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房价能茅台跑赢房价背后GDP

十年房价远远跑赢国内股市,悟出了一个道理十年房价远远跑赢国内股市,悟出了一个道理郭施亮百家号牛短熊长最近一段时期,有人对过去十年的数据进行了一个统计与总结,结果发现十年时间内,国内房地产、美股、比特币涨幅显著,如果投资者可以在当时低点附近一直持有,那么少则一倍利润,多则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利润。然而,与之相比,十年时间,国内股市的表现却几乎是原地踏步。从2008年至今,十年时间内,中国股市的主要运行中枢依旧在3000点附近。甚至,有时候国内股市的指数点位还低于十年前的市场指数点位。言下之意,如果十年时间投资国内股票市场,那么几乎是不赚钱的,如果手持中国石油这类大盘股,甚至处于深度套牢的格局,或许再过十年时间,也未必可以解套。从实际情况下,在股市持续大扩容的背景下,十年时间内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总家数多了不少,而相应的市值也有着明显地攀升,但股市总市值的大幅攀升,多与股市扩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而因股价上涨所带来的市值增加影响并不明显。或许,因市场权重股的权重设置相对失衡、加上市场大扩容的因素,中国股市的市场指数已经存在着明显失真的现象,而从部分上市公司复权后股价表现来看,十年时间股价超越历史高点的还有不少,但整体而言,与国内房地产、美股乃至比特币相比,中国股市多年来的投资回报率确实不佳,带给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回报率也不是特别好。十年前,在北上广深可以用100万左右的资金购买一套60至80平方米的普通房子,十年后的今天这套房子的价格可能在500万以上。当然,这是建立在一线城市比较普通的价格涨幅进行分析,假如一些精明的投资者把这100万作为首付款,购买一套稍微高端一些的房子,那么现在的增值效果更为明显,房价逾千万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十年前购买一只股票,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恐怕也只是刚刚解套或持股市值略有增值。假如投资者非常幸运购买到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万科A这类长期牛股,那么此时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勉强追赶同期房价的涨幅。但是,纵观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真正走出长期牛市的股票却寥寥无几,占比市场总数恐怕不足1%,而其余绝大多数的股票基本上是与市场同期指数表现类似,甚至整体表现更逊色于同期指数表现。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比较灵敏的指标,国内M2余额的表现往往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其中,2008年国内M2余额大概在47万亿,而经过了当时M2增速快速提速的影响后,近年来国内M2基数不断提升,加上高居不下的M2增速,如今到了今年4月末,国内M2余额已经达到了173.77万亿,较十年前增长数倍之多。事实上,与同期M2余额增速相比,同期GDP平均表现却跑不赢M2的增速速度。至于居民收入增速,整体表现还是略微逊色于同期的M2增速水平。从各项投资渠道的表现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基本上与M2增速同步乃至有所赶超,而这些年来货币超发明显,而作为吸收大量资金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更像是一个蓄水池。至于股票市场,同期表现远远跑输其余多数的投资渠道,而十年时间内国内股票市场可以认为是一个表现不佳的投资渠道。由此可见,在这十年时间内,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而政策定位往往决定着某一投资渠道的最终命运以及最终走向。简而言之,十年前如果选择在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您可能就成为了高净值群体。如果十年前选择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那么十年后的今天,恐怕还是原地踏步。至于部分热衷于投资绩优股的稳健投资者,通过长期红利再投资的策略进行价值投资,或许整体投资收益率会相对好一些,但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增值速度相比,仍然显得有所逊色。确实,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一旦选择错了方向,即使花费很大的功夫,同样也很难获得超预期的投资回报。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如果以融资功能作为定位的大背景不给予实质性的改变,那么中国股市长期“牛短熊长”的运行格局同样不会发生轻易改变,而中国股市依旧局限于“捞一把就跑”的盈利模式。恐怕在信息不对称、持股成本不对称的前提下,普通投资者也很难在中国股票市场中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率,投资安全感以及投资信心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修复。由此一来,当我们看到人们一窝蜂去买房、一窝蜂去买理财产品,归根到底还是要在国内狭窄的投资渠道中实现资产增值,而对于长期表现不佳的中国股市,投资者宁可高价买房,而不愿意把钱投向股市,更谈不上通过股票市场的长期投资增值来实现养老的目标。由此可见,中国股票市场在普遍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甚至早已产生了恐惧感,这恐怕也与长期牛短熊长,长期以融资作为功能定位的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郭施亮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郭施亮,财经评论、谈谈政策金融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鄂州这个牛人谈房价,讲得太好了!
去年以来,面对“火箭式”的房价飙升,不禁令人瞠目结舌。对于全国来讲,鄂州处于七八线城市,但对比2017年省会的楼市来讲补涨一波行情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突如其来的“牛市行情”,是否会让人匪夷所思,下面来分析原因是什么呢?
从表面现象来看:
1、以航空都市区概念(东方孟菲斯)为契机,极大的促进地方经济流动性和持续向上发展趋势,特别是省市级政府领导重视、企业领头羊(顺丰物流)即将进入市场、辐射周边城市圈等氛围带动起来;
2、全国房企500强恒大入驻鄂州,全新的销售理念和成熟的建筑风格,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房产政策助力,将鄂州市房地产市场这把积蓄的干柴猛烈燃烧起来,从此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3、鄂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东边:凤凰大桥-联通市中心和城东(瞬间让整个经济和交通活了);南边:优质的教育机构集中(鄂州高中、鄂州八中、实验小学);北边:美丽的江滩公园(小桥、阁楼、假山、武昌楼等):西边:西山公园等。哪一项都是焦点,让人沉溺其中,难以忘怀……
4、即将步入婚姻的刚需一族和购置教育优质房产的中年一族。
从内在本质思考:
1、随着鄂州市人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愿意购买认为“物有所值”的物品;
2、政府部门迫切的需要“一把火”来燃起整个城市的希望,无论是“孟菲斯机场”还是“工、农业”,要将经济、科技、环境、基建大力发展起来,规划一张宏伟蓝图,努力实践完善它;
3、对冲人民币贬值和跑赢GDP增速。
下面来谈谈鄂州房价上涨的隐性因素:
1、投资客和炒房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鄂州人从来都是很勤劳和精明的,所以说房屋中介和实力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楼市交易,但这只是大趋势下的一个推波逐流而已,一旦国家有限购政策(花湖、葛店等)和金融收缩(贷款利率大幅上调),他们根据自己判断,适时而动。
2、投资教育资产。这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购房,而是以“孟母三迁、不如一次到位”的心里,让孩子受到优质教育,并且创造理想学习环境,这里的“噱头”和凤凰大桥不一样,学区房的“魅力”在父母心中地位非同一般,鄂高、八中、实小附近的开发商借此契机,大力发展“各自区域的楼盘”,大家给他们“抬轿子”,很多人一辈子的心血,就像“被收割韭菜一般”,好了,不深入经济层面了。
3、刚需族和婚房。牛市永远都是在买买买,他们不会太在意房价走向,因为这是必需品。他们在这波涨潮的趋势上,成功获得补涨“红利”,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
再谈谈各种层面的思考
政府层面:从各种政策和行动看来,希望使鄂州楼市上升速度能够循序渐进以及健康稳固的发展,能够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开发商和投资层面:价格坚挺且持续上涨,但是也要有价有市,并且银行方面能够有“积极的政策”。
百姓层面:希望楼市能够回调一部分,让自己能够买的起、住的起。迫切的愿望是实现领导人一段话:“房子是用来住的”。
来源:@鄂州小俊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真相|收入跑赢GDP了吗?
【核心提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速为6.7%,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是6.3%,有些人据此认为,收入没有跑赢GDP。其实,对于人口还在继续增长的大国来说,GDP总量增速一定会高于人均GDP的增速。6.7%是2016年GDP总量的增速,总量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进行比较是不匹配的,那不是同一可比口径。应将GDP总额除以全国总人口数,得出人均GDP的增速,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对比,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2016年人均GDP实际增速为6.1%。从可比角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高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2个百分点。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人均GDP增速起码是同步或还更快一些。
嘉宾小介:苏海南,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翼
特邀嘉宾: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苏海南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2016年,收入跑赢GDP了吗?
记者: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速为6.7%,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是6.3%,有些人据此认为,收入没有跑赢GDP,您怎么看?
苏海南:对于人口还在继续增长的大国来说,GDP总量增速一定会高于人均GDP的增速。6.7%是2016年GDP总量的增速,总量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进行比较是不匹配的,那不是同一可比口径。应将GDP总额除以全国总人口数,得出人均GDP的增速,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对比,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住户办主任王萍萍在解读数据时指出,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扣除人口总量自然增长因素后的人均GDP实际增速为6.1%。从可比角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高于人均GDP实际增速0.2个百分点。虽然从以往的数据看,人均GDP增速与GDP总量增速一般相差0.3~0.4个百分点,而2016年相差0.6个百分点,比往年差的多一些。但不管哪样比,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人均GDP增速起码是同步或还更快一些。
记者:如何评价2016年的收入增长情况?
苏海南:2016年居民收入增长既有物质支撑又有政策引导。去年GDP增长6.7%,位居全球前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长就有了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往的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继续得到贯彻落实,国家又出台了多个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意见和文件。国务院出台了《激活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一些地方政府也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机关事业单位按政策规定调整了基本工资标准,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域,强调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这个进程中同时推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办法;继续实施农民增收措施,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也有增加等等。
当然,去年一些去产能、去库存的行业、企业和少数地方,面临很多挑战和压力,出现暂缓增加工资甚至收入下降等现象。但这一部分在全国占比是比较小的,大多数居民收入有了新的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我们也听到有些人说“感觉不到收入增长”,为什么会这样?
苏海南:首先,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第二,居民平均收入在增长,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是不均衡的。有的收入增长多,有的增长少与物价增长持平,有的人收入还在减少。
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与高新技术等发展较快的行业相比,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部分地区和行业下行压力比较大,落后的产能要被淘汰,这样的企业和行业是不可能加工资的,收入还会减少。朝阳行业与落后行业的劳动者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效益一般企业的劳动者收入也增长不多或难以增长。
对于收入增长没感觉,还可能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支出压力大,即使收入增加了一些也不敢花,要为长远的开销做打算;还有个别人会有攀比心理,认为别人收入增长得更多,自己增长得少。
记者:今年收入增长前景如何?
苏海南:今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年,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日益全面、系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反腐败、反“四风”营造的政治和工作氛围,使改革政策会落实得更好,全面深化改革会加强,制度红利会进一步增多。从国内看,经济企稳向好,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发展新理念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各方面将更加重视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因此,我们对收入保持合理增长和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即应有决心也应有信心。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际上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黑天鹅事件”如果出现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冲击或较大负面影响。国内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进入攻坚期,要“啃”硬骨头,对于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也不能掉以轻心。为此,要未雨绸缪,在多方面做好应对不测事态的准备;一方面继续努力保持经济正常发展,使大多数人的收入继续增长;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政策托底的功能,对于夕阳行业,社会保障安全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要切实托底,要尽快实现“零就业清零”,并尽快使再就业者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应有的收入。
记者:从目前的数据看,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能否如期实现?
苏海南:201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20元,2016年为23821元,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1301元,扣除物价水平,累计实际增长62.6%,为到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又打下一个好基础。
据此测算,在未来四年内,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在5.33%以上,到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就可实现。随着分配格局调整得更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也会大大缩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现有贫困户全部脱贫,让绝大多数老百姓过上小康或比较富裕生活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财富增速想跑赢GDP?这样投资才是王道!
张孝勇 《松崖》68cm*128cm
此前,高更的一幅题为《你何时结婚》的油画拍出了3亿美元的价格,刷新了艺术品的公开成交价纪录。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品价值的热议,网上的评论很多,有些非常逗比,我摘录了一些典型的:
“看不懂”
“这么难看的画值那么贵?”
“我三岁的弟弟画的可能都比他好”
“像不像《皇帝的新装》?装懂!”
“应该是洗黑钱”
“我觉得做美术很坑爹,因为等你死了,你的画才值钱”
“那么贵的画肯定有它的美处”“如果我们都能看明白了,那它和幼儿园小朋友的作品也没什么区别”
“谁懂的解释下啊!”
关于艺术品到底值不值那个价钱的争论,从古至今就没有停息过。我听过不少看法,大都不太让我满意。而我自己的思考,也缠绕在价值的有限或无限的思辨上,还说服不了自己。直到最近我读了张五常书中的一段内容,茅塞顿开,立即动笔分享之。
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原话是这样的:“逻辑上,不引进虚无悖论,财富累积的理论推不出来。以产出为主的资产,作为财富累积的仓库,有收入预期以利率折现的上限。如果社会只有这类资产,没有空置,产出的收入消费后余下来的,不容易找到地方累积。虚无悖论说的仓库,本身没有产出,没有收入折现,容纳累积的上限不存在。任何社会,有生产力的资源就是这么多,愈是运用得宜,收入增长愈快,财富的累积愈需要没有上限的仓库的协助。”
言辞简约逻辑缜密,是张五常行文的特色,不过经济学是们逻辑环环相扣的学问,不太好懂,他说的什么意思呢?我简单解释一下。
张孝勇 《溪水无情》68cm*128cm
所谓的虚无悖论,是张五常为了处理经济学领域的大难题——财富积累,而设想出来的,大意就是说有些事物是持久的积累财富的“仓库”,其内里藏着很高的价值,但又不会给持有者带来租金或其他收入,有这样一种“虚无”的事物的存在似乎和一般的经济常识相悖,因此称为虚无悖论。
具体来讲,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多人赚到了钱,赚到钱后人们希望用手里的钱持续生钱,保持住自己的财富,而银行存款利息太低,股市风险太大,因此客观上有了寻找“仓库”把钱存放起来的需要。
房产和古董都可以作为财富仓库来看待,然而不同的是,买了房产以后可以租出去,每月能收到租金,而古董呢?通常来讲是没有租金的,即便有也可以忽略不计。
张孝勇 《松崖》68cm*128cm
房产就是张五常所说的那种“有收入预期以利率折现的上限”的财富仓库,这种仓库用来存储财富天然存在着天花板,因为租金可以算出来,一个房产的价值是不是被高估了就很容易计算出来。
具体来说,如果你2005年的时候选择北京的房子作为“财富仓库”,那你太明智了,不过如果是今年你要选择财富仓库,那北京的房产不应列入前几名。为什么?因为房价翻了不知多少翻,而租金没有翻那么多。
而艺术品呢?她们天然具备“无上限的财富仓库”这一重要属性。因为艺术品是稀有的东西,一个画家一生最好的作品就那么多,有钱想要多买也没有。而她的的价值呢?也无法像房产那样通过租金算出天花板,因此只要有人在争抢,价格就还会提升。
事实也是如此,有大量的艺术品经历了数百年时间,价值还在持续地增长,优质的艺术品按年复利计算,其升值速度都远远超越黄金、债券这些保值产品。
这下,我们再看看这些天价艺术品,就不难理解它们天价产生的原因了。作为富人积累财富的重要“仓库”,艺术品的天价是必然的。你想让自己的财富跑赢GDP吗?快忘了股票吧,去画廊和博物馆多看看!
香港文联主席、著名画家张孝勇先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居民收入增一成
收入跑赢GDP,感受为啥不明显
日  来源:
  本报济南4月22日讯(记者 张頔) 虽然一季度全省GDP的增速同比有所下降,但居民收入增速还是跑赢了增速8.7%的GDP,在收入增加的同时,CPI也创下了5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据统计,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5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比8.7%的GDP增速还要高出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2元,增长9.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5元,增长12.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  虽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7%,但很多人手里工资条上的数据却并没有实际增加一成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家增收的感觉没那么明显呢?  记者从统计部门了解到,居民收入并不是一个正态分布,而是偏态分布,多数居民人均收入往往会低于平均数。这一点可以通过收入中位数(按收入的由低到高排队,处于中间位置的收入数)和平均数的比较来说明。  中位数往往更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收入情况,而平均数则有可能被一部分高收入群体拉升。收入中位数一般低于平均数,就是说有50%以上居民的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所以对平均工资的增速感受也没那么明显。以目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数字为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6元,而中位数为5658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房价跑赢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