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上述款项是否属于民间借款。二审期间,薛某和李某又提交了微信、QQ、短信聊天记录、银行流水和证券交易明细等新的证据。
李:“今天我会把你股票账号的股票卖掉,然后你明天把钱还我就是了。我不占你便宜,我会按份额承担亏损。”
薛:“股票你赶紧处理,今天你不卖,待会我就卖,只是不想在惹你这样的人,免得说股票说是我卖的,投餐厅那钱我会想办法还你。谈个恋爱让我还一堆钱,我也是服了,想必之前你去找你前女友还钱,情况也应该跟我一样吧,谈恋爱的时候可以花你钱,分手后就必须还之前恋爱时给的钱,……”
日的微信截图
李:“你跟证券绑定的账号是哪个银行,等市场稳定我想转些钱进去帮你把成本降低,回本后转回给我即可。”
薛:“农行。”
李:“之前给我那个?”
薛:“恩。”
日微信聊天记录
薛:“你的股票打算怎么弄?放我账号上的股票,你打算怎么处理?”
李:“按之前说的呀,我相信你,你的意见?”
薛:“我没意见,我之前说了什么我都忘了。”
(以上为薛某提供的证据)
结合双方短信、QQ及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二审法院认为:
?第一,被上诉人可以自行操作上诉人的股票账户,并且会告知上诉人应购买何种股票,甚至是知晓上诉人的账号密码。
李:今天我会把你股票账号的股票卖掉,然后你明天把钱还我就是了。我不占你便宜,我会按份额承担亏损。
李:可以买了。
薛:18块多哦,买?
李:没事,反正放一个月。
薛:反正都是你的钱……好吧,听你的。
薛:20万元在股票,你是知道的,账号密码都在你那里。
?第二,本案最后一笔款项10万元发生于日,结合双方日的微信聊天记录,更符合薛某主张的该笔10万元转账是李某自行补仓的行为特征。
李:你跟证券绑定的账号是哪个银行,等市场稳定我想转些钱进去帮你把成本降低,回本后转回给我即可。
?第三,聊天记录中薛某虽承认“还钱”“写欠条”等字眼,主张双方存在借贷合意,但是该事实发生于双方对案涉款项争执,恋爱关系存在裂痕期间。女方对男方的偿还要求所作出的反应,从其微信聊天的语气和庭审的陈述可以看出,更多是出于世俗的无奈和压力及女性对其自尊的维护,不能认定为双方存在借贷合意。
综上,关于日、日转账的合计10万元的性质,薛某提供的证据并不能显示开餐厅的10万元是李某赠与的款项。同时,二审期间,薛某亦未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予以证明其主张,故原审法院认定该笔10万元款项为借款并无不当,二审法院予以确认。
关于日至日分6笔合共转账32.2万元的性质问题,李某所举证据并不能证明该款项为借款,更符合双方共同炒股的投资款。
故广州中院改判薛某仅需偿还10万元的本金和利息。
广州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韩方法官:
由于恋爱关系的特定人身属性,法院不能还原当事人双方恋人身份生活期间的真实交往过程,也不能推测出当事人双方各自对待恋情的品格全貌。但可以确定的是,正常的恋人身份生活是以满足男女情感的相互需求而确立的,这种需求是建立在相互自愿基础上的,包括生活上的互相照顾、精神上的互相抚慰和心理上的互相依赖等,不可避免地涉及人身关系的交融和财产关系的往来,相互交织共同维系着恋人身份生活。
如若将自愿付出包括财产性付出单独抽离出来,作为一项可以计算的交易,就会毁损恋人身份生活的相互自愿性基础,把本应由道德调整的事务误划入法律调整范围,往往造成对人类情感的亵渎,对人伦秩序的破坏,对当事人人格完善机会的剥夺,把崇高的爱情贬低成了廉价的交易,不符合现代社会提倡和弘扬的恋爱价值观。
对于恋人来讲,恋人身份生活也不是双方生活的全部,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民事个体,恋人之间发生民间借贷关系或者共同投资关系亦常有发生,但鉴于双方的特定人身关系,对于双方之间关系的判定需根据证据确定,在无确实证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根据其事实的外观特征及社会经验法则作出判断,将自愿性财产付出和民间借贷或共同投资明确区分开来,既要倡建健康的恋爱情感又要维护正常的财产关系。
恋人之间总是喜欢相互分享,
除了精神上的沟通交流,
也有物质上的互享。
感情破裂后,
付出的金钱应该讨回吗?
来源 | 广州中院 环资庭
编写 贾蓉慧 席林林 戴巧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谈恋爱时发的红包,分手后能要回来吗?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婚同居后又分手,300万元的彩礼要返还,为了哄未婚妻高兴而发出的&么么哒&红包等近114.8万元转账款,还能不能要回来呢?日前,广州中院二审改判不用返还,并认为从多笔转账金额数字&5.88&等寓意表明转账应属为联络感情和表达爱意,挽回女友的心意,并不能反映以结婚为条件而转账。
  给了300多万彩礼和钻戒 分手后要回290余万
  在广州生活的江先生与付小姐经亲友介绍相识后于2015年3月初确立了恋爱关系。当月30日,江先生即在广州天河城购买了一枚价值11.8万元的钻戒赠送给付小姐。同年清明节前,付小姐提出按照其家乡习俗,需要男方支付300万元的聘礼,才能与其回家扫墓,江先生于是向付小姐转账300万元。同年4月中旬,两人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订婚仪式,江先生向付小姐的父母支付了108880元礼金。订婚后,两人在四川某城市共筑爱巢并同居了约半年时间。
  在相处过程中,江先生、付小姐双方因性格不合经常争吵,最终导致同年11月分手。随后,江先生向白云区法院起诉,要求付小姐返还钻戒及礼金3108880元。付小姐仅同意返还钻戒及订婚仪式上的108880元礼金,但对于江先生订婚前支付的300万元却拒绝返还,认为该300万元属于恋爱诚意金。
  白云区法院一审审理后认为,从转账的金额上看,300万元数额巨大,按生活常理及风俗习惯,如此大额的金钱给付小姐远非一般恋爱关系中的赠与行为,且支付时间是在订婚之前,更符合彩礼的法律特征。彩礼系当事人一方以结婚为目的支付给另一方的钱物,如婚姻关系不能缔结,给付方有权请求返还。但考虑到双方订婚后即同居生活已逾半年,法院依照规定,酌情判定付小姐应返还江先生280万元以及给长辈的彩礼108880元。双方均没有上诉,该一审判决已生效。
  日常转账发红包逾百万元 男方另案起诉索还被驳回
  不久后,江先生另案起诉要求付小姐返还将近114.8万元的转账款。江先生认为付小姐以各种理由向他要钱,并向法院出示双方部分微信聊天记录,其中,付小姐称&那就要发52000&&现在你不发88888,我就不会原谅你&&&
  付小姐确认聊天记录的真实性,但认为江先生转账的目的是为了挽回她的感情。记者发现,尽管2015年11月两人已经分手,但江先生从日至日,通过银行转账或微信红包一共转账了26笔,转账金额中有不少特殊数字,如&52000元&&88888.88元&&&付小姐认为江先生的转账行为属于好意惠施,这些钱大都已用于恋爱期间的花销。
  一审:认定为内附条件的赠与,需返还
  一审法院认为,双方当事人系恋爱关系,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为增进彼此感情互赠财物本属人之常情,但双方交往不到一年,赠与财物高达近114.8万元,明显不合常理。从社会普遍认知来看,也不符合恋人之间日常消费水平。结合两人订婚的事实以及转账金额&5.88&数字的寓意,可表明江先生大量给付的财物,是为了与付小姐缔结婚姻,也即其行为是附条件的赠与。
  一审判决认为,内附条件的赠与只有在所附条件成就时生效,如果双方因任何一方拒绝未能登记结婚,即赠与所附条件没有成就,赠与则不发生法律效力。现江先生期待的结婚目的并未实现,付小姐占有赠与财产的行为则属不当得利。付小姐虽辩称她接受的赠与金额已用于双方共同开支消费,但在举证期限内未提交证据予以证实,庭审后付小姐提供了机票订单、支付宝账单复印件等证据,但这些证据显示的消费金额远小于赠与的金额。据此,一审判决付小姐负有返还义务。
  二审改判:属联络感情和表达爱意,无需返还
  付小姐不服上诉,广州中院审理认为,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近114.8万元款项属于恋爱中的一般馈赠,还是以结婚为条件的附条件赠与。
  首先,这些款项为近一年内不定期、不定额的转账,数额有大有小。广州中院认为,无论是通过银行转账还是微信红包给付的款项,未有证据显示江先生明确说明所转款项以双方未来缔结婚姻为条件;第二,江先生起诉时主张案涉款项为借款,后变更其诉请为附条件的赠与。广州中院认为,由此可以反映出,江先生在转款时,并未明确以结婚为条件。
  考虑到这些款项赠与期间,江先生与付小姐曾同居生活,广州中院认为,结合转账时间及数额的不确定性,不排除部分款项用于双方共同生活。而双方在分手后,江先生仍有向付小姐转账。从江先生多笔转账金额数字&5.88&等寓意表明,江先生转账应属为联络感情和表达爱意,挽回付小姐的心意,并不能反映以结婚为条件而转账。据此,广州中院认为,江先生并未举出充分证据证明近114.8万元款项的赠与以结婚为条件,应属于一般赠与,付小姐无须向江先生返还。日前,广州中院作出二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江先生的全部诉讼请求,一审、二审受理费共3.5万元由江先生负担。(案件当事人均为化名)
  □据《信息时报》
南方农村报责任编辑:
南方农村报(www.nfncb.cn)独家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喜欢我们的报道,动动你的小手指进行收藏吧!看完这篇还不够?请
进入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关注农村报
订报热线:020-020-
报料热线:020-020-
广告热线:020-020-020-
扫一扫,使用小程序您的位置:
恋爱期间“感情投入”算赠与还是借款?
分类:律师说法 & 来源:新疆法制报 & 作者:任优 通讯员 曹江宁 & 发布时间:
  热恋时,为对方花钱不心疼;而感情破裂了,恋爱期间的花销算赠与还是借款?近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25万元的经济纠纷案:男方称是“借款”,女方说是“赠与”。  2016年8月,30岁的田俊在网上认识了韩珊,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交往期间,为讨女友欢心,房租、生活费,包括开店的钱,只要其开口,田俊都会转账给她。  2017年7月,两人分手。恋爱一年中,田俊共给韩珊转账25万元,田俊向其索要这笔钱。  韩珊认为,这是田俊的赠与,拒绝归还。  2017年9月,田俊一纸诉状将韩珊告上法庭,诉求其返还自己25万元借款。  法院经审理查明,韩珊与田俊恋爱期间,韩珊以要开店等为由,多次要求田俊通过支付宝转账等方式转款,共计25万元。以上转款均有银行转账明细及支付宝网络公司电子回单等。在双方微信聊天记录中,韩珊发有“如果有的话,我可以提前还你的钱”等文字内容。  法院认为,恋爱期间,田俊为追求韩珊,对韩珊提出的要钱需求一一答应并兑现,其目的是为了与韩珊结婚。现因双方已解除恋爱关系,双方婚恋目的不能实现,因此对于田俊给韩珊支付的费用,理应返还给田俊,且在双方微信聊天记录中,韩珊也认可要将钱还给田俊。因此,对于田俊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但对于韩珊给田俊返还的具体数额,法院认为,由于双方曾是恋人关系,田俊给韩珊适当的花费符合常理,因此,结合双方微信聊天记录,认定数额为21万元较为妥当。  日,乌市新市区法院判决韩珊返还田俊21万元。  韩珊不服,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今年1月31日,乌市中级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责任编辑 & 艾轩
看新疆新闻,关注法制报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新疆法制报网制作的专题内容,所注“中国西部网讯”均为新疆法制报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疆法制报网”并保留“新疆法制报网讯”电头。
新闻网站:
报业网站:
新疆法制报社联系方式
发展中心:
新闻中心:
维文法服部:
维文编报部:
网站联系方式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文化路38路
邮编:830002
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
新疆法制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恋爱期间花费属于赠与还是借贷恋爱期间花费属于赠与还是借贷刘晓成的河流和湖泊百家号情侣分手,男方拿出—份“分手淸单”,上面记着礼金、酒席、送节等各种费用共计26万余元,连旺仔奶100元都算上,让人真是看醉了……那么恋爱期间花费属于赠与还是借贷男女自由恋爱期间,双方相互之间给付财物是非常普遍的,为了表示对爱情矢志不渝,或当一方困难时,有的直接给付钱款,有的给付其他财物。这样给付的性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赠与,还有一种是借贷。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在恋爱期间借款,法律上男女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因此恋爱期间借款应当予以返还。恋爱期间借款,即使结婚后也应予以返还,除非婚前债务是用于结婚时夫妻财产购置或者婚后的事情,或存在债务婚后抵销或部分抵销情形。男女结婚后仍是独立的个体,也排除了发生债权债务的混同可能。在实践中,对于情侣之间借钱要不要还的问题,要看该借款最终有没有被终止,而有关终止的法律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债务相互抵销;(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而恋爱期间为对方自愿花费的如买衣服首饰,买鲜花礼物,请吃饭旅游等等,因为属于男女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一般不认定为借贷,即便分手也无需归还。而以结婚为前提的彩礼性质就不一样了。因为彩礼是附条件的财物赠予,如果双方最终没有结婚,依照法律规定是要退还彩礼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刘晓成的河流和湖泊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超越自我!是超越普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恋爱转账是借款还是赠与?男子因微信聊天记录挽回42万
来源:金羊网 作者:董柳 
金羊网记者 董柳 通讯员 罗文君恋爱关系中的男女钱款往来,到底属于借款还是赠与呢?记者今天(8月24日)从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对一宗民事案件作出裁判,判决女子需向男子偿还所借的42.2万元及利息。事发:恋爱期间女子借款42万元 分手后男子索要遭拒早在2014年4月,37岁的男子荣某(化名)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29岁的秦某(化名),两人逐渐发展为恋人关系。这年12月,秦某称与他人合伙投资开设餐馆,向荣某借款10万元。2015年5月至7月期间,秦某以借款炒股为名分次向荣某借款共22.2万元。2016年1月,秦某再以股市被套需补仓为由,向荣某借款10万元。前前后后,秦某共向荣某借款达到42.2万元。其后,荣某与秦某感情逐渐疏远,争吵不断,导致分手。分手后,荣某多次向秦某催讨所借款项,但秦某认为该款项是两人恋爱的共同支出以及荣某对秦某的赠与,不同意返还。双方由此产生争议,后来,荣某一纸诉状将秦某告上法庭,要求秦某归还借款42.2万元及相关利息。开庭:女子坚称是男方自愿给的 男子拿出微信记录作证法院开庭时,对42.2万元是否为借款,荣某和秦某各执一词。秦某确认她收到了荣某给付的42.2万元,但认为该款项并不属于借款。秦某说,自己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来源,没有必要向原告借款,并且双方没有签订任何借款合同,荣某的银行转账凭证也没有附言备注就是借款。该款事实上是用于两人在恋爱期间的共同消费支出及秦某为荣某支付的消费支出,另还有一部分是荣某对秦某的赠与,是荣某基于恋爱关系自愿给付的,因此请求法院驳回荣某的全部诉求。荣某则坚称42.2万元都是借款,为此,他提供了两人过往的微信聊天记录进行证明。聊天记录显示,秦某曾有以下聊天内容:“我现在没钱还你,回去也只能先给你打欠条,还有什么都一次说了吧”;“已经还了6666其他的会尽快还你”;“都给你,反正是你的钱”。法院:男子未有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 微信用词表明为借贷关系对于这42.2万元到底为借款还是赠与,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审理认为,首先,原告向被告转账10万元、7万元、5万元等大额资金,不符合一般的消费支出,并且,被告在微信中也使用了“没钱还你”、“打欠条”、“是你的钱”等词汇,表明双方为借贷关系。其次,赠与法律行为的成立取决于赠与人同意,并无需受赠人给付对价的情形下单方面无偿交付赠与物,因此赠与的意思表示应当明确,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交付财产的行为本身并不能当然推定有赠与的意思表示。本案中,原告在向被告交付款项时并没有明确赠与的意思表示,且被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原告有赠与的意思表示,故法院对被告辩称42.2万元属于赠与的抗辩理由不予采信。法院判决被告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偿还贷款本金422000元及利息。●法官说:若不是微信聊天记录 可能判决是另一种结果审理本案的天河区法院金融庭法官赵心晶表示,本案主要争议焦点为涉案的42.2万元款项到底是属于民间借贷关系,还是赠与法律关系。我国法律对赠与行为的认定较为严格,赠与人必须明确表示出赠与的意思表示,且受赠与人表示接受赠与,才能认定赠与行为的合法有效。本案中,荣某并没有明确表示出涉案金额为赠与,秦某也没有证据证明荣某有赠与的意思表示。另根据两人微信聊天记录的内容,秦某使用了“没钱还”、“打欠条”等字眼,说明其知道涉案金额是需要偿还给荣某的,所以法院没有采信秦某关于涉案金额为赠与的抗辩,而是认定为借贷关系。对如何防范男女恋爱分手后因经济产生纠纷,赵心晶建议:爱情需要理性,如果恋人之间不是有赠与财产的打算,涉及经济往来的,一定不能怕“落不下面子”,要说清楚钱款的性质,并最好留有凭证,比如借据、字条等,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无法举证的问题。以本案为例,荣某借款给秦某没有任何字据,如果不是微信聊天记录,可能判决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编辑:林明锋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恋爱转账是借款还是赠与?男子因微信聊天记录挽回42万
金羊网记者 董柳 通讯员 罗文君恋爱关系中的男女钱款往来,到底属于借款还是赠与呢?记者今天(8月24日)从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对一宗民事案件作出裁判,判决女子需向男子偿还所借的42.2万元及利息。事发:恋爱期间女子借款42万元 分手后男子索要遭拒早在2014年4月,37岁的男子荣某(化名)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29岁的秦某(化名),两人逐渐发展为恋人关系。这年12月,秦某称与他人合伙投资开设餐馆,向荣某借款10万元。2015年5月至7月期间,秦某以借款炒股为名分次向荣某借款共22.2万元。2016年1月,秦某再以股市被套需补仓为由,向荣某借款10万元。前前后后,秦某共向荣某借款达到42.2万元。其后,荣某与秦某感情逐渐疏远,争吵不断,导致分手。分手后,荣某多次向秦某催讨所借款项,但秦某认为该款项是两人恋爱的共同支出以及荣某对秦某的赠与,不同意返还。双方由此产生争议,后来,荣某一纸诉状将秦某告上法庭,要求秦某归还借款42.2万元及相关利息。开庭:女子坚称是男方自愿给的 男子拿出微信记录作证法院开庭时,对42.2万元是否为借款,荣某和秦某各执一词。秦某确认她收到了荣某给付的42.2万元,但认为该款项并不属于借款。秦某说,自己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来源,没有必要向原告借款,并且双方没有签订任何借款合同,荣某的银行转账凭证也没有附言备注就是借款。该款事实上是用于两人在恋爱期间的共同消费支出及秦某为荣某支付的消费支出,另还有一部分是荣某对秦某的赠与,是荣某基于恋爱关系自愿给付的,因此请求法院驳回荣某的全部诉求。荣某则坚称42.2万元都是借款,为此,他提供了两人过往的微信聊天记录进行证明。聊天记录显示,秦某曾有以下聊天内容:“我现在没钱还你,回去也只能先给你打欠条,还有什么都一次说了吧”;“已经还了6666其他的会尽快还你”;“都给你,反正是你的钱”。法院:男子未有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 微信用词表明为借贷关系对于这42.2万元到底为借款还是赠与,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审理认为,首先,原告向被告转账10万元、7万元、5万元等大额资金,不符合一般的消费支出,并且,被告在微信中也使用了“没钱还你”、“打欠条”、“是你的钱”等词汇,表明双方为借贷关系。其次,赠与法律行为的成立取决于赠与人同意,并无需受赠人给付对价的情形下单方面无偿交付赠与物,因此赠与的意思表示应当明确,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交付财产的行为本身并不能当然推定有赠与的意思表示。本案中,原告在向被告交付款项时并没有明确赠与的意思表示,且被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原告有赠与的意思表示,故法院对被告辩称42.2万元属于赠与的抗辩理由不予采信。法院判决被告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偿还贷款本金422000元及利息。●法官说:若不是微信聊天记录 可能判决是另一种结果审理本案的天河区法院金融庭法官赵心晶表示,本案主要争议焦点为涉案的42.2万元款项到底是属于民间借贷关系,还是赠与法律关系。我国法律对赠与行为的认定较为严格,赠与人必须明确表示出赠与的意思表示,且受赠与人表示接受赠与,才能认定赠与行为的合法有效。本案中,荣某并没有明确表示出涉案金额为赠与,秦某也没有证据证明荣某有赠与的意思表示。另根据两人微信聊天记录的内容,秦某使用了“没钱还”、“打欠条”等字眼,说明其知道涉案金额是需要偿还给荣某的,所以法院没有采信秦某关于涉案金额为赠与的抗辩,而是认定为借贷关系。对如何防范男女恋爱分手后因经济产生纠纷,赵心晶建议:爱情需要理性,如果恋人之间不是有赠与财产的打算,涉及经济往来的,一定不能怕“落不下面子”,要说清楚钱款的性质,并最好留有凭证,比如借据、字条等,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无法举证的问题。以本案为例,荣某借款给秦某没有任何字据,如果不是微信聊天记录,可能判决就是另一种结果了。编辑:林明锋
新闻排行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恋爱期间的赠与和借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