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的定义和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和规定是什么?

波茨坦会议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是日到日,美、英、苏3国、(日以后是新任)和在近郊的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又叫“”。
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日,欧洲胜利结束,但在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尽早对日作战。
波茨坦会议历史背景
日~2月11日召开的结束以后,战争形势发展很快。
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首都近郊的卡尔斯霍斯特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盟军在地区的战争宣布胜利结束。在亚洲和,盟军已占领和,并在大陆各战场发起了反攻,对日本的作战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苏、美、英三国为了处理战败后的德国和解决战后欧洲及其他一些问题,于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这是战争期间三国政府首脑举行的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和以及三国的外长等。美国前总统已于日因逝世,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第一次代表美国参加会议。会议进行期间正值,因此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半途回国参加大选。由于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下台,新任英国首相艾德礼偕新外长于日参加了最后几天会议。
波茨坦会议会议历程
日至8月2日,、和(日丘吉尔在大选中失败下台、为新上任首相的所代替)在柏林西郊的波茨坦举行二次大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尽早对日作战。
日,以美、英、中三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敦促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日《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日,《苏英美三国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签字。
波茨坦会议会议内容
波茨坦会议德国问题
会议讨论了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规定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摧毁一切军事工业和组织,惩办战犯,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上消灭过分集中现象,实现分散化。
关于波兰西部疆界问题,规定德国原来的东
波茨坦会议现场
部领土,以及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及原但泽自由区,均由波兰政府管辖。英美同意与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决定尽快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
英美还同意将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区割让给苏联。
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赔款等问题,并作了规定。苏联在会上重申按时参加对日作战。
日三国首脑签署了《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波茨坦会议对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具有重要意义,但会议也表明,随着战争接近尾声,英美同苏联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激化。
会议讨论了德国问题、问题、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
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确定了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和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会议规定,彻底铲除和,消灭,在民主基础上重建德国政治生活。
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确定“苏联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没收德国境内苏占区的资产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此外,苏联还可以从西方占领区所拆迁的工业设施中无偿得到10%和以商品支付的15%作为赔偿。“美国、英国以及有权获得赔偿的其他国家的赔偿要求,将自西部各占领区及相应的德国国外投资予以满足”。会议还决定,把原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及其邻近地区让予苏联。
波茨坦会议波兰问题
会议在讨论波兰问题时,三国决定承认波兰临时民族统一政府。对波兰西部边界,认为最后划定应待和平会议解决,但“三国政府首脑同意,在波兰西部边界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由波兰政府管辖,不得视为苏联在德占领区的一部分”。
波茨坦会议其他问题
波茨坦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会议期间发表了“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
波茨坦会议三巨头
公告”(史称《》),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会议就意大利和原德国问题、西班牙问题、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重申要审判主要战争罪犯。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波茨坦会议会议成果
复原德国1937年后在欧洲吞并的领土,将奥地利从德国分离出来。
声明盟国占领德国的目的:非军事化、清算、民主化和解散企业联合。规定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由美、英、苏、法四国占领军总司令遵照本国政府的指令,分别在其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
《波茨坦协议》,将德国和分为四个占领区(在早先的雅尔塔会议就已确定),并类似地将柏林和维也纳也分为四个占领区。
同意以战犯起诉纳粹党人。
会议承认了新成立的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并确定了波兰的疆界问题。
将居住在德国境外的德国人驱逐回国。
战争赔款协议。盟国估计损失为2000亿美元。在西方的坚持下,德国只需要以资产、工业产品和劳动力的方式支付200亿美元。然而,使偿还计划没有完全执行。
在的建议下,波兰不列入德国赔偿分配方案,而由苏联所获赔偿的15%转交给波兰(从未执行)。
盟国发布了,确定日本投降的条件。
其它问题将留给尽快召开的最终和平会议解决。尽管西方要求在最终和平会议上才确认德波边界奥德河—尼斯河线,波茨坦会议上确定的强制德国人口迁移却使得德波边界在事实上得到确定并且不可挽回。
为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设立由英、苏、中、法、美五国外长组成的外长会议。
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废除一切军事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废止一切纳粹法律,逮捕并审判战争罪犯,永远防止德国及的复活或改组。德国一切应准许成立并恢复自由活动权利。司法制度、教育及整个政治生活都在民主基础上重新建立以实现政治民主化。
德国行政应以政权分散和发展地方政府权限为原则。处理德国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发展和平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
关于德国赔偿问题,苏、美、英向德国所提的赔偿要求,将以德国境内的物资及适当的德国国外资产予以满足,苏联并可由西方占领区获得赔偿。德国的舰队和商船队由苏、美、英三国均分。及邻近地区让与苏联。关于波兰问题,对波兰西部边界达成原则协议,最后划定由和约解决。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和以前的区域,均由波兰政府管辖。会议还讨论了奥地利问题,同意意大利、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五国缔结和约问题,领土托管问题和控制黑海海峡等问题。
波茨坦会议历史意义
波茨坦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的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对于夺取反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并就战后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战后世界的。
会上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反映了美国、英国和苏联的关系开始恶化。随着战争的结束,新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为东、西方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从而成为战后一段时期内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
波茨坦会议会议公告
《》在波茨坦会议期间通过。《波茨坦公告》共13条。苏联当时尚未对日本作战,没有签字。中国政府虽未参加讨论,但事前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故公告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
现在的波茨坦会议原址
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成为四国对日共同宣言。
公告敦促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条件必须实施,日本主权只限于、、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岛屿范围之内。日本军队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永久消除日本,战犯交付审判。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之工业。宣言宣称,在上述目的达到并成立倾向和平及负责的日本政府后,盟国占领军当即撤退。
《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纪录摘编》编译组. 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纪录摘编[M]// 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纪录摘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萨纳柯耶夫. 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M]// 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 三联书店, 1978.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国际编目原则声明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
国际图联(IFLA)制定的用以指导编目规则制定的原则声明。2003年第一稿发布,2009年最后印刷正式版出版,并包含了20种文字的译文。其中的中文版由林明、王绍平、刘素清翻译。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背景
图书馆条例一般包括著录规则、检索点选择和检索点形式确定三个部分。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的编目条例,著录部分以ISBD 这一国际认可的标准为基础,但在检索点(款目、标目)部分各国有较大差异。相对而言, 西方各国编目条例在检索点的规定上较为接近,基本遵循“巴黎原则”,即1961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编目原则会议采纳的“原则声明”(Statement of Principles) 。只是这部40多年前针对印刷图书、卡片目录规定的编目原则,在多媒体、网络时代已有诸多不适应之处。因而,构建“国际编目条例”的第一步,就是修订与扩展巴黎原则以适应目前的状况,并使新的编目原则不仅在西方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编目专家会议
2003 年12 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国际图联国际编目规则第一次专家会议(First IFLA Meeting of Experts on an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Code,简称IME ICC1) ,会议通过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taloguing Principles, Draft),并迅速翻译为包括中文在内的十多种语言在国际图联网站上发布,在国际编目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自第一次专家会议以后,每年都在世界不同地区召开会议,根据各国专家反馈的意见讨论修改草案,这些会议是:2004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议(IME ICC2),2005年埃及开罗会议(IME ICC3),2006年韩国首尔会议(IME ICC4),2007年南非开普敦会议(IME ICC5),在不同地区召开会议,能更好地倾听当地编目界的意见。每次会议提出的修改建议经过各国专家网上讨论并加以集中整理,于次年春天由会议代表在网上投票表决,再产生新草案,并在国际图联网站上发表,下半年召开专家会议对该草案再次表决(中国大陆有4 名有表决权的代表)。每次会后国际图联都出版了会议录,足见其重要意义。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正式出版
由于各国语言文化和编目传统不同,各国专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分歧,IME ICC专家会议的组织者综合各方意见,几易其稿,历时5 年。2008 年12 月18 日,经最后一轮修改和表决,正式通过了《国际编目原则声明》最终版。2009年3月,用包括中文在内的17 种语言文字在国际图联网站发布。2009年8月,德国绍尔出版社(K.G. Saur)出版了包括20种译文的印刷版。
胡小菁.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59
林明.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几点重要修改[J]. 大学图书馆学报, -76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参政党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cān zhèng dǎng]
参政党是指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的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是个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简介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各民主党派既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物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
参政党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是中国大陆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政党,即、、、、、、、。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他们大部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及日本投降以后、国共内战爆发以前成立的。那段时间中国政治气氛比较宽松,要成立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党派自行解散了,希望其他党派不要解散,可以和共产党互相监督。保留下来的八个党派作为“参政党”,在自己的党章中都明确规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政议政。的主席一般兼任常务委员会的副委员长或副主席。
民主党派的顺序不可随意变动。其排名顺序有三种原因,一是响应“五一口号”时部分民主党派的自行排序及响应先后是确定八个民主党派排序的重要基础。根据各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的顺序,形成了民革、民盟、民进、致公党、农工党、救国会、民促、民联、台盟、民建的排序。二是筹备新政协过程中各民主党派的排序有所调整。日,中共同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对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达成了共同协议。协议认为新政协筹备会应由中共及赞成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第五项的各主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组成,计有23个单位参加,其中党派参加单位为:中国共产党、民革、民盟、民进、致公党、农工党、救国会、民促、民联、民建、无党派民主人士。此时的各民主党派排列顺序与中共在《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提出顺序完全一致,证明各民主党派对这一顺序是认可的。三是新政协的召开确定了八个民主党派的排列顺序。1949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成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因此,之后的党派排序中不再出现民联、民促。救国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认为其政治主张已经实现,遂于日在北京宣告结束,从而退出了民主党派的序列。至此,以各民主党派参加民主爱国斗争的历史与行动为依据,经过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充分协商,并因为民主党派的组织变动,最终形成了目前的中国各民主党派排列顺序,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参政党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政党制度,在政府中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其他各民主党派协助共产党的体制,称为协商制度。
参政党基本制度
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准则:中国民主革命党依照宪法和法律
重要机构:
参政党最近动态
2005年3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始着手完善该制度。
参政党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在1979年提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不允许争论的四个议题。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中提出,中共中央认为: 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
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表示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开始放松。提出后,除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不能被讨论外,其它的政治议题只要不在这个列表中都可以进行讨论。
此外,虽然这些原则的本身不能受到质疑,但是这些原则的表述可以进行讨论。例如,后来就有过一次关于社会主义是什么的广泛讨论。
参政党协商会议
参政党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俗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序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但在《宪法》正文中,没有规定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
当前,该国家政治机构下设有(简称全国政协)以及各个地方委员会。其中“全国政协”常设机构为(简称“全国政协常委会”),该委员会由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
参政党名称来历
1945年10月,国共两党在商议时,共产党代表周恩来认为谈判重点就是召开讨论建国方案,便提出召集党派会议的协定草案。国民党代表不同意“党派会议”或“政治会议”的名称。他从高度民主与法制的角度,为充分尊重各方意愿,提出在“政治会议”中加入“协商”二字,双方均接受了这个建议。在8月的毛泽东、谈判中,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及其任务便正式确定下来,并写进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决定“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是”。日至31日,由国民党(8人)、青年党(5人)、民主同盟(9人)、共产党(7人)和无党派人士(9人)的代表一共38人在重庆举行了“政治协商会议”,再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提出了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若干修正的建议。
1949年中国大陆易帜后,中共于同年6月召集了各党派代表商议建政事宜,先称“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旋改命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此所谓“人民”,即意在排除国民党及其他党派,并以1949年留在大陆的共产党为一党专政基础。惟与1945年之政治协商会议,并无关系。
参政党一届开幕
日,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在开幕词中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共662人,其中团体代表235人、区域代表116人、党派代表165人、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充分体现了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体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
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相当于临时宪法。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第一届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参政党现任领导
根据日通过的《》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第三十六条规定全国委员会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
副主席:、、、、、、、、、、、、、、、、、、、、、、、
秘书长:张庆黎(兼任)
参政党历届主席
,第一届(1949年10月—1954年12月),第二、三、四届名誉主席
,第二、三、四届(1954年12月—1978年3月)
,第五届(1978年3月—1983年6月)
,第六届(1983年6月—1988年4月)
,第七届(1988年4月—1993年3月)
,第八、九届(1993年3月—2003年3月)
,第十、十一届(2003年3月—2013年3月)
,第十二届(2013年3月— )
参政党委员产生
成为政协委员首先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按惯例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海外华侨,及现在由台湾统治的地区的人民理论上也可参加。
参政党基层政协
基层的政协有基层界别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民主同盟
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协商产生,不采用选举。
参政党上级政协
由该级政协的下一级产生,但也可由中国共产党、各和、各人民团体以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
参政党党派概况
名称(简称)成立时间组织成员
(民革)1948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
(民盟)1941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民建)1945经济界人士
(民进)1945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农工党)1930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1925归侨和侨眷为主
1945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台盟)1947台湾省人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引用日期]
.人民政协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当前位置:法学题库>
问题:  &#xe6
[问答题,简答题] 会议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什么是档案管理的“三纳入”?
一台光盘驱动器,正常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严重挑盘现象,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 ["光驱驱动程序损坏","光驱与主机线缆连接不良","光驱电源故障","光驱光头灰尘污染"]
简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
收费站绩效考核制度分为()个星级。 ["A、7","B、4","C、3","D、5"]
CMOS是一种()。 ["软件","硬件","电池","外存储器"]
会议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1)坚持精简、节约、高效的原则;(2)会议应严格控制会议时间、与会人数和费用。
●&&参考解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