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假装创业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歇后语告诉你什么是真创业

别再假装创业了,桃园三结义告诉你什么是真创业!
读名著学套路
这几年,神州大地正掀起所谓“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业”的新势态。但是,当我们仔细审视很多所谓的创业时,其实离真的创业尚有很大差距,很多根本不是创业,只能说是租了个门面卖东西,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创业,《三国演义》的开篇恰好就有这么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的第一章就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但这里面的意义深究的不多,其中刘备成就后来霸业的起点,就是从此开始。刘备可谓的创业之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番。举凡创业者,都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想法,二是没资本。刘备小时候就被人称奇,他叔叔更是认为他非常人,经常资助他们家。可就是这么个不同寻常的人,害了个不治之症——穷。于是,已经28岁了,一事无成,只能在招募义兵的榜文前喟然叹息。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这句话真是形容人命好的。刘备的长叹被张飞听到了,便大声呵斥“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就是这么一句话,引出了刘备的自我介绍——皇室宗亲,说出了自己有想法没资本的困境——有心破贼安民,恨力不能也。“破贼安民”可以说是刘备提出的第一个想法,这就是讲故事,要讲的让人信,让人觉得有道理,你刘备的皇室宗亲,当然不会希望汉室崩塌,所以你说破贼安民是可信的,而张飞所在地就是黄巾军打仗的地方,这里确实有很多民要安,所以这个故事一讲,就感动了张飞。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一创业不是闹着玩,失败的成本极高。我从银行离职创业一年多,现金投入 200 多万,如果再算本该在上海买房等各种,损失高达 500 万以上。讲讲我首次创业的“事故”。2012 年,36氪、虎嗅们每天推送创业团队的成功故事,创业大街上每天都举办创业活动……如果我还不去创业,对得起这帮可劲儿鼓噪的人吗?于是,我辞掉了在招商银行总行的工作,开始了互联网创业之旅。2013 年初,我回到上海,认识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跟他们讲我要做的事,慢慢聚起一支小团队。6 月份项目正式启动,到国庆节前后陆续上线了 2 款 APP ,2014 年春节前,已有两家 VC 口头承诺。上半场似乎还不错。但是春节后,一家 VC 表示不投了,另一家做完最终还是没投,此时团队已达 15 人,运营成本很高,我只好硬着头皮筹措资金维持团队运转。经过数月努力,我们的产品斩获数万用户,但却很难形成交易闭环,不得不寻求转型,但时间却不多了。2014年8月,我决定解散团队。至此,耗时一年半,累计投入 200 多万,趟了很多坑,才懂得“创业不是你想创,想创就能创”。虽然输了,但创业不悔。如果能够重来,我会换种玩法,让同样的投入产生 10 倍的价值。我相信所有的经历都会在未来产生正向的影响,除非你从不,你不知道错在何处,你认怂害怕,那就真的是无法挽回的失败。反之,失败就只是一个绝妙的伏笔。大佬们的成功故事背后,通常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故”,试错,试错,试着试着就对了。这就是创业要面对的残酷事实: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常态。你有一颗大心脏去坦然接受失败吗?以下是我 200 万真金白银买来的“十条学问”。你的想法不管多好,都大概率一文不值1创业指南我和许多初次创业者一样,一开始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甚至跟聊项目的时候还要求对方签署保密协议,但实际上最初的 idea 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并不会真的产生价值。当你有一个 idea 的时候,通常有 1000 个人也想到了,但只有 100 个人真的去做了,其中 10 个人做得还不错,最终只有两三个人笑到了最后。这就是创业的“漏斗模型”。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你的想法无论多好,都大概率一文不值。更何况,成功的创业公司往往是经过多次转型才能取得成功,早已不是当初的设想。所以,你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你们是谁,为什么这件事你们做更容易成功?你的PPT做的很牛逼,但想靠这个不可能2创业指南如果你不是明星团队或者连续创业者,你很难靠一个 PPT 去专业投资人那儿融资。我们经常看到的种子轮、天使轮、A 轮这些融资阶段,通常对应的是你的创业初期的三个阶段:想法阶段、验证阶段和复制阶段。种子资金,通常来自你自己,当然也可能来自于熟悉你的朋友、家人。用这笔小钱做出了 demo ,用户量不大但数据成长很快,初步验证了模式,你很自然会迎来专业 VC 的。当你的用户量持续增长,你确信你的模式已经被验证,可以砸钱去复制的时候,A 轮融资自然会来帮你完成梦想。而我的错误在于,我在 idea 尚未验证的情况下,组织了一个完整 team、租了 5A 办公楼,消耗了过多种子资金。创业团队用手和脚为自己的梦想投票,专业投资人用金钱来为你的梦想投票,这些陌生人的信任从哪儿来?就是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会干活没毛用,你会败在思维并没有什么高度3创业指南如果你创业之前为一家大公司工作,并没有真正参与过创业过程,你会很危险。因为成熟的平台通常早已走过了“从 0 到 1 ”的过程,而“从 0 到 1 ”和“从 1 到N”从战略到打法都是完全不同的。你擅长的只是“干活”,在一个低风险的平台上去执行领导意图,这种能力和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截然不同——创业需要颠覆性的思维。说回我自己—— BAT 这些平台公司的成功让我看到了平台思维的巨大想象空间,所以我认为在 PC 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切换的过程中,存在细分领域形成新平台的机会。最初的想法是要把线下服装批发市场里的数百万商户搬到手机上来,建立一个移动端的服装垂直领域的 1688 。但实际上,这种简单的“搬迁”模式毫无颠覆性。虽然后来我们看到社交网络的爆发开启了微信开店的巨大需求,并开始满足这些需求,但与同期兴起的“微店”、“口袋通”相比,受平台思维的影响,工具价值做得不够极致,错过了成为微信开店工具领跑者的机遇。“加法”谁都会,你会做“减法”吗?4创业指南许多创业者爱讲大故事,但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得越复杂,需要整合的资源越多,越难做成,好的项目常常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好的产品往往从一个痛点出发就能迅速做大。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比如一开始就想做平台,讲流量的故事;在做产品时,我要求像淘宝 App 一样,功能齐全,还要加上聊天、生意圈。这些都是典型的“加法”思维。实际上,在资金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专注做工具也能成为一家大公司;把 80% 的资源投入到最核心的功能上,做到极致,快速迭代,用最小的成本试错,就能快速发展。与我们同期出现的“微店”,虽然只做工具,只解决商户在微信里开店和支付的问题,却突然成了各大应用商店里的热门应用。2015 年获,估值数十亿,这就是“减法”的力量。而另一个坐拥百万商户、年流水百亿的微信开店工具“有赞”,在尝试了十个月之后正式宣布不再谋求成为流量“平台”。所以,你会做“减法”吗?既然要试错,可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5创业指南想和做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因为看似自洽的逻辑,常常基于许多假设,这些假设是需要市场检验的。我们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发现,批发商不愿意在线上公开底价,生怕对线下代理商造成冲击,而我们的平台流量还不能帮他们产生大的增量,批发交易也很难完全在线上完成,因此始终无法以成功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我们走过了“让用户知道我们”、“让用户认同我们”、“让用户看到许多人在用”的阶段,却在最重要的“让用户看到成功案例”的环节上难以突破。这时我是该坚持还是该放弃呢?今天的我会选择放弃,但那时的我选择了坚持,并为这份坚持付出了沉重代价——又耗费了半年时间和百万资金。原有的产品已错过时间窗口,探讨新的转型方向始终难以达成共识,甚至选择做外包项目来维持团队生存,最后还是决定解散团队。回过头来复盘,我的体会是,集中资源在核心需求点上,迅速投放市场验证,如果你的想法是对的且你的执行力够强,那么短期内用户会快速成长且留存率很高,你就应该坚持下去,耐心等待市场爆发的那一天。你总是想着帮别人转型,但你注定是失败的6创业指南我们最初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帮助中国数百万线下服装批发商转型拥抱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意模式。但问题是,他们的衰落本质上是传统的层层批发的分销方式正在被去中介化的电商模式所取代。1688 和淘宝从供应链和消费者两个方向强力挤压,形成了线上线下巨大的价格差,而传统分销和电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玩法,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转型意味着左手打右手,矛盾重重。所以我们的事业看起来很“伟大”,很有“情怀”,事实上是违背了去中介化的大趋势。开门最重要的是哪几件事?7创业指南持家需要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创业需要什么呢?许多创业者不懂技术,以为找几个不错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创业了,其实远远不够。创业如此艰难,还不如把你的钱放在打理呢!来普天金服,不需要战略,更不用比战术,你绝对值得的选择!4年老平台,专业、可靠;10元起投,无门槛,放心投;年化率高达12%,收获更多,更放心。我认为开门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好想法、好产品、好 PR 。战略永远比战术重要,想错了就无法做对;产品的简单易用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没有好产品,好想法无以附体;社交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战场,每一篇 10w+ 都像一颗“原子弹”一样帮你省下了千军万马。你的团队既会“想”,又会“做”,还会“说”吗?猪已经趴在风口了,可你能撑到风来吗?8创业指南谁都想做一头趴在风口上的猪,问题是就算你真的找到了风口,你还得不早不晚地趴过去。太早,市场还要三五年才能爆发,你就成先烈了;太晚,好几头猪已经堵在风口了,人家位置比你好,体积比你大,风来了也没你啥事。热剧《剃刀边缘》里马伊琍对文章说,“有一种胜利来自于煎熬”。创业亦是如此,你提前卡了位,然后就得“熬”,熬到起风的那一刻。这一熬,起码一年,也可能是两年,靠什么熬?靠现金流。业务收入也好,也好,有现金流才能活下去。你有创收的能力吗?你有找钱的能力吗?墨菲定律无处不在,你所担心的就会发生,如何自救?9创业指南一旦开始了创业之旅,你就像“超级玛丽”一样,开始了踩坑之旅。不确定性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哪一脚踏空了都可能 game over。“墨菲定律”说的是,你所担心的就必然会发生,唯一的自救方式是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有意外,还有 planB 。比如,当我接触了十余家机构,有两家风投表达了口头意向的时候,我曾担心有没有可能两家都不投呢?那我的资金链可就断了。果然毫无惊喜,你担心什么就来什么。但如果我们同时与 40 - 50 家 VC 做沟通,有 10 家机构有的话,最后获投的概率会不会大得多?创业需要 all in ,但创业不是赌博。你需要在每件重要的事情上尽全力,目的是把胜率增加、再增加,直到必胜。速度决定高度,时间决定空间10创业指南最后,重要的事说几遍都不为过。速度!速度!速度!时间!时间!时间!互联网创业极其残酷,在一个细分领域里,常常是只有前两名能够活得好,一旦你成为领跑者,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你聚集,反之,时间窗口一旦关闭,机会迅速归零!你够快吗?如果这些已经把你吓到,你的确不适合创业。反之,我要祝福你,你必将比我收获更多。创业旅途愉快!点击阅读原文有“金”喜《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二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世界大会对我的邀请,其实,我本人首先是一个创业者,一个互联网创业者,特别了解创业的艰难、资本的重要。早期,我们很多来自传统产业的人没有意识到资本的重要性,我们靠自己的原始积累,比如特别勤奋、特别努力、抓住了某一个机遇,我们可能成功了。但今天的创业可比以前更加艰难,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来临,世界变成平的了,我们不仅要做对的事情,还要有足够快的速度,这时候资本成了最大的助力。在互联网产业中,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本人是做深度技术的,我在这里的特别想感谢所有的。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我用三年时间做了互联网搜索引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用四年时间做了移动生态系统。这都是深度技术的互联网项目,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首先我在这里,对所有投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中搜创投董事长陈沛:天使投资助推全球创新创业我也是一个投资人。五年前,在乔迁和杨勇的倡议下,我们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天使百人会,用五年时间,培养帮助了很多从事天使人。两年前我们中搜在做技术这个生态系统,同时建立了中搜创投,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创业者不仅需要技术的帮助、业务的帮助,也需要资本的帮助。一年前,我们和北大的很多校友一起发起了1898。我们投资的主要是A轮之前的早期创业者,所以我也是一个。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天使投资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把投资做一个划分,比如说我们在,我认为也是一种投资。当然在中国可能的成分更大一些,但每个能够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在中国,都已经经历过很多个阶段了,他们已经非常成功地验证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也挣了很多钱。我们很容易把这个公司看懂,这个公司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大人了。在我看来,那个技术含量可能相对就低了一点。当然还有一些人往前投,说二级市场的回报率可能太低了,特别是中国的股市可能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我往前就变成了Pre-Ipo,就是在有些公司准备上市前,我们把一些资进去了。客观上说,在我看来,这个投资的技术含量也不是特别大,就是那时候企业已经做的挺好了,为上市做了充分的准备,什么创意都被验证了,技术也完成了,然后连利润都做出来了。有人说这个Pre-Ipo现在也不一定能挣钱了,因为有些也会破发,所以有投资者就把投资再往前提一提,我们把它称为PE,就是。私募投资在企业已经把很多事情验证完但成长还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投进资金,某种意义上风险也不是特别大。再往前的话的就是风险投资了,这时候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完全被验证,但这个想法也确实部分通过了验证,可能还没有盈利,这时候投资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为这个公司只要不盈利,随时都可能死掉,这种我们把它称为风险投资。中搜创投董事长陈沛:天使投资助推全球创新创业还有一类人,就是天使投资,所有投资中最早的了,这些人的在我看来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天使投资是最值得尊重的一类投资人。他们承担了巨大的一个项目的风险,有的天使投资甚至什么都没有验证,只有一个idea,某种意义上他们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假如把企业看成一个生命体,就像我们人一样,有出生,有成长,经过小学、中学逐渐成人,实际上这个投资投的是谁呢?投的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投资的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我记得鲁迅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家里有个小孩诞生,请了很多客人,很多人都在说这孩子以后可能会怎么样,比如说可以当个科学家、可以当个官员等,但是有一个人说了一句特别正确的话,他说这个孩子会死的。对,实际上对于一个初生的婴儿来说,只有这句话是真正的真理,而其它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要判断这个孩子的未来,在我心中是最困难的,我觉得不仅是最令人尊敬的,他也是最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当然因为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所以我觉得天使投资人,光有一些知识和理性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种胆魄,胆魄就是在你还没有看清楚很多事情之前,勇敢的做出了这个决定。所以对于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其实不光胆子,你也不能傻投啊,投完后被你身边的朋友骂一顿,然后你就没有胆魄了。在我看来还需要一种情怀,就是你在很多事情确实不能断绝的情况下,你投资喜欢的事情,投自己相信的事情,我觉得这样的话,你做天使投资人可能更容易成功一些。有一些人在我看来是完全不适合做天使投资的,就是过分理性的人不适合做天使投资。通过反复折磨这个创始人,要问你这个为什么一定行,那个一定要怎么做?其实一个出生的婴儿真的没有能力帮你验证所有事情,语言的力量有时是有限的,他及时给你做个很好的BP,给你做了很好的规划,坦率说,所有的规划都需要实践的验证,就是我们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说从对企业的帮助来说,在所有投资人里,我认为天使投资人对企业的帮助是最大的,没有别人可以超过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好的天使投资人,可以点燃一个火把,一个差的天使投资,可以浇灭一片希望。这对一个项目来说有多重要,特别是很多初创的项目,创业者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有热情和激情,希望用自己的创造来改变世界,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理解他,他会见很多投资人。我可以保证是大部分投资人都会拒绝他。只有那少数的也许能够发现他。我那也亲眼看到过做投资的,在看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观点本身是可以表达的,但是他表达的过分严厉。那最后讲到什么?他不相信这个项目没有关系,他说如果这个效果你能成功的话,我死给你看。强烈的表达对创业者的不认同,但是这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挫伤,其实在我看来也不一定科学,因为刚才讲了,一个新生的婴儿,谁知道呢?马云不是说他刚开始见了40多个投资者都拒绝他了吗?在中国我们有这么多有钱的人,为什么没有投到BAT们呢?没有人在一个孩子出世的时候掌握真理,所以作为天使投资人,我觉得也应该有一些谦逊的姿态,就是我们认识的世界依然是有限的。所以我对天使投资人的建议是什么呢?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无知来拒绝一个项目。因为我看不懂,我不太知道,来否决一个项目,因为创新本身就是对边缘的突破。所谓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正因为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他无法通过其他的人类知识来验证,这才是创新者本身的窘境,这也是创新者真正艰难的地方,也是创新者最需要天使们支持的地方。所以呢,一个天使投资,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我觉得太重要了,我们所有的成功项目某种意义上都是从天使开始的。所以我再重复刚才我讲的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好的天使可能会点燃一个火把,但一个差的天使,可能会浇灭一片希望。中搜创投董事长陈沛:天使投资助推全球创新创业从天使投资的角度来说,我自己觉得本身是比较难的,带有很强的运气成分,刚才季波老师也说了,可能90%都是失败的。那么我们投资者必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才有机会去做一个好的天使投资。特别是天使投资,我觉得这个名字不知道是怎么起的,它确实要有一种天使形态。你要做好投进去以后可能会失败,否则的话,你希望每个项目都成功,你的生活会变得非常痛苦。所以天使投资者还应该是心态最好的一类人,他们像天使一样帮助那些初生的婴儿。这是我对天使投资人的一些理解。关于有很多不同的理论,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投资就是投人。我们说投资要看赛道,要看人,要看很多东西,我个人不希望天使投资看太多的东西,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事情的成功。我觉得决定事情成功的是最重要的几个因素,而不是你分析的几十个因素。在一个天使项目中,人也许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时,事情本身还距离很远,专业也不一定是你能够理解的。一个天使投资人,不要试图在专业上比创业者更好,坦白说,创业者在一个领域中的知识常常超过投资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经验,一些普识性的知识,但是很难在一个专业领域中比别人做得更好。所以我经常和创业者说,我说你不要为了引进一个投资者,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那样你不会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因为你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在这里领域中你才是真正的专家,你是最有能力做成这件事情的人。如果他们能做成,那些人有钱有能力,他们为什么不做呢?所以反过来讲,天使投资人本身要给创业团队更好的尊重,把一些知识和经验分享给他。关于投人的重要性,我自己有很多经历,选赛道比较容易看的,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热,,所以投了好多人工智能,很多人让我帮他看人工智能,因为我也是做人工智能的。坦率说人工智能绝对是个方向,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做人工智能成功的团队非常的少,尤其对深度技术如果没有把控的人,很难在这个领域中成功,所以这个人和团队非常重要。我本人是做搜索引擎的,我确实曾经做过搜索引擎,还暂胜过百度和谷歌。我也碰到很多人说IDG怎么给你投资。很多人觉得IDG几乎投到了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他们也不是花了很多时间去投的,有时候很多经常问我,说外国的这些投资者怎么傻乎乎的跟在家吃顿饭似的,恨不得就给人家投资了。据说马云是几分钟被孙正义投的,因为如果你要是去分析一个产业,确实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判断一个人,也许时间可以少一点。那我们来看IDG怎么投搜索引擎的人呢,他投了三个做搜索引擎的人,他们认为搜索引擎肯定会在未来的互联网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2000年左右,他就投了几个跟搜索引擎有关的公司。一个是百度李彦宏,另外一个是3721,当时3721就是现在的奇虎360周鸿祎,还有个就是我陈沛。从现在看,他投的肯定是最好的人。我还算做得比较差,他们都做得更好,这是他们认为这个赛道很好,这几个人最有机会成功,并不是证明他们一定能成功,而是他们最有机会成功。那我本人的话最近投了一个比较好的项目,就是昆仑决。很多人都知道昆仑决,我是昆仑决的第一个天使,关于搏击产业已经有十年的历史都没有成功,但是当我见到江华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富有激情又善于学习的人,他有机会改变整个搏击产业的命运,所以我成为他的第一个天使,并且把互联网思维传递给他,真正的帮助他用全新的方式改变了整个搏击产业。三年时间用1000万的投资,现在是B+轮融资4.5亿美金,创造了最近几年投资界的一个奇迹。所以我希望所有天使投资人,为最好的创业者投上你的资金,给他们最重要的帮助和支持。作为天使投资人,在我看来,如果你真正投的好,你也是最值得骄傲的人。谢谢!《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三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世界天使投资大会对我的邀请,其实,我本人首先是一个创业者,一个互联网创业者,特别了解创业的艰难、资本的重要。早期,我们很多来自传统产业的人没有意识到资本的重要性,我们靠自己的原始积累,比如特别勤奋、特别努力、抓住了某一个机遇,我们可能成功了。但今天的创业可比以前更加艰难,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来临,世界变成平的了,我们不仅要做对的事情,还要有足够快的速度,这时候资本成了最大的助力。在互联网产业中,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本人是做深度技术的,我在这里的特别想感谢所有的投资者。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我用三年时间做了互联网搜索引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用四年时间做了移动生态系统。这都是深度技术的互联网项目,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首先我在这里,对所有投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中搜创投董事长陈沛:天使投资助推全球创新创业我也是一个投资人。五年前,在乔迁和杨勇的倡议下,我们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天使百人会,用五年时间,培养帮助了很多从事天使投资的人。两年前我们中搜在做技术这个生态系统,同时建立了中搜创投,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创业者不仅需要技术的帮助、业务的帮助,也需要资本的帮助。一年前,我们和北大的很多校友一起发起了1898创投。我们投资的主要是A轮之前的早期创业者,所以我也是一个天使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天使投资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把投资做一个划分,比如说我们在二级市场炒,我认为也是一种投资。当然在中国可能投机的成分更大一些,但每个能够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在中国,都已经经历过很多个阶段了,他们已经非常成功地验证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也挣了很多钱。我们很容易把这个公司看懂,这个公司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大人了。在我看来,那个技术含量可能相对就低了一点。当然还有一些人往前投,说二级市场的回报率可能太低了,特别是中国的股市可能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我往前投一投就变成了Pre-Ipo,就是在有些公司准备上市前,我们把一些资金投资进去了。客观上说,在我看来,这个投资的技术含量也不是特别大,就是那时候企业已经做的挺好了,为上市做了充分的准备,什么创意都被验证了,技术也完成了,然后连利润都做出来了。有人说这个Pre-Ipo现在也不一定能挣钱了,因为有些新股也会破发,所以有投资者就把投资再往前提一提,我们把它称为PE,就是私募投资。私募投资在企业已经把很多事情验证完但成长还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投进资金,某种意义上风险也不是特别大。再往前的话的就是风险投资了,这时候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完全被验证,但这个想法也确实部分通过了验证,可能还没有盈利,这时候投资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为这个公司只要不盈利,随时都可能死掉,这种我们把它称为风险投资。中搜创投董事长陈沛:天使投资助推全球创新创业还有一类人,就是天使投资,天使投资是所有投资中最早的了,这些人的投资风险在我看来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天使投资是最值得尊重的一类投资人。他们承担了巨大的一个项目的风险,有的天使投资甚至什么都没有验证,只有一个idea,某种意义上他们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假如把企业看成一个生命体,就像我们人一样,有出生,有成长,经过小学、中学逐渐成人,实际上这个投资投的是谁呢?投的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投资的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我记得鲁迅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家里有个小孩诞生,请了很多客人,很多人都在说这孩子以后可能会怎么样,比如说可以当个科学家、可以当个官员等,但是有一个人说了一句特别正确的话,他说这个孩子会死的。对,实际上对于一个初生的婴儿来说,只有这句话是真正的真理,而其它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要判断这个孩子的未来,在我心中是最困难的,我觉得天使投资者不仅是最令人尊敬的,他也是最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当然因为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所以我觉得天使投资人,光有一些知识和理性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种胆魄,胆魄就是在你还没有看清楚很多事情之前,勇敢的做出了这个决定。所以对于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其实不光胆子,你也不能傻投啊,投完后被你身边的朋友骂一顿,然后你就没有胆魄了。在我看来还需要一种情怀,就是你在很多事情确实不能断绝的情况下,你投资喜欢的事情,投自己相信的事情,我觉得这样的话,你做天使投资人可能更容易成功一些。有一些人在我看来是完全不适合做天使投资的,就是过分理性的人不适合做天使投资。通过反复折磨这个创始人,要问你这个为什么一定行,那个一定要怎么做?其实一个出生的婴儿真的没有能力帮你验证所有事情,语言的力量有时是有限的,他及时给你做个很好的BP,给你做了很好的规划,坦率说,所有的规划都需要实践的验证,就是我们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说从对企业的帮助来说,在所有投资人里,我认为天使投资人对企业的帮助是最大的,没有别人可以超过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好的天使投资人,可以点燃一个火把,一个差的天使投资,可以浇灭一片希望。这对一个项目来说有多重要,特别是很多初创的项目,创业者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有热情和激情,希望用自己的创造来改变世界,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理解他,他会见很多投资人。我可以保证是大部分投资人都会拒绝他。只有那少数的也许能够发现他。我那也亲眼看到过做投资的,在看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观点本身是可以表达的,但是他表达的过分严厉。那最后讲到什么?他不相信这个项目没有关系,他说如果这个效果你能成功的话,我死给你看。强烈的表达对创业者的不认同,但是这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挫伤,其实在我看来也不一定科学,因为刚才讲了,一个新生的婴儿,谁知道呢?马云不是说他刚开始见了40多个投资者都拒绝他了吗?在中国我们有这么多有钱的人,为什么没有投到BAT们呢?没有人在一个孩子出世的时候掌握真理,所以作为天使投资人,我觉得也应该有一些谦逊的姿态,就是我们认识的世界依然是有限的。所以我对天使投资人的建议是什么呢?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无知来拒绝一个项目。因为我看不懂,我不太知道,来否决一个项目,因为创新本身就是对边缘的突破。所谓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正因为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他无法通过其他的人类知识来验证,这才是创新者本身的窘境,这也是创新者真正艰难的地方,也是创新者最需要天使们支持的地方。所以呢,一个天使投资,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我觉得太重要了,我们所有的成功项目某种意义上都是从天使开始的。所以我再重复刚才我讲的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好的天使可能会点燃一个火把,但一个差的天使,可能会浇灭一片希望。中搜创投董事长陈沛:天使投资助推全球创新创业从天使投资的角度来说,我自己觉得本身是比较难的,带有很强的运气成分,刚才季波老师也说了,可能90%都是失败的。那么我们投资者必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才有机会去做一个好的天使投资。特别是天使投资,我觉得这个名字不知道是怎么起的,它确实要有一种天使形态。你要做好投进去以后可能会失败,否则的话,你希望每个项目都成功,你的生活会变得非常痛苦。所以天使投资者还应该是心态最好的一类人,他们像天使一样帮助那些初生的婴儿。这是我对天使投资人的一些理解。关于怎么投资有很多不同的理论,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投资就是投人。我们说投资要看赛道,要看人,要看很多东西,我个人不希望天使投资看太多的东西,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事情的成功。我觉得决定事情成功的是最重要的几个因素,而不是你分析的几十个因素。在一个天使项目中,人也许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时,事情本身还距离很远,专业也不一定是你能够理解的。一个天使投资人,不要试图在专业上比创业者更好,坦白说,创业者在一个领域中的知识常常超过投资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经验,一些普识性的知识,但是很难在一个专业领域中比别人做得更好。所以我经常和创业者说,我说你不要为了引进一个投资者,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那样你不会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因为你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在这里领域中你才是真正的专家,你是最有能力做成这件事情的人。如果他们能做成,那些人有钱有能力,他们为什么不做呢?所以反过来讲,天使投资人本身要给创业团队更好的尊重,把一些知识和经验分享给他。关于投人的重要性,我自己有很多经历,选赛道比较容易看的,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热,,所以投了好多人工智能,很多人让我帮他看人工智能,因为我也是做人工智能的。坦率说人工智能绝对是个方向,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做人工智能成功的团队非常的少,尤其对深度技术如果没有把控的人,很难在这个领域中成功,所以这个人和团队非常重要。我本人是做搜索引擎的,我确实曾经做过搜索引擎,还暂胜过百度和谷歌。我也碰到很多人说IDG怎么给你投资。很多人觉得IDG几乎投到了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他们也不是花了很多时间去投的,有时候很多聪明的投资者经常问我,说外国的这些投资者怎么傻乎乎的跟在家吃顿饭似的,恨不得就给人家投资了。据说马云是几分钟被孙正义投的,因为如果你要是去分析一个产业,确实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判断一个人,也许时间可以少一点。那我们来看IDG怎么投搜索引擎的人呢,他投了三个做搜索引擎的人,他们认为搜索引擎肯定会在未来的互联网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在2000年左右,他就投了几个跟搜索引擎有关的公司。一个是百度李彦宏,另外一个是3721,当时3721就是现在的奇虎360周鸿祎,还有个就是我陈沛。从现在看,他投的肯定是最好的人。我还算做得比较差,他们都做得更好,这是他们认为这个赛道很好,这几个人最有机会成功,并不是证明他们一定能成功,而是他们最有机会成功。那我本人的话最近投了一个比较好的项目,就是昆仑决。投资界很多人都知道昆仑决,我是昆仑决的第一个天使,关于搏击产业已经有十年的历史都没有成功,但是当我见到江华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富有激情又善于学习的人,他有机会改变整个搏击产业的命运,所以我成为他的第一个天使,并且把互联网思维传递给他,真正的帮助他用全新的方式改变了整个搏击产业。三年时间用1000万的投资,现在是B+轮融资4.5亿美金,创造了最近几年投资界的一个奇迹。所以我希望所有天使投资人,为最好的创业者投上你的资金,给他们最重要的帮助和支持。作为天使投资人,在我看来,如果你真正投的好,你也是最值得骄傲的人。谢谢!《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四钛媒体创始人、CEO赵何娟2012年的今天,钛媒体创始人赵何娟的身份还只是“知名调查记者”,而五年后的2017年12月,钛媒体即将迎来五周岁生日。采访过无数企业巨头和创业者的赵何娟,花了五年时间亲历“白手起家”的过程。五年后,她对“白手起家”有着怎样的全新理解?创办并经营一家五年的公司,她有哪些成功心得?10月19日,网易“闻学社沙龙”第三期以《媒体人创业,如何成为黑马?》为主题,邀请了钛媒体创始人、CEO赵何娟,有马体育创始人龚晓跃,高樟资本创始人、CEO范卫锋,知名媒体人、作家、编剧刘原,网易传媒副总编辑、本地事业部总经理章丰进行交流分享。沙龙上,赵何娟分享了自己五年来的创业经历与思考。媒体人创业是很难出黑马的当谈及“媒体人如何成为创业黑马”时,赵何娟表示,媒体人创业其实是非常难出黑马的,因为媒体行业和其它技术性很强的领域不同,不会有突如其来的颠覆性技术或者大潮流出现。这不是说媒体行业中难以产生一夜走红的爆款,而是说内容产业的属性更倾向于细水长流。一方面,对于内容创业者而言,出一篇10万+、100万+的作品并不能代表什么,真正考验创业者的是有没有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另一方面,即使具备了持续创作能力,能不能将其变成组织化运作能力又是创业者必须面临的一道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项事物能变成组织就必须得有五脏,而不是只有心脏,媒体人创业也不是只会写字就行,赵何娟的创业经历就印证了这一点。钛媒体成立之初时她并没有用“创业”一词,只是和别人说“我自己搭了个小网站,你看看?”,每天想的是怎么把内容做好、今天发了几篇稿,也没有融资意识。但当组织不断发展时,找到具有完整闭环的商业模式就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她认为,所有自媒体在向机构转型时都要解决两个问题:组织化和规模化。创业这件事情不分是不是媒体人“创业这件事情其实不分你是媒体人或者不是媒体人,只要创业,你就得满足许多基本条件。媒体人只不过是原来的一份职业,原来的职业里可能有积累的能力和资源,但不会因此不需要那些基本条件。”那么,赵何娟认为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 强目标感:所有的公司不是死于欲望,而是死于习惯大到解决门类问题,小到解决商业痛点,强目标感就是要明确方向。每做一件事、每做一个决策,如果目标不够清晰,整个团队都将是无头苍蝇。很多人在工作中会有“好像我们习惯这么做”的想法,然后不假思索、不想目的就去做。但是所有的公司都不是死于欲望,而是死于习惯。如果做一件事情是无目,仅仅因为习惯去做可能反而有害无益。2 强执行力:创业最终是在拼团队执行力创业的关键不在于惊天动地的想法,而在于如何将想法落实。赵何娟说,曾经的自己总觉得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创造Idea,但后来却发现,没有执行力的Idea只能是空想,创业最终拼的还是团队执行力。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即便很多人会觉得创始人才是公司的灵魂,是带动公司前进的关键,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创始人能否带出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一个团队的执行力包括目标分解、落实能力和效率。即使拥有同样的资源、同样的钱,因为执行力不同,每个团队最后做出的结果也大有不同。3 强愿力:你是所有人的后背,你不能倒下成功的创业者即使能力只有七分、八分,愿力却可能会有十二分。愿力是一定要把某件事情做成的决心,是一条路走到黑的勇气,如果愿力弱一点的,有困难时就很容易产生“要不算了吧”、“要不再晚两个月”等想法。赵何娟表示,既然设定了一个目标,就说明目标本身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是具备可完成性的。“创业,你就是公司里最后的那个人,最后的那个人意味着你后面没有人了,你是所有人的后背,所有人都能倒下,你不能倒下。你要有能扛能熬的意念。”赵何娟说,她坚定地认为既然选择了创业就一定要做到底,在融不到资的时候,她曾经用给员工发工资,甚至还悄悄给别人做翻译。她还举例说,两年前一个问她如果公司没有一分钱了,所有人都走光了,该怎么办?“我们想来想去觉得我们还有一支笔,还有一点技能,大不了就是撸起袖子自己干嘛,这就是创业。”女性创业者的职场关键词:不矫情、不拧巴作为女性,赵何娟表示自己在职场中向来没有男女性别之分的概念,她的合伙人从来就不把她当女人看,甚至比当男人还要男人。对于经常被人们提及的职场性别歧视问题,她的看法是:“在职场上不矫情、不拧巴的女人永远不会有人把你当女人看。真正特别在乎性别这件事情的人,往往是真的有‘公主病’”。赵何娟表示,她在创业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很严格。“你写出来的文章,要么角度比别人强、要么深度比别人强、要么素材比别人强,总归要有更强的。如果你哪个方面都不比别人强,这个稿子你就不要发,这个事情你就不要做。”这一方面看来很辛苦,但同时又很“幸福”,因为这会推动个人做更多努力,从而变得更强。无论原来有多少光环,创业都不会因此变容易“我以前做记者写某某某白手起家时,感觉这四个字好简单,自己创业五年,才感觉‘白手起家’四个字好沉甸甸啊。”赵何娟说,按照她以前的理解,一个公司的前三年可以叫创业公司,超过三年就不该算是了,但现在她依然觉得自己在经营一家创业公司。五年的创业经历给一个媒体人带来了哪些变化?赵何娟表示,原来的自己只会想内容,比如怎样才能做一篇轰动全国的报道,怎样才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脚印之类。想得很大,也喜欢说大词。而创业后的自己则低到了尘埃里,每天都在想很多细碎的事情。“每做一件事情我都要去想如何形成商业闭环,都要想用户要是不喜欢了怎么办,每做一件事情就会去想一下能带给我多少用户,会去计算数字,这是原来根本不会想的”。“其实如果我不创业,也可以好好地做个白富美,我们家也不缺钱,我还可以找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创业就是,自己选择了做这件事,不管怎么样,只要还有一滴血就要坚持到最后,这是创业的残酷之处,也是美好之处。”总之,不管媒体人的身份曾带给一个人多少光环,创业都不会因此变得容易,但无论缺少了过去的哪一点,他们都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五欢迎关注微信号jys感谢向朋友推荐和分享到朋友圈。王兴关于创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十年前我从美国回来开始创业,过去十年一直是个创业者,我到今天依然是个创业者。我有三段创业经历,前两段都非常的不成功。第三段呢,美团从2010年到现在发展还OK,但依然是在战壕里,在苦苦挣扎中。我有很多教训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没有哪一个经验是完全能够适用的。不管是我自己的经验教训,还是其它别人的总结,几乎每一个看似正确的建议,我总能找到很多反例。1关于“创业建议”的反例举个例子,对创业公司来讲,发展速度、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硅谷有句格言,有点粗俗但非常直接:Keep growing,fuck everything else 只有增长是重要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你能保持高速增长,所有的问题都至少在短期内能够被容忍,被掩盖,或者不会爆发,可能很多问题当时是个问题,你长大十倍、百倍之后它就不是问题了,甚至不需要解决他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因为我们过程中也经历过很多类似事情,美团到今天也有很多问题,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持续的成长,那么很多问题至少有解决的机会。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一定不要想说这里有很多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我要停下来解决问题,创业公司一定一定不能停,没有什么问题值得你停下来的,甚至慢下来去解决的,不然只会更加的严重,迅速的爆发至整个公司。但是也有反例,所有事情都有反例,你长得太快之后,很多问题是因为长得太快他自己控制不住,出了问题。以我自己的经历而言,美团是最早的一批团购网站,但是在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市场极其疯狂,无数钱砸进来,无数的团队一轮又一轮融资,互相挖人,然后到处砸钱烧钱,有一段时间拉手和窝窝是跑得比美团更快的,他们在非常高速的成长,最后他们在11年的下半年到接近年底的时候,就基本迅速的垮掉了,那个事情并不是说,因为美团做了什么事情他们出了问题,是他们跑得太快了,他们原来在创业的时候就设立说,一年半之后要去上市,因为有一个夸张的例子,窝窝团挖人的时候直接说我们确定好了2011年几月几号上市,然后用这个方式去挖人,所以他们所有的计划都是按这个做的,当资本市场或者外界环境不好的时候,公司不能适应,就会迅速出现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反例。另一方面,很多建议说专注重要。总说创业七字诀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是排第一位的,因为创业比拼的是个人、团队,所有资源,就像刀锋一样,越专注越有力量,这个是容易理解的。尤其是对创业公司来讲,无论有多少帮助和支持,你的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所以专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个也有反例。首先专注是事情聚焦,不要一下做很多事情。但如果你把自己的业务范围设得太小,有时候会固步自封,最后你会发现你在格局上是完全输了,不管多么多么努力都是不可能赢的。比如电商早几年,淘宝做得非常厉害,资本也雄厚,他做对了很多事情,其实也做错了很多,但最重要的事情是他选择了一个做大平台的方式。回头看,2003年左右开始起来的那些公司,如果专注做一个垂直电商基本上是没有胜出希望的,这在策略上一开始就输了。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我在后面反复想,真正最有价值的建议,是我们老祖宗的一个想法,四书五经《大学》里有一句话说儒家的理想,做一个君子应该怎么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近一年回想它觉得越来越有意思,我给大家解读一下为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创业者自我修养是一个极其好的建议。从某个角度来讲,孔子就是2500年前创业者,他从鲁国起家,有自己一套idea,然后有一套business plan,他希望怎么治国,但他需要获得支持,在本地没有得到支持他就到处游走,去募资,去获取资源,希望能够把他的idea变成现实去改变世界,这是孔子一生的故事。平天下反过来讲一下。先看“平天下”,平天下对创业者的解读就是,你要dominate,你要有market,你要彻底占领这个市场,“天下”就是你的目标市场,你怎么定义你要干能干的事非常重要。你要选择正确的目标市场,而且有足够的规模,足够的有价值。因为创业归根到底是要解决问题的,如果你解决问题不够大,你创造价值就不够大,所以选择合适的市场,就是你选择的天下。“平”的意思就是,你不光要进去做,最后还要彻底占领、垄断他。最近有一本书是Peter Thiel写的《Zero to One》,里面就讲了很多,尤其对互联网公司来讲,竞争是不好的事情,你要迅速结束竞争,你要垄断这个市场,才能创造最大价值。“平”的意思跟这个有点像,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越快越好。所以这是目的,做一个公司最后是需要“平天下”。治国那么你怎么去“平天下”呢?你不可能自己去干每个事情,要有人写代码,做设计,谈客户,你需要“治国”,这里“国”的意思,是你的整个企业。我觉得确实应该用企业这个词,而不是用公司这个词,因为公司只是企业形态中的一种,企业可能还有其他很多形态,大家可以看到,在阿里、小米或者BAT发展过程中,他们都非常注重去构建生态系统。一个公司里面一开始只是单一的业务,按职能部门分,后来业务多了,就要按事业部分,后面按事业群分,或者外面他们有,有生态链的各合作伙伴,这才整个合成一个“国”要“平天下”,需要靠你的企业,整个团队去做。治国就是要设计好、治理好整个企业以及相关的生态体系。齐家要怎么“治国”呢?再回一步是“齐家”。对创业者而言,家就是你的直接下属,因为不管公司规模多大,CEO能直接管的人都是有限的,也就七个左右。直接下属就像是你的家人一样,不管你做公司做的规模多大,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他们的质量、投入度、成效对你的治国平天下的计划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齐”怎么理解呢?有几个意思:一个是你要配齐这个团队,因为创业公司,任何构思要做成一个事情,都需要不同职能,很难有一个人各方面都是天才,所以是需要团队配合的,各个角色得配齐。这点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整个公司进展。第二个意思是regulate,很有趣的一种做法是你去读《大学》英文版,因为有时候我们太熟悉一种语言了,而老外在翻译的时候,一定是把它搞明白,选一个最准确的翻译,所以《大学》在英文里翻译,“齐”用了一个词是regulate,即规律监管,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很有道理。团队十几个人,虽然人数很少,但是大家想法是不会完全一致的,你怎么样使大家的想法尽可能一致,就是心要齐。每个人能量越大,其实最后的合力并不越大。每个人能力要强,用力的方向要一致,才能把事情往前推。另外一层,是说你要想办法使他们不管在能力、态度、还是你对待他们的标准上要一视同仁,要公平,要让整个这个事情是有秩序的,这个标准是要对齐的。那么你能把身边的人带好,让他们很相信你,而且愿意投入。他们一层层的往下影响。这是“齐家”的意思。修身那么你怎么样才能够“齐家”呢?需要“修身”。作为CEO,你就是公司的支柱,也是公司的天花板,如果你不能不断提升自己,那么整个团队和整个公司是不可能提升的,整个事情也不可能做大。所以我觉得CEO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就是你要修身,就是要吾日三省吾身,不停的反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想办法提升。“修身”你要继续展开有很多层面,因为对业务来讲,在心力上要提升,在脑力上要提升,在体力上要提升,毕竟创业是个非常辛苦的事情,把一个事情做好,需要又猛又持久。从一切地方学习,从书本里学习,从身边的人学习,从比你年长的人那里学习,从比年幼的人那里学习,从你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里学习,或者更好的、成本更低的,从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里面学习。所以我觉得是需要修身然后才能齐家,然后才能治国,然后才能平天下,当然是对整个创业公司的语境来讲的。这个听起来比较虚,但是越是快速变化的环境,越是要抓住那些可能不变的东西。如果大家相信奇点临近理论,说2045年到2048年人类会发生一个根本性转变的话,那么你就会相信说,在那之前,一切事情只会越来越快,没有缓和的机会。欢迎关注金钥匙,金钥匙帮您打开财富大门,金钥匙官方微信号:jys,欢迎转发到朋友圈。《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六从打工者到企业家的蜕变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创举,但确实会有相应的阻力和失败的可能。古语有云,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就是为了成功的验证一个假设的可行性。这种观念在创业漫画网站失败的企业家中通过搞笑的图文进行了阐述。鉴于他们的经验,该网站的创始人Kriti和Shivraj Vichare对创业者在其创业生涯中所碰到的各种限制问题深有体会。“这都是受到了我们以前在创业期间做过的和看到过的愚蠢的事情所启发。如果你是个企业家,那么我很肯定你已经面对过这些问题:漫无边际的日子,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日子,充满不可预知的日子。所以把这些当看漫画一样微笑着面对吧,事实上你并不孤独,想想外面其他人其实也在经历着这些日子,这会带给你前进的动力的!“无论你是处在将要辞职以专注于创业的阶段,还是处于寻找资金投入的阶段,我们都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来征服失败的企业家在下面列出来的所有困难。打工VS创业当一个人被一家公司聘用时往往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声名显赫的金漆招牌,舒适宜人的隔间,令人头晕目弦的头衔,这些都会让你感受到犹如人生赢家般的兴奋。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开始渐渐察觉到你在该企业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无非就是整个公司运作机器中的一个小小的齿轮而已。这样的日子一天天漫无边际的循环反覆着,无聊感渐渐来袭,往日的兴奋感不知道在哪一天已荡然无存: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相对而言,创业冒险之旅在初期却显得非常不一样。初期,你将直面不确定性,困惑,甚至恐惧。然后随着生意慢慢的发展起来,你会因解决了过程中碰到的种种困难而获得满满的充实感。你在掌控着自己的人生,而你所有的努力都会直接对你的公司产生影响。以下是另外一篇文章“从一名打工者蜕变成一名企业家的五步曲“中给出来的三个创业小窍门:找出你的特长:为了能够打造出一个经得起岁月考验的品牌,你的生意应该是源于你的长处和你的激情。启动一个“项目”:伟大的点子都是培育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启动一个完全可支配的一次性“项目”,然后写下几个不同的变种。别爱上你的项目――相反,去找到应该扼杀这个项目的各种原因。调研和反馈:尽量获取足够多的关于你的项目的反馈信息。用创业者学院Adeo Ressi的说法:“没有人会去偷你那愚蠢的点子。“创业未动,学习先行“学开车和成为一个企业家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博客“失败的企业家”引用道,作者接着解析这个引证,“学车你必须要花点时间进去,但是一旦你上手了,你就可以把你的驾驶技能应用到其他的车辆驾驶上面了。类比创业,一旦你搞清楚了创业运作的基本点,紧跟着的创业冒险之旅所碰到的问题就相对来说更容易解决了!“从行业专业术语到种种亦真亦幻的观念,个中隐含着一个企业家应该遵循的种种规章制度。成为一个企业家就意味着要切换到快车道行驶,所以请确保你可以在这个旅程中能正确辨识路边的“标识”。来自都柏林创业者学院的主任John P. Muldoon和Flaretag的合伙创始人以及CEODaniel Arroyo给大家提供了4个策略来让你未雨绸缪:扩大并更新你的创业术语词汇量:去看最好的创业书记和贸易杂志。把自己置身于一班天才之中:尽你所能和足够多的人脉广的爆表的那些人进行联系交流。有经验的创业领头羊都会尊重创业初期所碰到的挣扎,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忙其实是个很让人惊喜的事情,你该乐于和一群比你聪明的人一块共事。放开怀抱迎接你的导师:别将你自己限制在如学校般仅仅花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跟你的创业导师进行交流,从创业到功成名就,大部分创业家都会获得至少3个顾问来指引他们走完整个旅程,把偶尔一块喝杯咖啡这种形式的交流转变成旷日持久的邮件互动以及大量的实质性的讨论。Daniel引用道:“关系可以帮你找到支撑你开创出一个成功事业的所有必须资源――投资人,顾问,以及至好的雇员 。”一些需要精确定义的事项:定义你的客户、成本以及品牌故事的时候需要具体化。仔细想想,然后再决定,“成本计算是否精确?哪些人将会是我的客户?开始这个事业所需要的指导方针是什么?“企业家特质,赌神发哥的杀手锏笔者注:成功的企业家有如高明的赌徒。高明的赌徒要数我们耳熟能详的赌神高进。本节所描述的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拥有的3个特质跟赌神高进在《赌神》的表现不谋而合。赌神2开头描述了赌神高进的妻儿遭到了仇笑痴的迫害而亡,这好比一个企业家在迈向成功时所碰到的失败,碰到的风浪。导演王晶镜头上描述的赌神高进,特别是步入赌场时穿着风衣慢步行走,有如君临天下的赌神高进,显示出的就是一个企业家应该拥有的舍我其谁的自信和能屈能伸的个性。而在赌神1临结尾处,赌神高进运用美国领先几年的“隐形液晶体显影眼镜”的最新技术反将了高义的“液晶体显影眼镜及隐形药水”一军,代表赌神高进虽然已有本事将方块三随意偷换,但依然保持着下文描述的开放思想的创新思维,去美国挖掘出这样一款隐形眼镜产品,最终高人一筹的将竞争对手高义置之死地。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赌博,你将会把时间、金钱、荣誉以及舒适的生活都拿出来进行赌博。也许你在第一轮中会输掉,但是,“连续创业家”这个术语并非因为赶时髦而被创造出来的,它是经过无数的企业家在首次、二次,甚至三次创业都铩羽而归的血的经验浸泡而成的。作为一个企业家,途中碰到一些失败是难免的,其实你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无伤大雅,因为你在此过程中会学到无价的教训。别害怕晒冷,把自己豁出去,你最终会非常惊讶的发现在此过程中你能从失败中得到很多的收获。为了帮助你像一个企业家一样思考,我们以下编写了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拥有的3个特质:能屈能伸: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可以冲破暴风雨的障碍,快速的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个创业者应该拥有电光火石电般的执行力,“处于先动者地位,并不停的超越你的竞争对手所作出的努力”。舍我其谁的自信:健康向上的自信心会让你更容易迈向成功,你将会面对一些将你的方案打击的体无完肤、尸骨无全、面目全非的恶毒的否定派。请坚信你的产品就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且你就是提供该产品的正确的人选。创新思维: 海纳百川的开放思想等同于创新的思维,且作为一个企业家你需要持续的寻找最新的问题解决方法,策略,以及通向伟大的创意。请保持一个开放的思想来挖掘出崭新的创意和流程。想法到创意的蜕变我敢负责任的说你肯定碰到过这种情况:当你在参加一个无聊透顶的活动时,当你在安静的享受着蒸气浴时,当你处于塞车长龙之中时,“嘭!”,你的大脑突然被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给砸中。对于这个“全球性问题”,你简直不敢相信你竟然是第一个想出如此精美绝伦的解决方案的人。开始,你会畏手畏脚的不敢把你的“天才想法”给说出来,但事实上你内心的兴奋感终究不会让你把这个秘密保守太久。同事和朋友不是对你的想法嗤之以鼻,就是把你的想法践踏的一无是处,随便举出几个已存在的与该想法靠边的山寨公司就来将你打发了;导师拿你宣称的对你的产品有需求的市场进行揶揄;家人对你该如何筹集资金的问题进行穷追猛打。霎时间,泡沫即将破裂,但,请别,别放弃。如果你曾经在调研你的点子、竞争对手和市场方面有个失败的经历的话,也许下面列出的策略能帮你把想法具体化成一个能够进行创业的创意:参加一些由和你想法相近的项目成员举办的网上的创业、企业和生意相关的活动,并和更多的导师或者商业顾问勾搭上。分析你的市场和竞争对手。现在的风向是不是青睐你的点子?你是否有违反相应的约定、商标或者专利?调研为什么之前同行业的某某公司最终做死了,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你又如何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打个电话给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并收集他们对市场和你的点子的反馈。寻找一些你的产品的真正潜在用户,带人家出去喝杯咖啡谈一谈。他们是否立刻就能对你的点子心领神会?你的点子是否真的解决了他们的痛点,还是说这仅仅是个”还行”的点子?他们会掏钱包买你的产品吗?编写好一个简单扼要的一分钟产品演讲,并对那些对你绝对诚实的朋友和同学进行演说,收集他们的反馈。再谈创意花时间去为一个不怎么样的点子做调研是一回事,但耗费你生命中的33,280个小时去实现你的一个很烂的点子又是另外一个回事。Bundled.com的合伙创始人和CEO - Dave Parker宣称:“首次创业的人会陷入如何证实其点子的有效性的困难中,且他们常常被困于一些微不足道的或者本身就很烂的点子上面。无论如何,由于作为创业者的我们跟我们的点子是如此的亲近,以致我们很难客观的对它进行评定。” 他建议创业者通过谨慎的回答以下四个问题来验证他们的点子:这是一个规模化生意还是只是一个居家生意?“典型的居家生意就是服务公司(相比产品公司来说),一旦增加新的客户,你就需要投入新的雇员来给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反观规模化生意,那是一个你就算睡着也能赚钱的生意”。请搞清楚你是处于哪种生意范畴中。笔者注:对于Lifestyle Business,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给出的解析是说该类生意的老板其实更关注的是该生意如何反应了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考虑如何赚大钱。“a small business in which the owner is more an**ous to pursue interests that reflect his or her lifestyle than to make more than a comfortable living”市场是否足够大?你要角逐的这个市场是一个小众市场还是大众市场?比如,如果你的点子蜕变成公司,然后占领整个市场的话,你的点子是否就是个价值十亿的点子呢?另外一种情况下,你也可以去打造一个非常“成功”的小生意,并占领一个特定的利基市场。这就跟你是如何对成功进行定义,以及你的目标是什么是息息相关的了。笔者注:利基指的就是一个小众的或巨头们都不愿意或者没有想到去触碰的市场。你的竞争对手是谁?如果你说根本不存在任何竞争的话,这将会是个问题。特别是当你的点子是很小,或者模糊不够清晰的时候,你的点子还没有定义的足够好,所以你也许还不能够清晰的定位你的市场。这个点子是否值得你在未来的8年中每周花80个小时进去呢?80小时/周 x 8 年 = 33,280小时!如果你真的愿意花这么多的时间进去的话,那请现在就立刻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你的创意,直到把你的创意抽丝剥茧得无可挑剔为止,而不是在你已经花了两年得时间后再来看你得创意是否存在漏洞。创业激情 ―― ”你可以盗取我的创意,但你偷不走我的梦想。“你的事业就是关于你自己的最好的诠释。用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的话说就是:“你的品牌就是当你不在场的时候别人所对你的评价。”你是否是因为糖尿病这个顽疾带走了某个家人,而在编写一个糖尿病相关的应用呢?你是否因为你的奶奶独自生活,而在创造一个室内保健设备呢?你每次向别人推销你的创意的时候都应该有办法搭配上一个私人故事,你要打造的事业应该源自你的长处、梦想和激情,一些别人没法满足你的东西。如Adeo有时提及的:“你可以盗取我的创意,但你偷不走我的梦想。“在视频系列”如何为你的初创企业打好基础“中,硅谷创业者学院总监Marcos Polanco发起让有在运作自己的事业的创业者用以下的临终遗愿的方式经常进行自我审视:“花点时间想象下,假如你现在已经到了92甚至102岁了,也就是行将就木了。那么临终前你会如何告诉造访的死神呢?如果你恳求的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管理好你的公司的话,那么你当下所追逐着的事业确实就是你的激情所在”在你每次推销你的创意的时候,请谨记更多需要去展现的是你的激情而非产品。如果你能够成功的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你的事业愿景之下的话,你就根本没有必要去做任何”推销”。以下是帮你把激情融入到你的事业的四个技巧:宣明你的初创企业的核心目标构建一个战略方案来达到该目标和你的目标听众分享你的愿景通过你的愿景来产生销售额,而非你的产品电梯游说VS商业计划创业人员在游说投资人时倾向于花更多的精力在精简的“电梯游说”上,而对商业计划所花的时间却不多。很多人说投资商其实并不会去看你的商业计划书,所以这将变成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而其他人则宣称商业计划书其实是能成功吸引投资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不管谁对谁错,LivePlan的CEO - Sabrina Parsons创建了一个综合了一个商业计划书应该拥有的所有重要信息的”电梯游说模板”。以下就是你的电梯游说大概需要说的内容:你的制胜法宝:为什么这个世界需要的就是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你的团队:为什么只有你们能做这个事情?竞争局势。市场:你将会如何进入该市场?预期往下12个月的销售额,然后往下几年的预期销售额。产品卖出后你所消耗的资源有多少(比如,你的成本)?你的产品实现计划/时间轴。你将如何使用投资人投进来的金钱(大多数情况下这将会跟你的损益表相吻合)?投资人把他们的钱给你后将会获得怎么样的回报?企业家的职责担当在创业初期,你几乎事无大小都要独自承担,即使这意味着你会忙的像个上蹦下跳的猴子一样。一旦你形成了一个经过很好调研和测试锤炼的计划后,你就可以考虑把一些东西外包出去以及组建一个小型的团队了。从合伙人到CEO,你可以依赖这些人来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但是,在创业初期,还是有一些职务你是不能够轻易交出来给别人做的。这些任务确实会让您昏头转向,这就迫使你每天都需要思考对策和策略:资金募集:Adeo Ress引用道“你每天都需要去为筹集资金而忙碌,所以做资金筹集的人非CEO不可,依赖第三方的人来帮你筹集资金实乃不可为之举。“用户牵引力:Right Click Capital的合作伙伴以及悉尼创业者学院联合懂事Benjamin Chong声称,“一个初创企业如果没有或者只有一点点客户的追随是不可能提起投资商的兴趣的,请确保你正在打造的是一个可靠的客户群体,且牵引他们追随你的产品,这就会让投资商确定你的初创企业是可行的“笔者注:更多Genjamin Chong的言论请查看本人另外一篇博文《如何判断你的初创企业是否有募资潜力》:Meetup.com联合创始人兼CEO - Scott Heiferman说道,“你需要一个如你一般关心此事的团队,你的团队就是你和你的公司的一个写照。“Bradley Joyce (Socialyzer的CEO)的文章《我今年作为一个企业家所学到的5件事》中,它是如此描述在创业初期拥有一个支持你的人的重要性的:“今年我经历了一个“鸭梨山大”的一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情绪极度低落,低落到几乎要举白旗投降放弃当前事业的追求。而我现在之所以能咸鱼翻身,完全是因为我拥有不可思议的朋友,在让我倒苦水和怨天尤人之余依然清楚的知道我还是很热爱我当前所做的事业,并鼓励我应该不屈不挠的坚持下去。如果你不能脱口而出你的这位朋友是谁的话,你真的应该立刻开始寻找了,要尽快的找到他/她。我将会改变我的一些生活方式来让我可以和这些朋友走的更紧密。“创业需要合伙人吗?一直以来创业是否需要两个合伙人或者创始人的争辩从来没有停止过。一方认为如果一个人独自经营一家公司的话,有太多事情需要做了;而另一方则认为现在比起以前来说,单个创始人领导一家公司的可能性更为可行。TopGuest的CEO - Geoff Lewis则宣称:“我有第一手信息,见识过我的一些朋友以单独创始人形式来经营公司还是行得通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我觉得都会获得广泛的成功。这帮家伙并没有去找合伙人,而是凝聚了一个强悍的团队,而这些团队在他们的公司创立后往往扮演的就是“类合伙人”的角色。一个合伙人会分担你一半的工作,并给你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也会对公司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通过与你互补的技术集,你的合伙人会填充你力所不能及的空白,并且贡献他们自身的更多资金到该事业上面去。Angelist的合伙人Naval Ravikant是如此定义一个理想的创业团队的:“两个合伙创始人,有共同工作的经历,相仿的年纪以及财务收入,互相尊重。其中一个擅长打造产品,而另外一个擅长把它们卖掉。”你依然不会是你自己的老板大部分参加创业者学院活动的朋友都会说,他们想成为企业家的原因是他们想自己做自己的老板。我亲爱的朋友啊,这,其实是个错误的原因。你不会成为自己的老板的,你还是需要从你的顾问、团队成员,甚至客户那里获得命令去指示你需要做什么的。“失败的企业家”这博客中是这样解释的:“你需要向你的客户、销售商、供应商,以及你的投资人进行汇报。他们会推动和决定你的升职、加薪、额外津贴、年假,以及职责。欢迎来到你的组织,你把你以前打工时的企业架构图倒过来,其实就能找到你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了。你只不过还是处在整个组织架构的中间而已,只是现在的老板变成你的客户等而已,特别是当这部分人随着你公司逐渐壮大而快速扩大的时候,你所处的中间位置就越加明显。行动之前请先准备好画一张这样的企业架构图吧。”让你的客户帮你打造产品别对你的客户的需求视若无睹,他们才是资助你完成疯狂创业点子的人,请确保你打造出来的是他们爱不释手的产品,这样他们才会成为回头客。通过以下的方式,你就可以让你的客户来帮你打造你的产品:确立你的产品/价值主张:当建立你的价值主张的过程中,请确保你是在打造一个你认为你的客户会喜欢或者觉得有用的东西。反馈邮件收集:创建一个强大的邮件订阅列表来实施进一步的细分验证活动,这种策略将会帮助你揭秘究竟你的客户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找出你的客户经常去逛的场所:你依然需要找到你的客户经常去逛的场所,这也许会是一个利基,一个行业博客,或者其他类似的主题站点。开展和客户的沟通:通过采访和发送邮件来从你的潜在客户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咨询你的回头客和新顾客:到了这一步的话,你应该已经从你的第一批用户中获得了相当多的反馈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被验证是行之有效的时候,你所获得的满足感是难以形容的。企业家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创新诉求,当碰到一条越少人走的路就会觉得这越是一条应该走下去的正确的道路,这比走寻常打份工赚份薪水来的更有意思。“以上引用来自“失败的企业家”博客。事实,没有什么感觉可以比得上有第一个客户购买了你的产品,或者筹集到第一轮投资的了。但是,问题来了,你该如何把你的客户变成回头客,以及把还在观望的人变成你的客户呢?以下是来自Worthworm的“几点帮你的公司保持资金稳定的建议”:别让投资人脱钩:“创业者需要能够合理的阐明他们公司的未来,包括财务方面。别对你的企业估价过高:“对一个企业估价过高会引来几个风险,包括给投资人明显的经验不足和无理取闹的感觉,招来水火不容的投资人,或者因为暂时过高的定价让自己错过了下一轮融资的机会。找对投资:“你并不需要数百万的资金进来以启动和运作你的初创企业以致将你自己给架空,你需要的仅仅是相关的知识来战略性的筹集你需要的资金,且需要能够证明这些资金将会被投放到正确的地方去。“现在叫你声企业家,你敢答应不?如果你已经成功的作出要成为一个企业家的决定的话,请别忘记看看以下一些用你平常的表达方式说出来的语句。且请考虑下参加我们的“企业家DNA“小测:做朋友的,公平点好不!一天的时间太长了…这跟运气没有半毛钱关系好不。税务局,剩下的钱是打赏你的,拿去吧!好无聊哦!创业真是轻松!我可以完全隔绝与外界的联系然后去旅游!还不是我的福!我并不会把事业当自己的小孩般看待。我沉迷于已经错过了的机会而不能自拔。引用英文原文:http://fi.co/posts/13841;出处/译者:Founder Institute / 天地会珠海分舵;微信公众号:TechGoGoGo;微博:http://weibo.com/techgogogo;CSDN:http://blog.csdn.net/zhubaitian《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七原标题:离开雷军后万人来求,他说我不创业,就背叛了金山
那时我还在金山打工。韩国游戏老二的CEO找我很多次,说给你全球副总裁,和一堆股份。我说,我要创业。消息一出,迟宇峰乐坏了,说来我这儿吧,二把手,很快就上市了。我说,我去任何公司都背叛了金山,我要创业。 我之前在金山待得很舒服。一直到2006年底,我觉得没有空间了。那一年,我确实心情复杂。我倒不是说一心想当CEO造反,但我没空间了。我承认,这和金山还没上市也有关系,即使上市我也觉得金山成长太慢。刚做游戏的时候,我一度觉得我们能做到盛大第一、网易第二、金山第三,但后来发现,我们在战略上还是保守了。那一年,完美时空和巨人都嗖嗖地往前冲,非常猛。它们上来就抓住一个免费的模式,而金山是收费的。没办法,金山一直在改革,但是它一直遇到革命者,它老没在关键的时刻革命。机构太沉重,掉不了头了。 我们慢了,而这个慢我不能阻挡。当时走人非常多,我的手下直接被挖走做COO。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了留一个员工熬夜陪他聊。到了2006年下半年,有一天,我在金山柏彦大厦楼下的凉亭蹲了一个小时,非常落寞。我想了很久,得出的结论是:想要留住员工,你的成长速度要比员工成长速度快。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走人不断。
2006年12月,我提了辞职报告。当时的心态就是不想干了。我什么建议都不想听,我烦透了。当时大家也觉得挺好的。你知道这种感觉吧?就是OK了,觉得少了谁都行。我突然发现,我真的可以走了,我对公司没那么重要。 不过,我走的时候跟雷军说过一句话,是下楼撒尿的时候说的。我说,去读一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吧,对现在的金山有好处。郭沫若在抗战刚刚胜利的时候,建议***去读一下,我觉得金山当时也正在逐渐丧失某种理性。这种理性,雷军一直有,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有。但是当时网游已经赚钱了,尤其当时卓越网套现了,那是一次空前的个人狂欢。有钱了,说话口吻就不一样,太不淡定了。 不是没人找我。我在职场上遇到过很多诱惑。新浪很早就找过我,我都当口水话听。这一次,我看到了机会。有VC和业内大佬找我,说要不我给你钱,你自己干吧。这些话对我产生了化学反应。某一天,我发现,风、水、空气、环境都跟我说,你可以创业了。时机到了,我觉得应该自己做一摊事。 我得到过一些邀请。仅次于暴雪的韩国NCsoft的CEO来北京找过我很多次。那时候我还在金山打工,很忐忑地见了他三次,我想这要让雷军知道还不恨死我啊。他说,加入我们,给你全球副总裁,把中国的股份送给你。我说,我要创业。听说我要离开,完美时空的迟宇峰乐坏了。他给我发短信,说来我这儿吧,二把手,我们马上要上市了,股价也好。我说我不会去,我去任何公司都是对金山的背叛,我只有创业一条路。 害怕倒闭反而培养了创业心态 我做过最早的金山词霸产品经理,金山后来的两个重要业务:杀毒软件和网络游戏,我前后是这两个事业部的总经理,中间还有一段时间带了营销。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金山确实做了很多积累。但当时我没有完全意识到我的人生跟创业相关,后来我仔细反思了一下,我的人生就是整个创业的人生,因为在金山工作的时候,是从几十个人做起来的,我说求总特别牛。后来才明白,我们是一家很小的公司,而小公司给我们带来的锻炼实际上是超过我们过去在外企、大公司经历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有幸在一个不断创业的公司里,打了10年工,而且担任了三个比较重要岗位的负责人,这为我日后出来以后融资、找人、验证商业模式积累了比较厚实的精神准备,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这个问题当年也遇到过,当年也觉得差点过不去。蓝港有一位创始人也是我原来在金山的同事,他说你知道当年我在金山为什么那么努力工作吗,他说我总怕公司倒闭。后来我想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公司文化,让员工成天害怕公司倒闭,而且要努力工作,这就是创业的心态。 创业以后我发现,创业者每天的心态都是这样的。蓝港上市之后,回想创业这些年所经历的和前10年比之又是毛毛雨。2007年创业的时候,我想过工具、社交,我的一位早期同事冯鑫做了暴风影音,还有很多同事做了电商。我当时认为游戏是继、搜索、社交以后的最大的能看见变现的模式,但是回看我们2007年做端游的时候,已经面临8大端游公司全上市的局面,也就是说市场留给你的空间、潜在机会没那么大了,要血拼才能成功。 创业第二年,正好赶上汶川地震。我们当时那个楼特别高,在19层,晃得很。地震了,很多人想跑,但想跑也没戏,因为电梯太窄了。我一想,算了,但心里第一个反应是,如果楼倒了,估计要挂,我无怨无悔。我已经努力过了,回想前面的人生,都是奋斗的过程,脑子里就是这种画面。我觉得,我创业保持了那份激情,语言也不那么卑微,当然我也从来没做过卑微的我。 创业是一次人格的洗礼 对一个个体来讲,创业是对人格的一次洗礼。我该怎么对待合伙人?我真心为他们着想吗?我可以讲实话,在我职场期间,我几乎没有这个思想。不行滚蛋,培养你这么久不起作用,你不是干这个的料??很多难听话我都讲过,但是后来我反省了。我在蓝港很少讲这个话。当你成为企业主的时候,你才发现,人的价值特别特别重要。当你在职场上,你会发现规律、方法和制度最重要,我拿人钱财帮人打工。我当时觉得自己在金山算是有创业者心态,但后来发现远远不是。我当时只有创业者的激情,却没有创业者的人性。创业者的人性首先是以人为本的,不能把兄弟们踩在脚下,不能只标榜自己多伟大,要抬兄弟们的好,这很重要。 体会到做老板的酸甜苦辣之后,我对早年间金山雷军他们更理解了,觉得不容易。雷军可能是一个唐僧型的老板,我就是孙悟空。他天天叨叨叨,我说烦。但现在,我也成了唐僧。我不变成唐僧没办法,我必须成为唐僧。骨子里我更愿意成为孙悟空,但当我站在那个位置以后,我发现,哥们儿,悟空还是你做吧,我做唐僧。当然,时不时还会有孙悟空的动作出来。 这么说吧,这个产品归你管了,一定有一次重大操作,你会觉得我神勇、太猛了,所有人的掌声都是我的。但你也要知道,这个计划老板批下来,那天回去他三天没睡着觉,想搞砸了怎么办,搞砸了有可能半壁江山没了,甚至全军覆没。当时我在公司什么都要冲在前面,甚至觉得老板不行啊,还觉得太罗嗦了,太面了。但你后来发现,老板最重要的是决断,而不仅仅是操作。 从将到帅,这个决断太考验人了。你决定猛打一把集中所有火力干这一仗,是决断;你决定让我们五年之内不上市,没关系,耗下去,这也是决断;你说快,必须拿下,不拿下今天就怎么样了,这是决断;你说让我们长期谋划,小规模战役爆发,大战略走慢一点,那也是决断。你开始发现,原来过程的华丽仅仅是昙花一现,让你觉得很high,重要的是你为此作出的决定,以及你早就已经为此准备好要承受的代价。这个不容易,很多人确实没有这个心理素质。 视野、心态、带兵 我自己经历过职场、创业,公司上市,这一两年还跟蒋涛做了一个小基金,所以我从三点分享一些我的创业感受: 1.视野。有人能做大,有人一辈子拼命也做不大,很大程度上是眼界,尤其是在全球化这个市场(这个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创始人、创始团队的视野、眼界才能决定格局。我们都说自己是产品经理,我也做过产品经理,看到好多创业者也说自己是产品经理,好多投资人也说我们就投产品经理,我说不要被这个蒙骗,其中还有很多逻辑问题。 从能做一款产品,到能够获得商业上成功,中间隔着喜马拉雅山。太多人在做产品了,一线的互联网公司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人,但是日后能做成的那几个人,你看看他们的标签,给他们做一个集体画像,有产品技术功底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的视野和商业逻辑,有没有一个比较高视野和比较完整的商业逻辑。否则做了一个产品,有不懂的投资人投了进来,几个月后没钱了或是挂掉了。 其实可以想象得到,在未来,还有无数的投资人要进来,这些人根本不懂你说的技术或者个性化的体验,更多的是听你的商业逻辑。所以我就想,如果你不能把做这件事的商业逻辑讲清楚的话,确实不容易成功。但是有没有例外吗?或许有。我们看Facebook的成功,你能看到他背后有一些东西在驱动,他的早期投资人很早就意识到这是能做大的事,给他的各种商业启迪都伴随着他的成长过程。相对来讲这比较偏门,自我狭隘的创始人不容易大成。过去我们很喜欢用一个词「标杆」,我觉得有一个好「标杆」永远没错。 2.心态。心态是什么样的?当我再次创业斧子科技的时候,发现又回到了这样一个过程,既要有理想主义情怀,又要面对非常尴尬痛苦的脚下。我说在理想主义的前方与在现实主义的脚下中间,有道光,那道光能不能在心中照亮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乐观主义的心态,然后就在前行过程中是极度的惶恐。 很多创始人找我融资的时候,说你给我点钱,我们特牛,我一看都是高材生,跟他聊天特淡定,我说这么淡定能成功吗?这种状态太重要了。反而是说这哥们好像不行,我说为什么不行,你看他慌里慌张的,一问就是有压力,我说这可能是对的,你要看他内心的东西,如果他的方向对,他在打仗的状态,一切都可以理解。
我很感谢过去投我的邓锋,在我还没有完全讲清楚商业模式的时候,他就给我了2000万美金,没有这2000万美金,一定上不了市。我听过邓峰讲他创业,我才知道这么牛逼的人原来的经历也那么痛苦,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我觉得我要找这样的人投我。 所以我认为创业过程中无论你怎么派,都会处在这种状态,把每一仗当成最后一仗打,这场不行就挂。虽然投资人鼓励你不要着急,用八年十年才能成功,但你自己不要那么淡定,十年以后都老了。所以一定程度来讲,你要想好长远的、曲折的路,但是每一步的过程是不是全力以赴了。我后来见到很多人,都不抗问。 3.带兵。我曾经帮人打工,在金山曾经想做高管,想做更大的事儿,金山也确实给了我很多事儿干。但当时是老板授予你当事业部总经理的,授予你当高级副总裁,是别人给予你的权力。有一天你创业时发现,你是刘邦项羽,没有人授予你权利,你要自己当老大。后来我见到很多创业团队,那个状态,几个创始人,温文尔雅、相敬如宾,看那个状态就知道,他们之间是请客吃饭的关系,没有领袖。 我们很大程度看团队,但更别忘了看领袖,好的创业团队是有绝对领袖的团队,而不是我们团队履历都很棒,一问谁是老大,结果各管一块。我再问那听谁的,回答是我们一起商量。这样不行!一定要有一个领袖,有一个绝对负责的人,这样才能在每一仗时全力以赴。不然,创业不断试错,在试错过程当中又不能全力以赴,不能形成一道命令,就推不动没戏。 早期我们看联想干得很成功,后来看到的是强调执行力;后来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说我们很强调个性化、创意,那是表象、骗你的。你会看到他们开会开到黑夜,老大天天在屋里骂人,不骂人的老大怎么干?!不管你的创业团队有多么好的背景,记得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个过程很重要,日后才能形成每一仗都能打得很有进攻性。 有时候我也喜欢读一些杂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典故可以看。大家一讲历史就讲桃园三结义,我在屋里负责哭,你负责算计,似乎这就成功了,这个不行。你在屋里哭,肯定会挂的,见到投资人不能哭,见到兄弟们不能哭,还要告诉他们我们会成功,心里怎么难都不能讲,因为你是领袖,你得带着大家往前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刚才讲的团队固然重要,但是要看深,其实看的是领袖,我觉得投领袖比投团队更重要。 中国文化有很多要命的问题,那些在农耕经济时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一旦跑到现代工业社会,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发酵出一股酸臭味。古代有一句话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是君子,你是小人。哪来的君子小人呢,创业这个过程当中要有团队要有领袖,这可能要比谈君子谈小人更重要。一旦开始创业,就要摆脱掉这些酸臭的习气。 能干事的人自有一套气质。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技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离职创业1年多,损失500万后,我总结了10条失败教训…》 精选八摘要:砺石导言:10亿净利润,300亿估值,创始人罗敏用1200天时间创造了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新奇迹。我们在赞叹罗敏所取得的成功时,其经历也给到创业者很多启示。首先,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必不可少;其次砺石导言:10亿净利润,300亿估值,趣店创始人罗敏用1200天时间创造了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新奇迹。我们在赞叹罗敏所取得的成功时,其经历也给到创业者很多启示。首先,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必不可少;其次,一定要找到与自己能力、资源相匹配的商业机会,成功的概率才会更大;最后,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去高效执行。这三点值得所有创业者去思考。张默 | 作者虽然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真正能够实现规模化收入与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却少之又少。当京东、滴滴、新美大等一众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还在为盈利苦苦挣扎时,一家创业只有三年半,合计1200天的企业,已经实现半年近10亿净利润,今年10月份将在美国完成上市,估值高达300亿。这将创造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纪录,创造这个纪录的正是创始人罗敏。趣店的前身是面向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的平台“趣分期”,为全国各地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服务,后来趣分期转型为一家,专注为5亿非信用卡人群提供服务,升级为趣店。屡败屡战的罗敏趣店创始人罗敏出生于1983年,至今已经有10年的创业经历,他是一个像美团创始人王兴一样的天生创业者。在罗敏10年的创业生涯中,他一直屡败屡战,最终依靠2014年4月创办的校园分期购物贷款平台“趣分期”,一战成名。2005年,扎克伯格的Facebook刚刚兴起,还在校园的罗敏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尝试做校园SNS,不过很快便以失败告终。罗敏后来说起:“那时很多人都在尝试做社交产品,但是最后只有王兴的校内网做起来了。为什么我们失败了?主要因为我们的团队要比王兴差太多。”2008年,罗敏开始第二次创业,做了一个类似社交电商的项目。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联众游戏老板鲍岳桥投了200万,当时三个合伙人的股份平均,每人占三分之一,最终导致很多决策和想法无法顺利落地,项目最后失败。2010年初,在罗敏去好乐买打工之前,他还曾创业做外卖,做了一个多月,最终这家公司还是倒闭了。回头来看,外卖是一个好方向,但时间点选择不对。随后,罗敏加盟垂直电商好乐买,担任负责校园推广业务相关的副总裁。这是罗敏最重要的一段职场经历,好乐买在全国很多高校建立了几万的校园代理人,开发管理大学生代理团队、运营校园渠道的经验成为罗敏后来创办趣分期的重要基础。在好乐买工作一段时间后,天生就具备创业者潜质的罗敏始终觉得,这辈子自己要亲自敲一次上市钟,创业生涯才算圆满。2013年,罗敏再次邀请当年的创业伙伴共同创业,这次项目是做豪车团购,先找4S店店长谈好合作,再找到用户来下订单,第一个月就卖出了60多台宝马。但在与4S店结算销售返点时,他们遇到了麻烦。因为4S店人员流动快,他们的合作都是和店长谈,不是跟公司谈,人走就不认账。罗敏团队越做越吃力,就停掉了这个项目。他们又考虑做在线教育,将北大老师的资源匹配到江西的县城去。从2013年10月开始做,但是由于老师都是在校大学生,学校网络速度慢,录制视频的效果很差。没有强大的师资资源,没有强大的技术能力,意味着没有好的用户体验,在线教育项目也最终失败。整个2013年,罗敏尝试了十几个项目,只要不能快速增长的就砍掉。若干项目下来,罗敏充分认识了自己的缺点,也总结出自己的心得,“电商是一条出路,但纯粹的电商可能没有什么机会了,能否结合其他什么领域来做电商?”当时,刚完成1.3亿美金的A轮融资,行业开始兴起。罗敏心想,在自己过去的职业经历中,有过电商经历,对校园市场也比较熟悉,做校园可能是一个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