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传国资控股P2P平台云端金融爆雷都在爆雷,请问活期+,会不会也爆雷

谁该为联璧金融爆雷负责 律师称京东等平台无责-齐鲁财富网
谁该为联璧金融爆雷负责 律师称京东等平台无责
近日,斐讯“0元购”用户集体赶赴电商平台京东总部维权引起广泛关注。作为斐讯战略合作伙伴,联璧金融的投资人同时大部分也是斐讯“0元购”的用户,而斐讯通过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0元购”活动正是导致此次用户维权的主因。
  原标题:联璧金融崩盘用户该向谁维权?律师:京东等斐讯硬件销售平台无责
  联璧金融爆雷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蔓延。近日,斐讯&0元购&用户集体赶赴电商平台京东总部维权引起广泛关注。作为斐讯战略合作伙伴,联璧金融的投资人同时大部分也是斐讯&0元购&的用户,而斐讯通过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0元购&活动正是导致此次用户维权的主因。
  维权人士认为,斐讯通过在京东平台上开展一系列活动,客观上引导了用户在联璧金融平台上购买网贷产品,应当承担责任。而京东作为展示方,也应共同担责。从法律角度来看,斐讯、京东在此次维权纠纷中到底权责如何?
  &0元购&风波
  事情的起因要从联璧金融的爆雷开始讲起。6月21日,作为网贷行业高返四大天王之一的联璧金融突然崩盘,官网打不开,用户提现困难等状况接连出现。官方在随后的公告中表示,受行业负面环境影响,平台出现恶意挤兑,资金链断裂。
  战略合作方爆雷,斐讯也紧接着被&拉下水&。斐讯与联璧金融的合作模式是,用户购买斐讯旗下硬件产品,获得所谓&K码&,然后用户再凭借&K码&在联璧金融的兑换区进行兑换,最终联璧金融会以分期返现的形式将用户购买斐讯产品的费用全额返还,即&0元购&。
  就在联璧金融爆雷同一天,斐讯发布公告表示,承诺已售出的硬件产品&K码&由斐讯负责协调第三方进行兑现。这也意味着斐讯将接盘联璧金融平台上的&k码&兑换服务,但对于购买联璧金融其他网贷产品的用户不会兜底。
  据悉,联壁金融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活期理财产品&零钱计划&以及铃铛宝定期。&零钱计划&当前年化收益率6.9%,定期分3月期和6月期两种,历史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0%和12%。
  6月23日,上海松江公安分局通报称上海市联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涉嫌违法犯罪。松江警方已依法立案侦查,并对1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投资者认为,斐讯推出的&0元购&全额返现活动,引导大家在联璧金融注册,兑换&K码&,客观上起到了引流的作用,同时,京东电商平台作为硬件产品交易平台,起到了宣传展示的作用,也应当同斐讯一起承担投资人损失。
  律师:导流方无责
  不过,据时代财经了解,京东电商平台并不是斐讯硬件产品销售的唯一渠道,包括苏宁、国美,甚至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渠道也有售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维权事件前几天,斐讯方面还发布了一则通告:在&0元购&营销活动中,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可自愿选择是否参加K码礼包激活兑换。K码礼包激活兑换与京东、苏宁、国美等三方销售平台及终端销售商无关。
  京东方面对于此次维权事件则表示,京东仅是斐讯硬件产品的销售平台,从未与斐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联璧金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也从未引导消费者至该平台进行投资理财。此外,京东已全面排查品牌商自主发起的各种营销活动,严格禁止品牌商在平台开展任何形式0元购的宣传和推广。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王德怡律师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京东等电商平台只是网络销售平台,本身不是交易组织者、设计者,也不是交易款项收取人。且斐讯亦已明确声明与销售平台及终端销售商无关。在此情形下,投资者维权向京东主张权益显然是找错了对象。如果想追究交易平台责任,投资者需证明平台是产品发行方,或是交易组织者,或是交易款项的收取单位,否则,投资者向交易平台主张法律权利缺少法律根据,缺少合同根据。
  但王德怡认为,这一事件也给电商平台一个提醒,即在引进卖方时,务必考察该卖方资质及相关衍生品的销售模式、业务规则及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必要时要坚决采取措施,斩断其销售通道,避免因不良合作方引发纠纷和矛盾。& 。
  对于战略合作方斐讯来说,王德怡也认为其不应当承担责任。&斐讯的导流行为与投资者的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没有证据证明斐讯方面存在违约或侵权行为,投资者向斐讯主张民事权益亦难以得到法律支持。&
  王德怡提醒广大投资者,任何投资产品,都应树立风险意识,投资者应当认真阅读交易合同,了解交易模式方可进行投资。
  需要关注的是,导流这一项衍生服务在网贷行业并不少见,甚至出现了众多专业导流平台。在当前网贷频频爆雷的环境下,导流平台又该如何独善其身?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如果导流方没有触碰募集的资金,那么其导流行为就应该定位为信息中介,不用承担投资人损失。但是,如果其募集的资金流向导流平台或关联企业账户,那就另当别论了。
  &此外,对于导流平台来说,不能一味地只看谁给的钱多就跟谁合作,也要对合作平台进行必要的资质判断,比如是否上线资金银行存管、信息披露是否符合监管要求等。&王诗强说。
责任编辑:姬京函
齐鲁财富网移动客户端
48小时点击排行
要将齐鲁财富网设为上网首页吗&&&&&&&&
要将齐鲁财富网添加到收藏夹吗
齐鲁财富网,
门户( qlmoney.com) 服务于大众的财经信息网,部分资讯引用互联网金融信息,如有侵权,我们将立即删除!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 鲁ICP备号6月P2P连环爆雷,42天雷了108家,但这场“爆雷”可能还没完
爆雷,通常指平台突然出现问题,因逾期兑付或经营不善,不能正常投资或提现,甚至直接跑路的现象。
据相关数据,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内,全国共有108家P2P平台曝雷,相当于每天曝雷2.6家。
暴雷潮在今年夏季洗礼了整个P2P市场。更严重的是,这一态势仍在发酵:明星网贷平台投之家也出现逾期。
此次的“爆雷潮”波及甚广,涉资近千亿,涉及用户数百万人。信任危机已然在行业蔓延,更多平台呈现出爆雷趋势。现在,P2P已经成为巨大韭菜互割场所。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连环爆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卷进这场风暴呢?P2P还有未来吗?
连环爆雷,什么原因
6月份,P2P行业显然非常不太平,善林金融、唐小僧、五星财富、小灰熊金服等平台相继“爆雷”,进入7月份以来,这种势头依然没有减小。
在南京和上海的P2P接连爆雷之后,风险开始蔓延到杭州与深圳。在过去约一周时间,杭州警方已经对不下10家杭州的网贷平台进行了立案。
P2P暴雷平台统计/图据网络
而其中不乏牛板金和人人爱家等数百亿规模的大平台;而深圳的PP基金、钱爸爸、零钱罐三家网贷平台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停止运营,三家平台累计交易规模加起来超过700亿元,最近一周P2P平台更是暴雷惊人的1255亿。
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互金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加大。而对于近期P2P平台出现“爆雷潮”,很多投资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监管趋紧。
从上月开始,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多次向P2P市场释放出加强监管的信号。6月14日,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专门提到非法集资的风险,他明确表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据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透露,原本定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的P2P网络借贷备案工作已延期。对于备案工作是否有望在年内完成,他指出,“我们继续进一步做工作,年内还不行,还得继续加把力。”有观点认为,备案延期,让不少网贷平台的合规成本增加,一些有问题且实力不济的平台,继续维系下去的难度越来越大。
7月9日,央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要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监管压力增大固然是导致P2P平台“爆雷潮”的原因之一,但在业内分析师看来,P2P平台自身的业务瑕疵和违规行为才是引发风暴的核心因素。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
P2P平台存在自融、资金池、风控的问题,遇到流动性问题和监管压力,就会引爆风险。随着出借人的风险偏好趋于保守,一些实力不济,风险比较高的平台难以获取持续的出借人资金,从而加速了退出。此外,一些持续高返的平台具有一定知名度,一旦爆雷,会引发连锁反应。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
近期P2P平台集中爆雷,宏观经济去杠杆导致的底层资产不良率上升,以及平台自身经营上的一系列问题是内因,而直接的导火索应该是唐小僧、联璧金融等明星平台爆雷带来的恐慌效应。这些平台出问题后,市场恐慌情绪传染引发资金流出,致使本就很脆弱的平台迅速爆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卷进这场风暴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民众手中的资金逐渐累积起来,生活基本小康,不用再为下一顿而担忧,这就产生了经常所说的“闲钱”。
中国跟世界接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手中的“闲钱”闲置就意味着贬值,于是产生了资产保值的想法,这就奠定了理财的基础。
近些年,除开银行自身的存款业务,为适应这一需求,开发了更多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市场产品单一,年化不足5%的理财收益产品满足不了太多人的胃口。民众理财需求旺盛,但是国内理财通道很窄。股市瞬息万变,看得见的风险压力众多普通民众难以承受;想买房置地,但是门槛高,且在越演越凶的限贷限购政策下,很多人都望而却步。
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存在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回报颇丰的产品,自然就会成为投资人的心肝宝贝,一传十十传百,P2P平台捕获上百万的用户也就不是什么难题了。银行5%年化利率的产品都有大把的人投资,更何况是这种回报期短,看起来又安全可靠的产品呢?
纵观整个P2P行业,能够捕获大量客户得益于贷款简单、收益高,收益高风险大,没有一个投资人是傻子,既然收益与风险并存的道理大家都懂,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平台本身不稳定性,谁都不想风险降临在自己头上。由于一直表面经营良好的明星品牌唐小僧爆雷,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导致大量资金流出,这就加剧了更多平台的“爆雷”,形局每况愈下。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卷入这场风暴,除了风暴范围广、看似安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出在投资人自身身上。
投资人不傻,不然也不会出现爆雷后成千上万的受害者了。人们都期望高收益,想着只要赚一把就立马抽身。但往往因为贪婪,在以为自己还可以再赚一把的时候,引火上身。“世界上真正啥也不懂的人并不多,但因为贪婪并自觉地比别人聪明的侥幸玩火者众”。
P2P的惯用伎俩就是高额返利。
唐小僧一直通过投放大量广告以及高返佣来开拓市场,曾推出投100元3天返50元的活动吸引用户注册,诸多产品利率均在10%以上;联璧金融平台则通过推出“0元购”等返利活动不断吸引投资,比如投资3.6万元送2999元的OPPO手机等;
钱宝网平台中,投资人可通过交保证金、做任务赚取高额收益;雅堂金融平台投资返现金额高,可以用信用卡充值。
起初,有的投资人因为不太了解这个行业,开始的确是投得比较小心翼翼,毕竟赚点血汗钱也不容易。可是这些平台早期如期而至的高收益蒙蔽并透支着小心翼翼的初衷。毫不费力地捡了一桶金,眼前还有一桶,怎么可能不去捡第二桶呢?
错误的理财观,以及眼前现有的高收益,让本就凤眼意识薄弱的投资者蜂拥而至。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网贷平台背后现上市公司身影
寻找中国创客发现,大量提现困难或停业的P2P平台背后,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身影。
根据网贷之家提供的资料,目前有16家出现问题的互金平台有上市公司参股。其中,2家平台在2016年爆出问题,7家在2017年爆出问题,2018年爆出问题的平台达到8家。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7月爆出的三家问题平台都与一家叫做“投融长富”的上市公司相关,而这三家平台和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李振军。
公开资料显示,李振军是杭州投融长富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主要股东。不过,7月12日,投融长富董事会回应集团并未开展营运在线融资资讯服务平台的业务。
另一家近期暴雷平台“投之家”曾发布《投之家获上市公司母公司4.09亿元B轮融资》文章,称此次融资规模达到4.09亿元,上市公司平台(珈伟股份母公司灏轩投资)以2.11亿元收购原股东35.24%的股权,同时通过增资1.98亿元,获得19.76%股权,直接或间接持有投之家总共55%的股权,获得平台控股权。
而珈伟股份7月13日发布澄清公告称,经征询公司股东阿拉山口市灏轩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灏轩投资”)了解到,灏轩投资未与“投之家”签署任何投资协议,且从未对其进行投资。
7月16日,珈伟股份以6.94元/股的跌停价收盘。7月17日,珈伟股份再发公告称,就灏轩投资被变更为“投之家”股东工商登记之事宜,整个变更过程灏轩投资毫不知情。投之家宣称获得“珈伟股份母公司”B轮融资的信息为虚假信息。
公司为什么要入股P2P平台
多名互金从业者称,互金平台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前几年就存在。有的互金平台和上市公司、国企“换股”,以期得到大公司的“站台”。今年情况的特殊之处在于,在“钱荒”的背景下,一些公司股价下跌已经到了质押平仓线,为了自融,它们选择投资互金平台,而不是仅仅是“站台”。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很多P2P平台在去年12月之后觉得备案无望,想把平台卖掉。另一方面,一些公司收购互金平台,并不是为了布局借贷业务,而是为了自融。
按照规定,P2P平台不允许有资金池,资金要存管到第三方银行。正常情况下,收购互金公司并不能挪用其资金用于自融,但是不排除部分平台不规范,使用了虚假的第三方。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上半年新发现违规P2P平台近280家,其中涉嫌标的和自融的有89家。
当务之急是活着
在这几年间,国内P2P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却相对滞后。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网贷行业,是2013年以来最神奇的行业之一,几乎一直在“监管真空”的环境下,一路狂飙,纵然负面新闻频发,也没有因此而停滞。”统计显示,网贷平台成交量从2012年的212亿,蹿升到了2017年的2.8万亿,增长了132倍。
如果说P2P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可泛滥成灾就过犹不及了。要知道最先发明这种融资模式的是英国人,从上世纪90年发明到现在,20年过去英国P2P公司还不到10家。后来美国人也用上了P2P,到现在公司数量也寥寥几家而已。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中国P2P网贷平台最高峰达到了5000多家,最近大环境里钱少了,政策变严了,两个月来一波倒闭潮,可还是有2000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曾经说,中国九成的P2P平台会倒闭,让它像蝗虫一样增长是对老百姓极度地不负责。
不过这一次,P2P问题平台集中“爆破”后,还有多少P2P平台能够存活,他们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大?
对此,多位业界从业者表示,目前去救这个行业、挽回投资者信心,无论是常规的还是非常规手段都是非常难的。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打破刚性兑付,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
分析人士认为,在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引导下,P2P平台未来会逐渐回归理性。
紫马基金创始合伙人唐学庆认为,互金行业、网贷行业的存在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理财和资金融通问题,比传统借贷效率高,这是有市场的。未来平台要做的是合规经营,让投资人重新建立信心。而当务之急是“活着”,“我们还活着,活着就已经非常好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逾200家P2P网贷平台上半年爆雷 莫贪高息做了“接盘侠”
  今年上半年,P2P网贷平台日子过得并不太平,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被曝出清盘、跑路或者投案自首。记者梳理资料后发现,它们停摆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些是停业清盘,比如五星财富;有些是突然中止提现下落不明,比如钱妈妈;有些是经侦介入,比如联璧金融;还有些是高管主动投案的,比如唐小僧和善林金融。最终都一地鸡毛,投资者钱财难回。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半年逾200家P2P平台爆雷,仅6月19日至6月26日短短8天时间内,全国共计42家网贷平台出现问题。2018年上半年的互联网理财市场“奶酪”诱人,却夹杂着些许苦味。
  案例 参与“0元购”损失10余万元购房款
  “这个世上最可悲的就是家里有个不听话的败家娘们!”日前,李先生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告诉记者,他们夫妻本想在长沙买房,好不容易凑齐了首付,结果摇号没摇中,他就把这笔钱交给了老婆保管。直到最近,他才知道“败家娘们”把10余万元投进了联璧金融,结果“触雷”了。
  李太太当初接触联璧金融始自所谓的“0元购399路由器”活动。“399元按时返还回来了,还返了2元利息。当时,我觉得联璧金融挺靠谱的,关键还可以‘随存随取’。接下来,我开始陆陆续续在联璧金融APP上购买理财产品,活期利率大概有6.5%,有的回报率更高。”李太太向记者展示了她的购买记录,从5月18日至5月29日共投入本金约11万元。直至6月底,李太太突然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将这些钱从平台提取出来。事实上,早在6月21日,联璧金融爆发挤兑事件,平台已无法提现。6月23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官方微博通报:松江警方已对联璧金融案立案侦查,立案缘由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相关维权人士透露,联璧金融APP上还推荐了空调、手机、充电宝等电子产品,均以投资方式进行“0元购机”,如一款苹果X手机,投资126000元就可免费获得。
  数据 P2P平台8天上演42连环炸
  随着监管的趋严,很多不良网贷平台都难逃爆雷的结局,如李先生夫妇这般遭遇的人2018年上半年尤其多。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涉嫌违法犯罪,已投案自首。经调查,警方证实善林金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600余亿元。
  6月16日,自称注册用户数已达到1000万、交易额超750亿元的网贷平台唐小僧爆雷,投资者无法提现。
  6月21日,上海联璧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璧金融运营主体公司)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多名员工被警方带走。
  6月27日,上海意隆财富突然传出集团负责人集体失联的消息,目前意隆财富以及母公司阜兴集团已被查封,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阜兴集团资产管理总额超过350亿元。
  相关公安局数据显示,善林金融爆雷600多亿元、唐小僧750亿元、意隆财富350亿元,三家合计1700多亿元,而大大小小出事的P2P平台涉案金额最保守估计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
  据网贷之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19日至6月26日短短8天时间内,全国共有42家网贷平台出了状况。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P2P行业超过200多家平台出问题。
  调查 警惕高收益低风险“套路”
  “联璧金融”、钱宝网、雅堂金融和“唐小僧”一度被称为民间四大高额返利平台,目前全部爆雷。它们获取资金的关键都是高额返利。记者了解到,“唐小僧”一直通过投放大量广告以及高返佣来开拓市场,曾推出投100元3天返50元的活动吸引用户注册,诸多产品利率均在10%以上;联璧金融平台则通过推出“0元购”等返利活动不断吸引投资,比如投资3.6万元送2999元的OPPO手机等;钱宝网平台中,投资人可通过交保证金、做任务赚取高额收益;雅堂金融平台投资返现金额高,可以用信用卡充值。
  “高额返利平台有个共同点,就是利用投资者爱占小便宜的心理,通过‘高收益、高返利’的活动不断吸引投资,投资者以为自己是在‘薅羊毛’,但事实上被平台占用资金以‘续命’。”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凡是宣传高收益、低分险的网贷理财平台大都是“套路”,高收益必然对应高风险。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爆雷平台相对于合规优质平台来说,还是占少数的。调查中,记者也发现,有些投资者并不是不明白高额返利平台存在的高风险,只是抱着“我不会是最后一个接盘侠”的心理,继续投资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在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各种风险逐渐暴露的当下,投资者切勿存有侥幸心理,遭受损失;再者,只有前期花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网贷平台,不一味追求高收益,才能尽量避免走进雷坑。
( 10:49:45) ( 09:45:38) ( 09:00:28) ( 16:53: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雷的金融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